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实验6

合集下载

上机实验报告模板

上机实验报告模板

上机实验报告模板上机实验报告模板一、引言实验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某一具体问题,并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得出结论。

本报告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

二、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验的开展,使实验过程更加有针对性。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三、实验原理在实验原理部分,需要详细介绍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例如,如果本次实验是关于电路的实验,可以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这一部分,可以适当插入图表或示意图,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四、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本节主要介绍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和器材,以及实验的具体步骤。

在介绍装置时,可以对装置的特点和功能进行简要说明。

在介绍实验步骤时,应该详细列出每一个步骤,并注意步骤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同时,可以根据实验的复杂程度,适当分段,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操作。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在这一部分,需要将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原始数据整理并列出。

同时,应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得出结论。

可以使用图表、统计方法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分析。

在结果分析部分,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与实验原理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实验的正确性。

六、实验误差分析任何实验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可能来自实验装置、人为操作、环境等多个方面。

在这一部分,需要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并说明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可以根据误差来源进行分类,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七、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

结论应该简明扼要,并与实验目的相一致。

可以指出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八、实验心得在这一部分,可以对本次实验的整体过程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的难点、收获和感悟等。

同时,可以提出对实验方法和装置的改进意见,并对未来实验的开展提出建议。

九、参考文献在报告的最后,列出本次实验所参考的文献。

第六次实验要求

第六次实验要求

实验六均值比较与T检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如何进行各种类型均值的比较与检验。

二、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SPSS软件四、实验内容1.MEANS 过程2.单一样本T检验3.独立样本T检验4.配对样本T检验五、实验学时2学时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文件4.按要求完成上机作业;5. 关闭SPSS,关机。

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教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移动存储器。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八、上机作业1、为了研究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选择了6对智商、年龄、阅读能力、家庭条件都相同的儿童进行了问:能否认为新教学方法优于原教学方法?2、对某校学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如下表。

问:(1)男性的身高与女性的身高是否相等?(2)学生的体重是否等于45公斤?课外习题:1.双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过程)分别测得14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及11例健康人的尿中17酮类固醇排出量(mg/dl)如下,试比较两组均数有无差别。

2.成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s T Test过程)某单位研究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与肝中维生素A含量的关系,将大白鼠按性别、体重等配为8对,每对中两只大白鼠分别喂给正常饲料和维生素E缺乏饲料,一段时期后将之宰杀,测定其肝中维生素A含量(μmol/L)如下,问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对鼠肝中维生素A含量有无影响?。

实验六、SHA-1算法的实现

实验六、SHA-1算法的实现
};
#endif
#define SHA1HashSize 20
typedef struct SHA1Context
...{
DWORD Intermediate_Hash[SHA1HashSize/4]; // Message Digest
DWORD Length_Low; // Message length in bits
message_array++;
}
return shaSuccess;
}
void SHA1ProcessMessageBlock(SHA1Context *context)
...{
const DWORD K[] = ...{ 0x5A827999, 0x6ED9EBA1, 0x8F1BBCDC, 0xCA62C1D6 };
D = C;
C = SHA1CircularShift(30,B);
B = A;
A = temp;
}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0] += A;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1] += B;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2] += C;
D =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3];
E =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4];
for(t = 0; t < 20; t++)
...{
temp = SHA1CircularShift(5,A) +
((B & C) | ((~B) & D)) + E + W[t] + K[0];

实验6 试验设计结果分析

实验6 试验设计结果分析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姓名邵建智学号3110100122专业生物系统工程实验名称试验设计结果分析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二O一三年八月制实验六:试验设计结果分析实验类型:上机操作实验地点:农生环D-414指导老师:傅霞萍实验日期:2013 年10 月29 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正交试验的基本原理和用途,掌握正交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使用SPSS进行正交试验数据的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2.1实验原理利用正交表科学地安排与分析多因素实验的方法。

由少数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推出较优方案。

对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更多实验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各因素对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趋势等。

2.2 实验内容(显著性水平α=5%)(1)利用SPSS对下表所示的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6-1 鸭肉保鲜天然复合添加剂筛选的试验结果(2)为了通过正交试验寻找从某矿物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使稀土元素提取率最高,选需要考虑的交互作用有A×B, A×C, B×C,如果将A、B、C分别安排在正交表L8(2)的1、2、4列上,试验结果(提取量mL)依次为1.01、1.33、1.13、1.06、1.03、0.80、0.76、0.56,试用方差分析法(α=0.05)分析试验结果,确定较优工艺条件。

正交表L8(27):三、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环境(使用的软件等)IBM SPSS 19.0等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必填,上机操作过程,可以插图)实验(1)实验(2)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必填,图表数据、计算结果、对图表的处理)实验(1)实验(2)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实验(1):a:由4种因素的F检验知,因素主次茶多酚浓度>被膜剂种类>增效剂种类>浸泡时间b:设A:茶多酚浓度,B:增效剂种类,C:被膜剂种类,D:浸泡时间,由各个因素的同类子集可以看出,A因素1水平最优,B因素1水平最优,C因素4水平最优,D 因素2水平最优,所以正交试验得出的优方案为A1B1C4D2。

实验六_中断技术

实验六_中断技术

中断技术姓名:邓陟学号:2009011976 实验班号:13 机器号:A65(A13)一、实验目的1.了解中断原理,包括对中断源、中断向量、中断类型号、中断程序以及中断过程的理解2.掌握汇编语言中断程序设计方法3.(选做)了解C语言中断程序设计方法二、实验基本任务1.中断过程的理解阅读下面汇编语言中断程序L6_P1_int.s43,说明程序执行的流程和实现功能。

上机实践,回答下面问题,了解用汇编语言编写中断程序的方法。

2)为便于了解程序执行流程,可以在中断子程入口处(即标号intP1处)设置一个断点,然后运行程序,观察按下键和不按键时程序执行的流程。

回答下面问题:1)程序L6_P1_int.s43用的是哪个中断源?其中断类型号是多少?设计将实验板上的某一按键与该中断源对应的引脚相连。

运行程序,操作按键,观察现象。

中断源是P1.0下降沿,中断类型号4。

现象是L1~L8点亮熄灭情况反转。

2)在L6_P1_int.s43中,无CALL调用语句,中断程序如何能被执行?何时会被执行?中断程序靠硬件检测中断源触发,当有中断请求的时候会被执行。

3)在L6_P1_int.s43中,如果中断子程中不清分中断标志P1IFG的后果是什么?后果是一直执行中断程序。

该程序的现象是所有LED均处于闪烁状态,肉眼看来就是亮度介于点亮和熄灭之间。

4)如果L6_P1_int.s43中的PORT1_VECTOR改为PORT2_VECTOR,其他不变,程序执行的后果是什么?为什么?程序跑飞。

P1.0发出中断请求后,PC指向P1的中断子程,但由于未设置中断向量,PC的值为中断向量表中未设置的内容,即0h,地址0h处没有中断子程,程序跑飞。

5)如果去掉L6_P1_int.s43程序最后的那条无限循环语句,程序执行的结果是怎样?为什么?程序跑飞。

去掉无限循环语句后程序顺序执行,在没有中断请求的情况下执行中断子程且无法返回。

6)如果中断源采用的是P2.2, 按键用Key7,请设计连线,修改L6_P1_int.s43程序完成以中断方式响应Key7的操作。

上机实习报告6篇

上机实习报告6篇

上机实习报告6篇上机实习报告篇1一、物流制动化系统1、文字介绍2、系统平面布置图3、工艺流程二、自动化立体仓库1、文字介绍2、伺服电机﹙10)、松下电机的介绍﹙20)、动作方式3、步进机构﹙1﹚、电机的介绍﹙2﹚、动作方式三、混合式流水线1、结构(工作过程)2、 I/O分配表3、接线图4、程序四、雕刻机1、CAXA20__软件2、加工过程五、小结一、物流自动化系统介绍物流自动化是指物流作业过程的设备和设施自动化,包括运输、装卸、包装、分拣、识别等作业过程,比如,自动识别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跟踪系统等。

物流自动化可以方便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追踪,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和监控水平等。

物流自动化的设施包括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AGVS)、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如GPS)等。

物流自动化有:信息引导系统;自动分检系统;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语音自动识别系统;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

物流自动化在物流管理各个层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它包括物流规划、物流信息技术及自动物流系统等各种软技术和硬技术。

物流自动化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深厚的发展潜力。

随着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大,物流自动化技术将在信息化、绿色化方面进一步发展,其各种技术设备(如:立体仓库等)和管理软件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应用。

二、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现代物流系统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高层货架、巷道堆垛机、出入库输送设备、自动控制与管理系统组成,出入库辅助设备及巷道堆垛机能够在计算机管理下,完成货物的出入库作业,实施综合库房管理并与上级管理系统联网,可以实现管理现代化、存取自动化,能够自动完成货物的存取作业,并能对库存的货物进行自动化管理。

与厂级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联网以及与生产线紧密相连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更是当今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及FMS(柔性制造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实验6-1 网络性能和带宽测试工具

实验6-1 网络性能和带宽测试工具

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Qcheck的使用
2、SolarWinds的使用
3、ping plotter freeware的使用
二、实验环境
虚拟机;
三、实验内容
(一)Qcheck的使用
1.测试TCP和UDP协议的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2.测试TCP和UDP协议的吞吐量(Throughput)
3.测试TCP和UDP协议的串流传输速率(Streaming)
4.测试TCP和UDP协议的路由追踪(Traceroute)(二)SolarWinds的使用
1.安装软件到真机上
2.运行IP network browser,发现网络
扫描网段192.168.1.1——192.168.20.254
3.运行Bandwidth Gauges带宽测试
4.网络性能监视器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 (三)ping plotter freeware的使用
带宽测试
四、实验总结
通过上机实践,对所学内容的某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写出一些体会、学习心得,甚至是改进意见。

五、附录(源程序清单,包含适当的注释)。

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与上机指导实验六

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与上机指导实验六
运行程序,观察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04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记录实验步骤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和操作。
分析实验结果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理解程序运行的过程 和原理。
记录实验结果
将程序运行的结果记录下来,包括输出、错 误信息等。
总结与反思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 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实验中改进。
培养编程能力
通过编写代码和调试程序,我提高了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增强实践能力
实验过程中,我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增强了实践能力,学会了 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
对实验的反思和展望
反思实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时间管 理和代码调试方面还有待提高。未来 我会更加注重时间管理,提高编程效 率,同时加强代码审查和调试技巧。
持续学习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新技术、新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学习如何利用搜索引擎和在线资源寻找解决方案。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共同 解决问题。
02
实验内容
计算机硬件组成与连接
总结词: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掌握硬件连接 方法
01
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件,如CPU、内 存、硬盘、显卡等。
03
02
详细描述
04
学习如何正确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外部设备。
掌握电源线的连接方式,确保计算机正常 启动。
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电力学院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C程序设计》综合实训
院系: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2011028
学生姓名:张晶晶学号:20111440
2011年11月27日
实验 6 数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值和输入输出的方法;
2、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
3、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特别是排序算法)。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

1、以下给定程序MODI1.C的功能是:
求一维数组a中所有元素的平均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例如,当一维数组a中的元素为:10,4,2,7,3,12,5,34,5,9时,程序的输出应为:The aver is:9.10
程序中有两处错误,错误都在提示行:/**********found**********/的下面一行。

请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使它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程序中的其它地方请不要随意改动,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2、以下给定程序MODI1.C的功能是:求二维数组a中的最小值。

例如,当二维数组a总的元素为:
4 2 34
7 3 12
5 6 5
程序的输出应为:The min is:2。

程序中有两处错误,错误都在提示行:/**********found**********/的下面一
行。

请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使它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3、在考生目录下,给定程序FILL1.C的功能是:在第一个循环中给a数组的前10个数组元素依次赋1、2、3、
4、
5、
6、
7、
8、
9、10;在第二个循环使a 数组前10个元素中的值对称折叠,变成1、2、3、4、5、5、4、3、2、1;在最后一个循环中输出对称折叠以后的a数组的前10个元素。

程序总有两个空(1)、(2)需要补充完整。

并将程序调试出所需的结果。

注意:程序中的其它地方请不要随意改动,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4、以下给定程序FILL1.C的功能是:输入一个数x,查找x在数组a中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

例如:如果a数组中的元素为:1,5,2,5,6,8,7,4,3,0,当x=5时,程序的输出结果为:5 isNo.3。

当x=10时,该数不在数组中,程序有两个空(1)、(2)需要补充完整。

请将程序调试出所需的结果。

注意:程序中的其它地方请不要随意改动,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
结构!
5、有一个已经从小到大排好序的整数数组:
a[30]={6,9,12,15,19,23,45,67,89,98},先输入一个整数x,要求按原来的升序规律将它插入到数组中。

这一体我设计好了就是运行不出来.
6、以下程序PROG1.C的功能是:将字符串2为“c program”,则输出:“This is a c program”。

注意:部分源程序存在文件PROG1.C中。

请在
/**********begin**********/与/**********end**********/之间填入你编写的若干语句。

请勿改动其它位置的任何内容。

7、以下给定程序FILL1.C的功能是:从键盘上输入一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字符串长度小于8),该字符串转换成一个十进制数。

例如:从键盘上输入字符串2345,则程序运行的结果应当为:n=2345.
程序有两个空(1)、(2)需要补充完整。

请将程序调试出所需的结果。

注意:程序中的其它地方请不要随意改动,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8、打印出以下的杨辉三角(要求打印10行)
9、变成查找一个二维字符数组里为“a”的元素的个数。

假定是3行5列的字符数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