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 航运
三峡工程将大大提高长江的通航能力。三峡水库建成 后,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的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 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 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敢想敢干的三峡精神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三峡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 主义大协作精神和社会义大协作精神和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谱写了库区移民舍小家、为 国家,无私奉献的宏伟篇章,从而创造出被人 们赞颂的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 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 的拼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三峡精神。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二、三峡地理位置图
三、工程概况
三峡工程目前是世 界上最大的水利枢 纽工程,枢纽主要 建筑物有大坝、水 电站、通航建筑物 等三大部分组成。
• 防洪
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为221调蓄,可 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 到100年一遇,保障荆江河段的安全。并增加武 汉市防洪调度的灵活性,使长江中下游12.5万 平方公里平原地区的人民免除洪水威胁。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经过数十年的艰辛勘测、规划、论证、审定后,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特选址于该地─-三斗坪.长江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 米,总库容393 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每秒排沙流量为2460立方米,排沙孔分散布置于混凝土重力坝段和电站底部.泄洪坝段每秒泄洪能力为11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9亿度.左岸的通航建筑物,年单向通过能力500万吨.双线五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约10,260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约293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约2715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约28.1吨.准备期2 年.主体工程总工期15年,第9年开始启用永久通航建筑物和第一批机组发电.水库最终将淹没耕地43.13 万亩;最终将动迁113.18万人.按1993年物价水平计算,静态总投资954.6亿元,其中枢纽工程500.9 亿元;移民安置300.7 元;输变电工程153亿元.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都无法比拟的!。
三峡简介ThreeGorgeIntroduction

2.居世界之最的单项建筑物
(1)大坝:三峡水利枢纽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式,挡水前沿总长为2345米, 最大坝高175米,坝体总混凝土量为1486万立方米,其大坝总方量居世界 第一。
(2)水电站:三峡水电站为坝后式厂房。水电站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 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单机容量与伊泰普、大古里并列第一)。水电 站送出工程包括二回(600千伏直流输电,11回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送 出工程规模也居世界第一。
米/月 (10)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强度 4台/年(280万千瓦/年)
三、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难度为世界之最
三峡水库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据 1992年调查,淹没线以下有耕地(含柑桔 地)35.94万亩,居住人口84.41万人,规 划最终需搬迁安置的人口可能达113万人。 因此,三峡水库移民搬迁和安置的规模 和难度均属世界之最。需按开发性移民 安置与当地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 保护紧密结合,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 实施,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3)双线五级梯级航闸:三峡工程梯级船闸是世界总水头最高(113米)、级 数最多(五级)的内河船闸、其单级闸室有效尺寸(长280米,宽34米,槛上 水深5米)及过船吨位(万吨级船队),亦属世界已建船闸最高等级的内河船 闸。船闸最大工作水头49.5米,最大充泄水量26万立方米,边坡开挖最大 高度170米,均属世界最高水平,其工作水头属超世界水平。
一、世界上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多目标开发的综合 利用工作,其防洪、发电、航运三大主 要效益,均居世界同类水利工程前列, 无相当的巨型水利枢纽与之比拟。
1.防洪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
三峡水库总库容393 亿立方米并不是世界上库容最大的 水库,根据有关资料,按水库总库容排序,三峡水库 居25位之后。但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 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的洪峰流量达 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三峡工程(Three Gorge Project)

长江保护与显增加,崩塌滑坡隐患处达4000多处 三峡水库建成后,有可能诱发构造性和非构造性地震。翁 立达指出,对三峡水库而言,危害最大的是构造型地震, 在第二库段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建始断裂北延和秭 归盆地西缘一些小断层的交会部位,有可能诱发水库地震。
三峡工程
Three Gorge Project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 程或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上游段建 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分布在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 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 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 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中 国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的 水坝。
2009年9月的三峡大坝
三峡工程施工场面
兴建中的三期工程
三峡电厂
三峡水轮机额定出力710MW,转轮直径10m。三峡左岸 电站全部14台机组均已在2003年至2005年投产,总装机 容量达到了980万千瓦。而三峡右岸电站全部12台机组已 在2007年至2008年 投产,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40万千瓦。 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已在2008年10月29日完成最后一台 机组(右岸15号)安装后,达到了1851万千瓦。
Read more: China's Three Gorges Dam Under Fire - TIME /time/world/article/0,8599,1671000,00.html#ixz z2jV3YwO3A
长江上游纵向剖面
水质污染
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至于135米之后,监测结果显示,12 条长江一级支流,在回水区不同程度地出现“水华”现象。 其原因是,三峡蓄水后,回水区水流减缓,严重的只有 1.2厘米/秒,几乎不再流动,引起扩散能力减弱,使库周 围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
三峡概况

三、工程效益
3 航运效益
三峡水库为实现万t级船队从重庆至武汉直达运输创造了条 件,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联系。三峡工程建 成后,滩险淹没,航深和航宽增加,水流条件基本改善。每 年约有50%的时间可行驶万t级的船队,由于船队规模加大, 船舶单位马上拖载增加,单位耗能降低,运转速度提高,从 而可大幅度减少运输成本费用。
2 电站建筑物
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布置在泄洪坝段两侧的厂房坝段下 游,左、右厂房分别安装14台和12台700MW水轮发电机 组,左侧厂房总厂度643.7m,右侧厂房总长度584.2m。 电站进水口布置在大坝上游侧,采用单机单管引水。
四、枢纽布置
3 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 永久船闸位于临江最高峰坛子岭左侧,为双线连续五级 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280m×34m×5m(长×宽×坎上 水深)。
坝址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微风化和新鲜岩体的透水性微弱, 有80%以上的压水试验段的岩体单位透水率小于1Lu,其 余试验段主要为弱、中等透水性。
坝址区域地壳稳定条件好,不具备发送强烈地震的背景, 为典型的弱震构造环境,基本烈度为Ⅵ度。
(2)水文特性
坝址至宜昌间无大支流的汇入,宜昌流量资料作为坝址 的代表。长江宜昌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4300m³/s,年径流 量4510亿m³。坝址各种频率的设计洪水流量如表
4 南水北调及其他效益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向黄淮海平原 西部和北京、天津供水,多年平均调水量约150亿m³。
此外三峡水库还可开发旅游、提供灌溉、水库养殖等,对 发展库区经济效益显著。
四、枢纽布置
三峡水利枢纽主要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坝(挡水、泄水建筑 物)、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组成。 1 挡水建筑物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项目是什么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项目是什么有这么一个项目,曾被美国人笃定嘲讽“中国人不可能完成”,r 然而当这项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竣工后,却狠狠地打了美国人一巴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隆重介绍这个项目,它就是三峡工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项目!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三峡截流三峡工程全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因位于长江干流的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河段而得名。
三峡河段上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下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约200公里。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经国务院审查并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三峡工程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一级开发”系指从三峡坝址到重庆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只修建三峡工程一级枢纽;“一次建成”指工程按合理工期一次连续建成;“分期蓄水”指枢纽建成后水库运行水位分期抬高,以缓和水库移民的难度,并可通过初期蓄水运用时水库泥沙淤积的实际观测资料,验证泥沙试验研究的成果;“连续移民”则指移民分批不分期,连续搬迁。
三峡工程计划总工期17年,分三阶段实施。
其中,第一阶段的一期工程是关键。
一期工程(包括施工准备工期)自1993年至1997年,以大江截流为标志,工程工期为5年。
第二阶段的二期工程自1998年至2003年,实现水库蓄水至135米,船闸试通航及左岸首批2台机组开始投入运行,工程工期为6年。
第三阶段的三期工程自2004年至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竣工,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工程工期为6年。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3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由李鹏担任主任,邹家华等担任副主任。
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8日下午3时整,万里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仪式开始,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峡谷中回荡。
三峡大坝介绍和讲解

三峡大坝介绍和讲解
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北省宜昌市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三峡大坝的概况。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长江三峡峡谷的西陵峡内,是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20世纪工程建设的“四大发明”之一。
三峡大坝是利用长江干流中的三峡水道建成的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巨型水利枢纽工程,由截流、建设大坝、蓄水、通航等工程组成。
大坝高185米,全长约1770米。
三峡大坝的建成使长江下游水位提高了2米。
每年可向华中电网送电620亿度,是全国最大的电源项目。
三峡大坝自2001年开工建设以来,经过5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包括船闸、升船机、地下电站等共8座大型工程以及众多中小型工程,并已开始投入运行。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双线五级双曲拱坝船闸,其设计防洪限制水位为165米,通过能力为每秒96万立方米;最大通航能力为每秒50万吨;最大水头为287米;最大过闸流量为每秒66000立方米。
—— 1 —1 —。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的主要三大效益:
• 1.发电 • 2.防洪 • 3.改善航运
7
发电
8
• 三峡水电站安装了32台70万千瓦水轮机组,是 目前世界上出力最大、尺寸最大的混流式水轮 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 达1000亿度,相当于20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由于工程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 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 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 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广东省 的南方电网。
•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干流三峡河段,河段全长约 200km,上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下迄湖北宜昌 南律关,由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选定 的坝址位于西陵峡中的三斗坪镇,这里河谷开 阔,基岩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具有修建混凝 土高坝的优越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
4
5
发电原理
• 三峡大坝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 , 配合水轮发电机产生电力,也就是利用水的位 能转为水轮的机械能,再以机械能推动发电机, 而得到电力。水轮机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冲击式 水轮机和反击式水轮机两大类。而三峡电站采 用的是反击式水轮机里面的混流式机组。
1
简介
•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长江上游段建设的大 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 市的长江干流上,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 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水电站大坝高185米, 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是世界上 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史以 来建设的最大的水坝。
2
3
工程选址
9
防洪
10
• 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 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 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 保障武汉的安全。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 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 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 洪库容为221.5立方米,可消减洪峰流量达 27000-33000立方米/秒,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 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在调节江水盈亏、 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等方面其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兴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夙愿。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
从此,三峡工程由论证阶段走向实施阶段。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 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1 防洪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其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
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遇千年一遇或类似于1870年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0世纪长江洪灾情况表
1.2 发电
三峡电站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1.3 航运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
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2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2.1 坝址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
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
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 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
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
坝区已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有一小岛(中堡岛),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
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岩石抗压强度约100兆帕;岩体内断层、裂隙不发育,且大多胶结良好、透水性微弱。
这些因素构成了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良地质条件。
2.2 枢纽布置
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3大部分组成。
主要建筑物的型式及总体布置,经对各种可行性方案的多年比较和研究,并通过水力学、结构材料和泥沙等模型试验研究验证,均已确定。
选定的枢纽总体布置方案为: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两侧为电站坝段和非溢流坝段。
水电站厂房位于两侧电站坝段后,另在右岸留有后期扩机的地下厂房位置。
永久通航建筑物均布置于左岸。
2.3 主要水工建筑物
2.3.1 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前缘总长483米,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为7×9米;表孔孔口宽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
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
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衬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的结构型式。
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2.3.2 水电站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
共安装26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
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右岸地下电站共安装6台机组,总容量为420万千瓦。
2.3.3 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位于左岸山体内。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
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长×宽×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厢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
承船厢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牛顿。
在靠左岸岸坡设有一条单线一级临时船闸,满足施工期通航的需要。
其闸室有效尺寸为240×24×4米。
3 枢纽工程量
工程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的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94万立方米,钢筋制安46.30万吨,金属结构制安25.65万吨,水轮发电机组制安26台套。
4 工期安排
三峡工程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全部工期为17年。
第一阶段(1993-1997年)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需5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
第二阶段(1998-2003年)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
第三阶段(2004-2009年)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
5 三峡水库淹没实物指标
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重庆市、湖北省的20个县(市)。
三峡水库淹没涉及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受淹没或淹没影响的工矿企业1599家,水库淹没线以下共有耕地(含柑桔地)2.45万公顷;淹没公路824.25公里,水电站9.22万千瓦;淹没区房屋面积为3459.6万平方米,淹没区居住的总人口为84.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15万人)。
考虑到建设期间内的人口增长和二次搬迁等其它因素,三峡水库移民安置的动态总人口将达到113万人。
6 三峡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为保证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国务院于1993年1月3日成立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作为实施三峡工程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直接领导三峡工程建设,国务院总理担任委员会主任。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三峡建委的有关日常工作;还设有三峡工程移民开发局,负责三峡工程移民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和移民工程实施的监督;还设有监察局、质量专家组、稽查组等机构。
199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作为三峡工程项目业主,全面负责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负责建设资金(含移民工程所需资金)的筹措和偿还。
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展,国务院还确定国家电力公司(现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三峡输变电工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