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考点一六种物态变化2、常见的物态变化的实例:熔化:冰化成水、蜡块变蜡油、解冻冻品、铁变成铁水、沥青晒后变软凝固:水结成冰、蜡油变蜡块、铁水铸造成铁汽化:湿衣服干了、酒精挥发、水的沸腾、液氮沸腾、雾水散去;液化:雾、露、“白气”、眼镜片上起雾升华:结冰的衣服干了、樟脑丸变小、灯丝变细、碘变成碘蒸气、干冰、雪人变小凝华:霜、雾凇、窗户内侧结的冰花、灯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冰箱里的“粉”、冰雹的形成例题1:以下对中华古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例题2: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例题3: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下列图 1 中描述的物理现象正确的是()考点二温度及温度计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①摄氏温度t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②热力学温度T ,常用单位是开尔文,单位符号是K 。

③摄氏温度t和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T=t+273.15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如: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

3.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一浸没,二不碰。

“;示数“三不超”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温度计;③测液体温度时,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待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齐平,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来读数;⑤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值和单位。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一、三种物态:固态、液态、气态,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二、温度①温度的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②温度计的作用:测量温度的仪器。

③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④温度单位:摄氏度(0℃),还有开尔文(K)⑤摄氏温度的规定:一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把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摄氏(1℃)。

⑥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用℃表示。

⑦读法:“-20℃”读作负20摄氏度(或零下20摄氏度)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口腔温度)三、体温计:①量程:35℃-42℃②分度值:0.1℃③特点:离开人体仍表示人体的温度,是因为玻璃泡上方有一个细弯管。

(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内)④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普通温度计不能甩)⑤体温计向外突起的弧形玻璃面相当放大镜,有放大示数的作用。

三、温度计的使用:①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看)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浸)③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要稍候一会儿,待到温度计的液面稳定后再读数。

(候)④读数时玻璃泡仍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读)二、小知识点1.物态变化: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2.固体分类: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3.晶体:固体有确定的熔点称为晶体。

(金属、钻石、冰、食盐、石墨等)4.非晶体:固体没有确定的熔点称为非晶体。

(石蜡、塑料、玻璃、松香、沥青等)5.三点: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注意:达到熔点(或凝固点)的物态有三种可能,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物质温度低于熔点是固态,高于熔点低于沸点是液态,高于沸点是气态。

9物理沪科版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9物理沪科版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知1-讲
石蜡熔化过程记录表
知1-讲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32 35 41 45 47 48 52 56 61 66 72
总结
知1-讲
1.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5 火山爆发是某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 吗,岩浆是由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 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 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 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 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_(填 “升高”或“降低”)。
总结
知2-讲
1. 晶体的熔化特点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 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3. 晶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会熔化 一是温度必须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知2-讲
比较内容
晶体
非晶体
定义 内部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内部原子排列无规则
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3)每隔1min记录温度于表格中。
(4)根据碎冰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数据,在教材的
表格中绘出它们熔化的图像。
(5)分析作出的图像,得出结论。
比较下面两图:
冰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 -3 -2 -1 0 0 0 0.5 1 1.5 2
知3-练
1 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凝固
B. 熔化
C. 先熔化后凝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01 知识管理1.水的物态变化三种状态:水有三种状态,分别为__固__态、__液__态和__气__态,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__转化__.物态变化: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__变化__称为物态变化.2.温度概念:准确表示物体的__冷热__程度,用字母__t__来表示.单位: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摄氏度__,符号为__℃__.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__冰水混合物__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__100__℃.开尔文: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__273.15+t__.3.温度计及其使用原理:根据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规则:(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__量程__;(2)测量时温度计的__玻璃泡__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3)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应__浸没__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__容器壁__和__容器底__;(4)待示数稳定后,读数时视线要与__液面__相平.4.体温计构造:体温计玻璃泡前面有__细弯管__,所以体温计可__离开__人体读数,但每次使用前都要__甩动__.注意:如果用水银柱未被甩下去的温度计去测量人体的体温,只能测出不低于原示数的温度,低于原示数的温度测不出.02 基础题知识点1 温度1.0 ℃的冰和0 ℃的水相比较,它们的冷热程度是( C )A.冰比水冷 B.水比冰冷C.冷热程度一样 D.无法比较2.下列温度最接近37 ℃的是( D )A.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B.北京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沸水的温度是__100__℃,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 ℃,读作__零下4.7摄氏度__.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4.(扬州中考)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D )A B C D5.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C )A.甲B.乙C.丙D.丁6.使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有如下步骤: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等待一段时间;c.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d.用手摸一下热水杯,估计待测热水的温度;e.按要求正确读数并记录.按正确的操作程序,步骤排列应该是__dacbe__.知识点3 体温计7.(河南中考)如图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0.1__ ℃.体温计的示数是__37.3__ ℃.03 中档题8.《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对公共建筑内空调设定的温度有明确要求.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你认为该《决定》对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 A )A.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高于20 ℃B.夏季不高于26 ℃,冬季不低于20 ℃C.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低于20 ℃D.夏季不高于26 ℃,冬季不高于20 ℃9.(遵义中考)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10.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D.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玻璃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11.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D )A.37.0 ℃ B.37.5 ℃C.38. 0 ℃ D.38.5 ℃12.有三只温度计,它们的测量范围分别是:甲:35~42 ℃;乙:-20~50 ℃;丙:-10~110 ℃.如果要用来测量气温,应选择温度计__乙__;如果要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择温度计__丙__;如果要用来测量体温,应选择温度计__甲__.13.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 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__.(2)B图读数时的错误是__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水中__.(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30__℃.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热胀冷缩__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左__(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0__℃.(4)实验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__换用更细的玻璃管__.04 拓展题15.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将此温度计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 ℃;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8 ℃.若将温度计放在空气中示数为26 ℃,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B )A.25 ℃ B.28 ℃ C.24 ℃ D.26 ℃16.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体温计,在构造、使用中都运用了一些物理知识,请说出其中的三项及相关的物理知识?解:①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②构造中有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③使用前要用力甩;利用了惯性.。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温度:通常把物体的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把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的温度规定为100℃。

3、温度计
(1)原理:根据的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
①使用时,要认请温度计的和,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只与充分接触,
③待示数后再读数,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
二、熔化和凝固
5、熔化:物质从变成,熔化要。

凝固:物质从变成,凝固要。

6、熔点和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7
8、晶体的熔化曲线与凝固曲线
(1)物质在AB段是态,热,温度。

(2)物质在BC段是态,热,温度。

(3)物质在CD段是态,热,温度。

(4)物质在DE段是态,热,温度。

(5)物质在EF段是态,热,温度。

(6)物质在FG段是态,热,温度。

(7)物质熔化用时,熔点是;凝固用时,凝固点是,说明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
固点是的。

9、装有晶体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时,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1)(2)。

三、汽化和液化
10、汽化:物质从变为叫汽化,汽化有和两种形式,都要。

液化:物质从变为叫液化,通过和可以使气体液化。

12、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1)(2)。

四、升华和凝华
13、升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升华要。

凝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凝华要。

九年级-物理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温度1. 定义: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3.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用T表示, 单位是开尔文。

通常用摄氏温度, 用t表示, 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温度中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沸水的温度为100度, 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 两种温度的换算关系T=t + 273.15K4.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 下有玻璃泡, 里盛水银或煤油或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 在玻璃管外面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 目的是: 温度变化相同时, 体积变化大, 上面的玻璃管做细, 目的是: 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 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4.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以便准确读数。

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医用温度计也叫做体温计, 内装液体是水银, 比普通温度计多一个细弯管, 使温度计离开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的温度, 所以体温计用前要把升上去的液体用力甩回到玻璃泡里, 并消毒后再测人体温度。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分度值是0.1℃。

二、物态变化1. 熔化(1)定义: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熔化需要吸热。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 晶体如:海波、冰、石墨、水晶、食盐、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等,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

(3)熔点 :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原创】物理 九上12-16章知识点整理

【原创】物理 九上12-16章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2、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温度计的使用:①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②温度计不能触杯底、碰杯壁、否则温度会过低或过高。

③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4、六种物态变化:固态→液态:熔化,吸热。

冰变成水……液态→固态:凝固,放热。

水结成冰……液态→气态:汽化,吸热。

把湿衣服晾干……气态→液态:液化,放热。

雾、露、所有“白气”……固态→气态:升华,吸热。

樟脑球的“消失”、干冰的升华……气态→固态:凝华,放热。

霜……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值叫做该晶体的熔点。

6、固体可分为晶体(如:冰、钻石、水晶石、海波、萘、所有金属……)和非晶体(玻璃、塑料、沥青、石蜡……)。

7、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8、晶体的熔点还会由于“外界压强”或“杂质的存在”变化而变化。

9、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该温度叫做沸点。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10、汽化可分为蒸发和沸腾。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3个:①液体的温度高低;②液体的表面积大小;③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

1、物体的内能①内能是包括由于分子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②单位:J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④物体的内能永远不会为O。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①做功;②热传递。

3、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用“Q”表示。

4、①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相同的②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相同的。

5、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C;比热容单位:J/(kg·℃)。

初三物理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状态.2.物态变化: 物质由向的变化成为物态变化。

3.物体的叫温度.常用字母表示, 单位 , 符号。

热力学温度用字母表示, 单位 , 符号。

4.0℃: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纯净的的温度定位0℃。

5.100℃: ,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位100℃。

6.要准确判断或测量温度, 就必须选用科学的测量工具是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内的液体多为、或等物质。

7.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8.体温计里装的液体是。

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

(1)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2)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和。

估计被测温物体的温度是否在温度计的量程内。

(3)温度计玻璃泡要 _____ __ 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或。

(4)待示数后再读数。

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 看温度计是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熔化与凝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

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

二、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1)晶体: 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 尽管不断 , 但温度却保持 , 即有固定的 , 这类固体叫做;常见的晶体有: 等。

晶体熔化时的叫做熔点。

常见晶体的熔点(1个标准大气压): 固态酒精 , 固态汞 , 冰 , 海波 , 萘 ,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影响晶体熔点的因素: 或。

(2)非晶体: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 只要不断 , 其温度就会不断 , 即没有固定的 , 这类固体叫做。

常见的非晶体有:等。

即: 晶体的熔化条件:晶体的熔化特点:非晶体的熔化特点:如何区别晶体与非晶体:三、凝固凝固点:晶体凝固的条件:晶体凝固的特点:非晶体凝固的特点:第三节汽化与液化汽化: 物质从变为的过程。

(一)液化: 物质从变为的过程(二)汽化-------沸腾、蒸发1)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沸腾: 在一定下, 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2)实验现象: 开始给水加热时, 在烧杯的出现了少许小气泡, 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 , 并开始上升, 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 , 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 到达一定温度后, 烧杯底部出现大量 ,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 , 上升到破裂, 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 这时水就沸腾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1.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状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向的变化成为物态变化。

3.物体的叫温度.常用字母表示,单位,符号。

热力学温度用
字母表示,单位,符号。

4.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的温度定位0℃。

5.10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位100℃。

6.要准确判断或测量温度,就必须选用科学的测量工具是 .常用的液体温度
计、、。

温度计内的液体多为、或等物质。

7.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8.体温计里装的液体是。

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

9.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和。

估计被测温物体的温度是否在温度计的量程内。

(2)温度计玻璃泡要 _____ __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3)待示数后再读数。

(4)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看温度计是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一、熔化与凝固:
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

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

二、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
(1)晶体: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但温度却保持,即有固定的,这类固体叫做;常见的晶体有:等。

晶体熔化时的叫做熔点。

常见晶体的熔点(1个标准大气压):固态酒精,固态汞,冰,海波,萘,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影响晶体熔点的因素:或。

(2)非晶体: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其温度就会不断,即没有固定的,这类固体叫做。

常见的非晶体有:等。

即:晶体的熔化条件:
晶体的熔化特点:
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如何区别晶体与非晶体:
三、凝固
凝固点:
晶体凝固的条件:
晶体凝固的特点:
非晶体凝固的特点: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开始给水加热时,在烧杯的出现了少许小气泡,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并开始上升,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到达一定温度后,烧杯底部出现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上升到破裂,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这时水就沸腾了。

在沸腾前水的温度逐渐,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是的,把酒精灯撤掉以后,沸腾。

沸腾的特点:在沸腾过程中,继续,但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