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何欣赏书法作品》课件
书法鉴赏讲座课件

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 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 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 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 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 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 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 行赏析。
大篆 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
睡 虎 地 秦 简 》
《 毛 公 鼎 》
《 石 鼓 文 》
小篆 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
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李 斯 《 峄 山 碑 》
邓 石 如 , 篆 书 中
吴 让 之 《 崔 子 玉 座
审美标准
1、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 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 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
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 体感。
审美标准
2、书法的空间结构
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 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
欣赏方法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 开联想。
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 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 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 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 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 程。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 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体长画瘦,若美 女婵娟,不胜罗绮, 通篇用笔灵动精微, 结体舒展飘逸,收笔 多见虚锋滑出,微带 悬针。
1、字成长方形,以方 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 ,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 3:2左右。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是我们每个初学书法的人、甚至是广大读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问题。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他所强调的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
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所在。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
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
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
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
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
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
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
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
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
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
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第14课《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课件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拓展延伸
思考: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神采意蕴、章法结构、 用笔特征、时代背景四个方面去欣赏。
新知讲解
《兰亭序》的书法风格具有秀美多姿的点画和沉稳内敛的力感交 织而成的美韵,书法理论家曾以“遒媚”一词来概括其神采。我们欣 赏《兰亭序》,感觉它像一首抒情诗,展示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的审美特色。透过行间字里,书法家洒脱不羁的人生襟怀与潇洒如 意的笔墨相生发,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新知讲解
行书是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由俗 写的草率隶书演变而来,是介于草书 和楷书之间的流畅书体。
新知讲解
行书
下面几个“龙”字,哪个是用行书所写?
楷书
行书
行书
特点:笔画间有明显的连带
草书
——牵丝
新知讲解
楷书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八法”齐备、结构方正,是篆书、隶书 之后又一种广泛使用的字体。
新知讲解
《
兰
亭
章 大小 长扁 粗细 疏密 取势
序 》
法
局 部
特
点
取势不同
重心不同
新知讲解
结构特点
穿插避让 疏密得当
新知讲解
《兰亭序》用笔变化多端,正锋侧锋、曲笔直笔、转笔折笔,都操控自如,笔 势劲敛,无不如意,有清健秀逸之气。同时,运笔流畅匀和,不激厉也不迟涩,笔 势自然含蓄。《兰亭序》的用笔加入了牵丝映带,如“坐”“丝”“乐”“慨”等 字内部的牵丝,使点画更为婀娜多姿,同时也丰富了用笔,对结字也起到了装饰作 用。此外,《兰亭序》用笔强调变化,凡重复的字写法迥异,20个“之”字无一雷 同,各具神采,似有神助,后世传为美谈。
新知讲解
神采意蕴
●首:平正规矩 谨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
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
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
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
欣赏线条质量,从中可以观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
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
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
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
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
书法艺术风格首先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境界,这与书法家的审美取向、艺术气质关系最为密切。
是书法家对艺术个性张扬的结果。
书法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书法家由于生活经历,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选择书体,表现手法诸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风格也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
这也是数千年历史积淀在书法家心灵中的高能反映,体现在线条中的微妙之处,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黑格尔说:"风格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法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出现他个性的一些特点"。
书法虚实美漫谈书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与古代文化思想相映成趣,了解这一点会使我们从另一个度品度书法,加深对书法艺术的体悟。
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它以线条为基本表现语言,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是虚的体现。
但同时它又以汉字为书写对象,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它同时具有实指性,是实的化身。
书法融虚实于一体,兼收古代哲学、文学、音乐、绘画等学科的诸多因素,表达物象更为独特、深邃,更加博大精深。
《14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上册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了文字的美感,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书法作品的基本欣赏方法,了解书法艺术的内涵与价值。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2.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笔法、结构、墨色、布局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与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及对书法作品的分析能力。
2. 作品欣赏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书法作品欣赏笔记,评价其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欣赏水平。
3. 小组讨论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书法作品欣赏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交流表达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幅著名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让学生对书法艺术有整体认识。
3. 作品欣赏:选择几幅经典书法作品,从笔法、结构、墨色、布局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书法作品的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自行选择一幅书法作品进行欣赏,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培养独立欣赏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书法作品欣赏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与感受,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6. 总结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欣赏笔记及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与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书法基本概念及欣赏方法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爱的书法作品,撰写一篇欣赏笔记,包括作品名称、作者、欣赏角度及个人感受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方面,以便改进后续教学。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教案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教案《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书法的含义。
2、认识汉字的特点和书写艺术特点。
3、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室的影视设备,电脑,介绍书法的VCD光碟等。
教学过程:一、讲述关于汉字和汉字书法的有关知识。
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1、什么是书法?2、中国文字书法的发生的诸因素3、汉字书法艺术的形成因素4、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1)书法与中国画。
(2)书法与篆刻。
二、介绍书法欣赏的有关内容(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欣赏就是欣赏者接触书法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
1、书法欣赏的特点。
(1)书法欣赏的再创造欣赏者欣赏书法作品,总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在感受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书法作品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再创造。
(2)书法欣赏的模糊性。
书法欣赏的模糊性是什么?首先是线条的抽象性。
中国书法中的线条,是书法者内心感情活动的轨迹,它区别于几何学上的线条,它活生生,有感情,有力量,有形象。
但它究景是什么情调和意趣,难以确指。
2、书法欣赏的标准。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的欣赏一样,有个相对的审美标准。
具体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1)点画的线条美;(2)结构的造型美;(3)章法的整体美;(4)风格的个性美;(5)构思的意境美;三、展示一些书法作品并欣赏。
1、实物展示。
2、电脑上播放(投影)。
3、现场示范书写。
《14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上册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学习欣赏书法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从笔画、结构、布局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
2. 教学难点:理解书法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图片。
2. 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在黑板上示范。
3. 准备一些简单的书法工具,如毛笔、墨汁、纸张等,供学生练习使用。
4. 邀请一位有经验的书法家或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和示范。
四、教学过程:本课程《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书法作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课程的教学过程。
1. 导入:首先,我会向学生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2. 欣赏书法作品:我会展示一些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尝试理解作品的主题、风格和技巧。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欣赏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小组讨论:学生将分成小组,讨论他们最喜欢的书法作品,以及他们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对作品的喜好。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审美观,并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4. 课堂互动:学生将有机会向教师提问,讨论他们对于书法作品的看法和疑问。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5. 实践练习:学生将有机会尝试书写一些简单的字帖,以提高他们的书法技能。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法的技巧和美感。
6. 总结与反馈:最后,我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听取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我改进未来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通过与学生们交流,我对我的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从学生们那里收集到的反馈和建议:1. **课程内容**:学生们普遍认为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相当不错,但建议增加一些实践性的内容,例如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14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上册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欣赏书法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提升学生对书法作品的美学认识和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书法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了解不同书体的特点。
2. 观察实践:学生需选择一幅书法作品进行仔细观察,并从字迹、笔法、结构、墨色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
3. 作品分析:学生需对所选书法作品进行简短的分析,包括作品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等。
4. 创作尝试:学生尝试模仿所选书体风格,创作一幅简单的书法作品,并记录创作过程和心得。
三、作业要求为确保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并准备好相关笔记和资料。
2. 观察实践阶段,学生需细致观察,从多个角度记录作品信息,如字迹的粗细、笔法的顿挫等。
3. 作品分析要求学生对所选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注意从作品的文化背景、艺术价值等多方面入手。
4. 创作尝试阶段,学生需发挥想象力,尽量模仿所选书体的风格,同时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和艺术性。
5.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保持字迹清晰、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资料准备情况;2. 观察实践的细致程度和记录的完整性;3. 作品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4. 创作尝试的模仿程度和艺术表现力。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将选取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以供其他同学学习借鉴。
同学之间也可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学生需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对自身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