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对比表

合集下载

5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5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导 入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从东北林海雪
原,到海南岛热带风光;从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
到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从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 牛羊成群的内蒙古高原,到浩瀚无垠的新疆沙漠、 戈壁滩……祖国大地姿态万千,风光无限。
我国地域辽阔。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
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内蒙古、新疆、宁夏和 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 甘肃西北部 山以北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 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 阿尔金山以南
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印象
秦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横亘在东部季 风区的中部,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冬季阻挡减弱 了寒冷干燥的西北风南下,夏季阻挡减弱了温暖 湿润的东南风北上,对东部季风区南北的气候产 生了巨大影响。
• 1、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 2、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 影响,即季风因素的影响。
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分布最接近?
0
800
界线B大致与多少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C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比较上面的几幅图片,我们可 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 致与1月0°等温线,与我国800mm等降 水量线,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相一致。 2、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 候因素。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界 线 与 图 中 哪 两 级 阶 梯 的 分 界 线 基 本 吻 合 ?

最新中国四大区域

最新中国四大区域

1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2北方地区341.自然条件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56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7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89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10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11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12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13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东1415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16山(山西)。

17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18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19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2021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22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2324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2526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27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28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29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30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中考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 第十四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中考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 第十四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6.★(2018·昆明)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
义的小卡片,有误的是
(D )Biblioteka 比较项目北侧南侧
1 月平均气温 <0℃
>0℃
年降水量 <800 毫米
>800 毫米
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气候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流量较小,汛期较短,
河流
流量大,汛期长,冬季无结冰现象
冬季有结冰现象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代号
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
Ⅰ 大致与 440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 夏季风或降水
Ⅱ 与我国地势第一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
地形
大致与我国 1 月二00℃℃等温线和 880000 毫米年等

气候
降水量线一致
知识点 2:秦岭—淮河一线(商务八下 P2~4,湘教八下 P2~5)[2022.22] 1.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人文差异
比较项目
北侧
耕地类型
旱旱地地
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粮食作物
小小麦麦、玉米
油料作物
花生
糖料作物
甜菜
南侧 水水田田 一年两熟或三熟 水水稻稻 油菜 甘蔗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小, 墙体矮而厚 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
传统饮食
面食
米饭
传统体育活动
滑冰、滑雪
游泳、赛龙舟
A.南方地区“坎儿井”星罗棋布 B.北方地区传统体育运动是滑雪 C.西北地区居民出行多使用小船 D.青藏地区可欣赏小桥流水人家
4.★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B.南方黑土地和黄土地广布 C.西北干旱的环境多内流河 D.青藏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是一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在这一环境中,地形、水文、农牧业、资源都具有独特性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河流
河流的发源地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草原、荒漠草原
区域
划分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位置
范围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划分
依据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以北
高寒草原
农业
特色
旱地农业
水田农业
灌溉农业
河谷农业
主要交通方式
陆路交通
水运
公路、铁路
公路
传统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专瓦房,
屋顶坡度大
帐篷
墙体厚实
主要
资源
煤、石油
水能资源
煤、石油
太阳能地热资源
牧区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四大地理区域特征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通常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

以下是对这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比较。

一、自然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等,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平原和高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和岭南等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3、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青藏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等地区,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为主。

二、人文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同时,北方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海派文化、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丝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等。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藏族、羌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

中国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各具特色。

北方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著称;南方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景观而引人注目;青藏地区以其神秘的高原山地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而令人向往。

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地域的国家,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令人惊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区域差异表现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区域差异表现

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的确定
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 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 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下面大家看看下列几幅图各是哪 个地区的景观:
西北荒漠 江南水乡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那么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这四大地理区域是按照什么标 准划分的呢?
1
“橘生淮南则为橘”的启示
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赏赐晏子饮酒。 宾主正尽兴,却见两个差吏捆绑着一个人来 到面前。楚王故意问:“被捆的人犯了什么 罪?”官吏说:“他是齐国人,犯了盗窃 罪。”楚王看着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本来 就善于偷盗吗?”
晏子知道这是楚王要羞辱自己的花招, 便回答道:“我听说:橘子树如果生长在淮 河以南,果实就是橘子,但是生长在淮河以 北,结出的果实就是枳。为什么呢?水土不 同。老百姓生活在齐国并不偷盗,到了楚国 就盗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吗? 楚王笑道: “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 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三江营 与长江
相连秦岭-淮河一线源自1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回答49页D图比较
南方冬季景观
2让同学思考秦岭-淮河南北两 侧差异,50页G表比较。
北方冬季景观
一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温度带 干湿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0℃以下
800mm以下 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 0℃以上
800mm以上 亚热带
湿润地区
2、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候因素。
比较上面的几幅图片,我们可以得出哪些 结论呢 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 0°等温线,与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以及 秦岭—淮河一线相一致。
2、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候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 河一线 秦淮一线: 1 ,一月零度等温线 2 ,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3, 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 4 ,湿润半湿润分界线 5, 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6 ,南北方分界线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位置范围 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 自然资源 大兴安岭、 贺 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我国最大,黑土为主,多沼 温带季风气候, 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 长 水文特征: 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① :抚、阜、鸡、鹤、泽,北部冻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我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 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 东北针叶林、 针 开、峰、大、阳、平、神、 兰山脉、 巴颜 国最平坦,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带,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明显融雪春汛) ,河流含沙量北小南 阔混交林, 黑土 平、兖、徐、淮。

油:大、 喀拉山脉以深厚)、黄土高原(世界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 400-800mm ,集中在 7-8 月,大部分属半湿 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黄河中下游落 辽、胜、华、中。

:鞍、北 东,秦岭、淮土质疏松,直立性强)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山东 润、半干旱区(东北东部为湿润区);夏季主要河流湖泊: 黑龙江 ( 松花江、 乌 叶阔叶林。

华北 迁。

:长。

②水能:白、 方河以北, 东部 丘陵、辽东丘陵。

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东北漫长严寒多苏里江 ) ,黄河(渭河、汾河 , 下游平原钙质土, 黄 丰、三、小、青、刘。

③季风区的北名山:“东岳”泰山(鲁) 、“西岳”华山(陕) 、“中 雪);主要灾害天气:冬季寒潮、夏季洪涝, “地上河”),海河,辽河,鸭绿江, 土高原黄土。

林:长、兴。

部地区。

岳”嵩山(豫) 、“北岳”恒山(晋) 。

华北春旱风沙。

图们江。

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水资源不足。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势最低,河汊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积温 4500℃水文特征: 水量丰富,汛期长,水 ①川气、盐, :六、天;-8000 ℃,一月均温 0° C 以上,冬温夏热, 位季节变化小; 含沙量小; 无冰期。

:莺、布; :石、纵横,湖泊密布,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三角) 东部季风区 、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 亚热带常绿阔珠江三角洲、东南丘陵(我国最大的丘陵)、四川盆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 马、冶、綦、攀。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

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

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