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治愈疾病的针灸绝技

合集下载

扁鹊针灸(一针除病)

扁鹊针灸(一针除病)

扁鹊针灸(一针除病)中风瘫痪经年月,曲鬓七处艾且热。

耳聋气闭听会中,百会脱肛并泻血。

承浆暴哑口斜,耳下颊车并口脱。

偏正头疼及目眩,囟会神庭最亲切。

风劳气嗽久未痊,第一椎下灸两边。

肺疼喘满难偃仰,华盖中府能安然。

喉闭失音并吐血,细寻天突宜无偏。

瘰当求缺盆内,紫宫吐血真秘传。

霍乱吐泻精神脱,艾灸中脘人当活。

食积脐旁取章门,气癖食关中脘穴。

脐上一寸名水分,腹胀更宜施手诀。

关元气海脐心下,虚惫崩中真妙绝。

呕吐当先求膈俞,胁痛肝俞目翳除。

肩如反弓臂如折,曲池养老并肩。

泄泻注下取脐内,意舍消渴诚非虚。

气刺两乳中庭内,巨阙幽门更为最。

忽然下部发奔豚,穴号五枢宜灼艾。

肺俞魄户疗肺痿,疟灸脾俞寒热退。

膏肓二穴不易求,虚惫失精并上气。

五痔只好灸长强,肠风痔疾尤为良。

肠痛围脐四畔灸,相去寸半当酌量。

赤白带下小肠俞,咳逆期门中指长。

大敦二穴足大趾,血崩血衄宜细详。

项强天井及天柱,鼻塞上星真可取。

人门挺露号产,阴跷脐心二穴主。

妇人血气痛难禁,四满灸之效可许。

脐下二寸名石门,针灸令人绝子女。

肩相对主痿留,壮数灸之宜推求。

腹连骨蒸患,四花一灸可无忧。

环跳取时需侧卧,冷痹筋挛足不收。

转筋速灸承山上,太冲寒疝实时瘳。

香港脚三里及风市,腰痛昆仑曲里。

复溜偏治五淋病,涌泉无孕须怀子。

阴中湿痒阴跷间,便疝大敦足大趾。

癫邪之病及五痫,手足四处艾俱起。

风拄地痛足疼,京历阳与仆参。

心如锥刺太溪上,睛痛宜去灸拳尖。

历节痛风两处灸,飞扬绝骨可安痊。

脾虚腹胀身浮肿,大都三里艾宜燃。

赤白痢下中膂取,背脊三焦最宜主。

臂痛手疼手三里,腕骨肘与中渚。

巨骨更取穴噫嘻,肩背痛兼灸天柱。

腰俞一穴最为奇,艾灸中间腰痛愈。

醉饱俱伤面目黄,但灸飞扬及库房。

额角偏头痛灌注,头风眼泪视KT KT 。

伤寒热病身无汗,细详孔最患无妨。

寒气绕脐心痛急,天枢二穴夹脐旁。

女人经候不匀调,中极气海与中。

月闭乳痈临泣妙,瘕聚膀胱即莫抛。

乳汁少时膻中穴,夜间遗尿觅阴包。

足疼足弱步难履,委中更有三阴交。

一针一得种疾病的单穴治疗秘诀

一针一得种疾病的单穴治疗秘诀

一针一得:46种疾病的单穴治疗秘诀一针一得:贺普仁46种疾病的治疗经验1.急性咽痛其症恶寒发热、咽干、疼痛继而肿胀,甚至咽不下饭,呼吸困难。

恭喜您获得了1次抽奖机会!广告针:三棱针急刺少商出血数滴,既能止痛又退烧,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暴发火眼主要症状为结膜充血、眼球微痛,有异物感、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

针:患侧耳尖放血。

或太阳穴放血。

或内迎香放血。

根据病情轻重,灵活应用。

3.偏头痛本病特征多数为左侧头部发生剧烈疼痛,数日或数月反复发作,有时恶心呕吐、目(眼)流泪、影响视力等。

针:一针两穴,丝竹空透率谷,留针30分钟,即可治愈。

4.落枕其症颈项强直,酸楚疼痛,左右不能回顾。

针:绝骨,用“龙虎交战”手法,针感可以窜至颈项,效较显着。

如治疗不及时成为慢性者,效不佳。

展开剩余87%5.漏肩风肩背部疼痛,有压重感及发冷感,不能高举及外展。

痛得严重时彻夜不眠。

急性针刺条口,慢性针刺膏肓。

6.胸胁痛本症多为发作性刺痛或剧痛。

咳嗽及呼吸时疼痛加重。

针:丘墟透照海。

7.心绞痛主要症状是心窝部突然发作,收缩性剧痛,如灼、如刺、如钻,甚至有时痛从前臂尺侧窜到腹部或小指。

大发作时胸内闷塞,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出虚汗,脉搏不整。

临床上多数病人巨阙穴处有压痛,阴郄穴处有条索。

如紫宫处有压痛,乃心脉梗死之症。

针:内关(双穴)重补。

或针极泉。

不效加膻中、然谷。

8.胆道蛔虫(中医称蛔结痧)主要有吐蚴或便蚴史,剧烈绞痛、恶心、呕吐,脉象乍大乍小,面色忽红忽白。

无手术指征。

针:至阳一穴即可。

9.急性腰疼(包括风寒和外感)其症腰部疼痛,动转困难,不能弯腰,不能后仰及翻身。

针:委中,缓刺放血。

血色由深变浅即止。

疗效往往都很突出,或刺养老。

10.腿股风(坐骨神经痛)从臀部、大腿之后外侧至膝关节附近疼痛,直立时痛更甚,抬腿时痛亦加重。

针:环跳重刺激,不留针。

如慢性可刺气冲,确能助气血之运行,起到镇痛之作用,昆仑更佳。

有人认为针灸只能止痛治点急性病,这种认识非常片面,事实可以驳倒这种错误论点。

一穴一针之绝技

一穴一针之绝技

上一篇:点穴治病(金壹飞)1、肩周炎、老寒腿、腰痛、颈椎病
下一篇:一穴速治坐骨神经痛
12个点穴急救法
名医教你:足疗健身穴位图解大全
身体里有哪九个神奇“按钮”?
2、急性结膜炎治疗方法:
患侧耳尖,用三棱针刺耳尖,挤出3—5滴血即可。若配合患侧太阳穴点刺出血效更佳。
3、鼻出血穴位:
7、落枕穴位:
外关(手臂外侧中线,腕横纹上两横指处是穴)。治疗方法:用1.5寸针,患侧取穴直刺1—1.2寸深。提插捻转行针导气,运针5分钟,其间让患者转动颈部。然后出针。鬼医智玄—邝统华,按:该穴治疗落枕极效,针入稍捻转令转动颈部马上活动自如。
大敦和隐白穴。方法:紧握住出血鼻孔对侧的大脚趾,一直握住不放,直至出血停止。鬼医智玄—邝统华,按:直立位拍腘窝治疗流鼻血简单方便有效。
4、头痛穴位:
风池
。治疗方法:用1寸针。垂直进针3—5mm深,同时请患者深呼吸,行针将气导入,使手腕甚至手臂有麻木感。患者可能会有倦意或嗜睡,但口中会有金属味或其他味道。留针30分钟。鬼医智玄—邝统华,每日针一次,患者会有厌恶烟味感从而减少吸烟欲望,坚持一周左右就成功了。
你的经络打通了吗? 学学让你更健康!
103方穴位,治病立竿见影!
一穴一针之绝技
1、急性咽炎治疗方法:
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鬼医智玄—邝统华,按:耳尖放血亦极效,配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效更佳。
平时按摩头顶的百会,揉肚脐,捏脊,揉脚心,就会百病不侵,身强体壮。鬼医智玄—邝统华,从我的具应该说是好事儿.居室需要经常打扫,身体也需要经常打扫,保养.不能只使用,不养护.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特效穴位:耳穴的脑xx,治疗头痛有点到即止的效果、太溪穴对鼻子出血有特效、行间可治高血压、捏耳朵的痛点治各种炎症、百会穴治疗感冒、按肚脐治便秘、揉脚心治失眠。不多说了,总之,保健的方法要简单有效。鬼医智玄—邝统华

民间针灸绝技大全

民间针灸绝技大全

民间针灸绝技大全民间针灸绝技一、感冒第一方头疼发烧,鼻流清鼻涕或者鼻塞不通。

取穴,大椎。

手法,用毫针捻转进针,剌四至五分深,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个小时,每天针一次,一般针一次即可痊愈的。

第二方预防流行性感冒取穴,风池,风门,身柱。

手法,针风池穴,进针六分至一寸深,使有酸麻感,留针30分钟,风门,身柱用艾灸五分钟,隔日针灸一次,连续针灸三次。

第三方流行性感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

取穴,风门,陶道。

手法,先将患者风门,陶道穴的皮肤提起,用三棱针刺一、二分深,使出血。

不留针,不灸二、呕吐第一方主治呕吐不止。

取穴:间使双,中脘,足三里双。

手法:用毫针刺间使穴,向上斜方进针一寸,中脘穴直刺一寸,足三里穴向下方斜刺一寸,用捻针,平补平泻,留针一个小时。

,第二方主治呕吐不止取穴,金津,玉液。

手法,用三棱针刺金津玉液,使出血,妊娠如呕吐剧烈可刺金津玉液有效第三方急性胃肠炎,呕吐不止,口渴。

取穴,双劳宫,双大陵,双内关穴。

手法,先用毫针直刺劳宫穴大棱穴各五分,用泻法,大拇指外捡:留针半个小时。

然后再直刺内关穴一寸,用补法,大拇指向捻。

三、痢疾第一方取穴,奇三取穴法,奇三穴在足府后三分之一稍向内二分处为刺激点,男左女右。

手法,用毫针在刺激点斜向足跟方向进针,刺入五分,约一呼一吸捻针一下,再进针五分,如此三次,热性痢疾用泻法,重刺激,寒性痢疾用补法,轻刺激,留针三十分钟,每日一次,三次可愈。

第二方急性痢疾取穴,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

手法,用毫针刺中脘穴一寸,夫枢穴五至八分,足三里八分至一寸,均直刺,捻转进针,用平补平泻,留针半个小时,每日一次三次可愈。

第三方痢疾腹痛取穴,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

手法,用毫针先刺小肠俞,大肠俞,后刺足三里,均至有酸麻感时去针,不留针。

轻者一次,重者二至三次即愈。

第四方里急后重,粪便中含有白色粘液。

取穴,尺泽,合谷穴,足三里。

手法,先用三棱针刺尺泽穴放血二至三毫升,再以毫针刺合谷穴,足三里各三分,合谷穴用补法,足三里用泻法,留针捻针一小时,一次可愈。

道家道医:一穴一针之人体特效穴

道家道医:一穴一针之人体特效穴

道家道医:一穴一针之人体特效穴1、一穴速治坐骨神经痛凡坐骨神经痛在肩后找一压之特痛点按10-15分钟,左边痛压右边,右边痛压左边。

只要是坐骨神经痛,点到痛止,三至五次痊愈。

取穴方法:以手掌心按肩峰,大指尽处压痛取穴,以痛为穴。

2、按摩穴位治疗“痒症”湿疹湿疹的痒,不同于麻疹般发作时那种爆发性的痒。

而是一种会感觉到阴湿的刺痒。

这种刺痒也会影响人的心情,就像蚂蚁在爬的感觉。

尤其是身体较柔软及较敏感的部位。

这种病症是越抓越痒且斑疹越多,有时会因痒的睡不着,而造成失眠症。

即使能入睡,也会因无意识的搔抓。

特别是手臂、膝盖、腋下的内侧最容易长出,若不加以治疗,会演变成慢性疾病,皮肤会变得很粗糙。

这种病与麻疹同样,大都是因过敏及肝脏障碍和体质所引起的,但是此病比麻疹更难痊愈,所以变成慢性的可能性很高,如此便越来越难治疗。

还有些人是因气候变化等而长湿疹。

穴道指压不仅能止痒,治愈湿疹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治疗湿疹的穴位及指压法止痒、祛除湿疹的穴道之一称为“治痒”穴,刺激此穴位,有止痒之效。

治痒穴是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寻找方法:取此穴道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治痒穴的具体找法: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

主治疾病:治痒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湿疹等骚痒类疾病很有疗效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百虫窝穴〖标准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血海穴上1寸)。

〖取穴〗患者屈膝取穴。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和大收肌。

分布有股前皮神经。

〖功用〗祛风活血,驱虫止痒。

〖主治疾病〗1、蛔虫病。

2、荨麻疹,风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太白穴〖穴位取穴法〗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针灸绝技《一针疗法》

针灸绝技《一针疗法》

针灸绝技《一针疗法》让喜欢针灸的人了解针灸,让学习针灸的人热爱针灸,让从事针灸的人享受针灸,让中国的针灸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穴位表象辩证:如肝俞,如果隆起(多见左侧肝俞)证属肝火无疑。

如肾俞、太溪望之凹陷,病人一定是肾虚。

针足三里,出针后针孔出现凹陷,说明胃经气虚。

若针了几次孔出现凹陷在短时间内就平了,说明胃气渐复。

头痛:女性经前头痛,头维穴点刺出血。

肓俞穴用于用脑过度,肾虚冲气上逆引进头痛。

太阳疼痛可针束骨,阳明头痛可针中脘,少阳头痛可侠溪,厥阴头痛可针太冲。

眉棱骨痛:昆仑,这是太阳膀胱经的经穴,主要治疗风寒或风热外袭所致的眉棱骨痛。

一侧痛取同侧,两侧都痛取双侧,先用拇指按压昆仑穴,同时让患者反复用力睁眼闭眼皱眉以活动疼痛处,按压约30—60秒钟,若疼痛减轻,再行针刺,用提捻转泻法,同时让患者继续活动眉部疼痛处,留针30分钟。

一般针后即能缓解。

若疼痛缓解不明显,则属胃热上攻,起针后再针解溪。

麦粒肿:上眼睑的麦粒肿当治足太阳膀胱经,下眼睑的麦粒肿当治足阳明胃经,分取以下二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一般治疗1次即可治愈,最多不超过3次。

一是肩胛区反应点。

反应点是如小米粒大小的小红点,稍高起于皮肤,小则一二个,多则数十个。

用三棱针点刺或者挑刺出血,再用手挤捏点刺部位使出血,出血原则是“血变而止”即点刺时出血颜色较深甚至呈紫黑色,需出血至血色变为正常,才说明火热已除,方可停止。

二是足中趾趾腹,一般靠近趾甲处点刺出血,原则血变而止。

最好是大趾和次趾一起点刺。

牙痛:一般分为火牙痛和虫牙痛两大类,火牙痛又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三种,虫牙痛即龋齿牙痛。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所以牙龈痛肿多属胃火就清胃,牙齿松动而痛多属虚火应滋肾。

从经络学看,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所以下牙痛取大肠经穴位,上牙痛多取胃经穴位。

1是翳风治疗风火牙痛。

特点是遇风发作加重,遇冷减轻痛,受热加重或者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多见于急性牙髓炎与尖周炎初期。

神针绝技一针祛病

神针绝技一针祛病

神针绝技一针祛病2015年8月22日是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仙逝的日子,追忆着大师辉煌的一生,回顾他在耄耋之年仍为振兴中医事业孜孜不倦、殚精竭虑的情怀,感慨万千。

大师虽去,但给我辈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医德和医术,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普济大众,造福苍生。

第一秘1. 摇头:(即宾努之症)针取屏迫,手法补,穴在长强穴2. 失音:针孔最。

腕上七寸3. 腰痛:合谷4. 肢肿:温溜5. 月水不调:曲池6. 目视昏昏:灸五里。

(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7. 胸中瘀血:巨骨。

(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8. 气硕(颓):天鼎。

(天鼎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穴连线中点。

)9.目痛不闭:大迎(大迎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10. 噎病:乳根11. 心烦:太乙(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或针强间(属督脉。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12.舌强:滑肉门(足阳明胃经穴。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或针中冲(手厥阴心包经穴。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或针风府(督脉穴。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13.心悬:外陵(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14. 吐血不愈:取气冲。

(三棱针去血,立愈)位于人体的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15. 喉闭:足上、下廉。

即上、下巨虚。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大肠的下合穴。

)(下巨虚在足阳明胃经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小肠的下合穴。

)16. 腹坚大:冲阳(乃是足阳明胃经的原穴。

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17. 面目浮肿水病:陷谷(即董氏门金穴)别名陷骨。

一针疗法简介

一针疗法简介

一针疗法简介一针疗法是指用一穴一针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并非今人的独创,早在中医古典医著中有着大量的记载和阐述,如著名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可视为一针疗法,或者说单穴治病的典范。

又如:头腮面颊红针通里,眼目似云蒙针太冲,咽喉痛针内庭,痔疮大便难针承山,头痛眩晕针百会,头风头痛针风池,头风眼疾针上星,心热口臭针大陵,脾心痛急针公孙,脚气针复溜,疝气针大敦,肩背诸疾针中渚,腰膝强痛针交信,胁肋腿痛针后溪等等。

一针疗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一、整体平衡一针疗法简介整体平衡一针疗法是今人王文远教授率先提出并运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赢得海内外许多病人的信赖。

1、整体平衡一针疗法的定义整体平衡一针疗法是对疾病的治疗从整体的角度、宏观的角度、全面的角度,选择健侧的某一特定穴位,采取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以中旁取、以近调远的取穴方法和利用人体信息(经络和神经)系统的反馈针刺效应原理,借用针刺手段,将术者的信息能量反馈于大脑,然后在大脑中枢神经调节下,依靠病人自身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治愈的单穴一针疗法。

2、整体平衡一针疗法的理论依据整体平衡一针疗法的理论源于中医阴阳整体系统、巨刺法学说等(1)阴阳整体平衡学说: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之“脏腑相关”、“形神合一”、“人身小天地”等论述,说明人是一个整体。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当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破坏了阴阳动态平衡所形成的病理过程,必然出现“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整体反映原理。

人体各个局部的病变,实际是整体病变的局部表现。

整体平衡针疗法就是将病理过程的形成和消失归结为整体平衡失调,达到重新恢复平衡的功能动态变化。

(2)巨刺针法平衡学说:《内经》中有“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的论述。

人是一个整体,通过经络系统到经脉相通、阴阳贯通,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

一般而言,巨刺法适应于疼痛及活动障碍的患者,取穴为上下左右相对的健侧部、经络,使阴阳复归于平衡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针治愈疾病的针灸绝技
(1)一般三棱针刺尺泽穴一次即愈。

如胃炎、水食不进进则呕吐,点刺出血后一小时后停止而全愈。

(2)尺泽治鼻出血100例、针到病除
取左尺泽一穴用28号毫针(1.5寸)在穴的上方2~3分用泻法运针3~5分钟,鼻血停止后即留针30~60分钟。

不论何种急慢性鼻出血皆有特效,一般一次即愈。

(3)列缺治偏头痛数百例效果甚佳
我30号1.5寸针,针尖向肘部斜刺0.5~1寸,针感可下传至母指,上传至肘部。

得气后母指向后轻捻约1~2分钟。

头痛即可减轻或消失,留针15~20分钟。

轻者一次,重者3次皆愈。

(4)用列缺治落枕60例皆愈
斜刺双穴0.5~1寸,强刺激,上下提插捻转并嘱病人上下左右摇摆配合针10分钟一般即可症愈。

(5)对刺鱼际治急性咽喉病治愈率95%以上
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双侧取双。

一日一次,一般2~4次即可症愈,扁桃体炎尤验。

(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