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加固工艺图示
模板工程质量亮点做法与工艺

做法名称编号地下室导墙模板采用通长 C 型钢加固JMR-07 亮点照片/BIM/CAD 展示图相关要求一、工艺流程:外墙 300mm 高处预留止水板钢筋绑扎→竖向钢筋插筋,绑扎下部墙体钢筋→在 300mm 高处设置止水钢板→设钢板,并采用 C 型钢加固置十字钢筋支架,安装 300mm 高导墙模板及 C 型钢纵向龙骨→调整模板垂直度,焊接钢筋斜撑加固→浇筑板及导墙混凝土二、控制要点:1、C 型钢需顺直,表面无弯曲;2、C 型钢及模板定位需准确,C 型钢、模板拼接处需错开,模板加固后需保证竖直;3、钢筋斜撑焊接需牢固。
三、实施效果:可杜绝外墙导墙涨模,墙体顺直度、垂直度合格率显著提高。
(固定支架)剪力墙阳角采用企口模板+木方节点TJ-022亮点照片/BIM/CAD 展示图相关要求一、工艺流程:剪力墙阳角模板制作(端部模板宽度为剪力墙厚度+2 模板厚度)→模板拼装(端部模板封住侧模)→剪力墙侧面木方一边与端部模板外立面平齐→端部木方紧贴端部模板与侧面木方面→加固二、控制要点:1、端部模板宽度为剪力墙厚度+2 倍模板厚度;2、模板拼装时,端部模板应封住侧模;3、剪力墙侧面木方一边与端部模板外立面平齐;4、端部木方紧贴端部模板与侧面木方面。
三、实施效果:有效控制阳角方正,保证垂直度,防止漏浆。
梁柱接头采用 U 形整块模板TJ-031 亮点照片/BIM/CAD 展示图相关要求梁柱接头 U 形整块模板一、工艺流程:模板排版→模板加工→测量放线→模板安装→加固二、控制要点:1、根据图纸,对柱模板进行排版,确定梁、柱截面尺寸;2、模板上弹出梁截面尺寸线,依据尺寸线对模板进行加工;3、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加固,在阴阳角部位采用木方加固,防止涨模、漏浆;4、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梁底、梁侧模板,再拆除梁柱接头处模板。
三、实施效果:1、保证接头模板的整体性和砼成型质量,防止梁柱接头位置混凝土出现错台;2、防止阴阳角位置混凝土出现漏浆。
梁模板加固图

多层板一层往上梁模板配制、支设及加固办法:、所有宽度以内的梁底板设平放木方两条,配设时木方外侧留出梁侧板厚度,以备后期加固; 2、300至350宽度的梁底板设平放木方3条,拼装时按上方法; 3、梁侧面板立放在梁底方木上,侧板外侧最下方立放方木一条,中部及顶部方木设置的多少视梁高而定,最下部设置的方木应同时夹住梁侧板及梁底板下的方木,防止浇注砼时板拼缝漏浆; 4、高度在500范围内的梁可用步步紧加固梁侧板,超过此高度的梁其侧面模板加固需用钢管扣件配以对拉螺杆:a、用扣件将短钢管扣在梁底水平管上夹住梁侧面板下部,再用对拉螺杆在短钢管的上部对拉,夹住梁侧面板的上部。
b、根据梁腹板高度选用短方木,在短方木的合适位置上钻对拉螺杆孔备用,使用时将加工好的短方木设置在梁的两侧,用步步紧将此短方木的下部夹紧,再在钻好的螺杆孔内设置对拉螺杆进行紧固(如图)。
方木 白兰地 2011年8月27日。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图册全套高清大图.pdf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图册,全套高清大图+验收要求!工程萌主2017-10-26 23:06第一节墙柱模板(放线)1、由施工员测放控制线,并经相关人员复核,严禁直接交由班组测放。
2、根据控制线放出200mm模板控制线。
3、最后放出模板定位线。
4、离转角100mm弹大角垂直控制线。
第一节墙柱模板(加固)墙模板加固通用要求1、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安装穿墙螺杆。
2、螺杆直径≥Ф12,并采用配套的螺帽和3型卡。
3、模板拼缝处要贴海绵条并用木方压实,木方间距200mm并符合方案要求。
4、螺杆一般设置:加固螺杆纵横间距600mm(应满足方案要求);5、离地200mm设置第一道螺杆,离板底200mm设置一道螺杆,下面2-3排要用双螺帽(根据实际需要并应满足方案要求)。
6、为防止根部漏浆形成烂根,采用砂浆将模板底部进行封闭。
墙配模剖面图墙配模平面图第一节墙(柱)模板(加固效果)模板加固加固效果砂浆封闭第一节墙柱模板(端头加固工艺)墙柱模板加固要求:1、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安装穿墙螺杆。
2、螺杆直径不小于Ф12(满足方案要求),并采用配套的螺帽和3型卡。
3、模板拼缝处要贴海绵条并用木方压实,木方间距200mm并符合方案要求。
4、螺杆间距设置:纵横向间距不大于600。
5、离地200mm设置第一道螺杆,离梁底200mm设置一道螺杆,下面2-3排要用双螺帽(满足方案要求)。
6、阳角部位采用端面硬拼,用钢管扣紧,再用木楔挤紧,保证阳角方正。
7、为防根部漏浆形成烂根,采用砂浆将模板底部封闭(浇砼前一天做)。
转角部位加固墙柱端头加固效果第一节柱模板(加固工艺)细部处理加固示意图第一节墙柱模板(接茬工艺)1、墙柱接茬位置模板应伸至接缝以下螺杆上,为防止漏浆,接缝位置采用双面胶条封堵,墙柱根部用水泥砂浆封堵模板。
2、当采用下层已有对拉螺杆洞对拉加固时,其距接缝位置应小于300mm;当采用预埋锁脚螺杆时,其距接缝位置150mm。
3、两种方法螺杆水平间距均为600mm,满足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
模板加固方法整理

为了更好地了解模板工程以及通过对施工现场模板工程加固及质量通病的总结来更好地控制现场模板工程的质量;通过验收表对现场进行验收,对每天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汇总,在周例会上将这周发生的问题与劳务队协商解决,并且通过扣分来约束劳务队,以达到更好地控制现场质量,管理劳务队的目的。
顶板木模加固目录一、材料准备二、工艺流程三、加固方法四、质量通病及预防五、总结六、疑难问题,…一、 材料准备13mm 厚多层胶合板,30*70mm 、100*100mm 方木,碗口脚手架,步步紧,对拉螺杆,pvc 管,海绵胶条,胶带。
1㎡立杆约1根,拉杆约4根,方木约6m 二、 工艺流程三、 加固方法1、 ·2、 碗扣式脚手架安装:第一排立杆距墙柱≤400mm ,立杆间距离为90cm 或120cm ,立杆上放置油顶丝,油顶丝悬出长度≤300mm ;在梁下位置预先放置水平拉杆,水平拉杆步距≤。
3、 主龙骨搭设:采用100*100mm 方木,立杆上必须放置主龙骨,间距90cm 或120cm 。
4、 梁底模与侧模支设:在水平拉杆上铺设梁底模,底模铺设完成后支设梁侧模。
5、 次龙骨搭设:采用30*70mm 方木在主龙骨上安装次龙骨,次龙骨间距≤150mm ,面板中间在长向的板缝下必须设龙骨,需放置布料机的板次龙骨间距≤100mm 。
6、 模板拼装:从一侧开始,模板交接处硬拼拼缝,对拼缝不严处粘贴胶带,在长向的板缝处用钉子把两边的面板钉在板缝下的龙骨上;在模板拼装之前,需在方木上粘贴海绵条并用步步紧或对拉螺杆将其与墙卡紧,以保证模板板面的平整度。
与墙接触方木步步紧7、模板加固:在模板拼接完成后,需测量模板标高,并对不符合要求部位进行修正,标高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梁底梆加固。
}8、梁底梆加固:梁侧上下口采用收口木方,并用步步紧加固,间距≤400mm,步步紧应相互错开;梁高≥400mm及外梁增加对拉螺杆加固,间距≤600mm。
步步紧,间距≤400mm对拉螺杆,间距≤600mm梁下水平拉杆四、、五、质量通病及预防1、梁侧板加固不到位:步步紧未上紧,未相互错开,步步紧间距不符合要求。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四、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模板体系 施工准备 柱墙模板施工 梁板模板施工 支撑体系 模板拆除
测量放线\施工缝处理
一 般 标 准 层 结 构 施 工 工 艺 流 程 图
柱、墙钢筋竖焊、绑扎 柱墙安装配管及施工缝清洁 下 一 层 施 工 柱、墙钢筋垫块 柱、墙钢筋验收
满堂架搭设 标高抄测 梁底模 梁侧模、板模 标高、模板开间复测及梁板模清洁
板模
梁侧模
梁底模
加固螺杆 间距600
50*50*150找平方 间距600 梁底承重方 梁底加固方 梁侧锁口方 梁底加固顶撑
中间梁加固示意图
梁底模仰视图
梁底模 钉牢于梁底承 重方上。 梁底加固顶撑 间距600钉牢于 梁底承重方上
50*50*150找平方 间距600钉牢于梁底 承重方侧 梁底承重方
加固详图
二、质量目标
模板工序是使混凝土按设计形状成形 的关键工序,拆模后混凝土构件必须 达到表面平整、线角顺直、不漏浆、 不跑模(爆模)、不烂根、梁类构件 不下挠。使混凝土成形质量达到“优 质结构”标准。
质量瑕疵处理
1. 2. 3. 4. 5. 6. 7.
每一部位拆模后两天之内必须将质量瑕疵 处理完毕。质量瑕疵处理必须派专人在施 工员指导下按质量要求进行处理。 所有拼缝漏浆打磨 塌模 爆模剔打 缺楞掉角修补 柱墙根部≥20㎜漏浆剔打 老墙螺杆锯除 外墙立面清洁、打磨。 拆模后如发现孔洞,大面积蜂窝、麻面、 露筋等质量问题,必须第一时间上报技术 部门,严禁私自处理。
轴侧图 断面图
实例图片
侧视照片
仰视照片
实例图片
底模节点照片
侧面节点照片
实例图片
梁侧模加固技术交底

TJl.5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主体工程
工序名称
梁侧模板加固
交底提要:
适用于主体结构截面宽度在200~400,高度在600mm以内主次梁构件及二次结构卫生间→梁侧模安装→安装量侧模夹具→设置对拉螺栓(超过600高度)
二、操作要点
1)梁侧加固采用木夹加固,制作加固木夹使用50mm×100mm木方,宽度根据不同截面尺寸的梁宽+梁两侧模板厚度+梁两侧木方龙骨宽度,木夹具下方距底部250mm左右穿通丝φ12螺杆,以起到夹紧梁旁板作用,木夹长度根据梁高度现场制定,如图1。
2)排架搭设、梁底水平杆、梁底横杆搭设完成,梁底模板铺设及定位梁模板安装完成后,通过木夹具中部螺栓把梁侧模与梁底夹紧即完成整个梁的模板施工,夹具间距一般为500mm为宜。(按上述操作步骤调整)
3)结构梁高度超过600mm时,不使用本加固夹具,如采用,则需在梁中部加设一道对拉螺杆。
4)加固加固拆除后,需妥善存放,防止加固夹具出现变形而影响加固质量。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叫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5)砼导墙模板加固夹具做法同下图所示,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图一梁侧模加固定型木夹
三、注意事项
1)木夹具制作时一定根据梁截面尺寸计算好木夹宽度,以免尺寸过大,起不到加固作用。
2)加固梁侧模板时木夹间距不超过500mm一道。
3)本夹具只起夹紧梁侧模作用,在夹紧梁侧模前还需对梁底模进行定位固定。
4)为确保加固夹具上部具有足够的加固压力,在夹具加工时,底部木横梁宽度在梁宽+梁两侧模板厚度+梁两侧木方龙骨宽度基础上增加2~3mm。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做法图集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做法图集1、模板设计模板施工前,应进行模板专项方案设计,针对工程标准的墙、柱、梁、板、楼梯等各种构件进行总体配模设计,针对圆形、弧型、斜型等构件进行单独设计,并针对门窗洞、预留预埋洞口、管道口、后浇带、施工缝等节点做出细部深化设计。
2、模板标准做法示意图1)模板钻孔标准做法为保证混凝土外观效果,提高模板的周转次数,模板加工(特别是墙模板的加工)不能在现场加工,须在木工加工车间进行初加工,(见下面标准模板钻眼示意图),统一弹线切割,严格按下图尺寸统一进行钻孔,钻孔在同一部位、同一尺寸的模板做好标示编号,以免混用。
a)915*1830尺寸标准模板钻孔图模板钻眼图竖向方向布置模板钻眼图模板钻眼图水平方向放置b)1220*2440尺寸标准模板钻孔图模板钻孔竖向布置模板钻孔水向布置模板标准钻孔应用效果图2)柱模板做法示意图a)方型柱模板方型柱模根据尺寸大小的不同情况,选用现场散拼或制作加工成小定型模板,柱模设计要点包括:面板材料、竖楞木方的间距、围楞采用的材料(钢管、扣件)、围楞间距、对拉螺杆的间距、柱模下口的做法、清扫口的设置、支撑体系的采用做法等。
为保证柱截面尺寸的偏差满足规范的要求,对于施工缝交接部位的接头处,应在柱底部已经施工完毕的构件部位增加一道对拉螺杆。
柱模板背竖楞为50×90木枋,间距250~300mm,柱箍采用8~12#双肢槽钢(柱截面尺寸小于500mm可采用钢管)及φ12的高强螺杆连接成,柱箍间距不应大于600mm,并应经过设计计算确定,柱箍第一道从楼面250mm起。
柱截面尺寸边长不大时中间可不设对拉螺杆。
<800*800截面尺寸不大时柱模板加固示意图当柱截面尺寸较大时,中间应设置对拉螺杆,截面尺寸较大的柱模板背竖楞为50×90木枋,间距200~250mm,柱箍采用12#双肢槽钢及φ12的高强螺杆连接成,柱箍间距不大于600mm并应经过设计计算确定,柱箍第一道从楼面250mm起。
超厚筏板基础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加固施工工法

超厚筏板基础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加固施工工法超厚筏板基础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加固施工工法一、前言超厚筏板基础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以增加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然而,超厚筏板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材料浪费、施工周期长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超厚筏板基础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加固施工工法,该工法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工程成本。
二、工法特点超厚筏板基础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加固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效率高:采用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进行加固,能够减少模板重复安装和拆卸的次数,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2. 减少材料浪费:通过采用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能够减少模板使用量,降低材料浪费。
3. 工程质量稳定:采用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加固,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地基的承载能力,确保工程稳定。
三、适应范围超厚筏板基础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加固施工工法适用于土层较为坚实的地区,施工对象为超厚筏板基础。
四、工艺原理施工工法采取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进行加固,通过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的刚度提高超厚筏板基础的整体强度。
具体工艺原理如下: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超厚筏板基础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加固施工工法是在超厚筏板基础施工的基础上加固方法,通过添加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提高超厚筏板基础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采取的技术措施首先,确定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的尺寸和形状,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设计和制作。
然后,在超厚筏板基础施工过程中,将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嵌入筏板中,并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固定。
最后,施工完成后对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五、施工工艺超厚筏板基础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加固施工工法的具体施工过程如下:1. 地基准备:清理工作面,确保基础平整。
2. 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
3. 模板固定:在超厚筏板基础施工过程中,将折板型钢骨架单侧模板嵌入筏板中,并固定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角背枋
转角钉缝加固
中柱加固示意图
阳角加固
临边模板加固
老墙螺杆距接缝处50mm
大模上口双层模板条
阴角处理,螺杆距阴角小于200mm
阳角处理
预留洞芯模
吊模加固
所有临边梁模加固必须使用对拉螺杆。
梁上口锁口木方离角部间距不得大于200。
板底背方间距不得大于200。
高低梁加固正确做法
高低梁加固错误做法
背方间距200mm
螺杆离阴角间距200mm
螺杆离封头间距200mm
第一道加固离楼面200mm
柱墙模板配模高度:
大模板通高配制,散拼模板配至梁底。
1、平层内墙模板:层高-(板厚+板底模厚+梁侧模高)-10mm
梯步模板牢固可靠,踢面统一内斜1cm,不吃模、不爆模,收面平整,模板清洁。拆模时注意棱角保护,线角顺直。
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脚手架体系。
一般标准层板下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2m,梁下立杆间距不得大于0.9m。
模板拼缝处应设枋木
梁应采用木夹具加固,木夹具间距应控制在500-600之间。
高度大于600的梁必须采用对拉螺杆加固,螺杆间距不得大于500。
3、厨房、阳台处吊模位置柱墙模板:
层高-(板厚+板底模厚+梁侧模高)+30mm(下包30mm)
4、下沉式卫生间吊模处柱墙模板:
层高-(板厚+板底模厚+梁侧模高)+50mm(下包50mm)
必须确保外墙、核心筒、楼梯间内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厨、厕、阳台吊模处根部模板与已浇筑混凝土立面搭接30~50mm。
柱墙根部定位
柱墙模板安装示意图
质量瑕疵处理:
每一部位拆模后两天之内必须将质量瑕疵处理完毕。质量瑕疵处理必须派专人在施工员指导下按质量要求进行处理。
1.所有拼缝漏浆打磨
2.塌模爆模剔打
3.缺楞掉角修补
4.柱墙根部≥20㎜漏浆剔打
5.老墙螺杆锯除
6.外墙立面清洁、打磨。
7.拆模后如发现孔洞,大面积蜂窝、麻面、露筋等质量问题,必须第一时间上报技术负责人,严禁私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