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练习题
(完整版)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_同步练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同步练习【课前预习】1.我国地域辽阔,根据各地、的不同和、的差异,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即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2。
根据风影响的范围将我国划分为区和区。
季风区以秦岭和淮河为界划分为地区和地区。
非季风区划分为地区和地区。
3。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是地区和地区的分界;大兴安岭是地区和地区分界.【课堂作业】单项选择题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2.秦岭—淮河一线的一月份平均气温大约是( )A.-8℃ B.0℃ C.8℃ D.4℃3.我国的某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的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山南是一年两熟,这座山脉是()A.天山 B. 阴山 C。
秦岭 D. 南岭4.下列各组省区中,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甘肃、宁夏、安徽、江苏 B.江苏、安徽、河南、辽宁C.陕西、甘肃、山东、广东 D.山东、北京、天津、黑龙江5.下列属于南方地区的地形区是()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C.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东北平原6.下列现象,只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北的是()A.林木茂密,四季常绿 B.河流汛期短,冬季结冰C.气温随季节变化 D.地表崎岖,高低不平7.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有关,能够有效减轻这种灾害性天气的人类活动是( )A.在农业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B.退耕还林、环草,营造防护林C.适当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D.不断开垦草场,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8.下列分别是南方与北方居民主食的是()A.大米、谷子 B.高粱、玉米 C.面食、谷子 D.大米、面食9.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②纬度较高,气温低③终年积雪,冰川广布④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事()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山东丘陵地区C.雅鲁藏布江谷地 D.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课后巩固】1。
初二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试题答案及解析1.上海的李华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到达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也是维吾尔族最大聚居区的路线是()A.①路线B.②路线C.③路线D.④路线【答案】B【解析】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读图可得,能到达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也是维吾尔族最大聚居区的路线是②路线。
【2】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准确观察并反映我国地势起伏状况的路线是()A.①路线B.②路线C.③路线D.④路线【答案】C【解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3】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叙述不正确的是()A.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小B.季风气候显著C.漠河是我国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D.气候复杂多样【答案】A【解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我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2.在旅行社推出的“丝路驼铃”的旅游路线中,下列景点不可能旅游的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B.敦煌莫高窟C.天山天池D.丽江古城【答案】D【解析】丝绸之路途径我国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故选D项。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主要旅游景点。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八下地理练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大致是(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2.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秦岭—淮河线没有穿过的是( )A.甘肃 B.江苏 C.安徽 D.山东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3~8题。
3.读图判断,秦岭—淮河线大致是哪两大地区的分界线( )A.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C.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D.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4.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 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B.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5.秦岭—淮河线以北和以南的河流相比,北方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 )A.水量丰富 B.含沙量更小 C.汛期更长 D.有结冰期6.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一条年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 A.1600毫米 B.800毫米 C.400毫米D.200毫米7.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植被8.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9.图中对话反映秦岭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是( )A.降水的差异B.气温的差异C.地形的差异D.土壤的差异10.下列山脉中,位于我国三个地理区域交界线上的是( )A.秦岭 B.昆仑山 C.祁连山 D.大兴安岭读图,完成11~14题。
11.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东侧河流为( )A.黄河 B.淮河C.长江D.珠江12.下列数据中,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A.5℃ B.8℃ C.-4℃ D.16℃13.下列数据中,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年降水量的是( )A.1000毫米 B.200毫米 C.680毫米 D.880毫米14.关于乙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以旱地为主 B.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C.属热带季风气候 D.河流无结冰期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C.秦岭—淮河一线 D.昆仑山—横断山一线2.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辽东丘陵 B.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关中平原3.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B.盛产热带作物,如橡胶、椰子、咖啡等C.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 D.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4.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B.气候湿润,降水丰沛C.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平坦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5.下列人文景观中,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水乡人家 B.窑洞 C.晾晒葡萄干的“荫房” D.蒙古包6.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7.下列叙述中,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①农田以旱地为主②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③赛龙舟为传统的运动项目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下列四组山脉中,属于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 B.天山山脉—阴山山脉C.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 D.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2.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平原、山地为主B.以丘陵、高原为主C.以高原、盆地为主D.以山地、丘陵为主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 B.温度较高 C.纬度较高 D.海拔较高4.自西向东,西北地区的景观依次是(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C.草原→荒漠草原→草原 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5.我国四大地理单元中,太阳能最丰富且多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是(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6.下列地区中,以放牧业为主的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西北地区C.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D.青藏地区、南方地区7.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湿热B.光热充足C.高寒D.冬冷夏热8.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藏北高原B.昆仑山区]、C.柴达木盆地D.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读图,回答1~6题。
50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原卷版)

5.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选择题我国幅员辽阔,甲地区有“苍茫林海”之美,乙地区有“温婉水乡”之美,丙地区有“雄浑大漢”之美,丁地区有“巍峨雪山”之美。
下图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区和乙地区的分界线是()A.秦岭一淮河一线B.黑河一腾冲一线C.干旱区与半干早区的分界线D.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2.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被称为“红土地”B.乙地区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C.丙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丁地区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a大致是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A.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B.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C.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D.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4.丁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湿热B.干旱C.冷湿D.高寒留学美国的刘博士学成后,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
于2019年5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海南。
为了解国内的发展现状,刘博士于同年6月5日开始,沿线路①②先后进行考察,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考察线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刘博士此次行程中,没有经过的地理区域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6.刘博士驱车沿路线①到达a地后,符合描述当地景观特点的是()A.杏花烟雨,水乡风光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C.雪山连绵,湖泊星罗D.金涛麦浪,千里飘香7.刘博士驱车沿路线②行进过程中,发现了自然景观大致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原因可能是()A.气温大致由东向西逐渐降低B.降水大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C.温差大致由东向西逐渐增大D.温差大致由东向西逐渐减小8.刘博士到达b地后,品尝到了哈密瓜、葡萄等瓜果,觉得味道特别香甜,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昼夜温差大B.降水丰富C.日照时间短D.土壤贫瘠9.关于秦岭—淮河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士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B.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D.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10.下列四组语句描述的景观与之对应的区域,组合不正确的一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地区B.“小桥流水人家”﹣﹣南方地区C.“大漠孤烟直”﹣﹣西北地区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藏地区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练习题(含答案)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达标(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 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B.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青藏高原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2.下列区域属于不同级别的,并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A.省(自治区)、市(直辖市)、县(自治县、市)B.温带、亚热带、热带C.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D.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二)综合题观察“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在图中相应位置填注: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界线与我国的哪条山脉、河流走向大体相一致?3.请用直线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如图中用字母表示)与其主导因素连接起来:A a.气候因素B b.地形因素C c.夏季风的影响提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正确的)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划分与下列地理要求有关的是[ ]A.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大于或小于0℃有关B.与能否被夏季风影响有关C.与地形海拔高度是否高于3 000米有关D.与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800毫米有关2.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是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B.它们是我国1月平均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C.它们是热带地区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D.它们是我国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3.根据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下列几组自然事项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由于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大多结冰B.由于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C.这里的气候深受夏季风的影响D.由于降水量丰富,河流水量充沛(二)绘图题1.根据下列“中国三个经济地带表”,先用色笔绘出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然后按设计好的图例将三个经济地带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初一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试题

初一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试题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A.南岭B.秦岭——淮河C.黄河D.长江【答案】A【解析】秦岭—淮海一线,南北两侧气候有所不同,水文特征、植被类型、耕作方式以及主要农作物等有明显的差异,通常,将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是()A.山脉B.人口分布C.地理环境差异D.河流【答案】C【解析】我们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可将我国划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所描述的景观属于()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答案】D【解析】这是唐朝杜牧的《江南春》这首诗,诗里的意思描述的是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方水资源丰富,描述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象,故本题选D。
【3】②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答案】A【解析】②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从气候类型上来讲是温带季风气候,故本题选A。
【4】下列对②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多为旱地,农作物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三次B.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一年收获两次至三次C.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大豆D.河流含沙量小,水量大【答案】A【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故本题选A。
【5】我国②地区共有的自然特征()A.河流都有较大的含沙量B.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D.都属于半湿润地区【答案】C【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并非所有的河流都有较大的含沙量,如我国东北地区,由于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北大兴安岭等地区由于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湿润地区,故本题选C。
七年级地理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1课时)练习题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1课时)练习题中图版一、基础达标1. 在元朝时北京被称为什么()A.大都B.中都C.燕京D.北平2. 北京的下列建筑,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A.颐和园B.天坛C.十三陵D.中华世纪坛3. 关于北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冬冷夏热,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B.大致位于116°E、40°SC.由于北京处于干旱地带,无河流流经D.北京市处在华北平原北部,北面、西面多山4. 北京的四合院“大门开往东南角,西北方向筑高墙”,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习惯5. 关于北京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B.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C.濒临渤海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6. 在北京随处可闻的国粹是()A. 越剧B. 昆曲C. 京剧D. 秦腔7.下列关于北京地理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A. 位于我国北方地区B. 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C. 背靠群山,面向渤海D. 燕山、太行山和东北平原的结合部二、综合提升1. 读北京及其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问题.(1)从纬度位置判断,北京位于北回归线______;天津在北京的______方向.(2)在一年中,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月,此时正是澳大利亚的______(季节),北京的气温年较差约为______.(3)一年中,北京降水最多的月份是______,与广州相比,北京全年降水总量______(多或少),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相比,北京降水的季节变化______(大或小).(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雨变化不大.)《首都北京》(第1课时)同步练习答案一、基础达标1.答案:A.2.解析: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有颐和园、故宫、八达岭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十三陵等.而中华世纪坛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故选项D符合题意.答案:D.3.解析:北京市大致位于116°E、40°N,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北面是燕山,西面是西山,属于半湿润地区,有潮白河、永定河等河流流经,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选项D符合题意.答案:D.4. 解析:北京四合院规模小的只有一院,受气候的影响,多为南北走向,有前(外)后(内)二院,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进入大门,迎面在外院东厢房的山墙上筑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答案:B.5. 解析: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北部是燕山,西部是太行山,东南部距渤海150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答案:A.6.解析:在北京随处可闻的国粹是京剧.故选:C.7.解析:北京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在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被河北省环抱.答案:D.二、综合提升1.解析:(1)从纬度位置判断,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天津在北京的东南方向.(2)如图,在一年中,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 7月,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正是澳大利亚的冬季,图中7月最高气温约28°C,1月最低气温约-2°C,气温年较差约为30°C.(3)如图,一年中,北京降水最多的月份是8月,与广州相比,北京全年降水总量少,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相比,北京降水的季节变化大.答案:(1)以北;东南;(2)7;冬季;30°C;(3)8月;少;大.。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测试题

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一、选择题1•我国某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阳为主,这条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B.昆仑山 C.秦岭 D.大兴安岭2•我国的国丄幅员辽阔■因纬度位置、海拔和海陆分布等自然地理因素不同,造成地区之间自然差异。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根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的不同,我国大致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而积最大的是A.北方地区区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通运输方式C.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以陆运为主方地区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到三熟B.南方地C.西北地D.青藏地区B.水运是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交D.南4•读图,完成小题。
中向U人地知区域图(1)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A.秦岭淮河B.南岭- ——长江 C.秦岭一一黄河D・南岭一一珠江(2)乙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主要发展( )A.渔业B.旱作农业 C.畜牧业 D.水田农业(3)丙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植被茂密B.,夏季低温 C.干旱少雨 D.河网密布(4)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畜种是()A.温州水牛B.三河马 C.哈萨克羊D・耗牛5.有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四北多季节性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B.青藏“高寒”的自然特征,多大河发源地C.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常绿阔叶林D.南方地形复杂.有“聚宝盆”柴达木盆地6•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是(A.秦岭淮河B・400亳米等降水量线 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D. 200亳米等降水量线7•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国家绿肺”之称,也被尊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我国山脉众多,图中甲、乙地区代表地区的景观正确的是()A.甲地区农出多为水甲地区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C.乙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有结冰现象8.南、北方分界线大致和下列地理界线相吻合的是()A.1月0°C等温线B.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C.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亳米年等降水量线(1)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界线的是()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秦岭一淮河一B.D.乙地区河流多D. 400B. 一月份0°C等温线9•读图,回答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3.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地理差异。
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温度带)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年等降水量线。
(4)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等温线,该线以北河流会结冰,以南则不会。
(5)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气候和气候的分界线。
(6)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地区和地区的分界线。
(7)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和(植被)分界线。
(8)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和(耕地类型)分界线。
(9)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
注:秦岭为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而秦岭-淮河线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和(河流)一致。
4.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5.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第级与第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6.我国四大区域图完成以下问题
(1)用代表以下地理事物的字母填图。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其中跨经度最宽的地区是,气候最温暖湿润的。
(填名称)(2)①是(山脉)②是(河流)
7.连线
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
西藏自治区南方地区
北京西北地区
上海青藏地区
8.绘制四大地理区域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