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练习题16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热学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热学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热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热量的单位?A. 米B. 千克C. 焦耳D. 牛顿答案:C2.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吗?A. 一定B. 不一定C. 可能D. 不可能答案:B3.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什么?A. 辐射、对流、传导B. 辐射、蒸发、传导C. 蒸发、对流、传导D. 辐射、对流、蒸发答案:A4.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什么?A. 气压越高,沸点越低B.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C.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D. 气压与沸点无关答案:C5. 热机效率是指什么?A. 热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B. 热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C. 热机输出功率与燃料消耗的比值D. 热机输入功率与燃料消耗的比值答案:A6. 什么是比热容?A. 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B. 单位质量的物质降低1摄氏度所放出的热量C. 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开尔文所吸收的热量D. 单位质量的物质降低1开尔文所放出的热量答案:C7.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什么?A.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B. 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有C.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D. 晶体和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答案:A8. 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A. 只有做功B. 只有热传递C. 做功和热传递D. 以上都不是答案:C9. 什么是热膨胀?A. 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增大B. 物体在受冷时体积减小C. 物体在受热时质量增大D. 物体在受冷时质量减小答案:A10.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B. 热能转换定律C. 能量转换定律D. 热能守恒定律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热量的传递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热传递12. 热机在工作过程中,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有相当一部分被________。

答案:散失13.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________。

答案:冰熔化14. 热传递的条件是________。

初三物理热学经典题20道

初三物理热学经典题20道

初三物理热学经典题20道一、选择题1. 热量的单位是:()。

A) 焦耳B) 千克C) 米D) 摄氏度2. 如果将1千克的水从20°C加热到100°C,所需的热量为:()。

A) 80千焦耳B) 334千焦耳C) 4200千焦耳D) 2100千焦耳3. 下列物质中,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是:()。

A) 木头B) 水C) 铁D) 空气4. 在相同条件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

A) 铜B) 水C) 铁D) 铝5. 蒸发是指:()。

A) 固体变为液体B) 液体变为气体C) 气体变为液体D) 液体变为固体二、填空题6. 1公斤水的比热容为______ J/(kg·°C)。

7. 水的沸点是______ °C。

8.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9. 在常温下,气体的内能主要取决于______和______。

10. 当冰吸热融化成水时,吸收的热量称为______。

三、计算题11. 计算将100克水从20°C加热到80°C所需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为4200 J/(kg·°C))。

12. 将200克冰(0°C)完全融化成水所需的热量是多少。

(冰的熔化热为334,000 J/kg)。

13. 若将300克的铝块(比热容为900 J/(kg·°C))从25°C加热到75°C,所需热量是多少。

14. 一个热水瓶内有1.5升水,水的温度为80°C,若环境温度为20°C,水冷却到环境温度所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水的比热容为4200 J/(kg·°C))。

15. 将500克的水从25°C加热到100°C所需的热量是多少。

四、思考题16. 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游泳池的水比周围的空气凉快。

17. 请解释为什么冬天在户外待久了会感到冷,而在温暖的室内待久了则会感到暖和。

初三物理热学计算练习题

初三物理热学计算练习题

初三物理热学计算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在夏天,室内温度为30°C,室外温度为40°C,若要将室内温度降低到25°C,则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A. 开窗通风B. 打开空调C. 关闭门窗,避免外界热流进入D. 增加室内物体的热容量2. 下列情况中,最容易发生热传导的是:A. 空气中的热量传递给金属B. 金属中的热量传递给空气C. 液体中的热量传递给固体D. 固体中的热量传递给液体3. 在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最大,加热或冷却后,水的密度会发生如何变化?A. 密度增大B. 密度减小C. 密度不变D. 前后情况不确定4. 当两个物体之间热传导时,温度差越大,则传热速率:A. 增大B. 减小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5.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kg,温度为0°C,需要将其加热到100°C,所需的热量为:A. 10 kJB. 41.8 kJC. 419 kJD. 4186 kJ二、计算题1. 一桶水的质量为10 kg,温度为20°C,若将水放置在室外温度为40°C的环境中,请计算在40分钟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多少度?(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kJ/kg·°C)2. 某电热水壶的功率为2000 W,将1 kg的水从室温加热到100°C 所需的时间是多少?(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kJ/kg·°C)3. 一段金属杆的长度为2 m,截面积为4 cm²,温度差为30°C。

若材料的导热系数为60 J/(m·s·°C),则在10分钟内,金属杆传导热量为多少?4. 一根塑料棍的长度为1 m,截面积为2 cm²,将一端放入热水中,另一端放在冷水中,使塑料棍处于热平衡状态,热水的温度为80°C,冷水的温度为10°C。

已知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25 J/(m·s·°C),则塑料棍的传热速率为多少?5. 一根钢筋长10 m,截面积为8 cm²,温度为20°C。

热学练习题(答案)

热学练习题(答案)

热学练习题第一章 1.3.4 1.3.6 1.4.4 1.4.6 1.4.8 1.6.9 1.6.11 1.7.21-7 水银温度计浸在冰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0cm;温度计浸在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0cm.(1) 在室温22.0℃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2) 温度计浸在某种沸腾的化学溶液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5.4cm ,试求溶液的温度。

解:设水银柱长L 与温度T 成线性关系: L=at+b 当t=0℃时 则L 0=a×0+b ∴b=1. 代入上式 L=at+1. 当t 1=100℃时 则L 1=at 1+1. ∴a=(L 1-L 0)/t 1(1) L=011L t t L L +-=0.4221000.40.24+⨯-=8.4(cm)(2) t /=(L /-L 0)/a=1000.40.240.44.25--=107℃1-9 在容积V=3L 的容器中盛有理想气体,气体密度为ρ=1.3g /L 。

容器与大气相通排出一部分气体后,气压下降了0.78atm 。

若温度不变,求排出气体的质量。

解:根据题意RT pV ν=,可得:RT M m pV =,ρpmV pRT M==1所以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和密度成正比,初始密度为1.3g/L ,后来的密度为:1122ρρp p =则排除的气体的质量为:33.178.0)1()(111212⨯⨯=-=-=∆P V p p V m ρρρ大气压为1atm ,容器与大气相通即2p =1atm ,也就是1p =1+0.78=1.78atm0.781.33 1.71.78m g ∆=⨯⨯=1-16 截面为1.0cm 2的粗细均匀的U 形管,其中贮有水银,高度如图1-16所示。

今将左侧的上端封闭,将其右侧与真空泵相接,问左侧的水银将下降多少?设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压强75cmHg 。

解: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右端与大气相通时,作端的空气压强为大气压P 0=75cmHg ,当由端与真空泵相接时,左端空气压强为P=△l 。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把n 滴石油滴在水面上,石油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测得油膜的面积为S ,设每滴石油的体积为V ,则可以估算出该石油分子的直径为 ( ) A ./nS VB ./nV SC ./S VD ./V S2.某同学在做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滴下油酸酒精溶液后,发现痱子粉迅速散开形成如图所示的“锯齿”边沿图案,可能是由于( )A .盆中水太多B .痱子粉撒得太多,且厚度不均匀C .盆太小,导致油酸无法形成单分子层D .油酸酒精溶液浓度过大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配制好适当比例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注射器和量筒测得1mL 含上述溶液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出油膜的面积,便可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

某同学计算出的油酸分子的直径结果明显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 .油酸未完全散开 B .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C .计算油膜面积时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均记为了一格D .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1mL 溶液的滴数多记了几滴4.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实验中将油酸分子看成是球形的,所采用的方法是( ) A .等效替代法B .控制变量法C .理想模型法D .比值定义法5.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到了“数格子”的方法,是为了估算( ) A .一滴油酸的体积B .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形成的油膜的面积C .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D .一个油酸分子的面积6.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

根据分子动理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炭粒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压缩气体比压缩液体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远大于液体分子间距离D.将体积为V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酸分子直径为V S7.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时,配制好浓度为0.06%的油酸酒精溶液(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1 mL上述溶液用注射器刚好滴75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用注射器滴1滴油酸酒精溶液,水面上形成油酸薄膜,下图为油膜稳定后的形状,每个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0 mm。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简答题:1、什么是准静态过程?答案:一热力学系统开始时处于某一平衡态,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到达另一平衡态,若中间过程进行是无限缓慢的,每一个中间态都可近似看作是平衡态,那么系统的这个状态变化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2、从增加内能来说,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

但又如何理解它们在本质上的差别呢?答:做功是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热传递是热能的传递而不是不同能量的转换。

3、一系统能否吸收热量,仅使其内能变化? 一系统能否吸收热量,而不使其内能变化?答:可以吸热仅使其内能变化,只要不对外做功。

比如加热固体,吸收的热量全部转换为内能升高温度;不能吸热使内能不变,否则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4、有人认为:“在任意的绝热过程中,只要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系统的温度就不会改变。

”此说法对吗? 为什么?答:不对。

对外做功,则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5、分别在Vp-图、Tp-图上,画出等体、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的曲线。

V-图和T6、 比较摩尔定体热容和摩尔定压热容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表示1摩尔气体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不同点:摩尔定体热容是1摩尔气体,在体积不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摩尔定压热容是1摩尔气体,在压强不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两者之间的关系为R C C v p +=7、什么是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答案: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果逆过程能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而且不引起其它变化;不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果逆过程能不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或者重复正过程时必然引起其它变化。

8、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答案: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工作的热机,它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使其全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动地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9、什么是第一类永动机与第二类永动机?答案: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叫第一类永动机,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叫第二类永动机。

热学考试试题

热学考试试题

热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S = Q/TD. ΔG = Q - W2. 在理想气体的等压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A. 气体的质量B. 气体的温度C. 气体的体积D. 气体的压强3. 下列哪项不是热力学系统的宏观特性?A. 体积B. 温度C. 分子的质量D. 压强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C. 所有自发过程都会增加系统的熵D. 系统的熵永远不会减少5.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什么有关?A. 气体的体积B. 气体的温度C. 气体的压强D. 气体的质量6. 在绝热过程中,理想气体的温度和压强之间的关系是:A. T/P = 常数B. T/V = 常数C. T/V^γ = 常数D. T·V^γ = 常数7.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熵:A. 都是零B. 都是无穷大C. 都等于零或一个正值D. 都是负值8. 什么是热力学温标?A. 摄氏温标B. 华氏温标C. 开尔文温标D. 兰氏温标9. 热传导的主要方式包括:A. 导热B. 对流C. 辐射D. 所有以上10. 热机的效率定义为:A. 热机输出的功与输入的热量之比B. 热机输入的热量与输出的功之比C. 热机输出的功与燃料的质量之比D. 热机输入的热量与燃料的质量之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热力学系统的熵是一个______的量,它与系统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1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______。

13.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是______的一个重要表述。

14.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发生不可逆过程,那么系统的______将______。

高三物理热学全部题型练习题

高三物理热学全部题型练习题

高三物理热学全部题型练习题1. 题目:热量和功的关系题目描述:做功时,系统释放了20 J的热量,求该系统的净功。

解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系统净功等于系统所做的功减去释放的热量。

所以,净功 = 做的功 - 释放的热量。

净功 = 0 J - 20 J = -20 J。

因此,该系统的净功为-20 J。

2. 题目:温度和热量的转移题目描述:一杯水的温度为20℃,将放在室温为25℃的房间内,经过一段时间,杯中水的温度变为22℃。

求该过程中水释放了多少热量。

解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传热时系统释放的热量等于所吸收的热量。

所以,所释放的热量 = 所吸收的热量。

根据温度的变化可知,水从20℃降到22℃,吸收了25℃的热量。

所释放的热量 = 25 J。

因此,该过程中水释放了25 J的热量。

3. 题目:理想气体的升压等温过程题目描述:一摩尔理想气体初时体积为1 L,压强为1 atm,最后体积变为2 L,求该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

解答: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 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由于该过程为等温过程,所以温度保持不变。

即T1 = T2。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得,P1V1 = P2V2。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1 atm × 1 L = P2 × 2 L。

解得P2 = 0.5 atm。

由于等温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而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的功为:W = nRT × ln(V2/V1)。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W = (1 mol × 0.0821 atm L/mol K × T) × ln(2/1)。

由于T1 = T2,所以T取任意值均可。

假设T = 300 K,代入可得W ≈ 0.08 J/mol。

因此,该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约为0.08 J/mol。

4. 题目:热机的效率题目描述:一台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300 J的热量,向低温热源释放150 J的热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系统在条件下,宏观性质的状态叫热力学平衡态。

2、系统在外界影响的条件下,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叫热力学平衡态。

3、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的热力学系统,不随时间改变,因此系统的宏观物理量具有确定的。

4、为了表示处于的不同系统具有一个共同的宏观性质,引入了温度概念。

温度与状态参量的关系方程称为。

5、热力学第零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

热力学第零定律的数学表示叫。

6、温度是表示互为热平衡的系统具有共同的物理量;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

温度是状态参量的,当系统的状态确定时,系统的温度。

7、建立一种经验温标需要选择;规定;规定,统称为建立温标的三要素。

8、用固定点相同的不同经验温标测量同一物体的温度,所测量的温度值一般,这是由于它们所选用的测温物质,或所选用的测温属性。

(相同或不同)9、定容气体温度计的测温公式为,定压气体温度计的测温公式为,它们与热力学温标所选的固定点(相同或不同)。

10、两只经验温度计用同种标度方法定标,用来测量同一物体的温度,其数值(一定;不一定)相同。

11、定容理想气体温标的测温公式为,定压理想气体温标的测温公式为 ,用不同的理想气体温标测量同一对象的温度结果 (相同或不同)。

理想气体温标能够测温范围为 至 。

12、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换算关系为 ,摄氏温标的零度相当于热力学温标的 度。

13、量热的基本方法是 法,必须测出的物理量有 和 ,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 和 。

14、1摩尔气体的范德瓦耳斯方程为 ,其中 表示1摩尔气体所占有的空间, 表示1摩尔气体分子中心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

15、1摩尔气体的范德瓦耳斯方程为 ,其中m V 表示1摩尔气体 的空间,)(b V m -表示1摩尔气体分子 的空间。

16、范德瓦尔斯程()RT b V V a p m m =-⎪⎪⎭⎫ ⎝⎛+2方程中,a 是考虑气体分子间 而引进的修正系数,b 是考虑到气体分子间 对气体分子的 空间进行的修正量。

17、范德瓦尔斯程()RT b V V a p m m =-⎪⎪⎭⎫ ⎝⎛+2方程中, 是考虑气体分子间引力而引进的修正系数, 是考虑到气体分子间有斥力对气体分子的 空间进行的修正量。

18、由分子运动论得到理想气体压强公式为 ,气体压强的微观本质是 。

19、理想气体的压强是理想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平均 ,理想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密度和分子平均平动能的关系为=p ,与气体的分子密度和温度的关系为=p 。

2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1) ;(2) 。

21、气体分子运动论的三个基本观点是(1) ,(2) ,(3) 。

22、气体作等温膨胀或温度降低,都会使气体压强 ,用分子运动论观点解释,前者是使分子 减小,主要是引起分子对器壁的碰撞 减少;后者则是分子运动的 减小,单个分子对器壁碰撞的平均效果减弱。

23、 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两个容器贮有温度相等的同种气体,压强较大的容器内的气体密度 (一定;不一定)较大,其质量(一定;不一定)比另一容器内气体质量多。

24、两个气体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微观实质是两个气体系统内分子的 相等,而与系统内分子的 无关。

25、考虑分子间有引力比不考虑引力会使气体的压强 (增大或减小),考虑分子间有斥力比不考虑会使气体的压强 (增大或减小)。

26、处于平衡状态的气体系统,由N 个分子组成,遵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分布函数为)(v f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与气体温度、分子质量的关系式为 ,速率分布在21v v →区间内的分子的平均速率表达式为 。

27、无外力场作用且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的气体系统,遵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则质量为m 分子的最可几速率表达式为 ;分子的平均速率表达式为 ;分子的方均根速率表达式为 ;每秒碰到单位面积器壁上的气体分子数表达式为 。

28、如图所示为一个气体分子系统处于温度分别为21T T 和的平衡态下的分布函数曲线,()v f则),,(21=<>T T 。

v29、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只适用于处于 状态的 系统。

30、处于平衡状态的气体系统,由N 个分子组成,遵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分布函数为f(v),则f(v)的物理意义为 ,速率分布在v 1~v 2区间内的分子的平均速率表达式为 。

31、无外力场作用且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的气体系统,遵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则质量为m 的分子的最可几速率表达式为 ;分子的平均速率表达式为 ;分子的方均根速率表达式为 ;每秒碰到单位面积器壁上的气体分子数表达式为 。

32、重力场中微粒按高度的分布遵从玻耳兹曼分布率,其表达式为n= 。

由此很容易得出等温气压公式p= 。

33、决定一个物体的位置所需要的 坐标数叫做这个物体的自由度数。

34、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指出:在温度为T 的 状态下,物质分子的每一个自由度都具有相同的平均动能,其大小都为 。

35、某种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动自由度为3、转动自由度为2、振动自由度为1。

由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得此1摩尔理想气体的内能为RT u ___________=,定容摩尔热容量为______________,=m V C 。

36、质量相等的氧、氦、二氧化碳分别贮在容积相同的容器内,初始温度相等。

气的初始压强最大。

等容加热时它们吸热相等,则它们的温度变化 同,三种气体的内能变化 同。

假设三种气体都是刚性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

37、两种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分子都遵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假如它们的平均速率相同,它们的最可几速率必然 同,它们的方均根速率必然 同;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必然 同;两种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形状 同。

38、1摩尔氧气和2摩尔的氦气组成混合气体,在标准状态下,氧分子的平均能量为 kT ,氦原子的平均能量为 kT ;氦气与氧气的内能之比为 。

3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等容加热时,气体分子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 ,分子平均碰撞频率随温度升高而 ,平均自由程与温度 。

若气体作等温变化,分子平均自由程与压强 。

40、气体内粘滞现象输运的物理量是 ;热传导现象输运的物理量是 ;扩散现象输运的物理量是 。

41、气体内 现象输运的物理量是动量; 现象输运的物理量是热量; 现象输运的物理量是物质的质量。

42、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三个输运系数为η、κ、D 中,与压强成反比的是 ,与压强无关的是 。

43、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三个输运系数为η、κ、D 与温度的关系分别为 , , 。

44、两个卡诺正循环在P――V图上的循环过程包围的面积相等,这表明两个卡诺机在一个循环中 必然相等;而效率 相等,只有在 的情况下,两者才分别相等。

45、焦耳定律告诉我们: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气体的 有关,与气体的 和压强无关。

46、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的卡诺热机在一个准静态循环中要经历两个 过程和两个 过程,此热机在一个循环中的效率只与 的温度有关,与工作物质无关。

47、一定量的气体由某一状态出发,分别经过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到达体积相同的末状态,则 过程压强改变更大;若分别经过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到达压强相同的末状态,则 过程体积改变更大。

48、在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准静态过程中,若状态方程的微分形式是RdT pdV ν=,则经历的过程必然是 过程;若状态方程的微分形式是RdT Vdp ν=,则经历的过程必然是 过程;在 过程中,状态方程的微分形式是0=+Vdp pdV 。

49、用一逆卡诺循环致冷机从-3℃和-13℃的热源分别提取1焦耳的热量到27℃的高温热源,需要作的功分别是 和 。

提取相同的热量,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所需的功越 。

50、四冲程汽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别为 ; ; ; 。

51、在温度为21T T 和(21T T >)的两个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可逆热机的循环效率为 ,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为 。

5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在于指出:一切与 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 的。

5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为 ,克劳修斯表述为 。

5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指出了过程的不可逆,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过程的不可逆。

55、建立热力学温标的依据是。

热力学温标的显著特点是所确定的温度与测温物质的属性,因此,热力学温标具有绝对性;另一个特点是不能根据它直接测定系统的热力学温度,因此,它是一种温标。

56、可逆过程与准静态过程相比,过程必定是过程,而且是的过程。

非静态过程必然是过程。

57、卡诺定理的重要意义在于深刻而简明地指出了两个热源的是热动力的决定因素,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是(1);(2);(3)。

58、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为: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其内部发生的过程,总是由的状态向的状态进行,由包含微观状态数目少的状态向包含微观状态数目多的状态进行。

59、卡诺定理告诉我们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为(1),(2),(3)。

60、定理为热力学温表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61、开尔文的热力学温标是根据定理建立的,它是通过温标实现测温的。

62、状态函数温度是建立在定律基础之上的;为表示热力学第一定律引入了状态函数;为表示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入了状态函数。

63、证明了态函数熵的存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积分表达式为,微分表达式为。

64、态函数是为了以数学形式表示热力学第二定律而引入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微分方程为。

65、判断系统经历一个热力学过程是否可逆,只要研究系统在态和态的熵就够了。

66、熵增加原理的内容为,,,,。

67、系统内熵的大小表示着的混乱程度。

68、孤立系统的熵增的大小表示着系统内能量的可用性的程度,也表示着系统失去的程度。

69、晶体一般分为,,,四类。

70、晶体的微观结构是有序结构,因此,非金属晶体内的热振动能是以各种频率的传递的。

而金属内的热振动能主要是依靠金属内的传递的。

71、根据杜隆—帕替定律,一摩尔晶体的热容量为 R 。

这个结果只在的条件下才与实验就结果相符。

72、液体的微观结构是有序而无序的。

73、液体内分子的排列是有序的。

因此,液体是由许多彼此之间方位完全无序的这种微小区域构成的。

因此宏观上液体表现出各向性质(相同或不同)。

74、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内作用的结果,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势能比液体内部分子势能而形成的。

75、将玻璃毛细管竖直插入水银中,管内水银面要比管外水银面 ,它们的接触角2πθ;这种情况下,固、液分子间的附着力总是 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

76、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大小,主要由 决定,还与相邻物质种类有关;并随液体的温度 而减小;还与液体所含杂质有关。

77、空气中有两个半径大小不等的同种液体气泡,用一根细导管将两个气泡连同,我们会看到大气泡变 ,小气泡变 ,这是由于液体气泡膜产生的附加 不同,使气泡内气体由 处向 流动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