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级高一综合能力检测试卷语文(答案在最后)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近段时间,一批旅游城市成为全国各地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这引发了同学们的探究兴趣。

你所在的小组对“网红城市爆火原因”展开专项调查,撰写了研究报告。

现在请你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第一部分研究源起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汉字的书写和①②两处标点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去成都看诗圣草堂,去长沙逛太平老街,去苏州游.拙政园,去哈尔滨玩冰雪大世界……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打造出独特的城市“网红”标签,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和服务业,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这些城市也因网络带来的红利脱(yǐng)而出。

那么,它们究竟“红”在何处①它们又是如何“出圈”的②我们的调查研究尝试从不同角度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A.“逛”和“游”都指闲游,这两个动词在句中用得很贴切。

B.“打卡”本义是指上下班时刷卡记录考勤,这里指来到某个城市的标志地游玩观览。

C.“脱yǐng而出”,这里指从众多城市中显露出自己的独特之处,“yǐng”写作“颖”。

D.文段末尾①②两处的句子,①处的标点符号应该用逗号,②处的标点符号应该用问号。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常见汉语的字音字形、准确运用常见词语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等基础知识的能力。

D.“①处的标点符号应该用逗号”有误,文段末尾①②两处的句子是两个并列问句,都应该用问号。

故选D。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同学们通过访谈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从多方面对“网红城市爆火原因”进行了调研,其中的两个原因还需要你帮助完善。

【原因一:】【甲】贵州松桃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我们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开发出以苗俗、苗艺、苗食、苗绣、苗药“五苗”为代表的苗族特色文化资源,全力打好民族文化这张牌。

【乙】借助对地方特色的发掘,网红城市吸引了众多游客。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我国的遗产保护发展并非局限于单一的专业领域实践探索,而是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总体性、时代性的战略部署。国家宏观设计越来越突显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地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一步强化与遗产领域的交集和互动。多重国家政策的交织共力、相互呼应,体现了遗产保护发展的“大战略”理念。
(摘编自林秀琴《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
但在《非遗法》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混淆非遗概念的问题。有人误将刚创造出来的“现产”当成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误将被改编、改造过的,甚至被西化、被娱乐化的东西当成遗产。其次是保护理念的问题。《非遗法》重点强调了“原真性”保护原则。所谓“原真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汁原味”,目的是确保每个项目的真实。如果经过我们的保护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东西,保护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历史价值。传承人的底线就是不能传递“假情报”。要严把传承人“入口关”,并将那些伪传承人及早“踢”出传承队伍,不能因为他们影响有序传承。活态传承是非遗的最大特点,但活态传承的本义并不是让非遗改变,而是让非遗通过一个个泥人的制作、一首首山歌的演唱以活态的形式传承下去。活态传承理念的提出也是在告诫人们要礼敬传统,而不是对传承人所传文明随意改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非遗的“原真性”。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2015年荣获首届《作家》“金短篇”小说奖,有改动)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她”是一位城市的暮年女性,对自己保持整体的青春感颇为自信。“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生活和生命的启迪。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随着我国《非遗法》的施行,“成对”保护已成共识。

2019-2020年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一(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一(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一(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满分: 120 分时间: 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A.凫.水(fú) 愧怍.(zà) 中流砥.柱(dǐ) 快.快不乐(yāng)B.惬.意(qiè) 骊.歌(lí) 相.形见绌(xiāng) 梦寐.以求(mèi)C.追溯.(sù) 踌躇.(zhù) 囊.萤映雪(ráng) 参差.不齐(cī)D.璀璨.(càn) 亵渎.(dú) 咬文嚼.字(jué) 气冲斗.牛(dòu)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昂然挺立擎天憾地繁弦急管通霄达旦B.怡然自得联续不断格物至知言行相顾C.根深地固豁然惯通精血诚聚一泻千里D.起承转合浩瀚无垠顶礼膜拜不可磨灭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植物是能“说话”的。

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续的喘息声。

而一旦获得的阳光,或者接受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

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

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的年轮、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的抗议。

A.适量充分干巴枯槁B.适度充裕干枯枯竭C.适当充沛干涸枯黄D.适宜充足干瘪枯萎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言行不不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曹操在正史的记载中颇受赞誉,而在《三国演义》中则被塑造成难以捉摸、复杂多面的形象。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长沙市一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入学考试语文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1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智明是湖北武汉武昌医院院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

为了救更多的病人,他抱病挺身而出,鞠躬尽萃,因公殉职。

英雄走了,但他至死不懈(xiè)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

B.优秀的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历史沉淀物,而是亘(gèng)古绵延的长流,这是不言而谕的。

C.在广东省疫情发布会上,神彩弈弈的钟南山院士做了重要发言。

发布会最后,钟南山院士脸上露(lòu)出久违的笑容,温暖无数国人的心。

D.对于这命运的筵(yán)席,不要寄以贪婪的欲望。

假如不付出千辛万苦,残羹剩饭都将是空想。

单枪匹马的奋斗,无法实现美好的憧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在中国的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门类。

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

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

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

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

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流派风格。

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_________的组成部分。

2019-2020年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一(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一(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一(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满分: 120 分时间: 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A.凫.水(fú) 愧怍.(zà) 中流砥.柱(dǐ) 快.快不乐(yāng)B.惬.意(qiè) 骊.歌(lí) 相.形见绌(xiāng) 梦寐.以求(mèi)C.追溯.(sù) 踌躇.(zhù) 囊.萤映雪(ráng) 参差.不齐(cī)D.璀璨.(càn) 亵渎.(dú) 咬文嚼.字(jué) 气冲斗.牛(dòu)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昂然挺立擎天憾地繁弦急管通霄达旦B.怡然自得联续不断格物至知言行相顾C.根深地固豁然惯通精血诚聚一泻千里D.起承转合浩瀚无垠顶礼膜拜不可磨灭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植物是能“说话”的。

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续的喘息声。

而一旦获得的阳光,或者接受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

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

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的年轮、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的抗议。

A.适量充分干巴枯槁B.适度充裕干枯枯竭C.适当充沛干涸枯黄D.适宜充足干瘪枯萎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言行不不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曹操在正史的记载中颇受赞誉,而在《三国演义》中则被塑造成难以捉摸、复杂多面的形象。

湖南省长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1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1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1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漫溯.(sù) 青荇.(xìng) 赁.屋(lìn) 瞋.目(chēng)B.颓.圮(tuí) 篱.墙(lí) 攒.射(zǎn) 忤.视(wǔ)C.百舸.(gě) 寥.廓(liáo) 峥嵘.(róng) 鲰.生(zōu)D.火钵.(bō) 卮.酒(zhì) 濡.缕(rú) 创.伤(chuàng)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在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画外响起的那首《哭诸葛》真是长歌当哭....,演唱者刘欢也因为近乎完美的演绎收获无数好评。

B.“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虽已就义七个多世纪,但他为国殒身不...恤.的品德,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C.当前国际局势变幻莫测。

随着中国各方面实力的提升,许多国家都想与中国结为秦晋..之好..。

D.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D.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4.下列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湖南2021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湖南2021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湖南2021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展开全文湖南2021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和观念十分丰富,构成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一环。

《诗经》中直接出现“和”一词地方共 12 处,其内涵较为丰富,几乎涵盖了西周至春秋时期“和”的几种主要涵义。

但其“和”的意义不仅仅从在语词方面有体现,还蕴含在其整体艺术形象中的,表现在其所确立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上。

徐复观先生说,中国文化“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

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最早在《诗经》中得到最集中、最完整的体现。

睹桃花灼灼,即感女之青春和美艳(《桃夭》);观梅花盛开而衰,即悲青春和爱情之流逝(《摽有梅》);见风雨鸡鸣,则有亲人之盼(《风雨》)。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均成为诗人情感心灵的写照。

《诗经》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已非常成熟,这正是《诗》“和”之审美的重要意蕴所在,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理想和方式的形成,无疑也有重要意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早在《诗经》中就具备了基本的审美原型。

言《诗经》之“和”,我们还必须看到,《诗经》中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和关系把握,实与它所表现的人伦亲情和关爱是深刻统一的。

《诗经》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这不仅是一个人与自然的感情,心灵对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

那种本源于周代礼乐文化的对家族成员的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关爱,均在《诗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小雅·常棣》是最早歌唱兄弟友爱的诗;《大雅·灵台》则把君臣之乐渲染得无比温馨和谐;而《王风·葛藟》,表达一个孤儿孤苦无依,欲认他人做父母,皆得不到帮助、顾念和关怀,其语沉痛之至,又不忍卒读。

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C.念鬼(念:叨念) 又间令吴广(间:暗地里)
D. 卒中往往语(往往:常常) 皆指目陈胜(目:看着)
8. 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劳碌,渲染了战前的惊惶气氛。
B.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言行不一样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 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索。
C. 充溢功利色调的教化,只能培育出只有小聪慧而无大才智。
D. 一个连教化都得不到敬重的民族是很难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改病句的实力。考生首先要了解病句的六大类型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A. 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 故事告知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 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 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11. 请用“/”给【丙】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
非 独 射 也 为 国 与 身 亦 皆 知 之。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B.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写出了陈胜对民心的深刻洞察。
C.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表现了陈胜对天意的精确领悟和把握。
D.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生动地表现了陈胜的谋略所产生的奇妙效果。
10. 下面对《列子学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项,“凫水”中“凫”读为fú),“愧作”中“作”读为zu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句子默写
13.请将下面文段中引用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在古典文学的长河中,流淌着数不清的正能量。“出淤泥而不染。①_______________”透出的是品性高沾的正能量;“②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传递的是淡泊名利的正能量;“③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看到的是济世情怀;“④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听到的是忧乐心语;“人有悲欢离合,⑤__________,”安慰了多少离人!“沉舟侧畔千帆过,⑥_____________”,鼓励了多少后辈!“长风破浪会有时,⑦_____________”是重新扬起的希望,“人生自古谁无死,⑧______________”,是以死明志的决心。让我们诵读经典,滋养人生,传承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乙)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成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曰,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请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凫水(fū) 愧作(zà) 中流砥柱(dǐ)怏怏不乐(yāng)
B.惬意(qiè)骊歌(lí)相形见绌(xiāng) 梦寐以求(mèi)
6.下面句子中“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 )
A.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C.然足下下之鬼乎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7.指出下面括号中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 )
A.皆次当行(行:行军)会天大雨(会:恰逢)
B.或以为死(或:有的人) 楚人怜之(怜:爱戴)
C.念鬼(念:念叨) 又间令吴广(间:暗地里)
D.卒中往往语(往往:经常) 皆指目陈胜(目:看着)
8.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影。
C.“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几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9.下面对《陈涉世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体现了陈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与判断。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写出了陈胜对民心的深刻洞察。
C.“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表现了陈胜对天意的准确领悟和把握。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生动地表现了陈胜的谋略所产生的奇特效果。
10.下面对《列子学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11.请用“/”给(丙)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
非 独 射 也 为 国 与 身 亦 皆 知 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丙)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②。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列子.说符》)
注:(中)射中箭靶。②(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
A.适量 充分 干巴 枯槁
B.适度 充裕 干枯 枯竭
C.适当 充沛 干涸 枯黄
D.适宜 充足 干瘪 枯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曹操在正史的记载中颇受赞誉,而在《三国演义》中则被塑造成难以捉摸,复杂多面的形象。
B.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他们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C.香菱学诗体现了贵族女子附庸风雅的特点,更体现了一个诗性女子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的执着追求。
D.简·爱的人生理想体现在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呜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追溯(sù) 踌躇(zhù)囊萤映雪(ráng) 参差不齐(cī)
D.璀璨(càn) 亵读(dú) 咬文嚼字(juú) 气冲斗牛(dóu)
2.下列词请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繁弦急管 通霄达旦
B.怡然自得 联续不断 格物至知言行相顾
C.根深地固 豁然惯通 精血诚聚 一泻千里
D.起承转合 浩瀚无垠 顶礼膜拜 不可磨灭
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植物是能“说话”的。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续的喘息声。而一旦获得____________的阳光,或者接受__________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________的年轮、________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的抗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