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的经典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岳的经典赏析 望岳 一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 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 秀丽的景色。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望岳的经典赏析,欢迎大家浏览。 望岳的经典赏析(一) 杜甫 ,出身于长安杜陵,晋大将军杜预的后代。杜预曾镇守过襄阳,后来杜氏有 一支遂居该地,所以《旧唐书·本传》说杜甫本襄阳人。曾祖杜游艺,曾官巩县 令,所以移家巩县。杜甫客长安近十年,居于杜陵之少陵,故自称杜陵布衣,或 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 开元末举进士未中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召试文章,授右卫率府 胄曹参军。与李白 、高适、岑参等友好。不第后曾与李白、高适等游大梁(今开封)及齐、赵。 他的诗远承《诗三百篇》《乐府》、汉魏齐梁,近承陈(子昂)、沈(期)、宋(之 问)和其祖杜审言,兼备众体,独创一格。诗的内容多反映盛唐由盛转衰,安史 之乱和肃宗、代宗时的现实,所以被称为“诗史”,杜甫也被公认为同情人民忠 于国家的古代现实主义诗人。 安史之乱时, 他从贼中逃至凤翔, 见肃宗拜左拾遗。 宰相房随玄宗入川时,曾建议封诸王,后永王反,更为肃宗所不满,借故贬官。 杜甫上疏谏,认为不应以此借故贬宰相,肃宗怒,几乎处罪,后被出为华州司功 参军。他后来弃官去秦州,由秦州入川,依剑南节度使严武。严武死,他住过梓 州,后到夔州,准备出峡。出峡后到过公安、江陵、岳阳,代宗大历三年死于耒 阳。 宋人赵次公有《杜诗注》,郭知达有《九家集注杜诗》,蔡梦弼有《草堂诗 笺》。明人有王嗣《杜臆》。清人有钱谦益的《钱注杜诗》,后来有仇兆鳌《杜 少陵集详注》,杨伦《杜诗镜铨》,这两部书是比较好的。其他还有金圣叹《杜 诗解》 、 浦起龙 《读杜心解》 等。 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萧涤非主编有 《杜诗集注》 。 这首《望岳》诗是杜甫落第后往游齐、赵时所作,当在开元二十四、二十五 年间,和《登兖州城楼》诗写作年代相近。杜甫的父亲杜闲这时官兖州司马。可 能当时急于省亲,来不及登泰山,所以写了《望岳》。入山作微观,有时还不如 在山外作宏观。 苏轼咏庐山诗就有“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慨叹。 这首诗就是从宏观角度对整个泰山作审美观照的。

首句:“岱宗夫如何?”“岱宗”,古代认为泰山是五岳之宗。《舜典》: “东巡狩,至于岱宗,柴(祭名)。”“夫如何”,那(山)怎样呢,用意在说泰山 名不虚传。 第二句“齐鲁青未了”, 是说泰山横跨齐、 鲁两国之地, 一片青黛色, 似乎没有尽头。刘辰翁评:“只五字雄盖一世。”这时盛唐气象未衰,杜甫又是 “裘马颇轻狂”的少年,还不因自己一时得失系怀,所以诗句 写得很宏壮。下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更作一番仔细观察 后写出来的, 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 自然有无限神妙。 “割”, 意为山高如剑锋,所以用“割”字。山北少见日光山南日光照耀,所以一山昏晓 不同。王维 《终南山》:“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意思和这两句相近。这两句承 神秀而言,讲山色的变幻。以上四句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景色,而下面四句则写诗 人的感受。五、六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前句是说倏忽间生出重重云 海, 像动荡在自己的胸际。 泰山的灵秀又转为奇壮。 下句“决眦”, 本于曹植 《冬 猎》篇:“张目决眦。”“决眦”是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意思。全句写目送飞鸟归 山,凝神瞪视,才看到山鸟如何飞进高山的。全诗首二句作整体的初望,次二句 写被山的灵秀所吸引, 作深层次、 多角度的仔细观望, 像画图一样昏晓色彩分明。 而五、 六二句写被诱发了主体感情时的凝神远望, 这是一种云生鸟飞存在于大自 然中的自由境界, 由此反映了诗人英姿勃发的情态。 这六句全在“望”字上下工 夫。望的感受层次愈深,想登山的意愿也就愈迫切,可能想省亲之后就回来上泰 山。所以结语有想象色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二句并非有意套用 《孟子·尽心上》 所说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句, 而是想到不久之后总要来亲身 登上最高峰,其他的小山,就会像培一样,匍匐低首在下方。杜甫有意无意之间 抒发了他的壮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怀抱如能实现,就近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浦起龙《读杜心解》评全诗:“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这是一首有对 偶的古体诗,气势雄浑。 望岳的经典赏析(二)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岳指高山,在这首诗中特别指的是泰山。中国有 所谓的“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中国论文网 /9/view-6104106.htm “岱宗夫如何?”“岱宗”指的就是泰山。 因为它曾得到孔子的赞美, 所以 被奉为众山的一个宗主、领袖。“岱宗”即泰山的尊称。“夫”是语助词,没有 什么重要的意思。好像我们现在说“那就这样好了”,这样就这样,“那”是加 上去的一个字。“夫如何”是说:那怎么样?表示一种说话的口气。我以前说过 赋、比、兴三种表现方式,比兴用形象来打动人,给人以直接的感动;赋是直接 写, 要看你说话的口气。 杜甫生在河南, 他总听人家说泰山如何如何, 尤其念 《论

语》,知道孔子曾经“登泰山而小天下”,所以对泰山特别神往,而今天他果然 来了。他说:“岱宗夫如何?”你看他的口气,泰山还没有出现呢,他期待的感 情就写出来了。 接着他说:“齐鲁青未了。”春秋战国的时候有很多诸侯国,齐是一个,鲁 是另外一个。泰山虽然没有黄山那么漂亮,可绵延得很远,杜甫说:那一片绵延 的青苍的山色,一直经过齐、鲁两国的边界,都看不到尽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头两句,不但有气象,而且有感情,杜甫 那时还没有看过别的山,他觉得泰山很了不起,所以说:“造化钟神秀。”中国 人所说的“造化”与基督教所说的“造物主”差不多, 指创造天地宇宙的那个神 灵;“钟”,我们常说一个人情有独钟,“钟”是把感情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 “钟神秀”者,是说天生来的,不是人所能做成的,是与天地精神合而为一的那 种秀美。杜甫说:泰山这么美丽这么广远,好像是造化情有独钟,把天地之间的 灵秀之气都给泰山了。 他从还没有看见泰山时那种期待的感情写起,然后一步一步越写越近,到 “造化钟神秀”一句还只是一个整体的印象,到“阴阳割昏晓”就走得更近了, 这一句他写的是泰山之高。如果你写山高,你说山很高,这太概念化了。究竟怎 么个高法?“阴阳割昏晓”。 我们中国人喜欢说阴阳, 什么是阴阳呢?如果用阴 阳来说山水,山的北面背着太阳叫阴,山的南面向着太阳叫阳;而水正好相反, 水的北面是阳, 南面是阴。 “昏晓”, 昏是说昏暗, 晓是说天亮了。 他在“阴阳” 和“昏晓”之间用了一个“割”字,所以有人赞美杜甫用字真是“坚而难移”, 他往往能找到最鲜明最恰当最有力量的一个字, 用在那里你决不能给他改动。 他 说泰山那么高,有时候太阳出来,山那边已经很高了,可这边还很昏暗呢。一明 一暗,中间好像被一刀切开了。 现在看见了泰山,看见以后你光在那里远远地看看就可以吗?他看到泰山, 岂有不爬之理?于是他登上泰山了。“荡胸生曾云”,他说:我就往上爬,到了 一个相当的高处后,觉得有层层叠叠的云彩在我胸前飘荡。 杜甫说,眼前是“荡胸生曾云”,再往远处看,是“决眦入归鸟”。“眦” 是眼角,“决”是张开,你尽量睁大眼睛向远看,看到了什么?看到了飞去的归 鸟, 一直看到它消逝了踪影。 杜牧诗曰: “长空澹澹孤鸟没, 万古销沉向此中。 ” (《登乐游原》)有时候,天并不很蓝,你放眼只见一片苍苍茫茫的天空,这时 有一只鸟飞来,然后远远地消逝在天边了。 有人做了考证的功夫,说杜甫的《望岳》到底在哪里作的,是在山底下还是 在山上头?我觉得他是在半山腰写的。 何以见得?他从没有看见山, 说“岱宗夫 如何”;然后远看那“齐鲁青未了”;接着再走近一点,便开始爬山了。那么现 在到了山顶没有?还没有到。他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是 什么意思呢?我们讲柳永的《凤归云》那首词,他说:“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 月,会须归去老渔樵。”无论“会须”还是“会当”,都是说我一定要怎样做, 属于表示将来的形式。 所以杜甫可能爬到半山腰, 觉得这还不够高, 然后才要“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