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污染与防治(1)
电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实验室电磁辐射的强度与国家标准通信基站越建越多,手机信号覆盖加强,人们疑虑通信基站发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由电磁辐射概念可知,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用来表量其强度大小的单位主要有:◆功率:辐射功率越大,辐射出来的电、磁场强度越高,反之那么小,单位是瓦〔W〕。
◆功率密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所接收或发射的高频电磁能量,单位是瓦/米2〔W/m2〕,在高频电磁辐射环境评估时功率密度常用mW/cm2表示。
◆电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间隔带电体近的地方电场强,远的地方电场弱。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伏/米〔V/m〕,在输电线和高压电器设备附近的工频电场强度通常用kV/m表示。
◆磁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磁场的强弱与方向的物理量,单位是安/米〔A/m〕。
◆磁感应强度:表示单位体积、面积里的磁通量,用于描绘磁场的能量的强度,单位是特斯拉或高斯〔T或Gs〕。
如何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大小呢?电磁辐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我们先来理解一下“SAR〞这个名词,SAR的中文意思是“比吸收率〞,SAR定义为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计量率,它的单位是W/kg。
SAR的测定:SAR值测量系统由人体模型、测量仪表、探针、机械臂等组成。
测量时,在人体模型内部倒入专用测试液体,液体的电磁性与人体的一致;将发射源紧贴模型放置,设置好发射源的发射功率,由机械臂带动探针在液体内运动,自动测量场强E,由以下公式可计算出SAR的值:SAR=E2〔δ/p〕其中,E为场强,δ为介电常数,p为液体密度。
为了确定入射电磁场是否平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SAR的平安电平时多少?国际上,FCC、ICNIRP〔国际非电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IEEE等机构先后制定了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衡量技术标准。
目前通用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欧洲使用的2W/kg,另一个是美国使用的1.6W/kg。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word版)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无线电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通讯、信息产业等各个领域并深入到千家万户, 它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 但同时也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充满人造电磁辐射的环境里[1]。
电磁辐射污染成为继废水、废气、固废、噪声污染之后的又一大影响城镇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污染源。
由于电磁辐射无形、无色、无味、无声, 而且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都是与人们关系密切的东西, 如输电线路为人们带来了光明, 广播电视为人们提供了新闻娱乐, 手机为人们的通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所以电磁辐射被称为是充满柔情的空中杀手[2]。
1 中磁辐射的产生及分类1.1 电磁辐射的产生任何交流电在其周围都要形成交变的电场, 交变的电场又产生交变的磁场, 交变的磁场又产生交变的电场, 这种交变的电场与交变的磁场相互垂直, 以源为中心向周围空间交替地产生并以一定的速度传播, 称为电磁波。
在电磁波向外传播的过程中, 会有电磁能量输送出去, 这种现象称为电磁辐射。
一般来说, 雷达系统, 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 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 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 各种电加工设备, 通信发射台站, 卫星地球通信站, 大型电力发电站, 输变电设备, 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 地铁列车和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
电磁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电磁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摘要:电磁污染已经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土污染和噪声污染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五大污染。
通过对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作用机理、电磁辐射标准与防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和综述,了解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作用机理,为开展电磁辐射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及采取防护措施和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字:电磁污染,危害和防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一种新的环境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日趋严重, 电波干扰导致的社会公害, 已急迫地提到议事日程。
电磁污染已经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土污染和噪声污染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五大污染,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而实际存在的污染定为必须抑制的公害之一。
电磁辐射属于物理性污染。
一方面,电器和电子设备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医学卫生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应用的范围还将不断扩大和深化;另一方面,各种视听设备、微波加热设备等也被广泛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功率设备越来越大。
所有这些都会导致电磁辐射的大幅增加,直接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
例如:北京电台附近的洒仙桥二中, 因电台电磁辐射污染学校已被迫停办, 杭州市的浙江省经济电台干扰附近新建的香料厂, 由于电磁辐射污染, 香料厂电气开关屡屡打火, 香料厂生产原料为酒精易着火, 投资几千万元建的香料厂因电磁辐射污染直到目前不能投产。
武汉电视发射塔建在龟山之上, 而其山坡处建有豪华青山宾馆, 日本等国外宾客不敢在青山宾馆内居住, 怕电磁辐射污染危害身体健康。
沈阳电视塔建在南湖处, 电视塔周围居民因电磁辐射污染提出强烈抗议。
这些都是电磁污染给人们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所带来的危害。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研制出了很多测量设备,制定了很多有关高频电磁辐射安全卫生标准及微波辐射卫生标准,在防护技术上也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电磁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与防1

电磁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与防护畅小琴田园张文丽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在过去30年间,电信系统、无线电、电视、广播、微波传送和雷达设备等的迅速增加而产生的电磁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电视机、电脑、微波炉、手机等现代工业产品在为人们带来生活、工作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危害。
很多专家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的是一种潜在的、积累型危害。
如不重视,不仅对这一代人,而且对后代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除了宣传、普及对电磁辐射自我保护意识以外,防护知识的普及和落实,显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电磁辐射损伤人体的机制及危害:首先,人体是个导电体。
电磁辐射对于人体会产生电磁感应,并有部分的能量沉积。
电磁感应可使非极性分子的电荷再分布产生极性,同时又使极性分子再分布,即偶极子的产生。
偶极于生物膜电位异常,从而干扰生物膜上受体的表达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功能的异常及细胞状态的异常。
其次,电磁辐射对人体电生理的影响。
人体的感受器如眼、耳,皮肤上的冷、热、触、疼感受器等等接受外界刺激将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由周围神经系统再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反馈,反馈信息传给人体的效应器,产生人的有意识的行动。
而这里所讲的神经冲动及所谓反馈信息,就是神经细胞上的电传导。
当电磁辐射改变了生物膜电位时也相应改变了神经细胞的电传导,扰乱人的正常生理活动。
日积月累会导致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群。
神经衰弱具体表现为:头痛、头晕。
失眠、多梦、健忘等,严重者可导致心悸及心率失常。
电磁辐射还可导致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腺体细胞功能状态的异常,将导致激素分泌异常,电磁辐射作用于肾上腺则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素水平降低,直接导致抗损伤能力降低;作用于垂体则使生长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儿童生长迟缓;作用于甲状腺及旁腺将使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异常,导致儿童发育障碍;作用于松果体则松果体素水平下降,同时导致生物钟紊乱。
电磁辐射有可能诱导变异细胞的产生。
城市电磁污染的现状及防护对策分析

同时, 需 要 从 城 电磁 波 的 干 扰 特 性 , 如 果 与 一 些 公用 设 备 认 可 的 公 众导 出限 值 以 下。
的频 段一 致 时 , 势 必 对 共用设 备 造 成 干扰 。 市规 划 、电 磁 屏 蔽 、 产 品设 计 等 方 面 , 切 实
问题 也 日益 突 出 , 对生 物 体 影 响 、 设 备 使 用 从 实 际来 看 , 医院、 航空飞行等方面 , 是 电 采 取 有 效 的 治 理 方 案 , 从 根 本上 治 理 电磁 此外, 工厂 电气 集 中地 是 电磁 辐 射的 磁辐射的主要危害对象 。 医院 在 对 病 人 进 污 染 。
造 成 严重 的环 境 污染 。 统计, 每年 约 有 2 0 起 因电磁干 扰 所 造成 的飞 避免 辐 射 超 标 ,
行 险 情。 此外, 在 电磁 辐 射作 用 下, 电话 出现 2 . 3 强化 宣传 教 育, 提 高 民众 意 识 大 量 杂音 , 造 成 电话 听不 清 楚 ; 电视 画 面 出 现 变形或 重 影 现 象 ; 出现 信息泄 漏 等问题 。 当前 , 我 国 民众 对 电磁 辐 射 污 染 的 认 识不够, 缺 乏 足够 的 电 磁安 全 意 识 。 尤 其是 对于 看不 见 、 摸 不着 的 电磁 污 染 , 更 需 要 强
摘 要 : 在城市 发展进程中 , 电 磁污染问题 日 益突出 。 该文从电 磁辐射对生物体影响, 电 子设备干扰等方面, 阐 述了 城市电 磁污染的现状。 进而针对电磁
辐射额托 羔, 以及电磁污染的治理现状, 从执行标准. 采取防护措施 、 强化教育等方面, 论述了电磁污染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 电磁污染 生物体影响 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 X 5 9 1 文献标 识码 : A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一章略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10lg 10lg1.74 2.4DI Q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解:2222,,,000,0p p D V e e I Dc D W IS W S p u S p cu S e e e c c S t p u e u u e e c ρρρ=======∆==8.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m 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dB ,(1)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2)求距声源5m 处的声压级。
解:(1) 按球面波考虑、解倍频程F=0.3治理前响度指数分别为N 1=18(sone ),N 2=50(sone ),N 3=55(sone ),N 4=50(sone ),N 5=30(sone )治理后N 1=10(sone ),N 2=23(sone ),N 3=29(sone ),N 4=23(sone ),N 5=22(sone )治理前总响度max max =()i N N F N N +-∑前=55+0.3⨯(18+50+55+50+30-55)=99.4(sone)治理后总响度max max =()i N N F N N +-∑后=29+0.3⨯(10+23+29+23+22-29)=52.4(sone)响度下降百分率为N -N99.4-52.4=100%=100%47%N 99.4η⨯⨯=后前前(1) 0.199.79.98.37.6 6.58.47.2110lg 1010lg(1010101010101010)101.6()pi n L p i L dB ===+++++++=∑查图2-12其工作4h ,在86dB (A )的噪声下工作2h ,问谁受到的危害大?解乙接受的等效声级为甲为82db(A),所以乙的危害大。
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及防护

人 为 污染源 多来 自人 工制 造 的许 多 电磁 辐射 系 统 , 包
括: ( 1 ) 脉冲放 电。 例如 , 切断大 电流通路时产生 的火花 放电 ; ( 2 ) 工频交变电磁场( 1 0 5 0 0 H z o 例如 , 变压器、 大功率电机及 输配线周 围产生的电磁场 ; ( 3 ) 射频 电磁辐 射( 0 . 1 ~ 3 o o O M H z ) 。
1 引言
电磁技术给 人类带来庞大收益的同时也破坏了优异 的电
发等都会引起电磁辐射, 这些辐射对电子通讯和仪器仪表设备 的干扰都异常明显。其中 , 以雷电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尤为突出。
2 . 2 . 2 非 天 然 电磁 辐射 — — 人 为 电磁 辐射
磁生存环境 , 构成 当代社会新 的“ 隐 形杀手” 。 微 波炉 、 手机 、 电磁炉 、 计算机 等电子设备 的普遍 应用 , 给人们带来便利的 同 时, 也会产生多种不 同波长和频率 的电磁波 , 对环境造成严重 的物理性污染 , 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1 ] 。
【 关键 词 】 电磁辐射 ; 污染源; 防护措施
【 K e y w o r d s 】 e l e c r t o m a ne g i t c r a d i a i t o n ; p o l l u t i o n s o r u c e ; p r o t e c t i o n m e a s u r e s
电场和磁场交互变化形成 以源头为 中心 向周围扩散的 电 磁波 , 电磁 波与水波和 声波相似 , 具有 波的性质 , 可 以发生折
【 中图分类号] T M7 6 2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0 7 . 9 4 6 7 Q0 1 7 ) 0 2 . 0 1 3 1 — 0 2
电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实验室电磁辐射的强度与国家标准1.7.1电磁辐射的强度通信基站越建越多,手机信号覆盖加强,人们疑虑通信基站发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由电磁辐射概念可知,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用来表量其强度大小的单位主要有:◆功率:辐射功率越大,辐射出来的电、磁场强度越高,反之则小,单位是瓦(W)。
◆功率密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所接收或发射的高频电磁能量,单位是瓦/米2(W/m2),在高频电磁辐射环境评估时功率密度常用mW/cm2表示。
◆电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距离带电体近的地方电场强,远的地方电场弱。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伏/米(V/m),在输电线和高压电器设备附近的工频电场强度通常用kV/m表示。
◆磁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磁场的强弱与方向的物理量,单位是安/米(A/m)。
◆磁感应强度:表示单位体积、面积里的磁通量,用于描述磁场的能量的强度,单位是特斯拉或高斯(T或Gs)。
如何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大小呢?电磁辐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SAR”这个名词,SAR的中文意思是“比吸收率”,SAR定义为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计量率,它的单位是W/kg。
SAR的测定:SAR值测量系统由人体模型、测量仪表、探针、机械臂等组成。
测量时,在人体模型内部倒入专用测试液体,液体的电磁性与人体的一致;将发射源紧贴模型放置,设置好发射源的发射功率,由机械臂带动探针在液体内运动,自动测量场强E,由以下公式可计算出SAR的值:SAR=E2(δ/p)其中,E为场强,δ为介电常数,p为液体密度。
1.7.2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为了确定入射电磁场是否安全,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SAR的安全电平时多少?国际上,FCC、ICNIRP(国际非电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IEEE等机构先后制定了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衡量技术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危害
动物实验和对人群受辐射作用的研究和调 查表明,电磁辐射的作用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人体白血球吞噬细菌的百分率和吞噬的细菌数 均有所下降。长期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可能 对抗体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
电磁污染与防治(1)
(6)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眼睛的晶状体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水分, 没有血管,血流量少,散热困难而易吸收电磁 辐射能量,在眼睛的表层组织还没有影响症状 的表现时,晶状体已经有水肿现象产生。
电磁污染与防治(1)
2020/11/28
电磁污染与防治(1)
第一节 电磁辐射基础
一、电场与磁场 二、电磁场与电磁辐射 三、射频电磁场 四、电磁辐射的量度单位
电磁污染与防治(1)
一、电场与磁场
电场——电荷与电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有电荷的存在就必然有电场。静止电荷周围的 电场称之为静电场,运动电荷周围的电场则为 动电场,起电的过程就是电场建立的过程。
点活系统、发电机、整流装置……
整流器、发电机、放电管、点火系统……
工频感应场源
大功率输电线、电气设备、电气铁道
污染来自高电压、大电流的电力线场电气设备
射频辐射场源
无线电发射机、雷达…… 高频加热设备、热合机、微波干燥机……
广播、电视与通风设备的振荡与发射系统 工业用射频利用设备的工作电路与振荡系统
家用电器 移动通信设备 建筑物反射
电磁污染与防治(1)
(一) 电磁辐射的危害
1、人工电磁场源分类
分类
放 电晕放电
电
所 致
辉光放电
场 源
弧光放电
火花放电
设备名称 电力线(送配电线)
放电管 开关、电气铁道、放电管 电气设备、发动机、冷藏车、汽车……
污染来源与部件 由于高电压、大电流而引起静电感应、电磁感
应、大地漏泄电流所造成 白炽灯、高压水银灯及其他放电管
电磁污染与防治(1)
(8)导致儿童智力残障
由于电磁辐射对生殖和遗传的不良影响, 可以导致胚胎的先天性缺陷。胎儿在母体内时, 对有害因素的毒性作用比成人敏感,电磁辐射 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大,因此孕妇在怀孕 期的前三个月尤其要避免接触电磁辐射。在胚 胎形成期,如果受到电磁辐射,有可能导致流 产;在胎儿的发育期受到辐射,也可能损伤中 枢神经系统,导致新生儿智力低下。
(一) 电场强度E
l 电场强度的表示单位一般用伏/米(V/m)、毫 伏/米(mV/m)和微伏/米(μV/m)表示;
l 在微波领域,电磁场的强弱常用功率密度来表 示,如瓦/厘米2(W/cm2)、毫瓦/厘米2 (mW/cm2)和微瓦/厘米2(μW/cm2);
电磁污染与防治(1)
(二) 磁场强度H
l 磁场强度通常用安/米(A/m)、毫安/米 (mA/m)、微安/米(μA/m)表示 ;
通常将每秒钟振荡十万次以上的交流电称为高频电流, 因此射频电磁场也叫做高频电磁场。
电磁污染与防治(1)
频段名称 甚低频
低频 中频 高频 甚高频 特高频 超高频 极高频
对应波段 万米波(甚长波)
千米波(长波) 百米波(中波) 十米波(短波) 米波(超短波)
分米波 厘米波 毫米波、亚毫米波
缩写名称 VLF LF MF HF VHF UHF SHF EHF
电磁污染与防治(1)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微波电磁辐射还可对人体植物神经系统产 生危害,发 生血液动力学失调、血管通透性 和张力降低等问题,表现为心动不稳(过缓或 过速)、血压波动(下降或升高)、迷走神经 发生过敏反应,心脏房室传导不良等问题。长 期受微波辐射作用的人比普通人更易引发心血 管系统包括脑血管和脑血流方面的疾病。
电磁污染与防治(1)
(一) 电磁波的周期(T)、频率(f)、 波长(λ)和波速(V)
l 电磁振荡产生电磁波,各种电磁波的频率与波 长虽不相同,但在空气中均以光速 (C=2.993×108m/s)传播。
l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
相对导磁系数µr ,相对介电常数εr ,,空气中均为1 c0——真空中的光速(C=2.993×108 m/s≈3×108 m/s)。
电磁污染与防治(1)
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电场强度E和磁场强度H互相垂直的关系可以 用右手螺旋法则来描述,即右手四指由电场强 度方向转向磁场强度方向时,垂直伸直的大拇 指的方向就是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电磁污染与防治(1)
趋肤厚度
l 电磁波能够穿入金属的深度常用趋肤厚度(又 称穿透深度)来表示 :
——媒质的电导率,m/s; ——穿透深度,m。
ε——介电常数,F/m; E——电场强度,V/m; µ——导磁系数,H/m; H——磁场强度,A/m;
电磁污染与。防治(1)
(四)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变化的电场与磁场交替地产生,由近及远,互 相垂直(亦与自己的运动方向垂直),并以一定 速度在空间传播,其过程中不断地向周围空间 辐射能量
电磁波的传播速率
频率范围 3~30千周 30~300千周 300~3000千周 3~30兆周 30~300兆周 300~3000兆周 3~30千兆周 30~300千兆周 300~3000千兆周
电磁污染与防治(1)
电磁波谱
电磁污染与防治(1)
四、电磁辐射的量度单位
(一) 电场强度E
(二) 磁场强度H
电磁污染与防治(1)
(HJ/T10.3-1996)
电磁污染与防治(1)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职业照射导出限值
①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 ②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MHz;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电磁污染与防治(1)
公众照射导出限值
①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 ②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MHz;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150~1200 200~15
体内各器官
1000~ 3000
30~10 眼睛晶状体和睾丸
3000~ 10000
10~3 表皮和眼睛晶状体
10000以上 8以下
皮肤
主要的生物效应
穿透不受影响 过热时引起各器官损伤 组织加热著,眼睛晶状体混
浊 伴有温热感的皮肤加热,白内
障患病率增高 表皮反射,部分吸收而发热
电磁污染与防治(1)
(二) 我国电磁辐射标准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制定了作业场所电磁辐射安全卫生 标准、电磁辐射环境安全卫生标准和干扰控制标准三类标准。
1.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2.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 3.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346-89) 4. 作业场所超短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43-89) 5.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16203-1996) 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GBZ1-2010 ) 7. 国家军用标准 8.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电磁污染与防治(1)
二、电磁场与电磁辐射
电磁场——由于交变磁场的存在,就会在其周 围产生电场;交变的电场又会在其周围产生新 的磁场,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垂直,并与自己 的运动方向垂直。这种交替产生的具有电场与 磁场作用的物质空间,称为电磁场。
电磁污染与防治(1)
二、电磁场与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这种变化的电场与磁场交替地 产生,由近及远,互相垂直(亦与自己的运动 方向垂直),并以一定速度在空间传播,其过 程中不断地向周围空间辐射能量。 这种辐射的能量称为电磁辐射,亦称为电磁波。
电磁污染与防治(1)
热效应:
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 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 官的正常工作。产生热效就应的电磁波功率密 度在10mW/cm2;微观致热效应1 mW mW/cm2;浅致热效应在10mW/cm2以下。 当功率为1000W的微波直接照射人时,可在 几秒内致人死亡。
l 高频(100千周~30兆周)与甚高频(30~300兆 周)的电场强度用V/m,mV/m、μV/m或分贝表 示;
l 特高频(>300兆周)是以功率密度量度,其单 位为W/cm2、mW/cm2或μW/cm2 。
电磁污染与防治(1)
第二节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及评价
(一) 电磁辐射的危害 (二) 我国电磁辐射标准 (三) 国际电磁辐射标准简介 (四) 电磁辐射评价范围
电磁污染与防治(1)
非热效应:
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 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 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 弱电磁场即将对人体产生影响。
电磁污染与防治(1)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
l 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对电磁辐射的作用很敏感, 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受到低强度微波辐射的反 复作用后,可以引起机能紊乱,出现神经衰弱 症候群,表现为疲劳、头痛、头晕、四肢无力、 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失眠,多梦或嗜睡), 工作效率降低、情绪不稳、食欲不振、多汗、 心悸、胸闷以及脱发等。
电磁污染与防治(1)
(二) 场区分类及其特点
1. 近区场 l 以场源为零点或中心,在六分之一个波长范围
之内的区域称为近区场。由于近区场的作用方 式为电磁感应,故又称为感应场,感应场内的 电磁能量随着与场源距离的增大而比较快的衰 减。
电磁污染与防治(1)
2. 远区场
l 相对于近区场而言,在六分之一个波长范围之 外的区域称为远区场,由于该区域内的电磁波 以辐射状态出现,故又称为辐射场。
电磁污染与防治(1)
(7)电磁辐射的致癌和治癌作用
一些微波生物学家的实验表明,电磁辐射 能造成机体内的微粒细胞染色体发生突变和有 丝分裂异常,而使某些组织出现病理性增生过 程,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 调查表明,在2毫高斯以上电磁波磁场中,人 群患白血病的机率为正常条件下的2.93倍,患 肌肉肿瘤的为正常的3.2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