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实验六

合集下载

第六次实验要求

第六次实验要求

实验六均值比较与T检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如何进行各种类型均值的比较与检验。

二、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SPSS软件四、实验内容1.MEANS 过程2.单一样本T检验3.独立样本T检验4.配对样本T检验五、实验学时2学时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文件4.按要求完成上机作业;5. 关闭SPSS,关机。

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教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移动存储器。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八、上机作业1、为了研究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选择了6对智商、年龄、阅读能力、家庭条件都相同的儿童进行了问:能否认为新教学方法优于原教学方法?2、对某校学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如下表。

问:(1)男性的身高与女性的身高是否相等?(2)学生的体重是否等于45公斤?课外习题:1.双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过程)分别测得14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及11例健康人的尿中17酮类固醇排出量(mg/dl)如下,试比较两组均数有无差别。

2.成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s T Test过程)某单位研究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与肝中维生素A含量的关系,将大白鼠按性别、体重等配为8对,每对中两只大白鼠分别喂给正常饲料和维生素E缺乏饲料,一段时期后将之宰杀,测定其肝中维生素A含量(μmol/L)如下,问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对鼠肝中维生素A含量有无影响?。

计算机网络上机指导书实验六

计算机网络上机指导书实验六

计算机网络上机指导书实验六计算机网络上机指导书实验六计算机网络上机指导书昆明理工大学信自学院实验六:子网划分及路由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子网划分,并通过静态和动态路由实现网络互联。

使用华为路由器交换机模拟器完成完成子网划分及路由网综合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使用华为路由器交换机模拟器,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以下步骤:实验6.1 子网划分实验-静态路由将一个C网地址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子网划分,并通过静态路由实现网络互联广域网地址:需要3对广域网地址192.168.1.252 255.255.255.252可分配主机地址范围:192.168.1.253-192.168.1.254 192.169.1.252是子网号,192.168.1.255是子网广播号。

实际可以分配主机地址为2个192.168.1.248 255.255.255.252可分配主机地址范围:192.168.1.249-192.168.1.250 192.169.1.244是子网号,192.168.1.251是子网广播号。

实际可以分配主机地址为2个192.168.1.244 255.255.255.252可分配主机地址范围:192.168.1.245-192.168.1.246 192.169.1.244是子网号,192.168.1.247是子网广播号。

实际可以分配主机地址为2个服务器地址:192.168.1.240 255.255.255.252可分配主机地址范围:192.168.1.241-192.168.1.242 192.169.1.240是子网号,192.168.1.243是子网广播号。

实际可以分配主机地址为2个第一个部门5台主机:192.168.1.232 255.255.255.248可分配主机地址范围:192.168.1.233-192.168.1.238 192.169.1.232是子网号,192.168.1.239是子网广播号。

实验六 上机实习_2016

实验六 上机实习_2016

实验6 地下水动力学上机实习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含水层试验软件AquiferTest Pro V2016的操作使用方法。

(2)基本掌握使用软件AquiferTest Pro V2016中的Theis 和Cooper-Jacob Time-Drawdown 分析方法进行抽水实验(Pumping Test )求解含水层参数。

二、分析方法(1)Theis 方法(标准曲线配比法)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W (u )为纵坐标,1/u 为横坐标作出的曲线通常称为泰斯曲线。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t 或t /r 2为横坐标,s 为纵坐标点出观测数据,通过对比观测数据点与泰斯曲线来求解含水层参数。

(2)Cooper-Jacob Time-Drawdown (直线图解法)Cooper-Jacob (1946)方法是简化的泰斯方法,通过有效地增大时间值、减小井距(即减小u 值)来计算。

直线图解法将各个观测孔的降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降深为纵坐标。

如果有足够多的数据就可以连成一条直线,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储水系数就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方程计算出结果:s Q T ∆=π43.2,2025.2r Tt S = 三、软件简介AquiferTest V2016①整合了抽水试验Pumping Test 和微水试验Slug Test 数据分析技术,本次上机实习主要学习前者。

Aquifer Test 4.2具有友好的界面,快捷易用的优点,并且拥有计算各类含水层特性的功能(包括承压含水层、非承压含水层、越流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和井储等),对于同一份数据可以通过建立多种分析方法来做比较,并可生成专业的抽水试验报告,图件都可以图片形式导出。

试验所需数据可以通过键盘输入,也可以通过导入Microsoft Excel 文件或ASCII 格式文件。

对于抽水试验,Aquifer Test 2016提供以下14种解决方法:➢Time-Drawdown (时间-降深分析) ➢Time Drawdown-Discharge ➢Theis (承压含水层) ➢Theis 结合Jacob 修正(非承压含水层) ➢Neuman (非承压含水层) ➢Boulton (非承压含水层) ➢Hantush-Jacob (越流含水层,有存储的弱含水层) ➢Hantush (越流含水层,有存储的弱含水层) ➢Walton (双孔隙度,裂隙流) ① 目前的版本为AquiferTest Pro 2016版本,新版本可以通过https:///aquifertest/下载。

实验六、SHA-1算法的实现

实验六、SHA-1算法的实现
};
#endif
#define SHA1HashSize 20
typedef struct SHA1Context
...{
DWORD Intermediate_Hash[SHA1HashSize/4]; // Message Digest
DWORD Length_Low; // Message length in bits
message_array++;
}
return shaSuccess;
}
void SHA1ProcessMessageBlock(SHA1Context *context)
...{
const DWORD K[] = ...{ 0x5A827999, 0x6ED9EBA1, 0x8F1BBCDC, 0xCA62C1D6 };
D = C;
C = SHA1CircularShift(30,B);
B = A;
A = temp;
}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0] += A;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1] += B;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2] += C;
D =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3];
E =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4];
for(t = 0; t < 20; t++)
...{
temp = SHA1CircularShift(5,A) +
((B & C) | ((~B) & D)) + E + W[t] + K[0];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六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六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参加人员:一、实验名称:实验六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二、实验内容1. 任意捕获一个数据包,分析其数据链路层格式、网络层格式和传输层格式,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分层概念的理解。

2. 地址解析协议(ARP)是LAN 环境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ARP 允许你的网络上使用的设备自动将物理(MAC)地址映射为IP 地址,因此需要对ARP 有很详细的了解,并清楚它是怎样工作的。

3.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TCP 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很多互联网服务,比如HTTP、FTP、SMTP 和Telnet,都要依靠TCP 来传输数据。

另外,很多传统的LAN 程序,比如文件传输和SQL 也都要使用TCP 协议。

三、实验步骤1.捕获报文基本分析实验(1)打开SnifferPro程序后,选择Capture(捕获)→Start(开始),或者使用F10键,或者是工具栏上的开始箭头。

图1 SnifferPro软件界面(2)一小段时间过后,再次进入Capture(捕获)菜单,然后选择Stop(停止)或者按下F10键,还可以使用工具栏。

(3)按F9键来执行“停止并显示”的功能,或者可以进入Capture(捕获)菜单,选择“停止并显示”。

(4)停止捕获后,在对话框最下角增加了一组窗口卷标,包括高级、解码、矩阵、主机表单、协议分布和统计信息。

(5)选择解码卷标,可以看到SnifferPro缓冲器中的所有实际“数据”。

分析该卷标结构及其内容。

2.捕获并分析地址解析协议(ARP)(1)选择“捕获”→“定义过滤器”。

(2)在“定义过滤器”中,选择“文件”→“新建”。

(3)将这个文件命名为ARP,单击OK,然后单击“完成”。

(4)现在选择“高级”,从协议列表中选择ARP。

(5)单击OK,关闭定义过滤器窗口。

已经定义了过滤器,可以按F10来捕获流量。

(6)输入arp-dIP来清除默认网关上的ap,这个命令中的IP是你的默认网关IP地址,然后Ping你的默认网关。

上机习题集6MATLAB7.0三维绘图

上机习题集6MATLAB7.0三维绘图

实验六MATLAB7.0三维绘图实验目的:①掌握绘制三维图能形的方法;②掌握图形修饰处理方法;③知道图像处理方法,了解动画制作方法。

实验要求:给出程序和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一、绘制三维曲线sin()cos()sin()cos()x ty tz t t t=⎧⎪=⎨⎪=⎩二、绘制三维曲面图z=sin(x+sin(y))-x/10。

三、绘制z=x2+y2的三维网线图形;四、绘制三维陀螺锥面;(仅供参考:t1=0:0.1:0.9;t2=1:0.1:2;r=[t1 -t2+2];[x,y,z]=cylinder(r,30);surf(x,y,z);grid)五、在xy 平面内选择区域[-8,8]×[-8,8],利用mesh 、meshc 、meshz 和surf绘制z =六、绘制光照处理后的球面,取三个不同的光照位置进行比较。

(提示:可以利用函数sphere 和 light )七、利用peaks 产生数据,绘制多峰曲面图。

八. 22y x xez --=,当x 和y 的取值范围均为-2到2时,用建立子窗口的方法在同一个图形窗口中绘制出三维线图、网线图、表面图和带渲染效果的表面图。

九 绘制peaks 函数的表面图,用colormap 函数改变预置的色图,观察色彩的分布情况。

十、 用sphere 函数产生球表面坐标,绘制不透明网线图、透明网线图、表面图和带剪孔的表面图。

十一、 将5.9题中的带剪孔的球形表面图的坐标改变为正方形,以使球面看起来是圆的而不是椭圆的,然后关闭坐标轴的显示。

实验结果:(1)(2)(3)(4)(5)(6)(7)(8)(9)(10)(11)。

实验6 试验设计结果分析

实验6 试验设计结果分析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姓名邵建智学号3110100122专业生物系统工程实验名称试验设计结果分析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二O一三年八月制实验六:试验设计结果分析实验类型:上机操作实验地点:农生环D-414指导老师:傅霞萍实验日期:2013 年10 月29 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正交试验的基本原理和用途,掌握正交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使用SPSS进行正交试验数据的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2.1实验原理利用正交表科学地安排与分析多因素实验的方法。

由少数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推出较优方案。

对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更多实验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各因素对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趋势等。

2.2 实验内容(显著性水平α=5%)(1)利用SPSS对下表所示的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6-1 鸭肉保鲜天然复合添加剂筛选的试验结果(2)为了通过正交试验寻找从某矿物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使稀土元素提取率最高,选需要考虑的交互作用有A×B, A×C, B×C,如果将A、B、C分别安排在正交表L8(2)的1、2、4列上,试验结果(提取量mL)依次为1.01、1.33、1.13、1.06、1.03、0.80、0.76、0.56,试用方差分析法(α=0.05)分析试验结果,确定较优工艺条件。

正交表L8(27):三、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环境(使用的软件等)IBM SPSS 19.0等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必填,上机操作过程,可以插图)实验(1)实验(2)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必填,图表数据、计算结果、对图表的处理)实验(1)实验(2)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实验(1):a:由4种因素的F检验知,因素主次茶多酚浓度>被膜剂种类>增效剂种类>浸泡时间b:设A:茶多酚浓度,B:增效剂种类,C:被膜剂种类,D:浸泡时间,由各个因素的同类子集可以看出,A因素1水平最优,B因素1水平最优,C因素4水平最优,D 因素2水平最优,所以正交试验得出的优方案为A1B1C4D2。

统计学上机实验报告

统计学上机实验报告

福建工程学院实习报告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贸1002座号3100509209姓名蔡小强日期2012年4月20日《统计学》实验一一、实验名称:数据的图表处理二、实验日期:2012年03月27日三、实验地点:经济管理系实验室四、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实验,熟练掌握利用Excel,完成对数据进行输入、定义、数据的分类与整理。

要求:就本专业相关问题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 30),利用EXCEL进行如下操作:1.进行数据排序2.进行数据分组3.制作频数分布图、直方图和帕累托图,并进行简要解释4. 制作饼图和雷达图,并进行简要解释五、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个人电脑(人/台),EXCEL 软件六、实验过程(一)问题与数据下面是一种金属零件重量的误差数据单位:g27.3 67.9 74.1 55.6 32.5表1-1(二)实验步骤1、将上表数据复制到EXCEL中;2、将上述数据调整成一列的形式;3、选择“数据-排序“得到由小到大的一列数据。

4、选择“插入-函数(fx)-数学与三角函数-LOG10”图1-1计算lg50/lg2=5.64,从而确定组数为K=1+ lg100/lg2=6.64 这里为了方便取为10组;确定组距为:(max-min)/K=(87.8-19.1)/10=6.87 取为7;5、确定接受界限为 24.0 31.0 38.0 45.0 52.0 59.0 66.0 73.0 80.0 87.0 分别键入EXCEL 表格中,形成一列接受区域;6、选“工具——数据分析——直方图”得到如下频数分布和直方图金属零件重量误差的频数分布表1-2金属零件重量误差的直方图图1-27、将其他这行删除,将表格调整为:表1-38、选择“插入——图表——柱图——子图标类型1”,在数据区域选入接收与频率两列,在图表标题中输入频率。

做出的图形如下图所示:图1-39、双击上述直方图的任一根柱子,将分类间距改为0,得到新的图.图1-410、选择“插入——图表——饼图”,得到金属零件重量的误差饼图:图1-511、选择“插入——图表——雷达图”,得到金属零件重量的误差雷达图图1-6(三)实验结果分析:从以上直方图可以发现,金属零件的重量误差大致呈对称分布,其中54.0—60.0出现的频次最多,从饼图和雷达图也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出这样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函数程序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C语言函数的定义方法、函数的声明及函数的调用方法。

2、了解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之间的参数传递方式。

二、实例实验内容
要求:能正确运行有关实例,并能回答相关问题;
分析例题8.6,详细理解函数定义、声明、调用的方法,并用函数实现习题6.13
分析例题8.10——8.14,理解并能熟练应用数组元素作为函数参数、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的应用。

分析例题8.15和8.16,理解局部变量、外部变量的定义、使用以及他们的作用域。

三、自编实验内容
1、分别编写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函数,另编写一主函数调用之, 要求主函数能输入多个圆半径,且显示相应的圆面积和周长。

2、编写一程序,把M×N矩阵a的元素逐列按降序排列。

假设M、N不超过10。

分别编写求一维数组元素值最大和元素值最小的函数,主函数中初始化一个二维数组a[10][10],调用定义的两函数输出每行、每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编写一判别素数的函数,在主函数中输入一个整数,输出该数是否为素数的信息。

4、编写一个将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函数(即实现strcat函数的功能),两个字符串由主函数输入, 连接后的字符串也由主函数输出。

5、编写计算最小公倍数的函数,试由主函数输入两个正整数a和b调用之。

计算最小公倍数的公式为:
lcm(u,v)=u*v/gcd(u,v) (u,v≥0)
其中,gcd(u,v)是u、v的最大公约数。

lcm(u,v)是u、v的最小公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