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实验六
第六次实验要求

实验六均值比较与T检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如何进行各种类型均值的比较与检验。
二、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SPSS软件四、实验内容1.MEANS 过程2.单一样本T检验3.独立样本T检验4.配对样本T检验五、实验学时2学时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文件4.按要求完成上机作业;5. 关闭SPSS,关机。
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教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移动存储器。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八、上机作业1、为了研究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选择了6对智商、年龄、阅读能力、家庭条件都相同的儿童进行了问:能否认为新教学方法优于原教学方法?2、对某校学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如下表。
问:(1)男性的身高与女性的身高是否相等?(2)学生的体重是否等于45公斤?课外习题:1.双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过程)分别测得14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及11例健康人的尿中17酮类固醇排出量(mg/dl)如下,试比较两组均数有无差别。
2.成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s T Test过程)某单位研究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与肝中维生素A含量的关系,将大白鼠按性别、体重等配为8对,每对中两只大白鼠分别喂给正常饲料和维生素E缺乏饲料,一段时期后将之宰杀,测定其肝中维生素A含量(μmol/L)如下,问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对鼠肝中维生素A含量有无影响?。
上机实验报告格式实验六

上机实验报告格式实验六1、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学生上机试验报告西华大学上机试验报告课程名称:水利工程CAD年级/专业:2021级水利水电工程试验成果:指导教师:涂兴怀、蒋亮姓名:刘涛试验日期:20211114试验名称:试验六图案的打印学号:312021*********试验学时:2h一、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清晰模型空间与布局空间的区分,把握图形的打印方法。
二、试验内容或设计思想任务:教材P78第4、5题;三、试验环境与工具计算机、AUTOCAD软件四、试验过程或试验数据P784题5题画图步骤:〔1〕绘制边长为100的矩形。
指令:r2、ectang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d指定矩形的长度200.0000:100指定矩形的宽度90.0000:100〔2〕设置倒圆半径指令:fillet 指令:FILLET圆角(F)(半径=10):设置(S)/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U)/选取第一个对象:r圆角半径10:10圆角(F)(半径=10):设置(S)/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U)/选取第一个对象:方向(D)/选取第二个对象(S):指令:FILLET圆角(F)(半径=10):设置(3、S)/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U)/选取第一个对象:方向(D)/选取第二个对象(S):指令:FILLET圆角(F)(半径=10):设置(S)/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U)/选取第一个对象:方向(D)/选取第二个对象(S):指令:FILLET圆角(F)(半径=10):设置(S)/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U)/选取第一个对象:圆角(F)(半径=10):设置(S)/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U)/选取第一个对象:方向(D)/选取第二个4、对象(S):〔3〕对矩形四个角进行倒圆;指令:FILLET圆角(F)(半径=10):设置(S)/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U)/选取第一个对象:p选取圆角的二维多段线:指令:_pan〔4〕4条直线已被倒圆,即完成2-2剖面图的绘制如上图。
计算机网络上机指导书实验六

计算机网络上机指导书实验六计算机网络上机指导书实验六计算机网络上机指导书昆明理工大学信自学院实验六:子网划分及路由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子网划分,并通过静态和动态路由实现网络互联。
使用华为路由器交换机模拟器完成完成子网划分及路由网综合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使用华为路由器交换机模拟器,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以下步骤:实验6.1 子网划分实验-静态路由将一个C网地址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子网划分,并通过静态路由实现网络互联广域网地址:需要3对广域网地址192.168.1.252 255.255.255.252可分配主机地址范围:192.168.1.253-192.168.1.254 192.169.1.252是子网号,192.168.1.255是子网广播号。
实际可以分配主机地址为2个192.168.1.248 255.255.255.252可分配主机地址范围:192.168.1.249-192.168.1.250 192.169.1.244是子网号,192.168.1.251是子网广播号。
实际可以分配主机地址为2个192.168.1.244 255.255.255.252可分配主机地址范围:192.168.1.245-192.168.1.246 192.169.1.244是子网号,192.168.1.247是子网广播号。
实际可以分配主机地址为2个服务器地址:192.168.1.240 255.255.255.252可分配主机地址范围:192.168.1.241-192.168.1.242 192.169.1.240是子网号,192.168.1.243是子网广播号。
实际可以分配主机地址为2个第一个部门5台主机:192.168.1.232 255.255.255.248可分配主机地址范围:192.168.1.233-192.168.1.238 192.169.1.232是子网号,192.168.1.239是子网广播号。
实验六 上机实习_2016

实验6 地下水动力学上机实习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含水层试验软件AquiferTest Pro V2016的操作使用方法。
(2)基本掌握使用软件AquiferTest Pro V2016中的Theis 和Cooper-Jacob Time-Drawdown 分析方法进行抽水实验(Pumping Test )求解含水层参数。
二、分析方法(1)Theis 方法(标准曲线配比法)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W (u )为纵坐标,1/u 为横坐标作出的曲线通常称为泰斯曲线。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t 或t /r 2为横坐标,s 为纵坐标点出观测数据,通过对比观测数据点与泰斯曲线来求解含水层参数。
(2)Cooper-Jacob Time-Drawdown (直线图解法)Cooper-Jacob (1946)方法是简化的泰斯方法,通过有效地增大时间值、减小井距(即减小u 值)来计算。
直线图解法将各个观测孔的降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降深为纵坐标。
如果有足够多的数据就可以连成一条直线,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储水系数就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方程计算出结果:s Q T ∆=π43.2,2025.2r Tt S = 三、软件简介AquiferTest V2016①整合了抽水试验Pumping Test 和微水试验Slug Test 数据分析技术,本次上机实习主要学习前者。
Aquifer Test 4.2具有友好的界面,快捷易用的优点,并且拥有计算各类含水层特性的功能(包括承压含水层、非承压含水层、越流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和井储等),对于同一份数据可以通过建立多种分析方法来做比较,并可生成专业的抽水试验报告,图件都可以图片形式导出。
试验所需数据可以通过键盘输入,也可以通过导入Microsoft Excel 文件或ASCII 格式文件。
对于抽水试验,Aquifer Test 2016提供以下14种解决方法:➢Time-Drawdown (时间-降深分析) ➢Time Drawdown-Discharge ➢Theis (承压含水层) ➢Theis 结合Jacob 修正(非承压含水层) ➢Neuman (非承压含水层) ➢Boulton (非承压含水层) ➢Hantush-Jacob (越流含水层,有存储的弱含水层) ➢Hantush (越流含水层,有存储的弱含水层) ➢Walton (双孔隙度,裂隙流) ① 目前的版本为AquiferTest Pro 2016版本,新版本可以通过https:///aquifertest/下载。
软件工程上机实验报告(1-10)

SHANGHAI UNIVERSITY<软件工程>实验总结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学号10122050姓名王杰指导老师陈圣波日期2014.03实验一软件工程标准化文档一、实验目的1.了解国家标准GB/T8567-20062.熟悉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的基本内容二、实验内容1.搜索和下载国家标准GB/T8567-2006。
2.通过阅读国家标准GB/T8567-2006,将以下文字填写完整:3.通过阅读国家标准GB/T8567-2006,填写以下表格:实验2 数据流分析【说明】某直达列车车票预售系统接受顾客的订票和取票业务。
1.顾客为了提前订票,可向系统提供个人信息及其预订购的车次和日期,系统根据个人信息是否齐全和车次是否正确来判断订票单是否合格。
对于合格的订票单,系统通过查找座位表审核相应的车次是否有剩余票。
如果有剩余票,则记录顾客个人信息以及订票信息,并向顾客提供取票单。
2.到了可以取票的时间,顾客向系统提供取票单,在检查单据合格的情况下,系统想顾客提供火车票。
3.售票员可以利用系统查询各车次车票的已订购、已售出和剩余情况。
【问题1】画出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
【问题2】对问题1的结果进行分解,画出0层和1层数据流图。
(1) 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直达列车车票预售系统顾客不合格订票单取票单(2)0层数据流图1订票2取票订票信息表旅客信息表列车时刻表订票单取票通知无票通知火车票取票单3.查询工作人员各车次车票的已订购、已售出和剩余情况车次车票信息1层数据流图实验三下面为模块“产生毕业典礼学生表”的功能描述,请画出该模块的程序流程图和PAD 图。
记录StudentRecord 给出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的姓名和平均分(GPA )。
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表。
候选毕业的学生表从文件”StudRecs”读入。
因为学校规定:GPA 低于minGPA 的学生不能毕业,因此那些平均分低于minGPA 的学生不参加毕业典礼。
实验六、SHA-1算法的实现

#endif
#define SHA1HashSize 20
typedef struct SHA1Context
...{
DWORD Intermediate_Hash[SHA1HashSize/4]; // Message Digest
DWORD Length_Low; // Message length in bits
message_array++;
}
return shaSuccess;
}
void SHA1ProcessMessageBlock(SHA1Context *context)
...{
const DWORD K[] = ...{ 0x5A827999, 0x6ED9EBA1, 0x8F1BBCDC, 0xCA62C1D6 };
D = C;
C = SHA1CircularShift(30,B);
B = A;
A = temp;
}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0] += A;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1] += B;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2] += C;
D =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3];
E = context->Intermediate_Hash[4];
for(t = 0; t < 20; t++)
...{
temp = SHA1CircularShift(5,A) +
((B & C) | ((~B) & D)) + E + W[t] + K[0];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六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参加人员:一、实验名称:实验六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二、实验内容1. 任意捕获一个数据包,分析其数据链路层格式、网络层格式和传输层格式,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分层概念的理解。
2. 地址解析协议(ARP)是LAN 环境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ARP 允许你的网络上使用的设备自动将物理(MAC)地址映射为IP 地址,因此需要对ARP 有很详细的了解,并清楚它是怎样工作的。
3.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TCP 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很多互联网服务,比如HTTP、FTP、SMTP 和Telnet,都要依靠TCP 来传输数据。
另外,很多传统的LAN 程序,比如文件传输和SQL 也都要使用TCP 协议。
三、实验步骤1.捕获报文基本分析实验(1)打开SnifferPro程序后,选择Capture(捕获)→Start(开始),或者使用F10键,或者是工具栏上的开始箭头。
图1 SnifferPro软件界面(2)一小段时间过后,再次进入Capture(捕获)菜单,然后选择Stop(停止)或者按下F10键,还可以使用工具栏。
(3)按F9键来执行“停止并显示”的功能,或者可以进入Capture(捕获)菜单,选择“停止并显示”。
(4)停止捕获后,在对话框最下角增加了一组窗口卷标,包括高级、解码、矩阵、主机表单、协议分布和统计信息。
(5)选择解码卷标,可以看到SnifferPro缓冲器中的所有实际“数据”。
分析该卷标结构及其内容。
2.捕获并分析地址解析协议(ARP)(1)选择“捕获”→“定义过滤器”。
(2)在“定义过滤器”中,选择“文件”→“新建”。
(3)将这个文件命名为ARP,单击OK,然后单击“完成”。
(4)现在选择“高级”,从协议列表中选择ARP。
(5)单击OK,关闭定义过滤器窗口。
已经定义了过滤器,可以按F10来捕获流量。
(6)输入arp-dIP来清除默认网关上的ap,这个命令中的IP是你的默认网关IP地址,然后Ping你的默认网关。
上机习题集6MATLAB7.0三维绘图

实验六MATLAB7.0三维绘图实验目的:①掌握绘制三维图能形的方法;②掌握图形修饰处理方法;③知道图像处理方法,了解动画制作方法。
实验要求:给出程序和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一、绘制三维曲线sin()cos()sin()cos()x ty tz t t t=⎧⎪=⎨⎪=⎩二、绘制三维曲面图z=sin(x+sin(y))-x/10。
三、绘制z=x2+y2的三维网线图形;四、绘制三维陀螺锥面;(仅供参考:t1=0:0.1:0.9;t2=1:0.1:2;r=[t1 -t2+2];[x,y,z]=cylinder(r,30);surf(x,y,z);grid)五、在xy 平面内选择区域[-8,8]×[-8,8],利用mesh 、meshc 、meshz 和surf绘制z =六、绘制光照处理后的球面,取三个不同的光照位置进行比较。
(提示:可以利用函数sphere 和 light )七、利用peaks 产生数据,绘制多峰曲面图。
八. 22y x xez --=,当x 和y 的取值范围均为-2到2时,用建立子窗口的方法在同一个图形窗口中绘制出三维线图、网线图、表面图和带渲染效果的表面图。
九 绘制peaks 函数的表面图,用colormap 函数改变预置的色图,观察色彩的分布情况。
十、 用sphere 函数产生球表面坐标,绘制不透明网线图、透明网线图、表面图和带剪孔的表面图。
十一、 将5.9题中的带剪孔的球形表面图的坐标改变为正方形,以使球面看起来是圆的而不是椭圆的,然后关闭坐标轴的显示。
实验结果:(1)(2)(3)(4)(5)(6)(7)(8)(9)(1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机实验六数组一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一维数组的基本概念,如何定义一维数组,如何初始化一维数组。
2.掌握数组的基本操作:引用数组元素、行(列)求和,行(列)最大最小值,整个数组的输入输出等。
3.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如排序、找最大最小值(或位置)等。
二.实验内容
第1题、输入n(n不超过10),然后输入n个数组元素,要求将数组元素在同一个数组中按逆序重新存放并输出。
如输入5
1 2 3 4 5
应输出
5 4 3 2 1
#include <stdio.h>
#define N10
Void main()
{
int i,j;
int a[N];
scanf("%d",&n]);
for(i=0;i<=9;i++)
j=9-i;
a[i]=a[j];
for (i=0;i<=9;i++)
printf("%d",a[i]);
return 0;
第2题、输入一个数组的所有元素,再输入一个整数m,把该数组的后m个数字移到数组的前头。
比如数组元素为:1 2 3 4 5 6 7 8 9 10,m=4,应输出:7 8 9 10 1 2 3 4 5 6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10];
int b[10];
int i=0;
int m;
printf ("please enter a[i]");
scanf("%d",&a[i]);
printf("please enter m");
scanf("%d",&m]);
if(m<=0 && m>=10)
printf("wrong enter");
else
for(i=0;i<m;i++)
b[i]=a[10-m+i];
for(i=m;i<10;i++)
b[i]=a[i-m];
for(i=0;i<10;i++)
printf("%d",b[i]);
return 0;
}
第3题、输入一个数组的所有元素,再输入一个整数m,如果m在数组中,则删除数组中的m,并输出删除m后的数组,如果m不在数组中,提示“数
据不存在!”。
比如数组元素为:1 2 3 4 5 6 7 8 9 10,m=4,则输出:1 2 3 5 6 7 8 9 10,如m=12,则输出“数据不存在!”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10];
int i,m,j;
printf ("please enter a[i]");
scanf("%d",&a[i]);
printf("please enter m");
scanf("%d",&m);
for(i=0;i<10;i++)
if(m!=a[i])
printf("%d",a[i]);
else
{
j=i+1;
printf("%d",a[j]);
}
return 0;
}
第4题、输入一个数组的所有元素,利用排序算法对其进行升序排序,再输入一个整数m,并把m插入到正确的数列中输出。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10];
int b[11];
int i,m,j,n;
printf ("please enter a[i]");
scanf("%d",&a[i]);
printf("please enter m");
scanf("%d",&m);
for(i=0;i<9;i++)
if(a[i]>a[i+1])
{j=a[i];a[i]=a[i+1];a[i+1]=j;}
for(n=0;n<11;n++)
for(i=0;i<9;i++)
if(m>a[i])
b[n]=a[i];
else
{
b[n]=m;
b[n+1]=a[i];
}
printf("%d",b[n]);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