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弹体侵彻混凝土的临界跳弹

弹体侵彻混凝土的临界跳弹段建;王可慧;周刚;薛斌杰;初哲;李明;戴湘晖;耿宝刚【摘要】为了保证钻地战斗部打击防护层目标时不发生跳弹,需要对弹体侵彻目标的临界跳弹角度进行分析和估算.开展了一定大长径比弹体斜侵彻混凝土的跳弹实验,分析了在250~430 m/s速度下弹体侵彻30和60 MPa钢筋混凝土的临界跳弹角度,给出了弹体临界跳弹角度包络线.当靶板强度相同时,随着侵彻速度的增加,弹体的临界跳弹倾角增大,增大的趋势逐渐变缓;在相同侵彻速度下,随着靶板强度的增加,弹体的临界跳弹倾角减小;经验公式分析得到的弹体临界跳弹倾角偏低于实验,但偏差基本在3°以内.【期刊名称】《爆炸与冲击》【年(卷),期】2016(036)006【总页数】6页(P797-802)【关键词】爆炸力学;跳弹性能;侵彻战斗部;混凝土;临界跳弹角度【作者】段建;王可慧;周刚;薛斌杰;初哲;李明;戴湘晖;耿宝刚【作者单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85钻地战斗部对地下深埋加固目标的有效打击模式是贯穿防护层介质、侵入目标结构内部爆炸,依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等对目标内部的设施和人员进行破坏和毁伤[1]。
然而,在实际作战过程中,由于载体作用方式、目标表层特性、弹体的气动性能以及末端制导等因素的影响,战斗部攻击目标时将会有一定的倾角和攻角[2-3]。
当战斗部的倾角或攻角大于某一临界角度时,将产生跳弹[4]。
跳弹是弹体在斜侵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就是弹丸侵入或者碰击目标介质后、又从介质表面跳出来并继续在空中运动的现象。
西安各种研究所排名和待遇

西安各种研究所排名和待遇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2研究所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3研究所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第203研究所二主要业务:陆军总体单位。
陆军兵种基本都涉及到。
非常好~人均收入可以说超过了618,由于是总体单位,所以项目很多。
南理工,北理工的学生多,工作强度与618相似。
地理位置差于618。
建议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4研究所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5研究所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6研究所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第三, 206所,504所(并列)206所主要业务:地面雷达,面向陆军兵种。
也属于总体单位,人均收入7-9万。
福利好~504所主要业务:卫星导航,空间天线等。
面向空军。
收入实际没有大家说的那么高人均(也就6-9万),福利也还可以,同学聚会时聊到这两个所:觉得206比504好一些,缺点:都是长安县,优势:房子便宜,两个能去就去,较好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12研究所 (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13研究所 (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03研究所(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18研究所(中国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第一, 618所主要业务:飞控,惯导,光学;主要对口空军。
公认西安第一所,确实~大多数部门都不错,基本年总收入超过9万,差点的部门也超过7万。
地理位置好,福利不错。
工作强度适合工大学生,不是太忙,但也不闲,时不时的加班。
建议去。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23研究所(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第五, 6院11所,623所,205所,204所,212所,213所其中205所能好点,人均6万其他不说了,收入基本都是5万,也凑活,没其他offer去这几个所,混个温饱,找个媳妇生个娃,也能混,哈哈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30研究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31研究所(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第四, 20所,631所(并列)20所主要业务:通讯产品,海军雷达,导航;面向海军,空军。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2020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2020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是我国核能领域的重点研究机构之一。
作为该机构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一部分,本文将重点介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背景和特点,以及该所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方案和优势,希望能对有意向申请该所的同学有所帮助。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65年,是我国最早的核技术研究机构之一。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所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和完善的科研设施。
该所以“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为宗旨,主要从事核能与核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涉及核能利用、核材料、辐射物理等多个方面。
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应用价值。
招生计划是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重要的人才引进方式之一,旨在吸纳优秀的学子加入该所的科研团队,共同推动核能技术的发展。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是该所的重点项目之一,每年招生规模逐渐增加,培养质量逐年提升。
本所提供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包括核物理与核化学、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等,涵盖了核能与核技术领域的广泛内容。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进行独立的研究工作。
学生通过文献阅读、实验操作、模拟计算等方式,深入研究所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
同时,该所积极促进与国内外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研究平台。
该所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还注重学术国际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位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还有机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会议和研讨会,与国内外的学者和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拓宽视野,增加学术氛围。
同时,该所设有多个科研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研究条件和实践平台。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作为国内核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该所拥有较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导师团队成员在核科学和核技术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其次,该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实验设备,能够满足学生的科研需求。
钟情核物理学的湘籍院士欧阳晓平

钟情核物理学的湘籍院士欧阳晓平2013年12月19日,中国工程院发布公告称,通过科学、严谨的评审程序,2013年选举产生了51名新院士。
其中,52岁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实验核物理学家,曾被《人民日报》誉称为“21世纪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青年科学家”欧阳晓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欧阳晓平是一位在我国实验核物理研究领域勇于拼搏、屡创奇迹的传奇人物。
他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20多个春秋不知疲倦、兢兢业业地献身于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为我国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年来,他一直从事脉冲中子诊断的技术研究和相关诊断工作,完成了10余项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先后创建了3种重要的中子参数诊断方法,研制成功6种先进的脉冲辐射探测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子探测体系。
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项,撰写发表论文、研究报告180篇,出版专著1部。
他曾获得首届“陕西青年科技奖”、1996年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7年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1998年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1997年首批入选“百千万工程”第一层次,2001年被陕西省评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4年其博士学位论文《低强度脉冲裂变中子探测技术研究》获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同年12月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现任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辐射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湘潭大学材料学院院长、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辐射探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求学路上不止步欧阳晓平,1961年1月生,湖南省宁远县人。
他出生之际,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举国上下都过着穷困不堪的日子。
值得庆幸的是,在他的少年时期,他的父母就非常重视他和弟弟妹妹们的教育。
或许是受到电影的影响,父母觉得电影里面的高科技很好,如果我们国家能够自主发明类似于影片中的激光或者其他先进仪器,外国人就不会欺负中国。
防雷舱结构在聚能装药水下爆炸作用下的毁伤研究

防雷舱结构在聚能装药水下爆炸作用下的毁伤研究王长利;马坤;周刚;初哲;王可慧;陈春林;赵南;李名锐;冯娜【摘要】通过实验以及数值模拟,开展了防雷舱结构在聚能装药水下爆炸作用下的毁伤研究,探讨冲击波在多介质结构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对结构的毁伤机理.结果表明:相同爆炸当量条件下,爆破型装药仅对空舱产生破坏,防雷舱的多介质复合结构对冲击波具有较强的衰减作用,聚能型装药形成的侵彻体可造成液舱前板及后板的穿孔,孔径约为装药直径的1/3~1/2.加宽液舱以及加厚液舱后板可以增强防雷舱的抗爆能力.【期刊名称】《爆炸与冲击》【年(卷),期】2018(038)005【总页数】10页(P1145-1154)【关键词】防雷舱;聚能装药;水下爆炸;毁伤【作者】王长利;马坤;周刚;初哲;王可慧;陈春林;赵南;李名锐;冯娜【作者单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47.5为了提高现代舰船的抗爆抗冲击能力,保证舰船在受到水下兵器攻击条件下所产生的破损或毁伤程度被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通常在舷侧设置防雷舱结构[1]。
针对防雷舱的抗爆机理、毁伤模式以及设计优化,已有了大量研究。
朱锡等[2]、张振华等[3]、盖京波[4]、张婧[5]针对空舱+液舱+空舱的防雷舱结构,研究了抗冲击防护方法与抗爆机理,徐定海等[6]通过实验分析了膨胀舱及液舱对载荷的衰减作用。
孔祥韶等[7]研究了破片在液舱中的运行规律以及液舱对破片的防护机理。
伴随着聚能型装药的使用,聚能装药对舰船的威胁与日俱增[8]。
聚能装药在水中爆炸会产生高速侵彻体、冲击波以及气泡载荷,多个载荷共同作用于结构,将对结构造成严重毁伤。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70年,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作为中国核能科研领域的重要机构之一,该研究所致力于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背景和历史。
该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原子能学会共同发起创办的。
成立初期,研究所主要从事核能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包括核裂变、核聚变等方面的科研项目。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逐渐壮大,并扩展了研究领域。
目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涵盖了核工程与核技术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影响评价、核安全与应急管理、辐射制图与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
研究所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其中包括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高水平的专家学者。
研究所还拥有一系列先进的科研设施和实验室,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理想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国防科研和国民经济建设方面的核技术研究与应用。
在核能领域,研究所将积极推动核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包括核电技术、核燃料循环与终端处置技术、核安全技术等。
同时,研究所还开展核医学、辐射医学、核仪器仪表等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此外,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还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的核能科研机构保持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开展了许多合作研究项目。
研究所还组织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与国际同行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的机会。
总的来说,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在核能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为国家的核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未来,研究所将继续秉承科学精神,立足国情,致力于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核能科技的发展,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平滑化窄脉冲高功率准分子激光放大技术

平滑化窄脉冲高功率准分子激光放大技术赵学庆;黄坷;黄超;于力;刘晶儒;易爱平;薛全喜;华恒祺;钱航;郑国鑫;胡云;张永生【摘要】The combination of optical angular mutiplexing and Echelon Free Induced Spatial Incoherence (EFISI) is a best choice for the pulse compression and beam smoothing in a high power excimer laser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transportation and amplification of smoothed narrow laser pulse mainly.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a partial coherence oscillator by scattering method was described and primary results for pulse shaping were provided. Then, the gain characteristics for five laser amplifiers by single-pass amplifications and simulations of different output couplings were discussed, and measures to control over Amplification Spontaneous Emission (ASE) in the short laser pulse amplification was described. Finally, the Main Oscilation Power Amplifer (MOPA) chain of a single-beam XeCl laser and primary results were introduced.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al output energy is 5-6 J with a pulsewidth around 10 ns and the focal spot is around 300 μm in the diameter.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aser chain and optical design are reasonabl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good guide for the specific design of full scale angular multiplexed laser MOPA system.%对于高功率准分子激光,光学角多路和诱导空间非相干(EFISI)光束平滑是高功率准分子激光压缩脉宽、提高功率密度和实现靶面均匀辐照的有效途径,其应用涉及前端至靶前的各个环节,主要体现为平滑化窄脉冲激光的传输放大问题.首先介绍了基于散射法开展的部分相千源前端技术及脉冲整形的初步研究结果,利用直接法和反射率耦合方法,研究了5台激光放大器增益特性.然后,讨论了窄脉宽激光放大时的自发辐射放大(ASE)控制技术,最后,介绍了窄脉冲激光放大实验系统.实验获得了预期的实验结果,输出能量为5~6 J,激光脉宽约10 ns,聚焦光斑约Φ300 μm.单路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放大链和光学设计合理,基本满足角多路MOPA系统的技术验证要求,为系统工程设计奠定基础.【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1(019)002【总页数】10页(P397-406)【关键词】准分子激光;高功率激光;激光放大;光束平滑【作者】赵学庆;黄坷;黄超;于力;刘晶儒;易爱平;薛全喜;华恒祺;钱航;郑国鑫;胡云;张永生【作者单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48.2紫外准分子激光采用气体介质,具有波长短、增益高、频带宽和可重复频率运行等特点,不仅可定标放大到高能量,而且与靶材耦合效率高,较易获得均匀的靶面辐照,能够大幅抑制各种非线性过程,从而使其成为高能密度物理和聚变能源研究的重要器件,受到美、日、英、俄等国的高度重视[1-5]。
西北核研究所

西北核研究所西北核研究所是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所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核能技术研发、应用及推广工作。
该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核能科研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北核研究所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科研团队,其中包括许多国内外核能专家和优秀研究人员。
研究所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平台,涵盖了核物理、核化学、核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内容。
多年来,研究所在核能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为中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西北核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研究所致力于核能安全与辐射环境保护的研究。
他们通过开展核辐射防护、核废物处置、核安全技术等研究,保障和维护核能发展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研究所还进行核能应用和技术创新的研究。
他们通过研发核能装置、推进新能源技术、提高核能利用效率等,促进核能技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除了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西北核研究所还有一系列的科普教育和国际交流活动。
他们积极参与国内外核能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核能知识,提高公众对于核能的了解和认知。
同时,研究所还与国际核能机构和其他国家的科研机构保持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核能领域的国际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核能事业的快速发展,西北核研究所也在不断壮大和完善。
他们致力于推动中国核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核能技术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为中国建设成为世界核能科技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西北核研究所是一所在核能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卓越成果的研究机构。
他们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保障核能发展的安全可靠,为中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信在西北核研究所的引领下,中国的核能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冲 击 动力学
、
辐 射流 体动 力学
、
计 算流 体力学 ( C F D )பைடு நூலகம்
;
、
两 相 流 体力学
、
渗流 力学 等
。
学科方 向的 理 论分析 和 数值模拟 能力 配 备有万 亿 次银 河 高性能 并行计 算机 系统 在长 期
的科研 任 务实践 中 形 成 了理 论研 究
,
、
实验研 究 数 值模 拟相结合 的研 究 体系
。
、
。
热 诚 欢 迎 国 内外相关 研 究机构 与我 所 进行 科 研 协 作
西 北 核技 术研 究所
西 北 核技术研 究所 于 一 九 六 三 年 正 式 成 立 是 以核科学 与技 术为主 要研 究领域 的 多学
,
科综合性研 究机构 设有核技术及 应用 工 程 力学 无机化 学 物理 电子 学 电磁场 与微
波技 术
、
。
、
、
、
、
信号与 信息 处理 等六 个主干 学 科
,
。
主 要的 研 究方 向有
,
:
脉冲 射线 ( 中子
,
、
Y
、
x
、
电子 ) 探测 技术 技术
,
辐 射效应
,
,
核测试 与分析技术
、
激光 技术
,
.
高功率 微波技术
,
脉冲功 率
电磁 脉冲 技 术 信 号 信 息 获取 技 术
,
,
放射分析化学 动力 学 效应 爆 炸 理 论 及 应
,
用 技术
力 学 诊 断 技术
,
自动 控制技 术等
,
。
全 所共 有科技 人员 9 0 人 其 中研 究员 副 矶容虽 和高级 工 程 师 2 0 余 名 从 本所专
13 O
。
部 分 大 型 设备有
、
:
0 7 /1 5
、
非火药 驱 动 二 级 轻 气炮
Ik g
、
13 0
~
一
口 径 激 波管
、
I n l
口 径 一 级轻 气 炮
;
霍普金 森杆
l a df s h A B
。 一
N T
T
当量 爆 炸容 器 混 凝 土 球 实验 装 置和 落 锤
、
实验 装 置 等
配 套有 s c
a n
公 司 的闪光 X 射线系统和
A F
u t im STCA M l
,
a
A PX
数
字化 高速 摄 像系统 等测试 设备 研 制 的所 有大型 设 备具 有 完全 自主知 识 产权 主要性 能指
标居 国际先 进 水 平 在理 论计 算方 面 通 过 自主研 发程序和 运用 商业 软件 已 具备爆炸 力
、
,
家中产生 中国科 学院和 中国工 程院院士
学研 究任务
,
8
名
。
四十多年来本所 承担 了 国家赋予的多项科
,
取 得 了一 大批高水平 的科研 成果
,
获多项 国家和 部委级 科 技成果 奖
,
。
在爆 炸与 冲击 研 究领域
,
具 有人员 齐整 的研 究 队伍
,
以及 配 套完 善
、
性能 优异 的大
型 实验设 备 具 备 了从 准静态到超动态 的加 载实验 能力 是 国 内重要 的爆炸 与冲击 动 力学 研 究 中心 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