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详解:自然界的水循环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一1.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c)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性质分:寒流,暖流c)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

b)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

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

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

从国家来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罗斯,中国第六。

我国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

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利用等加剧水资源短缺。

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高三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人教版)

高三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人教版)

高三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水知识点(人教版)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水体:●存有形态:固态、液态、气态●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1)海水是主体 (2)冰川是最丰富的淡水资源。

但利用不多●人类主要利用的水体:陆地水中的淡水●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如果湖泊水位高于河流,则湖泊补给给河流。

反之。

2.水循环:●三大水循环类型:海陆间的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其中海陆间的循环是最重要最完整的。

其循环过程:●水循环的意义:(1)促动各种水体更新,维持世界水平衡(2)调节各圈层之间的热量传输(3)改造地表形态(4)促动地球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二、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洋流●形成:盛行风是主要动力●类型:(1)按成因:风海流(主要)、密度流、补偿流(2)按性质:暖流和寒流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也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寒流刚好相反。

●分布规律:(1)冬季洋流的分布:图3.25;北半球中低纬度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南半球中低纬度是逆时针。

(2)西风漂流:在南半球高纬度海区,是的洋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所以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冬季盛行东北风,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3)北大西洋暖流:的暖流。

使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

●洋流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促动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平衡世界热量。

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如,四大渔场的形成寒暖流交汇形成:纽芬兰、北海道以及北海渔场。

受离岸风影响: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来自秘鲁附近的海区,是赤道暖流向南流动,引起秘鲁沿岸水温升高。

引起秘鲁、厄瓜多尔形成洪涝灾害;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旱灾。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量的丰歉:以多年平均径流量衡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亚洲。

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地球?
水球?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从存在形式上看
知识储备 液态
固态
气态
水圈——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 气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 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 地球上的水体可分为:
知识储备
陆地水体包括:
地下水
知识储备
河流水
冰川水
湖泊水
生物水
•水体的类型及特征
水体
特征
关系
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占
海洋水
全球水量的96.53%
从水的

包括
、湖泊水、沼
角运度动看,
陆地水 泽水、河土流壤水水、
、 各更种新水体之间水
、生物水地等下水 源
水 数冰量川最水少但分布
大气
最广
相互补给
黄河之水天上来
▪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P54 读图思考
(2)下列四条著名的河流,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B )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黄河 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千 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 错误,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违背 了地理学中的什么原理?
思考5: 水循环联系了哪些圈层? 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哪些? 水循环有哪些类型?
(1)图中甲、乙、丙、丁
代表的圈层分别为 ( A )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2)有关水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D)
A.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能量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 资 源 的 合 理 利 用 水资源 的 水 水的 水资源 源 水 水 水 水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 均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 在南北半球中、 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洋流性质:东寒西暖(以大洋为参照系) 洋流性质:东寒西暖(以大洋为参照系)
2、在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 在北半球中、 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逆时针方向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水圈的构成
大气水

海洋水(96.5%) 海洋水
陆地水
二、相互联系的水体
河流水与湖泊水相互补给
三、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 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 降水⑧ 降水⑧植物蒸腾和蒸发
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资源不断更新。 、水资源不断更新。 动态平衡。 2、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 3、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地表形态。 4、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日本暖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增温增湿, 1、对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对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大渔场 对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大渔场 扩散, 3、对海洋污染:利于污染物扩散,使污染范围扩大 对海洋污染:利于污染物扩散 4、对航海事业: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反之则慢 对航海事业: 洋流航行速度快
洋流性质:东暖西寒(以大洋为参照系) 洋流性质:东暖西寒(以大洋为参照系)

高一地理水循环的知识点

高一地理水循环的知识点

高一地理水循环的知识点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它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水循环通过蒸发、凝结、降水等步骤,将水分从地球的不同部分转移并重新分配。

下面将从水的形态变化、水循环过程、影响因素等方面介绍高一地理课程中的水循环的知识点。

一、水的形态变化水在地球上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并且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转化。

水的形态变化与水循环的过程密切相关。

1. 蒸发:水在受热的条件下变成气态水蒸气的过程称为蒸发。

蒸发主要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表面。

2. 凝结:水蒸气在遇冷或遇冷凝结核时,转变为液态水的过程称为凝结。

凝结主要发生在云层中。

3. 降水: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体的水蒸气通过下降,接触到地面或物体上时,形成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二、水循环过程水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通常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入渗等环节。

1. 蒸发:受太阳能的热量影响,地球上的水体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2.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层遇冷,形成水滴或冰晶体,形成云。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体聚集成较大的粒子,由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4. 蓄水:降水经过地表径流或入渗,一部分形成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蓄水。

5. 蒸发和蒸腾:地表和植被蒸发水分,以及植物通过叶片蒸腾释放的水分,重新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三、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水循环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植被覆盖、土壤类型等。

1. 气候因素:气温和降水量是水循环的主要气候因素。

气温高会促使水体快速蒸发,降水量多则增加了水循环中的水量。

2. 地形因素:山地和平原的地形差异会影响水循环的形成和分布。

山地通常有更多的降水和蒸发,形成河流和湖泊,而平原则更容易聚集地下水。

3. 植被覆盖:植被可以影响水循环的速率。

植被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增加了蒸发和降水的量。

4. 土壤类型:土壤的质地和透水性也会影响水循环。

透水性较差的土壤会导致大部分降水直接径流,而透水性较好的土壤则容易形成地下水。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第1节 水循环(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第1节 水循环(含答案)

3.1 水循环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能够通过示意图,说明不同类型水循环的过程2.理解影响水循环不同环节的主要因素,并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3.理解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知识点01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一)海陆间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着。

2,海陆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在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这种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3,通过这种循环,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二)陆地内循环1,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地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落在陆地上。

陆地内循环运动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三)海上内循环1,海上内循环就是海洋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知识拓展】1,水有三种形态,即气态、液态和固态。

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体就是水存在的形式,主要有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

其中海洋水是主体。

陆地水还可分为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等,其中冰川水是陆地水体的主体。

3,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有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域面积、植被覆盖率等;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有地面性质、坡度、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等;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水汽、降温条件、凝结核等;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流域面积、植被、地质条件、蒸发、人类活动等。

【知识拓展】河流补给【知识拓展】河流的水文特征【即学即练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河流水源补给形式: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2、水循环的类型:(1)海洋与陆地之间。

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4、水循环的环节(1)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2)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3)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5、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按性质划分:(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低纬到高纬。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

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 水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为什么长江水能够源 源不断东流入海而不 枯竭呢?
长江水属于水循环中 的地表径流,不断有大气 降水等的补充,使之能源 源不断的流入东海。通过 大气降水,长江水得到了 不断更新,同时水量也维 持了平衡。
•1、 维持全球水的动 态平衡。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自 然 界 的 水 循 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黄河之水天上来,滚滚东流能复回”
激趣生学
李白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如果河流水真的“ 奔腾到海不复回” 了,那么世界会 发生怎样的变化 ?
阅读P45,思考下列问题:
¡1、自然界的水体有什么关系? ¡2、水的三种形态是什么? ¡3、水圈的特点? ¡4、水体的类型?
1. 水圈的组成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相 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 不规则的圈层。
水体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广;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 能存在。
大气水:占0.001%; 水圈构成 海洋水:最主要的水体,占96.53%;
陆地水:约占3.5%;
水圈的组成
气液固 态态态 水水水
相 态
咸水 矿化度 水
空间 分布
淡水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全球 水
液态淡水
人类可利用
记住
水圈的主体——海洋水
海洋水约占水圈水量的96.53%
淡水的主体——冰川
冰川水约占淡水68.7%
2、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P58 读图思考
1、什么是河流的补给?
2、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B ) A.海洋水 B.冰川 C.河流水 D.淡水湖泊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详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这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详解:自然界的水循环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

理解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谈话法,讨论法。

2.读图分析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确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地球因为有了水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呢?它们又是如何运动的呢?从今天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地球上的水。

(课件展示本节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件展示图片:南极冰川、湖泊、河流、植物柔嫩的叶子) 师:大家注意观察图片,地球上的水以哪几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
生: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

师: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图片中都有地球上的水体,地球上的水体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老师给你们看的图片还有哪些类型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8页图3.1以及课文,注意图中各水体所占的比例。

师:这些存在于不同空间的水体共同组成了一个圈层,也就是
生:(齐答)水圈。

师:读了图3.1,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水圈的主体是
生:海洋水。

师:对!它的水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生:(齐答)96.53%。

师:可是海洋水是咸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淡水多不多呢?陆地淡水的主体是哪一种水体呢?
生:不多。

陆地上淡水的主体是冰川。

师:目前冰川还不能大量地直接利用,由此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非常
生:有限的。

师: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化,但同时各种水体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水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师:组成水圈的各种水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8页图3.2,注意观察陆地水体是如何联系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页图3.2,思考讨论图右的读图思考
师:图中河水可能有哪些来源?有冰川融水、湖泊水大气降水,还可能有地下水,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河流的河水往往有多种来源,也就是说有多种补给。

我们举一个生活中的实
例来研究一下,谁来说说长江水的补给?
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头有来源于高山上的冰川融水,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有许多湖泊与之相连,可以得到湖水的补给,长江大部分河段处于季风气候区,有丰富的降水,所以还有大气降水补给。

(板图:长江中下游河段及与之相连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师:非常好!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当湖水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湖水会补给河水,但当雨季到来时,长江水位高涨,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会怎样? 生:河水补给湖水。

师:对,所以长江水和湖泊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长江处于洪水期时,湖泊对河流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调节洪水的作用。

师:非常好!这种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吗?
生:我们可以通过修建人工湖泊水库来防洪。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事实上,不仅河流与湖泊之间可以相互补给,河流和地下水之间也存在类似的相互补给关系,补给的方向均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差。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从我们研究的水体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看就不科学了。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课件展示: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思考该河段河水和地
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师:这是黄河下游,河床远远高出周围地面,最大的高差要达到7~8米,那么河水和地下水之间会是怎样的补给关系? 生:河水补给地下水。

师:很好!李白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吟诵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之水奔流到海后真的就不复回了吗?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动画
(动画演示:水循环)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水循环。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第59页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屏幕展示思考题)
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水循环主要发生在哪些领域?水循环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水循环发生的领域主要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水循环可划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师:三种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也是环节最完整的是海陆间循环,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用简单的示意图画出这一循环过程,大家要注意每一个箭头所代表的环节的名称。

以上就是由为您提供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详解:自然界的水循环,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