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我要去上海》教案

合集下载

Module 9 Unit 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教案)-2021

Module 9 Unit 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教案)-2021
二、Task presentation
The task:继续学习介绍景点或地方的方法
三、Text learning
1.Learn the text in groups.
2.Show some questions
a.Where does Sam want to visit? Why?
b.Where does Dad want to visit?Why?
一、选择填空
( )1.There ___ lots of beautiful places ___ go in China.
A. to is B. to are C.\ are
( )2.I want ____ to Shanghai.
A.to go B.go C. went
( )3.It’s _____ the south ___ China .
课程资料
课件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
要求程度
动态调整
一、Warmer-up and lead-in
a. Greeting.
b.Free talk
I want to visit the UN building.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it?
c.Where does Simon want to visit?Learn Activity 1.Teach Changjiang River Huangshan Mountain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learn the new words
3.Listen and repeat.
4.Read
四、Practice
1.Activity3 write and say .Retell the text

(完整版)对外汉语课堂教案

(完整版)对外汉语课堂教案

课堂教案教学对象:各国留学生(美国、俄罗斯、非洲、印度、韩国等),中级班水平教学内容:讨论旅游,提意见,接受建议所用教材:(视频未体现)教具准备:中国地图,幻灯片,红白衣服,热带水果,两个小纸人,图片等课时安排:共90分钟引入与生词20分钟课文一25分钟课文二25分钟课堂练习20分钟教学内容:1、生词:正好具体再说冰灯冰雕……极了胆量冬泳从来平均气温晒热带主义还是机会2、句式:谁……好?要我说……如果我是你……听你的再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生词的意思,对话内容2、会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式提出意见,表达自己接受建议等3、学生能够就旅行为话题进行讨论,熟练掌握旅行的相关说法教学重点:1、制定旅行计划的方法2、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接受别人建议的方法3、掌握课文中的重要生词和句式教学难点:1、天气的形容与表达2、“平均”、“具体”等词的发音3、学生自己独立创作一个关于旅行计划的对话教学步骤:1、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2、课堂引入:1)提问学生知道不知道中国有名的地方,讨论与该地相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把图片贴在相应地区附近。

(上海,西安,哈尔滨,三亚)2)提问学生还去哪旅行过。

3、生词学习:1)方法:领读、点名学生认读、乱序集体认读2)叫个别学生读生词,纠正发音,集体读生词3)讲解生词正好:老师衣服具体:上海旅行从来:哈尔滨和三亚天气,一般后接否定……极了:北京堵车,哈尔滨冰灯冰雕冬泳:图片展示怕:怕热,怕冷,怕黑晒:图片展示热带:热带水果教具展示主意:提问快放假了,去旅行好不好?好主意。

机会:你想请我吃饭,但我有事。

可以回答,以后有机会再一起吃饭。

4、课文讲解第一部分:麦克的建议1)老师读课文,并提问:刚才谈话的人是谁?在谈什么?谁想去旅行?提到几个地方?最后决定去哪?2)老师领读课文3)齐读课文第一部分4)重要句型:A、(谁,什么,哪……)好:问别人的建议。

要我说……:自己的建议。

提问:快到周末了,你们打算去哪玩?用刚才的句型。

Unit 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 教案

Unit 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 教案

Module 9 Unit 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听懂会说会读句型1.Do you want to…?Yes,I do./ No, I want to…2. I want to ……….2)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习惯。

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喜欢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大胆实践,体验成功,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c.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能力目标:a.让学生们在说、玩、演中锻炼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能使用英语做事情,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进行运用。

b.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和自主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1、准确地使用句型:Do you want to …….? Yes, I do. No, I want to ……2、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

I want ……四、教学难点:1:会用Do you want …….? 询问他人以及肯定和否定回答Yes, I do. No, I want to ……句型2:用I want to……句型充分表达自己的法五、时间安排:40分钟。

六、教学用具:实物图片,课件,教学flash动画,笑脸,哭脸图片及教学光盘等。

七、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T: Hello,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Ss: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T: I’m fine too, thank you.Step 2 lead in1.chant: North ,north ,north,Beijing is in the north.South ,south ,south,Hainan is in the south.West ,west ,west,Xinjiang is in the west .East, east ,east,Shanghai is in the east.3.老师用PPT 出示一些上海的图片,并提问What’s this ? 和It’s a picture of Shanghai. 然后再提问Where’s Shanghai? It’s in the east of China.然后导入I want to go to Shanghai. Do you want to go to Shanghai? 并介绍今天所学新课内容Unit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所学过的知识顺水推舟引入新知识,调动学生的热情)Step 3 Teaching1 .teach the sentences : Do you want to …….? Yes, I do. No, I want to ……2.work in pairs:A) 教师示范,师生示范。

对外汉语课堂教案设计我家在浦东教案

对外汉语课堂教案设计我家在浦东教案

对外汉语课堂教案设计我家在浦东教案
对外汉语课堂教案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以下是一个针对浦东地区的对外汉语课堂教案设计的示例:
教学目标: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日常用语,如问候、介绍自己和他人等。

学习并掌握数字、时间、日期等基本的口语表达方式。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购物、点餐、问路等实用场景中的表达方式。

教学内容:
问候和自我介绍:你好、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等基本问候语。

数字、时间和日期:0-100的数字、时间的表达方式、日期的表达方式
实用场景表达:购物场景中的常用表达、点餐场景中的常用表达(如我要一碗面、请给我一杯咖啡等)、问路场景中的常用表达。

教学步骤: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入课堂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输入:教师通过示范和口语练习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讲解目标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例如问候语、自我介绍、数字、时间、日期等。

口语练习: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模仿教师的示范,互相进行问候和自我介绍的练习,以及数字、时间、日期的口语练习。

实践活动:设计购物、点餐、问路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和实践。

小结和反思:总结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学习过程。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如编写对话、写日记等,巩固所学内容。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教案设计示例,具体的教案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修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I want to go to Shanghai

教学设计:I want to go to Shanghai

Unit 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 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会用运句子I want to go to ….2.询问他人的意愿并表达自己的意愿。

3.会说“chant”。

二、教学重点want to 的运用三、教学难点want to 的运用四、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五、预习学案1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模块学习的韵诗。

2读本模块的单词。

六、导入告诉学生,有一家外国人到中国来游玩。

他们在谈论假期安排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让我们来听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学习过今天的课文,同学们也要使用学到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的旅行计划。

七、教学过程1、老师放录音,请学生看着中国地图听。

听第一遍录音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录音中提及的几个中国地名(Beijing、Hong Kong、Harbin、Kunming、Guilin)。

2、放第二遍录音,请学生试着找出每个人想去的地方是哪里,例如:“The boy wants to go to Beijing. The girl wants to go to Hong Kong. The woman wants Hong Kong and Harbin.”3、再放录音,请学生模仿着录音中的语音和语调跟读。

如果学生能力较强,可以试着让他们说出每个人做出自己选择的原因,例如:“The boys wants to go to Beijing because Beijing is very big and very famous.”4、活动一实践活动:让学生把上节课写下的为什么想去那个城市的作业,重新组织语言,写成一篇短文。

5、活动二课外活动:让学生四人买一个氢气球,讨论后将自己想去的地方写在气球上并简单写上“为什么喜欢?”做一个放飞理想的课外活动。

运用句型I want to go to Hainan. Because I like to dive very much.6、课文学习全班一起完成SB Unit活动4请学生边看书边学习韵诗。

小学英语《Unit 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Unit 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Module9 Unit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听说、认读活动1 和活动2 的句子。

(2)能够运用Do you want to go to…来询问对方想要去哪里, 能够运用Yes, I do. / No, I don’t 做出相应回答。

(3)能够运用I want to go to...句型表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并强化运用There be 句型来描述地域特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的新句型Do you want to...和I want to go to...来询问他人的意愿并表达自己的意愿。

3.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们参与多种多样的实境活动,激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参与描述自己想去的地方以及这些地方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形容词来描绘祖国的美丽河山,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及引导学生走出去,了解外国文化。

教学重点:(1)能听说、认读活动2 的句子。

(2)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的新句型Do you want to...和I want to go to...来询问他人的意愿并表达自己的意愿。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的新句型Do you want to...和I want to go to...来询问他人的意愿并表达自己的意愿。

教学过程:Step 1: ReviewTalk about the pictures of the great places in China by a game.(砸金蛋)每组选择一个金蛋砸开,用英语介绍所选的图片。

(一人一句,小组内每一句加一分)板书提示:What: the nameWhere: It’s in the north/south/west/east of…What is the place famous for?1.长城图片It’s a great building in China.It’s very long.It’s very old.It’s more than twenty kilometers long.Do you want to visit the Great Wall?2.长江图片It’s in China. It is about six thousand and three hundred meters long.It is very long.We can drink it.Do you want to see the Changjiang river?3.黄山的图片There are many moutains in China .There is a famous mountain in Anhui.It’s the Huangshan Mountain.There is a famous pine tree in the mountain.4.西湖图片It’s a famous lake in China.(What is the name of the place?Where is the place ? –It’s in the of China.What is the place famous for? There is/are .)【设计意图】在warm-up 环节中通过“砸金蛋”这一游戏形式,可以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英语课堂,同时又可以在游戏中复习之前所学的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策略作者:曾迪葛瑞红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6期内容摘要: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能愿动词一直是重难点,其中最难的部分是那些有多个义项并在某些句法、语法功能上具有相近性的能愿动词。

本文以相似能愿动词“想、要”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它们进行语义和语用分析,再从语义、语用与句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辨析,最后在教学策略方面提出一些建議。

关键词:能愿动词教学策略对外汉语教学一.能愿动词“想”“要”的语义和语用分析对相似能愿动词词义的理解有助于正确和更好地使用能愿动词,但相似能愿动词在语义上存在交叉点,这是导致外国学生犯错误的重要原因。

为减少误用,对相似能愿动词进行语义与语用分析十分重要。

(一)语义分析关于能愿动词“想、要”的语义问题,前人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释义为基础进行语义分析。

1.“想”吕叔湘在其著述《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把“想”这个动词概括出了六种义项:①表现思索;②表现回忆;③表现预估;④表现打算或期望;⑤表现怀念或期盼;⑥表现记住,不要忘了。

[1]在这本著述中,“想”为一般动词。

但其中第四个义项,“表现打算或期望”,就有能愿动词中表意愿的内涵,因此,“想”作为能愿动词时的语义是表现打算或愿望。

2.“要”吕叔湘在其著述《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给“要”定位了五种义项:①表示做某事的意志;②表示需要,应该;③表示可能;④将要;⑤表示估计。

[2]在这里要注意区别意愿类能愿动词“要”和动词“要”的区别,作为能愿动词时,主要是表现“意愿”或表现必然性。

因此,我们归纳语义主要是:①表意愿;②表理应;③表可能;④表估计。

(二)语用分析1.“要”①表意愿:“要”侧重表达意志,语气坚决。

例:“我要学习汉语”,表明自己学习汉语的强烈意愿。

可以单独回答,但不常用。

例:“你现在要去上课吗?”可以单独回答“要”,但常用“要去”;否定形式:表否定时一般用“不想”或“不愿意”。

[对外汉语教学示范教案]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示范教案]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示范教案]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册,具体内容包括第八章“在中国旅行”的三个小节:1. 北京的景点;2. 上海的风情;3. 西湖的美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相关的汉语词汇、句型,了解中国的旅游文化,并能运用所学进行简单的旅行交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与旅游相关的词汇、句型,如:“长城”、“外滩”、“西湖”、“我去过北京”、“你想去哪里玩?”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进行旅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

3. 增进学生对我国旅游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旅游词汇和句型的运用,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

2. 教学重点:词汇、句型的掌握,以及实际旅行交流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地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中国旅游景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曾经去过的景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词汇:教师展示PPT,带领学生学习与旅游相关的词汇,如“长城”、“故宫”、“外滩”等。

(2)学习句型:教师通过情景对话,教授句型“我去过北京”、“你想去哪里玩?”等,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景点进行介绍,并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流。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并给出例题。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师给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旅游景点词汇:长城、故宫、外滩、西湖等。

2. 句型:我去过北京、你想去哪里玩?等。

3. 中国地图:标注重点旅游城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旅游胜地”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旅游景点,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旅游胜地是长城。

长城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我去过长城,那里的风景非常壮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要去上海》教案教学对象/班级:留学生A班课型:综合课教材:《发展汉语初级汉语》(上册)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语法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概数的表达及用法;询问距离、长度、年龄、身高、体重的方法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四课时教学步骤/环节/过程:一、学习生词 [1、2课时](一)领读生词老师先领学生读生词,读的时候要注意语速,其中每个生词读两遍,所有生词读两遍,然后让学生独立朗读生词。

通过这种练习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生词有个整体感知。

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是前鼻音韵母-n和后鼻音韵母-ng的区别,如:“经济”,容易发成“金济”,这里要让学生注意区分,可多做几组这样练习,让学生明白二者的区别。

第二,是音调的问题,两个上声相连的时候前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这种用法虽然在前面的课文中都做过系统讲解,但还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学生读起来会有点吃力,可以再强调一下“ˇ+ˇ=ˊ+ˇ”如:“永(上声)远(上声)”在读的时候要读成“永(阳平)远(上声)”,在讲解的时候要配合手势的高低变化,让学生通过视觉来感受一下语音的高低变化。

(二)讲解生词的用法及与此相关的词1、多[ 数词]“多”的用法是“多+adj”,但要跟学生说明白,一组反义形容词,一般我们只能用“多”和反义词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搭配,比如:我们说“多远”,不说“多近”,说“多高”不说“多矮”。

可做如下类推讲解。

多远√多近ⅹ沈阳离锦州有多远?√有多近?ⅹ多长√多短ⅹ桌子有多长?√有多短?ⅹ多大√多小ⅹ你有多大?√有多小?ⅹ多高√多矮ⅹ你有多高?√有多矮?ⅹ多重√多轻ⅹ你有多重?√有多轻?ⅹ2、万[数词] = ten thousand = 10,0003、人口[名词]要注意“人口”与“人”的区别:“人口”指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家庭中“人”的总数,“人”指的是每一个单独的个体。

我们可以说“沈阳市的人口有776万”,不可以说“沈阳市的人有776万”,可以说“中国的人口有13亿”不可以说“中国的人有13亿”。

另外,我们要说明“学校”不可以用“人口”,不可以说“渤海大学人口有ⅹⅹ。

”4、城市[名词] = city5、经济[名词] = economy6、中心[名词] = center“中心”指的是跟四周距离相等的地方,我们说“圆形的中心是圆心”“中国的地理中心是西安”。

相当于英语的“center”。

这里要注意“中心”和“中间”的区别,我们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AB,在最中间画一个C点。

那么用这个图我们就可以讲解“中心”和“中间”的区别了,我们说只有最中间的C点才说是AB两点的中心,而AB之间的任何一点我们都可以说是AB两点的中间。

7、近[形容词] = near我们可以用手势来讲解,可以学生、老师和教室窗户距离来具体说明,学生离教室窗户的距离“近”,老师离窗户的距离“远”。

同时我们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再来说明,可以与学生进行对话问答。

老师:超市离图书馆远还是近?学生:近。

老师:学校离火车站远还是近?学生:远。

8、多远 = how far9、公里[量词]这里我们可以把汉语中的一些计量单位、年纪表达法一起来讲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整体的认识而且也方便学生来理解,另外我们还把相应的问法也做了一定的归纳。

公里/里/米远/近多远?√多近?ⅹ公里/里/米长/短多长?√多短?ⅹ米/尺/寸高/矮多高?√多矮?ⅹ公斤/斤/克/两重/轻多重?√多轻?ⅹ岁大/小多大?√多小?ⅹ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1公里 = 1 km = 1000 m = 2里1米 = 3尺 = 30寸1米 = 10 dm = 100 cm = 1000 mm1公斤 =1 kg =1000 g = 2 斤 = 200 两在讲“尺”、“寸”的时后要告诉学生,这是中国年纪稍微大点的人常用的单位,在我们买裤子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买裤长“110cm”的也可以说“3尺1”的。

在问年龄时有三种方法:(1)你几岁了?——主要是问小孩。

(2)你多大了?——大人、小孩都可以。

(3)您多大年纪?——问年长的人,表示尊敬。

10、坐[动词]我们可以把“坐”、“站”、“蹲”、“躺”几个动词一起讲解,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图画,同时配合教师的动作,让学生更好地明白这四者之间的区别。

11、火车[名词] = train12、要[动词] = 需要我们可以说在意义上“要”与“需要”是一样的,比如我们可以说“从中国到西班牙坐飞机要多长时间?”也可以说“从中国到西班牙坐飞机需要多长时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不仅仅有动词词性,还有名词的词性,在“需要”是名词时,不可换成“要”,比如,我们说“你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告诉我。

”这里边的“需要”就不可以换成“要”。

13、小时[名词] = hour14、飞机[名词] = plane15、长[形容词] = long多长 = how long16、左右[名词]我们说“左右”在意义上与“大概”是一样的,但是在用法上有区别,具体说明如下:(1)数 + 左右。

eg: 我25岁左右。

(2)大概 + 数。

eg: 我大概25岁。

17、那么[代词] 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很”“非常”我们说“北京离上海1千多公里,那么远”就是,“很远”“非常远”的意思。

18、售票处[名词] = ticket office我们在火车站,用“钱”换“火车票”的地方,就叫“售票处”。

19、才[副词] 语法上再讲20、便宜[形容词]“便宜”的意思是“花钱少”我们说“这件衣服花了50块,很便宜”“那件衣服花了300块,很贵。

”还可以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老师:你的鞋贵吗?学生:不贵,200块,很便宜。

21、意思[名词] = meaning我们可以用几个句子让学生明白“意思”的意思。

如:(1)便宜的意思是不贵。

(2)手受伤了,意思是,不能写字了。

(3)都12点了,意思是,改下课了。

22、为什么 = why23、人们[名词]“人们”:指的是两个以上的人“人”:指的是一个24、里 [量词](前面见过)25、所以[连词] 表示明白了“所以”相当英语中的“therefore”,我们还是用句子让学生明白,如:(1)天气冷了,所以要多穿衣服。

(2)我饿了,所以要吃饭。

(3)我渴了,所以要喝水。

26、噢[叹词]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明白。

如:老师:奥利瓦,卡特为什么没有来?奥利瓦:他生病了,所以没来。

老师:噢!(意思是,明白了,知道卡特没来的原因了。

)27、这样[代词]“这样”代替的是前面说过的话,比如课文中的例子:A:为什么人们叫“万里长城”?B:中国人以前用“里”,一公里是二里,六千七百公里时一万三千多里,所以叫“万里长城”。

A:哦,是这样。

(“这样”指的就是因为长城总长一万三千多里所以叫“万里长城”)28、聊天[动词] = 说话我们说“聊天”的意思与“说话”是一样的,但是二者之间也有区别,“聊天”主要用在口语,而“说话”可以用在口语也可以用在书面语。

29、猜[动词]由于“猜”比较抽象的动作,不太好理解,所以我们用情情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猜”,我们可以拿一个小粉笔,放在手里,让学生猜粉笔在哪个手里,从而让学生什么是“猜”。

还可以给学生出一个谜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猜”,如:“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是什么?答案:手30、多大(前面讲过)31、岁[量词] = 年龄32、几[数词]我们可以手里拿一些粉笔,问学生:“有几个粉笔?”相当于问“有多少个粉笔?”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对话:老师:教室一共有几个人?学生:三个。

老师:现在你桌上有几本书?学生:四本。

33、年纪[名词] = 年龄“年纪”和“年龄”在意义上是一样的,但是有区别的,“年龄”主要用于老人,而“年龄”指小孩或青年人。

比方说,我们问姚老师的年纪要用“您多大年纪了?”而不可以问“您多大年龄了?”。

34、应该[能愿动词]汉语中的“应该”相当于英语的“should”,我们还是通过具体句子来体会词语的意思。

(1)8点了,应该上课了。

(2)感冒了,应该多喝点水。

35、年轻[形容词]= young36、永远[副词]“永远”相当于“一直”,比如说“我希望永远年轻。

”意思是“我希望一直年轻。

”37、个子[名字] = 身高你个子有多高?= 你身高有多高?38、高[形容词] = tall(前面讲过)多高 how tall(前面讲过)39、重[形容词] = heavy(前面讲过)多重 how heavy40、减肥[动词] = lose weight一个人体重200kg,他很胖,需要减肥。

二、讲练课文[3、4课时](一)课文1、领读课文领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语速和断句。

上海有一千三百多万人口,是中国的大城市,也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我很想去上还看看。

从地图上看,我觉得北京离上海很近。

可是我的中国朋友问我:“你知道北京离上海有多远吗?有一千多公里,做火车去,要十几个小时呢。

”“做飞机去,要多长时间呢?”我问、“两个小时左右吧。

”那么远,我去不去呢?当然去!我去售票处买火车票,一张票才三百多块钱,真便宜!然后让学生分别朗读。

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

2、讲解课文并针对课文相关内容提问2009年上海人口1500万,北京人口:1000万,沈阳人口:800万,锦州人口:100万。

所以上海、北京、沈阳市大城市。

针对这一问题可像学生提问。

(1)老师:中国最大的城市是哪?卡特:上海。

(2)老师:西班牙最大的城市是哪?奥利瓦:马德里。

(3)奥利瓦:世界上最大城市是哪?老师:东京。

每个国际都有经济中心(economic center)和政治中心(political center), 只是有的国家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是一个城市,有的是两个。

比如,中国,经济中心是上海,政治中心是北京。

同时对此提一些问题:(1)老师:美国,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是哪?学生:纽约和华盛顿(2)老师:澳大利亚,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是哪?学生:悉尼、堪培拉(3)学生:日本呢?老师:日本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都是东京。

(二)对话1、领读对话2、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3、针对对话内容进行讲解对话1、2内容都比较简单,我们不做具体的说明。

针对对话3,我们可以讲解一下身高、体重的几种表达法。

(1)身高的表达法。

A.我一米七二。

B.我172公分。

C.我一点七二米。

(2)体重的表达法。

A.我50公斤。

B.我100斤。

三、语法点讲练[3、4课时](一)概数的表达1、“多”(1)20多个√; 100多个√(100-199个);120多个√(121-129个); 127多个ⅹ(2)10多个 100多个 110多个20多个 200多个 120多个30多个 300多个 130多个………………90多个 900多个 190多个(3)“多”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概念也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