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

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
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

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

修订中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订课标》)因此提出了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四大核心素养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整体,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保障,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要将培养的总目标从强调培养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转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言能力指的是英语语言能力。《修订课标》综合各种对语言能力的观点,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英语学科实际情况,提出“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修订课标》对语言能力的定义突出了社会情境。语言在社会情境中传递信息,一旦离开情境,语言只是一套符号,呈现的也只是一些语义上的表层意思。因此,语言能力是基于具体社会情境而言的。为此,《修订课标》通过对主题的界定,并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形成社会情境范围。

语言能力的具体表现为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显性行为是听、说、读、看、写,其中听、读、看是信息的输入途径;说、写是信息的输出途径。《修订课标》将语言技能纳入主题之下,强调在语境下运用语言知识获取信息、吸收信息、综合信息和传递信息,同时提出多模态语篇概念,即口语、书面语、新媒体等多种语篇类型,也包括了各种文体。学生在特定语境中获取和传递有效信息,在口语语篇中,是通过有效的听;在书面语篇中,是通过有效的读和写;在新媒体语篇中(如图表、网页、视频等),是通过看(viewing)和视觉表述(V

isual representation)。视觉技能(Visual skills)是在信息交流中普遍存在的,在信息技术时代,它的重要性显得越发突出。新时代的学生在一个充满视觉形象的社会中成长,在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电脑和电视等媒体设备中,他们接触到各种图像。视觉技能的培养有助于他们解读这类图像的视觉信息,创建自己想法的视觉表现。《修订课标》根据渐变的原则,先借用了其中的“看”的技能,为语言能力这一古老的命题增添了时代的元素。语言能力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篇类型密不可分。

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是有层次差别的,英语教学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修订课标》按照三个级别水平对语言能力的高低作了划分,级别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情境的复杂程度、行为的深度和内容的难易度上,如:

一级水平:在熟悉的语境中,较为熟练地使用已有英语语言知识;理解多种模态语篇传递的要义、主要信息和意图,辨识语篇的整体结构和文体,根据上下文推断意义;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个人见解和情感。

二级水平:在常见的语境中,较为熟练地整合性运用已有英语语言知识;理解多种模态语篇传递的要义和具体信息,推断作者的意图、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提炼主题意义,分析语篇的组织结构、文体特征和语篇的连贯性,厘清主要观点和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初步了解语篇恰当表意所采用的手段;有效地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态度,体现意图和价值取向。

三级水平:在更加广泛的语言情境中,熟练地整合性运用已有英语语言知识;准确理解多种模态语篇传递的要义和具体信息,推断语篇的意图、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提炼并拓展主题意义,解析语篇结构的合理性和语篇主要观点与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批判性地审视语篇的内容、观点、情感态度和文体特征,赏析语篇中精彩语段表意所采用的手段;准确、熟练和得体地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体现意图、态度和价值取向。

《修订课标》对语言能力三个水平级别按照语言认识、语感、语言理解、语篇能力、语言表达和语言交际等几个方面作了内容上的描述。如二级水平:

(语言认识)认识英语和英语学习与个人发展、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认识语言与世界、语言与文化和思维之间的紧密关系;

(语感)具有一定的英语语感,在理解和表达中发挥英语语感的作用;

(语言理解)在常见的语境中,较为熟练地整合性运用已有英语语言知识,理解多种模态语篇传递的要义和具体信息,推断作者的意图、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提炼主题意义;

(语篇能力)分析语篇的组织结构、文体特征和语篇的连贯性,厘清主要观点和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初步了解语篇恰当表意所采用的手段;

(语言表达)有效地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态度,体现意图和价值取向;

(语言交际)在常见的人际交往中,建构恰当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

上述语言能力的分层描述次序体现了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的整个过程,英语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提高和发展。第一层有关英语语言意识,是语言能力形成的前提;语篇能力是语言能力提高的基础;最后一层的语言交际能力指英语学科总目标中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力”,是语言能力发展的指向。

这是我对目前找到的正在修订的新的课程标准的一些理解。当然,我觉得,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还是重中之重。英语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转变理念,适应新时代对英语教学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小学二(2)班班规

一、安全方面

1、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二、学习方面

1、每天到校后,不允许在走廊玩耍打闹,要进教室读书。

2、每节课铃声一响,要快速坐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3、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说悄悄话,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养成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习惯。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独立完成答卷。

三、升旗排队和两操方面

1、升旗时,要快速出教室排好队,做到快、静、齐,安静整齐地排队走出课室门,班长负责监督。

2、上午第二节后,快速坐好,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

3、下午预备铃声一响,在座位上做眼保健操。

四、卫生方面

1、每组值日生早晨7:35到校做值日。

2、要求各负其责,打扫要迅速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3、卫生监督员(剑锋,锶妍,炜薪)要按时到岗,除负责自己的值日工作外,还要做好记录。

五、一日常规

1、每天学生到齐后,班长要检查红领巾。

2、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

4、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负责。

5、做好两操。

6、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帮助家长至少做一件家务事。

7、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班训:

坐如钟站如松快如风静无声

班规:

课堂听讲坐如钟,精神集中认真听;

排队升旗站如松,做操到位展雄风;

做事迅速快如风,样样事情记得清;

自习课上静无声,踏实学习不放松;

个人努力进步快,团结向上集体荣;

我为领巾添光彩,标兵集体记我功。

扣分标准

注:每人基本分60分起,学期末核算总分,作为学期评先依据。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堂变革-最新教育资料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堂变革 【?P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法;课堂变革 目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提升,同时也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没有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就失去了灵魂和方向。从本质上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必将在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引起学校教育和学科教育的全方位改革。 一、核心素养下教学模式的建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只是单纯的讲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致使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学生好奇心的激发,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甚至连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也不能有效完成,更谈不上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了。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核心素养促进课堂变革势在必行。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运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

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拓宽他们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以主动的态度接受各种刺激,自主参与并完成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使其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在展示个人能力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自信带来的喜悦。 二、核心素养下学习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而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再创知识的过程。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让学生自己去锻炼、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自己去归纳。 三、核心素养下多元评价方式的改变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点,它既着眼于学生的现在,又关联着学生的未来,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悟,必然要以有效的评价机制为保障。由于课堂教学的不可预见性,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堂中的评价需要密切关注过程、活动、生成和情境等要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扈老师不断强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要关注“人”(学生)的发展,培养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并提示语言能力是融合于其他三个过程,最终实现三维目标整合。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标签:英语科学素养内涵 作者:李建红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依据这种分类,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以“融合”为主线,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那么,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内容?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很多英语教学专家在谈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有各自的见地。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讲堂“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与培养途径”专题讲座中提到,英语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龚亚夫还认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应改变单纯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设计多元的目标,如“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认知、个人素质培养等结合起来,体现英语教育在促进人的品格与思维发展方面的价值[1]。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 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设定的课程目标,笔者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互为影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保驾护航”,同时这三个方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形成和提高,最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见图1)。 (一)三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话题、功能等,它是语言能力的基石,没有语言知

从文本解读入手 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从文本解读入手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深入研读语篇,把握教学的核心内容。在过去十几年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忽略语篇的内涵和具体内容。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比如怎么培养读的策略?怎么培养听的策略?怎么在上下文中猜生词?这些都是形式上的教学,没有关注语篇学习的内在意义和价值。而且在教学中,已经出现了模式化和程式化的现象。由此可见,要实施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读语篇,把握好教学的核心内容,如果丢了教学的核心内容,就丢掉了学科育人的平台,放弃了学科育人的途径,也就无法落实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所以在这条建议里,我们强调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的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 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所以任何一个好的语篇内部,都是有明确的主题语境和具体的主题内容的,并且内容与内容之间都含有紧密的逻辑关联。每个语篇都有自己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作者通过这些修辞方式来组织和呈现信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因此,开展好教学的前提是要研读好语篇。 一、什么是文本解读? 那么语篇研读是指什么?它具体指读者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做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我们建议老师们在做文本解读时,主要回答三个具体问题。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是 wh at ,回答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第二个要回答的问题是 how ,即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和内容结构,语篇的编排、段落之间有什么关联,以及具有什么样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语篇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以及语言特点是如何为主题呈现服务的。也就是说,作者为了有效并恰当地表达这样一个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第三个要回答的问题是 why ,即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语篇所承载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或者说分析一下作者或说话人(不论是口语听力语篇还是书面语篇)传递了什么样的意图、情感态度或者价值取向?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具体地讲,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例如,对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英语与文化、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2)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3)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4)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5)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关于语言能力的内涵,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第一,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局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语言能力模型就包括很多重要的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尽管语篇知识、语用知识等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这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并不容易把握,特别是对于一线英语教师。 第二,语言能力的界定不仅强调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 第三,在语言技能方面,特别强调对语篇作出的反应。过去更加强调对语篇的理解,即知道语篇表达了什么意义,而不太重视读者对语篇表达的意义应该作出的反应。也就是说,我们读一篇文章之后,应不只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 第四,要注意语言能力描述中反映不同思维层次的目标,如“阐释和评价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评价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比较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语篇中的事实与观点”“找出语篇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要准确把握这些目标描述中使用的“阐释”“评价”“分析”“比较”“理解”“区分”“找出”等描述词语的内涵差异。第五,强调语篇的人际意义。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与其说是读者与文本互动,不如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作者互动。既然是互动,那么作者与读者总是以一定的角色进行互动。换句话说,作者在创作语篇时,总要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自己的角色,也会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04-14T13:35:36.36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期作者:罗国华[导读] 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这四方面构成英语学科的主要核心素养摘要: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这四方面构成英语学科的主要核心素养。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既是对本单元课程目标的分解,又是对本单元课时目标的综合。注重单元内部课时以及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更加体现英语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目前这种教学设计已经越来越被广泛运用。本文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课时划分;结构 本文以新标准外研版英语教材九年级《Module 11 Photos》为例,从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把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课时划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运用结构教学法设计、联系单元教学全过程等三个方面,研究探索了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 一、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把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初中英语老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应该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这几个方面入手,把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具体化、分层化。引导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逐步发展自身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制定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应结合学生英语知识学习能力、理解水平、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以帮助学生英语知识水平提升和能力发展为方向。第一步,自下而上贯穿单元教学内容,从所有课时具体目标中整合提取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第二步,自上而下从单元目标分解课时目标,细化单元目标;第三步,就是最终确定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学习完成整个单元后获得哪些方面的英语知识和能力。 以新标准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 11 Photos》为例,本单元以photo display为话题,通过照片展览竞赛锻炼学生描述照片的语言表达方式。主要内容就是谈论照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互之间能够很好地利用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应通过本单元的听说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体验和运用语言的机会。所以,在制定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有关英语知识点,里里外外都注重到了学生对定语从句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辨析清楚到底that与which,that与who等等先行词的准确用法,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加深印象;另一方面还要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可以采用口语交流的教学方式,安排学生尝试用英文进行对话,帮助他们通过本单元学习深入了解英语文化,提高初中学生英语理解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二、合理设计课时划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对单元课时划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应围绕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段合理划分安排好。由于一个单元各个课时里面的内容和学习重点不尽相同,在进行课时划分设计的时候不能只是按照英语课本教材顺序,一成不变的根据教学经验或者考试要求固定模式进行授课。应该在合理划分课时的基础上,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办法,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使用新标准外研版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讲到九年级上册《Module 11 Photos》这一单元时,我们就可以分部分、分课时来进行讲解。首先带领学生们学习整个语篇,在课堂上集中讲解教材中的“get”、“general”、“standard”、“feeling”、“add”等英语单词、短语。然后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每个课时中的问题进行询问和解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自己生活和学习中见到的各种特点的照片,并说明照片的奇妙之处。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学习,在特定的情境下让学生运用英语句子进行表演、对话学习,并要求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接下来,就是对整个单元系统学习,进行单元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和巩固。为了进一步体现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英语老师在划分课时教学过程中,应多用英语口语表达,多与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生能够体验英语知识的实用价值,在培养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运用结构教学法设计,联系单元教学全过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巧妙利用结构教学法的设计,联系单元教学的各个方面,让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英语知识。可以借助直观的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结构设计,制作《Module 11 Photos》单元整体教学的树状结构图,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在掌握单词、句型、语法等知识的基础上,一目了然的把握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在具体教学中,英语老师可以从制作的这个树状结构图出发,采用“填充式”结构教学方式,把单元授课内容填充到结构图的各个板块当中。这样,学生们能够直接的感受到本单元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把零碎、分散的英语知识点整合到单元整体学习中,站在一个更高角度去认识和学习有关英语知识。 与此同时,运用结构教学法还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加强各个课时、各个知识点、各个主题之间的联系,提高英语单元教学的整体效果。以单元授课为主体,做好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关联教学。用课前预习为课上教学做好准备,并串联上一课时的内容,用课后复习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可以渗透一些下一课时的部分内容,为下一课时的教学打基础。英语老师要提前做好单元教学的整体结构规划,在课堂导入、课程拓展等方面都要体现单元知识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把整个单元教学的各个环节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全面吸收、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结束语:总之,初中英语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把单元作为整体,从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细分教学目标和内容到每个课时,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国庆.初中英语“模块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实例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2016,18(02):72-77+110. [2]李保康.初中英语教材单元教学设计现状的调查研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6(03):23-29. [3]朱庆华.论《初中英语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1):151+153.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参加英语培训会心得体会 听了谢庆祥主任的报告之后我才逐渐领悟到核心素养其实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21世纪技能可以包括3方面,即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另外,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说,现在英语教学界和普通中小学常常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做的大部分事情是在抹煞学生的创造性品格。国际上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创造性品格,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按照美国学者的分析,具有创造性品格的人有以下特征,他精力充沛又很安静,既聪明又有点天真,既玩世不恭又非常有责任感,他非常有想象力同时又扎根现实。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呢?现在英语教学界并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对英语教学进行围攻,很多人说英语无非就是一种工具,事实上,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养思维能力。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常常是模拟英语国家的环境和人物身份,与英语为母语的人交往,谈论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话题,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规范,设计所谓的真实性任务。所以交际语言教学开始时,很多人认为掌握英语就是为了跟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往,我们所设计的真实任务都是以这个理念为基础,但是这里存在很多问题。我认为现在教材内容多为想象中的外国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并据此设计练习和活动,事实上,这些内容远离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另外,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缺乏认知思维挑战,学生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一些缺乏思想内容的东西,比如:你想吃点什么?你会爬树吗?你们家有几口人?诸如此类。这种英语表达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得上。? 我们让学生学习英语并不仅仅为了让他能够与别人交流,而是要从各个方面改变他的生活,改变他的心智,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进去,而这些必须和他们熟悉的文化环境以及他们关心的事情建立起联系,而不是与他们生疏的外国社区环境相联系。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调整呢?我觉得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 精心整理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5600-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创新

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创新 1. 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问题的提出 核心素养是当前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国内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未来基础教育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钟启泉,2005)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的关键环节。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衍生出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其中一项。目前学界已经讨论形成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但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时,普遍感到茫然困惑,不知道如何用抽象的指导性目标指导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必须要开始关注如何把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认识转化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本项课题就是从实际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课题界定 本课题中讨论的“学生”,既指基础教育中的学生,也指高校职前培养的学生,职前培养的学生就是职后培养的教师,是从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的应用型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包括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都纷纷启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国际上已有的“核心素养体系”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成功生活取向的思维核心型,终身学习取向的知识核心型,个人发展取向的价值核心型和综合性取向的教育系统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尽管各国或地区因本土情境脉络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改革路径和方式,但总体而言,以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目标的更新、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过程的创新、课程评价内容与形式的变革。(左璜,2016)国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从理论界定转化到了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14年国内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要求“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此文件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出新指向,并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给予新指示,至此,迎来了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核心素养的培育(常珊珊,2015)。在总目标之下,学界开始了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大体是关于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核心素养的测评方法等问题的探索,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统一的认识。一些研究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对研制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柳夕浪认为,应借鉴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辛涛、姜宇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辛涛、姜宇、刘霞从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需求、我国的教育目标、国外对核心素养的遴选原则等几方面解读了核心素养。由于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刚刚起步,许多研究者都在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较为成熟的经验,探讨值得借鉴的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措施。最受关注的三项措施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设计、评价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本选题的选题意义在于:密切联系基础教育当下关注的焦点和重点。2014年3月教育部《关

如何让核心素养教学下的英语课堂更出彩#精选.

如何让核心素养教学下的英语课堂更出彩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表现在学习和创新中的综合能力,它是人才必备的内在需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两个关键。依据这种分类, 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 以“融合” 为主线, 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 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阵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平台,尤其在我们英语教学质量还不尽人意的农村初级中学,课堂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当“核心素养”成为学校新的育人目标,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如何承载这一目标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要有人的身影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为了教书而教书,而要有人的身影。我们要营造氛围,让踊跃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才能打造出彩的课堂。 我认为,要打造“出彩”的英语课堂,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泼的学生,非常乐意在教学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有着童言无忌的“直肠子”,爱说也敢说;他们有着展现自我的热情,爱演也敢演。表演是人与生俱来的愿望,每个人都愿意在合适的场合以最佳的姿态展示自己。然而,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的这份“童真”反而被我们一板一眼的教学给束缚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以后,很多学生已经遗失了这份“美好的踊跃”。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呵护学生们的这份“童真”,通过生活情境、动画视频、歌谣等形式,烘托出热烈、有趣又具有亲和力的活动氛围,让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我们的英语实践中,把学生们这种不由自主的“踊跃”发展为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译林版英语7A Starter lesson 4 《Whose ...is it?》这个版块时,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在口语训练前插入了一个“Guessing”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向学生们呈现了课前制作的百宝箱(纸箱子,内放一些学生平时常穿的衣服),选派小组代表摸出其中一件衣物,和同伴展开“whose…”的对话练习,并猜出这件衣物的小主人。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有效地点燃了班级的活动氛围,为接下去的口语训练做了热身铺垫,使得学生从被动的听一下子转向主动、踊跃的参与。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培养教学启示-精品文档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培养教学启示 英语学科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看法和认识。本文立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和当前高中课程教学的现状,通过2015年与2016年英语高考全国卷I书面表达的对比评析,探讨通过形成教师的教学活动观以及思维引领、思想碰撞和参与学习等教学启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思维品质。 随着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发布,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十八个基本要点为指导,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中成为迫切任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指出要把学生培养为具有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在这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具备核心专业素养的高中英?Z 教师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特别是思维品质的培养,而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的关键是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 1. 高中英语课程及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社会把教育狭隘化,“教育”已广泛被理解为“应试”。为了更好地备考,教材被分块消灭,出现了学生答案被标准化,学生思维被束缚。这与素质教育“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且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 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

碎片化知识的弊端可以用王蔷的六个“难以”来使社会警醒,难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难以帮助学生形成逻辑;难以使学生在事物之间建立关联;难以使学生形成网络化的知识结构,难以使所学知识纳入自身认知体系;更难以使学生形成有深度的、复杂的、全面的分析与判断能力,难以使学生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个人文化品格与正确的价值观。更不用说有效执行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之思维品质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四个组成部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些要素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而提出来的,特别强调学生专业核心思维与能力,而这又是教学中的难点。 其中,思维品质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在逻辑、推理、批判和创新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体现了从知识输入到知识生成的严谨思维过程。在思维品质培养过程中,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思维品质的提出打破了学科教学知识单向度的取向,强调了批判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及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有力地反击了“英语只是一种交流工具”的观点。这一概念首次在核心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即将推出的修订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它由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生必备品格两个方面构成。在新的学科目标要求下,英语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将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有些中小学开展的阅读课并不能称为真正的阅读教学,因为这些阅读课程的教学内容仍局限于语言、词汇、语法知识等,并没有很好地依托学科内容,教授语篇背后所要传达给学生的寓意,这使许多“育人”的想法只停留在口号层面。所以说,这种阅读教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时层面 国内中小学受课时的限制,阅读课程设置较少,尤其是在中学阶段,由于学生面临中考和高考,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更趋向设置应试类课程。2.教学材料层面 国内中小学教材的容量有限和阅读材料不足的问题也使阅读教学在中小学课堂上很难真正展开。 3.教学理念层面 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很多教师仍然认为词汇和语法知识才是教学的重点,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学习词汇文化意义、理解文本背后的

意义、以及更好地把握语言学习、写作规律及主旨思想三者之间关系的能力,这样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呈“碎片化”状态。4.阅读引导层面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上缺乏专业指导,这是造成阅读教学局限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所要遵循的原则 1. 足够量的、适当的、多种文体的阅读素材 阅读本身应该是能让读者走出自己的人生去体验别人的人生、反过来又逐渐充实自我的一种形式。正是通过阅读,文本内容给读者呈现出的文化意义能够帮助其进行新知识的自我建构,这要求读者去接触大量不同主题及文体的英语阅读材料,拓宽思路,提高思想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应尤其强调解决问题式的阅读,即每一篇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去阅读,形成一种结果导向的观念和多元的思维。 2.创设积极的阅读动机和环境提供积极的阅读体验 教师首先要自己热爱英语阅读,首先养成阅读习惯,然后再带动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安静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促使其主动进行更多的英语阅读。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展开中,也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创设班内英语图书角,开展读书会,在以及组织阅读表演等活动,以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

英语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全聚焦张连仲: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及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理事长。 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指出,新课改和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要突出“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建构。在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做基本思考,英语是什么、英语课程的意义和内涵是什么等语言观、学习观、英语教育观等本质属性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忙于实践,理性认知还有欠缺,也造成了理念不清,操作目标不明确,费时而效益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在大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本刊将配合课改的推进,引导广大英语教师进入思考状态,共同研究英语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既体现英语学科能够落实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应该包括英语学科独特的一些核心素养要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是引导英语学科课程标准整体研制的关键要素,也将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解和教育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指引作用。 课程改革不是一张蓝图,而是一次有目的的旅行。借鉴美国知名教育学家古德莱德的思想,教育从理想的课程到学生实际掌握的过程需要层层传递。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对学生培养目标的一种带有结果性的规定,也必须要通过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和评价,以及各学段、教育各环节的有效传递与落实,最终体现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上。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上百万英语老师的认识、信念和自觉行为。本期我们特约刊登一些国内外关心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有思考的名师对于英语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表述。我们殷切希望,有更多老师带着来自实践的思考和需求,参与到关系外语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大讨论中来。本刊也将陆续发表老师们的精彩观点,并随着讨论的深入不断推出新的话题讨论,以促进先进教育理念传播,助力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升外语教师的思考力和实践力。 对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认识孙大伟: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师。吉林省特级教师、吉林省英语学科带头人,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组专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首批特聘导师。 目前,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仍然处于打基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仍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处于走向成熟时期,技能获取和生成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英语学科教学而言,在进一步拓展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学习策略、应用能力和与之相应水平的英语思维能力,是这个学段的基本任务。在高中阶段,英语学科基本素养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1. 语言认知层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话题、功能、语篇”;2. 语言技能层面,包括“听、说、读、写、译”;3. 语言意识层面,包括“语用、语境、语感、策略、思维”。 要认识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要谈到英语学科自身特点和教学实质。笔者始终认为,作为外语学习的英语学科教学在基础阶段首先要突出其工具性,其次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缺失了工具性,人文性就无从谈起。既然是工具,就要了解和认识工具,学习和掌握

浅谈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教 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本文主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构成要素——语言 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探讨对象,初步探讨高中阶段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学科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多地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那么英语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有别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核心素养”不仅强调培养 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还要求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育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使得英语学习真正地服务于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英语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英语课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的 相关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等。在保证英语学科的育人 价值得以体现的同时,引导学生建构个体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这也 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涵义。综上所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要素构成。 一、夯实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的是在特定语境中准确、得体地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能 力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核心,是实现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基石。语 言能力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意识、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由 低到高呈阶梯排列,展现了一个英语学习者由最初的掌握知识到最终的实现语言 能力建构的全过程。以高中重点语法——定语从句为例,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给 学生呈现大量的定语从句范例,让学生建立对定语从句的初步认识;然后鼓励学 生自己归纳总结定语从句的基本构成规则,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第三步,给学 生提供大量的定语从句资料、创设应用情景,鼓励学生自我表达,并针对出现的 问题,利用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训练,确保每一个学生充分理解定语从 句的用法,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达成语言能力核心素养。 二、塑造文化品格 李红恩在《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一文中对文化品格进行了如下阐释:文 化品格就是指人或事物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风格、特点与特征。它既是对人或事物的文化属性的规定,也是其价 值取向的重要表征。英语作为人文类学科,在提升学生文化品格方面具有得天独 厚的优势。英语学习绝不仅仅是学习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枯燥乏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国际化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深层次维度的培养和熏陶。例如,节日(festivals)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我们在学习中应该借这个话题,呈现蕴含在节日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和体验中、西 方国家重要的节日来历、象征以及人们的庆祝方式,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 文化。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契合教育的 真谛——润物细无声。 三、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具有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等六个特点。思维 品质的优劣决定了学习能力的高低。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思

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堂

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堂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思维品质及文化品格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堂之反思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关键能力,一个是必备品格,而我们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从四个方面落实: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是指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证券各种思想观点,更改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是我们思考的质量,如我们思考是否全面、清晰、快捷、具有批判性等等,思维品质内容丰富,各种思维方式有着各自的思维品质,基础性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每个人都有思维,但思维品质各不相同,由此导致我们的思维成果不同、看到的问题不同、对问题的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人与人的思维不在思维什么,而在思维品质。有质量的思维是我们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Unit 6 中的Magic music讲述了哈梅林镇的镇民们为解决鼠疫聘请了魔笛手,但事成之后却背信弃义,最终遭到魔笛手惩罚的故事。我和孩子们一同观看了视频,在十个问题的慢慢引导中,孩子们思考、分析、判断,并总结出“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的观点,而在后续的创编活动中,我们一起生成和创造了美,同时也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驿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英语课程应促使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的价值观和自信、自尊、自强的品格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判断

英语核心素养的学科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对于很多人而言,提到语文素养、艺术素养、学科素养等概念,大家不会觉得陌生。但是,新近提出的英语素养(或英语学科素养)这个概念,大家或多或少感到不容易理解。经常听到或读到这样的观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种语言技能,谈不上素养。其实,这种观点只注意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有全面把握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修订的各学科高中课程标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各学科都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这一举措与以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的主要区别在于,除了重视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外,还凸显了课程的育人价值。甚至可以这样说,育人价值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首先要明确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所谓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有育人的价值,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学科也不例外。 长期以来,英语学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中小学开设的英语课程在内容选择和目标设置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其背后的认识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其目的无外乎是使学生掌握另外一种交流的工具,以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英语。除此以外,学习英语好像没有其他作用。受这一认识的影响,一些人甚至认为,并非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英语,英语课程可有可无,因为并非每个中国人今后都需要使用英语。其实,以上观点是非常片面的,根源在于没有认识到英语课程的育人作用。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有利于我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英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如果仅仅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角度来看待中小学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的价值,在学理上是不能完全说得通的。其实,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以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为了说明这一道理,我们先看看其他学科的育人价值。 我们首先以中小学的数学学科为例。数学课程不仅仅是使学生能够计算或解决数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数学学科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同理,中小学的艺术类课程,就学习内容而言,主要是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开设艺术课程的主要并不是为了使学生今后成为艺术家或以艺术谋生,而是使学生体验艺术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感受艺术、欣赏美好,丰富学生生命的意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再有,中学历史课程也并不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活或工作中直接使用历史知识或以史为鉴,而是为了培育学生认识人、社会与自然及其相互关系所必备的人文素质,养成更为理性、更有智慧地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所必要的思维习惯及能力。 从以上简要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中小学各门课程都有各自的学科内容,但其目的都不完全是使学生成为这些学科的专家,也不完全是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生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案22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们深刻体会到课程改革力求为每个学生搭建了一个以学生为本,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平台。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即通过探究式、实践式和合作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目前的英语教学,课程标准的精神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仍然存在。教育学的关系也还没有调整到位,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还没有完全实现。这些现象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处于一种浅层次的状态,将影响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进而影响他们运用知识发现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跨学科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无疑是当今教育至关重要的目标。只有各学科共同打造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力,才能让学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终身学习,并在今后未知的世界中灵活已知的知识去创造未知的新世界。 那么,英语学科如何打造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除了语言能力和英语学科特有的文化意识,我们可以用深度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深度学习”就是针对教改实际需求,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研究开发的教学改进项目。“深度学习”四大组成要素是:单元学习主题,深度学习目标,深度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 单元学习主题回答学生要学什么才能获得深度学习能力的问题,是指围绕学科核心内容组织起来的、对现实生活有意义的、促进学生持续探究的单元学习活

动主题。深度学习目标明确表达了单元主题学习完成之后,期望学生获得的学习结果,体现学科课程标准,指向学生思维习惯养成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升。深度学习活动回答“如何学”才能达成深度学习目标的问题,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探究型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是指依据深度学习目标,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活动持续提供清晰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过程。 举个例子,“Weather and seasons”这个单元,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我们给学生设计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提供一份社会实践活动计划书来参加竞标。我们参考了学校以往的中文版计划书,并上网搜集了英美国家的学校郊游策划书,明确了本单元学生必须理解的几个核心概念:教育目标,实践目的地,时间,活动安排,路线安排,及注意事项等。从这些项目来看,学生在策划这一方案的过程,除了需要用到很具体的语言支持外,还要具备查找资料,设计合理的活动及路线等各方面的能力,可见,学生通过完成这个单元的学习,可以收获的东西一定是非常丰富而又实际的。在这样的单元活动中,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征集,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社会实践活动简介,介绍社会实践的活动,社会实践路线设计及注意事项,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展示及评价等系列活动,在完成终极任务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 总之,为了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会学习会思考,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引领中国改革创新的人才,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为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深度卷入学习,深入思考并创造性应用所学,促进理解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最终带着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眼睛和思维,走向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