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优质课评选 做馒头烙饼共22页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教案做馒头2

大班科学教案做馒头2

大班科学教案做馒头 2一、教学内容1. 馒头的起源和发展2. 馒头的制作材料和工具3. 馒头的制作步骤和方法4. 馒头的品尝和评价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馒头的起源和发展,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品尝、评价馒头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馒头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馒头样品、制作馒头的工具和材料。

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配备制作馒头的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馒头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对馒头产生兴趣。

2. 讲解:讲解馒头的制作材料和工具,重点讲解制作步骤和方法。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制作馒头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制作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制作自己喜欢的馒头样式。

6. 品尝:学生品尝彼此制作的馒头,进行评价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馒头的制作步骤:1. 和面2. 发酵3. 揉面4. 分割5. 成型6. 蒸制7. 品尝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描述馒头的制作过程,并谈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

答案:馒头的制作过程包括和面、发酵、揉面、分割、成型、蒸制和品尝。

在制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和面、发酵,掌握了揉面、分割、成型的技巧。

通过制作馒头,我体会到了动手操作的乐趣,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2. 请学生思考如何改进馒头的制作过程,使之更加简便、高效。

答案:可以尝试使用面包机和发酵箱来简化制作过程,提高制作效率。

同时,可以研究新的馒头配方和制作方法,以提高馒头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馒头的制作过程有了深入了解,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品尝和评价环节,部分学生对馒头的口感和外观评价较为主观,需要进一步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馒头店,了解馒头的制作和销售过程,培养学生对商业运作的认识。

四年级综合实践《面点制作—烙饼》

四年级综合实践《面点制作—烙饼》

面点制作——《激情创意学烙饼》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烙饼的种类和方法,每位同学都能制作出自己的烙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烙饼,掌握烙饼的基本技能,并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制作,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快乐的同时,也体会劳动的繁琐和不易,从而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每位同学都能制作出烙饼。

难点:将包好馅的面擀制出不露馅的面饼。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醒发好的面、面粉、面板、擀面杖、花生油、盐、椒盐、葱花、多种菜沫、芝麻、电饼铛等。

学具准备:无。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面点的种类丰富多样,今天我们再来认识认识烙饼吧。

展示琳琅满目的烙饼品种,在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操作的欲望,顺势导入课题看到这些美食,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发表感慨。

心动不如行动,我们快快来探究它们的制作方法吧!(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烙饼,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学习与探究探究1:探讨烙饼的基本方法1).师生交流、探讨烙饼的主要步骤:要制作一份美味可口的烙饼,你知道主要都有哪些步骤吗?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引导归纳总结板书:第一步:和面第二步:擀饼第三步:烙饼2).重点探讨擀饼和烙饼的基本方法:第一步:和面烙饼所使用的面,可以是发面,也可以是死面,根据个人口味来定,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是发面。

(展示面团)第二步:擀饼擀饼是烙饼的关键步骤,饼的形状、层数、口味劲道基本上都由它决定,下面让我们先通过图片学习一下油饼的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1. 2. 3.4. 5. 6. 7.8. 9.那位同学愿意和老师一块演示一遍?指一名学生帮忙。

以学生为主,老师辅助共同完成演示过程,并随着操作过程总结出十字步骤口诀:搓、揪、揉、擀、撒、抹、卷、盘、按、擀。

想一想:如何才能使最后一步擀制出来的饼不露馅呢?引导学生从露馅的原因入手进行探讨,只要学生说的合情合理,都应肯定。

2024年小学劳动与技术27蒸馒头课件2.

2024年小学劳动与技术27蒸馒头课件2.

2024年小学劳动与技术 27 蒸馒头课件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第四单元“厨房里的科学”第27课“蒸馒头”。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馒头的历史与文化,掌握制作馒头的原料选择、配方比例、和面技巧、发酵过程以及蒸制方法。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面点制作”的第5节“馒头的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馒头的历史与文化,培养对传统食品的尊重和热爱。

2. 让学生掌握制作馒头的全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和面技巧、发酵过程控制。

2. 教学重点:配方比例、蒸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秤、面粉、酵母、水、蒸锅、面板、擀面杖、刀、蒸笼、计时器等。

2. 学具:每组一份面粉、酵母、水、电子秤、面板、擀面杖、刀、蒸笼、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馒头的历史与文化,引发学生对馒头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馒头的制作原料、配方比例、和面技巧、发酵过程及蒸制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1kg面粉为例,讲解配方比例及制作过程。

4. 动手操作(20分钟):a. 学生分组,按照配方称量原料。

b. 和面,揉制面团。

c. 面团发酵。

d. 分割、整形、蒸制。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1kg面粉的馒头制作。

6.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展示各组制作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馒头的历史与文化2. 馒头的制作流程a. 配方比例b. 和面技巧c. 发酵过程d. 蒸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制作一份美味的馒头。

2. 答案:按照课堂所学,独立完成馒头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了解其他传统面点的制作方法,如包子、饺子等,激发学生对传统美食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配方比例2. 和面技巧3. 发酵过程4. 蒸制方法一、配方比例配方比例是影响馒头质量的关键因素。

巧手做馒头课件二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

巧手做馒头课件二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

巧手做馒头课件二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劳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章“厨房里的科学”,内容为“巧手做馒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馒头的制作过程,掌握揉面、发酵、蒸制等基本技能,同时学习厨房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馒头的制作过程,学会揉面、发酵、蒸制等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揉面的技巧、发酵的时间和蒸制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馒头的制作过程,掌握基本制作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面粉、酵母、水、蒸锅、案板、擀面杖、刀、计时器等。

学具:围裙、手套、口罩、小盆、小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观看制作馒头的视频,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家做馒头的经历。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馒头的制作过程,包括揉面、发酵、蒸制等环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制作一个简单的馒头为例,详细讲解揉面、发酵、蒸制的具体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安全教育(5分钟)强调厨房安全,教育学生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伤害。

六、板书设计1. 馒头的制作过程:揉面发酵蒸制2. 制作要点:揉面技巧发酵时间蒸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按照今天所学的制作方法,回家后动手制作一个馒头,并记录制作过程。

家长签字确认,拍照至班级群。

2. 答案:参见课堂讲解和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制作不同口味和形状的馒头,提高创新能力。

家长参与孩子的制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体验劳动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揉面的技巧2. 发酵的时间3. 蒸制的方法4. 安全教育5. 作业设计一、揉面的技巧1. 面粉与水的比例:一般情况下,面粉与水的比例为2:1。

《蒸馒头——把馒头变出花样来》

《蒸馒头——把馒头变出花样来》

课题:蒸馒头——槐花馒头的制作——把馒头变出花样来一、教学设计思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亲自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推动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理解与体验,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并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水平、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而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作用是使用各种教育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

馒头是中国汉族的传统面食,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也是北方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食。

不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蒸馒头的家庭越来越少,买馒头的越来越多。

不要说孩子,可能很多大人都已经不会蒸馒头了。

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发,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更喜欢吃一些绿色的健康食品。

现在正值春暖花开,正是吃野菜的季节,苜蓿、蒲公英等野菜相继上市。

这周学校门口的槐花开了,想起香喷喷的槐花馒头,我把本次活动的主题设定为《槐花馒头的制作》,活动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开放、实践的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如何制作槐花馒头,将各种野菜变为餐桌上的美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搜集资料、动手操作的实践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水平。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活动是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立足于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生活理念,我在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对课程实行了进一步的开发。

利用馒头这个简单的主食和槐花这种绿色、健康但又很具季节性的食材的碰撞,通过了解馒头的来历,馒头的营养价值,槐花的营养价值、收集槐花,小组合作设计制作方案、动手操作,掌握活动过程及要领,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槐花馒头。

本活动的宗旨在于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食入手,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提升生活水平。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动手实践的欲望强,凡觉得新鲜就想了解和吸收。

六年级学生的“成人感”逐步得到发展,独立自主的愿望在各方面强烈的表现出来。

人民出版社五下劳动教学课件11花样馒头.

人民出版社五下劳动教学课件11花样馒头.

人民出版社五下劳动教学课件 11 花样馒头.一、教学内容根据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劳动教学课件第11课《花样馒头》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馒头的制作技巧,掌握花样馒头的创作方法。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馒头的历史与文化,学习花样馒头的制作步骤,掌握揉、擀、剪、刻等基本技巧,以及创意设计自己的花样馒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馒头的历史与文化,掌握花样馒头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合作、分享、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花样馒头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难点:创意设计自己的花样馒头,以及揉、擀、剪、刻等技巧的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馒头制作示范视频、PPT课件、实物展示。

学具:面粉、酵母、水、揉面垫、擀面杖、剪刀、模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样馒头,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馒头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制作的?2. 新课:播放馒头制作示范视频,讲解花样馒头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学生跟随视频学习,掌握揉、擀、剪、刻等基本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意设计: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设计自己的花样馒头,并展示给同学。

5. 评价:学生互相评价,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技巧奖等。

六、板书设计1. 花样馒头2. 内容:a. 馒头的历史与文化b. 花样馒头的制作步骤c. 制作技巧:揉、擀、剪、刻d.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花样馒头,并写一篇制作过程的文章。

a. 制作过程:和面、发酵、整形、蒸熟、装饰。

b. 文章结构:开头(介绍馒头的历史与文化)、过程(详细描述制作步骤)、结尾(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家庭生活中,如制作饺子、包子等,激发学生对传统美食的热爱。

11.花样馒头(课件)---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

11.花样馒头(课件)---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

04
花样馒头的制作技巧
和面的技巧
选用优质面粉
高筋面粉蛋白质含量高,筋度强 ,适合制作馒头。
控制水温和水量
和面时水温适中,水量根据面粉吸 水性不同而调整,使面团软硬适中 。
揉面要充分
揉面的目的是使面粉和水充分融合 ,形成光滑的面团,有利于后续发 酵和成型。
发酵的判断方法
观察法
面团发酵至原体积的2倍左右, 表面出现气泡,且手感变得轻盈
07
课程总结与回顾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掌握了花样馒头的制作流程和技巧,能够 独立完成馒头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通过尝试和 摸索,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意识到自己在创意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 更加大胆地尝试和创新。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松软。
按压法
用手指轻轻按压面团,如果面团 迅速回弹且不留指痕,说明发酵
已到位。
闻味法
发酵好的面团有一种淡淡的酸味 和酒香味,这是酵母菌发酵产生
Hale Waihona Puke 的气味。制作不同形状的馒头
圆形馒头
将面团揉成圆形,底部收口收紧,表面光滑。
方形馒头
将面团擀成方形,用刀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注意收口处要捏紧 。
动物形状馒头
可以发挥创意,将面团捏成各种动物形状,如小猪、小兔等,增 加趣味性。

用于和面,建议使用温水,有助于酵母发 酵。
酵母
使面团发酵膨胀,让馒头松软可口。
辅助材料

适量添加,可以增加馒头 的甜味和口感。
奶粉
增加馒头的奶香味,同时 提高营养价值。
食用油
适量添加,使馒头更加光 滑柔软。
材料的准备与处理方法

2024年11花样馒头精彩课件五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

2024年11花样馒头精彩课件五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

2024年11 花样馒头精彩课件五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第十章《面点的魅力》,详细内容为“花样馒头的制作”。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馒头的历史文化,掌握制作花样馒头的基本技巧和创意设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花样馒头的起源、种类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2. 学会制作基本的花样馒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进对面点制作兴趣,弘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花样馒头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难点:如何将创意融入花样馒头的设计中,使之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制作花样馒头的工具及原材料。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面粉、酵母、水、馅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我国传统花样馒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馒头的历史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花样馒头的起源、种类及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馒头制作的整个过程。

3. 实践操作:a. 演示制作过程:教师现场演示制作花样馒头,讲解制作要点。

b. 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交流,共同完成花样馒头的制作。

c. 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4. 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具有个人特色的花样馒头。

5. 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花样馒头的起源与种类2. 制作花样馒头的方法与技巧3. 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花样馒头,并拍摄制作过程的照片或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制作其他面点,如包子、饺子等,进一步了解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提高动手能力。

同时,关注现代面点制作技术的发展,了解行业动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操作环节中的教师指导3. 创意设计阶段的激发学生想象力4. 作业设计及课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制作方法与技巧:详细讲解和演示花样馒头的制作过程,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如面团发酵、揉面、造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





寄傲Βιβλιοθήκη ,审容膝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劳动技术优质课评选 做馒头烙饼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