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在酯交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固体酸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酯化或者酯交换 反应 中为 了使反应充分 ,往往会 加入过量的 醇 ,而过量 的醇 又促进 酸性树 脂 的溶胀 ,促使 大量大分 子的 反应物可以扩散到催化剂 内部 的酸性位点进行反应。 2 沸石分 子筛
物 ,是强酸性大孔 阳离子交换树脂 。这两种有机 酸树脂都 已
沸 石 分 子 筛 在 酯 化 反 应 中具 有 优 良 的反 应 活 性 。 Si一0
结构方面 Nation和 Amberlyst一15材料 本身都具有 较小
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 研究 中取得 的进展 。这些 固体 酸催化 的孔容和 比表面积 ,分别 小于 5 am /g和 50 m /g,但是 当浸
剂 主 要 包 括 有 机 酸 树 脂 、沸 石 分 子 筛 、微 孔 硅 、杂 多 酸 、硫 酸 渍 极 性 溶 剂 后 ,材 料 溶 胀 并 且 变 成 大 孔 材 料 。交 联 的 聚 合 物
中 图 分类 号 :TQ314.24 2
文 献 标X(2016)03—0041—02
Research Progress on Esterification Catalyzed by Solid Acids Wang Danjun,Zheng Huaan,Zhang Shengjun,Zhu Minli
经商业化生产并应 用于多种 工业 反应 ,例如 甲基 叔丁基醚合 一 AJ产 生 Brsnsted酸 和 Lewis酸 ,因此 改 变 SWA1比 ,酸 性 能
成 、双酚 A合成 、叔丁 醇脱 水制 备异 丁 烯 、丙 烷水 合二 丙醇 和 催 化 活 性 也 随 之 改 变 。 一 般 情 况 下 ,随 Si/A1比增 多 酸 性
分 子筛 、微 孔 硅 、杂 多 酸 、硫 酸金 属氧 化 物 和 双 金 属 氧 化 物 )的结 构 、酸 性 能 、反 应 活性 关 系 等 。展 望 了 固体 酸 催 化 剂在 酯 化 反 应 在
负载型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双酯化反应研究

负载型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双酯化反应研究白林;陈洁;王代莲【摘要】以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硅胶、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等固体材料为载体分别负载对甲苯磺酸,硬脂酸和乙二醇双酯化反应为模版,筛选出高活性的负载型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酯化反应活性最高.在该酯化反应条件下,探讨了不同负载方法、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和催化剂重复使用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当活性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负载量为19.7%,催化剂用量为0.2g,反应温度130℃时,反应2h,产物产率可达97.1%.该负载型催化剂是一种选择性高、催化性能良好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而且重复使用效果好.【期刊名称】《甘肃高师学报》【年(卷),期】2017(022)003【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活性氧化铝;对甲苯磺酸;硬脂酸;乙二醇;乙二醇双硬脂酸酯【作者】白林;陈洁;王代莲【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绿色化学实验与教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兰州城市学院绿色化学实验与教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兰州城市学院绿色化学实验与教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5.5;TQ206对甲苯磺酸(p-toluenesulfonic acid,TsOH),是一种白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可溶于水、醇、醚和其他极性溶剂,极易潮解,易使木材、棉织物脱水而碳化.常见的有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TsOH·H2O)和四水合物(TsOH·4H2O).对甲苯磺酸是一种无氧化性的有机酸,被广泛用作催化剂,具备浓硫酸的许多优点,活性高、不腐蚀设备、污染小,碳化作用比浓硫酸弱,操作工艺简单.因此,对甲苯磺酸是替代浓硫酸作为有机反应催化剂的最佳选择.用对甲苯磺酸催化羧酸与正丁醇双酯化反应已有报道[1,2],该催化剂具有反应时间短、酯化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便于操作等特点.但反应结束后,催化剂溶解在产品或废液中无法收回,导致产物要经过中和、水洗、干燥等工艺,后续处理工艺复杂.所以将活性催化剂负(固)载到另一种载体上,制成负载型催化剂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负载型催化剂相对于均相催化剂,具有稳定性好、能够重复利用、操作简便等优点,在绿色催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负(固)载型催化剂的载体材料主要是无机载体,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有活性炭、SiO2、TiO2、MCM-41分子筛、硅藻土、介孔材料、离子交换树脂等,这些载体共同的特点是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活性官能团及规则的孔道等[3].负(固)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吸附法、浸渍法、水热分散法、溶胶-凝胶法、接枝法等.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酯化反应的载体大多采用活性炭[4-7],也有硅胶[8]、硅藻土[9]、MCM-41[10]、SBA-15[11]为载体的报道.活性炭作为载体价廉易得,但易脱色使产物颜色加深.而MCM-41、SBA-15载体材料需要制备.针对目前均相催化体系稳定性差、回收难、污染大的问题,将对甲苯磺酸负载到TiO2、SiO2、活性C、硅胶、活性氧化铝等价廉商品化的载体上制成载体催化剂,运用硬脂酸与乙二醇双酯化反应进行催化活性筛选,探索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方法、负载量,催化剂的用量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效率.2.1 实验原理以硬脂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在负载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乙二醇双硬脂酸酯.化学反应式如下:2.2 仪器与试剂仪器:DF-101B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浙江省乐清市乐成电器厂);Sartorius 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分度值为0.1mg;ZK-82A型真空干燥箱;SHB-Ⅲ循环水式真空泵(西安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WRS-1A数字熔点测定仪(上海物理光学仪器厂),温度未校正;Nicolet 5700红外光谱仪(美国Thermo Nicolet公司,KBr压片).试剂:对甲苯磺酸,硬脂酸,乙二醇,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硅胶,活性氧化铝(ø3-7mm,上海分子筛厂),活性炭(粒状),氢氧化钠,盐酸,乙醇(95%)为国产分析纯或化学纯试剂,使用前均未进一步处理.2.3 载体催化剂的制备2.3.1 载体的预处理活性炭,用蒸馏水把粉末清洗干净,烘干后把颗粒活性炭在120℃下活化2h.硅胶、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活性氧化铝,在110℃下干燥4h.2.3.2 催化剂制备称取5g预处理的催化剂载体,加入到20mL质量分数为30%的对甲苯磺酸溶液中,在100~110℃的油浴中搅拌,直至溶液中水分自然蒸干,然后在140℃下烘干至恒重.2.4 实验方法在50mL圆底烧瓶中按照n(硬脂酸)∶n(乙二醇)为1∶3.5的量依次加入硬脂酸、乙二醇,催化剂用量为3%(以占硬脂酸物质的量计)混合均匀,用装有回流冷凝装置的恒温磁力搅拌器加热搅拌,控制反应温度在130~135℃,反应2h.待反应结束后,趁热倒出溶液,并冷却.向烧瓶内加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残余的硬脂酸,合并产物,在其中滴加稀盐酸至酸性,置于冰水中静置后硬脂酸酯析出.将所得硬脂酸酯抽滤,干燥,称重,计算产率.粗产品用95%乙醇重结晶、干燥后测定熔点,并用红外光谱表征结构.2.5 产物结构表征产物结构表征通过熔点测定和红外光谱仪进行结构分析.用数字熔点测定仪测定三次平均值为62.1~62.5℃,与文献[12]一致.其红外光谱图:2942~ 2792cm-1为C-H伸缩振动峰;1750~1735cm-1为 C=O的酯羰基伸缩振动峰;1280,1262,1163cm-1为C-O伸缩振动峰;708cm-1为(CH2)n,n>4平面摇摆振动.图中无-OH的伸缩振动峰,说明白色片状产物为乙二醇双硬脂酸酯.为了用比较少的实验次数全面考察各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采用控制单一变量因素的方法对各因素进行探讨,如不同的载体催化剂、催化剂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重复利用等.3.1 负载型对甲苯磺酸催化剂制备方法的选择用三种方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以活性炭为例):方法一是将一定浓度的对甲苯磺酸通过浸渍法使其负载到活性炭上,但实际上制备的载体催化剂负载量小,催化剂活性并无明显增加;方法二是将两者的混合物置于高于室温的环境中使分子的热运动加快,通过搅拌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和分子间的碰撞机会,使得活性组分能充分地负载到活性炭上,此法制得的负载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方法一有所增加;方法三是将两者的混合物加热搅拌使水分蒸干恒重,相同浓度下对甲苯磺酸的负载量最高.这是由于活性组分对甲苯磺酸溶于水,载体与溶液呈两相,最终会达到吸附平衡.方法三避免了对甲苯磺酸的流失,活性组分也能更深入地进入载体的孔径内.因此,选择方法三制备载体催化剂.3.2 不同载体催化剂对双酯化产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分别选用活性炭、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硅胶、活性氧化铝负载的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作为双酯化反应催化剂,以酯化产物的外观及产率作为判断催化剂效果的依据.按照2.4实验方法,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载体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活性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的产率与酯化产物的外观均优于其它载体.故以活性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作为双酯化反应的最佳催化剂.3.3 催化剂负载量对双酯化产率的影响按1∶3.5取硬脂酸、乙二醇混合均匀,活性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用量为3%(以占硬脂酸物质的量计),在110~120℃下,用装有冷凝回流装置的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加热搅拌,反应时间为2h,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知,当活性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负载量为19.7%时,产率最高,继续增加催化剂负载量产率反而降低.说明活性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其酸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随着负载催化剂负载量的增大,其催化活性增大.合成乙二醇双硬脂酸酯适宜的催化剂负载量为19.7%.3.4 催化剂用量对双酯化产率的影响按照2.4实验方法,考察负载量为19.7%的负载催化剂的用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知,当催化剂用量在0.2g时,产率最高达到97.1%,继续增加催化剂用量时产率反而降低,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催化剂的用量有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产率会随着催化剂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超出范围后,产率反而会随着催化剂的用量的增加有所降低.因此,从合成效率考虑,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0.2g.3.5 催化剂重复利用对双酯化产率的影响用负载量为19.7%的负载型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用量为0.2g,其他条件、后处理同2.4.用保留在圆底烧瓶内的载体催化剂重复实验,实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制备的活性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重复使用效果好.随着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多,产率逐渐减小,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至少可以使用5次. 通过对各种不同催化剂载体的筛选,确定了活性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为双酯化反应的适宜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反复研究.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其酸度间具有一定的关系,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其催化活性也随之增大.当负载量为19.7%,在优化合成条件下,乙二醇双硬脂酸酯产率达到97.1%.负载型对甲苯磺酸催化剂既具备了均相酸催化剂的高活性、高选择性,克服了均相酸催化剂难分离、难回收、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可重复使用、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是复合型催化剂的发展方向.【相关文献】[1]王兰芝,张景涛,林进.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的研究[J].化学试剂,2000,22(5):311,292.[2]熊文高,俞善信,刘淑云.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4(4):37-39.[3]陈奠宇,吴正兴.固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研究新进展[J].应用化工,2006,35(10):802-804.[4]韦国兵,江国防.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J].益阳师专学报,2002,19(3):36-38.[5]訾俊峰,朱蕾.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正己酯[J].精细石油化工,2006,23(3): 1-2.[6]白云飞,郑嘉明,张水英,等.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二甲基丙烯酸丁二醇酯[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6,36(5):63-66.[7]郑帼,刘成林,吴波,等.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6,35(2):52-55.[8]梁红冬,梁亚梁.硅胶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苯甲酸乙酯[J].日用化学工业,2012,42(6):443-445.[9]梁红冬,吴健文.负载型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乙二醇硬脂酸单酯[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8,38(5):58-61.[10]常胡,孙士淇,孟小雷,等.MCM-41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柠檬酸异辛酯[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2(1):62-67.[11]孙慧,邓启刚,田志茗.SBA-15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J].化工时刊,2006,20(11):30-32.[12]崔萍,刘榛榛.乙二醇硬脂酸酯的合成[J].应用化工,2005,34(9):550-551.。
固体碱催化剂CaO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固体碱催化剂CaO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摘要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用固体碱CaO催化剂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反应机理并分别对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占油的比重以及水的含量进行了单独考查。
实验结果表明:醇、油摩尔比12:1,CaO占大豆油质量的8%,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65℃,甲醇含水量2.03%会取得最佳效果,生物柴油产率超过95%。
该催化剂使用寿命要比负载型催化剂K2CO3/γ-Al2O3和KF/γ-Al2O3更长。
氧化钙的重复实用性很好,在反应时间为1.5h,即使被重复使用20次,也未对生物柴油的产率有太大的影响。
关键词:生物柴油;氧化钙;固体碱催化剂;酯交换;大豆油1.简介大豆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脂肪酸甲基酯,FAME)催化剂有碱,酸,酶。
碱催化剂包括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
目前常用的是均相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它们的醇盐。
均相碱催化酯交换反应要远远快于酸催化。
然而,反应后从有机相把催化剂转移到水相中比较困难。
因此,用此种方法制备生物柴油中,分离催化剂是相当昂贵的。
非均相催化剂有许多优点:它们没有腐蚀性,对环境无害并且没有分离上的问题。
同时,他们更容易从产品液相中分离出来,较高的活性,选择性和更长的寿命。
目前,人们开发出了许多种多相催化剂,进行植物油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如碱土金属氧化物,各种碱金属负载于氧化铝或沸石的化合物。
然而,对于大多数的碱性催化剂,其活性成份很容易中毒。
它们表现在和甲醇反应的寿命短。
氧化钙碱强度大于H—= 26.5,许多研究者已经把它作为一种固体强碱催化剂进行了研究。
CaO作为一种固体碱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具有许多优点,如高活性,反应条件不高,催化剂寿命长,催化剂成本低等等。
雷迪在室温条件下使用纳米氧化钙生产生物柴油。
但是,反应速度缓慢,它需要6-24 小时以期在最佳反应时间达到最高转化率。
他还观察到用豆油CaO8次后失去活性和动物脂肪CaO3次后失去活性。
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催化剂效用研究

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催化剂效用研究摘要:生物柴油是一种具有环境友好型的可代替矿质燃料燃烧的新型绿色燃料。
本文概述了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特别是酯交换法中各种催化剂的特点与性能,以及各催化剂的催化效应。
目前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反应的催化剂有三大类:碱性催化剂、酸性催化剂和酶催化剂。
碱性催化剂的主要特点是反应条件要求较低,反应较温和,生物柴油产率较高。
酸性催化剂的主要特点是反应活性较高,对原油的酸值等参数要求不高,预处理部分脱胶等步骤可以简化或去除。
酶催化剂反应较温和,对反应设备要求较低,不会产生皂化等副反应。
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是均相碱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
关键词:生物柴油酯交换法催化剂制备效率引言随着全球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和全球石油能源危机的不断涌现,寻找可替代矿质燃料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受到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
然而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替代传统矿质燃料燃烧的新型绿色燃料,无疑是缓解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最好的选择之一。
未加工过的或使用过的植物油以及动物脂肪中的甘油三酸酯使油料粘度过高,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可使油料粘度降低,改善油料的流动性和汽化性能,生产出粘度与矿物柴油接近的生物柴油,且生物柴油以其环境友好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矿质燃料燃烧,因此生物柴油制备技术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分为直接使用法、混合法、微乳化法。
此法虽可降低动植物油脂粘度,但存在积碳和润滑油污染等问题。
化学法分为高温裂解法和酯交换法。
高温裂解法其主要产品是生物汽油,且反应温度高并难以控制。
相比之下,酯交换法是一种更好的化学方法,它是利用甲醇或乙醇等短链醇与动植物脂肪中的甘油三酸酯发生酯交换反应,将甘油三酸酯断裂为长链脂肪酸甲/乙酯,从而缩短碳链长度,降低油料的粘度,生产出粘度与矿物柴油接近的生物柴油[1]。
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虽然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国内外仍有很多研究者对其技术和操作方式进行研究完善,使废油转化率更高、能耗更低,寻求经济高效的制备技术。
固体碱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o eeo hmir n i c n e We a eces nvr t, h a x We a 10 0, hn ) C l g f e syadLf S i c , i nT ah r U i sy S a ni i n7 4 0 C ia l C t e e n ei n
摘 要 : 综述了固体碱的种类, 选择一些以固体碱作为催化剂的反应来说明固体碱催化剂的应用, 着重介绍了固体碱催化剂在
有机反应 中的应用 , 并做简短 的论述 , 进而对 固体碱催化剂 的研究作 了展望 。
关键 词 : 固体碱催化剂; 有机固体碱 ; 无机固体碱
中 图分类 号 :67 0 4
催 化 科 学 在 国 民 经 济 中 具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每 种 新 催 化
剂和新催 化工艺的研 制成 功都会 引起包 括化工 、 油加工 等重 石 大工业在内的生产工艺上的改革 , 生产 成本可 以大幅度 降低 , 并 为改变人类生活习惯提供一 系列新产 品和新 材料 。其 中对 固体 碱的应用最为突出。固体碱 就是 指能够化学 吸附酸 的固体或能 使酸性指示剂变色 的 固体 。 目前 固体 碱大 多制备 复 杂、 本 昂 成 贵 、 度 较 差 、 易 被 大 气 中 的 C :H O 等 杂 质 污 染 , 比表 面 强 极 O、 且 积小 , 因此众多学者 都正 在积极地 研究 如何简 单地制 备成 本低 廉、 强度高 、 易被 杂质 污染 的固体碱。 目前新 的 固体碱 材料不 不 断的被开发 ,固体碱催化剂 的应用也 将越来 越广泛 。随着表 面 科学和多相催 化的进 一步发 展 , 表面科 学和多 相催化 的结 合使 包 括 环境 友好 催 化 在 内 的等 众 多 研 究 应 用 越 来 越 多 地 被 人 们 重 视 , 固体碱催化 剂作 为环境 友好 催化 剂也 成 为研究 的热 点。 而 本 文通过对 固体碱种类及其在应 用中的反应机 理进行 了理论性 的 阐 述 , 以总 结 分 析 , 而 对 固体 碱 未 来 发 展 做 了展 望 。 加 进
活性炭负载型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的研究

N i c o l e t 3 1 0 F I ' 一 I R红 外 光 谱 仪 , N E T Z S C H・ S T A 4 0 9 P C型热重 分析仪 , A g i l e n t l 1 0 0型高效气相 色谱仪 , B s 一 5 型 自动控温电磁搅拌器。
l h , 反应温度为 6 5 ℃, 考察不 同的 K O H浸渍液浓度 对酯交换反应 的影 响。产物的选择性变化见表 1 ,
炭固体碱催化剂 , 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
1 - 3 酯 交换 反 应
先 将 称 量 好 的三 醋 酸 甘 油 酯 和 甲醇 倒 人 烧 瓶 中, 加入适 量 的催 化剂 。再通 人冷凝 水 , 启动 搅拌器 , 开 启加 热 电源 , 升 温至 预定 温度 并 稳定 后开 始计 时 ,
关键词 : 活性 炭; 负载型 ; 固体碱 ; 催化 ; 酯交换 中图分类号 : O 6 4 3 _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9 9 0 5 ( 2 0 1 3 ) 1 2 - 0 0 1 1 - 0 4
面对 着 日益 严 峻 的环 境 和 能 源 问 题 , 开 发 生 物 柴油用 以代替部分石化柴油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酯
活性炭负载型 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 的研究
刘 贤响 ,刘 姣 , 苏胜 培 ,尹 笃 林
( 资源精 细化 与先进材料湖南省高校重点 实验室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 院,湖南 长沙 4 1 0 0 8 1 ) 摘 要 :采用浸 渍法 制备 了活性炭 负载K O H固体碱催化剂 ,考察了它们在三醋酸甘油酯与 甲醇酯交换反应 中的
三醋 酸 甘 油 酯 ( 分 析纯 ) , 甲醇( 分析纯 ) , 氢 氧 化钾 ( 分析纯 ) , 活 性炭 ( 分 析纯 ) 。
固体碱催化剂_K_2O_C_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

国内外有关生物柴油固体碱催化剂的研究取得 了一些进展 。韩鹤友等 [ 3 ] 将 K2 O 负载在 A l2 O3 上 制备成纳米催化剂 ,催化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 。郭 萍梅等 [ 4 ]将四氯化锡用于催化高酸值油脂的酯化 反应 ,催化剂可回收重复使用 ,两次酯化后 ,转化率 达到 97%以上 。 Hak - JOO Kim 等 [ 5 ]将 Na负载到 A l2O3 上来催化生物柴油的反应 。美国 G. J. Suppes 等 [ 6 ]研究了沸石 - X 与 ETS - 10 在酯交换反应中 的催化活性 ,发现沸石 - X在 120℃和 150℃下反应 24h,转化率超过 90% , ETS - 10 在 100℃下反应 3h
采用 GB 265测定产品运动粘度 ,所用毛细管粘 度计直径为 0. 6mm ,测定温度为 40℃。
通过 GC - F ID 气相色谱测峰面积 ,转化率计算 公式为 :固体催化所得甲酯的峰面积 /液体 NaOH 催 化所得甲酯的峰面积 ,该反应转化率也用于评价固 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检测时 ,将 10μL 的生物柴 油和 1000μL 的色谱级正己烷注入 2mLGC小瓶中 。 检测条件 :进样温度 260℃,检测温度 330℃,初始炉 温 160℃,起始保留时间 3 m in,升温速率 3℃ /m in 到 172℃, 0. 3℃ /m in 到 175℃, 7℃ /m in 到 245℃, 50℃ /m in到 320℃。载气为 N2 ,流速 40mL /m in,柱 压 11. 06 p si,进样量 0. 2μL。
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大多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 料 ,采用 NaOH、KOH、甲醇钠等均相强碱催化酯交 换制得 。随着技术研究的深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 强 ,强酸强碱均相催化剂生产技术已暴露出一系列 问题 ,如催化剂具有强腐蚀性 、反应完成后均相催化 剂不能较好地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需采用一系列后 处理措施 ,增加了化工原料消耗 ,并形成大量废弃物 排放等 。而固体碱具有容易从产物中分离 、反应后 催化剂容易再生以及对设备腐蚀性小 [ 1, 2 ] 等优点 , 因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
KF、K2CO3_A l2O3负载型固体碱催化棕榈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1 实验部分
1 . 1 试剂 C aO, K 2 CO 3: 分析纯, 上海 凌峰化学试剂有限 公司; - A l2O 3、 KF、 无水甲醇: 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 学试剂有限公司 ; 棕榈油: 工业品, 上海香汇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 ; 四氢呋喃 ( THF )、 正 己烷: 分 析纯, 上 海菲达工贸有限公司; 石油醚: 分析纯, 中国石化杭 州炼油厂; 十八醇 : 化学纯 , 上海五联化工厂。 1 . 2 催化剂的制备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参照 文献 [ 9 , 10]。按照一 定的比例向溶有活性组分 ( KF, K 2 CO 3 ) 的水溶液中 加入载体 ( C aO, - A l2O 3 ), 充分搅拌后静置 24 h, 然后于 80 ! 下干燥 24 h 除去水。将所得固体试样 在一定温度下煅烧即可得到固体粉末状催化剂。 4 种催化剂的煅烧条件见表 1
催化剂的作用。随后, 相继出现了水滑石、 碱性阴离 [ 6] [ 7] 子交换树 脂、 KF /CaO 、 K 2 CO 3 / - A l2 O 3 等作 为固体碱催化剂制备生 物柴油的报道。固体碱催 化剂由于具有活 性高、 反应 条件温和、 产物易分离
∃ 796∃
石 油 化 工 PETROCHEM I CAL T ECHNO LOGY
Syn thesis of B iodiesel from Palm O il by Tran sesterification on Supported Solid Base C atalysts
L i Yongrong, Xin Z hong, L iu Qun, M eng X in
( S tate K ey L aboratory of C hem ical Eng ineering, U N I LA B R esearch C en ter of C hem ical R eact ion Eng ineerin g, D ep art m ent of Product Eng ineering, East Ch ina U n ivers ity of Sc ience and T echno logy, Sh anghai 200237 , C h i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东辉[ 15 ]等以层析用中性氧化铝为载体负载 KOH 并经高温焙烧处理制得 KOH/A1203 催化剂,
收稿日期:2010- 09- 01 作者简介:崔晓燕(1986-),女,江苏南通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分子筛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 通讯联系人
·54·
崔晓燕等,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在酯交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2011 年第 33 卷第 3 期
化学与黏合 CHEMISTRY AND ADHESION
·53·
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在酯交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崔晓燕, 邓 威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摘要:酯交换法是目前生物柴油工业生产的主要方法,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是催化酯交换反应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固体碱催
体碱的载体主要有分子筛、三氧化铝、氧化钙、氧化 镁和二氧化锆等,负载在载体上的前躯体主要为碱 金 属 和 碱 土 金 属 氢 氧 化 物 、碳 酸 盐 、硝 酸 盐 、醋 酸 盐、氨化物和叠氮化物。本文就从负载型固体碱催 化剂在酯交换反应中的研究进行讨论。
1 非分子筛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
1.1 A12O3 为载体的固体碱 A12O3 哈密特常数 H- 最高可达 l5,把前驱体负
Suppes[23 ]等使用 NaOx/NaX(在 500℃下煅烧 4h)为催化剂,催化大豆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在 l5O℃的条件下反应 24h,得到脂肪酸甲酯含量为 96.5%。当分别在 120℃和 60℃下反应 24h 时,脂肪 酸甲酯含量分别为 94.2%和 84.2%。 2.1.2 β 型分子筛
载在 A12O3 上碱强度 H- 最高可达 37,机械强度高 且热稳定性好,所以 A12O3 是工业催化剂常用的载 体 。 [10- 13 ]
Xie[ 14 ]等在研究大豆油的酯交换反应中,使用 KNO3 /γ- A12O3 作为催化剂 (在 500℃下煅烧 5h), 在油醇摩尔比为 l∶l5、反应时间为 7h、催化剂质量 为大豆油质量的 6.5%、反应温度为 60℃的条件下 反应,大豆油的转化率为 87%。
ZrO2 同时拥有酸性、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而 且它还是 P- 型半导体,易于产生氧空穴,它作为催 化剂载体,可和活性组分产生相互作用,因此由它担 载的催化剂与其它物质担载的催化剂相比较,具有 更多的优良性能。虽然以 ZrO2 为载体的固体碱催化 剂研究应用目前还不是很多,但基于上述优点,在 未来的研究应用中以 ZrO2 为载体的固体碱催化剂 定大有潜力。
文章编号:1001- 0017(2011003- 0053- 04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Supported Solid Base Catalyst in Transesterification
CUI Xiao-yan and DENG Wei (College o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Liaon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Chemical Technology, Fushun 113001,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ransesterification is the main method to prepare biodiesel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Supported solid base catalyst which is used to catalyze transesterification is a kind of environment friendly solid base catalyst. The studies on supported solid base catalysts applied in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re introduced which uses A12O3, active carbon, ZrO2, micr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and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as carrier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new supported solid base catalyst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ndustrial de - mand. Key words: Supported solid base catalyst; transesterification; catalyst
魏彤[ 18 ]等将 KI、K2CO3 和 KOH 负载在介孔活 性炭上制备了介孔固体碱,并将其应用于碳酸丙烯 酯和甲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其碱强度 顺 序 为 :KOH/C> K2CO3/C>KI/C。 并 考 察 了 KOH/C 介孔固体碱催化剂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 应的适宜条件:甲醇与 PC 摩尔比 6/1,每克活性炭 的 KOH 负 载 量 0.6 mmol, 催 化 剂 与 PC 质 量 比 0.042/1,反应时间 2h,反应温度 120℃。 1.3 ZrO2 为载体的固体碱
现在制备分子筛固体碱多采用 X 型分子筛,一 是因为这种分子筛孔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二是 因为对这类分子筛的研究比较深入,制备方法比较 成熟,其结构和性能可以得到较好控制。
Zhao T S[22 ]等对酯交换生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 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钾盐修饰的 KX 分子筛固体碱 在甲醇和碳酸丙烯酯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 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活性随负载钾盐种 类的不同而变化,反应活性随碱强度的增强而不断 提高。
活性炭孔穴发达,价格便宜,且具有较大的比 表面积和热稳定性,故是优良的催化剂载体。
郭萍梅[17 ]等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 K2CO3 后经 过煅烧,制得 K2CO3/C 固体碱催化剂,通过正交实 验,得到催化剂的优化制备条件为:K2CO3 与活性炭 摩尔比 0.04,粒径 40 目,煅烧温度 450℃,煅烧时间 3.5h,浸渍时间 3h;将其应用于催化棉籽油酯交换 制备生物柴油,得到最佳工艺参数:醇油摩尔比 8∶ 1、催化剂加入量 4.O%、反应时间 1h。在此条件下, K2CO3/C 的催化活性优于传统均相催化剂,重复使 用多次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Vol. 33,No. 3,2011
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系统地研究 了催化剂的制备、酯交换反应等条件对大豆油转化 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当 KOH 负载量为 10%, 500℃焙烧 3h,催化剂用量 5%,醇油摩尔比 12∶1, 酯交换反应仅 2h,大豆油的转化率高达 98.63%。
近年来,人们将大多数研究倾注在固体酸、固 体超强酸乃至杂多酸等酸的研究上,对固体碱的研 究则相对少一些。但是,实践证实,碱性氛围对许多 化学反应有良好作用,例如上面说到的酯交换反 应,固体碱对其可起到限制进一步酯化的作用等。 固体碱材料可分为氧化物本征固体碱和负载型固 体碱。前者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碱金属和 碱土金属氧化物上,已被系统地研究过。负载型固
2 分子筛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
分子筛具有明确的孔道分布、较高的内比表面 积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应用范围广泛,被广泛用作 负载型固体碱的载体[21 ]。按孔径大小(d)分子筛可 分 为 三 类 :(1)微 孔(d<2nm),(2)介 孔(2nm≤d ≤ 50nm),(3)大孔(d>50nm)。在分子筛固体碱中应用 较多的有微孔分子筛(如 X 型、Y 型和 β 型分子筛 等)和介孔分子筛(如 MCM- 41 和 SBA- 15 等)。微 孔分子筛由于孔道尺寸的影响使其在酯交换反应 中的选择性明显提高,催化效果良好,但由于孔径的 限制,其对大分子的催化没有明显作用,介孔分子 筛由于具有较大孔径、规则的孔道排列、大的比表 面积,突破了微孔孔径的限制,下面就着重讨论微 孔和介孔分子筛固体碱在国内外的研究。 2.1 微孔分子筛固体碱 2.1.1 X 型分子筛
此外,Ebiura[ 16 ]等在研究甘油三油酸酯酯交换 反应中,分别使用 K2CO3/γ- A12O(3 在 550℃下煅 烧 2 h)和 KF/γ- A12O(3 在 400℃下煅烧 1h)作为催 化剂,在 60℃下反应 lh,得到的油酸甲酯含量分别 为 92%和 87%。 1.2 活性炭为载体的固体碱
Satoshi F[19 ]等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利用负载型催 化剂 TiO2/ZrO2 和 A12O3/ZrO2 使大豆油与甲醇发生 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当反应温度大于 175℃时,转 化率为 100%,没有其他的副产物。Ti 和 Al 包覆的 ZrO2 在酯化和酯交换两个反应中都有催化活性,研
究发现只有催化剂在高活性时才有显著的催化效 果,否则在反应中会有皂化物产生。
应用的比较多的介孔分子筛固体碱主要是 MCM 系列和 SBA- 15。MCM 系列固体碱催化剂应用 于酯交换反应报道较多,如许慎敏[26 ]等以 MCM- 41 分子筛为载体,碱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采用等 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固体碱催化剂。采用 CO2- TPD 技 术对无机固体碱催化剂的表面碱作用性能进行了 深入研究,同时采用 HPLC- ELSD 方法考察了负载 不同碱金属的催化剂对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