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绞线张拉计算

合集下载

各种钢绞线平均张拉力、伸长量计算

各种钢绞线平均张拉力、伸长量计算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
PP = P ´
[1 - e - ( kl + mJ ) ] = kl + mJ
Dl = Pp ´ l AY ´ E g =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
截面积: Ay= n= 7
140 mm2 根
束钢铰线根数:
1.937092417 rad 0.0015 0.15
1370.6 KN
1119.5 KN
50.993 cm
钢铰线伸长量计算
C3-6、D3-6N2钢铰线: (N2-1,N2-8). 已知资料: 钢铰线: 规格 Φ15.24J 1860 Mpa 195000.0 Mpa 12.66 M σK= 1302 Mpa 截面积: Ay= n= 139 15
标准强度:RY= 弹性模量:Ey= 孔道长度:L=
一束钢铰线根数:
标准强度:RY= 弹性模量:Ey= 孔道长度:L=
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预应力筋与孔道的壁的摩擦系数: 超张拉力系数: b= 1.03
θ= k= μ=
1.937092417 0.0015 0.15
预应力筋的控制张拉力: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
1330.644 KN P=σ K*Ag*n*(1/1000)*b=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
PP = P ´
[1 - e - ( kl + mJ ) ] = kl + mJ
Dl = Pp ´ l AY ´ E g =
2684.2 KN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
8.3582 c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钢铰线伸长量计算
C3-6、D3-6N1钢铰线: (N1-2,3、4、5、6、7). 已知资料: 钢铰线: 规格 mm2 根 Φ15.24J 1860 Mpa 192333.3 Mpa 85.857 M σK = 1358 Mpa 一束钢铰线根数:

钢绞线张拉计算公式

钢绞线张拉计算公式

钢绞线张拉计算公式
钢绞线的张拉计算公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伸长量计算公式:△L=(P平×L)/(E×A)。

其中,△L代表钢绞线的伸长量,单位为厘米;P平代表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单位为牛;L代表钢绞线的长度,单位为厘米;E代表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单位通常为MPa,具体数值以试验室实测数据为准;A代表钢绞线的截面积,对于单根φ15.24的钢绞线,其有效截面积为140平方毫米。

2. 张拉力计算公式:T=(A×Fy×π×D^2)/4。

在这个公式中,T代表张拉力;A代表钢绞线的横截面积;Fy代表钢绞线的屈服极限;π代表圆周率;D代表钢绞线的直径。

另外,钢绞线张拉值的计算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ΔL=ΔL1+ΔL2-b-c。

其中,ΔL1为从初始拉力(桥梁施工规范规定一般为设计控制张拉力的10%~25%)至张拉设计控制拉力间的千斤顶活塞的张拉行程;ΔL2为初始拉力时的推算伸长值(按规范规定推算求得);b为工具锚锚塞回缩量;c为工作锚锚塞回缩量。

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

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

设计伸长量复核一、计算公式及参数: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0.002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0.14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 140 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2),取1.95×105 N/ mm2二、伸长量计算:1、N1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X=15.812/2=7.906mθ=11.4×π/180=0.19897radkx+μθ=0.002×7.906+0.14×0.19897=0.0436678Pp=195300×(1-e-0.0436678)/0.0436678=191097NΔL= PpL/(Ap Ep)=191097×7.906/(140×1.95×105)=55.3mm 与设计比较(55.3-57.1)/57.1=-3.15%2、N2束一端的伸长量: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P=0.75×1860×140=195300NX=15.821/2=7.9105mθ=12.8×π/180=0.2234radkx+μθ=0.002×7.9105+0.14×0.2234=0.047097Pp=195300×(1-e-0.047097)/0.047097=190772NΔL= PpL/(Ap Ep)=190772×7.9105/(140×1.95×105)=55.27mm与设计比较(55.27-57.1)/57.1=-3.2%张拉时理论伸长量计算一、计算参数:1、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0.0022、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0.143、Ap—预应力筋的实测截面面积:140 mm24、Ep—预应力筋实测弹性模量:2.02×105 N/ mm25、锚下控制应力:σk=0.75Ryb=0.75×1860=1395 N/ mm26、锚圈口摩阻损失:3.3%σk7、单根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控制力:P=103.3%×σkAp=201745N8、千斤顶计算长度:56cm9、工作锚长度:7cm10、限位板计算长度:2.5cm11、工具锚计算长度:不计二、张拉时理论伸长量计算:1、N1束一端的伸长量:X=15.812/2=7.906mL=7.906+(0.56+0.07+0.025)=8.561mθ=11.4×π/180=0.19897radkx+μθ=0.002×7.906+0.14×0.19897=0.0436678Pp=201745×(1-e-0.0436678)/0.0436678=197404NΔL= PpL/(Ap Ep)=197404×8.561/(140×2.02×105)=59.8mm 2、N2束一端的伸长量:X=15.821/2=7.9105mL=7.9105+(0.56+0.07+0.025)=8.566mθ=12.8×π/180=0.2234radkx+μθ=0.002×7.9105+0.14×0.2234=0.047097Pp=201745(1-e-0.047097)/0.047097=197068NΔL= PpL/(Ap Ep)=197068×8.566/(140×2.02×105)=59.7mm 三、千斤顶张拉力与对应油表读数计算一、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12根钢绞线束:σcon=103.3σk=103.3%×2343=2420.32KN二、1523号千斤顶张拉、0050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35+0.01035F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拉力(KN)(1)、10%σcon=242.032 KN时:P=-0.35+0.01035F=-0.35+0.01035×242.032=2.16MPa (2)、40%σcon=968.13KN时:P=-0.35+0.01035F=-0.35+0.01035×968.13=9.67 MPa (3)、70%σcon=1694.22KN时:P=-0.35+0.01035F=-0.35+0.01035×1694.22=17.19 MPa (4)、100%σcon=2420.32KN时:P=-0.35+0.01035F=-0.35+0.01035×2420.32=24.7 MPa 三、1524号千斤顶张拉、0054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21+0.01022F:式中: P——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拉力(KN)(1)、10%σcon=242.032KN时:P=0.21+0.01022F=0.21+0.01022×242.032=2.68 MPa (2)、40%σcon=968.13KN时:P=0.21+0.01022F=0.21+0.01022×968.13=10.10 MPa (3)、70%σcon=1694.22KN时:P=0.21+0.01022F=0.21+0.01022×1694.22=17.52 MPa (4)、100%σcon=2420.32KN时:P=0.21+0.01022F=0.21+0.01022×2420.32=24.95 MPa 四、1525号千斤顶张拉、0077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47+0.01024F:式中: P——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拉力(KN)(1)、10%σcon=242.032KN时:P=-0.47+0.01024F=-0.47+0.01024×242.032=2.0 MPa (2)、40%σcon=968.13KN时P=-0.47+0.01024F=-0.47+0.01024×968.13=9.44 MPa (3)、70%σcon=1694.22KN时:P=-0.47+0.01024F=-0.47+0.01024×1694.22=16.88 MPa (4)、100%σcon=2420.32KN时:P=-0.47+0.01024F=-0.47+0.01024×2420.32=24.31 MPa 五、1526号千斤顶张拉、0064号油表时:千斤顶回归方程:P=-0.05+0.01021F:式中: P——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拉力(KN)(1)、10%σcon=242.032KN时:P=-0.05+0.01021F=-0.05+0.01021×242.032=2.42 MPa (2)、40%σcon=968.13KN时P=-0.05+0.01021F=-0.05+0.01021×968.13=9.83 MPa (3)、70%σcon=1694.22KN时:P=-0.05+0.01021F=-0.05+0.01021×1694.22=17.24 MPa (4)、100%σcon=2420.32KN时:P=-0.05+0.01021F=-0.05+0.01021×2420.32=24.66 MPa 标签预应力千斤顶拉力孔道MPa。

桥梁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

桥梁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张拉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压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车辆荷载作用等。

一、工作原理:预应力采用双控法,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量应控制在±6%偏差,一般张拉顺序为中间→上面→下面,左右腹板对称张拉,具体已设计图纸为准。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力程序:0→初应力σ0→2倍初应力σ0→控制应力σk (持荷5分钟锚固)。

σk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在内)。

张拉施工的工作顺序:穿束→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张拉、锚固→拆除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压浆。

智能张拉设备千斤顶张拉工作锚具(13孔)工作夹片(2瓣)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工具夹片(三瓣)千斤顶的选用:张拉千斤顶的额定张拉力宜为所需张拉力的 1.5倍,且不小于1.2倍。

千斤顶的校核: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标定,当出现下列情况应重新标定①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②张拉次数超过300次,③使用过程中千斤顶或压力表出现异常情况,④千斤顶检修或更换配件后。

初应力的选择:初应力一般设置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25%。

工具锚锚塞回缩量的量测:在钢绞线开始张拉,当千斤顶张拉力,达到钢绞线张拉至初始拉力(设计控制拉力的10~25%),已把松弛的预应力钢绞线拉紧,此时应将千斤顶充分固定,精确量取从千斤顶工具锚锚杯外露端面至钢绞线外露端头的长度b1,当千斤顶张拉力,达到钢绞线预应力张拉设计控制拉力时,再量取从千斤顶工具锚锚杯外露端面至钢绞线外露端头的长度b2,工具锚锚塞回缩量b= b1- b2。

(b值量测见右图)当预应力钢绞线由很多单根组成时应每根量测,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最少不得少于三根。

此回缩的出现仅对张拉伸长值的计算有影响,对张拉力量测没有影响。

工作锚锚塞回缩量的量测:目前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施工以使用YDC型液压千斤顶为主,该千斤顶与工作锚接触处,设有一块限制工作锚夹片在张拉过程位移的限位板,钢绞线在张拉时工作锚夹片跟随钢绞线的拉伸,向后移动至限位板凹槽的底部,对钢绞线失去约束,当千斤顶将钢绞线张拉至设计控制张拉力,在回油放松钢绞线的瞬时,钢绞线弹性收缩,工作锚夹片跟随收缩向锚环孔内位移,随即将钢绞线锚固,这就是工作锚锚塞回缩的全过程。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桥梁构造常用钢绞线的规格一般是ASTM A416 、270 级低废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 15.24mm ,标准强度为 1860MPa ,弹性模量为 195000MPa ,桥梁施工中张拉控制应力(本文顶用Ycon 表示)一般为标准强度的75% 即 1395MPa 。

本文要点介绍曲线部署的钢绞线伸长量计算,并给出CASIO fx-4800P计算器的计算程序,此外简要介绍千斤顶标定的一些注意问题。

参照技术规范为《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 )(以下简称《桥规》)。

一、预应力系统安装:1、涟漪管、锚垫板和连结器安装:(1)、涟漪管安装 :预应力用涟漪管采纳塑料涟漪管,涟漪管严格按设计图纸地点和要求安装,并要以定位筋将涟漪管固定坚固,在直线段约为0.3 米一道“U”字形架立筋固定,曲线段加密,免得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涟漪管产生移位,影响钢束对箱梁混凝土的压力,假如管道和钢筋发生矛盾,应以管道地点不变成主。

(2)、锚垫板安装:在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安装对应型号和规格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并将锚垫板喇叭口底端和涟漪管连结坚固,锚垫板要坚固地安装在模板上。

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

锚下螺旋筋及增强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喇叭口与涟漪管道要连结平顺,密封。

对锚垫板上地的压浆孔要妥当封堵,防备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堵孔。

安装锚垫板时,关于两头张拉的锚具,需注意压浆端进浆孔向下,出气孔向上,关于一端张拉的P 锚、 H 锚应把张拉端作为进浆孔,且向下,以保证压浆的密实。

(3)、连结器安装:从第二孔箱梁开始,在前一段已张拉完的群锚连结体上安装连结器,并进行钢绞线接长。

2、钢绞线安装:a.钢绞线下料:钢绞线一定在平坦、无水、洁净的场所下料,钢绞线下料长度要经过计算确立,计算应试虑孔道曲线长,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要素,预应力筋地切割宜用砂轮锯切割,下料过程中钢绞线切口端先用铁丝扎紧,采纳砂轮切割机切割。

钢绞线张拉计算数据

钢绞线张拉计算数据

钢绞线张拉计算数据
一、1#预制台座
1.理论伸长值计算:
△L=(P×L)/(E P×A P)=(109.5×1395)/(140×200.67)=761mm
△L:钢绞线伸长量,㎝
P: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
L:钢绞线长度,㎝
E P: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A P: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
2.小千斤顶顶号1# 表号:06.2298 回归方程:ρ=0.2284F a-0.16 单根张拉:
3.大千斤顶顶号:1# 表号:09.7497回归方程:ρ=0.02129F a-0.14
2# 表号:09.7487回归方程:ρ=0.02093F a+0.17 整体张拉:
F:单根钢绞线的张拉力195.3N
二、2#预制台座
1.理论伸长值计算:
△L=(P×L)/(E P×A P)=(86.6×1395)/(140×200.67)=602mm
△L:钢绞线伸长量,㎝
P: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
L:钢绞线长度,㎝
E P: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A P: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
2.小千斤顶顶号1# 表号:06.2298 回归方程:ρ=0.2284F a-0.16 单根张拉:
3.大千斤顶顶号:1# 表号:09.7465回归方程:ρ=0.02094F a-0.21
2# 表号:09.7447回归方程:ρ=0.02145F a+0.45 整体张拉:
F:单根钢绞线的张拉力195.3N。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分段输入各段参数 分段一 伸长量
− ( kx + µθ )
精确计算法
简化计算法
e L(m) θ(rad) kx + µθ 终点力(KN) 2.423 0 0.003635 0.996372 1246.2119
分段二
ΔL1= 1.55881E-05 1.5588E-05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简化计算法
L(m) θ(rad) kx + µθ 终点力(KN) e 1.162 0.116142 0.065621 0.936486 1167.05956
0
ΔL5= 0
0
总伸长量(mm) ΔL=
134.35
134.35
说明
为 数 据 输 入 区 域 为最终结果显示区域
此程序同样适 用于连续梁预应力 钢绞线张拉计算,张 拉钢绞线对称布置 为U形或者波纹形, 不影响计算结果。
本程序仅作参考,不对最 终计算结果负责.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简化计算法
分段四
L(m)
θ(rad)
kx + µθ
`
0
e
− ( kx + µθ )
终点力(KN) 1 1154.14567 终点力(KN) 1 1154.14567
计算结果
ΔL4= 0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0
简化计算法
L(m)
θ(r
− ( kx + µθ )
− ( kx + µθ )
ΔL2= 7.22245E-06 7.225E-06
伸长量 精确计算法 简化计算法
分段三
e L(m) θ(rad) kx + µθ 终点力(KN) 7.418 0 0.011127 0.988935 1154.14567

钢绞线张拉力值怎么计算,钢绞线张拉详细施工顺序你知道吗?

钢绞线张拉力值怎么计算,钢绞线张拉详细施工顺序你知道吗?

钢绞线张拉力值怎么计算,钢绞线张拉详细施工顺序你知道吗?佰材网桥梁工程材料平台知识分享:钢绞线张拉力大小值怎么计算及钢绞线张拉详细施工顺序。

什么是钢绞线张拉值?钢绞线张拉值,行业中说的是钢绞线预应力在张拉施工过程中设计控制张拉力,通俗的来讲是预应力张拉结束后钢绞线处在锚具夹具之前的一种拉力。

钢绞线张拉力大小值怎么计算?钢绞线张拉值计算,是在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时候,应该以施工中钢绞线俩边锚固点相距的距离来作为钢绞线的计算长度。

当预应力张拉进行时候,钢绞线所支配的张拉力是需要建立在千斤顶工作锚的位置来进行操纵的,为了控制把控和计算的方便,正确方法是以钢绞线俩边锚固点之间相距的距离,另外加上钢绞线在张拉千斤顶里面的工作长度,以此来作为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量的计算长度。

当遇到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的时候,裸露在外面的钢绞线部分,裸露出的位置是用锚具以及千斤顶所裹藏起的,这时候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是没有办法直接在钢绞线上测量的,因此只能够用测量张拉千斤顶的活塞行程办法,来计算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

但是在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减去钢绞线张拉整个过程中锚塞回缩量。

此时钢绞线所承载的能力应当是总的牵引力的4到6倍。

钢绞线张拉详细施工顺序:<1>施工过程中钢绞线钢束有长束和短束的时候,应当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

这样施工操作起到的效果:避免了预应力损失太大,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2>施工过程中钢绞线钢束有纵束、横束、竖向束的时候。

正确的钢绞线张拉顺序流程是:先纵束→然后横束→最后竖向束。

因为纵束是主要钢束根据施工要求是必须要进行张拉的,而横束有时候在不受张拉力的作用下也能通过,其次竖向束放在最后张拉。

<3>钢绞线钢束当处理同一横截面的时候,张拉要根据施工方法相对应的受力要求来下确定。

对于相同施工工程工况(比如都是:短束、长束),这个时候应当以对称、由内向外的原则。

<4>钢绞线切割正确采用砂轮片进行切割,在张拉完一天后,需要仔细观察整个工程断丝、滑丝总量≤5%,需要注意的是发生这一状况的钢绞线钢束不能处于相同的一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张法预制 T 梁(30m)


线








长深高速公路LJ—4标
后张法预制T 梁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遵化南互通板梁预制厂位于遵化南互通区内,占地23亩。

预制厂内设26个后张法T 梁台座,负责生产302片T 梁。

所有T 梁均采用C50砼浇筑。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GB/T5224-2003标准的高强低松弛s φ15.2mm 预应力钢绞
线。

钢绞线标准强度b
y R =1860Mpa 。

所有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张拉和伸长值双控张拉施工,张拉控制应力按设计施工图正弯矩采用k σ=0.73×b y R =0.73×
1860 Mpa =1357.8 Mpa 。

根据天津市市政公路材料试验管理局试验中心的检测结果,我部进场的钢绞线弹性模量为y E =1.95×105Mpa ,单根公称截面积为A y =1357.8×103×140×10-6=190.09KN 。

T 梁的张拉施工工艺及计算数据如下。

一、 张拉施工工艺及程序: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规定,张拉施工控制采用张拉和伸长值双控方式很圆锚整体张拉、扁锚单根张拉的施工工艺。

张拉施工程序如下:
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0→初应力→k σ(持荷两分钟)→锚固,即用两个150t 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初应力为k σ的10%,此时的伸长值为1L ∆,
其值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控制张拉应为k σ=0.73×b y R =0.73×1860
Mpa =1357.8 Mpa 即为末张的应力值。

其中伸长值L ∆=1L ∆+2L ∆,1L ∆为开
始至初张的伸长量,2L ∆为初张至末张间的伸长量。

张拉完毕后,L ∆与计算伸长值比较,其伸长值误差不应超过6%,否则应停止张拉,查明原因。

二、 计算参数:
1、s φ15.2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y E =1.95×10
5
Mpa
2、s φ15.2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
正弯矩:k σ=0.73×b
y R =0.73×1860 Mpa =1357.8 Mpa
3、孔道摩阻系数:
μ=0.25
4、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k=0.0015
三、 张拉伸长量计算: 1、 计算公式:()()01kx kx L
y y y y Pe PL e L A E A E kL μθμθμθ-+-+⎡⎤
-∆==⎢⎥+⎣⎦
⎰ 式中:
P ·········钢绞线张拉力
L ∆·········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 L ·········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
y E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y A ·········钢绞线的截面积
简化计算式:y y
PL L A E ∆=
P ·
········钢绞线平均张拉力, ()
1kx P e P kL μθμθ
-+⎡⎤-⎣⎦
=
+
L ∆·········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 L ·········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
y E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A·········钢绞线的截面积
y
2、张拉伸长量计算表:
30米T梁边跨边梁
30米T梁边跨中梁
30米T梁中跨边梁
30米T梁中跨中梁
四、预应力T梁控制张拉力计算:
1、边跨边梁N1、N
2、N
3、N4,边跨中梁N1、N2,中跨边梁N1、N2:
FK=
σ×n×y A=0.73×1860×103×7×0.140×10-3 =1330.644KN k
2、边跨中梁N
3、N4,中跨边梁N3、N4,中跨中梁N1、N2、N3、N4:
FK=
σ×n×y A=0.73×1860×103×6×0.140×10-3 =1140.552KN k
五、张拉数据表:
1、边跨边梁N1,边跨中梁N1正弯矩钢绞线:
2、边跨边梁N2、边跨中梁N2正弯矩钢绞线:
3、边跨边梁正弯矩钢绞线(N3):
4、边跨边梁正弯矩钢绞线(N4):
5、边跨中梁正弯矩钢绞线(N3):
6、边跨中梁N4,中跨边梁N3,中跨中梁N3正弯矩钢绞线:
7、中跨边梁正弯矩钢绞线(N1):
8、中跨边梁正弯矩钢绞线(N2):
9、中跨边梁N4,中跨中梁N4正弯矩钢绞线:
10、中跨中梁正弯矩钢绞线(N1):
11、中跨中梁正弯矩钢绞线(N2):
依据2009年5月29日标定1500KN千斤顶回归方程计算油表读数。

2009R0083:y=30.596x-3.508
2009R0084:y=30.738x-15.541
2009R0085:y=30.392x-1.8838
2009R0086:y=30.671x-0.8261
Y ——平均张拉应力(KN)或者控制张拉应力(KN)
X ——油表读数(MP)
六、应注意事项:
⑴、张拉工必须熟悉张拉程序,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的操作能力。

⑵、张拉现场应有明显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

⑶、油泵运转有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检查。

在有压情况下,不
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

⑷、作业应由专人负责指挥,操作时严禁摸踩及碰撞预应力筋,在测量伸长量及拧螺母时,应停止开动千斤顶。

⑸、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弹出伤人。

⑹、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应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

⑺、在高压油管的接头应处应防护套,以防喷油伤人。

⑻、已张拉完毕尚未压浆的梁,严禁剧烈震动,已防预应力钢筋裂断而酿成重大事故。

⑼、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切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差值控制在6%范围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⑽、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⑾、张拉完毕后抽1~2根检查其张拉力是否达到规定的张拉力。

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5%。

⑿、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同时不得大于构件最短边长的4%。

⒀、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稍等几分钟再拆卸张拉设备。

⒁、注意测定孔道的预应力摩阻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