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总结
外建史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方尖碑——古埃及及崇拜太阳神的一种建筑形式。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状,一般高宽比为10:1,用一整块石头制成,并刻有文字和装饰,尖顶上镀金。
常布置在神庙的大门的两侧.现存最高者达30米。
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帝王台式陵墓。
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仿照上埃及住宅,象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
地下为墓室。
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后来的金字塔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山岳台(天体台)-—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多层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有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
券柱式——希腊柱式和罗马拱券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柱式不起结构作用,拱券做承重结构,柱式成为壁柱,只起装饰用途。
解决柱式和券拱之间的矛盾。
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作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分为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而且高,称为中厅(中央通廊),两侧部份狭而且低;称为侧廊(侧通廊).侧廊上面常有夹层.帆拱-—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
坦比哀多——盛期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是一座仿罗马神庙式的小教堂,建于蒙多里亚圣彼得修道院的回廊内院中.建筑体量不大,园厅内直径只有4。
5米;但形体端庄、手法娴熟.外面有一圈由16根多立克柱子组成的回廊,檐部上面是一个有鼓座的穹窿.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
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
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
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外国建筑史总结3

第十八章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一。
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概况1.多学科的综合规划:规划由单纯的物质规划开展为涉及多学科的综合规划,把规划同经济开展方案、社会开展规划、科技文化开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开展规划互相结合,确定总体开展战略。
2.控制大城市的扩张:为了控制大城市的无限制膨胀,各国都采取了开展中小城市的观点;大城市在布局上已由封闭、集中的单一中心模式向开敞的多中心转化;3、60年代新城市建设4、内城复兴运动5、?马丘比丘宪章?二巴黎、华盛顿、莫斯科城市总体规划1.巴黎地区总体规划:1961年调整了巴黎的管理体制,建立了“地区规划整顿委员会〞,明确不在扩大市区范围,限制市区的不断扩张,把市区的工业、金融业扩大到大巴黎区中。
1965年制定了“巴黎地区战略规划〞,规划预计到2000年大巴黎区的人口为1400万。
2、1965的巴黎规划具体措施n 更大范围内考虑工业和城市的分布,以防止工业和人口继续向巴黎集中;n 改变原有的聚焦式向心开展的城市平面结构,城市将沿赛纳河沿线开展,形成带形城市;n 改变原来单中心的城市格局,在近郊开展9个副中心,每个副中心布置有各类公共建筑和住,以减轻原市中心的负担;n 保护和开展现有农业和森林用地,在城市周围建立5个自然生态平衡区;3、 1977年巴黎规划①在18世纪形成的老市区范围——历史中心区,主要是保护历史原貌,开展步行交通;②在19世纪形成的市区范围内,主要加强它的居住功能,保护19世纪形成的统一、和谐的城市空间面貌;③市区边缘主要发挥它的居住区功能,加强区级中心,开展商业活动。
2、华盛顿地区2000年规划放射形长廊结构;以现有城市为中心,向外沿交通线开展,长廊地带一定距离建一个居住区或卫星镇,规模不等;长廊之间为楔形的农业用地和绿地;更多采用公共交通;限制高速公路建设;限制市区人口增长;市区就业机构集中在市中心;3.莫斯科城市总体规划⑴1935年的规划方案:u 保存历史形成的城市根底,通过整顿、改善街道和广场,使城市得到根本改造;u 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500万,用地规模为600平方公里;u 在市区周围建立森林公园地带;u 开展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实现市郊铁路电气化;u 引进天然气,改善城市燃气结构,开展电热形式的集中供热;u 疏通河道,广开水源。
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建筑古代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开端,不同的古代文明在建筑风格、材料和技术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宫殿、神庙、城墙和剧场等方面的建筑成就。
美索不达米亚的锥形神庙、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殿宇和古罗马的拱门等建筑风格对后世的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2. 中世纪建筑中世纪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主要是以教堂、修道院和城堡为主。
在这一时期,哥特式建筑风格逐渐兴起,并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广泛传播。
哥特式建筑以尖顶、长廊和玻璃窗为特点,给人以神秘和庄严的感觉。
除了哥特式建筑外,还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摩尔式等多种建筑风格在中世纪得到了发展。
3.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建筑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影响,注重对称、比例和几何结构。
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品包括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等。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们注重复古风格,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4.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建筑材料、结构和施工技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一时期,钢铁和玻璃等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建筑结构的发展。
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现代建筑风格包括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等,这些风格都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建筑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现代主义建筑以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为主要特点,拥抱新材料和新技术,致力于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在当代建筑中,还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未来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建筑师们尝试将建筑艺术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的建筑作品。
6. 非洲建筑在非洲大陆,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各有特色。
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卢旺达的圆屋顶草屋、南非的茅屋等,都是非洲建筑中的经典代表。
外国建筑史史整理

外国建筑史部分古代建筑部分①奴隶制社会建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一、原始社会建筑原始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必须与自然界作斗争,在斗争过程中,创造了原始人建筑。
1、原始人最初或栖居于树上,如巢居,或住在天然洞穴。
2、生产力发展,建筑中逐渐出现了人工竖穴居与地面建筑。
3,随着原始人的定居,开始有了村落的雏形,在湖沼地区并出现了水上村落--湖居。
湖居,据考查,当时已有相当水平的梁柱结构与造桥技术。
在原始人居住过的山洞中发现有涂抹了艳色彩的壁画,有些地方还有雕刻。
建筑从诞生之日孕育着艺术装饰的萌发。
二、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1、古埃及建筑2、古代西亚洲建筑3、古代希腊的建筑4、古代罗马建筑1、古埃及建筑古埃及早期建筑材料是土坯与芦苇,以后重要建筑常用石料。
为了防热,墙和屋顶做得很厚,窗洞小而少。
古埃及建筑按国家历史分四个时期:(1)古王国时期(2)中王国时期(3)新王国时期(4)晚期(1)古王国时期尚存的建筑——陵墓“玛斯塔巴”为主。
胡夫金字塔呈四方锥形,原高146.4米,现137米,底边各长230.6米,用23 0余万块均重约2.5吨石块干砌而成。
∙吉萨金字塔群:包括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及大斯芬克斯组成。
(2)中王国时期建筑以庙宇为主。
∙卡纳克•阿蒙神庙——主神殿内石柱如林,仅以中部与两房屋面高差所形成的高侧窗采光(3)新王国时期∙现存的建筑有庙宇、石窟庙、石窟墓与住宅。
阿布辛贝勒•阿蒙神大石窟庙∙古埃及石窟建筑中的杰出代表,全部凿岩而成,正面门前有四尊国王拉美西斯三世的巨大雕像,高20米。
(4)晚期∙建筑规模不大,但设计与施工技巧却较前为精致。
古埃及建筑的风格特点:高超的石材加工制作技术创造出巨大体量,简洁几何形体,纵深空间布局;追求雄伟、庄严、神秘、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古代西亚洲建筑古西亚的建筑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土作为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方法。
∙留下建筑著名有乌尔观象台、萨尔贡王宫、新巴比仑城等。
自己总结外国建筑史二分之一备考一级注册建筑师

外国建筑史第一节古代埃及建筑(前27~前11世纪)一、历史分期及其代表性建筑类型:(一)古王国时期(前27~前22世纪)昭塞尔(Zoser)(胡夫金字塔: 原高146.5米, 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 三角面斜度51度, 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230万块石头砌成)(孟卡乌拉位于三大金字塔旳最内部, 高65.5米, 是三大金字塔中最小旳一座。
(三)新王国时期(前17~前11世纪)著名旳太阳神庙, 如: 卡拉克--卢克索旳阿蒙(Amon)神庙。
第二节古代西亚建筑(又称两河流域)(前3523年~前4世纪)(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间旳流域, 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国境内) (南边叫巴比伦尼亚, 北边叫亚述)第三节古代希腊建筑(前8世纪~前1世纪)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二、古代希腊建筑(波希战争公元前490~前479年)s陶立克式爱奥尼克式风格刚劲雄健清秀柔美柱身比例粗壮(1: 5.5~5.75)修长(1: 9~10)开间较小(1.2~1.5柱底径)较小(2柱底径左右)檐部较厚重(高约柱高旳1/3)较轻巧(高约柱高旳1/4)柱头简朴而刚挺旳倒立旳圆锥台, 外廊上举精致柔和旳漩涡, 外廊下垂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旳棱角(20个)棱角上有一小段圆面(24个)柱础没有, 柱身从台基面拔地而起有复杂旳、看上去富有弹性旳柱础柱身旳收分和卷比较明显不明显杀线脚很少有;偶尔有之, 也是方线脚使用多种复合旳曲面线脚, 线脚上串着雕饰台基三层朴素旳台阶, 且中央高, 四角低, 微有隆台基侧面壁立, 上下均有线脚。
没有隆起起装饰雕刻高浮雕, 甚至圆雕, 强调体积薄浮雕, 强调线条罗曼努姆广场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第四节古代罗马建筑(指从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旳文明, 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前523年起)、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起)。
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称霸地中海旳庞大罗马帝国。
外国建筑史小结

外国建筑史第一章古代埃及的建筑1、古王国时期,作为皇帝陵墓的庞大的金字塔就是埃及建造的。
2、早在公元前四千纪,除了宽大的地下墓室之外,还在地上用砖造了祭祀的厅堂,仿佛在上埃及比较流行的住宅,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
这种墓叫玛斯塔巴。
3、第一座石头的金子塔是昭塞尔金子塔,阶台形。
4、吉萨金字塔群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1、山岳台或星象台是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而成的高台,一般为7层,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个不大的神堂,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由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
2、琉璃转:大约在公元前三千纪,两河下游在生产砖的过程中发明了琉璃。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1、迈锡尼卫城城墙有个3.5m宽、3.5m高的“狮子门”,门上的过梁中央厚约90cm,两端渐薄,结构上很合理。
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
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根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建造了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帕提农神庙。
1、雅典卫城: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
2、雅典卫城由四部分组成: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卫城山门和雅典娜神像。
3、庙宇外一圈柱廊的艺术作用:(1)它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2)它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的墙面沉闷之惑(3)它使庙宇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4)它的形象适合于民间自然神的宗教观念,适合圣地上的时速的节庆活动4、(简答)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比例粗壮,开间比较小1:4-6 比例修长,开间比较宽1:9-101:10檐部比较重(柱高的1/3) 檐部比较轻(1/5) 纤巧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的圆锥台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忍冬叶饰组成,纤巧华丽柱身20个尖齿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4个凹槽,棱上还有一小段圆面24个凹槽没有柱础有复杂的、看上去富有弹性的柱础有弹性的柱础收分和卷杀都比较明显收分和卷杀不很显著圆角连接台基是三层朴素的台阶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都有线脚,没有隆起仿男体,威武雄健仿女体,柔美秀丽借鉴爱奥尼柱式性更强5、雅典卫城的群体布局特点:(1)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安排顺应地势(2)为了同时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主要建筑物贴近西、北、南三个边沿(3)建筑群是根据动态观赏条件布局的(4)建筑物和雕刻交替成为画面的中心,建筑物有形制、形式和大小的变化,有两种柱式的交替(5)卫城景观画面不对称,但主次分明,条理井然,很完整,而向游行队伍显示最好的角度(6)布局体现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6、卫城建筑群建设的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费地。
外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

外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见证。
外国建筑史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和技术演变,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古代建筑(一)古埃及建筑古埃及建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其中最著名的是吉萨金字塔群,包括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
金字塔的精确建造体现了古埃及人高超的数学和工程技术。
神庙也是古埃及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
神庙的建筑特点是巨大的石柱、精美的浮雕和神秘的氛围。
(二)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建筑风格注重比例和对称。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其中的帕特农神庙是多立克柱式的典范,展现了优美的比例和精湛的雕刻。
古希腊还有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装饰。
此外,古希腊的剧场建筑,如埃皮达鲁斯剧场,展示了对声学和观众视野的精心考虑。
(三)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在继承古希腊建筑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罗马万神庙是古罗马穹顶建筑的杰作,其巨大的穹顶内部空间开阔,令人震撼。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的多层拱券结构和庞大的规模显示了古罗马在建筑工程方面的卓越成就。
此外,古罗马的浴场建筑,如卡拉卡拉浴场,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还展现了华丽的装饰。
二、中世纪建筑(一)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建筑的特点是穹顶和集中式布局。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巅峰之作,其巨大的中央穹顶和华丽的内部装饰令人赞叹。
拜占庭建筑还运用了马赛克镶嵌艺术,使建筑内部充满了绚丽的色彩和宗教氛围。
(二)罗马风建筑罗马风建筑是中世纪早期的建筑风格,以厚实的墙壁、半圆拱和筒形拱为主要特征。
教堂建筑是罗马风建筑的主要类型,如比萨大教堂。
(三)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以高耸的尖塔、飞扶壁和彩色玻璃窗为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其精美的雕刻和高耸的尖顶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
哥特式建筑在结构上的创新,使得建筑能够达到更高的高度,内部空间更加明亮和通透。
外建史知识点总结

外建史知识点总结外建史,指的是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主要研究世界各国的建筑发展历史、建筑风格、建筑技术以及建筑文化对于世界建筑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外建史包含了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建筑历史,是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外建史的研究中,建筑的发展历史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世界各国的建筑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不同的文明和文化都在建筑领域有着独特的贡献。
建筑发展历史中包含了古代建筑、中世纪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近代建筑以及现代建筑等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的建筑发展都有其特点和特色,而这些特点和特色又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代建筑是外建史中的重要部分。
在古代建筑时期,世界各国的建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则以石质结构为主,其建筑风格和技术成就对全球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在古代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等地区的建筑也各具特色,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带入了建筑史的长河中。
中世纪建筑是外建史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中世纪的欧洲建筑以教堂、城堡、修道院等为主,建筑风格上体现了宗教信仰和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建筑的代表,其具有高耸的尖塔、精美的花饰和细致的雕刻等特点。
此外,西亚、中亚等地区的伊斯兰建筑也在中世纪期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对后世的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是外建史中另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建筑师开始重视古典建筑的研究和借鉴,创造出了许多充满古典风格的建筑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不仅在建筑造型上具有独特的创新,而且在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应用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在后来的建筑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建筑风格的重要来源之一。
近代建筑是外建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近代建筑时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革新,建筑风格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总结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熟悉主要建筑实例:巴黎明星广场凯旋门、英国博物馆、美国国会大厦、英国国会大厦、巴黎歌剧院;巴黎旧王宫奥尔良廊、巴黎博览会机械馆、埃菲尔铁塔、伦敦水晶宫。
♦(3)掌握18-19世纪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各类建筑的特点;重点掌握: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博览会机械馆的建筑特点。
城市规划的探索▪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环境与面貌遭到污染和破坏,既危害人民的生活,又妨碍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为了解决城市矛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欧文),花园城市(霍华德),工业城市(加尼埃),带形城市(索里亚·马泰)等等。
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1)熟悉主要建筑实例: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等流派的主张及代表建筑。
熟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的主张及代表建筑。
♦(3)掌握:红屋、米拉公寓、法古斯工厂、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罗比住宅。
第三章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1)熟悉战后初期建筑流派: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及实例(爱因斯坦天文台、乌德勒支住宅、第三国际纪念碑)。
♦(3)重点掌握: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及主要实例(法古斯工厂、科隆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大楼、朗香教堂);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吐根哈特住宅,克朗楼,西柏林国家美术馆、西格拉姆大厦)。
赖特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草原式住宅、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古根汉姆博物馆)。
♦(4)要求绘制:①萨伏伊别墅②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③克朗楼④包豪斯校舍。
第五章二战后,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1)熟悉二战后建筑设计思潮的七种倾向以及代表建筑师和代表作品。
①对“理性主义充实与提高的倾向”,②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③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④粗野主义倾向,⑤典雅主义倾向,⑥讲求“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⑦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3)掌握现代建筑设计原则。
掌握重点实例: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纽约西格拉姆大厦、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中心、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皮阿诺和罗杰斯设计的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珊娜特塞罗镇中心主楼、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朗香教堂、悉尼歌剧院。
♦(4)要求绘制:①马赛公寓②纽约世界贸易中心③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1)熟悉当代建筑的诸思潮:①新理性主义,②新地域主义,③高技派的新发展,④简约的设计倾向,以及各流派代表建筑师。
♦(3)掌握当代建筑的诸思潮:①后现代派,②解构主义,③新现代。
重点掌握文丘里、格雷夫斯、盖里、迈耶、安藤忠雄等建筑师的作品。
♦(4)要求绘制:①母亲住宅②美国电话电报总部大楼③波特兰市政厅④住吉长屋外国古代建筑史总结第一章古代埃及的建筑♦(1)掌握埃及陵墓的特征及神庙的型制。
重点掌握:古埃及金字塔的型制及演变特征;卡纳克阿蒙太阳神庙如何以它的建筑群空间布局显示法老的无上权威。
♦(2)熟悉主要建筑实例:昭赛尔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卡纳克阿蒙太阳神庙。
金字塔的演化史♦早期的金字塔并非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么壮观,而是随着石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金字塔的造型也由最初的单层台形贵族墓发展为多层阶梯形,再由阶梯形发展成光滑的正四棱锥体,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吉萨金字塔群和狮身人面像。
埃及神庙的形制♦神庙,是古埃及仅次于陵墓的重要建筑类型。
布局轴线对称,沿着纵深方向顺序布置着牌楼门、内院。
层层次次的神殿及僧侣用房。
围墙高而且厚,庙前常有两旁排着斯芬克斯(常为羊首狮身者)的神道。
♦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外部的,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前面举行,力求富丽堂皇。
一个内部的,是大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
♦名词解释:【卡纳克神庙】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1)掌握古西亚的建筑结构与装饰的主要特征及型制,掌握山岳台的概念。
♦(2)熟悉主要建筑实例:萨艮王宫,建筑装饰--人首翼牛像,珀赛玻里斯宫,帕赛玻里斯大殿柱头图。
古西亚的土建筑♦古西亚的建筑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土作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方法。
♦两河流域无石又缺木,它从夯土墙开始以至土坯砖(又称日晒砖)和烧砖,并用沥青作为粘结材料,发展了券、拱和穹窿结构。
两河下游,盛行土坯建筑,而又炎热多雨,为了保护土坯墙免受侵蚀,表面必须覆盖面层,这面层后来就发展成色彩斑斓的琉璃饰面。
山岳台♦山岳台或星象台是两河流域的、表达“山岳崇拜”或“天体崇拜”的宗教建筑。
形式是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高台,一般为7层,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
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有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
第三、四章爱琴文化和古代希腊的建筑♦(1)重点掌握古希腊的柱式与庙宇的型制。
包括:古希腊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的性格与体态;雅典卫城建筑群布局;帕提农神庙的平面布局与艺术成就;♦(2)主要实例:迈西尼狮子门,美加仑室,雅典卫城建筑群(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山门)、奖杯亭、宙斯祭坛、埃比道拉斯剧场。
♦(3)要求绘制:①绘制三种柱式(包括檐部、柱子、台基)示意图。
②绘制帕提农神庙的平、立面图。
③绘制奖杯亭外观图。
狮子门♦迈锡尼卫城有个3.5米宽、3.5米高的狮子门。
门上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结构上是合理的,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
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
这块正三角形的浮雕石板,工艺精湛。
正厅(美加仑室Megaron):希腊神庙的雏形♦克里特与迈锡尼的宫殿都是以正厅为核心。
♦正厅是长方形的,以比较狭窄的一面向前,正中设门,门前有一对柱子,形成前廊。
正厅当中有不熄的火塘,是氏族的祖先崇拜的象征。
这种围廊式的建筑是希腊神庙的雏形。
三种柱式各有特色♦多立克柱式:柱头是简单的倒圆锥台,柱子比例粗壮,高度约为底径4-6倍。
柱身的卷杀十分明显,有凹圆槽,槽背呈尖形,没有柱础,直接立在三级台基上。
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l/3。
柱距约为柱径1.2—1.5倍。
♦爱奥尼柱式: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柱子比例修长,高度约为底径9-10倍。
柱身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
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1/5。
柱距约为柱径2倍。
♦科林斯柱式:柱身与爱奥尼克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科林斯柱式,在比例、规范上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这些柱式的比例与规范,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
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
第五章古罗马的建筑♦(1)重点掌握古罗马券拱技术,古罗马柱式的发展与定型,《建筑十书》,古罗马的广场、庙宇、大角斗场、公共浴场、住宅。
♦(2)主要实例:图拉真广场及纪功柱、大角斗场、万神庙、卡拉卡拉浴场、君士坦丁凯旋门。
♦(3)要求绘制:古罗马五种柱式;券柱式;十字拱;绘制君士坦丁凯旋门,万神庙的平剖面图;大角斗场的立面券柱式的叠加示意图;巴西利卡平面图。
古希腊柱式与古罗马柱式的主要区别有哪些?♦首先,古希腊建筑以柱式承重;古罗马建筑却以拱券和柱式混合承重。
罗马柱式比希腊柱式更加修长,长细比大。
♦其次,古罗马的柱式共有五种:三种是从希腊继承来的,即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另外两种——塔斯干柱式、混合柱式是罗马特有的创造。
♦再次,古罗马的柱式继承希腊传统,又必须解决“柱式”与“罗马建筑”的矛盾,从而产生了罗马柱式的新特点。
为了解决柱式同券拱结构的矛盾,产生了“券柱式”。
为了解决柱式和多层建筑物的矛盾,产生了“叠柱式”和“巨柱”。
为了解决柱式和罗马建筑巨大体积之间的矛盾,使柱式更富有细节。
第六章拜占庭的建筑♦(1)掌握: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包括穹顶与帆拱的组合);东欧基督教建筑的平面型制。
♦(3)主要实例:圣索菲亚大教堂。
♦(4)要求绘制:穹顶与帆拱的组合示意图;圣索菲亚大教堂平立面示意图。
第七章西欧中世纪建筑♦(1)掌握教堂的演变,罗马风建筑的特色;哥特式教堂结构特点及内部、外部处理的艺术特点;法、德、英、意哥特式教堂。
♦(3)了解主要实例:比萨教堂建筑群、巴黎圣母院、兰斯主教堂、夏特尔大教堂、科隆大教堂、乌尔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
♦(4)要求绘制: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飞扶壁;比萨大教堂的平面、立面图,巴黎圣母院的外部立面图。
第八章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1)掌握文艺复兴的建筑美学理论及艺术手法,以及建筑技术的发展,城市广场的成就。
掌握巴洛克式建筑的特点。
♦(2)主要实例:佛罗伦萨主教堂、坦比哀多神庙、圣彼得大教堂、圆厅别墅、美狄奇府邸、圣马可广场、罗马耶稣会教堂、圣卡罗教堂。
♦(3)要求绘制:罗马坦比哀多神庙的立面示意图;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立面示意图;圆厅别墅平面、立面示意图;帕拉蒂奥母题。
第九章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重点掌握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掌握古典主义的宫殿、教堂、广场及18世纪洛可可风格的装饰。
♦(2)主要实例:商堡府邸、卢浮宫东立面、凡尔赛宫、旺道姆广场、南锡中心广场群、调和广场、恩瓦立德教堂。
♦(3)要求绘制:卢浮宫东立面示意图。
建筑主要风格1、由于受到意大利的影响,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加强了建筑外立面的水平划分;立面构图普遍采用上下三段、左右三段或五段的式样,注重比例与尺度;2、功能服从于形式。
3、法王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为代表;代表建筑有:商堡、卢佛尔宫、凡尔赛宫、旺道姆国王广场卢佛尔宫东立面♦东立面长183米,高28米,采用横三竖五的构图手法。
横向分为三段:底层结实沉重,中层是虚实相映的柱廊,顶部是水平向厚檐,各部分比例依次2:3:1。
竖向分五段,以柱廊为主,但两端采用了凯旋门式的构图,中央部分则上有山花。
柱廊采用双柱以增加其刚强感。
♦造型轮廊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后广为欧洲各国王公所模仿。
洛可可风格♦洛可可装饰主要表现在室内,追求柔媚细腻的情调,题材常为蚌壳、卷涡、水草及其它植物等曲线形花纹,局部点缀以人物。
♦它反映着贵族们苍白无聊的生活和娇弱敏感的心情,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的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的放肆。
他们要的是更娇媚、更温软、更细腻而且也更锁碎纤巧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