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古代史知识1一部分史前人类1.人类的进化过程要了解,各个阶段发现的典型化石代表要知道。
2.农业革命的意义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果要知道。
3.史前文化的特点、内容和意义要知道。
二部分古代西亚诸文明1.苏美尔城邦的产生、发展及经济制度要熟悉,有可能以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2.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比较重点的知识,要注意理解并识记。
3.亚述帝国时代的一些重要措施要掌握;4.新巴比伦王国的扩张与衰亡要掌握。
5.腓尼基的海外殖民和文字的发明,犹太、以色列统一王国的形成及其分裂要掌握。
6.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
7.波斯帝国的建立与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8.波斯帝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要熟悉。
9.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要了解并掌握。
1.古代埃及帝国形成的过程和采取的措施。
2.对金字塔的评价。
3.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要了解。
4.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注意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出现。
四部分古代印度文明1.哈拉巴文明、吠陀文明作为名词解释往往会被考到。
2.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教义及其进步性和实质。
3.新兴宗教与思想要知道。
4.孔雀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5.佛教的传播过程和范围要清楚。
五部分古代希腊文明1.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无论是简答还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出的可能性都比较大,以及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和内容。
2.希波战争与伯罗本尼撒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要熟记,这是很重要的知识。
要注意比较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3.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4.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要了解。
1.罗马共和国时代要注意早期平民反贵族斗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罗马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后果。
3.屋大维为维护元首政治采取的内外政策;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统治的政策措施及历史地位。
4.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与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的历史意义。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世界古代史时间表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世界古代史时间表1、远古时期:约50万年前,今天的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他们被称为“北京人”.约2万年前,在原来“北京人”活动的地区,生活着与现代人更加接近的“山顶洞人”.约5000年前,黄帝统一了中国各部落,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2、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3、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从此商朝又被称为殷或殷商.4、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起义的国人赶走,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政,史称“共和行政”.这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5、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551年,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生.6、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中国逐渐进入封建社会.公元前316年,巴、蜀两国被秦灭亡,巴蜀文明开始融入中华文明体系.公元前260年,秦国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秦将白起坑杀赵军40万.此战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7、秦朝(前221—前20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朝灭亡.8、西汉(前202—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于白登山,被迫实行和亲政策.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率军攻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率军攻击匈奴,打通了西域通道.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与匈奴呼韩邪单于成婚.9、东汉(25—220)25年,西汉皇族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中国的文字记录方式逐渐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王朝名存实亡.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大战,曹操取胜,逐渐控制北方.208年,曹操大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10、三国时期(220—280)220年,曹丕称帝,废汉献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222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263年,魏军攻破成都,蜀汉灭亡.265年,司马炎篡夺魏国皇位,建立晋朝,史称西晋.11、西晋(265—316)280年,晋灭吴,中国出现了短暂的统一.316年,匈奴攻陷长安,西晋灭亡.12、东晋(317—420)317年,西晋王室后裔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史称东晋.353年,王羲之写就千古名篇《兰亭序》.383年,东晋与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在淝水决战,东晋获胜.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确定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格局.13、南北朝时期(420—589)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国号宋.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北方.524年,云冈石窟建成.14、隋朝(581—618)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南朝陈,统一全国.中国进入又一次大一统时期.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至610年,大运河全线开通,北起涿郡,南到余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覆亡.15、唐朝(618—907)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626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开创了唐朝前期的繁荣局面,史称“贞观之治”.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促成了汉藏友好的开端.690年,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称帝,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712年,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他使唐朝达到了鼎盛,史称“开元盛世”.755年,安史之乱开始,唐朝逐渐走向衰落.16、五代十国时期(907—960)907年,朱温废唐朝皇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五代开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47年定国号为辽.17、北宋(960—1127)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汴京.979年,北宋消灭南方割据政权,基本统一全国.1125年,在北方与北宋长期对峙的辽国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灭亡.1127年,金军攻陷汴京,虏走北宋徽、钦二帝,北宋灭亡.18、南宋(1127—1279)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1142年,抗金名将岳飞被宋高宗和奸臣秦桧杀害.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19、元朝(1271—1368)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正式称帝,次年定都大都(北京).1275年,马可波罗到达大都,开始在元朝17年的旅居生活.1279年,元朝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残余势力,统一全国.20、明朝(1368—1644)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结束.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达今东南亚和印度等地.1420年,北京皇宫即故宫营建完成,次年明成祖下令正式迁都北京.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于印度古里去世.1561年,戚继光在浙江台州大败倭寇.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25年迁都沈阳并开始建设沈阳故宫.1630年,明崇祯帝中皇太极反间计,将名将袁崇焕凌迟处死.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后金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21、清朝(1644—1911)1644年,清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1662年,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1683年,清朝平定郑氏政权控制的台湾,次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清朝结束.22、中华民国(1911—1949)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北京皇宫,次年成立故宫博物院.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1937年,日军在北京西郊的卢沟桥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23、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6年,由于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中国进入十年内乱时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1997年,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2008年,中国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补充:中华民族自公元1840年至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事迹: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1年,北京政变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凇沪会战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灭亡。
世界历史时期的划分

世界历史时期的划分
世界历史一般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三部分
一、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约公元15世纪)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二、世界近代史(16世纪前后—20世纪初)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三、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把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及其主要特点

前言一、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及其主要特点世界古代史包括上古和中古两部分,实际上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初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
从时间上来说,迄今人类历史不过300—400万年,而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历史不过300多年,可见人类社会历史99.9%以上的时间属于古代历史的范围之内。
1、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各阶段最漫长的阶段,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自然界作斗争,才能生存,因此财产是公有的,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出现,个体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了,劳动成果开始为个人占有,进而发展到生产资料也为个体占有。
私有制和阶级的逐渐产生,最终导致原始的氏族部落公社过度到奴隶制国家,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
2、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点奴隶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约BC4000年代,终于BC2000年代末,这是奴隶社会和奴隶制国家产生与发展的时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爱琴海的克里特岛产生了第一批奴隶制国家。
进入BC2000年代后,随着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古老的奴隶制国家趋于繁荣,新的奴隶制国家相继出现。
第二阶段:约始于BC1000年代初,终于BC2世纪,这是奴隶社会繁荣、专制帝国建立与强盛的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南亚、中亚、伊朗、地中海区域等地兴起了一些新的奴隶制国家,这些国家经过剧烈的分化组合,终于形成了一些地域广袤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如亚述、新巴比伦、波斯、亚历山大帝国、孔雀帝国、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等,奴隶社会在这一时期臻于繁荣,但同时各种矛盾也日趋激化。
第二阶段:从公元3世纪开始到5世纪结束,这是奴隶社会危机和奴隶制帝国衰亡的时期,自公元3世纪起,西亚的安息帝国灭亡,横跨中亚和南亚的贵霜帝国日趋衰亡,罗马帝国也陷于奴隶制危机。
世界古代史复习教案

世界古代史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世界古代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史实;(2)了解世界古代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文明成就;(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历史素养;(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对古代文明进行深入分析;(3)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重要性;(2)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象形文字等;2. 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宗教信仰等;3. 印度河文明:梵文、印度教、种姓制度等;4. 中国古代文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统一六国等;5. 古希腊文明:雅典民主、奥林匹克运动会、哲学思想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古代史的主要史实、重大事件和文明成就;2. 教学难点:古代文明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以及古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四、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世界古代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史实;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古代文明之间的联系与影响;3. 探究学习:研究古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解答;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古代文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历史知识竞赛:评估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检验学习效果;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古代文明案例,如古埃及的壁画、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2. 比较学习: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古代文明之间的异同,如古埃及与中国的政治制度、印度河文明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等,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模拟古代文明的社会生活场景,如古希腊的民主会议、中国的封建王朝等,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4.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综述世界古代史发展趋势: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东西方文明在和平交往中伴随着暴力冲突,东西方文明猛烈地碰撞、交融。
(1)政治: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等大河文明先后步入奴隶制社会;5世纪中后期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制度在西欧的确立;古希腊、古罗马开创了民主政治和法制的先河,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法制制度的源头。
(2)经济:大河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农耕经济,海洋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商品经济;9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兴起,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3)文明交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等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先后诞生并向外传播;阿拉伯人在文明交流中扮演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世界古代史核心考点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概述】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知识要点】1.古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古巴比伦王国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将社会分成四个等级,称为“种姓制度”,分别是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种姓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提倡众生平等,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阐明了进化论观点。
2.在人类的形成过程中,它分为“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两个时期。
3.人类最早的始祖是非洲的南方古猿,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
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4.人类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的标志是出现“完全形成的人”。
5.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
进化阶段主要代表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度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6.在晚期智人时,人类出现了人种的差异。
根据人的体貌特征,分为三大主要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
7.人种的差异出现的原因:是不同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早期智人黄种人(南方古猿)晚期智人人种白种人黑种人8.人类社会最初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社会两个时期,氏族社会又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
原始人群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明的摇篮1.四大文明古国:由西向东分别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古国文明兴起时间靠近的大河主要事件古代埃及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最大)古代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代印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种姓制度”古代中国公元前2070年长江和黄河2.古代埃及:(1)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国王的陵墓是金字塔,它是权力的象征。
(2)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埃及国力强盛,疆土不断拓展,成为地垮亚非的大帝国。
(3)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幼儿教资】世界古代史(讲义+笔记)

世界古代史(讲义)知识框架幼儿——310 页;小学——312 页;中学——323 页幼儿——310 页;小学——312 页;中学——323 页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至公元 15 世纪,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一、世界古代史(一)史前时期的人类(1)世界上人类最早的起源地在非洲,今天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是南方古猿。
(2)世界三大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3)以劳动生产工具的发展为尺度,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二)古代亚非文明1.古代埃及(1)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最大)(2)象形文字——商博良(法国)2.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古代印度(1)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2)阿拉伯数字——由古印度人发明(三)古希腊、古罗马文明1.古希腊、古罗马的繁荣古希腊文化是古罗马文化的源头,古罗马文化在古希腊基础上不断发展。
(三)古希腊、古罗马文明2.古罗马的繁荣和古代罗马真题回顾1.(2017 上)古代社会中,对国王的称谓有很多。
下列选项中,把国王尊称为“法老”的是()。
A.古希腊B.古罗马C.古印度D.古埃及(四)美洲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属于石器文明,使用独特的象形文字——玛雅文字。
知识回顾世界古代史(笔记)【说在课前】读书点亮生活,遇见不一样的自己,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粉笔直播课堂,今天是历史课的第八次课,还有两次课历史课就结束了,也就是 18 号历史课就全部结束了。
知识框架幼儿——310 页;小学——312 页;中学——323 页【解析】本节课讲世界古代史,在第一节课跟大家讲过,历史常识分为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
1.中国历史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
前面讲完了古代史和近代史,而现代史的考频为 0,从有教师资格证开始就没有考过,所以不学。
2.外国历史:也就是世界历史,相对于中国历史考查频率小,所以在复习时中国史要优于世界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右图所示文明古国创造的宝贵文明成果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金字塔 C.佛教 D.阿拉伯数字
)
解析:图中所示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地区, 在此地区的文明古国为古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伦。 答案:A
答案:B
(2011年汕头)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的首 创,它的创造者是( )
A.古埃及人
C.古印度人
B.古巴比伦人
D.中国人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难度不
大。只要了解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国家
的人经过改进传到世界各地的,即可选出答案C。
答案:C
(2011年茂名)现存通行的公元纪年源于一种 宗教,它就是( ) A.佛教 C.伊斯兰教 B.道教 D.基督教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考 纲 在 线
考 情 分 析
考 点 突 破
直 击 中 考
实 战 演 练
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 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 地理环境。 2.了解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3.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4.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5.知道马可· 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 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6.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2.意大利人__________在元朝时来到中国,写下 ______________一书介绍中国,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 情。
四、世界三大宗教
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公元1世纪 公元7世纪
产生地点
古印度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 多(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时代, 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鼎盛。但是只限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 外邦人和妇女、儿童是无权参加的。由此可以得出④男性外 商是不能够参加城邦政体的。排除了④后得出答案B。
答案:B
(2012年湛江)世界三大宗教在全球产生了广泛
而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佛教 C.伊斯兰教 B.基督教 D.印度教 )
A.希腊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极盛一时 D.雅典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在伯利克 里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A、B、D选项不符合史实。故 选择答案C。 答案:C
(2012年佛山)伯利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 达到极盛,城邦政体被称为“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个俱 乐部成员包括( ) ①将军 ②议员 A.②③④ ③陪审员 ④男性外商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 与传播。在选项中的四种宗教中,佛教、伊斯兰教、基督 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创立时间为公元前6世纪。伊斯 兰教的创立时间为公元7世纪。基督教的创立时间为公元1 世纪,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出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故 选择D。 答案:D
(2012年肇庆)伯利克里时代被称为“希腊内 部的极盛时期”,主要是指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
5.在奴隶制社会里,________的民主政治非常繁荣, 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6.在古代,________的________非常发达,被称为 “______________”,最先获得自治权的是法国________。 二、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实行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使日本由___________走向____________。 三、古代文明的交流 1.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并经___________的。 5.雅典 全希腊的学校 6.西欧 城市 中世纪的花朵 琅城二、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 建立中央集权 奴 隶社会 封建社会三、1.阿拉伯数字 印度人发明 阿 拉伯人传播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
传播。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是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四个选项
中,A、B、C选项中的宗教都在世界得到较广泛的传播,而
D印度教是印度的本土宗教。故选择答案D。 答案:D
一、选择题 1.《爱在西元前》这首歌曲中唱道:“古巴比伦王朝 颁布了______,刻在黑色的玄武岩上,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 年。”歌词中的横线处应填写(A A.《汉谟拉比法典》 C.《刑法典》 ) B.《民法典》 D.《商法典》
本部分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人类文明的开端,亚欧封建 社会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其中,雅典的民主与政治、 三大宗教、种姓制度、大河流域的文明等相关的内容在中
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2012年中考,我们同样应该把重点放在雅典的民主与
政治,亚欧的封建文明与世界三大宗教方面,特别要关注
近几年命题出现频率最高的雅典的民主与政治等方面的内 容。
一、古代文明
1.________是________的象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2.__________是__________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 3.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共同构成地中海文明。 1.金字塔 古代埃及 2.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3.古 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序言、正文、结语 世界上 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4.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希腊文明 罗马文明
2.马可· 波罗 《马可· 波罗行》
(2012年广东)“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 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这部法典诞生于 ( )
A.古埃及
C.古印度
B.古巴比伦
D.中国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此题为基础题,只要知道代表古巴比伦文明的汉谟拉比法典 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此题可解。 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