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品的课税

合集下载

第9章商品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

第9章商品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
1.关贸总协定(GATT) 2. 世界贸易组织(WTO)
第9章商品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
9.1 总协定(GATT)

关税税率协调的主要内容是关税税率减让。目前,世界性的关税
减让有两大类:一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在《世界贸易组织协议》 (其前身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1995年1 月《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开始取代《关贸总协定》)的框架内进行的 多边互惠减让;二是发达国家根据普惠制原则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 的特别关税减让。
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应一视同仁,不能有所歧视。

为解决普惠制与最惠国待遇条款相悖的问题,1979年东京回合结
束时,缔约国全体通过了所谓的“授权条款”,即“缔约各国可以撇
开《关贸总协定》第一条各款的规定,给予发展中国家差别和更加优
惠的待遇,而不将这种待遇给予其他缔约国”。
第9章商品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
9.1 关税制度的世界性国际协调
第9章商品课税的国际税 收问题
2020/11/27
第9章商品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
9.1 关税制度的世界性国际协调 • 9.1.1 关税税率的世界性协调 • 9.1.2 完税价格审定方法的世界性协调
第9章商品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
9.1 关税制度的世界性国际协调 • 9.1.1 关税税率的世界性协调
商品课税的世界性国际协调,是指由世界各国普遍参与的非 区域性商品课税制度的协调。关税税率的协调是世界性关税制度 协调的核心问题。
它是通过最惠国待遇条款来实现的。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关贸总协定的基石。最惠国待遇即一缔约国对来
自或运往其他国家的产品所给予的利益、优待、特权或豁免,应当立
即无条件地给予来自或运往所有其他缔约国的相同产品。

财政学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

财政学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

财政学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引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财政学作为研究政府的财政行为与经济关系的学科,对税收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中,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是财政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财政学的角度探讨商品和劳务的课税原理、税种和税率的选择以及税收的效应等方面展开。

课税原理基本原理商品和劳务的课税是基于财政学中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便利原则。

1.公平原则:税收应当根据纳税人的能力进行征收,即所得水平高的纳税人应当缴纳更多的税款,实现税收的公平分配。

2.效率原则:税收征收应当尽量减少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影响,减少不必要的扭曲效应,避免对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3.便利原则:税收征收应当简化征收程序,减少征税成本,方便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

类型和范围商品税商品税分为两种形式:增值税和消费税。

1.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商品的每个环节的增值作为税基进行征收的税种。

增值税是一种间接税,纳税人是商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中的各个经营者,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增值税的税率通常根据不同的商品类别进行差异化设定,以满足公平和效率原则。

2.消费税:消费税是以商品销售额作为税基进行征收的税种。

消费税直接加在商品销售价格上,由消费者支付。

消费税通常用于鼓励或抑制特定品类的消费,根据商品的环境影响、奢侈程度等因素设定不同的税率。

劳务税劳务税是针对劳务收入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

1.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劳务收入征收的税种,根据个人的收入水平和来源进行分类征税。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通常采用累进税率,即收入越高,税率越高。

这样能够从高收入人群中获取更多的税收,实现税收的公平分配。

2.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是对个人劳务收入征收的一种附加费用。

社会保险费用用于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社会保险费通常由个人和雇主共同承担,根据个人的劳务收入水平进行计算。

税收的效应经济效应税收对经济产生一系列的效应,包括资源配置效应、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等。

税收负担转嫁原理分析,对某种商品征税后,他的价格会升高

税收负担转嫁原理分析,对某种商品征税后,他的价格会升高

税收负担转嫁原理分析,对某种商品征税后,他的价格会升高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

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是明显的,而与商品及商品价格关系不密切或距离较远的所得课税往往难以转嫁。

如对个人财产和劳动所得课征的税收一般只能降低个人的消费水平,无法转嫁出去。

对各类企业课征的法人所得税尽管存在转嫁的渠道,如提高本公司商品的售价,降低或延迟增长雇员的工资或增加劳动强度,以及降低股息和红利等等。

但这些渠道并不畅通,或者会受到企业雇员和股东的强烈反对,或者受制于社会供求关系变化情况,都难以实现。

②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社会中大量的商品生产和销售都处于竞争状态中,商品价格的确定最终取决于供求关系,而税负转嫁自然与供求弹性有关。

一般来说,供给弹性较大的商品,生产者可灵活调整生产数量,最终使其在所期望的价格水平上销售出去,因而所纳税款完全可以作为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转嫁出去。

而供给弹性较小的商品,生产者调整生产数量的可行性较小,从而难以控制价格水平,税负转嫁困难。

同理,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其价格最终决定于卖方,也可以顺利地实现税负转嫁;但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买方可以通过调整购买数量影响价格,税负转嫁比较困难。

如果把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考虑,则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容易转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税负转嫁困难。

在极特殊的情况下,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则往往由供给和需求两方共同负担税款,税负转嫁只能部分实现。

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税负转嫁必然引致商品价格的升高,若另外的商品可以替代加价的商品,消费者往往会转而代之,从而使税负转嫁失效。

但若一种税收课税范围很广,甚至波及同类商品的全部,消费者无法找到价格不变的代用品时,只好承受税负转嫁的损失。

商品课税的特点

商品课税的特点

(一)增值税 1、增值税是对从事 商品生产、经营的企业 和个人,在产制 、批
发、零售的每一个周转
环节,以产品销售和营 增值额是指企业和个人 业服务所取得的增值额,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新创 按统一或差别税率课征 造的那部分价值 。 的一种税。
增值税的特点:第一,一种
商品多次课征中避免重复征税; 第二,增值税采取道道课征的方 式,可以使各关联企业在纳税上 互相监督;第三,增值税的课征
1课征普遍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3实行比例税率4计征简便5商品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退性6商品课税较易转嫁一增值税1增值税是对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在产制发零售的每一个周转环节以产品销售和营业服务所取得的增值额按统一或差别税率课征的一种税
第一节
商品课税
商品课税是泛指所有以商品为征税对象的税类。
与商品流转环节相适应,税收额
的大小不受流转环节多少的影响; 第四,企业组织结构变化兼并或分解都不影响增值税 额,有利于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第五,增值税有利 于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对于出口需要退税的商品可以
实行“零税率”。
2、增值税的类型
①生产增值型
②消费增值型
③收入增值型
3、增值税计征方法
①加法 ②减法 ③扣除法
商品课税也称流转税或流转额是指由于商品或劳务的交换活动而发生 的货币金额。
一、商品课税的特点
1、课征普遍 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3、实行比例税率
4、计征简便
5、商品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退性
6、商品课税较易转嫁
二、商品课税主要税种

税收的分类

税收的分类

税收的分类一、按课税对象1、流转税:以商品生产流转额和非生产流转额为课税对象,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

2、所得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

另外,国家给予了两档优惠税率:一是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按20%的税率征收;二是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

3、财产税: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

4、行为税: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税。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屠宰税和筵席税都属于行为税。

5、资源税:对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我国现行税制中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都属于资源税。

二、按计税依据1、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面积、件数)为依据,按固定税额计征。

从量税实行定额税率,具有计算简便等优点。

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2、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一类税。

从价税实行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收负担比较合理。

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和各种所得税等税种。

三、按与价格的关系1、价内税:税款在应税商品价格内,作为商品价格一个组成部分。

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税种。

2、价外税:税款不在商品价格之内,不作为商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

四、按是否独立征收1、正税:与其他税种没有连带关系,有特定的课税对象,并按照规定税率独立征收的税。

征收附加税或地方附加,要以正税为依据。

我国现行各个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农业税等都是正税。

2、附加税:是指随某种税收按一定比例加征的税。

例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在按照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同时,应当另按应纳税所得额的3%缴纳地方所得税。

该项缴纳的地方所得税,就是附加税。

五、按管理和使用权限1、中央税: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由地方政府征收后全部划解中央政府所有并支配使用。

商品课税的名词解释

商品课税的名词解释

商品课税的名词解释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商品课税是一种经济手段,用于向国家征收税款。

它是指对生产、流通或消费过程中所涉及的商品进行征税的一种制度。

商品课税是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用于调节经济,又可以用于满足政府财政需求。

一、商品课税的目的和作用商品课税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发展、资源调节和公平分配。

首先,税收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税收可以实现资源的调节,通过税收的优惠或者限制,调控市场供需关系,引导资源流向高效率领域。

最后,税收的征收和使用应该符合公平原则,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

二、商品课税的分类商品课税按征税主体可以分为国家税和地方税。

国家税是由国家政府负责征收的税种,包括消费税、增值税等;地方税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征收的税种,包括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还可以将商品课税分为生产税、流转税和消费税。

生产税是对生产环节中的税收,如资源税、烟酒税;流转税是对商品在流通环节中征收的税种,如营业税、关税;消费税是对商品最终消费环节征收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

三、商品课税的税基和税率商品课税的税基是指税收征收的依据,通常是以商品的货值或者利润为基础。

税收的税基决定了税收征收的范围和数额。

税率是税收征收的比例,是指对商品课税的百分数。

不同的税种和企业类型适用不同的税率,以实现税收征收的适度和公平。

四、商品课税的优化和问题商品课税作为一种经济手段,需要不断优化和改革。

像增值税改革就是一种优化措施,通过将多个税种合并为一个税种,实现简化征税程序,提高税收效益。

然而,商品课税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税率过高对企业发展不利,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投资意愿减弱。

另一方面,税收逃避和偷漏现象普遍存在,对税收征收形成一定的阻碍。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五、商品课税的国际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课税制度存在差异。

湘潭大学财政学课件-第11章我国现行税制

湘潭大学财政学课件-第11章我国现行税制

设税负完全转嫁。
增值税的税率和抵扣率均为17%,销售收入
额按照1000的数量递增,

理想型的增值税

免税的情况

免税
◎ ◎ ◎
政府税收收入减少170 农民负担进项税额170 农产品批发采购商:得利340
三、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当期进项税额 (二)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 务,按照销售额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入和规定的税率 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的计 算公式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2、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 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 者应税劳务。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 品。
例1.某粮油加工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厂 2009年5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从粮油供应公司购进小麦20万公斤,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140000元, 增值税税款为18 200元;该批小麦已验收 入库。 (2)从农民手中收购小麦10万公斤,填具 的经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上注明 买价为70000元。 该批小麦已运抵企业并 验收入库。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
● ●
商品课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所得课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税收制度
商品课税
一、商品课税的特征和功能

含义:商品课税泛指所有以商品为征税 对象的税类。 特征:课征普遍;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 转额为计税依据;实行比例税率;计征 简便。

商品课税

商品课税


减免税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①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
②避孕药品和用具;
③古旧图书; ④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⑤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要进口的设备;
⑦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⑧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 ⑨ 废旧物品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
增值额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商 品销售(或提供劳务)收入额大于购进商品 (或取得劳务)所支付金额的差额。

就各个生产单位而言,增值额是这个单位的 商品销售额或经营收入额扣除规定的非增值性质项目 后的余额。
非增值性质项目
从理论上讲是指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的原材料、 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从实践看,往往与理论有差别,因为各国考虑到 各自的财政状况,各国法定非增值项目通常可大 可小,不完全等于理论上的非增值项目。

理解什么是非应税项目
非应税项目
——指提供非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 销售不动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4)、混合销售行为 ①含义
混合销售行为。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为
所谓“一项销售行为”指纳税人的同一个生产经营项目 所谓“非应税劳务”指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外的劳务
②混合销售行为是征增值税还是征营业税?
3、增值税的类型
根据课税对象范围大小(销售收入—法定非增值性质项目),增 值税有三种类型
课税对象
销售收入-原材料、辅助材料
生产型的增值税
燃料、动力等投入 的中间性产品价值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折旧) 销售收入-上述投入的中间性产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ight-Burden):政府征税引起的社会福利损 失大于政府获得的税收的数额。 通过无差异曲线或补偿需求曲线可以对商品税 的超额负担加以考察。
使用无差异曲线度量商品税的超额负担
商品2
a
H
b
c
H’
Q22
Q21 Q23
p1 (1 )
p2
税收收入GE2
G
I2
p1
p2
超额负担 E2 N = ME3-G E2
销项税额=应税销 适售用额税率
(2)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因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 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一台售价为14625元的电脑的增值税结构
原材料生产者
销售额
5000
销售额对应税额 ① 850
缴纳税额 ① (A) 850
电脑生产厂
销售额
9000 进货 5000 + 850
销售额对应税额 ②1530 ① 进项税额 850
如何用最小的超额负担来征收商品税?
二、最优商品税
如何用最小的超额负担来征收商品税?
假设李英消费X、Y和闲暇l。如果X的价格为Px,
Y的价格为Py ,l的价格为w,李英的时间禀赋 为 ,又T 假设李英所有的收入用于购买X、Y, 则,
w(Tl)PxXPyY
劳动所得 所得运用
时间禀赋的价值:
wTPxXPyYwl
消费者
支付总额 14625
缴税总额 ④ (A) +(B) + (C) + (D)= 2125
假设销项和进项适用税率均为17%
一台价格为14625元电脑各环节的增值税
金额 环节
原材料生产商 电脑生产商 批发商 零售商 消费者
销售额
5000 9000 11000 12500 支付: 14625
销项税额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 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 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资格认定,不作为小规模纳税人, 依照条例有关规定计算应纳税额。
认定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权限在县级以上国家 税务局机关。
3.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征收率 为考虑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公平,将其征收率 统一定为3%。 4.零税率 适用于出口货物(通过退免税方式实现)
(四)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 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 劳务,按照销售额或应税劳务收入和规定的税率计算 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三)增值税税率
1.基本税率:17% 适用基本税率的应税项目: (1)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进口货物(下述适用13%的货物除 外); (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2.低税率: 13% 适用低税率的应税项目: (1)农业产品; (2)粮食、食用植物油; (3)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 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4)图书、报纸、杂志 (5)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总额税(lump sum tax)的超额负担为零
商品2
a
H
b
c
H’
Q22
Q21 Q23
p1 (1 )
p2 G
I2
E2
N
p1 p2
M
I1
E3
总额税 = 等价变化
E1
C
B’
O
Q12
Q13
Q11
B 商品1
使

价格 a


S

线 度 量 税
ps f
p0 ps g
j E
i


D

b

q1 q0
数量

1.销售货物。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指有偿提供相应的劳务服 务性业务。
3.进口货物。指从我国境外移送至我国境内的货物。
(二)增值税的纳税人
1.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1)纳税人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 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人。
699320
2.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不含 增值税的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能抵 扣任何进项税额。其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计税销征 售收 额率
3.含税销售额的换算(价外税)
公式中,销售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 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不包括收取的 销项税额。因此,含税销售额要按下式换算:
(2)小规模纳税人
指经营规模较小、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提 供准确税务资料、实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 纳税人。
确定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
(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从事 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 人,年应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
(2)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 元以下。
计税销售额= 含税销售额 1+增值税税率(或 率征 )收
(五)出口退税制度
出口退税的理论基础——消费地税 原产地原则与消费地原则下税收效应比较
按照征税的不同环节,对商品流转过程征收的间 接税,可以分为产地税(起点税)和消费地税(终点 税)。产地税是在生产地对商品销售所征收的间 接税。消费地税是在消费地对商品销售所征收 的间接税。产地税和消费地税对国际贸易产生 不同的税收效应。
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大连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宁波 安徽 福建 厦门 江西 山东 青岛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深圳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2009分地区国内增值税收入情况
21390412
17741282
单位:万元
4718840
缴纳税额 ② - ① (B)680
批发商
销售额
11000 进货 9000 + 1530
销售额对应税额 ③ 1870 ② 进项税额1530
缴纳税额 ③ - ② (C) 340
零售商
销售额
12500 进货 11000 + 1870
销售额对应税额 ④2125 ③ 进项税额1870
缴纳税额 ④ - ③ (D) 255
补偿需求曲线显示的超额负担
每单位商品X的价格
pc a
三角形 E1cE0 的面积显示了补偿 需求曲线下,税收超额负担的大
小与补偿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
d
Px (1)
E1
S′
px b
E 0
E0
S
c
马歇尔需求曲线
希克斯补偿需求曲线
D
D'
关于补偿需求曲线的讨论
请参见【美】沃尔特·尼
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 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 第119-121页,北大出版 社,2008年版。
第八讲 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
商品税的超额负担 最优商品税 增值税 营业税 消费税
商品和劳务税,简称商品税,也称流转税, 是指在生产、流通或服务过程中,以商品 和劳务的流转额(或数量)为课税对象的 课税体系。
中国主要的商品税税种:增值税、营业税、 消费税、关税。
一、商品税的超额负担
超额负担的定义(Excess Burden, 或 Dead-
假设对X、Y、l征收同一比例的从价税t,因X、Y、
l价格的变化,上式调整为:
w T (1 t)xX P (1 t)yY P (1 t)wl
1 1twTPxXPyYwl
wT下降到 1 wT 1t
以同一税率课于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商品上的税收 相当于总额税。
The Ramsey Rule
总超额负担最小化的条件是各种商品的 边际超额负担相等。
q1
q0
商品X的年产量
补偿需求曲线与一般需求曲线的区别
1
S E 1 c E 0
px 2
1 [ p (1 ) p ] x 2
1 p x 2
xpxp
x p p x
x
x p
p
SE1cE0 1 2px pp1 22px
以三角形 的 E1cE0面 积 表 示的税收的超 额负担与补偿 需求弹性和税 率的平方成正 比。补偿需求 弹性越大,税 率越高,征税 带来的超额负 担越大。
M
E2
I1 等价变化ME3
N
E1
E3
C
B’
O
Q12
Q13
Q11
B 商品1
商品税的超额负担
超额负担既然是政府征税后,消费者减少对征 税商品的需求量而引起的,那么,如果商品的 需求量不因征税而发生变化,征税还存在超额 负担吗?
商品2 H
Q21 H’
p1 (1 )
p2
I1
E1 I2
E2 Q22
a
p1 p2
增值税的理论构建
增值税消除了在销售的中间环节和最终环节对同 样的投入反复征税。
与对公司利润税相比,增值税更符合利益原则。
如何计算增值部分?
生产全过程
收据
增值税
环节1(小麦)农场主 环节2(面粉)面粉加工厂 环节3(面包)面包加工商 环节4(劳务)零售商
消费者面临的最终价格 所有价值的增加额
0.2 0.2 0.3 0.1=0.3-0.2 0.47 0.17=0.47-0.3 0.55 0.08=0.55-0.47 0.55
原产地税与消费地税比较
同一税率下
假设A、B两国都生产商品Q,在税率统一为t 征税前,商品Q在A国和B国的价格分别为PAQ和PBQ,那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