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基本知识1

合集下载

简单易懂的茶艺基础知识

简单易懂的茶艺基础知识

简单易懂的茶艺基础知识茶艺,是指泡茶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茶艺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交往中的沟通方式,也是心灵互动的方式。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茶艺,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一、茶的分类茶的分类很多,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特点和味道。

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和黄茶。

其中,绿茶是未经过发酵的茶叶,茶叶保留了原有的鲜绿色和清新的香气;红茶则是经过了完全发酵的茶叶,有强烈的烟熏口感和独特的香气。

乌龙茶、黑茶、白茶和黄茶则处在这两者之间。

二、茶具和热水的使用泡茶需要一些茶具,如茶盘、茶杯、茶叶罐、茶匙、茶巾、茶盒等,每一件茶具都有其独特的用途。

茶盘可以收纳溢出的茶水,避免弄脏桌面,同时也方便了泡茶过程中的清理;茶匙可以用于茶叶的取放,茶叶罐则可以保存茶叶的新鲜度。

热水也是泡茶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需要事先将茶具热水冲洗一遍,倒出冷水,再将开水倒入茶具中。

为了泡好茶,需要注意的是水温不能太高或太低,应控制在70℃-90℃之间。

三、泡茶方法不同的茶需要不同的泡茶方法,但是一般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准备茶叶和茶具,将茶叶放入茶杯中2、泡茶之前需要先倒出第一泡水,这样可以使得茶叶焕发出更好的香气。

3、将水温控制在适当的温度,并慢慢地倒入茶杯中,同时轻轻拨动茶叶,以便释放出更好的味道。

4、根据不同的茶叶,泡茶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有的茶需要更长的时间,有的茶则相反。

5、等到茶叶逐渐展开,并且茶汤已经充分释放出香气,就可以慢慢品尝了。

总的来说,茶艺技术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复杂,但要真正掌握茶艺还需在实践中不断练习。

茶艺的过程可以带给我们身体的感官刺激,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能够让我们以一种精神文化的方式去感受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谦逊、自然、平和的美好心态。

茶艺礼仪基本知识

茶艺礼仪基本知识

茶艺礼仪基本知识茶艺知识- 取茶如果家里或办公场所是用大袋子装的一包散茶,给客人取茶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抓茶,可以直接倒入客人杯中或先倒一部分茶在一个杯子里再把杯子里的茶倒在客人的杯中。

茶叶要适量,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

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

茶艺知识- 倒茶倒茶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湿。

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难为情。

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

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使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

茶艺知识- 端茶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双手奉出才为敬;持杯时不能抓杯口;不要边奉茶边说话,以防唾沫溅入杯中。

将泡好的茶端给客人时,最好使用托盘,若不用托盘,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杯沿。

在进行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

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

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

茶艺知识- 奉茶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应依身份的高低顺序奉茶;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从客人的右方奉上茶,在奉有柄茶杯时,一定要注意茶杯柄要朝向客人的顺手面比如右面,这样有利于客人手拿茶杯的柄,并礼貌地请客人喝茶;如果房间里在开会或很安静,奉茶时不要出声,放下瓷杯子的同时要用小指垫在杯底以防瓷杯发出响声。

茶艺知识- 添茶如果客人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做。

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茶。

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

茶艺知识- 收茶必须要等客人走后才能收茶,把茶具清洗干净收好,以备下次待客之用。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茶具的准备1. 茶具的摆放:在进行茶艺表演或品茶时,茶具的摆放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茶杯、茶壶、茶具盘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摆放,整齐美观。

茶盘应该位于主人的右手边,主人应当坐在客人的右侧,以便于进行茶具操作。

2. 茶具的选择:在进行茶艺表演时,茶具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茶壶、茶杯等茶具皆宜于薄、淡、素,素雅清洁为美,有别于大多数致艺美。

3. 水的选择: 茶艺中的水源也是十分重要的。

用于冲泡的水最好是泉水或者过滤后的水。

水要清澈,没有异味。

二、茶道礼仪1. 上茶:上茶是最基本的茶道礼仪之一。

在上茶时,动作要稳健、匀速、毫不迟疑。

2. 递茶:递茶时应先向主人递上茶杯,然后再依次递给其他客人。

递茶时应低头微笑。

3. 接茶:接茶时,应轻轻接过茶杯,不可用力过猛,也不宜摇晃。

4. 饮茶:饮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味,最后咽下。

喝茶不宜大声啜饮,也不宜一饮而尽。

三、茶道的泡茶过程1. 洗茶:洗茶是冲泡茶叶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用开水先将茶具烫热,然后将茶叶放入茶壶中注入适量的开水,迅速倒出,这样既可洗净浮尘,也可使茶叶开始焯青,发挥出更多的香气。

2. 打火:在进行泡茶之前,要先烧开水。

除了煤气灶外,传统的茶道中还会使用炭火或者香炉,来弥补火力不足的缺陷,以实现泡茶的最佳状态。

3. 泡茶:泡茶应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而定,有些是需要煮沸后的水温,有些则需要温水或者温开水。

在进行泡茶时,要注意掌握时间和水温,严格把握泡茶的时间和水温,才可泡出最佳的茶汤。

4. 倒茶:泡茶结束后,要将茶倒入茶杯中,要沉稳、自然,不可过快或者过慢。

同时,要避免倒入过多或者过少。

四、茶具的清洁与保养1. 茶具的清洁:茶具清洁是茶道非常重要的一环,茶具应该用温水洗净,不要使用洗涤剂。

茶具内外应该用干净的茶巾擦拭干净,确保无残留水渍或者油污。

2. 茶具的保养:保养茶具也是重要的一项,茶具在不使用时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潮湿或者阳光直射。

茶艺基本知识

茶艺基本知识

茶艺基本知识一、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唐代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

以后宋代徽宗赵佶又提出了“清和澹静”。

到明代喻政又提出了“淡远清真”。

中国茶道传到日本,千利休提出了“和敬清寂”。

传到韩国,韩国人提出了“和敬俭真”。

传到新加坡,新加坡人提出了“和爱谦静”。

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晓芳提出了“廉美和敬”。

这些茶道四字令就是茶道、茶艺的核心。

虽然都有时代性和地域性,但它的核心都是道德修养。

二、两个基础不论是茶道还是茶艺。

最根本的两个基础是“茶”和“艺”,故称茶艺。

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是茶艺的根本。

茶就是科学泡茶,科学饮茶,使人们充分吸收茶叶的营养保健物质达到强身健体。

艺就是把泡茶饮茶艺术化、人轻松愉快,达到精神上的养生。

三、三个要求这是指茶道和茶艺表演的动作必须符合三个要求:一是动作圆活、连绵、轻盈;二是动作自然、优美、和谐;三是动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四、四种茶具综合茶道、茶艺的茶道具,不外乎陶、砂、瓷、透(玻璃)四种形态。

1.陶,是指陶器。

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具。

今天用起来-,古朴典雅,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别有韵味。

2.砂,是指紫砂,有着名的宜兴紫砂。

它起源于明,兴盛于清。

有形美、神韵,气质高雅形态各异的特点。

泡茶不走味,过夜茶不馊。

3.瓷,是指瓷器,有着名的景德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白玉”之称。

它“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

4.透,是指玻璃等透明茶具。

她玲珑剔透,泡茶可观赏杯中的茶汤和茶芽,特别是看到茶芽直立、起舞更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五、五种茶艺纵观我国的茶艺,不外乎五种基本茶艺。

1.红茶茶艺。

2.绿茶茶艺。

3.乌龙茶艺(也叫功夫茶艺)。

·4.花茶茶艺。

5.禅茶茶艺。

其他茶艺都是从这五种基本茶艺中演化出来的。

六、六个条件无论是茶道还是茶艺表演必须具备六个条件,它们是茶、水、器、人、静、雅。

1.茶,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

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客人最满意的茶。

2.水,它不一定是名泉水,但一定要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定无异味,无杂质。

茶艺师知识点总结

茶艺师知识点总结

茶艺师知识点总结一、茶叶学1. 茶叶的分类茶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多个种类,每种茶叶都有独特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2. 茶叶的品质茶叶的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茶树品种、生长环境、采摘季节、制作工艺等,茶艺师需要了解不同品质茶叶的特点和辨别方法。

3. 茶叶的保存茶叶的保存对于保持其品质和口感至关重要,茶艺师需要了解正确的存储方法和环境要求,确保茶叶长时间保持新鲜。

二、茶具学1. 茶具的分类茶具可以分为茶壶、茶杯、茶盘、茶筛、茶匙等多种,每种茶具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特点。

2. 茶具的制作工艺茶具的制作工艺包括陶瓷、玻璃、紫砂等多种材料和工艺,茶艺师需要了解茶具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3.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具的使用方法对于冲泡出好茶至关重要,茶艺师需要了解不同茶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使得冲泡出的茶汤口感更佳。

三、茶道学1. 茶道礼仪茶道礼仪包括泡茶、品茶、赏茶、聊茶等多种环节,茶艺师需要了解茶道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巧。

2. 茶道的历史与文化茶道源远流长,与中国的茶文化息息相关,茶艺师需要了解茶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向客人传达茶文化的魅力。

3. 茶席的布置与调配茶席的布置和调配对于茶道的氛围和情境非常重要,茶艺师需要了解如何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客人的需要来布置和调配茶席,让客人感受到愉悦和舒适。

四、茶道哲学1. 茶道的人文精神茶道强调“礼、乐、敬、谦、洁、静、和”的精神,茶艺师需要了解茶道的这种人文精神,才能在实践中真正体现出来。

2. 茶道的精神内涵茶道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与敬畏,与人的交流与感悟,茶艺师需要理解这种精神内涵,才能用心感悟茶道之美。

3. 茶道的修身养性茶道注重修身养性,茶艺师需要从茶道中汲取精神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五、茶艺技艺1. 茶的冲泡技艺茶的冲泡是茶艺师的基本功,茶艺师需要掌握不同茶叶的冲泡时间、水温、水质等冲泡要点,才能冲出好茶。

2. 茶的倒茶技艺茶的倒茶是茶艺师的一项重要技艺,茶艺师需要掌握茶水的倒注方式、倒茶的节奏和力度等技艺,才能倒出清香优美的茶汤。

茶艺师入门级茶艺基础知识

茶艺师入门级茶艺基础知识

茶艺师入门级的茶艺基础知识一)识茶就是要能认识好茶,区分各种茶类和茶叶内在品质的优劣。

明代张源在其《茶录》一卷中即有“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的记述。

其目的在于确保茶的色泽,香气,味道得以充分发挥。

二)鉴水亦即品水。

要懂得什么是好水,并能区分泉水,江水,井水等,以及各自不同的水质。

不同的茶类用不一样的水,特殊的茶类宜选特定的水。

故曰:“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

”但大部分茶人通过实践普遍认为:山泉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为下。

普洱茶一般选用上好的山泉水冲泡,更能体现其香,甘,重,滑,色五大特征。

三)选具就是要根据不同的茶类选择不同的冲泡器具。

明代黄龙德在其所著的《茶说》中言:“器具精洁,茶愈这之生色,用以金银,虽云美丽,然贪贱之士未必能具也。

”而事实上,金银器具未必就好。

一般来说,乌龙茶侧重选择紫砂壶冲泡,常用还可“养壶”;普洱茶选择陶瓷或玻璃器具冲泡为宜,既可赏色,又可避免因茶质不同而窜香夺味。

四)侯汤就是观察开水的变化,把握恰当的时机投茶冲泡。

宋代蔡襄在其《茶录》中有“侯汤最难”之说。

因为“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况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侯汤最难”。

那么如何侯得一壶好汤呢?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言:“水一入缸,便须急煮。

侯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

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

大涛鼎沸,旋之无声,是为过时。

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

”五)投茶即泡茶时的茶叶投放量要适中。

我们既要根据茶具大小,也要结合品茶人数的多少来合理地确定投放茶叶量的多少,否则“小则香气氰氢,大则易于散漫”。

所以“大约及半升,是为适可。

独自斟酌,愈小愈佳。

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

其余以是增减”。

六)量时就是按照投茶量的多少,准确地把握和衡量出每泡茶乃至每次冲泡时间的长短,以及可冲泡用的时间和每次投茶可冲泡的泡数。

只要上述六个要素都同时具备了,茶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也就全掌握了。

同时,再以娴熟自然,大方得体的冲泡技巧贯穿始终,并不断赋予其美学功能,给人以美的感官享受,茶艺就有了不俗的表现。

茶艺入门知识

茶艺入门知识

茶艺入门知识
茶艺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展现着中国人民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艺的学习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茶艺的入门知识。

一、茶具选择
茶具是茶艺中不可缺少、个性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茶具的选择需要考虑材质、工艺和造型等方面。

不同的茶具对应不同的茶叶和不同的喝茶方式,因此选择茶具需结合自己的喜好和实际需求。

二、茶叶选择
茶叶的选择需要根据茶艺的品类选取,如红茶、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风味和不同的品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是否添加其他的配料。

三、茶艺基础流程
茶艺的基础流程是水、茶、火、器,即准备好茶具、水、火源和茶叶,以及预热茶具、冲泡茶叶等基本步骤。

茶艺的正式表演需要借助一定的场景和仪式感,并且要求讲究泡茶的时间、水温和茶叶的用量等。

四、茶艺美学和礼仪
茶艺美学和礼仪是茶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茶艺的美学在于茶艺表演的过程中,通过音乐、绘画、书法、雕刻等形式,体现茶艺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精髓。

茶艺的礼仪在于茶艺表演过程中的形态、仪态、动作、语言和用心等方面,使得茶艺体现出一种俭朴、文雅、和谐、敬意和教化的人文内容。

总之,茶艺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深厚底蕴的文化艺术。

要想掌握好茶艺,需要从选材、泡茶、美学、礼仪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不断实践。

茶艺能让人们享受到一份淳朴大气与清新自然的感觉,也能让人们体验到古人的文化情怀与审美趣味。

茶艺专业知识

茶艺专业知识

茶艺专业知识一、茶叶的分类茶叶是指由茶树的嫩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饮品。

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和茶树品种的不同,茶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几大类。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味。

例如,绿茶保留了茶叶的鲜嫩和清香,红茶则具有浓郁的香气和口感。

二、茶具的选择茶艺中,茶具的选择非常重要。

常见的茶具有茶壶、茶杯、茶盘、茶叶罐等。

茶壶是沏茶的工具,不同的茶壶适合沏不同种类的茶叶。

茶杯的选择要注意杯子的形状和材质,以充分展现茶叶的香气和味道。

茶盘是用来盛放茶具和茶叶的,一般选择木质或石质的材料。

茶叶罐可以存放茶叶,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香气。

三、茶艺的基本步骤茶艺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沏茶、斟茶和品茶。

首先要准备好茶叶和茶具,清洗茶具并预热茶壶。

然后根据不同的茶叶选择适宜的水温和浸泡时间,进行沏茶。

沏茶时要注意控制水温和浸泡时间,以充分发挥茶叶的特点。

接下来,将沏好的茶斟入茶杯中,注意斟茶时的动作要轻柔优雅。

最后,品茶时要细细品味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品评茶叶的优劣。

四、茶艺的技巧茶艺的技巧包括掌握好水温、浸泡时间和茶叶的比例。

不同的茶叶适宜的水温和浸泡时间是不同的,要根据茶叶的特点来掌握。

一般来说,绿茶适宜用70-80℃的水温,浸泡时间为1-2分钟;红茶适宜用100℃的水温,浸泡时间为3-5分钟。

此外,茶叶的比例也要注意,一般来说,每100ml水用2-3克茶叶为宜。

五、茶艺的文化内涵茶艺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茶艺可以带给人们身心的放松与愉悦,也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在茶艺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和人文的美。

茶艺还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代表着中国的礼仪、思想和哲学。

六、茶艺的发展与创新茶艺作为一门传统的文化艺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茶艺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例如,茶艺表演、茶旅结合、茶文化节等活动的出现,为茶艺的推广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艺基本知识
一、一个核心
这个核心就是唐代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

以后宋代徽宗赵佶又提出了“清和澹静”。

到明代喻政又提出了“淡远清真”。

中国茶道传到日本,千利休提出了“和敬清寂”。

传到韩国,韩国人提出了“和敬俭真”。

传到新加坡,新加坡人提出了“和爱谦静”。

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晓芳提出了“廉美和敬”。

这些茶道四字令就是茶道、茶艺的核心。

虽然都有时代性和地域性,但它的核心都是道德修养。

二、两个基础
不论是茶道还是茶艺。

最根本的两个基础是“茶”和“艺”,故称茶艺。

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是茶艺的根本。

茶就是科学泡茶,科学饮茶,使人们充分吸收茶叶的营养保健物质达到强身健体。

艺就是把泡茶饮茶艺术化、人轻松愉快,达到精神上的养生。

三、三个要求
这是指茶道和茶艺表演的动作必须符合三个要求:
一是动作圆活、连绵、轻盈;
二是动作自然、优美、和谐;
三是动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四、四种茶具
综合茶道、茶艺的茶道具,不外乎陶、砂、瓷、透(玻璃)四种形态。

1.陶,是指陶器。

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具。

今天用起来-,古朴典雅,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别有韵味。

2.砂,是指紫砂,有著名的宜兴紫砂。

它起源于明,兴盛于清。

有形美、神韵,气质高雅形态各异的特点。

泡茶不走味,过夜茶不馊。

3.瓷,是指瓷器,有著名的景德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白玉”之称。

它“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

4.透,是指玻璃等透明茶具。

她玲珑剔透,泡茶可观赏杯中的茶汤和茶芽,特别是看到茶芽直立、起舞更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五、五种茶艺
纵观我国的茶艺,不外乎五种基本茶艺。

1.红茶茶艺。

2.绿茶茶艺。

3.乌龙茶艺(也叫功夫茶艺)。

·
4.花茶茶艺。

5.禅茶茶艺。

其他茶艺都是从这五种基本茶艺中演化出来的。

六、六个条件
无论是茶道还是茶艺表演必须具备六个条件,它们是茶、水、器、人、静、雅。

1.茶,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

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客人最满意的茶。

2.水,它不一定是名泉水,但一定要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定无异味,无杂质。

3.器,是泡茶的工具,不一定是名壶金杯但一定要适合所表演的茶艺,要以茶定器。

4.人,是茶艺的主体,工农商学兵,三教九流,都能与茶融合,搞茶艺一定要文明,雅静。

5,静,品茶的环境要静,这是进入茶艺境界的前提,茶道修养的环境。

6.雅,是茶室的环境布置,是精神愉快的条件。

七、七条标准
茶艺表演的好坏,通常有七条标准进行衡量和评判。

1.表演。

表演要自然、规范、熟练、优美。

韵律舒展流畅与音乐相符。

2.解说。

解说词与表演配合恰到好处,词语使用恰当。

声音流畅、语言简炼优美娴熟,要用普通话。

3.茶汤。

所泡茶汤符合所用茶的茶汤标准。

如红茶红艳透明,绿茶清澈碧绿等。

4.搭配。

服装、服饰、发型搭配是否合理美观。

茶具组合是否合理,与所表演的茶艺是否配套。

茶具是否清洁卫生。

5.交流。

表演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反映出整体的美感。

6.音乐。

所配的音乐要同表演的茶艺相协调。

音量大小适中,要优美动听。

7.程序编排。

整个表演自始至终的程序编排要科学合理,时间25分左右。

八、八种展示
茶道、茶艺表演要体现出八种展示。

1.展示环境美。

这是展示茶艺的环境,也是茶艺馆的硬件。

2.展示芳魁汇萃。

这是众多茶艺的展示,有名茶汇萃,才有茶艺缤纷。

3.展示人性美。

美是人的一种追求,对人性美更是如此。

因此,茶艺小姐的容貌是很重要的,并不要都是美人,但一定要好看,大方,有内涵有味,或小家碧玉,或大家闺秀。

4.展示茶具美。

茶具配套组合,或砂,或陶,或瓷都显示出精美的特色。

5.展示服装美,
不论是茶艺表演还是茶馆的小姐都有一套合身美丽大方的服装,显示出茶艺职业服装之美。

6.展示语言美。

不论是茶艺中的解说词还是茶艺馆的小姐用语,都象莺歌燕语,娓娓动听,显示出语言美。

7.展示音乐美。

在茶艺中不论是清脆乐耳的琴声,还是绵绵的禅乐,都使人陶醉,显示出茶艺音乐之美。

8.展示舞蹈美。

在茶艺中那优美的舞姿,那柔滑轻松的手法都显示出舞蹈、太极之美。

九、泡茶九要
在整个茶艺表演中泡茶是主要的,泡好茶要做到九要。

1.要确定用茶。

在茶艺表演中,首先要根据客人多少、要求、时间、地域不同确定用什么茶。

2.要选好茶具。

在茶艺表演中要根据表演何种茶艺选用好相配套的茶具。

3.要选好用水。

在泡茶中水是很重要的。

要根据条件和可能选用最好的泡茶用水。

4.要放茶适量。

投茶多少决定茶汤浓度和滋味,要根据茶艺的种类决定放茶多少。

5.要选好投茶方法。

在茶艺表演中要“投茶有序,勿失时宜”,要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不同的季节,要选好采用上投,还是中投,或是下投的方法。

6.要掌握好水温。

泡茶水温很重要,高温测茶熟,低温味不出。

要根据茶叶的品种老嫩,决定用水温度。

7.要注水适量。

泡茶用水注入多少很有讲究,要根据茶具和品饮的方式决定注水的多少。

如玻璃泡碧螺,水要七分满,而壶泡乌龙或盖碗花茶,要注满(十分满)。

8.要掌握冲泡时间。

在泡茶中用茶的品种不同、水温不同,冲泡的次数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

一杯浓淡可口的茶汤必须掌握好冲泡时间。

9.要掌握好冲泡次数。

在品茶中由于所用茶不同,冲泡的次数也不同,如碧螺春三次即可,乌龙茶可冲泡五次以上。

十、在各种茶艺中综括起来有十大基本程序
1.群鹤沐浴。

是净杯、净壶、净茶具。

比喻群鹤洗澡。

2.请君人宫。

是投茶人壶(杯)。

茶为君,壶(杯)为宫,把投茶拟人化。

3.高山流水。

是泡茶的方式。

使茶在壶(杯)中翻动,更易于溶水。

4.清风拂面。

是用壶盖或杯盖刮去飘浮的泡沫,象春风那样温和。

5.关公巡城。


是倒茶方式。

来回倒于杯中,使每杯茶汤浓淡均匀。

6.韩信点兵。

是把最后的茶汁均匀的倒人各杯,一个都不漏。

7.茶汤鉴赏。

是观其色,赏其茶。

观杯中美景,看茶中自然。

8.闻香通灵。

是闻其香、评其味。

幽香扑鼻通仙灵。

9.三啜甘露。

是品其香啜其茶,三口完成。

鉴别茶叶的好坏。

10.赞许回报。

是品茶论道,赞美主人的茶好人好,环境好,祝大家茶寿人生(长寿108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