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最壮观的大潮
钱塘江大潮介绍

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钱塘潮(Qiantang Tide)——最壮观的海潮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
而在世界上,钱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分别是印度恒河潮,亚马孙潮与钱塘潮。
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
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
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
又说当时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
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
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
估计,当时还未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钱塘江大潮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每
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
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
蔚为壮观。
观潮始于汉魏(一
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
(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
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
习俗。
钱塘江之潮

钱塘江之潮
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绝佳观潮时间。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每年这一天,正是钱塘江大潮最磅礴,最壮观的时机。
钱塘江口呈漏斗状,潮水才有如此绝佳的景色,游来的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把围观区挤得水泄不通。
不少游客打伞的,举手机照相的,聊天的,潮来时只会听见有人从远处大喊,大叫,边往回跑:“潮来啦,潮来啦!”站在后面的人压根儿什么都看不见。
拼命挤上前时,远处出现了一条雪白的横线,再不过一会儿,那条线渐渐变粗,近一点儿,再近一点儿,那线成了一匹白绢。
那阵仗,如千军万马,如万千玉尘,似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如若身披浅麻色战甲的武士骑上白亮的骏马一般,奔腾向前。
这时已有大半人奔回向后,可也仍有部分人还撑伞站在那儿。
突然,一个浪潮拍向岸边,如同一只巨手要把人托走一般。
哪些人也来不及跑了,统统被这只巨手摁趴在地。
那被拍上一刻间,水花溅起,浪散了,水珠很小,漂在空气中,白浪化为了白烟,那一刹间,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稍,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
仅仅在极短极短的几秒钟,仿佛真的化刚为柔,以武成文,本来雄壮的大潮也如仙境一般啦,有时会两浪交叉,那情景,才更壮观。
从空中俯视下去,定格一瞬间,会发现少有的两浪成交叉状,如两排利刃在那一刻互相交锋,争锋对决,碰撞,交错。
如是站在岸边,会有浪花呼啸过玻璃栏,如玉璧般美丽,却也如刀剑般钢利。
钱塘江潮,不可臆测,玄幻壮丽。
备课参考 《观潮》中的几个比喻句

《观潮》一文的精彩之处固然很多,有几个比喻句是不能不说的。
段三和段四,分别写潮来时和潮近时的情景,这两段是全文的重点。
对这两段几个比喻句的理解,又是教学中的难点。
也可以说,只要理解了这几个比喻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壮观”的意境,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作者先从听觉来表现钱塘江大潮由远及近,声响越来越大的特点。
段三“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隆隆的闷雷般的响声,就是作者所听到的钱塘江大潮最初的潮声。
“闷”字尤为传神,说明这大潮响声的音色是沉闷、瓮声瓮气的,“隆隆”,是拟声词,说明是什么样的响声,可以和“闷雷滚动”合起来理解。
“闷雷滚动”这个比喻,先声夺人,不见大潮先闻其声,大潮浩大的气势、巨大的声响、滚滚而来的情景已隐约可感。
段四是钱塘江大潮的高潮处,最壮观之所。
作者写大潮“声音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山崩地裂”下得好,让人引起地震般的感觉,钱塘江大潮声音有多大,来势有多凶猛,冲击力有多强,似乎都从这“山崩地裂”四个字里体悟出来。
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不仅仅是声响在程度上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人们的心情也随之越来越兴奋、激动、紧张、惊悸,这样撼天动地的声音,这样惊险刺激的场面,怎么不可称为“天下奇观”呢?再分析作者从视觉方面描述钱塘江大潮的外在形象。
起初,“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这里,作者把第一眼看到的钱塘江大潮比成一条白线,白线是常见的,柔和的,似乎不及“闷雷”震撼人心。
可是,“白线”却“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横贯江面”,“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从“白线”到“水墙”,似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变化之大,之快,出乎人们的预料。
这水墙有多高呢?“两丈多高”,这么高的浪涛,天下少见。
作者进一步写道:“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里,作者把钱塘大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既写出了大潮的颜色、动态和气势,又让人们联想到紧张、激烈、壮观的战争场面: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冲进敌营,杀声阵阵,气势雄伟,场面宏大、壮丽,叫人不由得想到古人的诗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那样壮阔的诗句。
钱塘江大潮原理

钱塘江大潮原理钱塘江大潮,是中国东海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口都会迎来一次规模宏大的大潮,潮水如排山倒海般涌来,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潮汐的形成原理。
潮汐是由于地球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的海洋现象。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使得海水产生潮汐,而太阳也会对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钱塘江口,受到月球引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潮水就会出现极大的涨潮现象。
其次,钱塘江大潮的形成还与钱塘江口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钱塘江口处地势开阔,江水汇入东海,潮汐受到江水的影响而呈现出较大的幅度。
此外,钱塘江口的海底地形也对潮汐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海床的起伏不平会导致潮汐的增强或减弱。
再者,气象因素也是影响钱塘江大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压变化、风向风力等因素都会对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在台风季节,台风的影响会导致潮汐的幅度增大,形成更为壮观的大潮现象。
总的来说,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球的引力、地理环境以及气象因素都对潮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也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
同时,对于地理学和气象学的研究也使得人们对于钱塘江大潮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理有所了解,同时也能够对自然界的壮丽景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神奇的自然现象,我们应该保护好自然环境,让这一壮观景象永远存在下去。
钱塘江大潮作文400字(通用21篇)

钱塘江大潮作文400字钱塘江大潮作文400字(通用21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钱塘江大潮作文4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钱塘江大潮作文400字篇1观众朋友们你们好!您现在收看的是,一年一度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现埸直播,解说词。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来浙江海宁市钱塘江观潮的人们是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把海塘大堤挤得满满的。
大家早早地等待着大潮的到来。
午后一点左右,从东边隐隐约约传来隆隆的响声,这时我身边的一位老大爷告诉我,大潮来了。
我们迅速地向东边看去,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顿时每?位在埸的观众脸上都出现了惊呀的神情。
东边的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慢慢地拉长变粗,横贯整个江面,那条白线来我们面前,只见白线变成了巨大的白浪,形成一道=丈多高白色城墙,又过了一会,白浪翻滚,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响声震耳欲聋。
这情景真是壮观极了,在埸的观众朋友们个个看得是木瞪口。
刹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吼声不断。
大概30分钟后,江面上才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这时我们看看堤下的江水涨了两丈来高了。
观众朋友们,钱塘江大潮的现场直播到这就结束了。
但同时请你们也记住我,你们的老朋友——曹佳妮,愿我们在下次节目中再相聚。
再见!钱塘江大潮作文400字篇2古人白居易眼中的钱塘江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出乎心脚低。
”风景如画的,几代下来如今的钱塘江,已变成举文明“天下第一奇观”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在它入海口的海潮为钱江,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
每年八月十八日,是观潮最好时间。
因为八月十八日的太阳,月亮,地球都在一条线上,引力最大。
潮刚来的时候,远远望去,犹如千军万马齐杀过来那么凶猛。
等潮水涌到人们观潮的码头时,它们几万只巨象,猛虎,雄狮一样撞击码头,但它们撞了好长时间,也累了,没有了力量,只好“撤退了”。
钱塘江大潮导游词介绍

钱塘江大潮导游词介绍钱塘江大潮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钱塘江来观潮。
我是本站导游,我姓xx,大家能够叫我xx导,也能够叫我xx,总之,叫来叫去,都是叫我的嘛!咱们这天要去看的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之一: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是十分壮观的景色,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时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许多人都钟爱来那里观潮。
雄伟壮观的钱江潮是怎样构成的呢?除了月亮、太阳的引力影响之外,还和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
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像半岛似地挡住了江口,使钱塘江赭山以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
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超多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好追上,前浪加后浪,层层相叠嶂。
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聚集很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着阻挡和磨擦的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构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的涌潮。
这天是农历的八月十八日,也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咱们这天也来到那里,来领略一下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来看看有没有像诗上写的那么壮观,让咱们拭目以待吧!此刻,咱们登上的是海棠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正横卧在咱们面前。
快看!远处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中山台屹立在江边,在雨后的阳光下,十分美丽!天边出现了1条横贯江面的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响声,酷似天边闷雷滚动,这就是浪潮来了!游客们,为了您的性命安全,请迅速往后面退退,只要能看见就行了。
请注意,潮头由远及近飞驰而来,多像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趐飞来。
此时,潮头推捅,)●(鸣声渐强,顷刻间白线似的潮涌奔来眼前,耸起了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惊涛骇浪,喷珠溅玉,好像千万匹白色骏马齐头并进。
钱塘江大潮导游词(精选14篇)

钱塘江⼤潮导游词(精选14篇) 作为⼀位尽职的导游,可能需要进⾏导游词编写⼯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头表达⽽写的讲解词。
那么⼤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是店铺精⼼整理的钱塘江⼤潮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钱塘江⼤潮导游词篇1 钱塘江的⼊海处是杭州湾,杭州湾呈喇叭形,⼝⼤肚⼩。
起潮时,宽深的湾⼝⼀下⼦吞进⼤量海⽔,由于江⾯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奇路上涌的潮⽔来不及均匀上升,便后浪推前浪,⼀浪更⽐⼀浪⾼。
尊敬的游客,今天是⼋⽉⼗⼋,是观潮最好的时间,因为今天太阳、⽉亮、地球在⼀条线上,引⼒最⼤,所以⼋⽉⼗⼋是观潮最好的⼀天。
下⾯,我们将登上海塘⼤堤观潮。
⼤家看,现在江⾯很平静。
游客们,现在是午后1点了,⼤家听到远处隆隆的响声了吗,好像闷雷滚动,这说明潮快来了,虽然潮还没有出现。
⼤家看,东边⽔天相接的地⽅出现了⼀条⽩线。
⼤家⼩⼼,潮马上就要来了,别被冲去啊! 快看,那条⽩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
再近些,只见⽩浪翻滚,形成⼀堵两丈多⾼的⽔墙,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来:那声⾳如同⼭崩地裂,好像⼤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游客朋友们,此时浪潮过去了,你们⼤家⼀定感受到了“天下奇观”的雄伟吧!正如横江词中的: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壁开。
亲爱的游客们,今天的⾏程到此结束,⼤家有空再来钱塘江观潮吧! 钱塘江⼤潮导游词篇2 ⼤家去钱塘江的时候记得多穿⾐服,要不然会有风很冷。
还有,⼀定带好⾬伞,⼀⾯浪⽔打湿⾃⼰的⾐服。
到了钱塘江,在盐官镇观潮最适合了,镇海古塔、中⼭亭和观潮台屹⽴在江边。
还有好⼏座若隐若现的⼏座座⼭。
潮来了,有时候,还会涨⾼好⼏⽶,⼤家⼀定要注意安全。
浪潮奔腾⽽来,就像千万匹⽩⾊战马齐头并⾏,浩浩荡荡的飞奔⽽来。
⼤家⼀。
定不要离浪潮太近,这样会被浪潮卷进海中。
潮来的时候,,那声⾳就像⼭崩地裂,好像⼤地都被震得颤起来。
不久,浪就退回去了,地上⽔已经涨了两丈多⾼了。
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指的是浙江省杭州市的钱塘江在潮汐作用下形成的大潮。
作为中国三大潮之一,钱塘江大潮以其壮观的景象和震撼人心的气势而闻名。
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这一自然奇迹。
钱塘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位于浙江省,是浙江最大的河流之一。
它的源头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全长约414公里,流经杭州市后注入东海。
由于钱塘江的河道宽阔,水势湍急,雄伟壮观,因而成为了大潮形成的绝佳环境。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加上江水的冲击力,使得钱塘江两岸的潮水在涨潮时相互碰撞,形成巨大的浪潮。
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农历月亮朝三日、十八日、二十六日三个时间段,每天涨潮两次,涨潮高度可达10多米。
钱塘江大潮的潮水冲击力非常惊人,有“千里潮”之称。
它的浪花呈现为滚滚巨浪,如同排山倒海般朝着岸边冲击而来,发出巨大的声响。
每当大潮来临时,钱塘江两岸观潮的游客云集,大家纷纷携带照相机、望远镜等设备,期待着观赏这难得一见的奇观。
钱塘江大潮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从国内外赶来,感受这场火爆、热闹的盛况。
而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杭州市利用钱塘江大潮这一自然奇观,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然而,钱塘江大潮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潮水的冲击力很强,容易对江边的建筑物和农田造成损毁。
因此,当大潮来临之前,当地政府和居民都会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潮水对房屋和农田的破坏。
总之,钱塘江大潮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观,它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力。
每年都需要游客、当地居民和政府共同努力,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自然遗产。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塘江大潮将继续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里有咸味,他想: 哦,怪不得盐没有了,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于是他举起扁担 就打海水。一扁担打得大小鱼儿都震死;两扁担打得江底翻了身; 三扁担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命。
东海龙王战战兢兢地问钱大王,究竟为什么发这样大的脾气。 钱大王说:“你把我的盐偷到什么地方去了?”东海龙王这才明 白海水变咸的原因。连忙赔了罪,就把自己怎样巡江,怎样把钱 大王的盐无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来的事情,一一说 了。
钱塘潮的传说
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 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一迈步就从江这边 跨到江那边了。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人们不晓得他叫 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钱大王力气很大,他 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常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起 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 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可是,这些盐只够 他装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挑 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 子歇歇,没想到竟打起瞌睡来。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起 来了。涨呀涨的,竟涨到岸上来,把钱大王这头盐慢慢都溶化了。东海龙 王闻闻,水里哪来这股咸味呀,而且愈来愈咸,愈来愈咸。他受不了,返 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这位钱大王呢,睡了一 觉,两眼一睁,看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放在硖石(就是现在的名的硖石 山),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了!
观钱塘潮
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奇观,全世界只有巴西亚马 逊河的涌潮可与之媲美。潮汐的作用,加之这里独特 的地理地貌特征,构成了钱塘江大潮形成的自然条件, 自钱塘江口逆流而上,依次可见交叉湖、回头潮、一 线潮等景观,潮来之时,惊涛拍岸,蔚为壮观。
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 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相传农历8月18日,是潮 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经规定,这一天 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遂成为观潮节。
钱塘江大潮——最壮观的大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苏轼
风起潮涌
一线潮
碰头潮
返头潮
夜色钱塘江
静谥钱塘江
钱塘江畔
镇海塔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的名字
钱塘江是中国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是中国东南沿海地 区主要河流之一,是浙江省的最大河流。由于河道在杭州 附近曲折呈”之”形,故又名之江、曲江、浙江。
钱大王心里好气呀,真想举起铁扁担,一下把东海龙王砸烂 了才甘心。东海龙王慌得连连叩头求饶,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 赔偿钱大王;以后涨潮的时候就叫起来,免得钱大王再睡着了听 不见。钱大王听听这两个条件还不错,便饶了东海龙王,把自己 的扁担向杭州湾口一放,说:“以后潮水来就从这里叫起!”东 海龙王连连答应,钱大王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节。这 期间,秋阳朗照,金风宜人,钱塘江口的海塘上, 游客群集,兴致盎然,争睹奇景。观赏钱塘秋潮有 三个最佳位置: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盐 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盐官镇西12公里的老盐仓。
此外,海宁观潮还有日夜之分。白天观潮,视野 广阔,一览怒潮全景,自是十分有趣。而皓月当空 时观赏夜潮,却也别有其妙。
从那个时候起,潮水一进杭州湾,就伸起脖子,“哗
哗哗”地喊叫着,涨到钱大王坐过的地方,脖子伸得顶高, 叫得顶响。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宁。举世闻名的“钱江
潮霆聚,江心瀑布横。
杜 甫: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李 白: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钱塘江诗词
白居易: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杨万里: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毛泽东: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李 廓: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