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参考)

验证方案编码:STP-YZ-04702A A A A药业有限公司验证方案项目名称培养基模拟灌装方案日期1验证方案审批表验证进度计划3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目录验证方案审批表1. 验证目的2.适用范围3.职责4.有关背景资料5.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结果6.漏项与偏差7.审阅本验证方案,并确认验证结果8.验证总结9.SOP的修订10.再验证时间11 证明1.验证目的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是用与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内灌装经除菌过滤的液体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以确认无菌工艺过程的可靠性。
证明在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生产线中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
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
同时评价生产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性。
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于2011年3月5-6日进行过三批培养基无菌灌装验证,验证结果符合要求。
由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的纯化水系统、注射用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于2011年8-10进行了改造和验证,关键生产设备如超声波洗瓶机、隧道干燥杀菌机、安瓿拉丝灌封机也于2011年9月进行了改造和验证,为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故拟再次进行三批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2.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生产验证,当上述条件改变时,应重新验证。
3.职责3.1验证领导小组3.1.1负责验证方案会审3.1.2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3.1.3负责对验证方案修改稿的批准3.1.4负责验证报告审核、批准3.2 验证小组3.2.1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和审核。
3.2.2负责按验证方案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3.2.3负责组织、协调本验证方案的实施。
3.2.4负责收集、整理和审核验证数据,起草验证报告(如方案执行有偏差,要完成OOS调查报告)。
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验证方案1.引言2.验证目标验证目标是确保培养基在灌装过程中的质量和完整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培养基的成分和性能符合要求。
(2)确保培养基在灌装过程中不受到污染,避免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3)确保培养基的容器和封闭系统能够有效地保护培养基。
(4)确保培养基的灌装工艺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包括速度、稳定性和灌装量的精度。
3.验证方法(1)实验室测试:通过实验室测试,对培养基的成分、pH值、微生物负荷、渗透压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灌装设备验证:验证培养基灌装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要求,包括设备的灭菌能力、管道清洗和灭菌程序的有效性等。
(3)灌装过程模拟:使用类似的物料和操作条件,模拟培养基的灌装过程,包括培养基的灌装速度、灌装量的精度、容器封闭性的测试等。
4.验证参数(1)培养基的成分和性能:对培养基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包括有机物、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等。
(2)培养基的pH值:测试培养基的初始pH值和在灌装过程中的pH值变化。
(3)培养基的微生物负荷:测试灌装前、灌装过程中和灌装后的培养基微生物负荷,包括总菌落数、细菌干扰菌和真菌的检测。
(4)培养基的渗透压:测试培养基的渗透压,在灌装过程中进行监测。
5.验证流程(1)准备灌装设备和培养基:准备灌装设备,包括容器、管道和灌装机等。
根据所需灌装量制备相应的培养基。
(2)实验室测试:对培养基的成分、pH值、微生物负荷、渗透压等进行实验室测试,确保符合要求。
(3)灌装设备验证:验证灌装设备的灭菌能力和管道清洗程序,确保设备的操作规程符合要求。
(4)灌装过程模拟:使用类似的物料和操作条件,模拟培养基的灌装过程。
进行实际灌装操作,包括灌装速度的控制、灌装量的精度和容器封闭性的测试等。
(5)验证结果的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验证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验证结果的分析根据验证实验的结果,对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基的成分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分发部门: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小组一、概述厂区无菌操作生产线,按2010版GMP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
某某产品因无法进行F0≥8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10-6,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故采用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
无菌生产工艺是制药领域中最难的工艺之一,确保产品无菌是该工艺最大的难点,减少无菌工艺药品污染风险的两项重要措施为:①人员的培训 ②无菌工艺验证。
按SFDA 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培养基灌装验证是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
故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某某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1 本次验证关键生产工艺流程图2 验证原理将培养基暴露于设备、容器密封系统的表面和关键环境条件中,并模拟实际生产完成工艺操作。
对装有培养基的密闭容器进行培养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并评价结果,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可能性。
对于失败的验证进行菌种分析并调查,确认并解决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后,重新进行验证。
3验证次数按2010版GMP 附录1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厂区设施,为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故需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二、验证目的1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新设计厂房采用既定的无菌生产工艺能保证产品的无菌要求; 2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无菌操作相关人员资格,降低人员带入无菌的风险; 3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 法规要求。
三、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1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厂区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前某某品种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活动;2计划验证实施时间为2013年3月~4月连续三个批次。
四、验证小组和职责1 验证小组根据验证的内容和验证管理文件要求,成立验证小组,验证小组成员见下表,小组人员应在最终验证报告中签名确认。
无菌生产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浅析

2.2 多产品简化试验思路
一条灌装线生产多个产品时,根据下列因素可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组:
⑴ 灌装工艺。⑵ 不同的容器、密封方式。由此选出两个或更多个下列方面能 涵盖所有其他的相关产品:⑴ 容器的大小、开放或密封的设计。⑵ 灌装线的 速度和干预;⑶ 涉及的操作人员数量。⑷ 储存容器的形式、转移的方式等。 自包装容器代表性选择方面,对于多规格、容器形状不同的灌装生产线,
6. 培养基配制
一般将大豆胰蛋白胨培养基(TSB)配制成3%的溶液,并用湿热蒸 汽灭菌(121℃、15分钟),冷却后的培养基用已清洁灭菌的园筒过滤
器(装入已灭菌的0.22um滤芯)过滤于已清洁灭菌的储罐中(过滤过
程应遵守无菌操作)。 培养基在灌装前保存在储罐中的时间也应挑战至少最长工艺允许 时间。所有在这一段可能进行的操作,如取样、过滤器的完整性试验 等也按实际模拟。 配制用于验证分装生产线的培养基溶液体积应满足灌装所设定的 灌装瓶数需要的量。
应对不同大小、形状的容器进行评估;多数可选用最大敞口直径的容器和最 低生产线速度;有时也应选择容易倒落的小型容器用来代表最差情况,因可 能需要更多的人工干预;当不能兼顾时,应考虑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种容器进 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2.3 最差条件设计
2.3.1储存时间的设计
灌装设备、部件、储罐、无菌物料、药液在实际灌装前能够放置
9.15
10.51 11.84 13.15 14.43
15.7
16.96
10.培养基灌装试验的合格标准
10.培养基灌装试验的合格标准
10.3 合格标准
目前,国际上认可的培养基灌装试验合格标准(允许最大污染率)如下表:
批灌装数量 允许阳性数量 2996~4742 0 4743~6294 1 6295~7751 2 7752~9151 3
培养基无菌模拟灌装验证方案及报告

页码:1/34 编号:VA-PV-A-201-01-12
模 拟 验 证 方 案
Simulation Validation Project
培养基无菌灌装
规格:3 ml
XXXXXXXXXXX 有限公司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P H A R M . C O . , LT D .
5.4.2.1 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4.2.2 负责提供设备的详细资料及相关 SOP; 5.4.2.3 负责建立设备档案; 5.4.2.4 负责提供设备的计量器具校验详细情况。 5.4.3 质量部
5.4.3.1 负责组织 QA 人员对验证全过程进行监控; 5.4.3.2 负责验证相关的检验及结果分析报告; 5.4.3.3 负责数据的选择与评价。 5.4.4 生产部
灌装经除菌过滤器过滤的培养基, 然后将此培养基进行冻干, 冻干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条件下 培养, 以确认工艺过程的可靠性。 证明在冻干粉针剂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规程以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 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 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 3 介绍 冻干粉针剂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是在其他各个系统(诸如灭菌系统、公用系统、无菌环 境保持系统、设备验证、设备清洗过程验证等)验证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采用培养基无菌 灌装模拟试验方法进行。 方法是将培养基采用灌装工艺灌装到玻璃瓶中, 整个操作过程应模拟冻干粉针剂产品的灌装 状态。再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确认无菌灌装工艺的可靠性。 由于本公司冻干粉针无菌灌装系统采用的是玻璃瓶(胶塞)清洗、灭菌、灌装、加塞、冻干 联动方式,因此本次验证是用于证明在指定的厂房、设施、设备、工艺条件下无菌灌装工艺可以 保证最终灌装出的产品在各项指标上均符合标准。 4 参考书目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 5 5.1 5.1.1 5.1.2 5.1.3 5.1.4 5.1.5 5.2 验证委员会、工艺验证小组及职责 验证委员会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确定验证小组成员; 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验证小组 组长由生产部经理担任,组员由质量部经理、公用工程部经理、注射剂车间主任、中心化验
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11

分发部门: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小组一、概述厂区无菌操作生产线,按2010版GMP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
某某产品因无法进行F0≥8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10-6,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故采用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
无菌生产工艺是制药领域中最难的工艺之一,确保产品无菌是该工艺最大的难点,减少无菌工艺药品污染风险的两项重要措施为:①人员的培训②无菌工艺验证。
按SFDA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培养基灌装验证是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
故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某某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1 本次验证关键生产工艺流程图2 验证原理将培养基暴露于设备、容器密封系统的表面和关键环境条件中,并模拟实际生产完成工艺操作。
对装有培养基的密闭容器进行培养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并评价结果,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可能性。
对于失败的验证进行菌种分析并调查,确认并解决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后,重新进行验证。
3验证次数按2010版GMP 附录1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厂区设施,为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故需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二、验证目的1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新设计厂房采用既定的无菌生产工艺能保证产品的无菌要求; 2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无菌操作相关人员资格,降低人员带入无菌的风险; 3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 法规要求。
三、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1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厂区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前某某品种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活动;2计划验证实施时间为2013年3月~4月连续三个批次。
四、验证小组和职责 1 验证小组根据验证的内容和验证管理文件要求,成立验证小组,验证小组成员见下表,小组人员应在最终验证报告中签名确认。
在验证实施前,方案起草人应对所有相关参与人员进行验证方案的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并将记录附于验证报告后。
培养基无菌灌装工艺验证方案

目录一、目的二、范围与条件三、职责与培训四、验证项目五、偏差六、结论与建议一、目的:1.1验证目的:通过培养基无菌生产工艺验证,证实无菌生产工艺过程的可靠性。
二、验证范围和条件:2.1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冻干粉针生产线(激素)培养基无菌灌装。
2.2验证条件:培养基无菌灌装工艺验证是用与正常的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和操作方法,在其他各个系统(诸如公用系统、无菌环境保持系统、设备验证等)验证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方案必须在动力部门相关验证和冻干车间相关验证完成的条件下进行。
2.3 按照《培养基灌装SOP》,在各个系统验证完成后,开始进行培养基灌装工艺验证。
工艺流程图:2.4执行的标准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冻干车间工艺SOP、设备SOP、卫生SOP、物料SOP、基础SOP执行操作。
三、职责和培训:3.1 验证小组成员和职责:3.2 培训内容:3.2.1 培训目的:为建立并保持良好的质量保证系统,应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的人员完成各项操作,所有人员应明确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之相关的GMP原则,并接受良好的培训。
3.2.2人员培训:所有负责该验证操作的操作人员。
四、验证项目:4.1批的选择:冻干生产线的产品规格为,用7ml的西林瓶灌装2ml的培养基。
灌装大豆胰蛋白胨液体培养基(TSB)3批,批号为201406211、201406231、201406251,灌装装量为2ml。
为确保冻干机A、B每台不少于40000支,灌装数量为8万支需16.8万ml大豆胰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灌装完毕后,先置23-28℃培养7天,再置30-35℃培养7天,每天观察培养基的微生物生长情况。
培养基灌装与培养基促生长试验同步进行。
4.2 抑菌作用的避免:培养基灌装使用促进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来挑战评估污染风险,因此抑菌因素应当在培养基灌装中予以考虑。
将培养基灌装的注射用水冷却至室温20-25℃配制,并在室温下保存培养基液体。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参考)

验证方案编码:STP-YZ-04702A A A A药业有限公司验证方案项目名称培养基模拟灌装方案日期1验证方案审批表验证进度计划3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目录验证方案审批表1. 验证目的2.适用范围3.职责4.有关背景资料5.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结果6.漏项与偏差7.审阅本验证方案,并确认验证结果8.验证总结9.SOP的修订10.再验证时间11 证明1.验证目的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是用与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内灌装经除菌过滤的液体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以确认无菌工艺过程的可靠性。
证明在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生产线中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
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
同时评价生产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性。
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于2011年3月5-6日进行过三批培养基无菌灌装验证,验证结果符合要求。
由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的纯化水系统、注射用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于2011年8-10进行了改造和验证,关键生产设备如超声波洗瓶机、隧道干燥杀菌机、安瓿拉丝灌封机也于2011年9月进行了改造和验证,为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故拟再次进行三批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2.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生产验证,当上述条件改变时,应重新验证。
3.职责3.1验证领导小组3.1.1负责验证方案会审3.1.2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3.1.3负责对验证方案修改稿的批准3.1.4负责验证报告审核、批准3.2 验证小组3.2.1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和审核。
3.2.2负责按验证方案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3.2.3负责组织、协调本验证方案的实施。
3.2.4负责收集、整理和审核验证数据,起草验证报告(如方案执行有偏差,要完成OOS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目录1 概述2 验证目的3 适用范围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4文件资料及培训确认5编制依据6验证计划7风险评估分析8 9 验证内容 10验证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1验证周期页 28共页 1 第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页 28共页 2 第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页 28共页 3 第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1、概述1.1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2号生产线,按GMP2010版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
维生素C注射液(5ml:0.5g)因无法进行F≥0-6,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故采用除≤108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
1.2培养基灌装验证是用和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内灌装经除菌过滤的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以确认工艺过程的可靠性。
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
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维生素C注射液(5ml:0.5g)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1.3验证次数按2010版GMP附录1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设施,本次为规格为5ml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首次验证,故需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2、验证目的2.1证明无菌生产区的设计及其设备布局,环境及卫生状态、人员无菌操作等各方面因素均能保证产品的无菌性。
2.2确定生产最差条件下仍能保证产品的无菌性。
2.3通过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法规要求。
3、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灌装生产线(二线)正式投入使用前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验证。
4、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页 28共页 4 第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职责4.2收集整理验证数据,准备、验证小组:检查和实施确认方案;设计、组织和协调验证试验;偏差处理,编写确认报告;再验证周期的确定。
,对验协调验证小组的工作组织编写验证方案验证小组组长:,领导协调验证项目的实施, 审核批准验证方案、偏差及验证报告。
证过程的技术负责,编写验证报告,负责协调确认方案的实施,相关,验证小组副组长:负责起草验证方案协助收集整理验证数据,操作规程的修订,对偏差提出纠正措施建议。
品管部长:审核验证过程的检测数据,验证数据的可靠性,负责验证过程检验方法的确定及安排相关检验工作,负责签发检验报告。
QA:负责验证过程中取样、监控。
:负责微生物项目的检测。
QC 机修工: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维修,参与验证模拟维修活动,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配剂操作工:负责配料操作和除菌过滤操作。
洗瓶操作工:负责洗瓶和安瓿灭菌操作。
灌封操作工:负责灌封操作。
统计员:负责验证所需物料的领取工作,负责验证资料、数据收集、记录、整理。
5、文页 28共页 5 第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5.2培训确认在进行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验证之前,方案起草者对所有执行本方案人员进行了培训,使每个参与方案的执行人员都理解方案内容,具备页 28共页 6 第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6、编制依据《附录:无菌药品》2010《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年修订)、6.1 6.2《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药品(无菌药品)GMP实施指南》6.3 日至年日月年7、验证时间计划:月风险评估分析8、通过风险评估,确认本次验证活动需要验证的项目风险描述可严风风险控制措施验证项目页 28共页 7 第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9、验证内容9.1厂房设施、公用系统、关键设备的确认已经完成,并且合格。
页 28共页 8 第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进入A/B洁净区人员已按更衣程序进行确认,并且严格按《人员进出A/B级洁净区净化更衣操作规程》更衣,不会对洁净区及药品质量带来不良影响,消除了生产产品受更衣过程中人员所带来污染的风险,符合GMP规范要求。
验证可接受标准9.3 版》附录无菌药品第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9.3.1201047条相关规定:培养基灌装容器的数量应当足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批量较小的产品,培养基灌装的数量应当至少等于产品的批量。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零污染,应当遵循以下要求:支时,不得检出污染品。
(一)灌装数量少于5000支支污染,需调查,可考虑重复试验;有2支时:有至(二)灌装数量在5000100001 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
(三)灌装数量超过10000支时: 21有支污染,需调查;有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
(四)发生任何微生物污染时,均应当进行调查。
综合上述标准,本次验证数量定在9.3.28000-120005ml,且其污染数支之间,灌装量为不得超过1支。
验证活动准备工作9.4 9.4.1培养基准备经湿热灭菌并用橡胶塞封瓶,×经确认合格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250g20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个,沉降菌培养皿60支,接触碟口的无菌取样试管915 个。
6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各类菌种,经灭菌的具塞三角瓶工器具灭菌和准备9.4.2将模拟灌装活动中需要用到的生产工器具、洁净服和设备提前一天进行灭菌,按相要求储存,将需要使用的消毒剂提前一天进行无菌过滤准备,将无菌操作区关SOP SOP提前一天按清洁要求进行清洁消毒。
页 28共页 9 第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9.5配料:按《针剂配剂岗位操作规程》操作,取适量(约20kg)注射用水,加入已清洁灭菌的稀配罐中,注射用水温度冷却至20-25℃,另取注射用水约3kg,加入已清洁灭菌的不锈钢容器中,再缓缓加入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1650g搅拌使其溶解加入稀配罐内,再补加注射用水至55kg,搅拌20分钟使溶成均匀溶液。
QA人员在稀配室取样口用2个灭菌的具塞三角瓶分别取样50ml,盖塞,包好在瓶身标明取样位置、取样数量、取样时间和样品名称后送化验室检测微生物。
9.6除菌过滤用经灭菌的0.22μm聚醚砜除菌过滤器,过滤上述培养基溶液,在A级层流保护下,取经除菌过滤的培养基200ml分装于9支10ml的无菌试管和4个无菌三角瓶中,盖塞,包好送化验室进行培养基的微生物生长实验和培养基无菌性检查。
9.7洗烘瓶灌封按《安瓿清洗、干燥灭菌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洗瓶。
将经隧道烘箱灭菌合格的安瓿送入灌装线,按《灌封岗位操作规程》、《立式灌装封口机操作规程》开启灌装机,在与实际生产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将过滤后的培养基溶液灌入安瓿内,并封口,调节装量为5ml∕支,用洁净区无菌空气代替惰性气体。
无菌灌装最长时间9小时(根据生产工艺规程制定)。
全过程设备慢速运行(灌装速度80-100支/分钟)增加灌装时间,增大受污染的几率。
灌装设置前中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约灌装3500支,其余时间设备正常运行(不走瓶),灌封完的样品通过传送带及时传出无菌区,每灌封一盘及时记录好灌封时间和盘号放在装中间产品的盘内。
9.7.1最差灌装条件的模拟9.7.1.1设备模拟维修在灌封正常运行过程中,停灌30分钟,进行设备模拟维修,保持现有人员在操作间内,维修结束按《立式灌装封口机清洁操作规程》的清洁SOP清洁消毒,标记设备再次运行灌装的样品(约800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
9.7.1.2模拟现场人员最大控制数根据无菌灌封室正常生产最多人数控制,在灌装正常运行过程中,模拟现场允许进入5人,标记该过程中生产出的样品(约800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
9.7.1.3模拟灌装针/管调整、更换在灌装正常运行过程中,进行紧急停机,模拟调整、更换灌装针/管2支或以上,标记更换针/管后灌装的样品(约800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
9.7.1.4模拟空瓶倒瓶、破瓶在灌装正常运行过程中,模拟倒瓶,破瓶情况,停灌处理,处理结束后继续灌装,标记此后灌装的样品(约800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
9.7.1.5模拟抽样处理的过程页 28共页 10 第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在灌装正常运行过程中,模拟三次抽样测定可见异物和装量的过程,标记抽样过程中进行灌封的样品(约800支),并在记录中做好备注。
9.7.2灌装过程的动态监测9.7.2.1人员表面微生物取样:对进入灌装区域的所有人员离开无菌区前进行不少于5个位置的用接触碟进行表面微生物取样,取样部位:口罩、帽兜额头处、袖口、胸口(拉链中心位置)、前臂、手套。
9.7.2.2沉降菌的动态监测:灌装全过程中应对灌装A级区和灌封室进行全程动态沉降菌监测,每过4h更换取样碟,取样位置设为灌装针头处、出瓶口处、灌封室。
9.7.2.3对A级灌装区和灌封室悬浮粒子的全程动态监测。
9.7.2.4对A级灌装区域的动态浮游菌取样:灌封过程中选定灌装针头处每4小时进行浮游菌取样检测一次,B级区每班检测一次。
9.7.2.5操作完成后对关键设备表面取样:相关操作程序结束后,对关键设备表面用灭菌的0.9%氯化钠溶液润湿棉球(棉签),然后用棉球(棉签)擦拭以下各点,取样面积为5 cm×5cm /个,再棉球放入20ml灭菌的0.9%氯化钠溶液中,充分振摇,再按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检查。
以排除设备污染,取样部位包括:A 级安瓿转盘、A 级操作台面、B级传送带表面,B级灌装间墙面。
9.7.2.6对安瓿的取样:在验证过程的前、中、后期用灭菌的镊子在隧道烘箱出瓶口处随机抽取安瓿2支×2,分别装入足量已灭菌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与改良马丁培养基的三角瓶内,用硅胶塞盖住,立即送化验室按《无菌检测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检测,分别在23-28℃与30-35℃培养14天,要求无菌生长。
9.8灯检检查将已灌封完毕的产品传入灯检区域,翻转三次确保培养基与包材内壁充分接触,剔除破页 28共页 11 第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瓶,将其余产品按原灌装盘号分别装盘送培养区域,每盘内放入原灌封物料标签和灯检合格数量。
9.9培养基无菌性检查9.9.1方法:将除菌过滤后的培养基装于4个无菌三角瓶中,其中2个三角瓶在23~28℃培养14天;另2个三角瓶在30~35℃培养14天。
9.9.1.2可接受标准:4个三角瓶中的培养基在14天内应无任何微生物生长。
9.9.2培养基的微生物生长试验:9.9.2.1方法:质检中心QC人员将QA所取的9支样品,在2支10ml试管中接种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100cfu/管,另取一支作为空白对照;在2支10ml试管中接种白色念珠菌,接种量<100cfu/管,另取一支作为空白对照。
在2支10ml试管中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量<100cfu/管,另取一支作为空白对照。
接种后盖塞、封口并分别在30~35℃(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23~28℃(白色念珠菌)培养 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