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大国崛起之日本之后的感受
日本明治维新大国崛起观后感(新版)

日本明治维新大国崛起观后感《大国崛起》是一部近代全球的发展史,它以历史和全球的视野解读了15世纪以来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崛起》充斥着美化殖民主义的言辞,对殖民人物往往赞赏有加。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日本明治维新大国崛起观后感”,下面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日本明治维新大国崛起观后感1我看了《大国崛起》这个节目,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历史大幕的,居然是偏居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当时浩瀚的海洋阻隔了人类的联系,正是利用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50多个据点,葡萄牙的香料交易量从22万英镑迅速上升到230万英磅,成为当时海上贸易的第一强国。
但是,像湖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葡萄牙和西班牙因此最终走向了衰落。
从《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爱国片中,我发现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国土面积的大小以及人口的多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竟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一位名叫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这种方法让荷兰的渔业有了很强的竞争力。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把鲱鱼的肚子剖开,把内脏取出,把头去掉,然后把盐放在里面,这样就可以保存一年多时间。
那时候没有水冰箱,这种方法很独特,所以荷兰的鲱鱼能够在全欧洲畅销。
荷兰渔民的一把小刀,将一种从都可以染指的自然资源转化为荷兰独有的资本,太了不起了。
就像发明一刀就能取出鲱鱼肠子的方法来打败对手一样,荷兰打败英格兰是从设计一种造价更加低廉的船只开妈的。
荷兰依靠低廉的运费,优质诚信的服务,刻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我发现,同样是征服,也有方式上的判别。
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地财富掠夺,荷兰则是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
每一个大国的崛起,都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
大国崛起日本百年维新观后感

大国崛起日本百年维新观后感最近看了关于日本百年维新的相关内容,感触颇深呐!说起日本的百年维新,那可真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日本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这其中的种种变革和努力,真的让人忍不住要好好琢磨琢磨。
就拿明治维新初期来说吧,当时的日本面临着诸多困境。
国内经济落后,老百姓大多过着穷苦的日子,农业生产方式原始,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可人家没被困难吓倒,反而是痛下决心要改革。
政府派出了大量的考察团去欧美国家学习,什么先进的技术啦、制度啦,统统都要带回来。
这就好比一个穷学生,看到了别人家的好成绩,不嫉妒不抱怨,而是虚心求教,努力追赶。
那他们具体是咋做的呢?比如说在教育方面,那真的是下了大力气。
以前日本的教育资源匮乏,能读书识字的人少得可怜。
维新之后,政府大力兴办学校,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孩子们都有了上学的机会。
而且呀,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特别强调培养实用技能。
这就像是给每个人都配备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让大家都有机会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再说说工业发展。
日本一开始啥像样的工厂都没有,生产的东西质量差得很。
但他们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一点点地琢磨、研究。
工人们从啥都不懂的新手,慢慢变成了熟练的技术工人。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办厂。
就这么着,日本的工业像雨后春笋一样,一家家工厂开起来了,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好,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出口到国外赚外汇。
还有社会风俗方面的改变,那也是相当有意思。
以前日本男人留着古怪的发型,女人总是被各种旧规矩束缚着。
维新之后,大家开始穿洋装、剪短发,提倡男女平等。
这看似是外表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其实反映的是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
人们不再拘泥于过去的陈规陋习,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和进步。
在军事方面,日本也是毫不含糊。
他们按照西方的模式建立了现代化的军队,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培养高素质的军官和士兵。
这支军队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这战争带来的更多是灾难,但从军事改革的角度看,他们的决心和行动力确实不容小觑。
大国崛起观后感日本

大国崛起观后感日本导语:这本是一个贫穷落后并且封闭的封建小国。
但是在两百年后,日本成为当时世界大国俱乐部里唯一的一个东方国家;他的铁蹄践踏了亚洲的许多国家,他的野蛮和凶残让世界为之震惊。
从日本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国的迅速发展中探其崛起因素,那我们就不得不感叹民族精神的强大。
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大国崛起观后感日本,欢迎阅读参考。
大国崛起观后感日本《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介绍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美国、德国、英国、日本这八个在近代世界发展历史中举足轻重的国家。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和最感兴趣的就是和中国一衣带水,有着密切关系的亚洲强国——日本。
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
这本是一个贫穷落后并且封闭的封建小国。
但是在两百年后,日本成为当时世界大国俱乐部里唯一的一个东方国家;他的铁蹄践踏了亚洲的许多国家,他的野蛮和凶残让世界为之震惊。
从日本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国的迅速发展中探其崛起因素,那我们就不得不感叹民族精神的强大。
在19世纪中叶,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
佩里将军,率领四艘军舰开到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幕府开国,打破了幕府政权闭关锁国的政策。
而后上台的明知天皇开始了日本国内风风火火的明知维新运动。
在明治维新的纲领领导下,日本政府组织考察团,赴欧美各强国进行访问,引进当时强国的最新工业化成果,学习当时世界上最新科技,在国内大力支持开办工厂比如说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的弃官从商。
在这一系列的努力下,日本从一个农业国成了一个工业化的国家。
在教育方面,政府也开始兴办学校,实行教育的普及。
那时起,日本也开始渐渐迈入世界强国的行列。
虽然在当时日本的国力大大得到了提升,但是,军国主义也开始在日本蔓延起来。
日本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宪法的改革,使日本的军人开始拥兵自重。
而且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他们不单单满足于国内这个狭小的市场,他们需要的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他们效仿德国,信仰用武力来称霸,来征服。
他们不但击败了中国,甚至连欧洲强国俄国也被之打败。
最新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汇总

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第一篇纵览历史上几个大国崛起的经历,它们无一不是从发展经济开始,一步步向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致富的方向前进。
这里面,无论是早起西班牙葡萄牙的重商主义,还是后来的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国际上的贸易往来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提到国际贸易,我想,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商业,也同样涉及政治活动。
二者的影响兼而有之,在日本的崛起历程中亦如此。
日本的发展总让人充满疑惑,同在亚洲,同样是人口大国,同样的人种和极度相似的传统文化,为何中国与日本今天仍在许多方面相差甚远。
作为外交学专业的学生,我曾看到一位著名的日本政治学者这样总结:世界霸主地位的轮换,从英国,到和它合作的美国,也将从美国,到和它合作的日本。
历史上,凡对抗者衰亡,合作者才能发展。
这种理论很具有争议,但回想二战结束后的历史,美国对日本,从打压到扶持,却是实在见证了一个经济体的腾飞。
这个奇迹的产生,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是国际政治—世界的主要力量格局互相角力的结果,但果真如此吗?《大国崛起》给了我其它不能忽视的答案。
日本的崛起之路从明治时代开始。
向西方学习以强壮自己的理论便突破了中国古代闭关锁国的腐朽思想。
学什么?学的是经济制度和先进的生产力。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要素的周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的普及,社会的富足,几个决定性的力量如先驱的马车带动日本走上大国之路。
我想,这因该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一个国家发展的稳定路线。
《贸易战争》中早期的大国那种以掠夺和“倒买倒卖”为主的重商主义的贸易方式能给予一个国家一段时期的繁荣,但终无法长久地保持其鼎盛。
其后日本经历的军国主义时代,在我看来,和这种重商主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掠夺甚至压迫加之以武力的威胁,无异于世界的强盗。
战争给日本带来的财富远远多于它所消耗的,这种快速的“致富方式”即便是对日本有利,也严重侵害了他国的利益,甚至,严重破坏了公平与人道。
二战的惨败给日本上了一课,也再一次强调了战争的危害,无论对被侵略者还是侵略者。
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

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近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了各自的崛起和衰落。
其中,日本作为一个小国家,却以其出色的经济表现和全球化的影响力,成功地实现了大国崛起。
作为一个观察者,我对日本的崛起有着深深的观后感。
首先,日本的崛起是建立在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之上的。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资源稀缺,地理位置又不具有优势,但这并没有阻挡日本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投资于教育、科技和研发等领域,培养出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人才和创新型企业。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得日本从一个战后废墟上崛起,成为今天拥有优秀科技和制造业的发达国家。
其次,日本的崛起也与其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有关。
日本人民对于细节的追求和严格的职业道德,使得日本产品以其高质量和卓越的工艺赢得了全球认可。
此外,日本人的谦逊、团队合作和对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也使得日本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这些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不仅使得日本取得了经济上的崛起,更为日本人民带来了高品质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崛起并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
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日本在政治、文化和软实力等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崛起。
日本积极扮演着国际舞台上的角色,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推动着全球事务的发展。
同时,日本的アニメ、游戏、电影等文化产品也深受全球年轻人的喜爱,进一步扩大了日本的影响力。
然而,日本的崛起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经济上,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未来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此外,日本仍然面临一些与邻国的历史和领土争端,这些问题对于日本国内的政治稳定和国际关系都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观察者,我对日本的大国崛起有着深深的观后感。
日本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成功地实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崛起,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发达国家。
然而,日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只有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保持其崛起的势头。
希望日本能够继续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观后感]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10篇
![[观后感]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6604da19e8b8f67d1cb917.png)
[观后感]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10篇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一):日本并不是我喜欢的国度,也许是民族的历史情愫的作用,但与我国大部分青年人不一样的是,我也不喜欢日本的文化,比如它的电影、漫画、音乐等,甚至反感;但对日本产品,我的观念一向在更新,年少轻狂的我在初高中曾发起过抵制日货的宣传,然而我成长中发现,家里使用的数码产品却大多是日本货,然而我对日本产品没有过兴奋,更多的只是感叹,因为对于日本科技我始终存在着许多不解。
中国当局对于中日关系的描述往往有两句:其一曰”一衣带水”,其二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两个说法倒也恰当。
第一句话讲的是两国地理位置接近,容易交流并相互影响。
第二句话好处就比较复杂了:在中国的历史上,日本能够说是从中国获益最多的国家却同时也是对中国伤害最大的国家。
在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实行的大化革新,其实基本上就是对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全面复制,甚至日本文字所谓的平假名片假名其实也是来自中国的汉字。
不夸张地说,若没有中华经济文化的影响,日本人生活在蛮荒蒙昧时代的日子必然会更加漫长而黑暗。
而在近代历史上,从1895年到1945年整整50年的时光里:甲午海战割台湾、八国联军主力烧北京、九一八割满洲、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日本,这个从中国获益无数的国家反过来主导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史。
所有当日中国对日的民族主义仇恨都基于这样一个令人痛苦的看法:日本,如同中国母亲无私喂养了千年的一条白眼狼,在中国母亲年老体弱的时候却反过来一口口地无情啃噬欺凌!但是,在这背后,当然还有一个不那么冠冕堂皇的原因:日本这个中国老师千年来的小学生,中国老大边上年年上表进贡的小弟弟。
不仅仅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在军事上压倒了中国,在经济上也作为全球第二高高地俯视着发展中的中国。
所以能够说中国人对于日本的感情,既有对日本侵华这一”前事”的仇恨痛苦,也有对日本重新崛起这一”今事”的嫉妒难堪。
中国当今各大论坛言论中对日本的仇恨和嫉妒情绪已然如排山倒海之势,可冷静思考之余,对日本的”爱”又不得不在每一个理性思考的国人的脑海里浮现并以矛盾的方式翻腾着。
大国崛起日本百年维新观后感

大国崛起日本百年维新观后感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经历了一场被称为“大国崛起”的变革,即百年维新。
这一时期,日本迅速实现了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回顾日本百年维新的历程,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首先,百年维新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人民的勇气和决心。
尽管日本一直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但面对外界的压力和挑战,他们敢于逆流而上,敢于改革。
百年维新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改革,更是一场涉及各个领域的全面变革。
日本人民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令人佩服。
其次,百年维新展示了日本智慧的光芒。
在这一时期,日本迅速吸纳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充分利用外来的经验和知识。
他们学习并运用了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改革了教育、军事、经济等领域,吸收了欧洲和美国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
这种对外来知识和思想的开放态度和智慧让日本迅速跨越了发展的鸿沟。
最后,百年维新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研究百年维新的历史,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国家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积淀。
日本的百年维新是建立在他们深厚的文化根基之上的,他们不仅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更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元素,使得百年维新更具日本特色。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制别国的经验,而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总的来说,大国崛起日本百年维新是一场令人瞩目的历史变革,它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望这一历史事件,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启示,学习日本人民的勇气和智慧,为我们自己的国家发展找到更好的路径和方法。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珍视历史,借鉴历史,不断推动我们的国家向前发展。
大国崛起日本篇观后感4篇 .doc

大国崛起日本篇观后感4篇历史的光环像一阵风,这里吹吹,那里也吹吹,不可能只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可能永远沐浴着某一片土地。
近现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此起彼伏,汹涌澎湃,演绎着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历史沧桑之歌。
从大国的兴衰之中,我们可以品悟、借鉴到许多知识、经验,用以兴盛我们伟大的祖国,使我们的国家能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历史之风陆续吹遍了西欧一些国家,让它们在历史的舞台上叱咤风云;而处在清末的东方之国,却将这股风拒之于窗外,最终被无情的历史之鞭抽打的遍体鳞伤,一边呻吟,一边在时代的后头慢慢地踱动。
而这种拒人于门外的行动,正是由于人们的极端思想造成的。
封建制度下的自给自足、狂傲自大、小农意识等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使他们在落后与先进的泥淖中苦苦挣扎,不知究竟走向何方。
这些守旧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造成了人们闭关自守、以土地为中心的非商品意识,从而遏制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牵制了政治体制的变革与更新,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均落在了时代的后头。
大国的崛起虽然有各式各样的历程,然而每一个国家的崛起与衰弱,都有着相似的情况。
其中,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国家的兴盛,思想文化上必须有一个突破,一个较前面历史的新的突破。
而无论这种突破是彻底的,还是不彻底的;是以先人的思想为基础的,还是承接未来的,都可以从思想层面上为一个国家的变革垫下厚实的基础。
思想文化不仅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下面结合大国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具体谈谈这些联系。
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文化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往的政治体制必然不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陈旧的政治体制日益暴露它的种种弊端,阻碍了历史的前进。
此时,新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文化往往会深入人心,促进人们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的勇气与决心。
17世纪上半叶,英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已不再适应新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阻碍了英国工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观看《大国崛起》,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发达国家一步一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意识到了一个民族为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应该具有的历史使命,同时我也清醒地发现了自己民族和国家的缺点和历史经验的不足。
下面我将从我们有特殊情结的日本着手,谈一些自己的理解。
从历史上看,大和民族是一个崇尚强者,善于学习的民族。
中国作为曾经的经济和文化的第一大国,中日交流从古即有,在唐朝达到鼎盛,特别是留学生的交流,直接导致文化意识的传播,他们学习我们的先进文化、经济、政治制度,从而来发展自己。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随着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日本意识到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衰落。
在1853年美国黑船武力迫使日本开国时,日本人很实际的投身于西方的怀抱。
敞开国门,使日本能够和当时西方先进的国家有了充分的接触和交流,也使日本深切懂得只有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才能救国的道理。
首先是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接着日本在1871年也派遣使节出使欧美各国。
那些使节团成员对西方的文物制度吃惊和对西方的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陶醉,让他们下定决心发疯似的学习西方一系列文物制度,要使日本和西方一样强大。
这些使节团的成员后来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力量,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这种大范围的教育给日本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选派留学生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缩短与西方列强国家的距离。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阶改革运动,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从现实角度分析,日本在不断的模仿中找到了合适的路径。
日本从原来的完全西化逐步转向到保留和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记录片中有一段说到,日本人在模仿西方的政治和经济模式时,也时时不忘自己的文化传统,宏扬民族精神:“西服流行的时候,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酒吧多起来的时候,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
”邱吉尔曾经说过:我宁愿失去一个伦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可见,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主宰一个民族的指挥棒!日本在打开国门以后,曾经一度毫无例外地照搬西方的模式,但当他们意识到民族文化不能丢弃的时候,他们把儒家经典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结合,遵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发展,有效避免了民族内部的矛盾激化。
总结战后日本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我认为主要包含一下主要原因:
1.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
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
"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2.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
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
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
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
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
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
""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
也毫不例外。
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反思我们现在虽然超越了日本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但作为国家综合实力象征的机械制造水平超越日本了吗?
日本区区一个岛国,经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而它的学习精神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值得我们中国去学习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实践中认识差异,完善不足,走出适合我们自己的特色道路,实现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