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版《教育社会学》试题库(新)

打印版《教育社会学》试题库(新)
打印版《教育社会学》试题库(新)

《教育社会学》试题库(更改后的)

一、填空题

1.作为教育社会学母学科的社会学,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组织和个体、社会不平等__、主要社会设置、社会环境和_社会变迁__。其中,社会不平等主要研究__社会分层_、社会阶级与_贫困问题、年龄与健康问题、性别;社会变迁主要研究城市变迁、城市化和_社区变迁__。

2.教育社会学的制度化历程始自于1907年,因为在这一年,_苏扎罗__在美国__哥伦比亚大学_首开教育社会学讲座。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冠名为“教育社会学”的讲座。

3.社会差异是__教育机会不均_的主要根源,其可以分为地区差异;阶层差异;性别差异等。

4.根据组织为其成员服从并参与组织而采取的手段的区别,社会组织可以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与规范性组织。对于教师而言,学校是兼具___的组织;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是___兼而有之的组织。规范性和功利性;规范性与强制性

5.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有___、个案法、___和问卷法。各种方法经常是互相交叉使用。观察法;访谈法

6.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_。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一书。涂尔干;《教育社会学概论》

7.教师的教育自由权包括___、课程实施计划制订权、教学形式与方法运用权和___。教科书选用权;评价手段使用权

8.就所属社会群体而言,学生主要生活在由___、___及___构成的三重社会之中。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9.1982年2月,___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揭开了我国重建教育社会学学科制度的序幕;1989年4月,我国第一个教育社会学学术团体___在杭州成立。南京师范大学;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10.教师权威的源泉:教师的法定权威、___、知识权威、人格权威分别是教师对学生施加法定性影响、___、知识性影响及___的主要载体。传统权威;传统性影响;人格性影响11.社会变迁分为___和___、社会混变;其中社会渐变可分为系统和因素水平的渐变;社会剧变可分为___和振荡式剧变;社会混变可分为体制混变和___。社会渐变;社会剧变;观念混变

12.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的二次大调整中,第一次是由验证的研究取向取代了___的垄断地位,第二次是___打破了宏观的研究取向的垄断地位。规范的研究取向;微观的研究取向

13.在西方国家,通常以声望、_财富_及_权威_作为评价与分析教师地位的三条主要标准。

14.同辈群体的功能主要是___和“发展功能”。学生同辈群体的发展与形成主要受制于学生的年龄阶段、__、__及学校内部教育结构等多种因素。“保护功能”;家庭背景;社会地位15.班级是作为一种学生组织,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两个重要特性:___和___。自功能性;半自治性

16.学生同辈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___、___和___。玩乐型文化;学术型文化;违规型文化

17.教育的社会背景极为复杂,其复杂性至少可概括为三点。第一,它包罗万象;第二,它因受教育者而异;第三,它不断变化。而这三点分别主要地体现于教育的三种社会背景之中,即社会结构、___、___。社会差异;社会变迁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文化: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之总和。中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之总和。狭义文化是指生活于一定的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长期积淀而成的一套文化心理系统,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民族性格等,而价值观念的系统是其核心。

3.教育机会均等:有多种解释:一是起点均等(包括就学机会及学校条件的均等),二是过程均等(包括教育内容及师生关系互动的均等),三是结果均等(包括学业成就,最终所获学历及教育对日后社会生活机会影响的均等)。

4.验证性研究:所谓证验性研究,是实证主义社会学者提倡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研究

目的中在社会学理论的建立。对教育的证验性研究通常由社会学家所从事,被视为证验性的教育社会学,或新兴的教育社会学,并被视为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等。

5.角色:“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6.社会化: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地个性的过程。

7.文化传统:是一定区域、一定社会生活共同体中人们在历史过程中生成、积累、稳定了的心理、艺术、道德、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因素与特征的组合体,具有超稳定性和多层次性。

8.教育失范行为:指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是以规范行为的对立而存在,是对规范行为的背离或否定,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几种。

9.同辈群体:亦称同龄群体,是指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大体相同的人,为了满足情感需要而自发形成的伙伴群体。同龄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是:1、具有身份认同作用;2、具有平等信息交流作用;3、具有情感替代作用;4、具有学习人际交往作用。同龄群体中的对照群体:1、同龄伙伴中的自然领袖人物;2、英雄人物和杰出人才;3、青春偶像人物。

10.社会分层: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来区分人们在整个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中的位置状况。社会分层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与阶级、阶层的分化而必然出现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既是促进社会生产发展与社会机构正常运转的动力,又是导致社会产生不公平与形成各种社会冲突的根源。

11.学校组织文化:学校组织文化主要反映的是学校组织整体的存在形式;它既包括构成学校组织文化的各种物质性的存在,如校园环境、建筑风格等。也包含了学校组织的规章制度以及教师、学生的价值观念等因素。学校组织文化的基本结构:(1)学校组织的物质文化(2)学校组织的制度性文化(3)学校组织的观念性文化。

12.学生的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大致可分为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学生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出现往往受学生年龄阶段的影响,还因学生的社会属性而异。“偶像性重要他人”是指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两者都对学生的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13.社会角色的扮演:只要是社会成员,都会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去担任这一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

14.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包括‘物质’范畴的与‘精神’范畴的,总体范围的与局部范围的,质态意义的与数量意义的,长久的与暂时的,有计划的与无计划的,进步的与倒退的”。

15.教育分层:教育分层又叫教育层化,是指将社会职业、财富、权力、文化和地位等按照社会成员具有的不同教育程度进行重新分配,使原来的阶级或阶层得到补充和延续,同时也形成新的阶级或阶层的过程。它包括:⑴教育结果(不同的专业、学历等)对社会分层的作用和影响;⑵教育活动本身内在的分层作用,即教育活动本身(如课程内容、选拔人才的方式及淘汰机制等)对人的分化和选择是导致人们获得不同教育结果(取得不同教育文凭),进而在社会结构中获得不同地位的主要因素。

16.教师权威:教师的权威主要受来自于社会规范和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它表现为对班级、学生和课堂等教育资源的控制权;教师权威不仅包含了以上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力,还涉及到教师自身的个性、品质等内在因素。教育制度层面划分为法定的权威和传统的权威;个人因素层面划分为感召的权威和专业的权威。

17.社会剧变: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变迁。社会剧变的整个过程中,

如果发起变革的主导方“势力”强劲,能够摧毁一切阻碍变革的羁绊,始终保持了一致的“主题”或“重心”,可称为“直前式社会剧变”。相反,如果阻碍变革的势力过于强大,变革性力量难以控制变迁的过程,或者,发起变革的社会主体由于领导变迁的经验不足,缺乏完整的策略、方法与规范,致使“变革主题”不能有效贯彻,重心时有移转,过程来回反复的,则可称为“振荡式社会剧变”。

18.规范行为:是指人在社会中顺利生活,被大家所接纳,是以正统的普遍认可的和遵守的社会规范。

19.教育平等:在时间维度上,教育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受教育过程的平等和受教育结果的平等;在空间维度上,它们都涉及享有平等的主体范围、与教育有关的社会资源及其种类和数量。

20.人口的社会变动:指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动,即人口在社会机体中的组合状况及类型的变动。

21.学习化社会:是一个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概念,学习化社会也是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

22.社会角色扮演:只要是社会成员,都会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去担任这一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

23.职业社会化:是指社会通过某种方式内化社会成员的职业价值,获取职业手段,认同职业规范以及形成职业性格的过程。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答: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其具体研究范围包括研究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研究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的关系;研究教育体系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等。

2.简述后喻型文化的涵义、特点以及后喻型文化时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答:“后喻型文化”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她用此概念来指称以重复过去为使命的那些文化的类型。

后喻型文化的特点是对变化缺乏认识,对现存生活方式所有方面的普遍正确性予以持久的、无可置疑的认同。

后喻型文化强调稳定、贬抑变化,忽视反思、批判与创新,在这种特征的影响下,后喻型文化时代教育取向表现出明显的封闭性,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后喻型文化结构的特征,在其影响下,中国传统教育形成了一套师授学承的模式。在这套模式中,师生关系实际上是被类同于君臣关系、亲子关系。教师被视为当然的知识权威和绝对的道德权威,学生只有恪守师道,严承师说,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多“积累型”少“发现型”,多“继承型”少“创造型”。总体来讲,后喻型文化时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上较少关注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与张扬,其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受教育者有无将使自己的未来重演教育者的过去的决心及其相应能力。

3.教师在班级建设中的职能有哪些?

答:教师在班级建设中的职能,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以班级建设为途径,达到对学生实施教育的目的。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同,是学生开始自我教育的起点,也是学生成为自主的人,能动的人的必经之路。具体讲来,教师在班级建设中的职能主要包括:

(一)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三)倡导教师和学生学会交往与互动

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都是班集体不可或缺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班级成员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学习,同时负责班级教学管理等工作。

(1)管理:除了管理课堂纪律关外,教师对所任教班级有关的事务要积极参与指导和落实。如: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学生行为规范的纠正等。

(2)激励引导:教师要积极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这样不仅能优化自己所任教学科的教学成绩,而且能够“润物细无声”般的推动班级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3)组织共建: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类相关的学科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参与到班级建设中。这些做法是构建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班集体的重要推手。

(4)熏陶感染作用:一名合格的教师要给学生正面的影响和熏陶,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利于建设稳定和谐的班级。

4.简述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的特点。

答:农业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是科技含量极低;身份等级差异明显;变化十分缓慢。

农业社会中教育的职能是社会防范或控制职能。此时教育主要承担的就是现存的不平等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整个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职能。在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背景下,培养精英也好,庶民也好,都是为了防范或控制。前者旨在防止统治阶层后代无力维持其将承继的的经济与政治统治地位,后者旨在预防其他阶层尤其是下等阶层对现行社会秩序进行挑战。

5.简述校园文化的积极功能。

答:(1)社会化功能: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优化校园的精神环境和青年学生的心理环境,创造出具有凝聚力的区域性文化氛围,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意识,形成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文化形态。

(2)发展青年学生个性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青年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锻造下,青年学生的创造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3)青年学生适度的自我表现和合理的心理宣泄的功能: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学生畅通思想和心理宣泄的最佳渠道。

6.教师地位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教师地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地位的主体即教师自身,地位的背景即外部社会,地位的客体即学生。

教师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是其地位树立程度的重要影响维度。

外部社会状况的改变对教师地位的影响也是广泛的。从法定层面看,在极端的情况下,外部社会状况的改变甚至可以使教师的法定地位荡然无存。从传统层面看,在以拜金主义思潮的冲击为特征的社会剧变时期,教师地位多半名存实亡。从专业层面看,在信息化社会中,以大众传媒为主干的社会因素的教育功能打破了教师的垄断地位,教师的专业地位有所下降。

学生差异对教师个人地位影响较大。比如学生对“最有成绩的教师”类型的选择因其年龄阶段而异,随着从小学到高中年龄阶段的递进,学生对教师的专业地位的成分逐渐增加。

总体来讲,教师地位包含教师的制度地位和教师的实际地位。前者源于社会认定,后者基础是学生认可。在同一社会状况下,教师的制度地位不因人而异,也不因时而异,但教师的实际地位是不确定的,因情而异的。

7.简述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的特点。

答:工业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是:科技含量日益增多,由劳动密集到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开放式的不平等结构;多变、流动的经济结构。

工业社会的教育职能是社会成层(或社会筛选),基本职能是培养劳动者;所承担的主要是社会调适职能。

8.简述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

答:社会变迁主要包括社会渐变(社会较长时期内逐渐出现的量变);社会剧变(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有根本意义的变化);社会混变(社会子系统之间关系的紊乱状态)。

社会渐变主要作用便于在促使教育系统进行某种微调,即以不改变整体特质为前提的适当调整。社会剧变容易导致教育重构,即教育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达成的结构上的异质更迭,彻底否定前结构。社会混乱容易导致教育失范,即教育系统在解决特定问题时,陷入无章可循,有章难依,随意择章的困境,导致行为失范。

9.班级的社会功能指标有哪些?

答:对于班级组织的水平存在着两种区分标准。一种是单纯以班级组织的结构化程度

(或曰集体性)来区分的标准,另一种是结构化程度与班级组织的社会价值两者来区分的标准。前者可谓“单一标准”,或曰“中性标准”,是脱意识形态的;后者则可谓“双重标准”,或曰“掺价值标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

10.简述教师角色行为的特点。

答:教师在学校中扮演两种角色,“社会代表者”与“同事”,对学生而言是代表者,对其他教师而言是同事。

社会代表者这一角色的基本特征是“社会规范性”,它迫使教师不仅必须向学生明示何谓符合社会要求的文化,而且其自身首先就必须成为这些特定文化的范型,以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导与文化熏陶。

同事这一角色的基本特征是“个人独立性”,它要求教师以同行的身份、同伴的姿态及朋友的口气与其他教师交往。

教师每天在双重角色中转换,常常使教师陷入角色冲突状态。

11.简述班级组织的功能。

答: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班级组织的生存目标具有内指向性,班级组织所产生的首先是与其成员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因此,班级首先是一种“自功能性组织”,更重要的是满足其成员即学生自身的奠基性学习的需要。同时,其又是半自治性的,是一种非成人组织,并非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管理自身,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借助于外部力量。学生的自主意识水平、组织调控技能、管理运行均限于半自治。

12.简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

答:教育社会学是以示明教育中的社会事实为己任的一门学科。

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社会学是典型的事实性学科。作为社会学的子学科,教育社会学也必须是以研究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以事实判断为其基本研究原则与方法。13.当代教师角色扮演有哪些冲突和变化?

答:以往社会学对教师的角色扮演的冲突的描述主要有三种:

一是教师自身的不同角色意识之间的冲突。

二是教师自身的角色规定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

三是教师的不同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

但是这种描述忽略了教师也是其自身群体的成员,所以我们将教师的角色冲突界定为主要是社会代表者与同事这两种社会学特征几乎完全向悖的角色频繁转换与冲突。

14.试述教育社会学不同于教育学科群中其他学科的特征。

答:教育社会学不同于教育学科群中其他学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方法论,这也是任何一门学科作为独立学科必须具备的独特性。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特殊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即具有社会学意味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事实性,客观性学科。

教育社会学是奉行事实判断的方法论的学科。

15.当代学生角色扮演有哪些冲突和变化?

答:学生是介于幼儿于成人之间的半社会成员。学生在社会中扮演着三重角色,即作为家庭成员,学校学生与作为同辈群体。因为学生总在不断的从一个环境中移入到另一个环境中,所以学生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总在发生社会位移。任何两种角色都存在冲突,但根据冲突的程度学生在多重世界中可以有不同的越界行为:有顺畅的越界,可设法实现的越界,碰运气的越界,无望实现的越界。

四、论述题

1.试论教师权威的制约因素。

答:教师权威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权威的主体即教师自身,权威的背景即外部社会,权威的客体即学生。

教师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是其权威树立程度的重要影响维度。

外部社会状况的改变对教师权威的影响也是广泛的。从法定层面看,在极端的情况下,

外部社会状况的改变甚至可以使教师的法定权威荡然无存。从传统层面看,在以拜金主义思潮的冲击为特征的社会剧变时期,教师权威多半名存实亡。从专业层面看,在信息化社会中,以大众传媒为主干的社会因素的教育功能打破了教师的垄断地位,教师的专业权威有所下降。

学生差异对教师个人权威影响较大。比如学生对“最有成绩的教师”类型的选择因其年龄阶段而异,随着从小学到高中年龄阶段的递进,学生对教师的专业权威的成分逐渐增加。

总体来讲,教师权威包含教师的制度权威和教师的实际权威。前者源于社会认定,后者基础是学生认可。在同一社会状况下,教师的制度权威不因人而异,也不因时而异,但教师的实际权威是不确定的,因情而异的。

2.结合实际谈谈文化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

答:在起点均等的意义上,关于文化差异对教育机会影响的研究,集中于非义务教育阶段,这些研究几无例外地表明,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文化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非同小可。总体趋向是,家长的文化阶层越高,子女享受教育机会尤其是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越大。

首先,高文化阶层子女在争取教育机会方面似乎比低文化阶层子女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其次,高文化阶层子女比低文化阶层子女更容易实际获得教育机会。文化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往往比较顽固,不太容易受家庭其他背景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大幅度波动。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文化差异的影响可能会冲淡经济阶层和职业阶层的影响。

3.试论非学校中心时代的传递结构与教育权威的关系。

答:这两个时代的两个最显著变化:一是家庭传递能力上升,不少家长的教育能力比教师更高,对学校教育的感情发生变化(由顶礼膜拜到参与、评价、批评、替代);二是电视网络传递给学校带来真正的挑战。

大众传媒对教育的挑战,并使之发生动摇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在信息传递上的优势,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学校中传递的信息其领域往往是狭窄的(语言的),主题往往是恒常的(教科书),形式往往是单调的,传递者往往是固定的,其权限几无选择余地;而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往往是感受的,宽泛的,多变的,兼容的,现实的,大众传媒凭借自身的魅力走进了学生的世界。

总体来讲,在传递能力方面,学校已受到其他传递主体日益强劲的挑战,教育权威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4.结合实际谈谈家庭的教育功能。

答:(1)体现家庭群体在受教育者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价值和作用

(2)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的重要作用

(3)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的重要作用

(4)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5)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方面的作用

5.试论文化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

答:在起点均等的意义上,关于文化差异对教育机会影响的研究,集中于非义务教育阶段,这些研究几无例外地表明,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文化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非同小可。总体趋向是,家长的文化阶层越高,子女享受教育机会尤其是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越大。

首先,高文化阶层子女在争取教育机会方面似乎比低文化阶层子女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其次,高文化阶层子女比低文化阶层子女更容易实际获得教育机会。文化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往往比较顽固,不太容易受家庭其他背景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大幅度波动。而且

在相当程度上,文化差异的影响可能会冲淡经济阶层和职业阶层的影响。

6.试论教学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答:(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7.试论城乡差异导致的教育机会失衡的主要表现。

答:(1)在学校儿童入学率方面,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城镇都比农村高出许多,而在辍学率方面,农村学生均明显高于城镇。

(2)在儿童入学后所能享受的教育资源方面,很多农村学生不仅不能像大多数城市学生那样享有较充分的教育资源,甚至还不得不每天在“危险的”空间接受学校教育。

总体来讲,与城镇儿童相比,我国农村儿童所享有的就学机会是不充分的,就学后所享有的教育资源是匮乏的。

8.联系实际论述同辈群体社会化和学校社会化的主要特点。

答:(1)同辈群体社会化的主要特点:

a.同辈群体中的关系是平等关系,是在自愿基础上结合的

b.同辈群体提供了个体间交流社会信息的机会

c.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

(2)学校社会化的主要特点

a.学校按照事先确定的目标计划和社会要求塑造年轻一代

b.学校有专门训练的教师

c.学校有专门的影响媒介

d.学校教育根据文化遗产要素选择教育内容

e.学校教育根据个体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

f.学校使来自不同背景的年青一代集合在一起,增加了同龄儿童的交往机会

9.以下案例材料为一学生调查。试以教育社会学理论评价其研究立场、研究方法、研究结论。

……目前已有的研究都集中在对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的调查研究上,而对城市的研究很少涉及。本文试图通过对武汉市两所不同性质的优质小学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一费制”在城市优质学校内的实施状况及其对城市优质学校教育的影响。

……

思考与讨论

(一)两位校长都认为“一费制”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因为两所学校都属于优质学校,都有优质的教学设备、一流的师资力量,因而教学的成本相对较高。两所学校的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都比较殷实,大部分家长不会太在意几十元钱,所以应该对优质学校的学生收取较高的费用,即“优质优价”,这符合“能力支付原则”和“利益获得原则”。

(二)两位校长都认为“一费制”对学校的最大影响就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影响。由于“一费制”明确规定了课本的费用,但新课程改革之后,允许多套教材在学校使用,由于学校选择使用的教材的版本不同,因而需要采取不同的邮购方式对教材及配套的练习进行购买,加上现在的教材均为彩印版,其印刷的成本较高,这些都导致了教材成本的提高。“一费制”规定的费用则不足以支付教材的费用,更别说其它的学习资料了。对于这个困难,A校只有以减少课堂练习,减少考试的方式来解决,B校则向学生家长发一封“告家长书”,明确告诉家长学校在费用上存在的问题,并向家长提出收取一些费用来购置学生学习资料的要求,家长在此基础上考虑是否要交这些费用。即便如此,学生的学习资料还是减少了,教学的质量还是受到了影响。

(三)A校校长反映学校的经费严重不足,一学期亏了8万元,教师的待遇下降,课外活动受限,素质课程停开。而B校校长则认为“一费制”对学校经费、教师待遇、课程设

置以及实践活动都没有影响。笔者认为,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1)学校的性质不同。A校属于省级优质学校,是相对独立的事业单位,学校的一切费用都“自负盈亏”,而B校则依附于高校,它的发展受到了高校的许多扶持。例如,在水电费方面,A校必须按原价交于社区供电局,而B校则象征性地交纳少部分甚至不交水电费,这就减轻了B校的负担。

(2)校长所采取的方式不同。A校学生家长大多为高干子弟,因而校长只有严格地按上级的规定办事,不敢擅自收费。而B校则不同,它可以在学生自愿的原则下收取的一些费用,这些费用相对而言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经费的一些不足。

答:从研究方法上看,材料用的是访谈调查的方法。这一方法的选择是与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性相一致的,只要这样的研究才能立足事实,有理有据的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秘密。

从研究结论的推理上看,这一结论的得出,似乎更多的是对现象的一种推测,一种解释说明,而少有严格推理演绎的得出结论,这一点很显然是与教育社会学的实证性不符的,教育社会学注重演绎的得出结论,反对解释性的得出结论。

从研究结论来看,作者没有明确给出对“一费制”探求的最后结果,而以“校长认为”代言之,一方面保证了研究的科学严谨性,另一方面也得出了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在教育社会学研究看来,这种结论本身是不成功的,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10.试以教育社会学理论论述你未来打算怎样扮演教师角色(或至少是孩子的父母角色)。

答:首先,我觉得教师应该有平等互尊的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开放式的不平等已经越来越成为每个社会个体所具备的基本素养。这是一种绝对的不平等向相对的不平等的转变。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并教导学生具备互相尊重的品质。尊重不是代表不严格要求,所以我首先必须做一格尊重学生但严格的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特征是希望任何一个学生都得到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其次,我会是一个很爱护学生的人,我觉得一个老师,哪怕仅仅是作为一个人,都必须具备一种人文关怀的品质。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在我们以仁爱为传统的文化氛围里,必定会在社会交往中受挫。

前两种观点是属于我作为社会代表者的角色扮演,作为同事角色,我觉得至少要具备作为人的三个基本素质,即诚实,宽容与物质上的大方。

11.试以教育社会学理论论述你自身成长史。

答:我自身的成长从表象上来看符合绝大部分人所认为的顺利的成长道路。在社会价值取向中我始终是扮演正面与优秀角色的。在这个承认并倡导知识与能力的社会里,我是顺从者与有成效者。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进省级重点高中,顺利进入重点大学,获得来自学校,教师,家庭及其他社会关系人的肯定与赞扬。

但我从来没有快乐的做过自己。我对这个社会的消极体验主要来自于童年。家庭中,母亲是一个优秀而有远见的女人,八十年代社会的不发达决定了她必须也只能在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与过优越的生活中选择其一。她选择前者。童年的我物质上的满足度非常低。在同学面前我是属于低社会阶层的。

另一方面,我的学业成绩高高在上,在同伴群体中得到的更多是否认与排挤,我为了拥有朋友而大方与假装宽容,但我依然得到的更多的是人格上的伤害,所以我想做个尊重学生人格的老师,因为自己清楚从小被伤害所建立起来的会持续一生的痛苦(习得性无助感)。另一个痛苦得经历即因容貌而受到的同辈群体的伤害(或者只是自己内心的障碍)。

童年的记忆造就了我的气质与性格。即强烈的缺乏社会安全感与警惕心,自闭与自我伤害一直持续到高中结束。但高中是我人生的转折,高中和谐的同辈群体关系使我建立起一些社会认同感。大学则是转折后角色扮演的开始。大学从他人对我的态度转变中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角色扮演与自身可以扮演角色间的差异并逐步建立起外显行为上的优越感(角色扮演)。为了报复这个社会带给我的痛苦,我选择过一种让曾经很多嫉妒与伤害我的人更加嫉妒的生活。

新员工安全教育考核试卷及答案

新员工安全教育考核试卷 考核时间:年月日姓名:成绩: 岗位:考核:□合格□不合格监考: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四不伤害”活动指的是()、()、()、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5、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国家标准(GB2893-82)中规定的四种安全色是()。 A、红、蓝、黄、绿 B、红、蓝、黑、绿 C、红、青、黄、绿 D、白、蓝、黄、绿 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 ),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A.工伤社会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3、()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安全生产的综合性法律。 A.《安全生产法》B.《刑法》C.《劳动法》D.《劳动合同法》 4、安全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 A.查证B.检查C.登记D.识别 5、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

A.同一水平B.低挂高用C.高挂低用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周一安全活动的“四落实”是指什么? 2、什么是危险源? 3、哪些作业属于危险作业? 4、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力和义务的内容?

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四不伤害”活动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5、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国家标准(GB2893-82)中规定的四种安全色是(A )。

电焊工考试试题与答案

【电焊工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电动的工具、机具应(接地)或(接零)良好。 2. 使用金属外壳的电气工具时应(带绝缘手套)。 3.砂轮片有缺损或裂纹者不准使用,其(工作转速)应与砂轮机的转速相符。砂轮片的有效半径磨损到原半径的(三分之一)时应更换。 4. 现场的临时照明线路应相对固定,并经常检查、维修。照明灯具的悬挂高度应不低于(2.5)m,并不得任意挪动;低于2.5m时应设(保护罩)。 5.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如在高空工作,抢救时应注意(防止高空坠落)。 6. 上爬梯应逐挡检查爬梯是否牢固,上下爬梯应抓牢,并不准(两手同时抓一个梯阶)。垂直爬梯宜设置人员上下作业的(防坠安全自锁装置)或(速差自控器),并制定相应的使用管理规定。 7. 在潮湿地方进行电焊工作,焊工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穿橡胶绝缘鞋)。 8. 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9. 在风力超过5级时不得露天进行(焊接)或(气割)。 10. 采用碱性焊条一般使用(直流)电源和(短弧)操作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所有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都应有保温,保温层应保证完整。当室内温度在( )℃时,保温层表面的温度一般不宜超过( )℃。(A) A 25,50 B35,50 C35,60 D25,60 2. 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应装设不低于( )mm高的栏杆合不低于( )mm高的护板。(C) A1200,100 B1500,100 C1050,100 D1200,50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文及详解第课

Lesson 1 A puma at large Pumas are large, cat-like animals which are found in America. When reports came into London Zoo that a wild puma had been spotted forty-five miles south of London, they were not taken seriously. However, as the evidence began to accumulate, experts from the Zoo felt obliged to investigate, for the descriptions given by people who claimed to have seen the puma were extraordinarily similar. The hunt for the puma began in a small village where a woman picking blackberries saw 'a large cat' only five yards away from her. It immediately ran away when she saw it, and experts confirmed that a puma will not attack a human being unless it is cornered. The search proved difficult, for the puma was often observed at one place in the morning and at another place twenty miles away in the evening. Wherever it went, it left behind it a trail of dead deer and small animals like rabbits. Paw prints were seen in a number of places and puma fur was found clinging to bushes. Several people complained of 'cat-like noises' at night and a businessman on a fishing trip saw the puma up a tree. The experts were now fully convinced that the animal was a puma, but where had it come from? As no pumas had been reported missing from any zoo in the country, this one must have been in the possession of a private collector and somehow managed to escape. The hunt went on for several weeks, but the puma was not caught. It is disturbing to think that a dangerous wild animal is still at large in the quiet countryside. Language points Pay attention: The points below are not covered by the mp3. It is better for you to listen to the mp3 first and try to take notes by yourselves. 1,a puma at large at large 1:逃遁的,没有被控制的。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试卷与答案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48 分) 1.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2.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 其,采取有效的,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 教育和培训。 3.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和,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4.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 的,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和应急处理能力。 5. 从业人员发现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或者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6. 消防工作方针:、。 7. 上班要集中精力搞好,,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和,认真做好各种纪录,不得串岗、脱岗、严禁在岗位上睡觉、打 闹和做其它违反纪律的事情,对他人加以劝阻和制止。 8.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有权拒绝一切,并立即越级向上级汇报。 9. 对于危险作业,必须先再实施。危险作业对于,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10. 公司常见的消防设施、器材有、、、。 二、判断题(每题2 分,共22 分) 1、劳动保护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2、能自动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发生的装置叫保险装置。() 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4、焊工在作业区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清除干净时可以先焊割。() 5、使用梯子时、应有防滑措施、踏步应牢固无裂缝。() 6、泡沫灭火器可用于电气设备火灾的灭火。() 7、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不必设防护棚。() 8、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 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9、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 伏。() 10、使用电压36V的手把灯,在作业时即可保证绝对安全。( ) 11、工作中发现安全隐患应自己处理,不必上报主管领导。() 三、简答题(每题15 分,共30 分) 11.简述一下普通员工的安全职责?(15 分) 12.简述一下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15 分)

教育社会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教育社会学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社会学:就是运用系统社会理论对教育社会的特点、 结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一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以探究其基本原理和规律,为教育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的一门科学. 2.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十九世纪末 到二十世纪初),学科化时期(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中 叶),学科体系化时期(新兴的教育社会学建立时期,二十世纪中叶以后) 3.教育社会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A 20世纪60年代“教育爆炸” b 学校教育的急剧扩充,引发教育危机和学校危机(教育、 教师和学生的质量下降,教育设施和教育经费减少,学 生对学校课程的不满和厌恶) c 教育危机出现的原因:教育过分追随社会 发生抗议教育过分脱离社会的运动 d 20世纪70年代至今,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个显著特点: 实证性,解释性 e 教育社会学今后发展趋势:(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政策性 (2)国际间的教育社会学研 究方向的比较研究加 强,加强比较教育学科 之间的合作 (3)理论基础不断扩宽 (4)全方位的研究 4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概况: A 自五十年代后教育社会学研究中断三十年:相对落后

状态 B 1979年恢复教育社会学理论研究 C 目前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得初步发展 *d 未来发展方向: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建设除了引进消化和 吸收国外的经验,更需要联系我国的教 育实际,开展广泛的教育调查和实验研 究,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 际特点的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并赶上 世界研究水平 4.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宏观方面---1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 的关系 2文化与教育的问题 微观方面--1-研究学校体系内部的各种关系 2 研究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 5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p25历史比较法, 实验法, 资料分析法, 社会调查法:普查法,抽样调查法,个案法,典型调查法 6学习教育社会学的意义:a使人们从社会的角度正确认识和研究教育问题 b为正确的教育决策提供有力的教导 c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树立明确的学科意识 7现代西方教育社会学流派:p29 a结构功能主义: (1)强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关系、内聚力,团结

电焊工考试试题与答案

氩弧焊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是,(臭氧和氮氧化物)。 (HF)气体会严重危害焊工健康。 弧焊变压器过热的主要原因是变压器过载,(绕组短路)。 接地导线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截面积不得小于(12)mm2 对焊工没有毒害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焊工吸入大量金属烟尘,引起急性升高的现象称,(焊工金属热)。 在场内或人多的场所焊接应放置(遮光挡板),以免他人受弧光伤害。 手工电弧焊时要求焊接回路的电压降应不大于(4v)。 现场急救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高频振荡器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对焊工的身体有不利影响。 焊接作业现场与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距离一般不小于(10)米。 焊接的辐射危害主要由可见的强光,不可见的紫外线,(红外线)等。 焊接时由焊接材料,母材及其冶金反应产生等的蒸发,氧化产生在空气中浮游的颗粒,称为(焊接烟尘)。 装配焊接时应(配合协调)。当焊工引燃电弧时,配合工要做好保护工作,避免受和光的照射。

采用交流电源焊接时,电弧的积极性周期性变化,即每秒钟电弧的(燃烧和熄灭)要重复100次。 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破坏产生(燃烧)的条件。 (紫外线)过度照射会使眼睛造成电光性眼炎。 常见焊接接头形式中,受力最好的是(对接接头)。 一判断题。 灭火时应同时采用防中毒,倒塌坠落伤人等措施。(√) 焊接作业中的放射性防护主要是防止含钨的气体进入体内。(×)焊工如果长期受强紫外线照射会引起“水晶体内降”眼病,严重的可使人失明。(×) 焊条电弧焊的引弧方法是短路引弧。(√) 触电急救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其频率一般应为每分钟60-80次。(√)有害物质指有害于健康的气态和颗粒状的物质包括气体,烟雾灰尘的统称。(√) 作业场所附近与明火相抵触的工种,只要小心些,可以焊割。(×)乙炔是有爆炸性的危险气体。(√) 单相触电时加在人身上的电压为220伏,双相触电时加在人身上的电压为380伏。(√)电伤对人体的伤害其主要是电弧烧伤和熔化金属溅出烫伤。(√)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模仿翻译 第11课:Not guilty 无罪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模仿翻译第11课:Not guilty 无 罪 Lesson 11 Not guilty 无罪 Customs Officers are quite tolerant these days, but they can still stop you when you are going through the Green Channel and have nothing to declare. Even really honest people are often made to feel guilty. The hardened professional smuggler, on the other hand, is never troubled by such feelings, even if he has five hundred gold watches hidden in his suitcase. When I returned from abroad recently, a particularly officious young Customs Officer clearly regarded me as a smuggler. 'Have you anything to declare?' he asked, looking me in the eye. 'No', I answered confidently. 'Would you mind unlocking this suitcase please?' 'Not at all,' I answered. The Officer went through the case with great care. All the thing I had packed so carefully were soon in a dreadful mess. I felt sure I would never be able to close the case again. Suddenly, I saw the Officer's face light up. He had spotted a tiny bottle at the bottom of my case and he pounced on it with delight. 'Perfume, eh?' he asked sarcastically. 'You should have declared that. Perfume is not exempt from import duty.'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卷 日期: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1*24=24) 1、公司内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糖化车间的硫酸,发酵岗位的二氧化碳,蒸馏车间的酒精(或乙醇)、高锰酸钾、氢氧化钠(或烧碱),环保车间的沼气(或甲烷)、硫化氢、氢氧化钠(或烧碱)。 2、在检修电气时,应先切断电源,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3、在高处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使用时应高挂低用,或平挂平用,禁止低挂高用。 4、氧气、乙炔气瓶使用间距为≥ 5 米,气瓶与动火点的间距为≥10 米。乙炔气瓶应竖立摆放,气瓶出口应安装阻火器。气瓶禁止在烈日下曝晒。 5、一级动火作业证及特殊危险动火作业证的有效期为8 小时。二级动火作业的有效期为72 小时。遇节假日,动火作业须升级(升、降)管理。 6、乙醇(酒精)的爆炸极限是3.3%-19% 二、判断题(2*8=16) 1.燃烧是可燃物、助燃物、氧气三者条件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 (×) 2.灭火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采取一切灭火措施,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火熄灭或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 √ ) 3、灭火器压力表的指针指向红色区域为正常。-------(×) 4、装卸酒精等易燃液体需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带铁钉鞋。---( √ ) 5、对于易燃易爆容器的动火,可以先动火后办动火证。------(×) 6、湿手可以去接触电灯开关以及其它电气设备。--------(×) 7、严禁可能被人体触及部位的电源线带电部位裸露。------( √ ) 8、我国目前采用的安全电压等级有42V、36V、24V、12V、6V五个等级。在特别潮湿的场所或塔、釜、槽、罐等金属设备内作业装设的临时照明行灯电压不得超过24伏;----------------------(×)

《教育社会学》复习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 B.社会流动 C.人才流动 D.社会迁移 2.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D) A.提高行为性成本 B.提高物质性成本 C.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功能主义范式 B.解释论范式 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结构主义范式 4.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A.群体化形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形式主义阶段 D.瓦解阶段 5.(A)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着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 B.文化革命 C.教育革命 D.经济革命 6.(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7.(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8.(C)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教育规范系统 B.教育设备 C.象征的标识 D.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社会化过程说 B.相互关系说 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特殊社会现象说 10.(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11.学校主要成员(B)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电焊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焊工考试题 一、填空题没空0.5分,共30分) 1、手工电弧焊时向焊缝渗合金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焊芯)和(药皮)过渡。 2、焊接低合金结构钢时,在焊接接头纹有(冷裂纹)、(热裂纹)、再热裂纹,其 中尤以(冷裂纹)最为常见。 3、焊缝按断续情况不同可以分为(定位焊缝)、(连续焊缝)和(断续焊缝)。 4、当焊条直径相同时,由于不惜滚撒个焊条的电阻率比低碳钢(大),产生的电 阻热(大),所以长度比碳钢焊条(短)。 5、焊接过程中,焊接区内充满大量气体,他sam主要来自(焊接材料)、(空气) 焊丝和母材表面上的杂质和高温蒸发产生的气体。 6、焊接按结合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对接焊缝)、(角焊缝)和(塞焊缝)。 7、溶滴过渡是的飞溅会影响电弧燃烧的(稳定性),焊接不锈钢时还会降低母材 金属的(抗腐蚀性)。 8、熔化极电弧焊时,焊条(或焊丝)具有两个作用:一方面作为(电弧的一个 极);另一方面(向溶池提供填充金属)。 9、熔化极电弧焊时,熔化焊条(或焊丝)的热量有(电阻热)、(电弧热)和(化 学热) 10、焊条长度不能制造过长的原因是焊条长度增加时,焊条末端的通电时间 (增加),电阻热(加大),药皮容易发红而变质。 11、减少焊接残余应力的措施不正确的是先焊(收缩较小焊缝) 12、奥氏体不锈钢中主要的合金元素是(铬)和(镍),他们在所起的作用分 别是保证钢的耐腐性和改善钢的(组织和性能)、有较好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 13、根据焊接过程中金属索处地不同状态,焊接方法可分为(熔焊)(压焊) 和(钎焊)三类。 14、手工电焊电弧的引燃方法有(直击法)和(划擦法)两种。 15、短弧是指电弧长度小于(焊条直径)的电弧。 16、焊接时对塑性、韧性和抗裂性要求较高的焊缝,应选用(碱性)焊条。 17、同一种焊芯的焊条、其直径越大,则焊条越(长),这是因为直径越大, 电阻越(小),相应电阻热也越小,故可以(增加)焊条长度。 18、焊接电流主要影响焊缝的(溶深)。 19、电弧电压主要影响焊缝的(溶宽)。 20、焊工用护目玻璃的号越大,则色泽越(深)。 21、预防和减少焊接缺陷的可能性的检验时(焊前检验)。 22、硫和磷都是有害杂质,它能使焊缝金属的(力学性嫩)降低。 23、手工电弧焊时,电弧产生的热量仅有一部分用来熔化(焊条),大部分热 量用来熔化(母材)、(药皮),另外还有相当部分的热量消耗在(辐射)、飞溅和母材传热上。 24、不锈钢中最危险的一种破坏形式是(晶间腐蚀) 25、(焊接工艺参数)是指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地总 称。 26、为了减少焊接变形,应选择(X型坡口). 27、在装配图中,(零件所有尺寸)是不需要标注的。

一般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答案)

一般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答案) 姓名 ___________ 班组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3分)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 _方针—. 2.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采取强制手段对本国公民实施的三大安全主题是—健康_,—安全________ ,—环境_ 3. 三不伤害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4. 发生电器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可以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用—水—灭火。 5. 操作人员在作业中严格遵守本单位安全规障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 火灾逃生四个要点是防烟熏,果断迅速逃离火厂,寻找逃生路,等他人来救_. 7. 为了保障安全到了一个陌生的场所,首先观察安全出口的位置. 8.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是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9. 进入车间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扣好—帽带_。. 10.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 二、判断对错题(每题2分) 1、从事一般性高处作业,脚上应穿皮鞋。(X) 2、机械设备在运转状态下,操作人员可以对机械进行加油清扫。(X) 3、对高压触电人员应采用拽衣方式使其脱离电源。(X ) 4、操作砂轮机时,操作者要站在砂轮的正面操作。(X ) 5、在危险情况下,任何人发出停车信号,起重司机都应立即停车。(V) 6、经过车间领导允许,车工可以戴手套操作。(X) 7、从业人员可以边上岗作业边进行上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X ) &安全检查是由各级生产单位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 查。。(X ) 9、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 不安全状态。(V) 10、物件堆放超高、不稳妥不能结束工作。(V) 三、选择题(每题2分)1、像电梯工、电工、电焊工、叉车工这样的特种作业人员,符合以下哪种情况方可上岗作业

电焊试题及答案

电焊工培训考试资料 一填充题; 1、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可分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型接头、搭接接头。 2、焊接时常见的焊缝内部缺陷有气孔、加渣、裂纹、未溶合、未焊透等。 3、焊接电缆的常用长度不超过20米。 4、厚度较大的焊接件应选用直径较大的焊条。 5、焊条直径的选择应考虑焊件厚度、接头类型、焊接位置、焊接层数。 7、一般电弧焊接过程包括引燃电弧、正常焊接、熄弧收尾。 8、有限空间场所焊接作业的主要危险是缺氧窒息、有毒有害气体、易爆易燃、易于触电。 9、自动埋弧焊的主要焊接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 10、. 预热能降低焊件焊后的冷却速度。 二判断题 1 焊剂使用前必须进行烘干。( ∨ ) 2 E4303是典型的碱性焊条。( ╳ ) 3 搭接接头的强度没有对接接头高。( ∨ ) 4 钝边的作用是防止接头根部焊穿。( ∨ ) 5 焊接电压增加时,焊缝厚度和余高将略有减小。( ∨ ) 6 气体保护焊很易于实现全位置焊接。( ∨ ) 7 焊接长焊缝时,连续焊变形最大。( ∨ ) 8 常采用的断续角焊缝应该是交错的。( ∨ ) 9 在同样厚度和焊接条件下,X型坡口的变形比V型大。( ╳ ) 10 焊机空载电压一般不超过100V,否则将对焊工产生危险。( ∨ ) 三选择题 1. ( D )是焊接过程中污染环境的化学有害因素。 A、热辐射 B、噪声 C、焊接弧光 D、焊接烟尘 2. 在可能触电的焊接场所工作时,焊工所用的防护手套应经耐电压( D )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A、220V B、380V C、1000V D、3000V 3. 焊工防护鞋的橡胶鞋底,经耐电压( D )耐压试验,合格(不击穿)后方能使用。 A、220V B、380V C、3000V D、5000V 4. 作业面积应不小于( A )平方米,才能满足焊工安全作业要求。 A、4 B、5 C、6 D、7 5. 焊前应将( A )范围内的各类可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 A、10m B、12m C、15m D、20m 6. 电焊钳的( C )是应该检查的。 A、导磁性 B、热膨胀性 C、夹持焊条的牢固性 D、塑性 7. 焊接照明行灯的电压应低于( A )伏。 A、36 B、48 C、220 D、380 8. 补焊机床床面,焊后需加工,应选用( B )冷焊铸铁焊条。 A、Z208 B、Z308 C、Z248 D、Z116 9. 气焊铸铁时用的熔剂是( A )。 A、CJ201 B、HJ431 C、HJ250 D、CJ401 10. 气焊有色金属时,( C )不是熔剂所起的作用。 A、改善液体的流动性 B、清除焊件表面的氧化物

员工安全知识试题(卷)

企业员工安全知识试卷(A) 企业:部门:姓名:得分 是非题(每题3分,共30分;正确打√,错误打×) 1、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2、从业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指挥、指令以及冒险作业等有权拒绝执行。() 3、从业人员可以边上岗作业,边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齿轮传动机构中,两齿轮开始啮合的部位最险。() 5、起重作业可以使用焊接吊钩,但是吊钩表面不能有裂纹、刻痕、剥裂等现象。() 6、在危险情况下,任何人发出停车信号,起重机司机都应立即停车。() 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8、严禁同一开关或插座直接控制两台以上用电设备,开关箱内插座电源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9、严禁用铜丝、铝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 10、发生火灾时,所有人员应快速有序地从电梯或楼梯等出口撤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凡高度在米以下的传动部件(皮带、齿轮、联轴节)以及飞轮、电锯等危险零部件或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 A、1.5米 B、2米 C、2.5米 2、生产安全事故中受伤人员除了本单位紧急抢救外,应迅速拨打电话请求

急救中心进行急救。 A、119 B、120 C、110 3、烫伤和烧伤时,最重要的是立即进行处理。 A、冷却 B、包扎 C、消毒 4、穿越道路时,亮时可以通行。 A、红灯 B、绿灯 C、黄灯 5、机床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 A、220V B、380V C、36V 6、电瓶车最高速度不得超过。 A、15公里 B、20公里 C、25公里 7、每年为全国安全生产活动月。 A、4月 B、5月 C、6月 8、根据公司(厂)规定,作业岗位的生产安全状况应自查一次。 A、每星期 B、上班之前 C、下班之前 9、机器防护罩的主要作用是。 A、使机器较为美观 B、防止发生操作事故 C、防止机器受到损坏 10、工人操作机械设备时,穿紧身适合的工作服的目的是防止。 A、着凉 B、被机器转动部分缠绕 C、被机器弄污 三、多项选择题(每个正确选项3分,共10项,30分) 1、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有(四项) A、危险、有害因的知情权 B、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拒绝权 C、上班时可以抽烟权 D、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的紧急避险权

焊接考试试题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中级焊工考试试题 姓名:职号:成绩: 一、选择题: 1、(A )是防止低合金钢产生冷裂纹、热裂纹和热影响区出现淬硬组织的最有效的措施。 A. 预热 B. 减小热输入 C. 用直流反接电源 D. 焊后热处理 2、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时,最常出现的缺陷是(A )。 A. 裂纹 B. 气孔 C. 未熔合 D. 未焊透 3、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时,最常见的裂纹是(D )。 A. 热裂纹 B. 冷裂纹 C. 再热裂纹 D. 热应力裂纹 4、采用( C )方法焊接珠光体耐热钢时,焊前不需要预热。 A. 焊条电弧焊 B. CO2气体保护焊 C. 氩弧焊 D. 埋弧焊 5、马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B ). A. 很大 B. 很小 C. 无倾向 6、(D )是使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最有害的元素。

A. 铬 B. 镍 C. 铌 D. 碳 7、防止不锈钢焊接时产生的热裂纹的措施,是通过焊接材料向焊缝 中加入形成( A )的元素。 A. 奥氏体 B. 马氏体 C. 铁元素 D. 珠光体 8、(C )不锈钢具有强烈的淬硬倾向。 A. 奥氏体 B. 马氏体 C. 铁元素 D. 珠光体 9、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过渡层时,一般采用(A)焊接方法进行。 A. 焊条电弧焊 B. 埋弧焊 C. 氩弧焊 D. CO2气体保护焊 10、焊前将铸件预热至(B )℃。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二、填空题: 1、电弧焊时,熔滴过渡的形式主要有(短路过渡)、小颗粒过渡和大颗粒过渡。 2、焊机的外特性是指在规定运行范围内,其稳态(输出电流)和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3、产生焊接点呼磁偏吹的原因有:(接地线位置不正确),焊条和焊件的位置不对称及焊接电流较大等。 4、合金钢按其用途,可以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刚)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11课-Not guilty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11课:Not guilty Lesson 11 Not guilty无罪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below. 听录音,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What was the Customs Officer looking for? Customs Officers are quite tolerant these days, but they can still stop you when you are going through the Green Channel and have nothing to declare. Even really honest people are often made to feel guilty. The hardened professional smuggler, on the other hand, is never troubled by such feelings, even if he has five hundred gold watches hidden in his suitcase. When I returned form abroad recently, a particularly officious young Customs Officer clearly regarded me as a smuggler. 'Have you anything to declare?' he asked, looking me in the eye. 'No', I answered confidently. 'Would you mind unlocking this suitcase please?' 'Not at all,' I answered. The Officer went through the case with great care. All the thing I had packed so carefully were soon in a dreadful mess. I felt sure I would never be able to close the case again. Suddenly, I saw the Officer's face light up. He had spotted a tiny bottle at the bottom of my case and he pounced on it with delight. 'Perfume, eh?' he asked sarcastically. 'You should have declared that. Perfume is not exempt from import duty.' 'But it isn't perfume,' I said. 'It's hair gel.' Then I added with a smile, 'It's a strange mixture I make myself.' As I expected, he did not believe me. 'Try it!' I said encouragingly. The officer unscrewed the cap and put the bottle to his nostrils. He

电焊试题及答案

电焊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对的打V,错的打X) 1、(V)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2、(X)在电路中有两个以上电阻串联时,流过这些电阻的电流是不相同的 3、(X)在电阻并联的电路中,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4、(V)在电源没有接地中线的低压电网中用电,可将电器的外壳用导线连接' 5、(X)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须将电流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6 (V)用双齿的锉刀时,被锉削的工件表面比较光洁。 7、(V)钢材剪切后的剪切质量有切口平整度和剪切零件尺寸公差等两项要求。 8、(X)装配是制造焊接金属结构中的一个非重要工序。 9、(V)结构装配质量好坏直接引响着焊接及产品质量。 10、(X)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电击危险性最大的是从脚到脚的电流途径。 11、(X)防止烟尘和有毒气体危害焊工的通风措施不应采取吸尘排烟装置。 12、(X)气焊时为保护眼睛应采用大于10号的遮光片。 二、单项选择题

1、为反映实物的大小,绘图时尽量采用A的比例。

7、淬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的 B 8、金属材料随温度的变化而膨胀收缩的特性称为 9、材料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的应力称为 B 10、金属材料抵抗表面变形的能力称为 C 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 D 与俯视图长对正。 A 、左视图 B 、有视图 C 、仰视图 D 、主视图 3、 零件图中尺寸数字前面有符号?,表示此数字是B 的尺寸 径 C 、长度 D 、宽度 A 、半径 B 、直 4、 B 不是画装配图的目的。 A 、了解机器或部件的结构、尺寸和工作原理 B 、标注零件各部位的尺寸 相对位置和装配关系 D 、提出机器或部件的技术要求 C 、反映零件之间的 5、某些钢经过 C 的连续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处理 A 、淬火+低温回火 B 、淬火+种温回火 C 、淬火+高温回火 淬火+退火 6消除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一般为 A 、 150~250 ° B 、 350~450 ° C 、 600~650 ° D 、 700~750 ° A 、塑性 B 、硬度和耐磨性 C 、强度 冲击韧度 A 、导热性 B 、热膨胀性 C 、导电性 磁性 A 、屈服点 B 、抗拉强度 C 、伸长率 冲击韧度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文及详解第2课

Lesson 2 Thirteen equals one 十三等于一 Our vicar is always raising money for one cause or another, but he has never managed to get enough money to have the church clock repaired. The big clock which used to strike the hours day and night was damaged many years ago and has been silent ever since. One night, however, our vicar woke up with a start: the clock was striking the hours! Looking at his watch, he saw that it was one o'clock, but the bell struck thirteen times before it stopped. Armed with a torch, the vicar went up into the clock tower to see what was going on. In the torchlight, he caught sight of a figure whom he immediately recognized as Bill Wilkins, our local grocer. 'Whatever are you doing up here Bill ?' asked the vicar in surprise. ' I'm trying to repair the bell,' answered Bill.' I've been coming up here night after night for weeks now. You see, I was hoping to give you a surprise.' 'You certainly did give me a surprise!' said the vicar. 'You've probably woken up everyone in the village as well. Still, I'm glad the bell is working again.' 'That's the trouble, vicar,' answered Bill. 'It's working all right, but I'm afraid that at one o'clock it will strike thirteen times and there's nothing I can do about it.' 'We'll get used to that, Bill,' said the vicar. 'Thirteen is not as good as one, but it's better than nothing. Now let's go downstairs and have a cup of tea.' Language points Attention: The points here are not covered by the mp3. It is better for you to listen to the mp3 first and try to take notes on your own. 1, Our vicar is always raising money for one cause or another, but he has never managed to get enough money to have the church clock repair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