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高职学习资料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握 专业技 能 、 高动手能 力和解 决实 际问题 的能 力。 提
[ 关键 词 ] 模拟 电子技 术 ; 目 学法 项 教 [ 中图分类 号 ] N 1 T O
[ 文献标 识码 ] B
1 言 . 引
2 目教学 法在 高职《 . 项 模拟 电子技术》 课程 中的应用 “ 目教 学 法” 项 应用 于《 拟 电子技 术》 模 课程 , 下列 分
生只 需按 照 实验 指 导书 的说 明进行 操 作 很 快就 能 完成 , 并 且大量 验证 性实验 容 易使学 生产 生厌烦 心理 ,非但 不
《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项 目的选择, 应体现一定的综合性、
实用 性和趣 味 性 , 学生感 觉到 学有所用 。 由于《 拟 电 让 模 子技 术》课 程 内容繁 多且 零散 ,包括基本 放 大电路 的应 用 、 成运 算 放大 器 电路 、 集 信号 发 生 电路 、 率放 大 电路 功 和直流 稳压 电源 电路 等 , 实践教 学 中, 可将 课程 内容进 行
序 号 1 工作项 目 直 流 稳压 电源 的 装 配 与调 试 载体 直 流 稳压 电源 二 级 放 大器
以上不足 , 因此 , 索具 有高职特 色 的教 学模 式是深 化教 探
学改革 的 重要 内容 。而“ 目教学 法” 项 是被 众 多教 育工 作
者 所认 可 的适 应高职 学生特 点的教 学 方法。
稳压 电源 的装 配 与调 试” 例 , 明在 一个具 体 的教 学项 为 阐 目中 , 工作 任 务 与 知 识模 块 、 业 能 力 之 间 的关 系 , 各 职 如
表 2所 示 。
当学 生遇 到 问题 时 , 师一 般应 从 方 法 上 引导 他们 , 教 要充 分发 挥 学 生的主观 能 动性 , 学 生通 过 自 己的 努力 , 让 找到 解 决 问题 的途径 。在 此过程 中, 生是 整个教 学 活动 的主 学 体 , 个 学 习过 程 是 主 动 的 、 极 的 ; 师 也 不再 是 教 学 整 积 教 活动 的主 导者 ,而成 为学 生 学 习过 程 中的 引导者 和 咨询
模拟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

1.1 项目导入
图1-1
简易充电器电路图
1.知识目标
1.1 项目导入
1)了解简易充电器的基本组成及其主要性能指标。 2)熟悉二极管的结构、符号、分类及性能。 3)熟悉二极管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4)掌握二极管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及电容滤波电路的参数测试方 法。 5)了解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6)熟悉发光二极管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学会查阅整流二极管、电容及发光二极管等元器件的相关资料。 2)能够对电阻、电容、二极管及小型电源变压器等元器件进行检 测及质量判别。
图1-26 桥式整流电容 滤波电路的输出特性
1.3 相关知识与技能
(2)电感滤波电路 电感滤波主要利用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 点,使输出电流波形比较平滑,从而使输出电压的波形也比较平 滑,故把电感L与整流电路的负载RL相串联,可以起到滤波的作 用。 (3)复式滤波电路 为了进一步提高滤波效果,可将电感和电容组 成复式滤波电路,常用的有RC-π形、LC-π形和LC-Γ形复式滤波电 路,如图1-29a、b、c所示。
1.1 项目导入
3)学会简易充电器的安装与调试。 4)了解简易充电器指标的测量方法,能对简易充电器故障进行检 修。
1.2 项目实施条件
表1-1 元器件清单
1.3 相关知识与技能
1.3.1 PN结的基本知识 1.半导体的导电性能 2.半导体的本征激发与复合现象 3.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图1-2
1.3 相关知识与技能
图1-9
温度对二极管特性 曲线的影响
1.3 相关知识与技能
4.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最大整流电流IFM:二极管长期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 电流。 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M:二极管工作时允许外加的最大反向电压 值(峰值)。 3)反向电流IR:在室温下,二极管未击穿时的反向电流。 4)最高工作频率fM:二极管正常工作的上限频率。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中职电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基本电子元器件和基本单元电路。
基本元器件部分学习内容是常见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集成运放电路等电子元器件的名称、电气特性、作用、主要技术参数;基本单元电路的学习内容是整流滤波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晶闸管应用电路等低频工作单元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
2.课程的教学目标(1)能说出各种类型的阻、容、感元器件的名称,归纳它们的电气特性和作用,识别它们的标称的主要技术参数,使用万用表测量出或估测它们的技术参数,并能检测出这些元器件的好坏。
(2)能说出各种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集成运放电路等常用半导体元件及集成电路的名称,归纳它们的电气特性和作用,识别它们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借助于万用表判断它们的好坏。
(3)能说出各种整流滤波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晶闸管应用电路等低频工作单元电路的组成,能从复杂的电路中区分出基本的单元电路,并能分析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4)通过各单元电路和综合应用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检测,使学生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实用电路,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并能排除电路的常见故障。
3.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模拟电子技术》是把原来的《电子电路基础》和《电子技术工艺基础》合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成一个大任务(模块),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课题),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
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高职高专的《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

所用到的基本电子器件, 然后再讲基本的放大电 丙容。 路等 在
生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因此 , 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和强化 世界观 、 价值观。 思想素质 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 教育要针对青年学生和专业特点教学中, 教书、 育人相结合, 循循善诱, 将思想素质教育 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启发学生自 、 爱、 尊 自 爱祖国、 爱企业 、 爱 本职工作的思想品德。 ( 六)加强旅游专业与旅游企业的联 系与沟通。 通过走出去组织学生参观旅游企业 ,让学生直接接触旅 游从业人员, 观察体会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同时, 可以邀请旅 游业界的优秀人员到学校作讲座, 组织学生与旅游从业人员 的各种联谊活动, 如座谈 、 讨论等等 , 让学生对职业素质要求 的认识具体化 、 形象化, 觉注重自 自 身职业素质的培养。建立 并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基地, 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鼓励学生利用 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建立仿真的校内实训室, 实行开放式 管理, 学生随时可以训练, 实训室管理按照旅游企业的标准进 行, 使学生时刻感到身临其境。 职业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需要全体教 师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养成教育观念,注重养成教育与
(三) 营造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环境和氛围。 职业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 日积月 累的培养。 旅游专业院校应创造一个有旅游专业特色的文明、 卫生、 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 培养学生热爱旅游事业 、 热爱学 校、 热爱服务工作的高尚情操。 可以通过开展“ 文明班级”“ 、星 级宿舍” 的评比,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讲究卫生的品质, 培养学 生的集体凝聚力和互相关心、 互相服务的素质。 注重对学生服 务意识、 实践意识、 劳动意识的培养, 把旅游企业规范与旅游 高等教育融为一体。 ( 四)加强旅游专业学生文明素质教育。 旅游专业必须强化文明教育和文明训练 ,为振兴旅游事 业, 提高服务质量培养一代新人 , 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文明 是旅游产品价值的充分和必要的构成部分,文明教育是旅游 培训教育的“ 基本功”要从最寻常, , 但又是最重要的谈吐、 礼 貌、 举止、 服饰和卫生习惯做起, 成为职业行为习惯 , 使旅游行 业真正成为文明礼仪的窗 口和楷模 。可以在校园里开展不吸 烟、 不酗酒、 不随地吐痰 、 不乱杂物 、 不说脏话等文明行为的倡 议活动 , 让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 从这些最平常的小事做起 , 慢 慢克服一切不文明行为。 同时, 可以根据专业开设的一些旅游 礼仪 、 形体训练等课程开拓学生视野 , 提高学生职业修养 , 培 养文明素质, 帮助学生塑造文明形象。 (五)加强旅游专业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 旅游从业人员在国内宾客面前 , 代表着企业 ;在国外宾客 面前, 代表着国家。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在 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 ,一些腐朽的东西也会趁虚而 人, 腐蚀员工的思想 , 旅游业一些员工片面追求金钱 , 贪图物 质享受 , 主人翁责任感不强 , 这些不 良风气 , 对旅游院校的学
高职高专中“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探讨

31 堂教 学的方 法 与手 段 .课
( )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1 课堂教学采取讲授 、课堂讨论等形式 ,但以讲授作为最基本 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必须通过讲 授给学生讲清楚。但必须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克服满 堂灌 输 的现象 ,教师 作 为课 堂 理论 的引 入者 ,启 发 式 的 引导 学生
师 生交 流融 洽 ,学 生 与教 师 直接 交 流 ,反 馈 信 息 直 接 。并 且有 的
路 设 计 ( D 技 术 ,极大 的提 高 了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和教学 质量 。 E A)
2、教 学 内容 的探 讨
从 优 化课 程 结构 的总 体要 求 出 发 ,整合 教 学 内 容 ,进行 模 块
3 、教 学方 法 的探 讨
② 多媒体 教学提升感性认 识 多媒体教学手段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 式而言 ,它可 以利用 其 对 文 本声 音 图形 图象 动 画等 的 综合 处 理 特点 ,编 制 的 系列 教 学 课 件 ,充 分创 造 出一 个 图 文并 茂 ,有 声 有 色 ,生 动 逼 真 的教 学环
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新颖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 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 ,直观新颖 ,能有效利用情景演
示 激发 学 生 学 习兴 趣 ,开 发 学生 的潜 能 ,使有 意识 的学 习 活动 和 无 意识 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例如在讲解半导体器件和 B T中载流 J 子 的运 动 这 些章 节 ,可 以让 学生 看 到 载流 子 的 具 体运 动 过 程 ,使 学 生 更 容 易 理 解 和 掌握 这 些 章 节 的 内 容 。 动脑想 ,讨论 ,然后再进行讲解。如在讲述集成运放中的电流源 ( 3)理 论 教学 和 软 件仿 真 演 示及 基 础 验 证 实 验 有 机 的 结合 。 电路 里 面的镜 像 电流源 电路l ,首 先 引导学 生 回忆 中学阶段 学过 t 耐 在理论教学过程 中,从实例引入 ,通过仿 真实 验边讲边做 , 的 物理 知 识再 结合 日常生 活知 识 ,彻 底 理解 镜 和 像有 什 么样 的关 从 感性 认 识 上升 到理 性认 识 ,再 定性 定 量计 算 , 以综 合课 题 、单 系 ,然后 再讲述镜像电流源 的定义,接着进行电路分析 ,最后让 元课 题 和单 个 课题 带 动教 学 ,学生 在 完成 课 题 过 程 中学 会 查 找信 学 生根 据 所学 的知识 设 计 出一 种 简单 的镜像 电流 源 电路 ,进 行 电 息 、运 用 知识 、解决 问题 。 在实践 教 学 过程 中着重 培 养学 生 的 电 路 测试 。这样 学 生将 能 很好 的掌 握 镜像 电流 元 电路 这部 分 内容 。 路 分 析 能 力 ,测 量方 法 、仪 器 仪 表 的使 用 、 故 障 的 分 析 能力 。 ( 2)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 ( 4)在理论课讲述过程中插入课程设计 相 关 各方 面 的高 度 重 视 和 使 用好 评 。 3 学 员考 绩 :对 于 有考 试 考 核 要 求 的 培 训 班期 ,录 入 培训 . 师对 学 员 的评 定 分数 、出勤 和作 业 完成 情 况 ,并按 一 定 标准 计 算 学 员成 绩 ,编 制 合 格学 员 的 证 书 号 。 4 .办班总结 :办班 结相对于办班 申请具有平行关 系( 即预 计 与完 成 的关 系) ,数据 主要 由前 述 各 模 块 动态 提 供 而逐 步 形成 。 此 项 的批 复标 志 着 培 训 的 结 束 。 以上 介 绍 均为 已实现 的功 能 ,还有 一 些需 要 加 强 和扩 充 的地 方 ,比如 :设 计 和实 现更 多实 用 的 分析 查 询 功能 、更 加 完 善科 学 的 评估 及 跟踪 反 馈 功能 、与企 业 相 关部 门更 加密 切 的联 机处 理 功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铁道机车专业课程编码:C2—3开设时间:第2学期课时数:56一、课程性质《模拟电子技术》是针对电子产品工艺和生产人员、电子工程师、电气维修与工艺员、工业信号检测与处理工、生产管理与技术支持员等所从事的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检测电子产品参数、工业信号检测与处理、维修电路板及整机产品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元件测试、焊接、调试、检测、维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掌握二极管、三极管、运放等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应用,掌握放大电路等常用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直流稳压电源制作与调试、音频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集成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等4个项目的实施来进行课程的学习。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电子基本技能、电路分析能力、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
二、课程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决策。
(5)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有关技术资料,自我拓展学习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实施能力;(6)具备基本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能力;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常见仪表的使用方法;(2)正确选择元器件的能力;(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4)模拟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5)电路安装与焊接能力;(6)电路测试方案设计能力和测试数据分析能力;(7)电路故障排除能力;(8)简单电路设计能力;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电工技术与应用》。
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试讲教案

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试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试讲的教学内容为模拟电子技术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性;3. 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电力、医疗等领域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性等。
教学难点:模拟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次试讲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
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分析案例、进行实验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模拟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热情。
2. 讲解基本概念(15分钟)首先,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包括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等内容。
3. 案例分析(20分钟)接着,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讲解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电力、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4. 实验演示(30分钟)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验演示,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模拟电子电路,观察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加深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最后,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展望模拟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和研究。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操作、作业考核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说课实例

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说课实例作者:蔡妍娜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18期【摘要】说课是高职教学探讨的主要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结合高职教学特点,针对“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从课题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大方面阐述了“负反馈放大电路”这一单元的说课设计。
【关键词】单元说课;高职教育;课程设计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说课已经取代以往的公开课,成为高职教学探讨的主要形式,而专业课因其前后呼应的特色,重视的是完整单元而非单独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1]下面就以“负反馈放大电路”单元说课为例,从课题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大方面来阐明教学思想。
一、课题分析(一)课题定位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专业系列课程的入门基础知识,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
“负反馈放大电路”这一单元教学内容是本课程的一个重点,是对基本放大电路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同时也是学习后续集成运放电路的基础,本单元内容在这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选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苏士美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以及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如下[2]:1.知识目标:理解反馈的概念,了解电路的基本构成,掌握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定方法;会组装负反馈放大电路,通过测量与调试验证理论;熟悉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能根据放大器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负反馈。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图及电路组装能力,能选用合适的仪器进行检测和调试;提升学生根据实践结果总结分析理论知识的能力;增进合作意识,养成认真规范的职业素养。
3.情感目标:启发学生讨论、探究,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单元教学重点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定;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三)单元教学难点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量与调试。
(四)学情分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MOS场效应晶体管 二、 结型场效晶体管 三、 场效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一、MOS场效应晶体管(IGFET) (一) N 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晶体管
1. 结构与符号
S GD
耗尽层
N+
N+
P 型衬底
(掺杂浓度低)
B
S — 源极 Source 在在硅绝片缘用表层金扩面上属散生喷铝的一金引方层属出法薄铝引SiO2 绝出G缘栅—层极源制栅极G作极S两G和个a漏teN极区D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3、极限参数
iC
1. ICM —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超过
时 值明显降低。
ICM 安 全 PCM
工
作
2. PCM — 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 PC = iC uCE。
3. U(BR)CEO — 基极开路时 C、E 极
间反向击穿电压。
U(BR)CBO — 发射极开路时 C、B 极
书名: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 第2版 ISBN: 978-7-111-45310-9 作者:曹光跃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2.1 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
一、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三、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四、光电三极管
间反向击穿电压。
ICEO O
区 U(BR)CEO
uCE
U(BR)EBO — 集电极极开路时
E、B 极间反向击穿电压。
U(BR)CBO > U(BR)CEO > U(BR)EBO
四、光电三极管
符号:
光电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将光照后产
c
生的电信号又进行了放大,用光的强度来
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大小。
e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实现电路
ui RE
RC uo
RB
RC
uo
ui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二、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一)输入特性
iB f (uBE) uCE常数 uCE 0 与二极管特性相似
iC
iB B C +
+RVBBB输回u入路+B E E
uC输回E 出路 IE
RC
+ VCC
iB
RB +
+
uBE
VBB
(二)输出特性
iC
iC
f (uCE
/ mA
)
iB常 数
4饱
100 µA
2. 放大区: iC iB ICEO
条件: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
3和 区
80 µA 放大区
60 µA
特点:水平、等间隔 3. 饱和区:uCE u BE
2
40 µA
uCB = uCE u BE 0
1
20 µA
条件:两个结正偏
ICEO
截止区 iB = 0
特点:iC iB
O2 4
6
1. 截止区: iB 0
8 uCE /V临界饱和时: uCE = uBE 深度饱和时:
iC = ICEO 0 条件:两个结反偏
0.3 V (硅管) uCE=U(CES)= 0.1 V (锗管)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三)温度对三极管特性曲线的影响
硅管、锗管 按结构分:
NPN、 PNP 按使用频率分:
低频管、高频管 按功率分: 小功率管 < 500 mW 中功率管 0.5 1 W 大功率管 > 1 W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的实物图
金属封装 小功率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塑封 小功率管
塑封 大功率管
金属封装 大功率管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一、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BJT)结构
collector
集电极 C
— 集电区 C
N 集电结
P
基极 B P — 基区 B N
base
N
发射结 — 发射区
P
发射极 E emitter
E
C
C
B
NPN 型 E
B
PNP 型 E
分类: 按材料分:
RB
+
VBB
iB
uCE 0
uCE 1 V
O
uBE
uCE 0 特性右移(因集电结开始吸引电子)
uCE 1 V 特性基本重合(电流分配关系确定)
导通电压 UBE(on)
硅管: (0.6 0.8) V 锗管: (0.2 0.3) V
取 0.7 V 取 0.2 V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iC iB
(2.4一51般01.为6150几)6十A103
A几百0.8 10
80
20 µA 10 µA IB = 0uCE /V
68
(2)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
1 一般在 0.98 以上。
IC
80
IC 0.988
IE80 IC1 IB 1
1
2、极间反向饱和电流
CB 极间反向饱和电流 ICBO,CE 极间反向饱和电流 ICEO。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以NPN型为例)
I CBO
IC I CN
1) 在VBB提供的正偏电压作用 下,发射区向基区注入多子电子, 形成发射极电流 IE。
IB
I BN
IE
(2基)电区子空到穴达运基动区因后浓度低而忽略)
多数向
BC 结方向扩散形成
ICN≈IC
ICN。
(二)工作原理
三极管放大的条件
内部 条件
发射区掺杂浓度高 基区薄且掺杂浓度低
集电结面积大
外加电源与管子的连接方式
外部 条件
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
NPN型管的连接方式
IC
IB b c
UCE RC
Rb VBB
UBE e IE
VCC
PNP型管的连接方式
IC
IB b c
UCE
Rb UBEe
VBB
IE
RC VCC
1. 温度升高,输入特性曲线向左移。 iB T2 > T1 温度每升高 1C,UBE (2 2.5) mV。
O
uBE
2. 温度升高,输出特性曲线向上移。
iC T2 > T1
温度每升高 10C,ICBO 约增大 1 倍。
温度每升高 1C, (0.5 1)%。
O
iiiBBB===
00 输出特性曲线间距增大。
0uCE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三、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电流放大系数
4 iC / mA 50 µA
(1) 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
3
— 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40 µA Q 30 µA
II23CB.40NN5110II0CB63AA
IC8B2O ICBO
IC IB
2 1
— 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O24
少数与空穴复合,形成
IBN≈IB
IBN
。
基区空 基极电源提供(IB)
穴来源 集电区少子漂移(ICBO)
三个电极的电流关系: IE=IC+IB
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IC
IB
第二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满足放大条件的三种电路
E
C
B
ui
B
uo
ui
C
uo E
共基极电路
共发射极电路
E
B
ui
uo C
共集电极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