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介绍概要
朱民:一位经济学家的家国天下

朱民:一位经济学家的家国天下朱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学者。
他以其深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和卓越的贡献,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了我们敬爱的学术偶像。
朱民先生自幼聪慧过人,对经济学的研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他勤奋好学,努力钻研各种经济理论,并在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毕业后,他选择了留在学校,继续深耕学术,并且成为了经济学院的一名教授。
朱民先生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方面。
他深谙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的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他不仅能够将复杂的经济理论浅显易懂地解释给普通人听,还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
朱民先生除了在学术研究方面大有建树外,还积极参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他多次受邀参加国家级经济论坛,并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他的专业知识和独到见解在政府和学界都备受赞誉,成为了决策者倾听的重要声音。
朱民先生的家国情怀非常深厚,他一直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他关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主张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扶持农村经济改善贫困居民的生活。
他也十分关注青少年教育,认为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除了对国家的贡献外,朱民先生对家庭也十分珍视。
尽管工作繁忙,他仍然尽量抽出时间和家人相处。
他理解家人对他的支持和理解,对家庭的付出表示感激。
他也教育子女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朱民先生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情感的经济学家,他深厚的学术功底、为人正直和家国情怀让他成为了广大学生和社会人士的榜样。
我对朱民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深感敬佩,并且希望能够向他学习,成为像他一样有远见、有担当的人。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简介范文

一、吴敬琏简介: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现工作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为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著名市场经济学者,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
主要研究:把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关于社会注意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比较研究方面。
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的想法,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现代公司管理。
主要观点:1.发展基础理论,推动市场取向改革。
2.提倡整体改革的主张。
3.规划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路径。
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论证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5. 倡导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
6.提出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二、林毅夫简介: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毕业1971-1975年,台湾国军陆军官校第44期毕业;1978年取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学专业硕士。
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于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主要研究: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主要观点: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
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三、厉以宁简介: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
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因论证倡导我国股份制改革,被尊称厉股份。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一、吴敬琏简介: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现工作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为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著名市场经济学者,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
主要研究:把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关于社会注意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比较研究方面。
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的想法,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现代公司管理。
主要观点:1.发展基础理论,推动市场取向改革。
2.提倡整体改革的主张。
3.规划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路径。
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论证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5. 倡导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
6.提出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二、林毅夫简介: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毕业1971-1975年,台湾国军陆军官校第44期毕业;1978年取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学专业硕士。
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于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主要研究: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主要观点: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
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三、厉以宁简介: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
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因论证倡导我国股份制改革,被尊称厉股份。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马寅初简介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马寅初简介马寅初生平简介了解马寅初简介得知,马寅初生于1882年,卒于1982年,享年100岁。
马寅初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
新中国成立之前,马寅初曾担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一职,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寅初先后担任了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
1957年,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此研究报告一出,马寅初立马被打成了右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马寅初才得以平反。
马寅初一生著作颇丰,因对中国的人口领域、经济领域作有很大的贡献,所以被世人誉为“中国人口学第一人”。
1927年3月,马寅初前往浙江杭州,担任浙江临时政治会议委员会等职。
当时,蔡元培招聘马寅初和蒋梦麟等人前往浙江参与浙江省的经济、文化建设。
在蔡元培的安排下,马寅初担任禁烟委员会委员一职,从事浙江省鸦片取缔工作。
不久后,张静江担任浙江省政府委员一职,张静江上任后,立马将马寅初、蔡元培等人逐出浙江省政府。
1928年,马寅初担任立法院立法委员一职。
第二年,马寅初担任财政委员会委员长、金陵大学教授等多职。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马寅初在全国发表《长期抵抗之准备》一文,严厉批评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马寅初简介不但介绍了马寅初本人的基本信息,还详细讲述了马寅初的生平经历。
马寅初人口论新人口论是马寅初在1957年提出的。
为了证实马寅初人口论的客观性,马寅初陆续作了相关的论述和证明。
马寅初在提出人口论之前,曾在浙江、上海等多地进行人口调查。
1957年4月,马寅初在北京大学大饭厅作了一篇名为《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的演讲。
这个演讲拉开了马寅初人口论的序幕。
同年6月份,马寅初将自己的演讲稿整理成文章,作为一项提案,交给了第一届人大四次会议。
随后,马寅初人口论文章被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于是马寅初人口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不久之后,马寅初又提出了“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马寅初认为1953年到1957年,中国人口的增值率会为千分之二十。
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据悉,张五常教授继续名列首位,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排列第二,而备受争议的郎咸平教授位居第三。
林毅夫、邹恒甫、吴敬琏、张维迎、李稻葵、陈志武、田国强等七位教授也名列十强榜。
值得关注的是,除吴敬琏外,其余9位经济学家均毕业于欧美名校。
张五常:张五常,新浪专栏作者,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在交易费用、合约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钦,8年后获博士学位;后在华盛顿大学任教授。
1982年返港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至2000年退休。
张五常教授著作甚多,求学之时,就凭一本《佃农理论》在经济学界崭露头角。
返港后,以一系列用中文下笔的专栏文章在华文世界取得广泛的影响,代表作是《卖桔者言》、《中国的前途》、《再论中国》等。
其近年来下笔完成的三卷本经济学著作《经济解释》,2005年末更出版英文学术文集《张五常英语论文选》(Economic explanation: Selected papers of Steven NS Cheung)。
此两书,被认为是集张五常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将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经典著作。
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
毕业后留学美国,分别于198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9年任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9年至2001年任马里兰大学经济系教授,2001年至今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2006年起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2009年4月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郎咸平:1956年出生,祖籍山东。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
[经济人物]--中国经济学四小龙(京城四少)简介
![[经济人物]--中国经济学四小龙(京城四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a2f38dfa58da0116c174900.png)
[经济人物]--中国经济学四小龙(京城四少)简介来源:会计学会的日志中国经济学四小龙,也称京城四少,指钟朋荣、樊纲、魏杰、刘伟四个人。
学教授。
曾在我国乡、区、县、中央四级党政机关工作。
一九八八年初,因在《经济日报》发表两篇较有分量的文章,被中央领导点名调入北京,参与中央书记处组织的关于工资、价格改革方案的研究工作,随后留在中央办公厅工作。
1993年,他与北京一批经济学家一起创办北京视野信息咨询中心。
10年来,在他的主持下,视野咨询中心专家团队制订了大庆、三九集团、海南机场股份公司、北京东安集团、河南华信资金市场、级市和河南济源、新郑、湖北老河口、温州平阳、苍南、瓯海、河北遵化、福建福安、云南罗平、山东寿光、山西潞城、浙江武义、河南滑县、山西左权等20多个县级市的发展战略方案。
樊纲,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男,汉族,祖籍为上海市崇明县,1953年9月生,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5年转到河北省围场县;1978年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七七级)政治经济学专业,1982年毕业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攻"西方经济学"专业;1985年至1987年赴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访问研究;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92至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1994-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1996年起任现职。
魏杰,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1952年生于西安市西郊的西江渡村。
1974年西安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曾在西安市教育局及西安师范工作。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979年大学未毕业提前考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1982年9月研究生毕业后留西北大学任教。
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中国十大经济学家(最新)本文中列出的中国十大经济学家,主要参考的是真才实学,而不是因为炒作和名气,“真才”者主要是为中国政策制定做出过真正的贡献,是中国重大政策的思想提供者,“实学”者主要是建立了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或是在某一方面达到了中国的最高水平。
本文不以论文为据,发再多的论文只能称为经济学工匠,或是论文写作机器,而非学者,世界上很多知名经济学者,他们只有几篇论文而已,关键是独立的思想,成体系的思想,邹恒甫,郎咸平、邹至庄发了不少的论文,但是缺乏独立的思想体系,因此不能算是大经济学家。
张维迎,吴敬琏,陈志武,许小年等对中国并无贡献,而学术水平一般,主要靠媒体炒作,也只能被称为媒体经济学家,而不能算是真正的大经济学家。
目前在中国形成了独立完整思想体系的经济学家只有三个,分别是林毅夫、滕泰和高连奎,其余均没有自己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但考虑到对中国政策的贡献或是学术专长,可以评出以下十位。
一,刘鹤,中国财经政策的最高智囊,中国经济50人论坛发起者,中国很多经济学者均为其成员,因起草中央一系列重大决定而引起瞩目,其实早已经成名。
二,陈锡文,中国农业政策的最高智囊,中国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农业经济学专家,中国农业变革是中国最核心的变革,关系中国改革的成败,也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变革,中国近年退休的农业合作社等制度,其实比周其仁等人主张的土地私有化效果更好,土地私有化只是一锤子买卖,而农业合作社则是农民长期受益,长期保障。
三,厉以宁,中国改革最核心贡献“股份制”改革的提出者,这是中国改革区别于其他国家私有化道路的核心,国企改革基本上分为两派,一派是私有化,一派是股份化,在国际上私有化者基本上以失败告终,比如英国,拉美,而股份化者全部成功了,比如法国,德国,中国没有采取吴敬琏,高尚全等人的私有化路径,而是采取了厉以宁的股份化路径是中国之福,不然中国的国企全部沦为了外国资产。
四,林毅夫,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荣誉院长,新结构主义经济学创始人,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代表人物。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排名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排名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有:
1、梁实秋:他是著名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他主要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涉及经济发展研究、改革开放研究等,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了杰出贡献。
2、蔡元培: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
他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开拓者。
他从事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他的研究和思想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3、费孝通: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他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西方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的研究,他的著作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4、王义桅: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他主要从事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在中国经济学史上有重要贡献。
5、杨振宁: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研究员,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也是中国现代经济学体系的创始人。
他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学研究,他的研究实践,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及其介绍简介张五常(1935年12月1日-),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
张五常教授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于1935年出生在香港,抗日战争时期曾随父母到广西避难,耳闻目睹中国内地农村之艰苦,从小起就希望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其著作《佃农理论》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求学生涯他早年师从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大师阿尔奇安和科斯,科斯称张五常是最为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人;他与现代产权大师科斯、巴泽尔共事多年其思想互相影响与激励;他与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交往甚笃,张五常香港的家往往成了他们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他多次陪弗里德曼来中国,与国家领导人畅谈中国改革之大要;他也应邀参加诺贝尔奖颁发大典,被奉为嘉宾;他被选为1997—1998年度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的殊荣,等等。
此等际遇,在中文世界的经济学家中,恐怕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最受欢迎的教授“最劣的教师”1991年,在香港大学一些所办的“最差教学奖”的选举中,张五常被选为“最劣的教师”。
张五常荣登劣座,几乎全香港哗然!其实,这十分自然,如果按照东方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标准,张五常的教学肯定会与其要求不合。
张五常讲课,从来不备课,也没有讲义,更不在黑板上板书。
在他看来,自己天天思考的经济学,备课是多此一举。
即使是正式场合的演讲他也不会有多少准备(如:19911998年到美国任西部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讲)。
中国经济制度分析的第一人非张五常莫属了。
张五常受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大师科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亲传,与诺斯、巴泽尔共事尔经济学奖获奖演说中多次提到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科斯,1994)。
诺斯也多次提到张五常对他经济思想的影响。
)。
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把制度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引入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张五常将产权制度的以纯粹的制度分析对中国的农业改革、城市企业改革、中国金融改革及中国腐败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论点。
可以说,20世纪整个80年代张五常完全献身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分析、政策建议,其在香港用中文写的《卖橘者言》、“中国的前途”、“再论中国的前途”、“中国的经济革命”等著作一时洛阳纸贵,风流万千,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的改革者及青年学子。
[钱颖一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生于北京,祖籍浙江。
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
毕业后留学美国,分别于198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
2006年10月起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中文名:钱颖一国籍:中国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61年职业:经济学家,教授毕业院校:清华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性别:男名言:MBA本质上是职业教育人物语录虽然中国的改革和转轨受到了一些关注,但对于许多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对中国的改革成功不能理解。
抛开意识形态不论,中国的成功与已有理论的许多方面相违背。
人物介绍钱颖一198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之后到美国耶鲁大学获得管理科学与运筹学硕士学位。
他同时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1999年任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9-2001年任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2001年起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经济。
在《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期刊》、《经济学季刊》、《经济研究评论》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前担任国际学术期刊《转轨经济学》共同编辑,国内学术期刊《经济研究》和《经济学报》编委。
目前还担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移动通信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寿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网讯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世界经济学联合会(IEA)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理事会理事、亚太商学院联合会(AAPBS)理事会理事、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EQUIS认证评审委员会委员、郎咸平中文名:郎咸平外文名:Larry H.P. Lang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中国台湾桃园县出生日期:1956年6月21日职业:经济学家毕业院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代表作品:《郎咸平讲战略》,《产业链阴谋2》,《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祖籍:山东潍坊郎咸平1956年出生,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
郎咸平用财务分析方法,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弊病,质疑某些企业侵吞国资,并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
引起巨大的影响,被称之为“郎旋风”。
2010年被30多万网民自发推举、票选为“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绝大多数网民认可“九大风云人物”这次评选,认可包括郎咸平在内的九大风云人物接近“公共知识分子”的标准。
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郎咸平本能地站在中下层人民一边,为民代言,披露现实,大胆建言,在反腐败、中国经济、房地产、中国教育、大学生就业等社会热点问题上,都有全面深刻的解读和切合实际的建议。
其网络文章和视频遍布互联网,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
2010年1230多万网民自发推举、票选为“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
他们被称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中国底层民意的真实代表”“草根阶层的喉舌”“中国最有良心的一批文人”。
2011年12月,由腾迅网新闻频道一篇《说公知论公知,谁是公知》的文章引发了网络大讨论,千万网民参与。
绝大多数网民认可“九大风云人物”这次标准。
出名事件2004年,郎咸平用最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弊病,质疑某些企业侵吞国资,并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
引起巨大的影响,被称之为“郎旋风”。
作家富豪榜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郎咸平以485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8厉以宁厉以宁,江苏仪征人,教授/url。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
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因论证倡导我国股份制改革,被尊称厉股份。
民族:汉出生地:江苏仪征出生日期:1930年11月22日职业:经济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代表作品:《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厉以宁自选集》简介担任的主要职务厉以宁教授,祖籍江苏仪征,1930年11月出生于南京。
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
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曾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厉以宁教授目前还担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等职。
厉以宁教授自2003年一直担任贵州省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
厉以宁教授于1988年至2002年任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至2007济委员会副主任。
2008年起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贡献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著书多部,并发表了大量文章,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
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转型”进行理论探讨,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厉以宁教授还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
厉以宁教授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
其中包括“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个人最高奖)、第十五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日本)、第二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等。
1998年荣获香港理工大学授予的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厉以宁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转型发展理论》、《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罗马—拜占庭经济史》、《论民营经济》、《工业化和制度调整》等。
邹恒甫中文名:邹恒甫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出生日期:1962年职业:商业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毕业院校:武汉大学经济系邹恒甫,男,湖南人,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北大经济学一级教授,北大董辅礽经济学讲座教授,世界银行研究部研究员,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
1982年毕学术经历中国武汉大学高级经济研究所,1994年7月至今。
研究领域:国际金融,货币理论,地方公共财政,经济增长,外国援助和收入分配。
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1990年10月至今。
研究领域:地方公共财政、经济增长,储蓄收入分配。
青年见习经济学家世1990年3月至1990年10月。
工作范青年见习经济学家世界银行政策研究分部贸易政策司,1989年9月至1990年3月。
工作范围:出口和增长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哈佛商学院研究部,1987年10月至1988年6月。
工作范围:汇率与国研究助理哈佛大学经济学系,1986年7月至1988年12月。
工作范围:工业组织与跨国公司。
社会兼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主任。
研究领域公共财政、货币银行、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金融精彩观点消费、投资需求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保但只有“藏富于民”才最根本的办法,并把经济推向长远健康发展。
发展的必要条件。
让所谓的“仇富”情绪消弭的根本办法是让穷人也有基本的保障,有机会致富。
没有必要的社会保障,穷人有强烈的不安全感,经济发展也失去长期的动力。
前没有技术研发的长远目光和巨大投入,而一直满足于劳动力成本的是技术优势保证了日本在国际市场的持续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