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汽车空调器的设计说明书

汽车空调器的设计说明书

XXXXXXX毕业设计说明书院 (系) : 环境与市政学院专业 : 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生姓名: XXXXXXXX学号 : XXXXXXX设计题目:汽车空调器的设计起迄日期:设计地点: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目录第一章绪论1.1引言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1.2汽车空调器的发展历史与现况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1.3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方法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 第二章毕业设计任务书2.1本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2本毕业设计课题的技术要求与数据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3本毕业设计课题成果的要求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第三章汽车空调系统冷负荷的计算3.1工况条件确定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2空调冷负荷计算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3空调冷负荷的确定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四章汽车空调压缩机的选型计算4.1确定压缩机的的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排气比焓及温度 _ _ _ _ _4.2 计算额定空调工况制冷系统所需制冷量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3 将额定空调工况下制冷系统所需制冷量换算成压缩机所需制冷量_ _4.4将额定空调工况下压缩机制冷量换算成测试工况压缩机制冷量 _ _为 _ _ _ _ _ _ _ _4.5 测试工况压缩机所需制冷剂单位质量流量qm,t4.6 确定测试工况下压缩机所需轴功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7根据压缩机的转速n的指定值和Qe,t,Pe,t,qm,t的计算结果粗选择压缩机的型号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五章汽车空调冷凝器的设计计算5.1 冷凝器的设计负荷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5.2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六章汽车空调蒸发器的设计计算第七章空调系统其他零部件的设计选配7.1 热力膨胀阀的设计选型计算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7.2贮液干燥剂的设计选型计算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1.1引言汽车空调的普及,是提高汽车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毕业设计-空调温湿度自动控制原理

毕业设计-空调温湿度自动控制原理

毕业设计 - 空调温湿度自动控制原理篇一:空调温度控制单元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唐山学院毕业设计设计题目:空调温度控制单元设计空调温度控制单元设计纲要以温度作为被控丈量的反应控制系统,在化工、石油、冶金等生产过程的物理和化学反响中,温度常常是一个很重要的量,需要正确的加以控制。

除了这些部门外,温度控制系统还宽泛的应用于其余领域,是用途很广的一类工业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常用来保持温度恒定或许使温度依据某种规定的程序变化。

本文以空调机的设计为例,介绍了以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温度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温度设定范围为- 10~45℃,最小划分温度为1℃. ,标准温差≦1℃。

用液晶显示屏显示目前温度。

能依据设定的温度实现自动加热或降温处理。

设计出控制系统电路单元。

在该设计中采纳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AD590对室内的温度进行及时精准丈量,用超低温平漂移高精度运算放大器 OP07将温度 - 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再送入ADC0809进行A/D 变换,将收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控制显示器,并比较收集温度与设定温度能否一致,而后驱动空调机的加热或降温循环对空气进行办理,进而模拟实现空调温度控制单元的工作状况。

该设计份整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几个部分,设计过程流利,所波及的电路较为合理。

该设计在硬件方案设计、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的选择等方面较有特点。

要点词:空调,温度,AD590,ADC0809, LCD1602Air temperature control unitAbstractCharged with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as a feedback control system,in the chemical, petroleum, metallurgic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physicaland chemical reactions, temperature is often a very important quantity,1require accurate control.In addition to these departments,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also widely used in other areas, is veryversatile and a class of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used to keep the temperature constant or to temperature changesin accordance with a prescribed procedure.In this paper,the design of air conditioning for example,introduced to AT89S51 microcontroller cor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o control thedesign process,the temperature setting range is-10~45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distinction between 1 ℃.,Standard t emperature≦ 1 ℃. With the LCDdisplay shows the current temperature.The temperature can be set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heating or cooling treatment. Design a control system circuit unit. Used in the design of high-precision temperaturesensorAD590 on the indoor temperature in real-tim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ultra-low temperature drift, high-precision operational amplifier OP07level the temperature - voltage signal amplification, and then carriedinto the ADC0809A / D conversion,the temperature will be collected signal transmission to the microcontroller, controlled by the MCU monitor andcompare the acquisi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emperature and set temperature,and then drive air conditioning heating or cooling cycle to process the air to simulat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unit for air conditioning work.The overall program design were the design, hardware design, software design, and several other parts of the design process fluid, involvingthe circuit is more reasonable. The design of the hardware design,unit circuit design, component selection such as more unique.Key words: air-conditioning, temperature, AD590, ADC0809, LCD1602目录摘要 .................................................................. ..................................................................... . (II)Abstract ............................................................ ..................................................................... .. (II)1.绪论 .................................................................. ..................................................................... (1)1.1课题的国内外现状 .................................................................. (1)1.2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3本文的主要工作 .................................................................. . (1)2.温度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 (2)2.1总体设计 .................................................................. . (2)2.2温度采样电路设计 .................................................................. (3)2.3A/D转换电路设计 .................................................................. . (4)A/D转换的常用方法 .................................................................. . (4)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 (5)ADC0809 的主要特性和内部结构 .................................................................. (5)ADC0809管脚功能及定义 .................................................................. (6)2.4单片机的选择 .................................................................. .. (7)2.5数字显示部分设计 .................................................................. .. (9)显示模块的选择 .................................................................. . (9)LCD1602简介 .................................................................. .. (9)2.6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 (13)2.7键盘电路 .................................................................. . (14)3 .温度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 . (15)3.1主程序模块 .................................................................. (15)3.2A/D转换子程序 .................................................................. (16)4.设计总结 .................................................................. ....................................................................... 16谢辞 .................................................................. ..................................................................... (18)参考文献 .................................................................. ..................................................................... (19)附录 .................................................................. ..................................................................... (20)外文资料 .................................................................. ..................................................................... (26)唐山学院毕业设计1.绪论1.1课题的国内外现状空调器即空气调理器( room air conditioner),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地区提供办理空气的机组。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空调散热器设计说明书[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空调散热器设计说明书[管理资料]

绪论 (1)1冷凝器和蒸发器工作原理 (3)2 设计方案 (4) (4) (4)管片式换热器 (5)管带式换热器 (5)层叠式换热器 (6)总结 (7) (7) (7)3 换热器计算 (8) (8) (8) (8) (8) (10) (10) (10) (10) (12)风机类型 (12)风机确定 (13)4 工艺流程 (14) (14) (14) (15) (16) (17) (18) (19) (19) (21) (22)5 结论 (23)6 致谢 (24)参考文献 (25)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曾经有利用汽车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来取暖的供热系统,并在60~70年代生产的北京吉普和北方的一些长途客车上应用。

1976年以来,上海、南京、广东等地开始生产汽车空调设备,但这些产品大多数是为轿车配套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从日本购进降温用汽车制冷系统,装在我国生产的红旗、上海、伏尔加等小轿车上,并发展成单一的降温汽车空调。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以及上海、北京、湖南、广州、佛山等地分别从日本、德国引进先进的空调生产线和空调技术,使我国的汽车空调技术接近世界水平,为我国的汽车空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现有主要汽车空调生产厂家20多家,其中绝大部分都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线和生产设备,还有些是中外合资企业,国内汽车空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从市场占有情况看,由于目前大多数汽车空调生产未具规模,加上汽车空调种类繁多,国内汽车空调销售市场仅为几家所垄断。

其中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爱斯牌汽车空调为别克、帕萨特、桑塔纳、捷达、富康、切诺基等车型配套;杰克赛尔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生产的空调主要为奥迪、红旗轿车及解放牌重、中、轻型车配套;湖北沙市电工仪表集团生产为东风汽车公司、神龙富康汽车公司配套的载货车空调和富康轿车空调;广州豪华空调器有限公司生产为海南马自达、奥拓、广州本田、长安之星配套的车用空调。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方向)毕业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方向)毕业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

Fuji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毕业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题目:暖通空调设计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起讫日期:指导教师:审核日期:建筑设备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采暖通风空调部分)一、设计题目:XX市XX建筑通风空调工程设计。

二、设计任务和目的学生根据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并通过设计过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暖通设计规则、方法、步骤,了解相关专业的配合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建筑设备(暖通方向)专业设计工作和施工、验收调试、运行管理和有关应用科学的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础。

三、原始资料1.设计工程所在地区: 1 福州、2 厦门、3 崇武、4永安、5 南平2.气象资料(从设计手册中查找):包括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及主导风向等。

3.建筑资料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图中包括建筑尺寸、维护结构及门窗做法、建筑层高、建筑用途等。

4.室内设计参数:按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要求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0189-2005确定。

5.其他要求:应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优先考虑新能源的应用。

四、设计内容1:设计冷热负荷的计算:室内空调设计时,应按冷热负荷计算方法计算进行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分别计算建筑的冷热负荷,其设计参数详见有关设计手册。

2:算出负荷后,确定系统形式。

3:进行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4:根据所给设计条件以及总冷、热负荷和已经确定的设计方案、设备形式,选择风道以及末端设备、冷热源设备等。

5:室内设计应包括室内设计参数,室内空调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按照施工图的标准进行绘制,除满足设计规范外,还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尺寸线应完整、闭合。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暖通空调是现代化建筑必备的设施之一,对保障室内舒适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暖通空调设计依赖经验和常识,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提高。

因此,建立比较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本毕业设计旨在探究暖通空调设计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推进现代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1.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阐述暖通空调的运行原理、系统组成,以及与其他设施的协调联动关系。

2.暖通空调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从设计目标、方案选择、具体设计等角度探究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流程和方法。

3.暖通空调设计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选型、节能、系统调节、水电布置等。

4.暖通空调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设计要求、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三、设计实施方案1.实地调查:通过实际现场调查,了解建筑物结构、环境条件、用途等情况,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设计方案:针对实际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估。

3.选型:根据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和实际条件,选用符合要求的设备与器材。

4.系统设计:根据设计方案,制定具体的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系统布局、管线布置、控制系统设计等。

5.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和系统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6.验收交付:完成施工后,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并交付给使用单位。

四、预期目标通过本次设计,我们将探索一种更加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法,并以此推进现代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以此为基础实施细化的设计实施方案,使得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更加合理,运行更加稳定,维护更加简单,为用户提供更优良的室内环境和更加可靠的服务。

同时,将为后续暖通空调系统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为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空调系统工程设计。

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属中小型办公建筑,本建筑总建筑面积4138m2,空调面积2833m2。

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建筑高度33。

9m。

全楼冷负荷为191千瓦,全楼采用水冷机组进行集中供给空调方式.此设计中的建筑主要房间为办公室,大多面积较小,且各房间互不连通,应使所选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房间的独立控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在房间内布置吊顶的风机盘管,采用暗装的形式.将该集中系统设为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

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由百叶风口下送和侧送。

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同程式,冷水泵三台,两用一备;冷却水泵选三台,两用一备。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主机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水量的计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新风机和水泵。

依据相关的空调设计手册所提供的参数,进一步完成新风机组、水泵、热水机组等的选型,从而将其反应在图纸上,最终完成整个空调系统设计.关键词: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负荷;管路设计;制冷机组:冷水机组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Harbin Wangjiang Design Group office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rbin Wangjiang Group is a small and medium-sized office building office buildings, the total floor area of building is 4138m2, air-conditioned area is 2833m2. There are eight floor of the building, building height is 33.9m. Cooling load for the entire floor,191 kilowatts,the whole floor using Central Cooling Chillers to focus on the way .This design of the main room of the building for office, most of them is very small,and the rooms are not connected,the selec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achiev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ach room,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fan-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

建环毕设说明书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建环毕设说明书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摘要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对天津市某酒店进行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该建筑位于天津市,共5层,总制冷负荷约为900KW,室内采用风机盘管系统为主。

本次设计涉及到空调系统的划分,冷热负荷的计算,空调设备的选型,风管的水力计算和布置,管道的消声,防震,冷冻机房的设计,水系统的划分,水管的水力计算及水管布置,水泵和通风机的选择,通风系统的自动控制等。

关键词:中央空调、通风设计、设备选择、水力计算、冷冻机房Abstract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a four-star hotel in Tianjin for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The building is located in Tianjin, a total of 5 layers, total cooling load is 900KW, indoor fan coil system. This design involves the division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oling and heat load calculation, the selec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duct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pipeline of noise elimination, shockproof, the design of the cooling room, the division of water system,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pipe and pipe arrangement, the choice of the pump and fan, ventilation system, such as automatic control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1)1.1室外气象参数 (1)1.2室内设计参数 (1)第2章负荷计算 (2)2.1冷负荷理论根据 (3)2.1.1房间冷负荷的构成: (3)2.1.2.房间湿负荷的构成: (3)2.1.3主要计算公式: (3)2.2新风量的计算 (7)2.2.1新风量标准的选取 (8)2.2.2新风量的确定 (8)2.2.3新风量计算结果与分析 (8)第三章方案选择与计算 (9)3.1空调系统方案选择 (9)3.2空调冷热源选择 (10)3.2.1 空调冷热源选择原则 (10)3.2.2冷热源方案比较 (11)3.2.3本工程选择计算 (12)3.3新风系统的方案确定 (13)3.4 空调水系统论证 (13)3.4.1按调节特征分类 (13)3.4.2按管路布置方式分类 (15)第四章空调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15)4.1 风机盘管的计算与选择 (16)4.1.1 风机盘管的选择计算 (16)4.1.2 风机盘管选型 (17)4.2 新风机组的选择 (18)4.2.1 新风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

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

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一、引言空调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电产品,已经成为现代家庭和办公场所必备的设备之一。

它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度,还能提供舒适的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因此,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款高效能、低能耗的空调产品,以满足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

二、设计目标1. 高效能:通过优化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效果,使其能够快速达到设定的温度,并保持稳定。

2. 低能耗: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舒适性:提供多种操作模式和智能控制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设计原理1. 制冷原理:本设计采用蒸发冷却制冷原理,通过循环往复的制冷剂流动,吸收室内热量并排出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2. 制热原理:采用电加热和热泵技术,通过将外界热量传递到室内,提高室内温度。

3. 能源管理:引入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感知室内外温度、湿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模式和温度设置,以实现能源的最优利用。

四、设计特点1. 高效能压缩机:选用高效能压缩机,提高制冷和制热效果,同时减少噪音和能源消耗。

2.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内置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实现室内外温度的精确控制,并根据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运行模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 节能模式:设计了节能模式,通过减少制冷和制热功率,降低能源消耗,以适应不同季节和用户需求。

4. 空气净化功能:增加空气净化模块,通过过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提供更健康的室内环境。

五、设计流程1. 市场调研:通过调研用户对空调产品的需求和反馈,了解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为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技术选型:根据设计目标和市场调研结果,选择适当的制冷和制热原理,确定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

3. 原型制作:基于选定的技术方案,制作空调的原型,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不断优化设计。

4. 产品优化:根据用户的反馈和实验结果,对原型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山东农业大学毕 业 设 计题目:南京实验楼集中空调系统设计院 部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10级3班 届 次 2010 学生姓名 孙晴 学 号 20103496 指导教师 王萌二O 一四年六月十四日装 订 线 ……………….……. …………. …………. ………目录一. 设计资料及说明 (1)二. 空调设计方案分析 (2)三. 负荷计算 (4)四.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12)五. 房间气流组织方案设计 (14)六. 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5)七.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17)八. 冷热源的设计和布置 (19)九.空调设备明细表 (20)十.空调系统消声减振的设计方案 (22)十一.空调系统控制和调节 (24)...参考文献 (24)致谢词 (25)附录(附件) (26)南京实验楼集中空调系统设计作者:孙晴 10建环3班指导老师:王萌设计内容简介:对南京实验楼集中空调系统进行了设计。

该实验楼共三层,建筑总面积6738.24m2,其功能包括:实验室、教室、办公室。

该中心总冷负荷880.83kw,总热负荷744.02kw。

基于冷负荷、湿负荷、热湿比及其功能区特点,并考虑到经济性和可行性,确定出了该实验楼的具体所适用的空调系统方案,并针对此方案进行了水管风管的布置、水力计算、设备选型及设备布置及对设备的消声减振的设计。

1 设计说明及资料1.1原始资料1.1.1 设计地区:江苏南京1.1.2 建筑资料:该实验楼为五层建筑,第一、二、三层有实验室,内厅,卫生间等,第四层有实验室,教室,办公室,卫生间等。

第五层有教室,卫生间。

现以提供各层结构平面图等。

每层层高除二层为5.4m外均为4.5m,吊顶3m(局部可低)1.1.3 室内设计参数表1-1-1房间名称人员数夏季冬季照明功率w/m2新风量m3/h人干球温度t/℃相对湿度%风速m/s干球温度t/℃相对湿度%风速m/s教室60人/室24 60 <0.5 20 60 <0.5 40 23 实验室50人/室24 60 <0.5 20 60 <0.5 50 30 内厅0.07人/m224 60 <0.6 20 60 <0.6 30 30 办公室0.5人/m2 24 60 <0.5 20 60 <0.5 60 32 厕所0.5人/m224 60 <0.6 20 60 <0.6 30 -1.2 室外气象资料和围护结构资料1.2.1室外气象资料表1-2-1 夏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湿球温度℃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35.00 28.30 31.40夏季室外平均风速(m/s) 夏季空调大气透明度等级夏季大气压(Pa)2.60 5 1004001.2.2围护结构资料外窗-------普通玻璃,传热系数为3.6 w/m2.℃外墙-------传热系数为0.9 w/m2.℃屋面-------传热系数为0.95 w/m2.℃地面-------传热系数为0.47 w/m2.℃1.2.3动力资料(1) 电源:220/380伏交流电。

(2) 热源:市政热网。

(3) 冷源:自行设计供空调用的制冷装置,冷水供、回水温度为7~15℃,水源为经过处理后的城市自来水。

1.2.4设计范围此建筑空调工程设计,包括冷热源的工程设计,不在本设计范围内。

另本次设计不做通风,不做防火排烟。

2、空调设计方案2.1 冷热源的确定由于本工程所在地域有城市热网可利用作为冬季的热源。

冷源选用水冷冷水机组,需要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辅助设备,冬季接城市热网,2.2 空调水系统的选择布置本设计采用两管制、闭式、一次泵定流量系统,各层水管异程式布置。

2.2.1、两管制系统的优点两管制水系统是采用同一套供回水管路,冬季供热水、夏季供冷水。

由运行人员依据多数房间的需要决定,实行供热与供冷的转换。

两管系统具有管理方便,一次性投资较小等优点。

本设计对空调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故采用两管制。

而三管制是共用一根回水管,因此冷热有混合损失,运行效率不高,而且系统水力工况复杂,难于运行。

四管制初投资较高且多占空间。

2.2.2、闭式系统的优点(1)水泵扬程仅需克服循环阻力,与楼层数无关仅取决于管路长度和阻力。

(2)循环水不易受污染,管路腐蚀情况比开式系统好。

(3)不需要设回水池,但要设一个膨胀水箱。

膨胀水箱尽量接至靠近水泵入口的回水干管。

2.2.3、同程和异程系统的选择在本设计中采用异程系统,由于风机盘管阻力陨失很大,因此异程式系统对管路的阻力平衡影响可以不计。

这样有既利于管路阻力的平衡也能够给施工带来方便且减少后期调试的费用。

2.2.4、一次泵定流量系统的选择依据一次泵系统的特点是直接把从空调主机出来的空调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各末端装置后再回到空调主机,如此循环流动。

一次泵定流量系统比较简单,控制元件少,且本设计中水泵的扬程大约在20~30米,一般水泵都能满足要求,所以在本设计中采用一次泵系统。

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虽然能节省冷冻水泵的耗电量,但初投资比较大,自控要求比较高,占地面积也大些,加上在本设计中采用的空调方案是风冷式冷热水机组,在冬季的供水温度为45℃,若采用二次泵系统,供热效果比用一次泵系统要差。

另外系统补水为软水,由自动软水装置提供,并由高位水箱定压。

2.3空调方式的确定由于实验室内,空调负荷变化大,实验室在非工作时间,室内的空调负荷小,但当实验室一旦启用时,人员密度大使室内瞬时负荷变大,且每个实验室间并非同时启用,因而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的空调方式。

办公及厕所部分由于各房间来自室外的传导负荷相同而无有很大差异,各房间的使用时间基本相同,因此采用风机盘管方式。

实验室,教室及办公室包间采用上述空调方式理由如下:(1)布置灵活,可以和集中处理的新风系统联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2)各房间互不干扰,可以独立的调节室温,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开、停机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3)与集中式空调相比,不需要回风管道,节省建筑空间;考虑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的空调方式的种种优点以及各功能室的特点,实验室,教室及办公室均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根据房间功能及楼层分别设置1到2个新风系统,二到四层办公区分别设置2个新风处理机组,一层、五层分别设置1个新风处理机组,新风直接由新风口经过滤网进入新风处理机组。

新风处理机组吊装在各层走廊的吊顶内。

现对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着手进行分析。

房间的显热负荷和湿负荷(包括新风负荷)是由风机盘管与新风共同来承担,目前有两种设计方案:(1)新风处理后的焓值低于室内的焓值,新风机组承担室内部分冷负荷和全部湿负荷。

这时风机盘管只承担室内部分显热冷负荷,在干工况下运行,此时必须提高冷冻水的温度,一般在14-16℃以上,但新风系统需要温度比较低的冷冻水,因此冷冻水系统比较复杂。

另外,盘管在干工况下运行,其制冷能力大约只有原来标准工况(7℃冷冻水)的60%以下,虽然风机盘管负荷减少了,但所选用的风机盘管规格并不能减少,而这时新风系统的冷却设备因负荷增加而需要加大规格。

(2)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的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

而由风机盘管承担室内所有冷负荷。

其处理过程见下面第四节的气处理过程设计(如图,室外新风W被冷却到机器露点D;风机盘管将室内空气由N点处理至F点,再与D点混合至送风状态点S。

实际混合点与S点是否重合,需进行校核。

)实际工程大都采用方案(2),7℃的冷冻水既可以满足新风机组要求,又可以满足风机盘管要求,水系统简单,且只用根据室内冷负荷来选风机盘管既可,在满足舒适型空调的要求下,既合理又快捷。

本设计中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均采用方案(2),针对实际混合点与S点是否重合问题,本人做过校核,对房间温湿度影响不大,能满足舒适性要求。

3、设计计算3.1 冷负荷的计算3.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AK[(tc+td)kαkρ-tR] (2-1)式中:Qc(τ)-------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K-----------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tR----------室内计算温度,℃;tc-------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td--------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南:0.8 西:1.3 北:2.1 东:1.3 水平:0.7kα--------吸收系数修正值,取kα=1.0;kρ--------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值,取kρ=0.9;3.1.2、内墙、地面引起的冷负荷Qc(τ)=AiKi(to.m+Δtα-tR) (2-2)式中:k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地面:0.47,W/(m2·℃。

A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t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Δtα----- 附加温升,可按《空气调节设计手册》查取Δtα=3℃。

3.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cwKwAw( tc(τ)+ td— tR) (2-3)式中:Qc(τ)------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Kw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Kw=5.88 W/(m2·℃)Aw-------窗口面积,m2;tc(τ)------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cw-------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9查得,单层金属窗框 cw=1.0td ------- 地点修正值,td=2℃3.1.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CαAwCsCiDjmaxCLQ(2-4)式中:Cα-------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Aw-------窗口面积,m2;Cs-------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查得;Ci-------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4查得;Djmax------日射得热因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2查得30纬度带的日射得热因数:南:250 西:575 北:122 东:575CLQ-------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由《暖通空调》附录2-173.1.5、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荧光灯Qc(τ) =1000n1n2NCLQ(2-5)式中:Q-------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W;n1 ------镇流器消耗公率系数,明装荧光灯n1=1.2;n2 ------灯罩隔热系数;n2=1.0CLQ------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可有附录2-22查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