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种植小麦的生产实习报告

种植小麦的生产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自身对小麦种植技术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于2021年7月至8月期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麦种植生产实习。

本次实习在XX 农场进行,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小麦的种植、管理、收获等全过程,对小麦生产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小麦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实习的第一阶段是小麦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在农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了解了小麦种植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同时,还学习了小麦种子选择、播种时间、播种密度等基本知识。

(1)种子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小麦品种,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

(2)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确保小麦在适宜的生长季节内完成生长周期。

(3)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播种密度,以保证小麦植株间通风透光,提高产量。

2. 小麦种植过程在农场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我参与了小麦种植的全过程。

主要包括:(1)播种:采用机械化播种,提高播种效率和质量。

(2)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小麦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确保小麦生长所需营养。

(3)灌溉: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土壤墒情,合理进行灌溉,保证小麦生长所需水分。

(4)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小麦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确保小麦生长健康。

3. 小麦生长管理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小麦生长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1)中耕除草:适时进行中耕除草,保证小麦生长环境良好。

(2)追肥: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需求,适时追肥,提高产量。

(3)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4. 小麦收获实习的最后一阶段是小麦收获。

在农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了解了小麦收获的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

(1)收获时间:根据小麦成熟度,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

(2)收获方法:采用机械化收获,提高收获效率。

小麦栽培技术实习报告

小麦栽培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自身对小麦栽培技术的掌握程度,我参加了小麦栽培技术实习,通过实地操作和理论学习,对小麦栽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目的1. 掌握小麦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熟悉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抗逆性;3. 学会小麦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奠定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阶段。

了解了各阶段的特点、生理需求及管理要点。

2. 小麦播种技术播种是小麦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小麦产量的高低。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小麦播种技术,包括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播种方式等。

掌握了小麦播种机械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调整播种参数。

3. 小麦施肥技术施肥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小麦施肥技术,包括底肥、追肥的选择、施用量、施肥时期等。

了解了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以及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 小麦灌溉技术灌溉是保证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小麦灌溉技术,包括灌溉方式、灌溉时期、灌溉量等。

了解了节水灌溉、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的应用。

5.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病虫害识别、防治方法、农药选择等。

了解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方法。

6. 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收获与贮藏是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包括收获时期、收获方法、贮藏条件等。

了解了机械收获、人工收获等收获方式,以及如何保证小麦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小麦栽培技术实习,我对小麦栽培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了小麦生长发育规律,能够根据小麦各阶段的需求进行科学管理;2. 熟悉了小麦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3.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4. 认识到农业科技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

【优质】小麦实习报告-范文模板 (10页)

【优质】小麦实习报告-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麦实习报告篇一:小麦实习报告小麦实习报告一.品种名称:太空五号。

品种简介:太空5号(区试代号SP2027),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对豫麦21进行太空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小麦新品种,201X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太空5号为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苗近直立,分蘖多,在旱年一般播种量年前分蘖每亩达100万苗以上,且成穗率多,成穗一般每亩40万穗左右,在信阳地区晚播下每亩达35万穗左右。

株高85厘米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熟期与豫麦18相近,长芒、白壳、白粒、软质。

据区试病害鉴定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省内5点(郑州、温县、漯河、洛阳、内乡)成株期综合抗病性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试验中,对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均表现为中抗,仅对纹枯病表现中感。

201X-201X年度参加河南省信阳组区试,平均亩产373kg,较对照豫麦18增产9.67%,居第一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01X—201X年在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豫麦18增产5.33%,居第一位。

两年区试平均较对照豫麦18增产3.81%。

试验田:1.7*25(m)栽培方式:直播。

附:栽培技术规程1、地块选择。

应尽量安排在轻沙地、稻茬地、瘠薄地等亩产350-450公斤中高肥力水平地块。

2、整地。

要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无大颗粒。

3、施肥。

底肥要注意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并适当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

一般亩施磷酸二胺2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6-10公斤(也可施相当量的碳铵及其它磷、钾肥)。

追肥在不缺肥的情况下可尽量少施或不施,如必需施用则日期应尽量提前,一般可在2月上、中旬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

4、浇水。

小麦实习报告

小麦实习报告

篇一:小麦实习报告小麦实习报告一.品种名称:太空五号。

品种简介:太空5号(区试代号sp2027),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对豫麦21进行太空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小麦新品种,2002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太空5号为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苗近直立,分蘖多,在旱年一般播种量年前分蘖每亩达100万苗以上,且成穗率多,成穗一般每亩40万穗左右,在信阳地区晚播下每亩达35万穗左右。

株高85厘米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熟期与豫麦18相近,长芒、白壳、白粒、软质。

据区试病害鉴定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省内5点(郑州、温县、漯河、洛阳、内乡)成株期综合抗病性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试验中,对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均表现为中抗,仅对纹枯病表现中感。

2000-2001年度参加河南省信阳组区试,平均亩产373kg,较对照豫麦18增产9.67%,居第一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001—2002年在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豫麦18增产5.33%,居第一位。

两年区试平均较对照豫麦18增产3.81%。

试验田:1.7*25(m)栽培方式:直播。

附:栽培技术规程1、地块选择。

应尽量安排在轻沙地、稻茬地、瘠薄地等亩产350-450公斤中高肥力水平地块。

2、整地。

要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无大颗粒。

3、施肥。

底肥要注意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并适当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

一般亩施磷酸二胺2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6-10公斤(也可施相当量的碳铵及其它磷、钾肥)。

追肥在不缺肥的情况下可尽量少施或不施,如必需施用则日期应尽量提前,一般可在2月上、中旬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

4、浇水。

生育期间要尽量满足对水分的要求。

一般要浇好四水: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麦黄水。

5、播期播量。

适合于中、晚茬种植。

最适播期为10月底到11月上旬。

在最适播期范围内,一般亩播量沙地为5-6公斤,两合土播量为6-7公斤,较一般品种要稀,随着播期的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

小麦基本苗调查实习报告

小麦基本苗调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麦的生长状况,提高小麦种植的科技水平,我于XX年XX月参加了小麦基本苗调查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学习小麦基本苗调查的方法,掌握小麦生长规律,为小麦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习目的1. 学习小麦基本苗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2. 掌握小麦生长规律,了解不同品种、不同地区小麦的生长特点。

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小麦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XX县小麦种植基地2. 实习时间:XX年XX月至XX年XX月3. 实习内容:(1)小麦基本苗调查方法小麦基本苗调查是了解小麦生长状况的重要手段。

本次实习主要采用以下方法:① 测量法:在调查地块选代表性点若干,每点定出1平方米,查出方格内苗数,然后算出平均每平方米苗数,再算出每亩基本苗数。

② 样点法:在调查地块内选取出苗均匀的2行,每行截取1米作为采样点,并在两端插上竹杆标定。

每个小区标定2个采样点,共标定266个。

随后技术人员仔细数出每个采样点内的苗数,每个采样点数2次取平均值,最后折算成每亩基本苗数。

(2)小麦生长规律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小麦的生长规律,包括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等。

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地区小麦的生长特点进行观察和记录,掌握了小麦生长的规律。

(3)小麦病虫害调查实习期间,我们还对小麦病虫害进行了调查。

通过观察小麦叶片、茎秆、穗部等部位,掌握了小麦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四、实习成果1. 掌握了小麦基本苗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2. 了解小麦生长规律,为小麦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小麦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五、实习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小麦基本苗调查的重要性。

只有准确掌握小麦生长状况,才能为小麦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调查任务。

小麦生产实习报告的心得体会

小麦生产实习报告的心得体会

小麦生产实习报告的心得体会小麦生产实习报告的心得体会(篇1)为了使我们更好的在学校学到更多的关于小麦的知识、小麦的品质、小麦的生长、小麦的成长及小麦的发育等问题,使同学们能在暑假期间积极参与到小麦生长发育中来,并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小麦的成长带来帮助,我们小组进行了小麦成长的调查。

经过一周的实践调查,同学们对小麦的成长、成长及其成长方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并且对小麦生长发育和成长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现将实践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情况我们小组采取采访的形式,通过对小麦成长的了解,并对小麦的发育、成长及其成长发育的原因和发育过程做了认真的分析,并且通过与小麦成长发育、成长发育有关的问题,以及我们小麦成长与成长发育、成长与成长发展、成长发育与成长发展的意义的认识与思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本次调查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二、调查结果我们小组共采访了11个小麦和16个小麦,并对小麦生长发育和成长发育的意义做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存在问题1、本组的成员对小麦生长发育、成长发育和成长发育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对小麦生长发育和成长发育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2、小麦生长发育和成长发育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且对小麦的成长发育、成长发育及成长发育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3、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认真的思考和总结,并且对小麦的成长发育、成长发育以及成长发育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并且对小麦生长发育和成长发育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更加清楚和理解,并且对小麦的成长发育和成长发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四、实践结果在本次的调查活动中,小麦生长发育和成长发育以及成长发育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对小麦生长发育和成长发育以及成长发育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并且对小麦的成长发育以及成长发育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并且对小麦对成长发育以及成长发育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并且对小麦生长发育和成长发育以及成长发育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对小麦生长发育以及成长发育以及成长发育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小麦栽培学实验报告(3篇)

小麦栽培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小麦栽培实践,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小麦栽培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通过对不同栽培管理措施的比较,探讨适宜本地区小麦生长的最佳栽培技术。

二、实验材料1. 小麦品种:冬小麦“郑麦9023”。

2. 土壤:沙壤土,pH值6.5-7.0。

3. 农药:多菌灵、灭幼脲等。

4. 肥料:复合肥、尿素、磷酸二铵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地选择与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深耕20-25厘米,施足底肥,底肥以复合肥为主,亩施用量为50公斤。

2. 播种: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时间为10月20日,播量每亩1.5公斤,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

3. 田间管理:- 施肥:小麦返青期亩施尿素10公斤,拔节期亩施尿素15公斤,孕穗期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

- 灌溉: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各灌溉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 病虫害防治:返青期防治纹枯病、白粉病,拔节期防治蚜虫、吸浆虫,孕穗期防治赤霉病。

4. 收割:小麦成熟后,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收割,确保籽粒饱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产量分析:经测定,本实验小麦产量为每亩750公斤,较对照田块增产20%。

2. 品质分析:本实验小麦籽粒饱满,色泽好,品质优良。

3. 栽培技术分析:- 播种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 施肥:合理施肥,保证小麦营养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

- 灌溉: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

- 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降低损失,提高产量。

五、实验结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2. 在本地区,冬小麦“郑麦9023”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适宜推广种植。

3. 在小麦栽培过程中,应注重播种期、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六、实验建议1. 进一步优化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

2. 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

作物栽培学小麦的实习报告

作物栽培学小麦的实习报告

作物栽培学小麦的实习报告作物栽培学小麦的实习报告种植业的业务一般的都是最长时间的,想要能够快速的了解这个行业。

首先就是需要自己动手下去做。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作物栽培学小麦的实习报告,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作物栽培学小麦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意义教学实习是继《普通栽培学》课理论教学任务完成以后,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

掌握水稻各个生育时期的特征,群体变化动态、叶片生长规律和高产田水稻各生育时期的形态特征。

了解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认识玉米植株各部位的形态和作用。

了解麦-玉-豆套作模式对玉米的增产作用。

通过实习掌握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亲自体验,巩固我们的课本知识,扩大知识面?培养动手能力,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时间? 2012年10月13日三、地点? 四川农业大学郫县、仁寿试验基地。

四、实习内容 2012年10月13日?我们班全体同学在马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作物栽培学实习。

1、10月13日上午老师在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试验田里为我们生动地讲解了棉花,小麦等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良种选定?水肥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

最后,老师还为我们展示了各地科研试验田,让我们初步感受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中午结束了我们的实践活动。

该基地位于黄河北岸新乡市原阳县南部,占地达383公顷,分为农业科学试验区、农业科技中间试验项目区和现代农业展示区三大功能区,主要功能涵盖农作物育种、高产高效栽培、土壤肥料等学科的试验研究以及种子加工、工厂化育苗、新型肥料等内容。

是集现代农业示范、推广、普及、学习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基地按照功能分为三大区域一是农业科学实验区,位于基地的西侧,占地156.68公顷,主要工作包括农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吗、,植物保护,土壤肥科学的试验研究。

相关农业科研辅助设施有撒、晒场,挂藏室,样品库和农机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小麦生产实习报告小麦生产实习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分别各种小麦的形态2. 掌握小麦田间生长发育特性3. 掌握小麦分蘖特性4. 进行小麦成熟期产量测定及经济性状考察二.小麦的分类及形态特征2.1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遍及全国。

小麦的种类很多,按照小麦播种季节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冬小麦冬小麦系指当年秋季播种,翌年夏季收获的小麦。

冬小麦按其产区可分为北方冬小麦利南方冬小麦两大类。

北方冬小麦白麦较多,多系半硬质、皮簿,含杂少.面筋质含量高,品质较好,因而出粉率较高,粉色好,主要产区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苏北、皖北等地,占我国小麦总产量的65%以上;南方冬小麦多为红麦,质软,皮厚,面筋质的质量和数量都比北方冬小麦差,含杂也较多,特别是含荞子(草籽)多,因此,出粉率比北方冬小麦低,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20%一25%。

(二)春小麦多,一般为红麦,皮较厚、籽粒大,多系硬质,面筋质含量高.但品质不如北方冬小麦。

2.2黑麦、燕麦、大麦的区别黑麦黑麦是禾本科小麦族黑麦属中的栽培作物,抗逆性较强,主要种植于高寒地区、瘠薄的沙性或酸性土壤,北欧是黑麦的主要产区,中国的黑麦品种由国外引入,零星分布在云南、贵州、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

黑麦种子的成分与小麦类似,主要用于制作面包和酿酒,也可用作饲料和牧草。

燕麦燕麦不属于小麦族,泛指禾本科燕麦属植物,燕麦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中莜面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超过小麦面粉、大米、荞麦粉等常用粮食,我国北方常见。

另普通燕麦可以制成燕麦片或燕麦粥,加工成的燕麦粉也是制作饼干和糕点的原料。

大麦大麦的麦芒比小麦要长,外壳不易剥离,且蛋白质中不含麦胶蛋白,不能形成面筋。

大麦可以制麦芽酿制啤酒,也可以压成麦片食用或制成麦芽糖等。

麦芽可以入药,具有健胃和消食作用。

三.田间管理及记载 3.1 田间记载3.2 小麦茎蘖数和叶龄的调查从四叶期至越冬期,小麦冬前分蘖旺盛发生,进入越冬期分蘖发生停滞,春季温度回温后分蘖发生速度加快,从而在年前及春季各形成一个分蘖盛峰,起身拔节以后随着生长和营养中心转移,分蘖开始发生两极分化,只有那些在拔节时有足够的光合面积和自身根系,能够保证独立生长以致拔节、抽穗的分蘖,才能成为有效分蘖。

因此冬前发生的低位蘖容易成穗,冬前晚生分蘖和春生蘖成穗率则较低。

播种密度对分蘖的迟早、分蘖速度,数量以及分蘖成穗数,都有很大影响。

密度过高时,往往延缓分蘖期,降低分蘖速度。

过低的密度虽能增加单株成穗数,但难以保证群体分蘖总数,最终将因群体分蘖不足,成穗偏少而降低产量。

实践证明,高肥力田地,基本苗一般为30-50万/亩;低肥力地,基本苗一般20万/亩。

密度过大时,及时蔬苗,小面积密苗可人工拔除,面积较大可用耙横耙,除掉部分麦苗。

3.3小麦麦穗调查表篇二:小麦实习报告小麦实习报告一.品种名称:太空五号。

品种简介:太空5号(区试代号sp2027),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对豫麦21进行太空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小麦新品种,2002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太空5号为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苗近直立,分蘖多,在旱年一般播种量年前分蘖每亩达100万苗以上,且成穗率多,成穗一般每亩40万穗左右,在信阳地区晚播下每亩达35万穗左右。

株高85厘米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熟期与豫麦18相近,长芒、白壳、白粒、软质。

据区试病害鉴定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省内5点(郑州、温县、漯河、洛阳、内乡)成株期综合抗病性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试验中,对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均表现为中抗,仅对纹枯病表现中感。

2000-2001年度参加河南省信阳组区试,平均亩产373kg,较对照豫麦18增产9.67%,居第一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001—2002年在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豫麦18增产5.33%,居第一位。

两年区试平均较对照豫麦18增产3.81%。

试验田:1.7*25 (m)栽培方式:直播。

附:栽培技术规程1、地块选择。

应尽量安排在轻沙地、稻茬地、瘠薄地等亩产350-450公斤中高肥力水平地块。

2、整地。

要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无大颗粒。

3、施肥。

底肥要注意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并适当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

一般亩施磷酸二胺2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6-10公斤(也可施相当量的碳铵及其它磷、钾肥)。

追肥在不缺肥的情况下可尽量少施或不施,如必需施用则日期应尽量提前,一般可在2月上、中旬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

4、浇水。

生育期间要尽量满足对水分的要求。

一般要浇好四水: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麦黄水。

5、播期播量。

适合于中、晚茬种植。

最适播期为10月底到11月上旬。

在最适播期范围内,一般亩播量沙地为5-6公斤,两合土播量为6-7公斤,较一般品种要稀,随着播期的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

6、化控措施。

在拔节前每亩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克,可降杆壮苗。

7、防治病虫害。

太空5号综合抗病性较好,抽穗至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正常防治即可。

要注意防治蚜虫,特别是穗蚜,需连片及时彻底防治。

二.田间管理记载 1、生育期(1)播种日期2008.11.土质:黄棕土(2)出苗期2008.11.30 小麦基本苗22.68万/亩(3)分蘖期2009.2.10(4)拔节期:2009.3.6(5)孕穗期:2009.3.20(6)抽穗期:2009.4.1(7)开花期:2009.4.8(8)成熟期:2009.4.16乳熟期:2009.4.18蜡熟期:2009.4.22完熟期:2009.5.15(9)收获期:2009.5.22附生育期记载标准: 1.播种期: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2.出苗期:全田有50%以上幼芽露出地面1.5-2cm3.分蘖期:全田有50%以上植株第一分蘖露出叶鞘时。

4.拔节期:全田有50%的植株主茎第一节离开地面2-3cm5.孕穗期:全田有50%的植株剑叶全部露出叶鞘。

6.抽穗期:全田有50%以上茎秆的顶小穗露出剑叶叶鞘时。

7.开花期:全田有50%以上麦穗中部小穗开花时。

8.成熟期:乳熟期:50%以上小麦穗籽粒已形成,并接近正常大小,淡绿色,内部充满乳浆。

植株茎秆下部黄色,上部绿色。

蜡熟期:50%以上小麦穗籽粒大小和颜色接近正常,内呈蜡状容易用指甲截断植株上部已成黄色。

完熟期:籽粒有50%已坚硬,呈现固有色泽。

9.收获期:实际收割日期。

2、各时期的生长特点(生长量及需肥特点)农艺措施(1)各时期的生长特点及水肥管理在小麦生长中,水肥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水肥控制和其它技术措施,可定向控制小麦生长发育。

一、播种—出苗,小麦出土前,养分要求少,胚乳营养基本可满足出苗到三叶期需要。

一般播种时每亩30斤二铵作种肥效果较好。

二、出苗—分蘖,此期营养生长旺盛,根系叶片发育迅速,是一生中需水肥的关键时期,应尽量保证水分供应。

在三叶期浇第一水,可以提高成穗率,达到穗大穗多粒多的目的。

三、分蘖—拔节,拔节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小麦需水肥最多的一个时期,满足此期水肥供应,可以提高有效分蘖率,促进小穗分化,达到多花多实穗、粒多的目的,但此时期如果水肥过多,管理不当时,往往造成徒长,后期容易倒伏。

2月13日~3月5日出现连续阴雨天气,由于持续时间长,低洼地区发生渍害,对小麦正常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根系发育不良,植株光合累积少。

四、拔节—孕穗,拔节开始后,大约经12—14天便进入孕穗期,此期如果发生干旱,下部叶片开始发黄,将严重影响结实,应注意土壤墒情的保持。

五、孕穗—抽穗—开花,小麦孕穗8天后进入抽穗期,再经5—7天进入开花期,此时的水肥主要是保证穗的正常发育和受精。

自3月中旬至5月天气转好,气温偏高,降水适宜,光照充足,温光水协调,有利于小麦的拔节以及幼穗的分化,提高了小花结实率。

抽穗扬花期间气象条件匹配较好,抑制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亦有利于抽穗和开花;灌浆期阳光足利于籽粒充实、提高千粒重。

六、开花—灌浆—成熟,此期正是天气温度高,极易发生干旱现象,对小麦产量影响极大。

此期应采取各项农业措施,保证功能叶的作用,延长其寿命,此外根外追施磷肥对提高产量作用也很明显。

(2)农艺措施整地播种:11.16 播种方式:撒播施25kg|亩氮肥为基肥补种:日期2008.11.24追肥:氮磷钾配比为1:0.6:0.5—0.7,一般亩施碳铵80—90公斤、11.24 有机肥1500kg|亩2.20 施钾肥为拔节肥20kg|亩 375g3.2 喷施千分之二的磷酸二氢钾为叶面肥3.11 施肥磷肥50kg|亩中耕除草土壤板结严重,会影响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小麦产量,因此要注意适时中耕松土。

第一次 11.24第二次 12.3第三次 12.22第四次 2.20第五次 3.13病害防治蚜虫三、测产: 小麦平均每亩穗数为34.09万小麦平均每穗粒数为30.96粒千粒重39.89克。

,在旱年一般播种量年前分蘖每亩达100万苗以上,且成穗率多,成穗一般每亩40万穗左右,在信阳地区晚播下每亩达35万穗左右。

株高85厘米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小麦产量测定记载表种植密度(单位平方米油菜株数):369.67株/平方米平均每穗粒数: 39.78个千粒重:58.5g ;预测亩产: 573.54 kg/亩;实际亩产: 518.54 kg/亩;实际总产量:42kg ;测产日期: 2009-06-053.小麦产量测定结果及分析计算公式:预测亩产(kg/亩)=种植密度×平均每穗粒数×千粒重×666.7/1000000 预测亩产: 573.54 kg/亩;实际亩产: 518.54 kg/亩;实际总产量: 42kg ;测产日期:2009-06-05本次产量测定中,由于阴雨导致存放的小麦部分霉变,直接影响到了最后的结果。

此外,在收获以及脱粒的时候,我们的操作不规范,使得一部分小麦浪费掉了,也影响了产量。

以上的原因导致最后的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有一定的差距。

四、实习体会1. 小麦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在本次小麦的种植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在于,前期的播种和后期的收获。

由于生产操作上的不了解和不规范,在播种的时候,我们的组的种子疏密程度掌握得不是特别好。

在出苗的时候,有些地方的小麦幼苗过于稀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组的产量。

而在后期的收获过程中,我们在收割小麦的时候,技术要领掌握的不到位,致使许多麦子在收割时浪费了。

另外,在脱粒的过程中,由于机器故障,也使得收获的过程不是很好。

2.由于麦田是与棉花套种,有抑病、抗倒、改善品质、增产增效等优点,并便于田间管理。

篇三:小麦实习报告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作物生产教学实习报告(小麦部分)姓名:李杨红班级:植科0703学号:2007301204009指导老师:易斌实习地点:种子挂藏室小麦实习报告小麦自种子出苗到成熟这一过程为小麦的全生育期,生产上根据品种:太空五号栽培方式:条播一.小麦的生育期小麦器官形成的明显特征,把小麦整个生育期分为: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北方明显、湖北不明显)、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