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的初步知识知识点及对应习题
测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测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测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有哪些?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测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测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测量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第1题~第19题。
每题1.0分,满分19分)1、( )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A.地球自然表面B.大地水准面C.参考椭球面D.水准面2、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D.以上都不对3、我国城市坐标系是采用( )。
A.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B.大地坐标系C.平面直角坐标系D.任意坐标系4、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B.平面直角坐标C.坐标和高程D.高斯坐标5、经度的取值范围为( )。
A.0°~90°B.0°~180°C.0°~360°D.-90°~ -90°6、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时其整平工作( )。
A.只需要进行精平B.只需要进行粗平C.精平、粗平均须做D.精平、粗平均不需做7、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看清十字丝B.看清远处目标C.消除视差D.以上都不对8、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
A.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B.提供一条水平视线C.使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轴D.以上都不对9、水准仪安置符合棱镜的目的是()。
A.易于观察气泡的居中情况B.提高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精度C.保护管水准气泡D.以上都不对10、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转动C.不动D.以上都不对11、当经纬仪竖轴与目标点在同一竖面时,不同高度的水平度盘读数()。
A.相等B.不相等C.有时不相等D.有时相等12、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轴D.以上都不对13、在经纬仪照准部的水准管检校过程中,大致整平后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把气泡居中,当照准部旋转180°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 )。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库 .doc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库第一章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
4、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轴。
5、标准北方向的三类有、、。
6、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7、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km。
8、通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9、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km。
10、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其反方位角为。
11、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
12、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取值范围为。
13、已知A点高程为14.305m,欲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中间,在A尺读数为2.314m,则在B尺读数应为m,才能使B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14、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布局上。
精度上。
程序上。
15、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m。
16.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7. 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的水准原点高程值为。
1985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高程值为。
18.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19. 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B点在高于大地水准面100m的水准面上,则A点的绝对高程是 ,B点的绝对高程是。
20.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单选题1、我国最先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
A.1956黄海高程系B.1956年黄海高程系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D.1980国家高程基准2、建国后我国最早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
A.1954北京坐标系B. 1954年北京坐标系C.1985西安坐标系D. 1980年西安坐标系3、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A.x轴,向东为正B.y轴,向东为正C.x轴,向北为正D.y轴,向北为正4、在以()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初中物理测量的初步知识及参考答案

测量的初步知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在国际单位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__,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在测量长度时,要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要达到的_______________,然后再根据测量要求选用____________.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2.有两个测量数据分别为28.4厘米和50.30厘米,试判断:(1)第一个数据测量时所用工具的分度值是________,准确值是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__;(2)第二个数据测量时所用的工具的分度值是_______,准确值是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_.3.填出下列数据的单位: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70_____;一张报纸的厚度约8×10-4 ______;一枚壹圆硬币的厚度约2×103_____;圆珠笔的长度是0.135_____;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80________. 4.单位换算: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微米,合________米;万里长城约6700千米,合___________厘米;一张纸的厚度为71微米,合________毫米.房间面积85米2=_______分米2=_____厘米2纸箱体积1.60×104厘米3=_______分米3=________米35、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经我国有关专家测量改为8848.13m,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可以判断测量的精度达到_______.6.小明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衣柜高为1.998m,后来将此尺与标准米尺对照,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有1.002m,则衣柜实际高度为_______________.7.某同学测得物理书内150页的厚度是5.4毫米,则每张纸的厚度应是_________微米.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的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__cm,细钢丝的直径是_________mm。
初三物理测量的初步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测量的初步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质量约500 kg B.福州5月份的平均气温约50℃C.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 D.中学生跑完50 m用时约3s【答案】C【解析】中学生的质量约50 kg,A错误,不符合题意;福州5月份的平均气温不会达到50℃,如果达到50℃,那最高气温就更高了,B错误,不符合题意;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人坐在课桌最舒适的高度,C正确,符合题意;中学生跑完50 m用时约3s,这比优秀运动员跑步的速度还快,D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考点】质量的估计;气温的估计;长度的估计;速度的估计2.如图甲所示读取物体长度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填写相应字母),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温度是℃。
【答案】(1)B 92;【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与物体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读数时视线与物体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正确。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乙所示温度计显示温度是92℃。
【考点】长度的测量和温度计的读数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B.天平使用C.温度测量D.断开电源【答案】A【解析】①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度线相垂直;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同时必须使用镊子取放砝码;③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必须使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④使插头断开电源时,不能直接牵拉导线.A、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方法正确.操作正确;B、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错误,应该“左物右码”,另外不能直接用手抓取砝码.操作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是错误的.操作错误;D、使插头断开电源时,应该手拉插头,断开电源,不能直接牵拉导线.操作错误.【考点】量筒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常用测量工具或实验器材的操作或使用,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平时只要勤于动手、善于观察,就能正确解答.4.写出以下二种仪器的读数:⑴如图(a)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
测量学基础知识(1-120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120题)1.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通过平均水准面2. 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 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南北方向的纵轴为x轴,以东西方向的横轴为y轴。
5. 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经度、纬度和绝对高程。
6.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
7.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 100平方千米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8. 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
9.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6371 km。
10. 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顶的绝对高程为 8848.13 m。
11. 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12. 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所组成的角度。
13. 测量工作的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14. 测量学的任务是测绘和测设。
15.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16. 由坐标纵轴线北端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7. 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18.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0°或360°。
19. 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直线定线。
20. 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 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21. 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22.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23. 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真北方向的夹角。
24.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180°。
测量学试题+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1、概念: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2、知识点:(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5)高程系统(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一、名词解释:1。
简单: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
中等: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
偏难: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测量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水准面:假设某一个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而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大地水准面: 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叫大地水准面。
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叫大地水准面。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投影就是设想将截面为椭圆的一个圆柱面横套在旋转椭球外面,并与旋转椭球面上某一条子午线相切,同时使圆柱的轴位于赤道面内,并通过椭球中心,相切的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
然后将中央子午线附近的旋转椭球面上的点、线投影到横圆柱面上。
再顺着过极点的母线,将圆柱面剪开,展杨平面如图1-3所示,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又称海拔 相对高程:在局部地区,也可以假设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假设高程或相对高程。
水平面:即静止的海洋面延伸通过大陆和岛屿所围成的闭合曲面.。
参考椭球:参考椭球--形状、大小一定,且经过椭球定位的地球椭球称为参考椭球。
坐标正算:若已知点A 的坐标xA,yA,直线AB 的水平距离SAB 及坐标方位角AB ,欲求直线另一端点B 的坐标B B y x ,,这就是坐标正算问题。
方位角 :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直线定向:确定一条直线的方向称为直线定向。
二、选择题1.任意高度的平静水面( C )水准面。
A 都不是B 都是C 有的是2.不论处于何种位置的静止液体表面( A )水准面。
A 并不都是B 都称为C 都不是3.地球曲率对(B)的测量值影响最大。
A距离B高程C水平角4.在小范围内的一个平静湖面上有A、B两点,则B点相对于A点的高差( C )A >0B <C =05.大地水准面( C )参考椭球面。
A 亦称为B不同于 C 特定情况下可以称为6.平均海水面( B )参考椭球面。
A是B不是 C 近似于三、简答与计算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一切测量工作都必须随时检查,杜绝错误。
初中物理力学考点和典型例题答案详解

初中物理力学考点和典型例题答案详解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习题1】一把钢尺在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O℃时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的长度数值比实际长度( )(条件开放)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答案】因为钢尺的温度降低,尺收缩,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应选A。
【习题2】想测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请设计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方法来测量,分别需要甩什么器材?(策略开放)【分析】本题可用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解答。
【答案】方法一:需白纸一张、铅笔、刻度尺。
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沿此直线滚一周,用刻度尺量出直线的起、始点的长度即是硬币的周长,将此值除以π,则得直径。
方法二:需三角尺两个、刻度尺一只。
按图所示,用直尺测出两直角边间的距离d,即是硬币的直径。
【习题3】要测量出一只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你能设计几种测量方法?(策略开放)【分析】本题可利用各种辅助工具进行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测量解答。
【答案】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碗的边缘某点作一记号,从这一点起沿直线的一端滚动一周,记下滚到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直线上起点到滚到位置的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2)取一条弹性不大的细软棉线,绕过碗口一周,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棉线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习题4】如图1—2 a所示,一个瓶内装有体积为V的酒,现给你一把直尺,如何测出酒瓶的容积大约是多少?(条件开放)【分析】利用液体的形状可改变的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先用直尺量出瓶底到液面的高L1(图 a),即装酒部分的高度,然后将酒瓶倒置,再用直尺量出液面到瓶底的高度L2(图b),即瓶内空余部分的高度。
设瓶的容积为V',瓶底的面积为S,酒的体积为V,则:故酒瓶的容积为:V'=V+L2s=V+L2×V/L1【习题5】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适合跳远项目测量用的刻度尺是( )(条件开放) A.分度值为1mm、量程为1m的刻度尺B.分度值为1m、量程为10m的刻度尺C.分度值为1cm、量程为10m的刻度尺D.分度值为1dm、量程为1m的刻度尺【分析】考查学生对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情况,A、D两选项的量程1m太小了,不合要求;B选项的分度值是1m,相对于跳远来说不易测量精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图2
测量的初步知识
【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m ),其它单位km 、dm 、cm 、mm 、μm 、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①基本工具:刻度尺;②精密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正确使用:
①会选: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分度值;
②会放:尺要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
③会读:视线正对刻度线,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
④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二、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主单位:立方米(m 3)其它单位:dm 3、cm 3、mm 3、L 、mL 。
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3.量筒的正确使用:①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视线要与液面齐平
三、测量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
2.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
错误可以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采用精密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对应训练】
1.单位换算:8.5m = cm ; 36000nm = km 15cm 3= m 3。
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 、B 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
条 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 。
3.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图2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 〕
4.如图3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所作的步骤如下:
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栓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C.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①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填步骤前的序号)
②写出求木块体积的公式,即V= = cm3
图3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6.把一根刻度尺均匀但不准确的直尺跟标准直尺进行比较,当两尺零刻度线对齐时,不准确尺的30.00cm刻度线正好与标准尺的29.50cm刻度线平齐,由上面读数可知标准尺的分度值是。
若用不准确的直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15cm,则用标准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 cm。
7.有一个量程为1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套简单的方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必要的方法、步骤,并将路程表达出来。
测量的初步知识(参考答案)
1.850 3.6×10-8 1.5×10-5 2.B 3.35 3.A 4.A V3-V2 15 5.C 6.1mm 14.75 7.a.用卷尺测出自行车前轮的周长L;b.推车从家到学校,数出自行车前轮转动的圈数n;c.路程s=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