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照相机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拍摄时, 景物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二倍焦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小于一倍焦距。
投影仪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 大的实像原理工作的。使用时, 投影仪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在一 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物距应
大于二倍焦距。
放大镜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原理工作的。使用时, 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应小于一倍
物距大于焦距时,物距越靠近焦点,像距越远离焦点,像越小。
像的形状与大小变化规律
•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 倍焦距时,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 倍焦距时,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像 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05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应用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深入学习
建议学习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凸透 镜成像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 掌握更复杂的成像规律和应用。
实践应用
鼓励学习者将所学的凸透镜成像规 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摄影、光 学仪器设计等,提高实践能力和创 新意识。
探索前沿
推荐学习者关注凸透镜成像领域的 前沿研究和应用,了解科技发展的 最新动态,拓展视野和思路。
通过PPT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推导过 程和结论(20分钟)
02
凸透镜成像基础知识
凸透镜的定义与性质
凸透镜定义
一个球面凸起、中间厚而边缘薄 的透镜。
凸透镜性质
能够使平行光线汇聚于一点,并 且能够改变光路。
成像原理与光线传播
成像原理
凸透镜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当平行 光线经过凸透镜时,会汇聚于一点, 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凸透镜成像复习课件

凸透镜成像复习课件

实像和虚像
根据像的位置,成像可以形成实 像或虚像。这取决于光线是如何 聚焦的。
凸透镜成像的公式推导
通过数学公式,可以计算凸透镜成像的位置和放大率。这些公式为凸透镜的 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凸透镜成像的场景
1 近视和远视眼镜
通过凸透镜,近视和远视 的人们可以矫正并获得更 清晰的视力。
2 放大镜
的功率, 可以进行激光焦聚等应用。
理想的凸透镜和实际的凸透镜
凸透镜的理想模型假设完美的光学特性,然而实际的凸透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凸透镜的倍率
凸透镜的倍率是指实际图像与物体之间的放大比例。它可以是正的或负的, 取决于成像的性质。
凸透镜成像复习课件
本课件将带你全面复习凸透镜成像的知识。从凸透镜的定义到实际应用,一 起来探索这个精彩的光学现象。
什么是凸透镜?
凸透镜是一种中央厚薄两边薄的透明物体,它可以折射光线并形成图像。了解凸透镜的基本定义及特性是理解 成像原理的第一步。
凸透镜的形状和特点
凸透镜的形状
凸透镜的外凸曲面和内凹面使其成为一个特殊的光学器件。形状决定了其成像特性。
放大镜使用凸透镜的原理 来增大近距离的物体,帮 助人们更好地阅读和观察。
凸透镜在摄影和望远镜等 光学仪器中扮演着关键的 角色,使图像更加清晰和 放大。
实际应用中的凸透镜成像
1
医学成像
凸透镜成像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用
光学仪器
2
于了解人体结构和疾病的诊断。
凸透镜在显微镜、投影仪、摄影镜头等
光学仪器中使用,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凸透镜的特点
凸透镜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如偏折光线、集中光束和形成放大或缩小的图像。
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焦点前后的性质使其可以用来聚焦光线,形成清晰的图像。

第3节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

第3节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参照距离,描述物距和像距以 32 30
实像 实像
2.1 2.3
倒立
13.5
倒立
14.2
及相应的成像特点。
u>282f
26
实实实像像像
缩2.小5
2.6
倒倒倒立立立
2f>14υ.5>f
15
24
实像
3
倒立
15.3
22
实像
3.4
倒立
16
一倍焦距分虚实,
u=202f
18
实实像像
物距
u>2f u=2f 2f>u>f u=f u<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像的性质 大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不成像 放大
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像距
2f>υ>f υ=2f υ>2f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 像越大。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 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倒立
27
倒立
35.3
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正立的 10
像和倒立的像的分界点在哪里?
8
虚像
放大
正立
6
虚像
放大
正立
4
虚像
放大
正立
分析数据,归纳结论
发光物体高度 h=4.5 cm,凸透镜的焦距 f=10 cm。
根据记录的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32
实像
2.1
倒立
此时可能成的是虚像。

物理凸透镜成像完整版课件

物理凸透镜成像完整版课件

物理凸透镜成像完整版课件•凸透镜基础知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规律目录•放大倍数与成像质量关系•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知识拓展:现代光学技术发展趋势01凸透镜基础知识凸透镜定义与结构凸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结构特点一般由两个球面组成,可以是双凸透镜或平凸透镜,其形状和厚度对成像有影响。

光线传播规律01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即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02对于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对于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表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

焦距(f )物距(u )像距(v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物距的变化会影响成像的方式和位置。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与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决定成像的特点。

030201焦距、物距和像距概念02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规律成像原理简述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而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像的形成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都会聚于像点,所有像点组成的像即为物体的像。

成像规律总结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的正倒与物距的关系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且像距大于物距。

物体位于焦点以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且像距大于物距。

物体位于焦点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且像距等于物距。

物体位于两倍焦距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物异侧,且像距小于物距。

凸透镜成像复习课件

凸透镜成像复习课件

(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
到一个 倒立、放大、实
像。
(4)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 一个 倒立、缩小、实 像。
举一反三:
《总复习》6
链接中考2:知道成像性质、物距求焦距
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离凸透镜
15cm处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
凸透镜的焦距为 ( AD )
复习
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一焦分虚实
(2)二焦分大小
(3)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
(5)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 正立的。
(6)不管成实像还是虚像,成放大像时必定 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像时必定像距小于 物距。
透镜的应用——照相机
镜头(凸透镜)
神 州 六
边学边总结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 熟记并活用成实像时,物距减小, 像距变大,像变大;
链接中考5: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 整是:光屏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
倒立(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 应将蜡烛向 靠近_凸_ 透镜方向 移(填远离凸透镜 方向或靠近凸透镜方向)若无论怎样调整,屏上 都得不到像,则原因可能是__物__距__小_于__焦__距___.




()
使用注意点: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 相当于光屏。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 距时,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透镜的应用——幻灯机:
使用注意点:为了让观众看到正立的 像,幻灯片要倒着插。
透镜的应用——投影仪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第9讲《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第9讲《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小试身手2
(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
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 .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知识一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 进行实验: 分别使物距u在5个范围 ,视察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的变化
②等于二倍焦距(u=2f)
知识精讲
知识一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 进行实验: 分别使物距u在5个范围 ,视察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的变化
③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
知识精讲
必 考 技 能 照相机 u>2f、f<v<2f 投影仪 f<u<2f 、v>2f
典例讲授
例题3
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 50 m m , 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 .大于 100 m m C .小于 50 m m
B .大于 50 m m 、小于 100 m m D .等于 50 m m
5. 实验结论: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u>2f u=2f f<u<2f u=f u<f
倒立或正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不成像 正立
虚像或实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放大或缩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像距与焦 距的关系 f<v<2f
v=2f v>2f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学 霸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复习课件

凸透镜成像复习课件

工业应用
显微镜被广泛使用于制造和质量控制过程中,如纺 织品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化学品制造以及食品 加工等领域。
凸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1
望远镜
利用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可以将远处物体的光线收集到一起,形成更清晰、更真 实的图像。
2
显微镜
显微镜利用2个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器,可调整放大倍数,观察极小的细胞或其 他微观物体。
凸透镜成像的例题演练
问题一
问题二
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前方的40cm 处,距离凸透镜5cm时成像清晰, 求凸透镜的焦距?
一具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的数据 板,它的像距为20cm,求物距和 焦距的值。
问题三
物体置于凸透镜前方,物距为 20cm,求成像距离和像的放大倍 数。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
摄影
凸透镜作为摄影操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可用于准确捕捉图像,成为专业摄影器 材的必备之一。
应用
利用凸透镜的矫正能力,改善视力缺陷,帮助人们更好的看到世界,提高生活质量。
眼镜的制作原理
选择合适的凸透镜
在眼睛自然的位置上,配合眼睛的晶状体调节变化, 达到最佳的成像效果。
材料和装配
使用高折射率材料,选择最佳的装配方法和技术, 确保眼镜镜片折射效果和成像质量。
凸透镜与显微镜的关系
原理
显微镜使用了2个凸透镜,它们相互配合,通过放大 对光线进行调整,最后在显微镜底部形成放大后的 图像。
凸透镜的光学中心和轴线
1
光学中心
光线经过凸透镜时,自动定位在其光学
轴线
2
中心处进入和出射。
通过凸透镜中心的一条直线称为轴线,
沿轴线向左大致与向右是正方向。
3
对称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ppt课件可任意调整物距动态演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ppt课件可任意调整物距动态演示

物距 u (cm)
像距 v (cm) 像的大、小 像的倒、正 像的虚、实
u > 2f
u= 2f
f<u<2f
u=f u<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凸透镜成像规律
大于2倍焦距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在中间 (2)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要在一直线上且使三 者在同一高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 、 用自己的方法获得凸透镜的焦距。 2 、 认识光具座,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 光屏的 顺序放置在光具座上。 3 、 蜡烛火焰经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实像, 记录物距、像距。 4 、 蜡烛火焰经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记录物 距、像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5 、 蜡烛火焰经凸透镜成放大,记录物距、像 距。 6 、 蜡烛火焰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记录物 距。 7 、 将上面的成像过程再做一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课件
实验与数据记录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数据记录表
焦距f= 10 cm,2倍焦距2f= 20 cm
像距 v (cm)
异侧 f<v<2f
异侧 v=2f 异侧 v>2f 不能成像
像的大、小
缩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
像的倒、正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
像的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五:凸透镜的成像实验及成像规律
变式题二: 5、(2010盐城)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 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 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 平行光源 光屏 刻度尺 要器材有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 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 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 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只测一块镜片焦距具有偶然性 .
(2011自贡)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
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 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 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 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知识点二:照相机
变式题三: 4.如图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在图中所标的 a、b、 c三点中,点 a 表示凸透镜的焦点.吴力在家里的阳台上 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株洲天元大桥美丽的夜景, 如图甲、乙所示.结合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 乙 时,镜 头焦距调的较大.
照 相 机的原理
A B’ A’ B 镜头----凸透镜
胶卷----光屏
原 理: u>2f且f<v<2f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 当于屏幕。 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倒立 缩小的实像
较远 ,像离镜头较近 3. 物体离镜头____ _____
1、若要拍半身像,该如何调节人到相机的距离 和镜头到胶卷的距离
知识点二:照相机 变式题二: (2010.广安)“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 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 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D )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知识点四:放大镜
变式题三: (2010.常州)在淹城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 下平) 上的微雕作品“ ”产生浓厚兴趣. (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所示透镜 中的 A (选填序号)进行观察. (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 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 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cm. (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 ”,小明看到的像如图所示,此 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 A . A.小于5cm B.大于5cm且小于10cm C.等于10cm D.大于10cm
知识点三:投影仪
基础题:
小明同学在用凸透镜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他观察到了如图所示 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 相同的是( C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镜
知识点三:投影仪
变式题一:
5.下图为某同学的头像幻灯片.在放幻灯片时,将幻 灯片倒着插在幻灯架上,屏幕上出现的清晰的像应该 是( B )
基础题: 1.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 像的是 ( B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投影仪
知识点二:照相机
变式题一: 2.如图所示,左边是某一物体的的形状,右边4个是供 选择的物体的像的形状(不考虑大小). (1)该物体在照相机的胶卷上所成的像的形状为 B . (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 A . (3)把投影仪的平面镜卸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 B . 这时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 (4)用放大镜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 C .
知识点六:眼球的结构;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变式题三: 6、(2010无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 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 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 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变式题三:
3.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 面,但若有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此 A 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 ) A.几乎无影响 B.画面上有只小虫 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D.画面变得模糊
知识点四:放大镜
基础题:
9.如图,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 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 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 像可能是( A )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 屏上. 例如: B
A B ’ A ’ ‘
A

B
A
B
小孔成像.
照相机的像
投影仪的像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 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例如: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
总结
•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F
O
F
F
O
F
F
O
F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 线
F
O
F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O
F
F
O
F
练习二
完成下列光路图
F


F

F
O
F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U>2f U=2f f<U<2f U=f U<f 像 距V f<V<2f V=2f V>2f 不 V>U 物像位置 异侧 异 侧 异 侧 成 同 侧 像的特点 倒立.缩小 倒立.等大 倒立.放大 正立.放大 像的性质 实 像
(2011包头)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
(2011宿迁)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
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B ) A、3cm B、5 cm C、7 cm D、9 cm
知识点五:凸透镜的成像实验及成像规律
变式题一: 9、(2010宿迁)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 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下 (填 “上”或“下”)调整. 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右 (填“左”或 放大 (填“放 “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 于光屏 投影仪成像特点: 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的使用
B‘
1.平面镜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投影 片的像出现在投影机前方 的屏幕上
A‘
A
B
2.我们在屏幕上要看到 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怎么 放? 投影片要倒放



u<f. 1.放大镜实质就是一个 凸透镜
知识点五:凸透镜的成像实验及成像规律
基础题:
5、(2010昭通)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率”实验装置 (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不在同一高度上 (1)装置中明显错误的是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 , 因而导致光屏上接收不到烛焰的像,小明调整好装置后,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倒立 放大 的实像,这种成像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有(请举出一 例) 投影仪 . (2)如果将烛焰移到装置图中20cm处,在光屏上 不能 (填“能”或“不 能”)承接到像,这是因为 烛焰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或物距小于焦距) 。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上田初中
罗小强
透镜的分类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 镜就叫做薄透镜。下面我们只研究薄透镜。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 轴,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 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 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 也叫会聚透镜。
气泡处的水相当于凹透镜,成缩小的像;无气泡处相当 于凸透镜,成放大的像.
知识点1:透镜的类型及透镜作用. 变式题三: 1.有一个透镜,不知是不是凸透镜,请你设计两 种方法确定,并作简要的说明.(不能用手触摸) 方法一: 利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方法二: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也可以 .
知识点二:照相机
四.眼睛和眼镜
眼球好像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相当 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
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知识点1:透镜的类型及透镜作用. 基础题:
1.现在四种光学元件,如图甲所示,对于图 乙的光图,方框中可放的一个元件为( A ) 2.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 D) A.一定是平面镜 B.一定是凸透镜 C.一定是凹透镜 D.可能是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知识点三:投影仪
变式题二:
2.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给一个人照了一张2寸的 半身照,若再给这个人照一张2寸的全身照,应该使 ( A ) A.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暗箱长度缩短 B.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暗箱长度伸长 C.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暗箱长度缩短 D.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暗箱长度伸长
知识点三:投影仪
人离镜头近一点,镜头离胶卷远一点
所用的知识点: 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像距 也越大 2、、若要拍全身像,该如何调节人到相机的距 离和镜头到胶卷的距离 人离镜头远一点,镜头离胶卷近一点 所用的知识点: 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像距 也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