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世界古代史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世界古代史时间表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世界古代史时间表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世界古代史时间表1、远古时期:约50万年前,今天的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他们被称为“北京人”.约2万年前,在原来“北京人”活动的地区,生活着与现代人更加接近的“山顶洞人”.约5000年前,黄帝统一了中国各部落,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2、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3、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从此商朝又被称为殷或殷商.4、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起义的国人赶走,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政,史称“共和行政”.这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5、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551年,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生.6、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中国逐渐进入封建社会.公元前316年,巴、蜀两国被秦灭亡,巴蜀文明开始融入中华文明体系.公元前260年,秦国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秦将白起坑杀赵军40万.此战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7、秦朝(前221—前20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朝灭亡.8、西汉(前202—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于白登山,被迫实行和亲政策.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率军攻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率军攻击匈奴,打通了西域通道.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与匈奴呼韩邪单于成婚.9、东汉(25—220)25年,西汉皇族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中国的文字记录方式逐渐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王朝名存实亡.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大战,曹操取胜,逐渐控制北方.208年,曹操大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10、三国时期(220—280)220年,曹丕称帝,废汉献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222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263年,魏军攻破成都,蜀汉灭亡.265年,司马炎篡夺魏国皇位,建立晋朝,史称西晋.11、西晋(265—316)280年,晋灭吴,中国出现了短暂的统一.316年,匈奴攻陷长安,西晋灭亡.12、东晋(317—420)317年,西晋王室后裔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史称东晋.353年,王羲之写就千古名篇《兰亭序》.383年,东晋与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在淝水决战,东晋获胜.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确定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格局.13、南北朝时期(420—589)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国号宋.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北方.524年,云冈石窟建成.14、隋朝(581—618)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南朝陈,统一全国.中国进入又一次大一统时期.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至610年,大运河全线开通,北起涿郡,南到余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覆亡.15、唐朝(618—907)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626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开创了唐朝前期的繁荣局面,史称“贞观之治”.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促成了汉藏友好的开端.690年,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称帝,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712年,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他使唐朝达到了鼎盛,史称“开元盛世”.755年,安史之乱开始,唐朝逐渐走向衰落.16、五代十国时期(907—960)907年,朱温废唐朝皇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五代开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47年定国号为辽.17、北宋(960—1127)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汴京.979年,北宋消灭南方割据政权,基本统一全国.1125年,在北方与北宋长期对峙的辽国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灭亡.1127年,金军攻陷汴京,虏走北宋徽、钦二帝,北宋灭亡.18、南宋(1127—1279)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1142年,抗金名将岳飞被宋高宗和奸臣秦桧杀害.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19、元朝(1271—1368)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正式称帝,次年定都大都(北京).1275年,马可波罗到达大都,开始在元朝17年的旅居生活.1279年,元朝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残余势力,统一全国.20、明朝(1368—1644)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结束.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达今东南亚和印度等地.1420年,北京皇宫即故宫营建完成,次年明成祖下令正式迁都北京.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于印度古里去世.1561年,戚继光在浙江台州大败倭寇.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25年迁都沈阳并开始建设沈阳故宫.1630年,明崇祯帝中皇太极反间计,将名将袁崇焕凌迟处死.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后金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21、清朝(1644—1911)1644年,清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1662年,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1683年,清朝平定郑氏政权控制的台湾,次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清朝结束.22、中华民国(1911—1949)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北京皇宫,次年成立故宫博物院.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1937年,日军在北京西郊的卢沟桥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23、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6年,由于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中国进入十年内乱时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1997年,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2008年,中国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补充:中华民族自公元1840年至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事迹: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1年,北京政变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凇沪会战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灭亡。

世界历史时期的划分

世界历史时期的划分

世界历史时期的划分
世界历史一般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三部分
一、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约公元15世纪)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二、世界近代史(16世纪前后—20世纪初)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三、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把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及其主要特点

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及其主要特点

前言一、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及其主要特点世界古代史包括上古和中古两部分,实际上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初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

从时间上来说,迄今人类历史不过300—400万年,而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历史不过300多年,可见人类社会历史99.9%以上的时间属于古代历史的范围之内。

1、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各阶段最漫长的阶段,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自然界作斗争,才能生存,因此财产是公有的,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出现,个体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了,劳动成果开始为个人占有,进而发展到生产资料也为个体占有。

私有制和阶级的逐渐产生,最终导致原始的氏族部落公社过度到奴隶制国家,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

2、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点奴隶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约BC4000年代,终于BC2000年代末,这是奴隶社会和奴隶制国家产生与发展的时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爱琴海的克里特岛产生了第一批奴隶制国家。

进入BC2000年代后,随着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古老的奴隶制国家趋于繁荣,新的奴隶制国家相继出现。

第二阶段:约始于BC1000年代初,终于BC2世纪,这是奴隶社会繁荣、专制帝国建立与强盛的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南亚、中亚、伊朗、地中海区域等地兴起了一些新的奴隶制国家,这些国家经过剧烈的分化组合,终于形成了一些地域广袤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如亚述、新巴比伦、波斯、亚历山大帝国、孔雀帝国、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等,奴隶社会在这一时期臻于繁荣,但同时各种矛盾也日趋激化。

第二阶段:从公元3世纪开始到5世纪结束,这是奴隶社会危机和奴隶制帝国衰亡的时期,自公元3世纪起,西亚的安息帝国灭亡,横跨中亚和南亚的贵霜帝国日趋衰亡,罗马帝国也陷于奴隶制危机。

世界上古史

世界上古史

14.江苏·雅典民主 邦
20.北京·雅典城
1.上海·国家的形成 10.天津·雅典民
主 10.山东·雅典城邦
14.江
苏·雅典民主
10.山东·雅典城邦 12.湖南·罗马法
19.广东·罗马帝国、希腊经济和文化等; 11.湖南·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
1、人类文明的产生
(1)、文明的含义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明确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蒙昧时 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个阶段。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出进入文明社会标准:一是 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 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2)文明形成的前提(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时间:约1万年前-6000年前(来自元前4000年)表现: (1)西亚:小亚细亚产小麦、大麦;饲养绵羊和山羊 (2)中美洲:产玉米、甘薯;南美印第安人驯化骆马 (3)中国:产水稻和粟;饲养猪、狗
思 想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西亚创造了楔形文字,埃及创造了象形文字,中国创造了 文 甲骨文。诞生于西亚的腓尼基字母成为世界上字母文字的源头 化
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史) 一、世界古代史: (一)史前时代至中古时期(上古史)(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多元世界的初显 A、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政 治
农业为主,逐步建立起了国家。铁器时代,希腊出现了奴隶制城邦国家,古希腊工 商业发达,雅典形成了奴隶制民主制度。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在西罗马帝 国的废墟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下一模块中古史)
经 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是采集和渔猎,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为古代文明的诞生创造了 济 条件,铁器的使用拓展了人类生存空间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综述世界古代史发展趋势: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东西方文明在和平交往中伴随着暴力冲突,东西方文明猛烈地碰撞、交融。

(1)政治: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等大河文明先后步入奴隶制社会;5世纪中后期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制度在西欧的确立;古希腊、古罗马开创了民主政治和法制的先河,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法制制度的源头。

(2)经济:大河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农耕经济,海洋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商品经济;9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兴起,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3)文明交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等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先后诞生并向外传播;阿拉伯人在文明交流中扮演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世界古代史核心考点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概述】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知识要点】1.古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古巴比伦王国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将社会分成四个等级,称为“种姓制度”,分别是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种姓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提倡众生平等,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世界历史分期简介

世界历史分期简介

世界历史分期简介
目前,国内外史学界在世界历史的分期问题上莫衷一是。

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以人类历史一体化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作为分期标准,将世界历史划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这种分期法提倡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摆脱地区、国别和种族的偏见,代表了史学界的新趋势。

其具体分期如下:
(一)世界古代史: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1500年。

此期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

(二)世界近代史: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至1900年帝国主义的形成。

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三)世界现代史:1900年以来。

这一时期是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时期。

在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两次惨遭世界大战的浩劫。

在下半叶,是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和一体化的时期。

二、以社会形态的更迭为主要依据,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其中,古代史又分为上古史和中古史。

上古史以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为主要内容;中古史(在欧洲又称之为中世纪)
以封建社会为主要内容;近代史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和发展为主要内容;现代史则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平行发展为主要内容。

三、以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作为分期的主要依据,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

(完整版)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

(完整版)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

(完整版)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
1. 旧石器时代(约250万年前-公元前6000年)
- 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工具,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
- 居住在洞穴或简陋的临时住所中
- 没有文字和定居点的概念
2. 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3000年)
- 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
- 发展了陶瓷制作和纺织技术
- 出现了定居点和早期城市文化
3. 文明的诞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00年)
- 各地出现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中国
- 出现了文字和文学作品
- 发展了中央集权国家和宗教体系
4. 古代帝国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
- 出现了古希腊、古罗马等大型帝国
- 发展了哲学和科学
- 出现了征服与争霸的战争
5. 中世纪(公元500年-公元1500年)
- 教在欧洲传播并成为主导宗教
- 封建制度和领地拥有形成
- 兴起,并在欧洲、亚洲和非洲扩张
6.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公元1500年-公元1700年)
-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开始,推动了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 欧洲开始进行大规模航海探险,并建立殖民地
- 科学革命带来了新的科学思想
以上是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的简要概述。

请注意,此文档以简洁的语言呈现,并不对内容进行详细总结。

参考资料:
- The World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y
-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世界古代史时间轴

世界古代史时间轴

世界古代史时间轴一、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古埃及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兴起。

这一时期,古埃及人民建立了庞大而强大的帝国,创造了许多令世人惊叹的文明成就,如金字塔等。

二、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辉煌时代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辉煌时期。

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今天伊拉克的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他们发展了复杂的城市规划、农业和商业体系。

三、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0年:希腊城邦的兴起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是希腊城邦的兴起时期。

希腊城邦体现了古代希腊城市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形式,集民主、共和、君主等多种制度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希腊文明。

四、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罗马帝国的崛起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是罗马帝国的兴起时期。

罗马帝国从一个小城邦逐渐壮大为世界强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法律制度,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公元500年-公元1000年:东罗马帝国的兴盛公元500年至公元1000年是东罗马帝国的兴盛时期。

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继续传承了古罗马文明,在东欧和地中海地区展现了强大的文化和军事实力。

六、公元1000年-公元1500年:伊斯兰文明的辉煌公元1000年至公元1500年是伊斯兰文明的辉煌时期。

伊斯兰文明不仅在科学、哲学、文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在建筑、艺术等方面展现了独特风采。

七、公元1500年-现在:欧洲文明的全球扩张公元1500年至今,欧洲文明开始全球扩张。

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等事件的发生催生了欧洲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带来了现代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

结语古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变迁,将不同文明间的联系和发展脉络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成就,为我们了解古代世界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 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
②影响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 B.造成分裂割据状态 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世袭,封建领主势力坐大
西
国王

封 建
效忠和提供军队
给予土地和保护
大封建主
封 建 “
等 效忠和服兵役
给予土地和保护 金
2、玛雅人对农业的贡献 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 可、烟草
三、古代希腊罗马 (一)古代希腊 1、古代希腊的地理 位置 希腊半岛 爱琴海诸岛 爱奥尼亚群岛 小亚细亚半岛西部 沿海地区
2、城邦政治 (1)城邦的特征:城市为中心,以小国寡民 为基本特征。 (2)古典时代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 上半叶,全盛时期。
第一讲 世界古代史
中世纪史
世界主要文明区 地理位置
古代两河 流域
古代东 古代埃及 方文明 (大河 古代印度 文明)
文明成果 文 法 建 史 政 宗 其他 字律筑诗治教
状 况
古代希 古代希腊 腊、罗 古代罗马 马文明 (海洋 文明)
世界五大文明区
一、古代东方 (一)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四至 美索不达米亚
(二)经济 1、庄园 特征: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 社会组织,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 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
2、城市的自治 (1)背景
中世纪城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 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 (2)目的:争取自治 (3)主要手段 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 (4)结果 •完全的自治权 •部分自治权,由国王和城市代表共同管理 •各级封建领主的控制
4、希腊古典文化 (1)《荷马史诗》 历史价值:①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②神话故事反映的是原始先民的集体记忆 ,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帕特农神庙 雅典卫城, “伯里克利时代”, 多利亚式建筑, 杰出代表。
(3)哲学 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师承关系)
(4)史学 “历史”一词的原意 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 事”(与史诗的区别) 欧洲历史学的源头 希罗多德,西方“史 学之父”。
阿拉伯大沙漠
2、楔形文字 (1)名称由来:书写笔画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 (2)时间:公元前3100年 (3)价值:
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 文字之一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研 究两河流域文化的重要资料。
3、《汉穆拉比法典》 (1)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 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理论依据:君权神授。
(二)古代罗马 1、罗马政治演变 (1)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废除“王政”,改行共和
(2)罗马帝国 ①进入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屋大维 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②疆域: • 公元2世纪初达到最大规模 •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③分裂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与西罗马帝国。 ④灭亡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 •欧洲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的标志
(二)古代埃及 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部 尼罗河 下埃及
1、古代埃及法老的专制统治 2、金字塔与来世信仰 (1)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威。 (2)来世信仰
3、象形文字 纸草
(三)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
(三)古代印度 1、种姓制度 (1)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 罗,贱民不在种姓之内 (2)特征: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 社会集团,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 不相同 (3)影响:(1)消极影响:造成印度社会阶 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 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2)客观作用:维护了印度社会的稳定。
3、罗马法体系 (1)“十二铜表法” ①产生:
A、原因: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 的意识不断提高
B、经过: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罗 马共和国政府,12个法表, 12个铜牌
②内容:
基本上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
③意义 A、十二铜表法体现了古代罗马人法治精神。 B、它明文公示、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 解释法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 规范了社会生活。 C、它从法律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 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对于 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④局限性 A、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的倾向。 B、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
古代罗马政治演变知识点小结
罗马城建立 (前8世纪)
罗马共和国 (前509年)
称霸地中海 (前2世纪)
罗马帝国建立 (前27年,屋大维)
罗马帝国分裂 (395年)
西罗马帝国 (476年)
拜占庭帝国 (1453年)
2、罗马宗教——基督教 (1)时间:公元1世纪 (2)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3)创始人:传说中的耶稣 (4)经典:圣经(《旧约全书》和《新约全 书》)
(3)内容:具体条文—— 维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 或统治者利益),阶级、等 级制度(不平等的赔偿), 同态复仇等。
(4)地位: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 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世界法制史上地位。 (5)历史价值:比较清晰地展示了古巴比伦 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 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世界五大文明区
世界三大宗教知识点小结
名称 佛教
诞生时间 发源地 创始人 经典
公元前6 北印度 悉达多 《大藏经》
世纪
(经、论、律)
基督教 公元1世 纪初
伊斯兰 公元7世


巴勒斯 坦
阿拉伯 半岛
耶稣
穆罕默 德
《旧约全书》 和《新约全 书》
《古兰经》
五、中世纪西欧 (一)政治 1、封建等级制 封建等级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1) 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 6世纪下半叶,11世 纪前后基本确立。 (2)采邑改革 ①内容


小 封 建主



意 服劳役和耕种
提供农耕土地
图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西欧封建时代各 级土地分封都要举行 “臣服礼”的仪式。 接收封土的封臣要跪 在封主膝下,将双手 放在封主掌中宣誓: “我主,臣下乃我主 之仆人,领有采邑之 家臣。臣下愿竭忠尽 智,不顾生死以侍奉 我主。”封主就将一 把泥土和一根树枝授 予封臣,象征授予封 土和封土上的森林。
2、佛教 (1)时间:公元前6世纪 (2)地点:北印度 (3)创始人:悉达多 (4)《大藏经》 经、律、论 “三藏经”或“三藏”
(四)古代东方的共同特点 政治:多为中央集权国家 经济:农业普遍比较发达,多为小农经济 形态 文化:文字、文学、数学、天文历法等成 就突出 宗教:宗教信仰明显
二、古代美洲 1、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 中美洲: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 南美洲:印加文化
(三)文化:大学的兴起 1、背景 (1)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活跃 (2)新兴市民阶层强烈要求开展世俗教育 (3)教会支持 2、内涵: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联合社团 3、影响 (1)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有利于学术研究摆 脱教会控制,有利于师生的自由探索 (2)为日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中世纪西欧知识点小结
封建贵族、新兴的资产阶级、部分农民和城 市贫民 (2)形成时间
15世纪下半叶开始,中世纪与近代之交 (3)代表 •法国——法兰西斯一世、路易十四;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斯图亚特王朝
(4)影响 ①英法君主专制初期,客观上有利于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 •消除封建割据,造成统一市场 •重商主义政策 ②英法君主专制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引发资产阶级革命。
3、雅典的民主政治
(1)形成和全盛 奠基: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 确立:公元前508年,“克利斯提尼改革 全盛时期: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 伯里克利时代”
(2)特征:以全体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人民 主权,直接民主制) (3)政权机构:公民大会,陪审团等 (4)实质:人民主权;奴隶制的民主 (5)评价: 积极性: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 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调动 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 文化的进步。 局限性:①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 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和外邦人都被排斥 在外。②雅典民主政治也有不成熟的一面,如可能会 造成多数人的暴政等。(“苏格拉底的审判”)
(2)“公民法”与“万民法” ①“公民法” A.背景 随着古代罗马国家的壮大和发展,为了进一步 有效地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 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B. 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 C. 特点 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
②“万民法” A.背景 为了调整罗马人和非罗马人,以及罗马外邦人之间的 权利关系 B. 时间:罗马共和国、帝国时期 C. 特点: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③“公民法”和“万民法”统一
骑士向封建主效忠
骑士
2、等级君主制 (1)背景 ①根本的推动力 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 ②推动力量
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 (2)内涵 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 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 度上分享权力。 (3)权力分配 • 中央:司法权、军事权等 • 等级代表会议: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 • 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4)初步形成的标志 • 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 • 1302年的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
(5)意义 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
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
3、君主专制 (1)形成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②社会各阶层对王权的需要
罗马法体系的发展过程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