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13首)

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13首)1.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一《甘草子·秋暮》柳永〔宋代〕秋暮。
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
奈此个、单栖情绪。
却傍金笼共鹦鹉。
念粉郎言语。
2.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二《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柳永〔宋代〕前时小饮春庭院。
悔放笙歌散。
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
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
朦胧暗想如花面。
欲梦还惊断。
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
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叹。
3.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三《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柳永〔宋代〕帘内清歌帘外宴。
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
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深孤凤怨。
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
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4.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四《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柳永〔宋代〕有美瑶卿能染翰。
千里寄、小诗长简。
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
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
常珍重、小斋吟玩。
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
似频见、千娇面。
5.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五《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柳永〔宋代〕厌厌夜饮平阳第。
添银烛、旋呼佳丽。
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
准拟幕天席地。
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
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6.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六《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柳永〔宋代〕追悔当初孤深愿。
经年价、两成幽怨。
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
奈独自、慵抬眼。
赏烟花,听弦管。
图欢笑、转加肠断。
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
又争似、亲相见。
7.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七《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柳永〔宋代〕玉肌琼艳新妆饰。
好壮观歌席,潘妃宝钏,阿娇金屋,应也消得。
属和新词多俊格。
敢共我勍敌。
恨少年、枉费疏狂,不早与伊相识。
8.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八《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柳永〔宋代〕英英妙舞腰肢软。
柳永11首著名古诗.拼音版

八b ā声sh ēn ɡ甘ɡān 州zh ōu ·对du ì潇xi āo 潇xi āo 暮m ù雨y ǔ洒s ǎ江ji ān ɡ天ti ān【宋s òn ɡ】柳li ǔ永y ǒn ɡ对du ì潇xi āo 潇xi āo 暮m ù雨y ǔ洒s ǎ江ji ān ɡ天ti ān ,一y ì番f ān 洗x ǐ清q īn ɡ秋qi ū。
渐ji àn 霜shu ān ɡ风f ēn ɡ凄q ī紧j ǐn ,关ɡu ān 河h é冷l ěn ɡ落lu ò,残c án 照zh ào 当d ān ɡ楼l óu 。
是sh ì处ch ù红h ón ɡ衰shu āi 翠cu ì减ji ǎn ,苒r ǎn 苒r ǎn 物w ù华hu á休xi ū。
唯w éi 有y ǒu 长ch án ɡ江ji ān ɡ水shu ǐ,无w ú语y ǔ东d ōn ɡ流li ú。
不b ù忍r ěn 登d ēn ɡ高ɡāo 临l ín 远yu ǎn ,望w àn ɡ故ɡù乡xi ān ɡ渺mi ǎo 邈mi ǎo ,归ɡu ī思s ī难n án 收sh ōu 。
叹t àn 年ni án 来l ái 踪z ōn ɡ迹j ì,何h é事sh ì苦k ǔ淹y ān 留li ú。
想xi ǎn ɡ佳ji ā人r én 妆zhu ān ɡ楼l óu 颙m ín ɡ望w àn ɡ,误w ù几j ǐ回hu í、天ti ān 际j ì识sh í归ɡu ī舟zh ōu 。
柳永简介及代表作

柳永简介及代表作柳永简介及代表作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代表作有《雨霖铃》、《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少年游》、《望海潮》、《八声甘州》、《定风波》等。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永简介及代表作,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柳永简介白衣卿相柳永(987年—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
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生平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
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佑元年(1034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
曾授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
词作极佳,流传甚广。
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
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
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轶事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将名字抹去。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古代诗词柳永10篇

古代诗词柳永10篇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
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
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古代诗词柳永,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红窗迥·小园东词牌名:红窗迥|朝代:宋朝|作者:柳永小园东,花共柳。
红紫又一齐开了。
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
花心偏向蜂儿有。
莺共燕、吃他拖逗。
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胡蝶儿、你且退后。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词牌名:婆罗门令|朝代:宋朝|作者:柳永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
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迷仙引·才过笄年词牌名:迷仙引|朝代:宋朝|作者:柳永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早梅芳·海霞红词牌名:早梅芳|朝代:宋朝|作者:柳永海霞红,山烟翠。
故都风景繁华地。
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
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
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夜半乐·艳阳天气词牌名:夜半乐|朝代:宋朝|作者:柳永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
渐妆点亭台,参差佳树。
舞腰困力,垂杨绿映,浅桃浓李夭夭,嫩红无数。
度绮燕、流莺斗双语。
翠娥南陌簇簇,蹑影红阴,缓移娇步。
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
绛绡袖举。
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
柳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 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⑹,归思⑺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⑼,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⑾知我,倚栏杆处,正恁 ⑿凝愁!
⑹渺邈(miǎo):远貌,渺茫遥远。一作“渺渺”,义同。 ⑺归思(旧读:sì ,做心绪愁思讲):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⑼佳人:美女。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 颙(yóng)望:抬头凝望。颙,一作“长”。 ⑾争(zěn):怎。处:这里表示时间。 “倚栏杆处”即“倚栏杆时”。 ⑿恁(nèn):如此。 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凝,表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 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 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 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 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 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 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 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 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 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 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 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 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 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 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 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 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 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 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 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你说柳永是嫖客吗?不,他不是。他是如此多情,不愿辜负每一个女子,哪怕是身份低下又卑 微的妓女。他为她们写诗,为她们留下款款深情。 但你说柳永不是嫖客吗?不,他是。不然为何他为无数妓女写诗,却不曾今生挥毫只为一人? 不然为何他流连于花丛,却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当时的才子不少, 光顾青楼的也很多, 偏偏柳永就这么受欢迎,“不愿君王召, 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 黄金, 愿得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 愿识柳七面”, 成了当时青楼女子的真实呼声。 当然, 这影响力 的积聚也和柳永以超脱世俗的观点去看待这些沦落红尘的女子有很大关系。就凭这点, 一下拉近 了他和青楼女子的情感。 柳永, 仅凭婉约小词, 就将世人所唾弃的青楼女子形象带进了高雅的文 学殿堂。从为文和为人两方面来讲, 都是一种突破, 是非一般的境界。他不像达官显贵, 一夜春宵 后, 重整衣冠,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鄙视他们曾经玩弄过的青楼女子, 一副假道德君子的模样。柳 永是以平等的、同情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女子。他可以发现她们灵魂中可贵的东西,用饱含怜悯的 诗词抚慰她们冰冷的灵魂。 青楼女子多是迫不得已而堕落。在这个职业里, 她们看到了冷漠的 人情和炎凉的世态。在金钱和肉体交易的背后, 亲人以之为耻, 路人不屑谈及, 嫖客只贪一时之欢, 内部姐妹还互相嫉妒倾轧。如遇贵人相扶,助其脱困, 还常受老鸨敲竹杠或拆台。在对世界失去 了期盼, 对人性失去了希望时柳永的举动给了她们巨大的惊喜。“举案齐眉”,“执子之手”, 实在是对她们最高的礼遇和最大的抬爱。 柳永比亲人还能体谅她们的苦处, 她们找到了能倾诉 衷肠的好伙伴。他的眼神抛弃了轻蔑, 多了点理解, 随时令人感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惆怅。 他不是一般的嫖客, 而是从嫖客变成她们的好朋友。这些女子把他当成知己看待甚至抛却了钱色 的交易: 在某种情况下, 妓女和狎客的关系可完全排除经济的因素, 而成为恋人、密友、知己。如 此心心相印, 不分你我, 也才有后来的惺惺相惜与千金散尽。
关于柳永的经典诗词10篇

8.柳永的经典诗词 归去来·一夜狂风雨 词牌名:归去来|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一夜狂风雨。花英坠、碎红无数。垂杨漫结黄金楼。尽春残、不住。 蝶稀蜂散知何处。殢尊酒、转添愁绪。多情不惯相思苦。休惆怅、好归去。
9.柳永的经典诗词 红窗听·如削肌肤红玉莹 词牌名:红窗听|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二年三岁同鸳寝。表温柔心性。 别后无非良夜永。如何向、名牵利役,归期未定。算伊心里,却冤成薄幸。
2.柳永的经典诗词 临江仙·梦觉小庭院 词牌名:临江仙|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心摇。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无端处,是绣衾鸳 枕,闲过清宵。
萧条。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魂消。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还经岁,问怎生禁得, 如许无聊。
【 导语】柳永词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 富的体验,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些 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下面就是无忧考给大家带来的柳永的经典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5.柳永的经典诗词 受恩深·雅致装庭宇 词牌名:受恩深|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雅致装庭宇。黄花开淡泞。细香明艳尽天与。助秀色堪餐,向晓自有真珠露。刚被金钱妒。拟买断秋天,容易独步。 粉蝶无情蜂已去。要上金尊,惟有诗人曾许。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陶令轻回顾。免憔悴东篱,冷烟寒雨。
柳永

晏殊黜退柳永
关于晏殊黜退柳永,张舜民《画墁录》 有如下记载: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宗, 吏部不敢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 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 ‚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 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 坐。’‛柳遂退。
《望海潮》创作背景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柳永到杭州后,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 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 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 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 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
鹤冲天 柳 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 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 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 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
柳永成就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 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 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 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 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 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 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慢
词
慢,古书上写作曼,亦是延长引 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 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 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慢词是 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 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 宋初的词主要是小令。在柳永以后, 长篇的慢词才开始流行。
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名家点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孙何帅钱塘, 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东南形胜‛云 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 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 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 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余谓此词虽牵动长江之愁,然卒为金主送死之 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 丽,使士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 是则深可恨耳!
北宋词人柳永的诗词及译文

【导语】柳永是两宋词坛上创⽤词调最多的词⼈。
柳永⼤⼒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华的⽩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了深远影响。
下⾯就给⼤家分享下北宋词⼈柳永的诗词,欢迎阅读!【篇⼀】北宋词⼈柳永的诗词及译⽂ 1、《⾬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初歇。
都门帐饮⽆绪,留恋处,兰⾈催发。
执⼿相看泪眼,竟⽆语凝噎。
念去去,千⾥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此去经年,应是良⾠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说? 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急促,⾯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阵急⾬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已催着出发。
握着⼿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相对,千⾔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这⼀程⼜⼀程,千⾥迢迢,⼀⽚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望⽆边。
⾃古以来多情的⼈最伤⼼的是离别,更何况⼜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了。
这⼀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不在⼀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能和谁⼀同欣赏呢? 2、《秋夜⽉·当初聚散》 宋代:柳永 当初聚散。
便唤作、⽆由再逢伊⾯。
近⽇来、不期⽽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敛著眉⼉长叹。
惹起旧愁⽆限。
盈盈泪眼。
漫向我⽿边,作万般幽怨。
奈你⾃家⼼下,有事难见。
待信真个,恁别⽆萦绊。
不免收⼼,共伊长远。
译⽂: 当时离开的时候,就说了,没有机会再和你见⾯。
最近呢,没有想到我们却再次相遇。
闲暇的时候,喝着酒,你皱着眉头叹⽓。
⼜想起旧时的⽆限忧愁。
你眼睛⾥闪着泪光,在我⽿边说着你的万种怨恨。
但是我也许多的⽆可奈何,不可能这样永远陪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汉族,崇安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代表作品:《乐章集》、《雨霖铃》
《乐章集》昔人以为柳永所制乐章,音调谐婉,尤工于羁旅悲怨之辞,闺帷淫媟之语。
东坡曾拈出「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八声甘州)
三句。
以为唐人佳处,亦不过如此!然亦有评者以为柳词浅近谐俗者,
李端叔称:「耆卿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
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
」
孙敦立称:「耆卿词虽极工,然多杂以鄙语。
」
黄叔旸称:「耆卿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俚俗。
」
今人论柳永之词则以为其词风婉约,其词作多蕴藉动人,所作慢词,繁辞展衍,已由小令而趋之长调,其发展词之形式之功,实不逊于东坡之扩大词之内容,加深词之境界。
柳永深谙音律,能自度曲。
宋室南渡后,乐部放失,故识者以为,「永之乐章集于保留旧谱,又有功也。
」乐章集,不分卷,依宫调、词牌序列,所收约有一百九十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天性风流,才性高妙,由于父亲柳宜身为降臣,所以科场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直把群妓当倩娘,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三境也。
”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又名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