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力学基础练习题与答案
热力学习题与答案(原件)

材料热力学习题1、阐述焓H 、内能U 、自由能F 以及吉布斯自由能G 之间的关系,并推导麦克斯韦方程之一:T P PST V )()(∂∂-=∂∂。
答: H=U+PV F=U-TS G=H-TS U=Q+W dU=δQ+δWdS=δQ/T, δW=-PdV dU=TdS-PdVdH=dU+PdV+VdP=TdS+VdP dG=VdP-SdTdG 是全微分,因此有:TP P TP ST V ,PT G T P G ,T V P G T P T G P ST G P T P G )()()()()()(2222∂∂-=∂∂∂∂∂=∂∂∂∂∂=∂∂∂∂=∂∂∂∂∂-=∂∂∂∂=∂∂∂因此有又而2、论述: 试绘出由吉布斯自由能—成分曲线建立匀晶相图的过程示意图,并加以说明。
(假设两固相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由吉布斯自由能曲线建立匀晶相图如上所示,在高温T 1时,对于所有成分,液相的自由能都是最低;在温度T 2时,α和L 两相的自由能曲线有公切线,切点成分为x1和x2,由温度T 2线和两个切点成分在相图上可以确定一个液相线点和一个固相线点。
根据不同温度下自由能成分曲线,可以确定多个液相线点和固相线点,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成为了液相线和固相线。
在低温T 3,固相α的自由能总是比液相L 的低,因此意味着此时相图上进入了固相区间。
HPV UGTSTS FPV3、论述:通过吉布斯自由能成分曲线阐述脱溶分解中由母相析出第二相的过程。
第二相析出:从过饱和固溶体α中(x0)析出另一种结构的β相(xβ),母相的浓度变为xα. 即:α→β+ α1α→β+ α1 的相变驱动力ΔGm的计算为ΔGm=Gm(D)-Gm(C),即图b中的CD段。
图b中EF是指在母相中出现较大为xβ的成分起伏时,由母相α析出第二相的驱动力。
4、根据Boltzman方程S=kLnW,计算高熵合金FeCoNiCuCrAl和FeCoNiCuCrAlTi0.1(即FeCoNiCuCrAl各为1mol,Ti为0.1mol)的摩尔组态熵。
(物理化学)第二章 热力学基础概念题1

第二章 热力学基础概念题一、填空题1、一定量的N 2气在恒温下增大压力,则其吉布斯自由能变 。
(填增大,不变,减小)2、物理量,,,,,,Q W U H V T p 属于状态函数的有 ;属于途径函数的有 ;状态函数中属于强度性质的有 ;属于容量性质的有 。
3、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TS p ⎛⎫∂= ⎪∂⎝⎭ ;对理想气体TS p ⎛⎫∂= ⎪∂⎝⎭ 。
4、21ln V W nRT V =的适用条件是 ; 1TV γ-=常数的适用条件是 ; p H Q ∆=的适用条件是 。
5、1摩尔理想气体经恒温膨胀,恒容加热和恒压冷却三步完成一个循环回到始态,此过程吸热20.0kJ 。
则U ∆= ,H ∆= ,W = 。
6、体积功的通用计算公式是W = ;在可逆过程中,上式成为W = ;在等压过程中,上式成为W = 。
7、给自行车打气时,把气筒内的空气作为体系,设气筒、橡皮管和轮胎均不导热,则该过程中Q 0,W 0 。
8、273.15K 、101.325kPa 下,固体冰融化为水,其Q 0,W 0, U ∆ 0,H ∆ 0 。
二、选择题1、水在可逆相变过程中:(1)0U ∆=,0H ∆=; (2)0T ∆=,0p ∆=;(3)0U ∆=,0T ∆=; (3)以上均不对。
2、理想气体,p m C 与,V m C 的关系为:(1),p m C =,V m C ;(2),p m C >,V m C ;(3),p m C <,V m C ;(4)无法比较。
3、液态水在100℃及101.325Pa 下汽化成水蒸气,则该过程的:(1) △H=0; (2) △S=0; (3) △A=0; (4) △G=0 。
4、理想气体从状态Ⅰ等温自由膨胀到状态Ⅱ,可用那个状态函数的变量来判断过程的自发性: (1)△G ; (2)△U; (3) △S; (4) △H 。
5、公式dG SdT Vdp =-+可适用下述那一过程:(1)在298K, 101.325kP 下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 (2)理想气体膨胀过程;(3)电解水制H 2(g)和O 2(g)的过程;(4)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由()()223N g H g +合成()3NH g 的过程。
大学热力学基础习题答案

大学热力学基础习题答案大学热力学基础习题答案热力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规律。
在大学物理学课程中,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学生通过习题练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大学热力学基础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一摩尔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从体积V1膨胀到体积V2。
求气体对外界做功W。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nRT,可以得到P1V1=P2V2,其中P1和P2分别为气体的初始和末态压强,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由于等温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P1V1=P2V2。
根据气体对外界做功的定义,W=PdV,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dV为气体的体积变化。
将P1V1=P2V2代入上式,可以得到W=P1(V2-V1)。
2. 一个物体的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aT^3,其中a为常数。
求物体的热容C。
答案:热容C定义为物体单位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之比。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式,可以得到U=aT^3。
对该式两边求导,得到dU=3aT^2dT。
根据热容的定义,C=dU/dT,即C=3aT^2。
所以物体的热容C为3aT^2。
3. 一个物体从初始温度T1加热到温度T2,吸收的热量为Q。
如果将该物体再从温度T2降到温度T1,释放的热量是多少?答案: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加,即Q=ΔU。
由于物体在加热过程中内能增加,所以ΔU>0。
而在降温过程中,物体内能减少,即ΔU<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Q=ΔU+W,可以得到释放的热量为Q+W。
由于该物体在加热过程中对外界做正功,所以W>0。
因此,在降温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为Q+W<0。
4. 一个物体的熵S与温度T的关系为S=bT^2,其中b为常数。
求物体的热容C。
答案:热容C定义为物体单位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之比。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参考答案

第一章2.计算下行反应的标准反应焓变△r Hθm:解:①2Al(s) + Fe2O3(s) → Al2O3(s) + 2Fe(s)△f Hθm(kJ•mol-1) 0 -824.2 -1675.7 0 △r Hθm=△f Hθm(Al2O3,s)+2△f Hθm(Fe,s)-2△f Hθm(Al,s)- △f Hθm(Fe2O3 ,s)= -1675.7 + 2×0 - 2×0 - (-824.2)= - 851.5 (kJ•mol-1)②C2H2 (g) + H2(g) → C2H4(g)△f Hθm(kJ•mol-1) 226.73 0 52.26△r Hθm = △f Hθm(C2H4 ,g) - △f Hθm(C2H2,g) - △f Hθm(H2,g)= 52.26 - 226.73 - 0= -174.47 (kJ•mol-1)3. 由下列化学方程式计算液体过氧化氢在298 K时的△f Hθm(H2O2,l):① H2 (g) + 1/2O2 (g) = H2O (g) △r Hθm = - 214.82 kJ•mol-1② 2H(g) + O(g) = H2O (g) △r Hθm = - 926.92 kJ•mol-1③ 2H(g) + 2O(g) = H2O2 (g) △r Hθm = - 1070.6 kJ•mol-1④ 2O(g) = O2 (g) △r Hθm = - 498.34 kJ•mol-1⑤ H2O2 (l) = H2O2 (g) △r Hθm= 51.46 kJ•mol-1解:方法1:根据盖斯定律有:[(方程①-方程②+方程③-方程⑤)×2-方程④]÷2可得以下方程⑥H2(g)+O2(g)=H2O2(l) △r Hθm△r Hθm=[(△r Hθ1-△r Hθ2+△r Hθ3-△r Hθ5) ×2-△r Hθ4] ÷2={[-214.82-(-926.92)+(-1070.6)-51.46] ×2-(-498.34)} ÷2=[(-409.96)×2+498.34] ÷2=(-321.58) ÷2= -160.79(kJ•mol-1)△f Hθm(H2O2 ,l)= △r Hθm= -160.79 kJ•mol-1方法2:(1)由①可知H2O的△f Hθm(H2O,g)= - 214.82 kJ•mol-1(2)根据④计算O的△f Hθm(O,g)2O(g) = O2 (g) △r Hθm = - 498.34 kJ•mol-1△r Hθm = △f Hθm(O2 ,g)- 2△f Hθm(O,g)= 0 - 2△f Hθm(O,g)= - 498.34 kJ•mol-1△f Hθm(O,g)= 249.17 kJ•mol-1(3) 根据②求算△f Hθm(H,g)2H(g) + O(g) = H2O (g) △r Hθm = - 926.92 kJ•mol-1△f Hθm(kJ•mol-1) 249.17 - 214.82△r Hθm = △f Hθm(H2O,g) - 2△f Hθm(H,g) -△f Hθm(O,g)= - 214.82 - 2△f Hθm(H,g)- 249.17= - 926.92△f Hθm(H,g)= 231.465 kJ•mol-1(4) 根据③求算△f Hθm(H2O2 ,g)2H(g) + 2O(g) = H2O2 (g) △r Hθm = - 1070.6 kJ•mol-1△f Hθm(kJ•mol-1) 231.465 249.17△r Hθm = △f Hθm(H2O2 ,g) - 2△f Hθm(H,g) -2△f Hθm(O,g)=△f Hθm(H2O2 ,g) -2×231.465 - 2×249.17= - 1070.6△f Hθm(H2O2 ,g)= - 109.33 kJ•mol-1(5) 根据⑤求算△f Hθm(H2O2 ,l)H2O2 (l) = H2O2 (g) △r Hθm= 51.46 kJ•mol-1△f Hθm(kJ•mol-1) -109.33△r Hθm = △f Hθm(H2O2 ,g) - △f Hθm(H2O2 ,l)= -109.33 - △f Hθm(H2O2 ,l)= 51.46△f Hθm(H2O2 ,l)= -160.79 kJ•mol-14. 在373 K,101.3 kPa下,2.0 mol H2和1.0 mol O2反应,生成2.0 mol的水蒸气,总共放热484 kJ的热量,求该反应的△r H m和△U。
热力学基础练习题答案版

热⼒学基础练习题答案版热⼒学基础练习题1、热⼒学第⼀定律ΔU=Q+W 只适⽤于( D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2、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学第⼀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3、第⼀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法避免(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4、下列叙述中不具状态函数特征的是( D )A.系统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B.系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系统的初终态决定C.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D.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5、下列叙述中,不具可逆过程特征的是( C )A.过程的每⼀步都接近平衡态,故进⾏得⽆限缓慢B.沿原途径反向进⾏时,每⼀⼩步系统与环境均能复原C.过程的初态与终态必定相同D.过程中,若做功则做最⼤功,若耗功则耗最⼩功6、在下列关于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因为ΔH=Q,所以焓是恒压热PB.⽓体的焓只是温度的函数C.⽓体在节流膨胀中,它的焓不改变D.因为ΔH=ΔU+Δ(PV),所以任何过程都有ΔH>0的结论7、下⾯关于标准摩尔⽣成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C.⽣成反应的温度必须是298.15KD.⽣成反应中各物质所达到的压⼒必须是100KPa8、选出下列性质参数中属于容量性质的量 ( C )A.温度TB.浓度cC.体积VD.压⼒p9、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 (B) 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 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 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不断变化10、如图,在绝热盛⽔容器中,浸⼊电阻丝,通电⼀段时间,通电后⽔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B )(A) W =0,Q <0,U <0 (B). W>0,Q <0,U >0(C) W <0,Q <0,U >0 (D). W <0,Q =0,U >011、若将⼈作为⼀个体系,则该体系为 ( C )A.孤⽴体系B.封闭体系C.敞开体系D.⽆法确定12、刚性绝热箱内发⽣⼀化学反应,则反应体系为 ( A )A.孤⽴体系B.敞开体系C.封闭体系D.绝热体系13、下列性质属于强度性质的是 ( D )A.内能和焓B.压⼒与恒压热容C.温度与体积差A.状态⼀定,值⼀定B.在数学上有全微分性质C.其循环积分等于零D.所有状态函数的绝对值都⽆法确定15、关于等压摩尔热容和等容摩尔热容,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Cp,m 与Cv,m不相等,因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系统多作体积功B.Cp,m –Cv,m=R既适⽤于理想⽓体体系,也适⽤于实际⽓体体系C.Cv,m=3/2R适⽤于单原⼦理想⽓体混合物D.在可逆相变中Cp,m 和Cv,m都为⽆限⼤16、对于理想⽓体,⽤等压热容Cp计算ΔH的适⽤范围为 ( C )A.只适⽤于⽆相变,⽆化学变化的等压变温过程B.只适⽤于⽆相变,⽆化学变化的等容变温过程C.适⽤于⽆相变,⽆化学变化的任意过程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17、H=Q p此式适⽤于哪⼀个过程:( B )(A)理想⽓体从101325Pa反抗恒定的10132.5Pa膨胀到10132.5Pa (B)在0℃、101325Pa下,冰融化成⽔(C)电解CuSO4的⽔溶液(D)⽓体从(298K,101325Pa)可逆变化到(373K,10132.5Pa )2=2NH3的反应进度ξ=1mol时,它表⽰系统中 ( A )A.有1molN2和3molH2变成了2molNH3B.反应已进⾏完全,系统中只有⽣成物存在C.有1molN2和3molH2参加了反应D.有2molNH3参加了反应19、对于化学反应进度,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B )A.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反应完成的程度⽆关B.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反应式写法有关C.对于指定反应,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物质的选择有关D.反应进度之值与平衡转化率有关20、对于化学反应进度,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B )A.化学反应进度随着反应进⾏⽽变化,其值越⼤,反应完成的程度越⼤B.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反应式写法⽆关C.对于指定的反应,反应进度之值与物质的选择⽆关D.化学反应进度与物质的量具有相同的量纲21、欲测定有机物的燃烧热Q p ,⼀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实测得热效为Q V。
热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热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守恒,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 能量可以在封闭系统中增加或减少D. 能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答案:B2. 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系统无序度的物理量,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熵是一个状态函数B. 熵是一个过程函数C. 熵只与系统的温度有关D. 熵只与系统的压力有关答案:A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n代表摩尔数,R代表气体常数,T代表温度。
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于所有气体B. 在恒定温度下,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C. 在恒定压力下,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D. 在恒定体积下,气体的压力与温度成正比答案:A4.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B. 热量可以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C. 热量可以在外界做功的情况下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D. 热量可以在没有外界做功的情况下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答案:C5. 卡诺循环是理想化的热机循环,其效率只与热源和冷源的温度有关。
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卡诺循环的效率与工作介质无关B. 卡诺循环的效率与热源和冷源的温度差有关C. 卡诺循环的效率与热源和冷源的温度成正比D. 卡诺循环的效率在所有循环中是最高的答案:C6.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绝对零度是可以达到的B. 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C. 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熵为零D. 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熵为负值答案:B7. 热力学中的吉布斯自由能(G)是用来描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系统自发进行变化的能力。
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ΔG)是负值时,反应自发进行B. 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ΔG)是正值时,反应非自发进行C. 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ΔG)是零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D. 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ΔG)与系统的温度和压力无关答案:D8. 相变是指物质在不同相态之间的转变,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B.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C.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熵值不变D.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体积可能会发生变化答案:C9. 热力学中的临界点是指物质的气液两相在该点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简答题:1、什么是准静态过程?答案:一热力学系统开始时处于某一平衡态,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到达另一平衡态,若中间过程进行是无限缓慢的,每一个中间态都可近似看作是平衡态,那么系统的这个状态变化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2、从增加内能来说,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
但又如何理解它们在本质上的差别呢?答:做功是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热传递是热能的传递而不是不同能量的转换。
3、一系统能否吸收热量,仅使其内能变化? 一系统能否吸收热量,而不使其内能变化?答:可以吸热仅使其内能变化,只要不对外做功。
比如加热固体,吸收的热量全部转换为内能升高温度;不能吸热使内能不变,否则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4、有人认为:“在任意的绝热过程中,只要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系统的温度就不会改变。
”此说法对吗? 为什么?答:不对。
对外做功,则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5、分别在Vp-图、Tp-图上,画出等体、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的曲线。
V-图和T6、 比较摩尔定体热容和摩尔定压热容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表示1摩尔气体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不同点:摩尔定体热容是1摩尔气体,在体积不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摩尔定压热容是1摩尔气体,在压强不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两者之间的关系为R C C v p +=7、什么是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答案: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果逆过程能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而且不引起其它变化;不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果逆过程能不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或者重复正过程时必然引起其它变化。
8、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答案: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工作的热机,它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使其全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动地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9、什么是第一类永动机与第二类永动机?答案: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叫第一类永动机,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叫第二类永动机。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二定律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选择题1-A; 2-C; 3-A; 4-D; 5-B; 6-D; 7-A; 8-D; 9-A; 10-D; 11-B; 12-B; 13- A; 14-C; 15-C; 16-B; 17-C;1.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a )(A)热容C 不是状态函数; (B)热容C 与途径无关;(C)恒压热容C p 不是状态函数;(D)恒容热容C V 不是状态函数。
2.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c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3.某高压容器中盛有可能的气体是O 2 ,Ar, CO 2, NH 3中的一种,在298K 时由5dm3绝热可逆膨胀到6dm3,温度降低21K ,则容器中的气体( a )(A) O 2 (B) Ar (C) CO 2 (D) NH 34.戊烷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3520kJ·mol -1,CO 2(g)和H 2O(l)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395 kJ·mol -1和-286 kJ·mol -1,则戊烷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d )(A) 2839 kJ·mol -1 (B) -2839 kJ·mol -1 (C) 171 kJ·mol -1 (D) -171 kJ·mol -15.已知反应)()(21)(222g O H g O g H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T H m r 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T H m r θ∆是H 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B). )(T H m r θ∆是H 2O(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C). )(T H m r θ∆是负值 (D). )(T H m r θ∆与反应的θm r U ∆数值相等 6.在指定的条件下与物质数量无关的一组物理量是( d )(A) T , P, n (B) U m , C p, C V(C) ΔH, ΔU, Δξ (D) V m , ΔH f,m (B), ΔH c,m (B)7.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下列那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 a )(A) Q=0 ΔH=0 ΔP< 0 ΔT≠0 (B) Q=0 ΔH<0 ΔP> 0 ΔT>0(C) Q>0 ΔH=0 ΔP< 0 ΔT<0 (D) Q<0 ΔH=0 ΔP< 0 ΔT≠08.已知反应 H 2(g) + 1/2O 2(g) →H 2O(l)的热效应为ΔH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ΔH 是H 2O(l)的生成热 (B) ΔH 是H 2(g)的燃烧热(C) ΔH 与反应 的ΔU 的数量不等 (D) ΔH 与ΔH θ数值相等9.为判断某气体能否液化,需考察在该条件下的( a )(A) μJ-T> 0 (B) μJ-T< 0 (C) μJ-T = 0 (D) 不必考虑μJ-T的数值10.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RT+bP(b>0),1mol该气体经等温等压压缩后其内能变化为(d )(A) ΔU>0 (B) ΔU <0 (C) ΔU =0 (D) 该过程本身不能实现11.均相纯物质在相同温度下C V > C P的情况是( b )(A) (∂P/∂T)V<0 (B) (∂V/∂T)P<0(C) (∂P/∂V)T<0 (D) 不可能出现C V>C P12.理想气体从相同始态分别经绝热可逆膨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到达相同的压力,则其终态的温度,体积和体系的焓变必定是( b )(A) T可逆> T不可逆, V可逆> V不可逆, ΔH可逆>ΔH不可逆(B) T可逆< T不可逆, V可逆< V不可逆, ΔH可逆<ΔH不可逆(C) T可逆< T不可逆, V可逆> V不可逆, ΔH可逆<ΔH不可逆(D) T可逆< T不可逆, V可逆< V不可逆, ΔH可逆>ΔH不可逆13.1mol、373K、1atm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达到373K、1atm下的水汽:(1)等温可逆蒸发,(2)真空蒸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 热力学基础练习与答案
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 班内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
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 多的过程 [ ] (A) 是A →B. (B) 是A →C.
(C) 是A →D.
(D) 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2. 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一个盛有氨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 成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 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氨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氨气传递热量 是: [ ] (A) 6 J. (B) 5 J.
(C) 3 J. (D) 2 J. 3.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起始温度为T ,体积为V ,该气体在下面循环过程中经过三个平衡过程:(1) 绝热膨胀到体积为2V ,(2)等体变化使温度恢复为T ,(3) 等温压缩到原来体积V ,则此整个循环过程中 [ ] (A) 气体向外界放热 (B) 气体对外界作正功
(C) 气体内能增加 (D) 气体内能减少
4. 一定量理想气体经历的循环过程用V -T 曲线表示如图.在此循
环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的过程是 [ ]
(A) A →B .
(B) B →C . (C) C →
A . (D)
B →
C 和B →C .
5. 设高温热源的热力学温度是低温热源的热力学温度的n 倍,则理想气体在
一次卡诺循环中,传给低温热源的热量是从高温热源吸取热量的 [ ]
(A) n 倍. (B) n -1倍.
(C) n 1倍. (D) n n 1 倍.
6.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状态A 变到平衡状态 B (p A = p B ),则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系统必然 [ ] (A) 对外作正功. (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 V
V
1. 写出理想气体在等体、等压、绝热过程中,内能增量的表达式:等体过程 _______________,等压过程 ________________,绝热过程______________。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是等价的,表明在自然界中 所有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开尔文表述指出了______________ 过程是不可逆的,而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__________________过程是不可逆的。
3.写出理想气体经历以下过程所作功A 、吸热Q 和内能增量E ∆值的正负:
(1)如图(a ),在I-II-III 过程中,______A ,_______Q ,______E ∆。
(2)如图(b ),在I-II-III 过程中,______A ,_______Q ,______E ∆。
在I-II ’-III 过程中,________A ,_______Q ,___________E ∆。
4. 卡诺致冷机的致冷系数为:
2 1 2
2 T T T A Q w -=
=
,如高、低温热源温度分别为:K T 4001 =,K T 3002 =,而且每一循环从低温热源所吸的热为 360 2 J Q =。
则在每一循环中,外界必须作功________ =A 。
5. 一设计者试图设计出这样一种热机:它在一个循环的过程中,能从温度为:
036 K 的高温热源中吸热: 106.9 4J ⨯,向温度为: 027 K 的低温热源放出
100.7 4J ⨯的热量,这样的热机 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制成,
原因是: 。
p
V
p
(a)
(b)
第3题图
1.质量为2kg的氧气,其温度由270K升高到330K,如分别经历了:(1)等体过程;(2)等压过程。
计算在这两个过程中,系统各吸收了多少热量?各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各作了多少功?
2.一系统由如图所示的a状态沿acb到b状态,有340J热量传入系统,而系统对外作功128J,(1)若adb过程系统对外作功52J,则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
(2)当系统由b态沿曲线ba返回a状态时,外界对系统作功88J,则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其热量值是多少?
p
O V
3. 1 mol 单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可逆循环,联结ac 两点的曲线Ⅲ的方程为2020/V V p p , a 点的温度为T 0
(1) 试以T 0 , 普适气体常量R 表示Ⅰ、Ⅱ、Ⅲ过程
中
气体吸收的热量。
(2) 求此循环的效率。
(提示:循环效率的定义式η=1- Q 2 /Q 1, Q 1为循环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 2为循环中气体放出的热量。
)
p
9p 0
第一次 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1. A 2.A 3. A 4. A 5. C 6. B 二、填空题:
1.p V i T R i E ∆⋅=∆⋅⋅
=∆22ν, V p i
T R i E ∆⋅=∆⋅⋅=∆22ν, T R
T R i E ∆-=∆⋅⋅=∆1
2γνν
2. 功完全转变为热(热功转换); 热量自动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热量
传递,热传导)
3. (1)负,负(放热),零; (2)正,负(放热),负; 正,正(吸热),负
4. J 120
5. 不能; 该热机的效率为:
48 136.9 0.76.9 =-,超过理想可逆机的效率:
4 13602701=-。
三、计算题: 1.
mol M m 5.62032
.02
===
ν, , 5=i R R i C V 252== ,
R R C C V p 2
7
=+=
(1) 等体过程 0=A , J R T C E Q V 4
1079.79375⨯≈=∆⋅⋅=∆=ν
(2) 等压过程 J R T C Q p 5
10091.113125⨯≈=∆⋅⋅=ν , E ∆与过程无关,同上;
J R E Q A 41012.33750⨯≈=∆-=
2.(1)J E A Q adb J E acb 26421252 :
,212128340 :=+=∆+=∴=-=∆Θ ⑵ J E A Q J A J E a b 300 ,88 ,212 :-=∆+=∴-=-=∆→Θ, 放热。
3. 设a 状态的状态参量为p 0, V 0, T 0,则p b =9p 0, V b =V 0, T b =(p b /p a )T a =9T 0
2
2
0V V p p c c = 000
3V V p p
V c == ∴ p c V c =RT c T c = 27T 0 (1) 过程Ⅰ )9(2
3
)(00T T R T T C Q a b V V -=-=012RT =
(2) 过程Ⅱ Q p = C p (T c -T b ) = 45 RT 0 过程Ⅲ
⎰+-=a
c
V V c a V V V V p T T C Q 2020/d )()( )(3)27(23
3320
000c a V V V p T T R -+-=
02
3030007.473)
27(39RT V V V p RT -=-+-= (2) %3.1645127.471|
|10
00=+-=+-
=RT RT RT Q Q Q p V 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