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方程式计算

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方程式计算
碳和氧化碳(CO)以及二氧化碳(CO2)是碳的常见氧化物。
在化学
方程式计算中,我们需要考虑碳和氧的化合价以及守恒定律等原理。
以下
是对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解析:
1.氧化碳:
氧化碳可以通过碳燃烧产生,化学方程式如下:
C+1/2O2→CO
在这个方程式中,反应物是碳(C)和氧气(O2),产物是一氧化碳(CO)。
根据碳和氧的化合价,我们可以看到碳氧化为+2的状态,而氧
氧化为-2的状态。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许多有机和无机反应的副产品,化学方程式如下:
C+O2→CO2
在这个方程式中,反应物仍然是碳(C)和氧气(O2),但产物是二
氧化碳(CO2)。
这个方程式包含了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之间的复杂氧化
还原反应。
为了平衡这个方程式,我们需要保持反应物和产物的原子数量相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反应物方程式中有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所以需要将反应物方程式中的系数分别调整为1和2:
C+2O2→CO2
通过这样的平衡,反应物和产物的碳和氧数量都是平衡的。
总结:
通过考虑碳和氧的化合价以及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得出碳和碳的氧化
物化学方程式。
方程式中的化合价反映了不同元素之间的电荷转移和共享。
通过平衡化学方程式,我们保持了反应物和产物的原子数量平衡,从而满
足了守恒定律。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能量转移、反应速率等。
然而,这个方程式计算涉及的是碳和氧的基本化学反应。
碳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碳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碳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它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化学反应。
以下是一些与碳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的例子:
1. 燃烧反应
碳与氧气发生剧烈燃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能量。
化学方程式:C + O2 → CO2
这个方程式表示,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2. 碳酸化反应
碳酸化是指碳与一些物质反应生成碳酸盐的过程。
例如,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2NaOH + C → Na2CO3 + H2
这个方程式表示,两个氢氧化钠分子与一个碳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碳酸钠分子和一个氢气分子。
3. 脱羧反应
碳酸盐可以通过碳酸的脱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碳酸钙可以脱羧,产生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化学方程式:CaCO3 → CO2 + CaO
这个方程式表示,一个碳酸钙分子脱羧,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化钙分子。
4. 碳与酸反应
碳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二氧化碳。
例如,碳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硫酸盐。
化学方程式:C + H2SO4 → CO2 + H2O + SO2
这个方程式表示,一个碳原子与一个硫酸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水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以上是一些与碳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的例子。
这些方程式描述了碳在不同反应中的重要角色和转化过程。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全部化学方程式

一、氧气的性质: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点燃 2P2O52.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SO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4.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5.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6.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7.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点燃2CuO8.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 2CO2+ 3H2O3氧气的来源: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MnO2+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2H2O22MnO2H2O+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16.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制氧气2KClO 3加热2MnO 2KCl+3O 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二、自然界中的水: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 2H 2O 通电 2H 2↑+ O 2 ↑ 1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O == CaOH 2 19.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 2O + CO 2==H 2CO 3 三、质量守恒定律:20.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2MgO2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 22.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加热Cu + H 2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CO 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 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 2O 3 高温4Fe + 3CO 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 2 点燃CO 2 27.煤炉的中层:CO 2 + C 高温2CO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 2点燃2CO 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 == H 2O + CO 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 2O + CO 2== H 2CO 3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 3 高温CaO + CO 2↑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 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 2 点燃2CO 2 其它反应: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五、燃料及其利用: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H 5OH + 3O 2 点燃2CO 2 + 3H 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 六、金属1金属与氧气反应: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点燃 Fe 3O 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加热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 2 = 2Al 2O 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 2SO 4 = ZnSO 4 + H 2↑45. 铁和稀硫酸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 2SO 4 = Al 2SO 43 +3 H 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 2 + H 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 2 + H 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 2 + H 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 3 + 3 H 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 53.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Al + 3CuSO 4 == Al 2SO 4 3+ 3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2AgNO 3 == CuNO 32 +2 Ag 4金属铁的治炼原理:55.3CO+ 2Fe 2O 3 高温4Fe + 3CO 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 2O 3 + 6HCl ==2FeCl 3 + 3H 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 2O 3 + 3H 2SO 4 == Fe 2SO 43 + 3H 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 2 + H 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 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 2 == CaCl 2 + 2H 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 3 == AlCl 3 + 3H 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 2SO 4 + 2NaOH == Na 2SO 4 + 2H 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 3 + HCl== NaCl + H 2O + CO 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 2 == Na 2SO 3 + H 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 3 == Na 2SO 4 + H 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 2 + SO 2 == CaSO 3 ↓+ H 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 2 + Na 2CO 3 == CaCO 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4盐 + 盐 ----- 两种新盐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AgCl↓ + NaNO378.硫酸铜和氯化钡:Cu SO4 + BaCl2== BaSO4↓ + CuCl2。
(完整版)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方程式)

碳和碳的氧化物部分化学方程式
一、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氧气中燃烧:C + O2CO2(氧气充足)
2.碳在氧气中燃烧:2C + O22CO(氧气不充足)
3.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2Cu + CO2↑
4.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4Fe + 3CO2↑
二、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1.煤炉的底层:C + O2CO2
2.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2CO
3.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2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 H2CO3
4.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CaO + CO2↑5.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H2O
四、一氧化碳的性质: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Cu + CO2
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2CO2
其它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完整版碳及碳氧化物化学方程式

完整版碳及碳氧化物化学方程式
1 / 1
碳和碳的氧化物部分化学方程式
一、碳的化学性质
1. 碳在氧气中燃烧: C + O 2
2
CO (氧气充足)
2.碳在氧气中燃烧: 2C + O 2
2CO (氧气不充足) 3.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CuO
2Cu + CO 2 ↑ 4.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2Fe 2 O
3
4Fe + 3CO ↑
2
二、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 (几个化合反应)
1.煤炉的基层: C + O 2 高温
CO 2
2.煤炉的中层: CO 2 + C 2CO
3.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 2CO + O 2 2CO 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2. 碳酸不牢固而分解: H 2CO 3 === H 2O + CO 2↑
3.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 O + CO === H
CO 3
2
2
2 4. 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 CaCO 3
CaO + CO 2↑
5.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
Ca(OH) 2 + CO 2 ==== CaCO 3 ↓ + H 2O
四、一氧化碳的性质:
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
Cu + CO 2
2.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2CO + O 2
2CO 2
其他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苏州专用)(附答案)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1.(2016江苏苏州中考)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有毒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能使人窒息死亡,但本身没有毒性,选项A错误;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选项B正确;C、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C正确;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选项D正确。
故选A。
2.(2019江苏苏州中考)将草酸(H2C2O4),沸点约150℃,分解温度约190℃)隔绝空气加热,得到的混合物经充分冷却后,残余气体M(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
为探究M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M中一定含有CO2B.若丙中固体变黑、丁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M中一定含COC.若装置甲、乙位置互换,则无法判断M中是否含有COD.若加热所得混合物不经充分冷却,则M中可能混有草酸蒸气【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M中一定含有CO2,故A正确;B、丙中固体变黑是因为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丁试管内溶液变浑浊,故B正确;C、若装置甲、乙位置互换,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甲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则无法判断M中是否含有CO2,故C不正确;D、草酸(H2C2O4),沸点约150℃,分解温度约190℃,如果温度没有冷却到150℃以下,则M中可能混有草酸蒸气,故D正确。
故选C。
3.(2020江苏苏州中考)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答案】C【解析】A、由于CO是可燃性气体,实验时要先通CO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B、a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故错误。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相关推荐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一、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1)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CO2 + Ca(OH)2 = CaCO3 + H2O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二、一氧化碳1、可燃性: CO + O2 = CO22、毒性: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
3、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应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1、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止水夹、集气瓶、火柴、盖玻片、双孔塞及导管、托盘天平、烧杯、矿泉水瓶、试管。
2、药品及相关物质: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回顾一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通过同学们预习课本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和化学方程式。
(问)大家想想:能不能利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答)可以。
因为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而且不需要加热。
问题:怎样判断瓶中是否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答):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证明收集满。
动手操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活动)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利用所提供的仪器或者自己选择有关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碳作为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

碳作为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碳作为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是指碳参与化学反应时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其原子符号为C,原子序数为6,原子量为12.01。
碳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有机物中,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植物和动物组织等。
碳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但在适当的条件下,碳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不同的化合物。
碳作为反应物参与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碳与氧气反应: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 + O2 → CO2这是一种燃烧反应,也是煤炭、木材等燃料燃烧时的化学反应。
在此反应中,碳原子与氧气分子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分子。
2. 碳与水反应:碳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 + H2O → CO + H2这是一种干燥蒸汽与碳的反应。
在此反应中,碳原子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发生置换反应,形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3. 碳与酸反应:碳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 + 2HCl → CCl2 + H2O这是一种酸与碳的反应。
在此反应中,碳原子与酸中的氢原子发生置换反应,形成相应的盐和二氧化碳。
4. 碳与氧化物反应:碳与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 + CuO → Cu + CO2这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碳的反应。
在此反应中,碳原子与氧化物中的氧原子发生置换反应,形成相应的金属和二氧化碳。
5. 碳与卤素反应:碳与卤素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化学方程式为:C + Cl2 → CCl4这是一种卤素与碳的反应。
在此反应中,碳原子与卤素原子发生置换反应,形成相应的卤化物。
以上是碳作为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几个典型例子,这些反应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碳的化学性质的研究对于理解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