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应如何进行

合集下载

腰椎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步骤

腰椎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步骤

腰椎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步骤
腰椎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术后床上活动: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但也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如手部和脚部的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

2. 术后早期康复:术后的第二天,患者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被动活动,如被动屈伸腿部和膝关节的活动。

这有助于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力量。

3. 坐位康复:术后的第三天,患者可以尝试坐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坐位活动,如转动上半身、屈伸腰部等。

这有助于增加躯干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4. 站立康复:术后的第四天,患者可以尝试站立,进行一些简单的站立活动,如站立平衡、踮脚尖等。

这有助于增加下肢的力量和稳定性。

5. 步行康复:术后的第五天,患者可以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步行训练,如辅助用具的帮助下进行短距离的步行。

这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行走功能。

6. 功能恢复训练:术后的第六天开始,患者可以进行一些更复杂的功能恢复训练,如上下楼梯、蹲起等。

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
活功能。

以上是一般腰椎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步骤,具体的训练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并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受伤。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人们普遍认为,肱骨骨折术后的恢复复原对于恢复患者肩部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肱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骨折骨折的功能,缩短骨折复原的时间,并减少疼
痛的发生。

肱骨骨折术后恢复训练,可以分成局部功能训练和全身性功能训练两个部分。

1、局部功能训练:一般在肱骨骨折手术后第一阶段,主要是恢复患者上肢动作范围,缓解骨折处疼痛,增强上肢肌肉力量,以及提高上肢关节肌肉平衡性,发展关节活动度。

例如:用有气压平衡泵及阻力带结合手持物体,做支点活动、伸肌练习和肩关节活动,可
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和肩部的伸展性。

2、全身性功能训练:在肱骨骨折后,要在适宜的时期开始考虑针对全身性功能训练,包括腹肌肌肉力量训练,佩戴不同重量的训练哑铃或集中训练夹,练习劣质负重活动,以
及胸肌训练等,以提高肱骨骨折处及躯干的肌肉力量,恢复患者体能,减少后遗症发生。

在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情况起居及有氧运动训练来进行
康复。

康复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患者减少肩部疼痛,另一方面也需要改善其肩部功能。

运动康复,尤其是有效的肱骨骨折术后康复程序,必须精心设计,指导有系统性,以便帮
助患者尽快恢复肩部功能,重返正常生活状态。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

此类骨折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必须执行正确的训练步骤,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功能,避免并发症。

以下将详细说明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

手术后,患者需要先进行一定的功能锻炼,以避免废弃综合症的发生。

在手术后的前5天,应积极进行床上的肢体活动。

患肢可进行简单的活动,如屈伸、旋转、拳握松开等。

这些活动虽然简单,但对术后康复极具意义,能够激活患肢和周围肌肉、关节,减少肌肉萎缩。

之后,患者需要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包括膝关节积极活动练习、床边起坐练习、举腿练习、行动训练、俯卧练习等等。

1、膝关节积极活动练习在股骨干骨折手术后,相关肢体会出现僵硬,因此需要使用藤条或其他支架,主动伸直患肢,从而避免患者不必要的负重行走,安全快速恢复受影响的肢体。

2、床边起坐练习床边起坐练习是患者最初的行动练习。

患者需坐在床上,两脚并拢,反复做起手肘着床的前督,有助于患者形成持续肌肉运动的习惯,提升患肢的功能。

此外,起立和坐下需要对患者颈部保持注意力,以避免下肢坐着或立着活动,导致肌肉萎缩或创口破损。

3、举腿练习患者需要仰卧在床上、然后抬腿至距离地面约50厘米的角度。

此练习可有效训练臀部、腰部、大腿和小腿肌肉,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活动范围。

4、行动训练行动训练一定程度上依赖患者自身的康复进程。

在返回家中之前,应让患者从辅助设备中暂时摆脱出来,比如以支持助动器、拐杖等。

鉴于这些工具可能会对康复行动产生限制,训练经过板条上的行走练习,同时还需要加强恢复期动脉循环的锻炼。

5、俯卧练习俯卧练习是其他训练的基础,也是最佳准备模式。

此练习主要通过强化各个肌肉,提高循环系统的效率,同时也可避免患者擦伤恢复后的创口。

患者需侧躺,然后将头部向侧面转动30度,端正身体,抬高臀部,并使患肢的膝盖弯曲90度角。

通过此方法,患者能充分训练臀部肌肉、腰部肌肉和大腿肌肉。

总而言之,手术后的康复期需要严格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肢体部位,并减少患肢萎缩、疼痛等问题。

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骨折康复训练方法骨折康复训练方法是指在骨折发生后,根据骨折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以促进伤部的痊愈和功能重建,使其恢复原有功能。

一、骨折康复训练方法1、早期肌肉锻炼早期肌肉锻炼是指在骨折发生后,及时采取恰当的肌肉锻炼方法,保持伤部的血液循环,以及肌肉的活动能力,减少因病理变化而产生的肌肉功能障碍,为接受手术和康复治疗作充分准备。

2、运动康复运动康复是指利用运动来促进患者伤后功能恢复,并且对患者有利,可以增强骨折周围的肌肉力量,改善骨折部位的灵活性,以减少骨折的复发风险。

3、护具康复护具康复是指给骨折患者使用护具,例如石膏、脚垫、拐杖、支架等,以保护骨折部位,防止运动过程中的骨折部位受到撞击、拉扯、挤压等创伤,促进骨折的痊愈及功能重建。

4、整体康复整体康复是指针对患者整体情况,通过改善病人的营养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帮助患者更快地从疾病中恢复,进而促进骨折的痊愈和功能重建。

二、骨折康复训练注意事项1、力量训练应分层次骨折康复训练中,力量训练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分层次进行,以避免过度训练所带来的损害,促进骨折痊愈。

2、科学调节运动量在骨折康复训练中,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训练进度,适当调节运动量,以免过度训练而影响骨折痊愈。

3、个性化训练骨折康复训练中,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特点,采取个性化的训练方法,以更有效地促进骨折痊愈。

4、定期复查在骨折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定期进行X光片检查,以了解骨折的痊愈情况,以及如何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和护理。

三、骨折康复训练的好处1、有助于骨折痊愈采取适当的骨折康复训练可以促进骨折痊愈,减少骨折复发的风险,有助于恢复伤部的功能。

2、增强肌肉力量通过骨折康复训练,可以增强骨折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骨折部位的灵活性,减轻骨折复发的风险,也有助于患者日常活动的能力。

3、改善心理状态采取适当的骨折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方法咱骨折过的人都知道,术后康复训练那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盖房子,手术是打下了根基,而康复训练就是一砖一瓦地把这房子盖得结结实实。

术后刚开始那阵子,咱得慢慢来,别着急。

就像学走路的娃娃,得一步一步来。

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比如活动活动手指头啦,脚趾头啦。

你可别小瞧了这些小动作,它们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呢!等伤口稍微好点了,就可以加大点力度啦。

比如说,胳膊骨折的,可以试着慢慢弯曲胳膊,就像在跟它说:“嘿,老伙计,活动活动筋骨啦!”腿骨折的呢,也可以尝试着弯弯膝盖,感觉就像是给腿做了个小小的按摩。

这时候可别偷懒啊,不然你的胳膊腿儿可要“埋怨”你啦!再往后呢,咱可以加点难度了。

可以借助一些小工具,像哑铃啦,弹力带啦。

想象一下,你拿着哑铃挥舞的样子,是不是感觉自己像个大力士?不过可得悠着点,别一下子用力过猛,把自己给伤着咯。

康复训练就像是一场和自己的战斗,有时候可能会觉得有点累,有点疼,但咱可不能退缩啊!就像爬山一样,虽然过程辛苦,但等你爬到山顶,看到那美丽的风景,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啦。

咱得养成每天训练的习惯,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可不行哟!你想想,要是盖房子盖一半就不管了,那房子能结实吗?而且啊,康复训练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很重要呢。

他们就像是你的啦啦队,在你身边给你加油鼓劲。

有了他们,你是不是觉得更有动力啦?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可别忘记给自己点小奖励呀。

比如说,今天完成了训练目标,就奖励自己一个小蛋糕或者看一场喜欢的电影。

这样一来,训练也变得有趣多啦,不是吗?总之啊,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虽然不轻松,但只要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让自己的身体恢复得棒棒的!加油吧,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战胜这场挑战,迎接更健康的自己!。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1. 纵踝抬高:坐在椅子上,将脚踝悬空,然后慢慢抬高脚踝,直到感到拉伸。

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放下脚踝。

每天重复3-5次。

2. 袋装冷敷:将冰块放入密封袋中,然后用毛巾包裹住袋子,放在脚踝上进行冷敷。

每次冷敷持续15-20分钟,每天冷敷2-3次。

注意不要将冰袋直接贴在皮肤上,以免引起冻伤。

3. 平衡训练:站立时将受伤的脚踝离地,保持身体平衡。

可以用墙壁或椅子作为支撑。

尽量稳定住身体,锻炼脚踝周围的肌肉。

每次训练持续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4. 小球踏步:在平坦的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球(如网球),用脚踩踏球,同时保持平衡。

可以前后、左右或旋转脚踩踏球。

每次训练持续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5. 字母绘制:用脚指头在地面上绘制字母,可以从A到Z,也可以从Z到A。

这种练习可以增强脚踝周围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每次练习绘制3-5个字母,每天重复3-5次。

6. 踩水球:将充气的水球放在地面上,用脚踩踏水球,逐渐加大力度。

这种练习可以增强脚踝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每次训练持续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骨折患者康复训练

骨折患者康复训练
第 五课 (章节) 第(1)课时
课题
《小树叶》
教与学准备
师生之间用音乐的形式相互问好
练声《小猫去钓鱼》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新授
1、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开学已经快两个月了,大家觉得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每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
“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7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创编,边唱边跳,看谁表演的好,给予鼓励。
8最后所有的同学一起演唱歌曲并加上自己的动作。
5.律动《问好歌》
①听歌曲《问好歌》,想想该怎样跟老师同学问好
②请小朋友上来做一做
③一起唱一唱,做一做
④让学生知道音有高低,并让学生做一做科尔文手 Nhomakorabeasol和mi
⑤跟琴模唱,将sol和mi两个音唱准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在后面唱
(播放音乐)
师:刚才老师看到好多小朋友都会唱这首歌,有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叫什么吗?
生:《上学歌》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上学歌》
2播放《上学歌》的视频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的小朋友早上起来上学的场景。(边播放PPT边解说)
3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琴一句一句地模唱。
5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歌曲处理
中速、充满朝气地演唱。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轻松、亲切、富有弹性
“我去上学校……爱劳动”情绪饱满、富有激情、
节奏明快。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坚实有力,表现出决心
6欣赏视频片段中的舞蹈,请同学根据歌词给歌曲创编舞蹈。

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计划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需要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训练才能恢复功能。

本文将介绍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计划,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1. 引言骨折是指骨骼中断,常见于意外事故或疾病引起的外力作用。

术后康复训练对于骨折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够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最终实现功能恢复。

2. 术后康复训练计划2.1 早期康复训练(手术后第一周)在手术后的第一周,骨骼处于愈合的初期阶段,需要进行轻度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并预防血栓的形成。

建议患者进行以下锻炼:- 轻度屈伸运动:通过仰卧位或坐位进行膝关节和肘关节的轻度屈伸运动,每次重复10-15次。

- 指关节活动:利用患侧手指的其他手指轻轻活动患者的手指关节,每次重复10-15次。

- 双脚踝运动:通过向上蹬脚、向下踩脚和转动脚踝等运动来提高脚踝的灵活性,每次重复10-15次。

2.2 中期康复训练(手术后第二到四周)在手术后的第二到四周,骨折开始愈合,并且受伤部位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在这一阶段,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范围。

以下是一些适合的康复训练:- 肌肉训练:通过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可以提高骨折部位周围肌肉的稳定性。

例如,进行膝关节屈曲和伸直的练习,每次重复10-15次。

- 步态训练:患者可以开始进行轻度的步态训练,包括使用支撑工具(如拐杖)来保护受伤的部位。

逐渐恢复正常的行走姿势,并逐渐减少拐杖的使用时间和力量。

2.3 后期康复训练(手术后第五周及以后)在手术后的第五周及以后,骨折部位已经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开始恢复正常的骨骼结构。

在此阶段,患者需要进行更加有力度和复杂度的康复训练,以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

- 跳跃训练:通过跳跃练习,可以提高患者的爆发力和耐力。

例如,进行单脚跳或跳跃远距离练习,每次重复10-15次。

- 增加负重: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负重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

例如,进行带有负重背心的深蹲训练,每次重复10-15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应如何进行?
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一般可分为三期进行:
康复训练的早期此期即伤后l~2周,此时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

因比,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康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伤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静力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绷劲和松劲,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

此期的康复训练,原则上除了骨折处上下关节不运动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

康复训练的中期即伤后2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此期伤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折断端有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日趋稳定。

此期除继续做伤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可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渐恢复骨折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活动和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以防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

在病情允许时,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

此外,可配合理疗以达到消肿、化瘀并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

伤后5~6周,骨折有足够的骨痂形成,可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由一个关节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遗留较显著的关节功能障碍,因此,最好于固定2周左右就开始关节面不负重的主动运动,运动后再予以固定。

这样,通过关节软骨面间的互相挤压和磨擦,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并使其有较好的塑形,同时,可以防止关节内粘连形成。

康复训练的后期已达到临床愈合或已经去除外固定,此时骨性骨痂已形成,X线检查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大多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

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

康复训练主要形式是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

恢复期进行康复的同时可配合理疗及步态训练等。

骨折治疗最终目的是使患者最早的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任何手术绝不可能是治疗的全部,故康复护理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骨折愈合,避免组织粘连、瘢痕形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我科通过护理干预,将康复训练实施于患者整个患病过程中,有计划的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及院外进行康复护理以达到促进骨折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一期康复(伤后1-2周),此时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

因此,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可以肌肉锻炼为主。

在骨折早期主要目标在于保持肌肉张力和减轻局部肿胀,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使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相结合。

早期卧床休息,将患肢置于舒适位置,并保持其略高于心脏水平,可促进静脉的回流,并作向心性按摩以利于肿胀消退[1]。

进行伤肢股四头肌肌肉的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绷劲和松劲,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

每日4~5次,每次5分钟左右,以不使患者感到腿累为原则。

并结合患肢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及跖屈运动,以上运动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尤其不能做下肢的内外旋运动。

此期的康复训练,原则上除了骨折外上下关节不运动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

手术患者术后4-6小时进行关节主、被动锻炼,并轻轻按摩伤口以外的患肢肌肉,以促进患肢静脉回流,加速肿胀的消退。

预防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同时上肢外展,以扩胸增进体力和心肺功能。

同时做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屈伸活动、以小腿肌肉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为主要活动。

手术后1-2周,主要帮助患者做肌肉自主收缩和放松。

术后密切观察患肢血运及活动情况,伤口渗血情况及伤
肢肿胀程度和伤肢动脉情况;对髋部骨折,手术后几天内的翻身和患肢活动均由医护人员指导和协助。

2、二期康复(伤后2-4周),这一时期,骨、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的损伤及手术切口正在愈合,手术部位疼痛、肿胀明显缓解或消失,骨折端已有纤维连接,并正在形成骨痂。

在此期间,可进行关节活动,指导患者在床上患肢不负重活动,进行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的小关节主动伸曲锻炼,踝关节的内外伸展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利用牵引床以进行上臂锻炼,训练臂力,以便下地时用拐,增加髋关节伸曲活动,对于在术前牵引或石膏固定时间较长,关节又一定程度僵硬的患者应给予CPM机锻炼,再逐渐过度到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

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活动范围,使全身关节达到或接近正常的活动,使患肢的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

但此期活动仍需限制。

3、三期康复(伤后5-6周)。

该期要锻炼关节和肌肉,扩大关节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恢复肌力,增加肢体运动功能。

在此期间继续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训练,使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活动范围,根据骨折的情况,可扶双拐下床活动,尤其是活动患侧膝关节及髋关节,但是伤肢严禁负重。

4、四期康复,康复训练的后期指从骨关节等组织已经愈合到恢复全身和局部正常功能的一段时间,此时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或已经去除外固定,此时骨性骨痂已形成,X线检查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挖撑力,但大多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

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

训练方式以抗阻力活动和加强关节活动范围为主,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再加上肌力恢复训练,训练次数、时间及强度均高于前期,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对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肌肉,给予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利用器械加强活动,做器械操或徒手操,配合理疗、按摩、针灸等,使肢体功能得到恢复。

5、心里康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骨折康复的必备条件,大量实践证明,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能够减弱骨折及康复锻炼带来的身体不适,反之,忧心忡忡、思虑过度会使身体不适加剧,抵抗力降低,康复时间延长。

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会取得患者的信任,防止产生被动、依赖心理和不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情形。

针对患者的思想状态,积极引导,对康复充满信心并激发其克服困难的决心,使其积极配合,加强功能锻炼。

6、饮食指导骨折后的康复过程还需要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钙等,适当地喝骨头汤、牛奶,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等,十分有益,同时要求患者戒烟。

7、院外康复对出院病人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把各种康复知识及注意事项写成一张卡片交给患者,每周电话随访,患者也可电话咨询。

嘱其定期门诊复查,以保证康复锻炼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总之,康复护理的目的就是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促进骨折后机体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护理的实施原则是循序渐进,主动为主,补动为辅。

康复护理的成功离不了信心,恒心和小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