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理解他被誉为“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原因。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作品的美感。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敬畏生命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理解他被誉为“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原因。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作品的美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敬畏生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托尔斯泰被誉为“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原因。

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感悟。

4. 作品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情感、人物等方面深入分析作品,感受作品的美感。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鉴赏进行点评,总结托尔斯泰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和敬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

3. 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和生命敬畏精神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以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提供托尔斯泰的作品原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

2. 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托尔斯泰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3. 多媒体资源: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教学教案

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教学教案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托尔斯泰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引导学生欣赏《世间最美的坟墓》这篇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文学大师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托尔斯泰生平及其作品特点。

2. 品味《世间最美的坟墓》的语言美、情感美。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托尔斯泰作品中的深刻思想。

2.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2. 相关资料:托尔斯泰生平介绍、作品特点分析等。

一、第一章节:认识托尔斯泰1. 教学内容: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教学步骤:a. 引入课题,简要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

b. 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展示托尔斯泰的作品特点。

c. 引导学生探讨托尔斯泰作品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3. 教学时间:45分钟。

二、第二章节:欣赏《世间最美的坟墓》1.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2. 教学步骤:a.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音节奏。

b.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c. 引导学生探讨作者对托尔斯泰坟墓的描绘中所蕴含的情感。

3. 教学时间:45分钟。

三、第三章节:品味语言美1. 教学内容:品味《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的语言美。

2. 教学步骤:a. 选取课文中的精美语句,进行分析。

b.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意境。

c. 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写作中如何运用语言美。

3. 教学时间:45分钟。

四、第四章节:理解深刻思想1. 教学内容:理解《世间最美的坟墓》中所体现的托尔斯泰的深刻思想。

2. 教学步骤:a.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托尔斯泰的思想观点。

b. 分析托尔斯泰思想的特点及其意义。

再访不朽者——《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方案(精选10篇)

再访不朽者——《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方案(精选10篇)

再访不朽者——《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方案(精选10篇)再访不朽者——《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方案(精选10篇)再访不朽者——《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方案篇1nbspnbspnbspnbsp[教学目标]1、在学会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用时约20分钟)nbsp2、进行初步的审美训练,以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用时约20分钟)nbspnbspnbspnbspnbsp[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中的第1项。

nbspnbspnbspnbspnbsp[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中的第2项。

nbspnbspnbspnbspnbsp[教学手段]在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以刺激学生感观、增大课堂容量。

nbspnbspnbspnbspnbsp[教学方法]以“问题教学法”为主,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nbspnbspnbspnbspnbsp[教学过程]nbspnbspnbspnbspnbsp引入:一幅漫画nbspnbspnbspnbspnbsp主体结构:(七个问题:提出—理解—认知、情感)nbspnbspnbspnbspnbsp1、对于列夫·托尔斯泰,你了解多少?nbsp(极言其伟大)nbspnbspnbspnbspnbsp2、我们相像中的托尔斯泰墓应该是怎样的?nbspnbspnbspnbspnbsp3、托尔斯泰墓实际上是怎样的?nbsp(极言其朴素)nbspnbspnbspnbspnbsp4、托尔斯泰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nbspnbspnbspnbspnbsp5、作者用哪两个字来形容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nbspnbspnbspnbspnbsp6、作者为什么认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nbsp(极言其崇高)nbspnbspnbspnbspnbsp7、如何来认识一个人自身的价值与外在的评价?nbspnbspnbspnbspnbsp结束:两首小诗nbspnbspnbspnbspnbsp1、臧克家《有的人》nbspnbspnbspnbspnbsp2、泰戈尔《某人》nbspnbspnbspnbspnbsp巩固练习:以1991年全国语文高考相关试题为主。

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教学设计1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教学设计【前言】坟墓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最后祭奠之地,也是人们对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的重要体现。

然而,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墓地,往往被忽略了其无论在艺术、历史、文化上都具有独特价值的一面。

那么是否存在“世间最美的坟墓”?本次课程围绕这个话题展开。

【课程目标】1. 了解世界上著名的和建筑艺术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坟墓;2.了解坟墓建筑艺术的演变过程;3.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坟墓,比如秦始皇陵等;4.了解与墓有关的文化、传说、民俗;5.启发学生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坟墓建筑艺术价值的认识。

【教学内容】一、寿命最长的坟墓教学目标:了解古埃及的金字塔知识点:古埃及的金字塔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金字塔、掌握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原理和工艺。

教学方法:介绍+讲解+讨论操作步骤:1.引出问题: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坟墓是什么?2.给学生看图:让学生了解古埃及的金字塔外形。

3.讲解:让学生了解金字塔的建造原理和工艺。

4.大讨论:让学生讨论金字塔的用途、历史背景等。

二、世界最大的墓教学目标:了解著名的天安门广场纪念毛泽东主席陵墓知识点:天安门广场纪念毛泽东主席陵墓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天安门广场纪念毛泽东主席陵墓的建筑结构和建造背景。

教学方法:介绍+讲解+讨论操作步骤:1.引出问题:世界上最大的坟墓有多大?2.给学生看图:让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纪念毛泽东主席陵墓的外观照片。

3.讲解:让学生了解天安门广场纪念毛泽东主席陵墓的建造原理和工艺。

4.大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天安门广场纪念毛泽东主席陵墓的历史背景、外观设计、文化价值等方面。

三、最神秘的墓教学目标:了解世界级的神秘墓葬——金字塔王朝发掘项目。

知识点:金字塔王朝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金字塔王朝的历史从而引出金字塔王朝发掘项目。

教学方法:介绍+讲解+视频辅助展示操作步骤:1.引入问题:你觉得金字塔如何建造?为什么这个民族如此重视墓葬?2.介绍:让学生了解金字塔王朝的历史和文化。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教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教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及其作者。

2. 引导学生思考坟墓在人们心中的意义和印象。

教学活动: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坟墓的看法和经历。

2. 展示一些有关坟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过程。

2.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描述。

第二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情感和描写手法。

教学活动:1. 分组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并讨论理解。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情况。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观点。

第三章:文学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学元素和手法。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文学手法。

2. 让学生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主题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分析和讨论情况。

2.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理解。

第四章:创意写作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发展写作技能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1. 引导学生以课文为灵感,创作自己的短篇故事或诗歌。

2. 指导学生运用比喻、象征等文学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活动:1. 给学生提供写作任务,要求以课文为灵感进行创作。

2.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写作过程和创造力发展。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能力。

教学内容: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

(2)能够分析并欣赏托尔斯泰墓地的美景和哲理。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句进行创意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能力。

(3)培养学生对死亡的敬畏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内容理解和背诵。

2. 托尔斯泰墓地的美景和哲理分析。

3. 课文中的词句运用和创意写作。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理解和运用。

2. 对托尔斯泰墓地美景和哲理的深入理解。

3. 创意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文本。

2. 托尔斯泰墓地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托尔斯泰墓地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墓地美景的感悟和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并理解其含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托尔斯泰墓地的美景和哲理。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墓地美景和哲理的特点。

4. 欣赏与借鉴(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词句,并进行背诵。

(2)学生借鉴课文中的词句,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5. 写作实践(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世间最美的坟墓》为题材,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点评。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托尔斯泰墓地的美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创意写作实践。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教案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教案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主旨和主题思想。

2. 分析课文中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手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观念。

2.2 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

2. 对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旨,分析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和思考。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和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2 教学手段1. 课件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图片,增加直观性。

2. 阅读材料: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导入1. 引入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坟墓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4.2 课文阅读与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3 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分析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

4.4 课堂讨论与展示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审美观念的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来评估学生的审美观念。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教案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托尔斯泰的名言“世间最美的坟墓”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2)能够分析并欣赏托尔斯泰作品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人物,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托尔斯泰的创作意图。

(2)学会对比分析,将托尔斯泰的作品与其他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行对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托尔斯泰作品中对人性、生命、死亡的深度思考,提升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历史,珍视生命,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托尔斯泰名言“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内涵。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领悟托尔斯泰的创作意图。

3. 学会对比分析,将托尔斯泰的作品与其他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行对比。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托尔斯泰作品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人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段关于托尔斯泰的简介视频,引出本课课题《世间最美的坟墓》。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探讨托尔斯泰名言的深刻含义。

4.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托尔斯泰的作品与其他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行对比,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生命、死亡的感悟,以及对托尔斯泰作品的欣赏。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托尔斯泰名言“世间最美的坟墓”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语句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托尔斯泰作品与其他历史人物事迹的对比分析能力。

4. 学生对生命、死亡的感悟,以及对托尔斯泰作品的欣赏程度。

六、教学资源:1. 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原文。

2. 托尔斯泰的简介视频。

3. 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
临泽四中赵莉林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托尔斯泰和作者茨威格。

2.明确托尔斯泰墓美的真正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加深学生对朴素美的理解,领会本文寄寓在对墓地朴素美描绘中的对托尔斯泰伟大人生选择的赞美。

2.品味本文质朴的语言及表现手法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明确托尔斯泰墓美的真正含义
2.领会本文寄寓在对墓地朴素美描绘中的对托尔斯泰伟大人生选择的赞美。

(二)教学难点:
1. 品味本文质朴的语言及表现手法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读、说、写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整体感知,深入理解课文。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划分: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1.欣赏一些伟人坟墓的图片
2.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位伟人,你死后希望自己的坟墓建成一个什么样子呢?
(学生自由讨论,指名回答)
那么,作为一代伟人的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墓地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板书课题),看看在他笔下“托尔斯泰的墓”是不是最美的。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主人公托尔斯泰和作者茨威格。

2.明确托尔斯泰墓美的真正含义,
感受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3.品味本文质朴的语言及表现手法的应用。

(三)预习检查
1.读准下列加着重号的字,并注音。

茨.威格()墓冢()许诺()飒飒()禁锢()
墓志铭()嬉戏()穹隆()栅栏()尘嚣()2.作家作品填空
(1)茨威格是()国的作家,人物传记与中短篇小说享誉欧美。

(2)列夫•托尔斯泰是()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和《》等。

(四)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自主解决下列问题:
1.本文的题目是《世间最美的坟墓》,那么托尔斯泰的墓到底美在何处呢?
2.请从文中勾画出四处描写托尔斯泰墓的句子,托尔斯泰墓具有哪些具体的特征?
提示:
文中有现成语句,可借助有关词语概括;如没有,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点拨:没有:十字架墓碑墓志铭名字
只有:小小长方形土丘鲜花
没有:好奇(破坏宁静)
只有:敬意
(五)研读课文
1.在远离尘嚣的亲手栽下的树林中修建一个朴素的坟墓是谁的主张?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作者写到“拿破仑的墓穴”、“歌德的陵寝”和“莎士比亚的石棺”有什么作用?
3.课文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托尔斯泰墓的美的?
明确:对比手法。

(六)咬文嚼字
1.文中第一段最后说“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一句中,“新的,更美好”的启示是什么?
2.文中第二段中间写到:“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这段文字体现了托尔斯泰墓怎样的特点呢?
明确:宁静、轻柔、和谐、静穆、温情。

3.课文结尾写到:“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什么说是“特殊的日子”?
明确:写此文时正是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

好,让我们默哀一分钟,来缅怀这位老人吧!
(七)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谈谈,学习完本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例:许多人的一生把大半时间和精力花在设计、精修、雕琢自己的墓碑上,但他们不知道:活着用在墓碑上的精力越多,死后他的墓碑损坏得越早,如果你生前没有为人类作出多大贡献,那么死后你的墓碑再宏伟、再壮观,也只是废石一块,最坚固的墓碑是立在后人心中的,即使它是砂石一堆,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感人的碑石。

(八)总结
墓地的远离尘嚣、没有装饰、没有墓碑的朴素美,透视了托尔斯泰内在的人格美。

(九)教师寄语: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北岛《回答》重剑无锋,大巧不工——金庸《神雕侠侣》。

大爱无言大智若愚无欲则刚
七、布置作业
1.整理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2.预习《椰子树与平等》
八、板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
没有:十字架墓碑墓志铭名字
只有:小小长方形土丘鲜花
没有:好奇(破坏宁静)
只有:敬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