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华老师》有感

合集下载

2022《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读书笔记

2022《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读书笔记

《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读书笔记
假期时读了这本书,第一辑和第二辑的内容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好的教育教学,一些教育理念让我印象挺深刻的,虽然这本书是他的教育教学随笔,但是它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要超过一些长篇大论。

华老师是一个善于从看似平常的生活或课堂去捕捉一些现象,然后去建构有意义的数学新课堂。

书中有几个教学理念我特别赞同:
一是教育是慢的艺术。

课堂上要耐心的等,数学并不是教师讲明白的,而是自己想明白的,身为数学老师的我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数学知识是重要的,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兴趣,你会发现许多数学成绩优异的孩子他们是自己把知识悟透的,所以课上老师不要急,对于一个知识点的理解,让孩子自己来感悟,我们只需要适时的进,勇敢的退,耐心的等。

二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对话和协商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

优秀的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在共同经历学习过程后,对于预设内容的修正,补充和丰富完善。

三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育人。

对学生来说,仅仅获得知识是不够的,他们还应该成为完整的人。

教数学仅仅只交给了他们数学知识点嘛,还应当带给孩子们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比如二年级刚开始认识轴对称图形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我们的剪纸艺术,让孩子们去了解,当然还可以带给他们一些人生规则。

四是化错教育。

犯错是每个孩子的权利,也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错误能够让我们看到出现的问题,明确方向,找寻新的可能性。

以上四点我觉得可以让自己好好反思之前自己的教学出现哪些失误,以便更好的改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好好的加以运用这些好的教学理念去提升自己。

读《我不只是数学》有感

读《我不只是数学》有感

读《我不只是数学》有感读《我不只是数学》有感李莹初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在想,我不只是数学,那我还是什么呢?读了华老师的这本书,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通过11节课例,来展示了华老师超越数学学科的局限,用大教育的理念来关照数学,透露出他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关注人成长的转变。

都说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可华老师的课却演绎出不一样的味道,”人皆可以为尧舜”,”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听,华老师就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让他的数学课充满诗情画意。

每一节课,都分为课前慎思,课中笃行,课后明辨,以及名家点评几个部分。

课前慎思--长在思考树上的丁香花我们不要追求花里胡哨的教学设计,而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问题情境是一节课的眼睛,是情意绵绵深似桃花潭的,是可以顾盼生辉的,当然,最好是真的,自然的,是符合孩子的认知的,孩子身边的,才是最感兴趣的。

课中笃行--盛开在课堂沃土上的太阳花在华老师的课堂上,真正诠释了什么是教育,不但要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更要滋润生命。

整个教学环节,是学生思考创造的过程,充盈着时代气息,孩子的思维得到空前的发展,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文化的熏陶,使孩子们体验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我也在反思,我的数学课堂留给孩子的除了基础知识外,还能否有一些别样的熏陶?课后明辨--窗前月光下的夜来香每节课后,华老师总是根据这一节课的亮点与遗憾来进行反思。

一堂课总会留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心中要有一个追求,但也不能一意孤行,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现最好的那一个,总之,不要太执着就很美好。

名家点评--捧在手中的紫罗兰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美丽,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所以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我们今天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绽放。

愿你我的心灵悄悄的开花!。

六年级(二)阅读 华老师,你在哪里

六年级(二)阅读     华老师,你在哪里

课内解读
精读分析
阅读A、B两个自然段,思考: 华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运用了
哪些描写方法来写华老师?
华老师的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20岁左右,个子比较高, 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
侧面描写:有才华“北师”高材生
正面描写:严厉且工作认真
课内解读
精读分析
阅读C~S几个自然段,思考: 在这部分,叙述了几件事情?哪些
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么样的心情 ?
所表现出的华老师的心情
表现了华老师对“我”犯 错的不满,为“我”逃避惩 罚而生气、惋惜。
课内解读
精读分析
阅读P自然段,思考: “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 我 脸红、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
我脸红、无地自容的原因
为犯错而脸红,为同学替 自己辩护而感到害羞,为自 己逃避惩罚而惭愧,为有负 华老师的期望而不安。
课内解读
精读分析
阅读F~Q详写部分 ,请作出简要分析。
对详写部分的简要分析
起因:写字课“我”没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
“我”的表现:心乱跳、面如土色、流出了
经过:
泪、脸红了、无地自容
老师的表现: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
气,厉声说(失望)
结果:”我“受到了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
课内解读
精读分析
阅读N自然段,思考: “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
例表现人物思想风貌。
(3)写好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神 态等。
(4)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5)语言流畅,词语力求生动。
动笔实践
妙笔生花
题目:我心目中的XXX
要求:1.写自己熟悉或亲眼目睹的人或事,材料要典型生 动
2.通过一件或几件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 思

2024年《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2024年《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再次拜读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这本书,仍然被华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和幽默生动的语言所吸引。

书中记录了华老师的12 节经典课例“角的度量”多位数减法练习”长方体的认识“孙子定理“圆的认识”等,每节案例都配有课前深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及专家评析。

看完这些课,带给我的思考是: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人常说“教无定法”,对课的评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结合华老师的教学实录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我认为一节好课应该具备三个要素:有趣、有味、有人。

一、有趣俗话说:“兴趣是第一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无人能抵挡住兴趣所带来的的吸引力。

从华老师的课堂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这与老师的精心设计是分不开的,比如在执教“角的度量”这节课,用三个斜度不同的滑梯带入了有趣的情境,感受角度在生活之中的作用,提出了量角的必要性。

在“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中,让学生设计旅行箱的密码,即使忘记,也能找出来的“数字黑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驱使学生不断思考。

“审题”一课中,选用一篇小短文“请把试卷认真读完”,20个题限时 3 分钟完成,最后一道题是:如果你已经看完了题目,请只做第 2 题。

(附:第2题:写上自己的名字),当然很多学生都上当了,这种亲身体验比苦口婆心地告知审题的重要性来的更深刻。

通过引入入胜的情境或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这已是好课成功的一半。

二、有味曾记得在某次教研活动中马俊华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出学生喜欢一节体育课?”问题抛出后,大家积极在脑海中搜索答案,最后老师很坦然的说出:学生出汗。

大家恍然大悟,频频点头。

"那么,如何看出学生是否喜欢数学课?"马老师又抛出第二个问题。

过了一会,底下有老师小声说着,“脑瓜疼”,也有人附和着,会心一笑。

华老师,你在哪里

华老师,你在哪里

华老师,你在哪里作者:王蒙来源:《学苑创造·A版》2011年第09期同学们爱自己的老师,那些有名的大作家也跟我们一样,到老都会对自己的老师念念不忘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读读大作家王蒙写的这篇思念老师的短文吧。

我上二年级时,班里来了一位老师叫华霞(xiá)菱(líng)。

她规(guī)定,“写字”课必须携(xié)带毛笔、墨盒(mò hé)和红模(mó)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wàng)带,致(zhì)使“写字”课无法进行。

华老师火了,宣(xuān)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shù)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bì)角去。

偏(piān)偏刚宣布完我就犯(fàn)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yùbèi líng)已经打了,回家再取也不可能了。

我的心乱跳(luàn tiào),面如土色。

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我和一个瘦(shòu)小贫苦(pín kǔ)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zhòu)着眉(méi)看看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我流出了眼泪(lèi)。

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chǐ)大辱(rǔ)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chén mò)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yán zhòng xìng)。

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去站着吧,王蒙就甭(béng)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有犯过规。

”听了这句话我感到真是绝处逢(féng)生,我喊(hǎn)道:“同意!”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yáo)摇头,叹(tàn)了口气,厉(lì)声说了句:“坐下!”事后她把我叫到办公室,问道:“当同学说她出去罚(fá)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什么来着?”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无地自容(róng)。

阅读理解《我的华老师》附答案

阅读理解《我的华老师》附答案

我的华老师(节选)王蒙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作造句,第一题是“因为”。

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写的。

那句子是: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

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

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

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

我心乱跳,面如土色。

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我流出了眼泪。

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XXX(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罚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受到的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选自《中国学生素养读本•小学卷》华夏出版社有改动)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绝处逢生:无地自容:2.在二年级时,“我”造的句子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请你读一读,说说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3.在这篇选文中,作者主要回忆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4.“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个句子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可多选)A.对“我”犯错感到不满。

读《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20170920

读《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20170920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读后感遂宁绿然国际学校小学部杨晓凌拜读了华老师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触颇多:感悟之一: 华老师的课1、设计新颖——坚持“课前慎思”首先,从课题的名字来说就让人耳目一新,“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孙子定理”等给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了探究、探索的想象空间,具有很强的张力。

使学生对华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势,创出他自己的教学新路感到新颖。

其次,即使是我们熟悉的课题“角的度量”、“圆的认识”、“长方体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等也上得别有一番洞天,这无疑依赖于华老师潜心的课前慎思。

有专家说“他把思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确如此,为什么其他教师“怎么没想到”这样教?因为我们很多教师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而华老师却是认为“教首先是因为需要教”。

当你所教的内容学生认为是一种需要的话,学生内心的主动探究的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自动自发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课自然就吸引学生,效果也会更佳的。

华老师就是在每一节课之前都经过了认真地思考,“要设计一节课,就要去琢磨它,思考它,以往的课存在什么问题”、“只有找准问题,才能做正确的事”。

华老师就是这样不断地思考下,才会有所得。

请问:我们课前能做到这些吗?去年在上“画三角形高”的教学实践中,我使用“一重、二过、三画线”的方法,基础好的孩子很快就能掌握。

但学生没有知识的形成过程,没有真实的成长经历,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就很容易僵化,也就很难消化。

“东变西变,不如多做实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所以,在另一班的新授中,我采用“击趣,探究,合学,一悟”模式,让单一的线变成三维的体,让三角形站起来自己说话,自己比高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很好,在各次测试中无一例错误,弱差生都能够成小老师去辅导暂时有困难的同学。

可见,课前慎思很重要!2、研究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研究我们教育的对象: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我这样教数学》是华应龙老师的一本教育著作,书中介绍了他在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和理念。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华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对数学教育的思考有了深入的了解,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体会。

华应龙老师在书中提倡一种全新的数学教学方式,他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相比传统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运算,华老师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给出答案。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去思考和探索数学的真谛。

华老师讲述了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他提倡让学生多用心去感受数学,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应用公式和算法。

他用丰富的实例和案例说明了如何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等,这些方法非常实用且易于操作。

此外,华老师也强调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他鼓励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他讲述了一些和学生互动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使学生保持了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华老师的教学理念很有启发性,他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具体的知识和技巧。

他强调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阅读《我这样教数学》,我对数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我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也认识到教师的角色很重要,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总之,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对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帮助我认识到数学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这本书不仅适合教师和教育从业者阅读,也适合学生和家长阅读,对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我的华老师》有感
一个人不受教育,究竟会怎样?今天我就从《我的华老师》这篇文章中,
知道了答案。

老师带领我们默读了文章,体会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一次写字课上,“我”忘了带笔墨纸砚,虽然因同学说情,“我”免于受罚,但事后仍受到老
师的严厉批评,这件事使“我”受到深刻教育,懂得了人不受教育,后果是很
可怕的。

这使我也想到了圣人的名言“百行以德为先”。

对呀!人需要不断学习。

“开卷有益”“书是人类进步的台阶”“无知是智慧的黑夜”。

这些名言都充
分说明了有德的人才明事理,辩是非,讲诚信。

如果人人都像小女孩一样,认为好学生就不应该受到惩罚,那就错了。


就是不明是非。

但是人们也不能像作者那样。

不勇于承认和面对自己的错误。

永远也不能
坦然面对,既危害自己,也危害社会。

教育是多方面的,要想变成一个完美的人,就只有靠家长,老师,同学和
自我。

记得在一年级时,我看见妈妈写字从不一笔一画认真写,总是一笔完成。

年幼的我就认为这是“高超”的技术,我也想学。

于是,这还没学会‘走’就
想‘跑’的我,字越写越差。

老师看到了我的退步,就和我谈了心,知道了事
情的来龙去脉,并对我进行了教育。

老师告诉我:“人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
脚印。

写字也是如此,要认认真真的写”。

通过老师的教育,我深深的记住了
老师的话。

做人就是要以道德为第一。

要具备道德我们可以从书中提取营养。

书是知
识的宝库,也是道德之窗。

人要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社会,社会才会美好,人
类才会进步。

人只要先想到别人,把国家放在第一位,社会才能充满阳光与欢笑。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社会充满和谐,那时社会便是微笑和和平的人类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