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玩具泥塑的种类
中国泥塑资料

从考古资料看,华夏先民用泥土塑造各种形象的历史由来已久。
泥塑起源于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
“天地初开,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横泥中,举以为人。
”(《风俗通义》)女娲抟土造人,这大概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有影响的泥塑创造活动。
经过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泥塑在民间已经演变为与普通生活相关的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各地蓬勃发展,具有浓郁的中国地方特色。
其中,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的“大吴泥塑”、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被称为中国三大泥塑。
今特介绍七大泥塑。
一、潮州大吴泥塑具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雅称的古郡潮州,僻处南国一隅,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山川灵秀、风物独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潮州贴塑(别称潮州泥偶、潮州泥塑、潮州大吴彩塑、大吴…安仔‟)便诞生在这文化底蕴深厚的潮汕平原,它始于南宋末年,盛于清末和民国初年,距今已有750多年历史。
清乾隆至宣统年间是大吴泥塑鼎盛时期,能工巧匠有400多人。
岁末年初,村头巷尾到处走动着各地采购“大吴安仔(玩具)”的商贩。
在这个时期,大吴村涌现出大批才华横溢的泥塑艺人,最具代表性的吴潘强,他开创了大吴泥塑制作的新纪元:“贴塑”艺术。
捏制泥人时,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包括衣服冠履,都是“贴”上去的,这就是“贴塑”艺术。
做“安仔头”、“纱灯头”虽然都是大吴泥塑的传统,但大吴泥塑最大的特色就是“贴塑”,出名也是靠“贴塑”。
大吴村也是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
大吴泥塑种类齐全,制作工艺形成固定模式。
它的工艺程序大致包括挖泥、炼泥、捏塑、烧坯、彩绘等五大环节。
从捏塑成形到煅烧直至上彩,一个泥人起码要五天才能完成,数量有限。
加上制作的时候只能用原始焙烤方式,成品率也低。
或许这也是传统工艺的无奈。
潮州贴塑主要以脸谱、贺丁喜童、戏剧典故为题材,艺术手法有雕、塑、捏、贴、刻、划、彩等,尤其以手工贴塑技艺为主(这也是潮州贴塑别于其它泥塑的最大特点)。
泥塑造型知识

泥塑造型知识泥塑艺术在当地流传也很广泛,成为民间传统工艺品的一种。
泥塑的做法是:在粘土(胶泥)里掺人少许棉花纤维或纸浆纤维,加水捣和均匀后,捏塑成各种人物和动植物毛坯,经过阴干、修理,先上粉底再施彩绘。
当地民间泥塑艺术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神像。
各地建造庙宇时,要请泥塑艺人雕塑神像,这些艺人按神话传说的形象和传统风格,细塑精雕,创造出形态各异的神像,有的眉清目秀、肃穆庄严;有的凶恶威猛、锯齿獠牙,给人以震慑畏惧的感觉。
俗语说的“神由人造”,原因概出于此。
泥塑艺人塑造神像被视为“神圣”之举,不但受到礼遇,而且报酬优厚。
这类艺人往往兼画庙宇壁画,所以人们称他们为“画匠”。
二是摆设:一些喜爱泥塑艺术,并有这方面智慧和技艺的人,就地取材,自己动手,捏塑出各种泥塑艺术品,摆在自家的桌子上、柜盖上,作为古董玩物,观赏展玩,有时也赠亲友。
其中不乏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泥塑精品。
当地民间有个习惯,就是把喝酒、服药后所剩的玻璃、陶瓷瓶子,洗净擦亮在柜盖、桌子上摆成一行,以备日常盛物用,有些泥塑工艺品也就和这些瓶子摆在一起,装点居室。
三是玩具:最常见的是有些泥塑艺人,用泥塑工艺塑造出精巧美观的儿童玩具,赶集、上会、转乡兜售赚钱,以此谋生。
这类玩具颇具地域特色,既有马、牛、羊、猪、狗、鸡、猴、兔等动物,又有各类人物,有的还装上“咪咪”能吹响,有的安上机关能转动、跳跃。
泥塑艺人的玩具担子,无论走到那里,都能吸引成群的孩子们围观购买。
现在孩子们的玩具多被塑料制品所代替,泥塑的已很少见。
除以上所述,当地孩子们玩耍总离不开黄土,不是刨土窝,就是玩泥巴,他们自幼就学着用黄泥捏塑动物、人物、房子、用具等来玩耍。
特别是下过雨后,孩子们最爱玩的是把泥巴揉成团,捏成碗状,扣着向地面一摔,发出“咆”的声音,叫“咆咆响”。
过去,孩子们还用粘土泥制作一种叫“哇喔子”的乐器,就是用土块削成一个鸡蛋形的楦子,楦子上贴上一层粘土泥壳,半干后切开取出植子,再把两半块泥壳粘糊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鸡蛋形的无缝空壳,阴凉处晾干,然后钻上四五个音孔,涂上油漆,可以吹奏出各种曲调。
泥塑的分类

泥塑的分类1. 传统泥塑分类
1.1 北方传统泥塑
• 1.1.1 北方民间泥塑
• 1.1.2 北方宫廷泥塑
1.2 南方传统泥塑
• 1.2.1 潮汕泥塑
• 1.2.2 福建泥塑
• 1.2.3 江苏苏州泥塑
• 1.2.4 广西桂林泥塑
2. 现代泥塑分类
2.1 艺术泥塑
• 2.1.1 人物泥塑
• 2.1.2 动物泥塑
• 2.1.3 风景泥塑
2.2 工艺泥塑
• 2.2.1 日用品泥塑
• 2.2.2 建筑泥塑
• 2.2.3 神话传说泥塑
3. 泥塑的特点及历史
3.1 泥塑的起源
3.2 泥塑的发展史
3.3 泥塑的特点
4. 泥塑的制作工艺
4.1 材料准备
• 4.1.1 泥土选择• 4.1.2 配料和调制
4.2 塑型雕塑
• 4.2.1 粗塑
• 4.2.2 细塑
4.3 干燥处理
4.4 烧制工艺
• 4.4.1 元素选择• 4.4.2 窑炉控制5. 泥塑的保护与传承
5.1 泥塑的保护
• 5.1.1 环境保护• 5.1.2 维修修复• 5.1.3 收藏保护
5.2 泥塑的传承
• 5.2.1 学院培养
• 5.2.2 传统工艺展示
• 5.2.3 文化节庆活动
6. 结语
以上是对泥塑的分类和相关内容的介绍。
泥塑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还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泥塑的保护与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并将其发扬光大。
希望泥塑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让人们能够欣赏到泥塑艺术的魅力。
泥塑小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泥塑小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小学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泥塑,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是对小学泥塑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泥塑的基本概念1.泥塑是一种以黏土为原料,通过手工捏造、雕刻、烘干等工艺制作出的三维造型艺术品。
2.泥塑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泥塑的材料和工具1. 黏土:黏土是制作泥塑的主要原料,有多种类型的黏土可供选择,如软陶、瓷土等。
2. 刀具:用于雕刻和修饰泥塑的工具,有铲刀、刮刀、牙刷等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刀具。
3. 辅助工具:包括搅拌棒、水盆、塑形工具等,用于辅助制作泥塑作品。
三、泥塑的基本工艺1. 揉土:将黏土捏成适合制作的状态,去除气泡和杂质。
2. 塑形:根据设计的构思,利用双手或工具将黏土捏成所需的形状和结构。
3. 雕刻:用刀具对已经塑造好的泥塑进行细节雕刻和修饰,营造出立体感和丰富的表现力。
4. 烘干:经过塑造和雕刻后的泥塑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使其变硬并保持形状。
5. 上彩:在泥塑干燥后,可以用颜料进行上色,增加泥塑的艺术表现力。
四、小学泥塑的学习内容1. 泥塑的起源和发展: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泥塑的基本工艺和技法:教授学生揉土、塑形、雕刻、烘干等操作方法,让他们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技能。
3. 泥塑的表现形式:介绍泥塑的不同形式,如人物、动物、实物等,引导学生对泥塑的创作有更多的想象和发挥空间。
4. 泥塑的欣赏和评价:给学生展示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泥塑作品,引导他们理解泥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内涵。
五、小学泥塑的教学方法1. 观摩导入法: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精美的泥塑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 操作示范法:教师对每个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讲解,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泥塑的制作技巧。
3. 创作实践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实际制作泥塑作品,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泥塑非遗文化介绍

泥塑非遗文化介绍
泥塑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在中国,泥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用泥土塑造成各种形象的一种艺术。
中国民间泥塑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主要制作区域。
山东的“鲁山泥猴子”、山东的“大柳河泥”、河北的“张北泥狮子”、内蒙古的“乌拉特泥羊”,这些都是中国泥塑中的优秀代表。
泥塑艺术源远流长,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创造了彩陶和原始雕塑。
汉代时,经过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发展,泥塑艺术在全国各地开始流行。
到了宋代,随着农业生产、商业贸易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民间手工艺人们大量地创作出以人物、花鸟为主的传统泥塑作品。
山东“张北泥猴子”是中国泥塑艺术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它造型夸张、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有趣。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酷似人面而又神似动物的“眼睛”,不仅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而且还可以前后左右移动。
小猴子们长着一身乌黑发亮的毛发和一双灵活可爱的小手,有的在挠痒痒,有的在抓耳朵,还有的在摘果子呢!
—— 1 —1 —。
民间泥塑知识点归纳总结

民间泥塑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泥塑的历史渊源泥塑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黏土制作陶器,这就是泥塑的最早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泥塑工艺逐渐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
在中国历史上,泥塑工艺一直都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手工艺品,在民间家庭、寺庙、庙堂等地都能看到泥塑作品的身影。
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泥塑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表达喜庆和祈福的重要途径。
二、泥塑的材料与工具1. 材料:泥塑的主要材料是黏土和泥土,黏土质地柔软,易于塑形,而泥土则比较坚硬,适合用来做底座或支撑。
2. 工具:制作泥塑时,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工具,如捏泥工具、镂刻刀、刷子、筷子等。
不同的工具能够帮助艺人完成各种不同的塑造和加工工作。
三、泥塑的制作工艺泥塑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筹备材料:将黏土和泥土清洗干净,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和揉捏,使其成为柔软且均匀的泥条。
2. 塑造形状:根据设计图纸或构思,将泥条捏成所需的形状,如人物、动物、植物等。
3. 雕刻细节:用捏泥工具、镂刻刀等工具对泥塑进行细节雕刻,如表情、纹饰等。
4. 等干定型:将泥塑作品放置在通风的地方自然风干,使其表面逐渐干燥,保持形状和结实度。
5. 收尾润饰:对已经干燥的泥塑进行修整润饰,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6. 精装点缀:根据需要,可以在泥塑上刷上颜色、增加装饰或添置配件,突出其艺术效果。
四、泥塑的类型和应用泥塑根据造型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泥塑、动物泥塑、器物泥塑等多种类型。
在民间,泥塑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宗教仪式上,泥塑可以作为供品或装饰物;在农村生活中,泥塑常用于民俗庆典和祭祀活动;在现代社会,泥塑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被用于雕塑、园林景观、民俗文化展示等方面。
五、泥塑的保护与传承由于泥塑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保存和展示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
浅析陕西凤翔民间泥塑玩具的艺术特色

浅析 陕西凤翔 民间泥塑玩具 的艺术特色
刘淑芳 ( 南濮阳 中原 油田文化体育活动管理 中心 47 0 ) 河 5 0 1
格 ,大 致可 以分为 四类 。第 一 类是 大 型 泥 兽玩 具 ,包 括 大 坐 虎 ( 1 图 )、 大坐 狮 、素 白坐虎 等 ,平均 高 度约 为 6 厘米 。第 二类 是 小型 泥 兽玩 具 ,如 0 花 马、 花兔 、 泥牛 、泥 狗 以及 十二 生 肖属相 等 ,大 小 在 3 1 厘 米 之 间 。 至 5 第 三 类 是 神 仙 人 物 形 象 类 玩 具 , 如 八仙 人物 、西游 记 人物 等 。与 其他 地 区泥 塑 艺术 相 比 ,凤翔 泥玩 具 中人 物 题材 比较 少 。第 四类 是 挂 片类 ,这 是 种 浮雕 式 的单 片泥 塑 ,可 以挂在 墙 面上 。包 括 有送 子挂 片 、哪 吒 挂片 、 钟馗 挂 片 、寿 星挂 片等 ,有各 种 规格
一
摘要 :陕西风翔 民间泥塑玩具是 中国 民间玩具 中的一种 ,以泥 土 为主要 制作材料 ,是地域 分布最广 、历史最为悠 久的 民间玩 具品 种。 民间泥塑玩具具有造型拙朴、雕琢粗 犷、色彩 强烈 、线条 简练的 特点 ,如何透过 这些表层的现 象去分析它的艺术规律和特性 ,认知它 的内在 深度和 力量 ,从而探 寻 出它的 审美和价值观 念 ,是本 文的重
点。
关键词:泥塑玩具 ;造型;色彩 ;艺术特 色
民间泥 塑玩 具 是 中 国 民 间玩 具 中 的 一种 ,是 以泥 土 为主 要 制作 材 料的 一种 民间 艺术形 式 ,也 是分布 最广 历史 最悠 久 的民 间 玩具 品种 。一般 是将选 好 的泥土 和好 捣匀 后 ,用手 工捏 制成 形或 用模 子压 印成 形 ,经过 晾干 或烧 制后 ,再 施加 彩绘 。包 括泥 人 、 泥娃 娃 、泥 鸟兽 、泥 哨、兔 儿爷 、皮 老虎 以及 各种 用泥 土制 作 的 玩具 种类 。 自 石 器 时代之 后 ,中 国泥塑 艺术 一直 没有 间断 ,发 新 展到 汉代 已成 为重 要 的艺术 品种 。考 古工 作者 从两 汉墓 葬 中发掘 了大 量 的文物 ,其 中有 为数 众多 的 陶俑 、陶兽 、陶 马车 、陶 船等 等 。 其 中有 手 捏 的 ,也 有 模 制 的 。汉 代 先 民认 为 亡 灵 如 人生 在 世 , 同样 有 物 质 生活 的需 求 。 因此 丧 葬 习俗 中需 要 大 量 的陪 葬 品 ,这在 客观 上为 泥塑 的发 展和 演变起 了推动 作用 。两 汉 以后 , 随着 道教 的兴 起和 佛教 的传 入 ,以及 多神化 的奉祀 活动 ,社会 上 的道 观 、佛寺 、庙 堂兴 起 ,直接 促进 了泥 塑偶 像 的需求 和泥 塑艺 术 的发展 。到 了唐 代 ,泥塑 艺术 达到 了顶 峰 。泥塑 艺术 发展 到宋 代 ,不但 宗教 题材 的大 型佛 像继 续繁 荣 ,小型 泥塑 玩具 也发 展起 来 。有许 多人 专 门从事 泥人 制作 ,作 为商 品 出售 。北宋 时东 京著 名 的泥玩 具 “ 磨喝 乐 ”在每 年 的七 月七 日前 后 出售 ,不 仅平 民百 姓买 回去 “ 巧 ”,达 官贵 人也 要在 七夕 期 间买 回去供奉 玩耍 。 乞 元代 之后 ,历 经 明、清 、 民国 ,泥塑 艺术 品在 社会 上仍然 流传 不 衰 ,尤其 是 小型泥 塑 ,既 可观 赏陈 设 ,又可 让儿 童玩 耍 。 几 乎 全 国各地 都有 生产 ,其 中著 名的产 地有 北京 泥 人 、河 北泥 玩 具 、 陕西 泥玩 具 、河南 泥玩 具 、山东 泥玩 具 、以及 无锡 惠 山泥 人等 。 中 国玩具 历经汉 唐 宋元 明清 ,直 至近现 代 ,长 足的进 步 与发展 , 品种 之 多,制作 之 玲珑 与美 ,融社 会 生产 生活 于一 体 ,体 现 了社 会发 展 的 阶 段性 的水 平 。通 过 对 各 地 民 间泥 玩 具 的 调查 结果 显 示 :现 存 的著名 泥玩 具产 区 ,多数 是形 成于 明清 时 期 。比如著 名 的 山东高 密聂家 庄 的泥 塑开始 于清 代早 期 ,陕 西风翔 泥塑 也大 约
我国泥塑种类

我国泥塑种类我国的泥塑种类繁多,历史悠久。
以下是我国泥塑的主要种类:1.泥塑人物:这是最常见的泥塑种类之一,通常是根据历史人物、文学人物或传说人物制作的。
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人物塑像,比如北京的戏曲角色、传统的文人墨客等。
2.泥塑动物:泥塑动物是另一种常见的泥塑艺术形式。
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如狮子、熊、龙等。
这些泥塑作品通常具有生动的表情和形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3.泥塑花鸟:泥塑花鸟是以花卉和鸟类为主题的泥塑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展示了花鸟的优美姿态和动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舒适的感觉。
4.泥塑景观:泥塑景观是指以山水、庭院、建筑等为主题的泥塑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采用灰泥、黄泥等天然材料制作,再经过精心雕刻和上色,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5.泥塑非人形象:泥塑非人形象是指除人物、动物、花鸟以外的形象,如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妖怪等。
这些形象通常具有神秘、奇特的外貌,给人以惊奇和敬畏的感觉。
6.泥塑神像:泥塑神像是一种宗教艺术形式,通常是以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神像为主题。
这些作品具有宗教信仰的内涵,其形象和造型具有神圣和庄严的气息。
7.泥塑陶器:泥塑陶器是以陶土为材料的泥塑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是陶器的仿制品,如陶罐、陶瓶、陶制动物等。
这些作品具有陶器的特征,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以上是我国泥塑的主要种类,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泥塑形式和风格。
泥塑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民俗色彩和历史文化价值。
它不仅展示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山泥人
江苏无锡惠山泥人在明代时已闻名于世,而以清代为最盛。 惠山泥人造型夸张,色彩鲜明,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惠山泥人 分为两类,一类为手捏戏曲人物, 称为“细货”,主要为供人们欣赏的 艺术 品;另一类为翻模制作、大批生产的,称为“粗货”(亦称耍货), 但其着色彩绘却完全是手工操作,凭着娴熟的手艺一件件 画出来的, 多为儿童玩具。
虎头挂片
喜庆
(陕西)
四季长青
(陕西)
富贵
(陕西)
多子多福
(陕西)
浚县泥咕咕
河南浚县泥咕咕是一种能吹的泥玩具,包括各种不同的鸟类,如斑 鸠、小燕子、小麻雀、孔雀和鸽子等等,因其可吹出喔喔的声音,故有 此名。
咕咕狗
鸽子
孔雀
淮阳泥泥狗
河南淮阳泥玩具“人祖猴”,民间艺人称它是祖爷传下来的,其形 象为半人半猿,概括简练的坐像,满身披有毛发,腹部绘有女阴符号。 黑色打底,彩绘奇幻,给人以神秘古拙之感。 研究者认为人祖猴是伏 羲的形象、始祖女娲的造型、远古人类的图腾偶像等。
民 间 玩 具
民间玩具泥塑的种类及特征
泥塑民间玩具
泥塑玩具在我国产地分布广 泛,一是由于材料的取用方 便;二是因为它还具有丰富 的内涵。著名的“女娲以泥 土造人”的传说,表述了华 夏子孙源自远古的关于泥土 和生命繁衍的意识。 民间泥玩具的创作者多为农 民,因此作品具有鲜明的地 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高密叫虎制作
高密叫虎
山东高密市聂家庄的泥玩具起源于明代。聂家庄的泥玩具造型敦厚朴实, 简洁夸张,彩绘装饰颇具特色。叫虎是聂家庄玩具中最有趣、最具个性特点 的品种,销量最大。叫虎的造型方头短身,五官分布疏朗均匀,温和中透 着 威猛,虎腿粗壮有力,虎尾却似浮雕状盘于臀上稍作凸起。其制作工艺亦为 翻模成形,经烘干、涂粉、彩 绘等数道工序。彩绘前先以白粉打底,而后以 大红、绿色、中黄、檀紫 品色点染,再用少量金粉和黑色勾线、点睛,最后 上胶固色,阴干后方告完成。
惠山泥人大阿福
泥人张
泥人张是指天津的彩塑世家。泥人张的制作技术之精湛,造型之浓郁 的生活气息,可使人们从中窥见当 时的社会风 貌。
泥人张人物系列
泥人张红楼梦系列
凤翔泥塑
陕西凤翔泥塑相传,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凤翔泥塑多为浮雕挂片。其制 作工艺是:将加工好的胶泥翻模制成,待干后用白粉打底,再用红、黄、绿等 鲜艳的颜色描画图纹,最后罩上蛋清。凤翔泥塑以泥虎最有特色,如“虎头挂 片”、“坐虎”的造型夸张生动,既威风凛凛,又憨态可掬;色彩鲜艳,对 比强烈,头部及身体画满各种图案及文字,立起的大耳朵和尾巴则缀以随风颤 动的小花、小鸟和蝴蝶,使之于威猛之中凭添几分妩媚,充满了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