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
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通用5篇)

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1信手翻阅陶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时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源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源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师将这种高尚的追求化为一种行动就是不断地读书,读古人圣贤书,读经典的文本,在古人经典的思想里遨游,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体会。
陶老师说,“在我的记忆里,就一直没有和书疏离过”“以书为伴,以读为乐”“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甚至成了审美追求,特别是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是背诵,几乎没有停止过。
”陶老师特别注重了对孔子精神的研究,也正是因为数十年不断地对经典作品的广泛涉猎,潜心地钻研,陶老师才具有了温温尔雅的大师一样的儒家风范,除此之外,陶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编辑记者工作的热爱,更是养成了一种优秀的品格,宠辱不惊,泰然自若。
这本书是陶老师的讲演录,共分三部分,分别是《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
其中《打点幸福人生》主要是讲人的自身修养,《孔子的精神世界》则主要是讲陶老师几十年研究《论语》的成果和心得。
本文不作详细介绍。
我重点向大家介绍第一部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
这部分共分九讲,分别是:第一讲《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第二讲《读书走向:取法乎上》;第三讲《诵读内容:古今中外经典》;第四讲《疏离浮躁,淡泊名利》;第五讲《读书教学相得益彰》;第六讲《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第七讲《读书与思考同行》;第八讲《经典诵读的思考与行动》;第九讲《终身幸福的文化之旅》。
这九讲按主要内容我把它归纳为三个大问题,即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第一、教师为什么要读书?陶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学习《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2篇)

学习《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更是学生们的朋友、辅导员和依靠。
如何面对职业疲惫、处理学生情绪、促进班级凝聚力,是每一位班主任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阅读《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下面我将分享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告诉我们班主任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
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班主任需要学会倾听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困扰和压力,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书中提到了班主任要有温暖的心灵和强大的责任感,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次,书中强调了班主任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教育方法,设计有效的教育措施。
例如,书中提到的“情绪激发教育”和“以生活经验教育为核心”的方法,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育。
这些方法都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再次,书中也提到了班主任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智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
班主任要关注教育前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和交流会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成为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班主任要善于与家长和社会沟通和合作。
与家长的良好沟通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而与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班主任要有开放的思维和积极的心态,主动与家长和社会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最后,书中也提到了班级管理和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
建设一个和谐、团结的班级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之一。
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倡导正面的班风班纪,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书中提到的一些班级活动和班级会议,都能够帮助班主任提高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精选5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精选5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1最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名为《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
看了王三阳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我的收获极大。
王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当然,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师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
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
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等等。
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

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篇一」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范文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范文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家访、班级纪律卫生等,一天忙得团团转。
有人说过:“小学班主任太累了,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干得比牛还累。
”似乎都说到了班主任的心坎儿里,但我想说,做班主任是幸福的!接下来,我想跟大家一同分享我的班主任工作心得!当我第一次以班主任的身份走进班级时,我用微笑告诉每一个孩子,我爱你们每一个人,我的.眼睛里有你们每一个人,结果,孩子们的眼睛里有了我!当我第一次接到一个全校都认为很乱的的班级时,我首先调整我的心态,因为我相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哪怕他只比昨天进步了一点点!结果,我和那帮“猴子”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当我第一次接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时,我更是满怀信心将孩子们当做是一颗颗小小的幼苗潜心培育!我想说,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心态首先要放好!要有爱心!从阳光面开始!在顺中前行!孩子在成长阶段,作为班主任要对其进行养成教育:就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年龄很小,是规范行为的最好时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是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平日里利用早读和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多提醒、多鼓励,多表扬,树立榜样!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令我感到欣慰!我是幸福的!另外我们还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要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说教师是园丁,但教师的工作不是剪冬青,也不是培育转基因的大豆和高粱,而是让玫瑰成为最灿烂的玫瑰,让青松成为最挺拔的青松!正如新课标中提出的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同时,在我多年带班的经历中,我一直把握一个原则“不抛弃,不放弃!”无论这个班集体多么不好,既然接了,我就有义务将他们带好;无论这个学生多么调皮招人讨厌,我都会用我的真诚和我的爱心去感化他,帮助他进步,因为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愿望’。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通用12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通用12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通用12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1一、享受付出平日里我们陀螺似的度日:找个别学生谈话,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参加教研活动,开会,和家长见面,期末质量调研。
全身每一个细胞都紧张,饭吃不香,觉睡不着,心理疲劳,幸福指数降到了最低点。
而事物是辨证的统一,仔细想想,身为教师在辛苦之余还是有很多的甜蜜。
幸福来自教师的付出。
当一个基础差的学生在你的耐心教育和鼓励下取得很大的进步时,那时候,你心底的喜悦会油然而生,洋溢全身,那是一种外人所体会不到的幸福。
正如陶行知所说;“看学生天天成长,从没有知识变成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看它开花、看它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真诚的回报。
要做一个快乐的教师,不仅要将教学当作职业,当作事业,更要当作一种乐趣,才可以从根本上激励自己,感染学生,去热爱工作。
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一个把教育当事业的老师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由于忙于学校的教导处的事务,往年都是教一个班的数学,今年我自己要求教两个班,许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想不开,把自己弄得那么辛苦,我觉得并不辛苦,在课堂上给学生上课,学生喜欢上我的的课,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我们辛勤的付出,换回来的是学生对你的爱,我的第一届毕业生经常会打电话给我,每到节日的时候发信息给我,每年的暑假和寒假一群孩子相约来我家聚聚,就在前一个星期,刚刚升入初中的孩子们期中考结束,就陆陆续续来到学校来看你,郑元茹发信息告诉我这次期中考试全段第一,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二、享受阅读和反思把教学工作看作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会厌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求知就在我们生活中。
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文中提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必须每天都阅读和思考。
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过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
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总结反思5篇

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总结反思5篇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总结反思1时光如流水,在平淡与忙碌中,不知不觉,一学期就要结束了。
这一学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欣喜,看到了孩子在成长。
对于一个二年级的班主任来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可以自由思考的空间,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
下面就我本学期的德育工作做如下总结:一、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正是接受各方面教育的最佳时机,除了学习,我想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
因此我利用每周一的班会,做不同主题的教育。
此外,我还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平时的生活和课堂学习中,把教学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
和其他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所担负的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更重。
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
”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孩子,影响尤为突出。
因此,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时刻刻,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到”。
比如,要求学生做到上课不迟到,在平时,我就做到上课从不迟到。
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那么我也会主动跟学生问好,说“谢谢你”之类的礼貌用语,孩子也会自然地用礼貌用语来回答我。
这样的一种正面影响一定能有益学生的发展。
三、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能力,我尝试让班级管理成为大家的事,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也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能力。
因此尝试以下的做法:1、由小组负责清洁卫生。
卫生由每个小组负责,采用轮流值日的方法,选好卫生小组长,不同成员分派不同的任务,按照值日工作的顺序进行打扫卫生,打扫完毕后,将卫生用具放回原位,由组长负责检查值日情况。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最近我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感触颇多。
最主要的是被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好学的习惯以及他敬业的精神所感动。
“渴望快乐,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
但是,在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师行业,职业倦怠情绪大有人在。
在重重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精神空间越来越狭小,常感身心疲惫心力憔悴,在这种情况下,又何谈幸福。
人人渴望幸福,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又有许许多多的烦恼,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为了孩子们,也为了自己,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要有自己的文化存款“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幸福地活着。
是的,陶老师将他思考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所得,引导老师们读书写作,从而唤醒了老师们感受幸福的能力,使老师们走上了终生幸福之旅。
去感悟“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的幸福境界。
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
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
陶老师告诉我们他读书的一个重要体会就是:“经典为伴,幸福一生”。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
其次,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宁静致远。
同时,经典诵读还可以使你宠辱不惊。
再次,经典诵读还可使人气质高雅。
我的感受是多读书、读好书,阅读经典,享受读书的幸福。
二、要充满自信,体验成功。
陶老师认为自信者的心理状态在任何境况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只要始终充满自信,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遭遇多少波折,最终就一定能够成功。
陶老师60岁了还在读书背书,并且他认为他的记忆力非但不比10年前减退,反而有了不少增强。
他认为通过背诵,激活大脑,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出现奇迹。
在英语的教学中,有时候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背诵。
在要求学生背诵的同时,自己也和学生一起背,与学生比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
幸福班主任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

幸福班主任的心得体会幸福班主任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幸福班主任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幸福班主任的心得体会1听“做幸福的班主任”的报告会,让我感受到很多共鸣,引发了我许多的思考,获得了很多方法和指导。
报告内容虽然没有耳目一新的炫丽,有的是已经早就知道并且自己也已经运用到了,有的甚至还有争议;但是它涉及到的面非常广,细节非常多,对于我时常遇到的困惑她们给出了引发我思考的诠释。
听这次报告给我最深刻、最宝贵的东西是他引发了我许许多多的思考。
在我看来,有让我思考的东西是很幸福的,在思考中进步。
其次是让我得到一种肯定的信息:对于我正在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自己坚持的做着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是很幸福的。
再次,听报告后能够和大家一起交流各自的看法、体会,大家共同为一件事业而并肩奋斗,为一个共同的目的而努力,让我有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般的快乐,这种快乐很幸福。
现在就把我的体会呈现出来,与大家交流。
我渴望我们交流能够达到“由一个点子变成数个点子”的多赢效果。
(一)幸福取决于心态。
心理学上双胞胎哥哥和弟弟的故事,老太太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卖扇子的故事都给我们同样的启迪:心态最重要。
当班主任几年来,我觉得收获大的一个方面就应该有心态上的改变。
要有幸福感,就应该有热爱生活的心态,就应该有积极阳光的人生观、价值观。
幸福从心态开始,优秀也是从心态开始;你想拥有幸福才可能幸福,你想要变得优秀才可能优秀。
当有抱怨和困惑的时候,换一种心态来看待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生活。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教好,如果都教好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没有坏人了,警察、监狱都可以不存在了。
当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只要能够问心无愧,也就释然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心得体会从事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了,每天从家到学校,面对一群群年少的学生,忙着处理一件件永远做不完的事情,做班主任的幸福感在哪里呢?从反感做班主任到适应做班主任,再到慢慢从中找到乐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渐渐体会到,班主任的幸福感源于学生的成功和学生对班主任的真情回报,源于教育教学的成就,源于家长社会的信任,源于豁达的生活态度和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
在张万祥主编的《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里,我真实感受到了书中那16位知名青年班主任浓浓的幸福感,为他们的管理智慧所折服,更为他们的豁达心态所触动。
在这本书里,他们奉献出了他们最精彩的探索,他们最深刻的感悟,他们最动人的业绩,他们最美丽的人生轨迹,他们最真挚的忠告。
在这里,我与这些青年班主任一起“享受做班主任的幸福”,领会“班主任,活出自己的精彩”,学习“轻轻松松做班主任”的秘诀,聆听“让学生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真谛,“经历‘红孩儿’的教育百味”,学习“打造班级文化名片”,“为学困生‘雪中送炭’”的方法,体会“用心灵润泽心灵”的真经,思考“教师阅读走向哪里”……从这本书里既可以感受到这些功成名就的知名班主任当年败走麦城的尴尬,也看到了他们从重重错误中怎样跌跌撞撞走出低谷,成为了幸福的班主任。
以下是学习笔记。
一、走进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
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经历都不一样,他们的观念、行为也会不尽相同,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去了解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心灵润泽心灵。
班主任是用心灵润泽心灵的事业,用真心、真情润泽学生的同时,也提升了我们自己生活的质量。
郑学志老师说:“人要有一颗善于感恩的心灵。
感恩的最大好处,不是在于我们改变了别人,而是在于拯救了我们自己的心灵,它使我们从自怨自艾、处处不满中解脱出来。
”“用生命感受生命,我们在传递生命的正能量,也提升了我们自己的生存境界。
只要你细心观察了你的学生,细心关心了他们的生活起居,细心解决了他们的思想问题,你的班级就能够非常成功,你的人生也就会非常成功。
”
二、让班级活动成为学生欢迎你的桥梁
走进学生的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那么班主任要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呢?除了多鼓励、多表扬、多正面引导,不断激起学生的进取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之外,还要通过一些方式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在实践中增强效果。
李迪老师的方法之一就是“组织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意义深远,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这样概括的: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
首先着手班级文化建设,让班级文化建设适合自己的学生,与
他们的精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里都留下学生思考的痕迹。
其次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了经验,增进了和老师之间的融洽。
既开动了脑筋,又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做好主题班会的召开。
每一个主题班会都是针对学生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来设计的。
在班会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认真准备、参与。
有针对性、趣味性、多样性原则的班会,解决了实际问题,很受学生欢迎。
三、让学生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班级里的学生很多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他们在班级里默默无闻,不惹事生非,所以我们老师要让学生有存在感,让他们感觉到“我很重要”。
而这需要我们班主任去重视。
班主任不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和快乐,才能对学生情深似海、丹心一片。
班主任要以积极和热情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以欣赏和感恩的心态对待社会,只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自己严格要求、为人表率,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并从中体验到收获人才的快乐和幸福。
陈宇老师的“集体生日会”“按照学号的顺序和学生聊天”,设置各种平台促学生发展——班级工作招标制、悬赏分认定方案与玫瑰卡、班级工作各司其职、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事务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习惯了在课间十分钟到教室看着学生,静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情和动态,借以了解学生的想法,给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