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
《自然界的水循环》 讲义

《自然界的水循环》讲义一、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简单来说,就是水在地球上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
水从海洋、陆地、大气等不同的地方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如蒸发、降水、渗透等,在这些区域之间不断流动和转换。
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水球,水无处不在。
但这些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持续的循环之中。
这个循环过程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气候稳定以及生命的存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1、蒸发蒸发是水循环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太阳的能量照射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面上,使得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中。
同时,陆地上的土壤、植物等也会通过蒸腾作用向大气中释放水分。
2、水汽输送大气中的水汽会随着大气环流进行输送。
风带着这些水汽在全球范围内移动,从一个地区吹向另一个地区。
3、降水当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并且遇到适当的冷却条件时,水汽就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
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不断增大,当重力超过空气的浮力时,就会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
4、地表径流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会形成地表径流。
这些水流沿着地表的地形,如河流、溪流等,汇聚到海洋、湖泊等水体中。
5、下渗和地下径流另一部分降水会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地下水会在地下岩层中流动,形成地下径流。
在一定条件下,地下径流也会涌出地表,成为泉水或补充到河流中。
三、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也称为大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
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被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降水。
降水一部分在地表形成径流,最终回归海洋;另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也可能最终流入海洋。
海陆间循环使得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
2、陆地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是指陆地上的水在陆地内部进行的循环。
陆地上的降水、蒸发和蒸腾等过程构成了陆地内循环。
这种循环主要发生在大陆内部,对内陆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神奇的水循环:自然科学知识点

神奇的水循环:自然科学知识点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神奇的现象,那就是水循环。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个过程,水得以在地球的不同地方传输和储存,维持着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将为您介绍水循环的基本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奇妙的过程。
1. 蒸发:水循环的起点蒸发是水循环的第一步,它指的是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太阳的能量使得水体受热,其中的分子开始加速运动并逐渐脱离水表面。
水蒸气从此进入大气中,形成云层。
2. 凝结:云的形成当水蒸气逐渐上升到高空时,遇到冷空气而迅速冷却。
水蒸气再次转化为液态,形成小水滴或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云朵。
这一过程称为凝结。
3. 降水:水的净化与转归云朵中的水滴或冰晶共同携带着空气中的污染物,这促使它们逐渐增大而重,最终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面。
降水分为雨、雪、露、霜等形式,通过这种方式,降水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带回地面,起到净化作用。
4. 地表径流:水的回归一部分降水在接触地面后,会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地下水埋藏层。
这种流动被称为地表径流,它使得水回归到了地球的不同地方,为生物提供了水资源。
5. 蒸发与降水的平衡蒸发和降水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它们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
如果蒸发多于降水,地球将变得干旱;反之,如果降水多于蒸发,地球将变得湿润。
这种平衡是由气候、地形和水体分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6. 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它不仅维持了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也对气候和天气产生着巨大影响。
同时,水循环还参与了地球的能量平衡和物质循环,维持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7. 水循环与人类活动水循环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
人类通过水的蒸发和降水来进行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活动,同时也会对水资源进行污染和过度利用,从而影响水循环的平衡。
因此,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了人类的重要任务。
结语:水循环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自然过程,它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B
C
一切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以永久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下列河流中,径流年际变化较大的是( D )
A.泰晤士河 B.亚马孙河 C.刚果河 D.黄河
* 读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水源补给和流量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汛期和流量变化, 可判断该河流三种补给类 型中,A为 雨水 补给,B 为 积雪融水 补给,C为 地下水 补给。 (2)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雨水 ,最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 源是 地下水 。 (3) 根据图分析,该河分布在我国的 东北 地区,一年两次汛 期分别在 春 季和 夏 季。 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4)地下水补给河流流量的关系是 洪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 。 (5)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 ② 是修筑大坝后测到的。
(5)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 太阳辐射 (6)在CFG环节中,目前人类对
。 环节几乎没有影响,对
环
节影响最大。
跨流域引水
补给类型
我国主要分 布地区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 水补给
以东部季风 区最为典型
东北地区
夏秋为主
春季
随降雨量的 变化而变化
形成春汛
降水量
永久性积雪和 冰川融水补给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 地球上,水以哪几种相态存在? 2. 地球上水体空间分布类型有哪些? 最主要的水体是什么? 陆地水包括哪些?
气态水 气态 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大气水
固态水:主要存在于高纬、高山——冰川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广——地表水、地下水
水循环知识点

水循环知识点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圈、地表和地下不断转化和循环的过程。
了解水循环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水资源。
本文将介绍水循环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水循环的概述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圈、地表和地下之间不断转化和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了蒸发、降水、融化和蒸发散等过程。
当太阳的热量照射到地球上的水面上时,水分子就会蒸发成为水蒸气,形成云层,最终在形成雨滴的过程中降落到地表。
二、蒸发和融化蒸发是指水在受热的条件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湖泊、海洋、河流和植物的表面。
太阳的热量能量会加速水分子的运动,从而使得水分子逐渐转变为水蒸气。
而融化是指固态的冰转变为液态的水的过程。
当温度升高时,冰的结构会变得不稳定,从而使冰转变为水。
三、降水和蒸发散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水滴,最终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有所不同,这取决于气候条件。
而蒸发散是指水分子从土壤和植物表面蒸发回大气的过程。
植物通过根系吸水后,通过表面蒸发散发出大气中的水分子。
四、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地表径流是指雨水、融雪等流经地表向地势较低的地方流动的水。
地表径流能够带走地表的污染物和营养物,对维持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具有重要作用。
而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下土壤和岩石孔隙中的水。
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和地下水河流,对维持水资源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五、水循环与生态系统水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蒸发和蒸发散,水循环调节了大气中的湿度和温度。
同时,水循环也为陆地生态系统提供了水分的补给。
例如,雨水能够滋润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地表径流为河流、湖泊等水域提供了水源,维持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六、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不断再生的重要过程。
它不仅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水源,也调节了气候。
地球上的水——3.1自然界的水循环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 (1)人类可以对水循环的某些环节施加影响 水循环是通过蒸发或蒸腾、水汽输送降雨、下渗和地
表径流输送而实现的。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 表径流输送、下渗、降水等环节在局部地区却可以 施加某些影响。其中主要通过地表径流来影响水循 环过程。
主要措施: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从地理学的角度来 看各种水体之间真的是这样吗?
河水什么时候补给地下水? 地下水什么时候补给河水?
(注:潜水为地下水的一种)
课堂练习: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 转换。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 线为潜水位)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 补给情况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海陆间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D
A.海洋水的蒸发 B.大气水的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海陆间循环
各序号分别代表的是什么?
②
③
⑤
④
①
蒸腾
蒸发
I H
请读图说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和I: 蒸发 B: 水汽输送 C和H: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F:地下径流G:植物蒸腾
植物蒸腾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3)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1.水圈的构成及特征 2.陆地水体组成及相互关系
2、陆地水体组成及相互关系
(1)陆地水组成:
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 生物水、冰川水(地球淡水的主体)
(2)相互关系: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主要分布区
普遍,主东 部季风区
东北地区 西北和 青藏地区
季节性 春季 积雪融水 冰川融水 夏季
湖泊水
湖泊水和河水的相对水位 全年 ,对河流有调节作用(湖 长白山天池和 泊面积减少时,调节作用减弱) 长江中下游 全年
地下水
与河流水位有互补关系, 普遍(例:西 南喀斯特地貌区) 水量稳定可靠
1、雨水补给—— 流量随降水量变 化而变化。 汛期:雨季 典型河流:长江
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 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 工程。长度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数十条连贯成井网, 长度可达上百公里,被誉为“地下大运河”。坎儿井是一种 特殊的水源,古称“井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吐 鲁番是坎儿井的故乡。
坎儿井是中国最长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5000公里)
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水循环可划分为几个类型?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动力是什么? 太阳辐射、重力 水循环都有那些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
人类影响和直接控制水循环的最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
水循环意义:
2、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D A、河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川 3、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是: C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4、我国新疆地区河流夏季的补给主要靠: D A、湖泊水 B、地下水 C、雨水 D、冰川融水 5、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B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
(2)季节 性积雪融水 补给——冬 季有大量积 雪地区。
(3)冰川融 水补给—— 大河源头或 干旱地区河 流主要水源 。流量受气 温影响,夏 季流量大。 典型河流: 塔里木河
2013年 3.1水循环 李文波

谢 谢
根据地流流向。
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 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
二 河流的基本特征
1、河流补给形式分析
雨水
冰川
1)雨水补给
湖泊
2)地下水、湖泊
3)季节性积雪融水
4)高山冰川融水补给
地下水
水量最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再融 消融,4、5月份形成第一次汛期(春汛);7、8月份 思考:下面是我国华北、东北、南部沿海、西北内陆、 流;由于冰川融化量有限,加之蒸发 东南季风带来降雨,河流又出现第二次汛期(夏汛)。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你能否区分, 量大,故该地区河流流量一般不超过
梅雨,伏旱
①华北 ②东北 ③西北内陆 ④南部沿海地区 ⑤长江中下游地区
⑤
总结:河流流量曲线判读
东北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有春汛、夏汛 东部季风区:雨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秋季节且流量大 西北地区: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出现夏汛,流量小 且1、2月断流 西南地区:雨水和地下水补给;有夏汛、流量较大 且全年较稳定
依据是什么? 冬季气温低, 河川断流,该 地区河流流量 一般不超过 250 m³ /s。
③
7、8月夏汛 份多台风雨,故出现第二次汛期;本地 又濒临海洋,是我国降水最丰富的地 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水位差较 ① ② 5月夏季风带来降 雨,8、9月份多 台风雨,全年降 水最丰富
④
本区以雨水补 纬度较高, 给为主, 径流的季节变 冬季严寒, 海地区: 化随降水量 4、5月春汛, 夏季风带来降雨,出现第一次汛期;该 的变化而变化
典题分析
冰川融水
太平洋 大西洋 少 咸水
答案 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 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 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陆地水体包括:
河流水
冰川水
地下水湖泊水生物水读图思考: 大气降水 (1)河流的补给涉及哪几 种水体? 大气降水、冰川水、
湖泊水、地下水等
冰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2)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
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 洪水期 枯水期
长
河
枯水期
河
湖
湖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 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当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 时,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鄱阳湖
洞庭湖 请你分析一下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对长江干流有何影响? 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 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洪峰。 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 按人们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江
洞庭湖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
黄河水真的从“天上”来的? 真的“不复回”了吗?
二、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自然 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 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 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汽输送
降水 植物蒸腾 蒸发 蒸发
降水
下渗 基 岩
海
洋
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得到不断补充和更新
活动与探索
水资源是可以更新的,所以它是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请你提出10条节水建议。
读我图某地区河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3题。 1.该图反映的是我国哪 一地区的河流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西南地区 2.该河流4、5月份的汛期的形成原因是 A.气温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补给河流 B.春雨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C.地下水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D.山地永久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了解水圈的概念和水体的组成;通过分析图3.2,能够说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以及相互补给关系。
2.学生通过分析图
3.3,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并能用标准的地理语言描述水循环过程。
3.学生能通过老师的引导,说出并解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地球上水的主体是?陆地水的主体是?海洋水冰川水
(2)水圈有何特点?连续但不规则
(3)目前哪些水体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不到全球总水量的0.3%)
河流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雨水)——最主要的补给方式
湖泊水、地下水——双向补给(补给原理参看世纪金榜P70表格)
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补充:汛期指的是指河流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
汛期是河流一年中水量最大、最集中的时期。
✧全年径流量都较稳定的河流是哪种气候类型下的河流?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汛的河流是哪种气候类型下的河流?(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冬汛的河流是哪种气候类型下的河流?地中海气候
✧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一般在哪个季节?我国哪些地区的河流属于此种补给类型?
夏季我国西北(塔里木河)
✧存在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的河流是那种补给类型的河流?我国哪些地区的河流属于此种补给类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大气降水补给我国东北地区(松花江)
二、水循环的过程
1.水循环按发生领域可以分为哪几种?海陆间循环(又叫大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2.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是什么?太阳辐射和重力
3.用地理语言描述水循环过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活动:
1.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主要是影响地表径流(南水北调、修建运河、修水库等),其次对地下径流(吸取地下水等)、水汽输送和降水(人工降雨)、蒸发和下渗(破坏植被、改变下垫面等)等都有影响
2.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气候干旱,降水少
3.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人为因素有关?中上游生产和生活过渡引用黄河水
4.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水资源、跨流域调水等
三、水循环的意义
1.吸收、转化和传输太阳能,促进高低纬热量收支平衡;
2.海陆间联系的纽带,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促进地表物质迁移、转化,塑造地表形态;
4.水是生化反应的主要介质,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维持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