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难忘的泼水节》 (随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赏析《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
每年的四月中旬,是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这天,阳光明媚,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
早上,老人们手持银碗,向大家祝福。
然后,年轻人拿起水盆,舀起清泉,开始互相泼水。
水花飞溅,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每个人都被泼得湿漉漉的,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中午,人们围坐在一起,享用美味的傣族菜肴。
饭后,还有精彩的舞蹈和歌声表演。
夜晚,篝火燃起,人们手拉手围成一圈,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这就是傣族的泼水节,一个充满欢乐和祝福的节日。
它让人们忘记了一年的辛劳,期待着新的一年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希望。
赏析: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傣族人民庆祝泼水节的热闹场景,展现了傣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人们的快乐生活。
首先,课文通过具体的日期和天气描述,营造出节日的氛围。
阳光明媚的天气和鲜艳的民族服装,都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其次,课文详细描绘了泼水节的活动过程。
老人的祝福、年轻人的泼水、美食的享用、歌舞的表演以及篝火晚会,这些环节既有传统的仪式感,又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活力。
最后,课文通过人们对节日的热爱和期待,表达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尽管泼水节是一个让人湿漉漉的节日,但人们却乐在其中,因为这个节日代表着祝福和希望。
总的来说,《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了傣族文化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辉,是一篇优秀的语文教材。
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原文

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
《难忘的泼水节》
春风又到,泼水节来临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美丽而狂欢的日子。
在节日的早晨,我和家人一起去参加泼水节的活动。
走在街上,随处可见人们手持水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大家互相泼水,放声欢笑,仿佛整个世界都沐浴在了快乐之中。
漫步在热闹的街上,我被一群热情的人拉过去参加了他们的欢乐。
他们不仅泼水,还传统舞蹈,唱歌,其乐融融。
我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去,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
在水花飞溅的狂欢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友情和幸福。
整个城市好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池,到处都是欢笑声和水花飞溅的声音。
即使是陌生人,在这一刻也变成了朋友,大家一起庆祝这个难忘的节日。
泼水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个人们欢聚一堂,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良好机会。
这一天,我笑得很开心,心里也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在泼水节的活动中,我不仅开心,还收获到了很多。
我学会了享受生活、对待生活的态度。
也体会到了朋友的重要性,因为泼水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交友的好机会。
泼水节是一个难忘的节日,它的欢乐和美好让我终身难忘。
每当春风轻轻吹过,我都会想起那个快乐的泼水节,我会收起水枪,和家人朋友一起再次来到欢乐的泼水节中,享受那一份快乐和幸福。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篇一孙老师的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活泼幽默的课堂语言。
孙老师毫不吝啬表扬的语言,在善意的表扬和鼓励的教学语言中,我看到了一位亲和温柔的孙老师,看到了一位尽可能的把每一位小朋友都带到课堂情境中的孙老师,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让孩子们喜欢亲近呢?孙老师还抛弃了灌输式的说教,而是大量的采用了"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由读到悟到理解,润物细无声,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就采用了默读、齐度、指名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的形式。
不断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反复读,有感情的'读,在读中明理,在读中悟情。
例如,在教学"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做了哪些准备?"这块内容时,孙老师先让孩子们自己说一说,读一读。
再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同学们边看边读。
最后又用肢体动作来演示,孩子们不自觉的跟着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
层层推进,不断引导,使得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了傣族人民高兴,愉快的心情,感受到了泼水节热闹的气氛和场景。
孙老师的这节课秉承了新课改的理念,秀出了独特的风格。
值得学习、借鉴!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二一、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点:识字三、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四、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查询泼水节资料,了解周总理生平,事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时间:3月20日七、教学过程:一、导课: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
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难忘的泼水节的文本解读

难忘的泼水节的文本解读
《难忘的泼水节》文本解读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描绘了作者参加泼水节的经历,通过对细节的生动描写和个人感受的表达,展现了泼水节对他的深刻影响。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文章一开始,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泼水节的场景,描述了人们欢欢喜喜地聚集在一起,互相泼洒着清凉的水花,形成了一幅欢乐祥和的画面。
这种热闹喜庆的氛围让人不禁想要加入其中,与他人分享快乐。
接着,作者讲述了自己在泼水节上所体验到的种种感受。
他用“兴奋”、“愉悦”等词语描述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愉快,同时也
提到了感到“深深的感动”。
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对泼水节的热爱和迷恋,以及他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
然后,作者对泼水节的意义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他认为,泼水节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更是人们彼此交流、敞开心扉的机会。
在泼水节上,人们彼此之间没有距离,没有界限,只有一种纯粹的欢乐和快乐。
作者通过这些深入的思考,让读者对泼水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文章以对泼水节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作为结尾。
作者表示自己永远难以忘怀在泼水节上所体验到的快乐和温暖,
也期待着未来能够和更多的人一起共享这种快乐。
这样的结尾让整篇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和感人。
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可以看出,作者用真挚的情感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对泼水节的热爱和敬重,让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快乐和感动,同时也对这一传统文化活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整篇文章通过对细节的生动描写和个人感受的表达,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泼水节画面。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
在我读小学时,有一次我参加了一次非常难忘的泼水节活动。
那一天是端午节,学校举办了一个大型的泼水节活动。
我们全班同学都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拿着水枪和水桶,欢快地在校园里奔跑着。
老师们也加入了这个活动,他们笑得很开心。
校园里响起阵阵欢快的笑声和水花四溅的声音。
我们玩得很开心,不时地从水枪里射出一串串绚丽的水花,校园里弥漫着欢乐的气氛。
我和同学们互相追逐着,泼水、撒水,瞬间忘却了平日里的学习疲惫和压力。
在这一刻,我们就变成了快乐的孩子,尽情享受着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
泼水节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更加了解了端午节习俗和文化。
我也更加珍惜这样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为了庆祝节日,更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和回忆。
这次泼水节活动对我来说是难忘的,它不仅是一次欢乐的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这是一次对语文知识的生动课堂,让我更加喜欢学习语文,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周总理身穿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地拼读“我会认”中的生字,并能组词。
从“我会认”的生字中自由挑选2—3个生字组词并能说一句话。
2、给“我会写”的生字找朋友,尽量区分一些同音字,以免学生混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图文结合,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感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突出主题,点明重点。
(2分钟)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的小故事。
让我们一起说出故事的名字,生齐读课题。
(指导生读出温情的语气来)什么是泼水节呢?出示图片,师进行解说:当火红的凤凰花开放的时候,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给我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给我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难忘的泼水节》
春风又浅,繁花似锦,是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人们会相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天喜地地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我记得那年泼水节,天空湛蓝,阳光明媚,整个村子都笼罩在欢快的气氛之中。
人们身穿美丽的传统服饰,手持水壶,跳着优美的舞蹈,不停地向对方泼洒着水。
欢笑声和歌唱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整个村庄。
我和朋友们也加入了战场,手持水枪,不停地向周围的人们射水。
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尽情地享受着这份快乐。
看着身上湿透的人们笑得开心,我的心情也变得无比愉快。
泼水节不仅仅是泼水一样欢快,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泼水的同时,人们还会唱着传统的歌曲,跳着传统的舞蹈,让年轻人了解并参与到这种古老的传统之中。
随着天色渐晚,泼水节逐渐进入尾声,但我们的心情却依然欢快。
泼水节带给我的快乐和美好记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泼水节给了我一次难忘的体验和回忆,我会永远珍惜这份美好。
希望每一年的泼水节都能带给人们更多的快乐和美好的记忆。
难忘的泼水节 课文

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难忘的泼水节》
去年的泼水节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每年的四月,我们都会在这个节日里庆祝泼水节。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也是我国最盛大的一个节日之一。
那一天,我和家人早早地来到了市中心,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到处都是色彩斑斓的衣服和笑容满面的人们。
我们手里拿着水枪、水球,准备好了和人们一起尽情地享受这个节日。
泼水节的传统就是用水彩或者互相泼水来祈求幸运和祝福。
人们也会在这一天表达爱意,传递友谊。
在热闹的场面中,我们和陌生人也会互相泼水,拉扯着对方,尽情忘我。
一小时过去了,我们全身湿透,满身都是五颜六色的水彩,仿佛是彩绘了一般。
这种快乐和狂欢也传染着每一个人,边跳舞边欢呼,边欢笑边互相泼水,真是个人人嬉戏了这么多次,都不会厌倦的欢乐节日。
泼水节的狂欢持续了一整天,夜幕降临的时候,我感到一阵疲惫,但是内心充满了满足和快乐。
这个泼水节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友情。
这将是我永远难忘的一个美好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难忘的泼水节
(写写人物的样子)
1.按要求选一选。 (1) 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
周总理身穿( C ),( A ),头 上包着一条( B ),笑容满面地来到人
群中。
A.咖啡色长裤 B.水红色头巾 C.对襟白褂
(2) 读图,选一选。
身穿( D )亮堂堂, 头戴( A )光映映。 手举( B )一根, 足踏( C )皆相称。 A.金冠 B.金箍棒 C.云鞋 D.金甲
2. 读图,写出人物的样子。
妈妈头_色___的围裙,在厨房里做饭。
3.读图,把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教师节到了,我们制作了塑 料“鲜花”准备送给老师。
老师来了,他戴着
__眼__镜______,_笑__容__满___面__地走向
我 们。我们送上“鲜花”,他 ____高__兴_______地说:“谢谢同学 们,你们都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