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电信院移动通信1-3章作业
通信信号分析与处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通信信号分析与处理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概率是衡量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指标,其值介于-1和1之间。
()参考答案:错2.随机试验E的可能结果称为样本,不可再分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所有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
()参考答案:对3.样本空间的完备性是指样本空间必须包含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的基本结果。
()参考答案:对4.对随机试验而言,样本空间给出它的所有可能的试验结果,事件描述了所关心的具体情况,而概率给出每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则(样本空间,事件,概率)称为概率空间。
()参考答案:错5.如果我们把某事件看成“结果”,把产生这个事件的条件看成是导致这个结果的可能的“原因”,则可以形象地把全概率公式看为“由结果推原因”;而贝叶斯公式则恰好相反,其作用在于“由原因推结果”。
()参考答案:错6.()表示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而()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如果试验次数足够多,那么()具有稳定性,且趋近于事件()。
上述内容的空格中依次填入()参考答案:频率,概率,频率,概率7.相应于概率对应的概率空间,条件概率对应()。
参考答案:条件概率空间8.对于随机变量X和Y,存在()参考答案:对于任意常数c和b,有E[cX+bY]=cE[X]+bE[Y]9.有许多随机变量,它们是由()的随机变量的综合影响所形成的,而其中每个因素作用都很小,这种随机变量往往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或者说它的极限分布是正态分布。
参考答案:大量的互相独立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两个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不能是负数。
第二章测试1.严平稳随机过程一定是宽平稳随机过程,但宽平稳随机过程不一定是严平稳随机过程。
()参考答案:错2.当随机过程同时满足数学期望为常数和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时,称该随机过程为宽平稳随机过程。
()参考答案:错3.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和协方差函数为偶函数。
()参考答案:错4.相关时间越大,这说明随机过程随时间变化越缓慢。
移动通信第三章答案

P1322、解: 10W=10dBW=40dBm>10dBm补:若某发射机发射功率为100W (瓦),请将其换算成dBm 和dBW 。
如果发射机的天线增益为单位增益,载波频率为900MHz ,求出在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 处的接收功率为多少dBm? 解: 100W=20dBw=50dBm法一:自由空间损耗L=32.45+20lgF+20lgD=71.5dB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 处的接收功率=50dBm-71.5dB=-21.5dBm法二: 2682100*410*90010*3*1*1*1004⎪⎪⎪⎪⎭⎫ ⎝⎛=⎪⎭⎫⎝⎛=ππλd G G P P R T T R610*0.7-≈W≈-21.5dBm4、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d 为d =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e R =8500km ,故4.12d =4.1264.1km=≈5、某一移动信道,传播路径如课本97页图3-3(a)所示, 假设d 1=10 km ,d 2=5 km ,工作频率为450 MHz , |x|=82 m , 试求电波传播损耗值。
解 先由式(3 - 13)求出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Lfs 为[Lfs ]= 32.44+20lg(5+10)+20lg 450 = 108.986dB由式(3 - 21)求第一菲涅尔区半径x 1为m d d d d x 14.47101510101056667.033321211=⨯⨯⨯⨯⨯=+=λ 式中,f c =λ=,c 为光速,f 为频率由图 3 - 4 查得附加损耗(x/x1≈-1.74)为20.5dB, 因此电波传播的损耗L 为[L ] = [Lfs ]+20.5 = 129.5dB (129~130数值都正确)6、某一移动通信系统, 基站天线高度为100 m , 天线增益Gb=6 dB ,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3 m ,Gm=0 dB , 市区为中等起伏地, 通信距离为10 km , 工作频率为150 MHz , 试求:(1)、 传播路径上的损耗中值;(6分)(2)、 基站发射机送至天线的功率为10 W ,试计算移动台天线上的信号功率中值。
移动通信作业及答案

移动通信作业及答案第⼀章1. 何为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优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少有⼀⽅在移动中(或者停留在某⼀⾮预定的位置上)进⾏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和⾏⼈)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线电台和有线⽤户)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的优点:主要在于其移动性,可以随时随地的进⾏信息的交换和传输。
(1)频谱利⽤率⾼,有利于提⾼系统容量(2)能够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通信系统的通⽤性(3)抗噪声、抗⼲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强(4)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络管理和控制(5)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6)可降低设备成本和减⼩⽤户⼿机的体积和重量2. 单⼯通信与双⼯通信有何特点?各有何优缺点?答:单⼯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轮流⼯作、设备简单、省电、只允许⼀⽅发送时另⼀⽅进⾏接收;优点:设备简单、省电。
缺点:通信的时间长、使⽤不⽅便。
双⼯通信的特点:收发信机可以同时⼯作、使⽤⽅便,电源的消耗⼤;优点:使⽤⽅便、收发信机可以同时⼯作。
缺点:发射机总是⼯作的,电源消耗⼤。
3. 常⽤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哪⼏种类型?答: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绳电话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分组⽆线⽹,GPRS 通信系统,N-CDMA 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等第⼆章15 信号通过移动信道时,在什么样情况下遭受到平坦衰落?在什么样情况下遭受到频率选择性衰落?答:如果信道带宽⼤于发送信号的带宽,且在带宽范围内有恒定增益,且线性相关,则接收信号就会经历平坦衰落过程;如果信道具有恒定增益和线性相位的带宽范围⼩于发送信号带宽,则该信道特性会导致接收信号产⽣频率选择性衰落。
16 简述快衰落、慢衰落产⽣原因及条件。
答:快衰落产⽣原因:信道的相关(相⼲)时间⽐发送信号的周期短,且信号的带宽B s⼩于多普勒扩展D B ,信道冲击响应在符号周期内变化很快,从⽽导致信号失真,产⽣衰落。
信号经历快衰落的条件是:s cs D T T B B ><慢衰落产⽣的原因:信道的相关(相⼲)时间远远⼤于发送信号的周期,且信号的带宽B s 远远⼤于多普勒扩展D B ,信道冲击响应变化⽐要传送的信号码元的周期低很多,可以认为该信道是慢衰落信道。
哈工大信号与系统第三章术后作业答案张晔

fltnzlults因为是bniif.c EJ.siunwndttjErsincnwtsdt品奇这是咋求的求锯⻮信号ftkocnejnmtcniiffme则⼴哻f则fits品蕊ei哔世这是利⽤指数表示求三⻆函数形式下的⽐⼆ffctldt.FI ff aniiffmcoscnwtgdtiifl ttEjcoscnwtydttf奇㷒依然为奇则为0⼆if Ewscnwtdt2元ㄨ103kHz 6.128X 2X106t1间隔ME巺⼆㗟s不4112X1066.28106带亮13乺烈烈6nfzxi14三次诮波11批t 10⽐红__2.12Et E 4i 1lCniÈffme atdtfcne atdttffze.at dt其中ain⼆弦表ǏF试⻦扣与fun的傅⽴叶变换Fifn Filmfit Alum ut沙井控ult.int坷同样将fun表示⼀下⼆是cult ultt t Al ul ti Ultt则Fl funk Ftw ejwto詏们对于la 来说原因为三⻆以及余弦之积inn则n 01wtionjtoiw zuScilE 2对于⼼来说原⼆Sin 5元右侧的相当于则Sachi ii nl ócw 5元-01W 5到vivre怎么看出来的ht利⽤时域积分把原函看成积分原⽐⽐出⼀吐动deno 个吢砟⼼ólug201W e iwi nameÍjmjw⼆⽆以costing tisinihgznwilosciugtisin int器nomaunt jw求的傅⾥叶变换利⽤傅⾥叶变换的定义式求FlwkfofneiTltftltgeiwtdt.ttcu.int Fxi Eij w W2t恐器加⼀兜圜篮圝噬部⼆品ceiwte Mtice2N.ie可以应leine全部转化为⼼sin之形成三吉xzcoswth.zwszwtfw.zsinz.ru为了求得⽴叶级则要利⽤原tniiFocwilninw.F4从⽽cnet.to cnn.in代⼊上式中则代⼊到了覃⽴叶级数的公式中funÍcneimt⼀H求⼼的傅⾥叶交换则Rcntawhn HIM⼆舙⽅站1jhntl 然后求输⼊信号的得主叶交换在⼀个周期内P fltsejwtdt in哭⼏⼆T T teiwtdtiwlteiwt jeiwtsiEijiMn D 求fun的傅⽴叶级数90i hits dtf.li灬i1第⼀次分布积分⼜弄错了duty卡twsnwitdt ijtwscnw ndt lnwdwscnwnliw.co scnwtsi ǜǐ⼆声n.dz cost 哔_sinc 哔⼆前211叮n华⼆则no 时IAN则An 有加上n 为偶iq ⼥终900则⼈品㹷n 为奇彘流iiwiwiwj.ws对fun 进⾏傉⽴叶交他fun为奇函数外an sc.no求dni ǐǕsincnwmdt.lu 笇d n ⾔Ǖs in2巺七d t ⾔ǜ则所求即为flat fun 不⽤合求iii nt1111111iinnnniiii。
移动通信一三四五章重要知识点(附答案)(1)

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者临时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上)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或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
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无线电台或有限用户)之间的通信。
2.近代移动通信的奠基人答:马可尼3.移动通信的五个主要特点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进行的○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4.几个重要专业名词:弥散损耗、阴影效应、多普勒频移、远近效应答:弥散损耗:阴影效应: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在运动的情况下,由于大型建筑物和其他物体对电波的传输路径的阻挡而在传播接收区域上形成半盲区,从而形成电磁场阴影,这种随移动台位置的不断变化而引起的接收点场强中值的起伏变化叫做阴影效应。
多普勒频移:当移动台以恒定的速率沿某一方向移动时,由于传播路程差的原因,会造成相位和频率的变化,通常将这种变化称为多普勒频移。
远近效应:移动通信是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的,移动台之间会出现近处移动台干扰远处移动台的现象,称为远近效应。
5.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分类:多址方式、工作方式、信号形式答:○1: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2: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3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6.单工、双工、半双工的特点答:○1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根据收,发频率的异同,又可分为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单工通信常用于点到点通信,这样的工作方式只允许一方发送时另一方进行接收○2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双工通信一般使用一对频道,以实施频分双工(FDD)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使用方便,但在电台的运行过程中,不管是否发话,发射机总是工作的,故电源消耗较大○3半双工通信移动台采用单工的“按讲”方式,即按下按讲开关,发射机才工作,而接收机总是工作的,基站工作情况与双工方式完全相同。
移动通信课后答案

移动通信课后答案移动通信是一门涵盖了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架构、无线传输等多个领域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够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技术和运营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的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第一章:移动通信系统概述1.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什么?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由移动终端设备、无线接入网络、传输网和核心网组成。
2. 什么是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指的是网络服务可以提供的区域范围,包括室内、室外、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的覆盖。
3. 列举几个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包括GSM、CDMA2000、WCDMA、LTE 等。
第二章:无线传输基础知识1. 什么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是指将整个通信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小区由一个或多个基站负责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2. 什么是频率复用?频率复用是指将一定范围的频谱资源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划分和分配,使得不同小区的信号能够在同一时间、相同频段内进行传输。
3. 请解释下面几个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的缩写:CDMA、TDMA、FDMA。
- CDMA:码分多址技术,是一种采用不同的码型来对用户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技术。
- TDMA:时分多址技术,是一种将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隙的技术,不同用户在不同时隙里进行通信。
- FDMA:频分多址技术,是一种将频率划分为不同的信道的技术,不同用户在不同频道上进行通信。
第三章:移动通信网络架构1. 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的作用。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是连接无线接入网络和传输网的重要环节,它负责处理用户的信号传输、用户鉴权和计费等功能。
2. 什么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漫游?漫游指的是移动用户在不同地区之间自由切换网络,并且能够正常通信和使用相关服务的能力。
3.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管理是什么?位置管理是指对移动用户的位置进行管理和跟踪的过程,以确保用户在不同位置能够接收到信号并进行通信。
哈工大移动通信第一次作业满分答案

第一章概述3、单工通信与双工通信有何区别?各自有何优缺点?答:1)区别:单工通信指的是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与发信,常用于点到点的通信,待机时双方设备的接收机均处于接听状态,其中A需要通话的时候,按下开关,关闭接收机,B进行接收;B通话时也将按下开关,关闭接收机,由A接收,从而实现双向通信。
双工通信则是指通信双方收发信机均同时进行工作,即任一方讲话都可接收到对方的语音。
2)优缺点:单工通信中收、发信机均可使用同一副天线,不需天线共用器,设备简单,功耗小,但操作不便,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通话断续现象;而双工通信中任何一方说话时都可以听到对方的语音,不需再按“按-讲”开关,十分便捷,但在使用过程中,不管是否发话,发射机总是处于工作状态,故电能的消耗会比较大。
4、无线信道有几种双工方式各自的特点及优点分别是什么?答:蜂窝网使用两种双工制式,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
1)频分双工(FDD):特点是通过两个不同的频率来区分收、发信道,对于发送和接收两种信号,采用不同频率来进行传输;与TDD相比优点是基站的覆盖面积大于FDD基站;移动台移动速度高于TDD移动台;发射功率受限小于TDD。
2)时分双工(TDD):特点是利用同一频率但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段来进行区分收、发信道,即对于发送和接收两种信号来说,采用不同时间(间隙)来进行传输。
与FDD相比优点是可以比较简单地根据对方的信号来估计信道特征;TDD技术则可以灵活地设置上行以及下行转换时刻,并且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上、下行明显不对称的互联网业务;此外还可以利用零碎的频段;不需要收发隔离器,只需要一个开关就可以了。
5、简述蜂窝网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各个阶段的特点。
1)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G):传输的无线信号为模拟量,利用蜂窝组网技术提高频率利用率,克服了容量密度低、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但频率利用率较低,通信容量有限,通话质量较差,且保密性差,此外由于制式很多,标准并不统一,互相不兼容,故不能提供非话数据业务和自动漫游服务。
移动通信习题与答案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概述 补充题 第二次作业:第二章电波传播 教材第6题 第三次作业: 第三章调制 补充题 第四次作业: 第四章抗衰落技术 补充题
第一章 概述----作业
查阅资料,列表总结下述系统的主要特点.
Items
AMPS
Frequency (MHz) Multip-access mode Duplex mode
zk3= zk1
接收端重传合并后的编码码率为1/3
补充习题 第二章 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作业
2.试比较10dBW,10W,及10dB有无差别? (1) W
w是功率单位。 (2) dBw
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单位, 可以认为是以1W功率为基准的一个比值 计算公式为:10log(功率值/1w) (2) dBm
x1 d1d2 d1 d2
3 108 450 106
10 103
5 103
15 103
47.14m
所以
x 82 1.7 x1 47.14
查表 3附加损耗为21dB,所以电波传播损耗为:
L Lfs 21 109 21 130dB
最大似然估计均衡器MLSE
例: 设传输信号为二进制序列, 信道系数为f=(1,1,1), 即滤波器有两个延时单元
(2)
如果要对进行解交织,首先将接收的序列
{b1, b3, b8, b4, b6, b11, b2, b7, b9, b5, b10, b12, b13, b15, b20, b16, b18,b23,b14,b19,b21,b17,b22, b24}
送入3×4的分组交织器(按列写入,按行读出), 然后再将输出序列送入2×3的分组交织器(按列 写入,按行读出). 则输出的序列恢复为原始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一章1-3单工通信和双工通信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优点:收发机可使用同一副天线,而不需要天线共用器,设备简单,功耗小。
缺点:操作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通话断续现象。
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收发机均同时工作。
优点:任一方通话时都可以听到对方的语音,没有按“按-讲”开关,双方通话想市内通话一样。
缺点:在使用过程中,不管是否发话,发射机总是工作的,故电能消耗大,这对以电池为能源的移动台是很不利的。
1-4无线信道几种双工方式各自的特点及优点分别是什么?频分双工(FDD)利用两个不同的频率来区分收、发信道。
即对于发送和接收两种信号,采用不同频率进行传输。
优点:快衰落对于FDD影响较小,FDD支持用户的移动速率高,能达到TDD的两倍甚至更高。
FDD可以借助频率选择性进行干扰隔离,系统内和系统间干扰小。
不需要复杂的网络规划和优化技术。
时分双工(TDD)利用同一频率但不同的时间段来区分收、发信道。
即对于发送和接收两种信号,采用不同时间(时隙)进行传输。
时分双工的优点:1.能够灵活配置频率,使用FDD系统不易使用的零散频段;2.可以通过调整上下行时隙转换点,提高下行时隙比例,能够很好的支持非对称业务;3.具有上下行信道一致性,基站的接收和发送可以共用部分射频单元,降低了设备成本;4.接收上下行数据时,不需要收发隔离器,只需要一个开关即可,降低了设备的复杂度;5.具有上下行信道互惠性,能够更好的采用传输预处理技术,如预RAKE技术、联合传输(JT)技术、智能天线技术等,能有效地降低移动终端的处理复杂性。
1-6 简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各阶段的特点。
蜂窝组网理论的提出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民用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增加,业务范围的夸大,有限的频谱供给与可用频道数要求递增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有效的频谱资源,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了小区制,蜂窝组网的理论。
(1)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0世纪7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了蜂窝小区和频率复用的概念。
1978年,贝尔实验室开发了先进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这是第一中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随后其他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
特点:这些系统都是双工的基于频分多址的模拟指示系统,其传输的无线信号为模拟量,利用蜂窝组网技术以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采用蜂窝网络结构,客服大区制容量密度低、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
但它也存在很多缺点:频谱利用率低,通信容量有限,通话质量一般,保密性差,制式太多,标准不统一,互不兼容,不能提供非话数据业务,不能提供自动漫游。
(2)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于模拟系统存在的缺陷,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应运而生。
1992年欧洲提出了第一个基于时分多址的数字蜂窝标准,随后美国提出了基于TDMA的IS-54和基于窄带的DS-CDMA的IS-95,1994年日本提出了PDC 系统。
其中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GSM系统和IS-95系统。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又出现2.5G系统,如GPRS/EDGE和CDMA2000 1x。
第二代系统是蜂窝数字移动系统,使原有系统具有数字传输的种种优点,并克服了模拟系统所存在的很多缺陷,话音质量和保密性能获得很大提高,而且可以进行省内、省际自动漫游。
(3)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的代表技术有WCDMA、CDMA2000、TD-SCDMA和WiMAX。
第三代系统工作在2000MHz波段,最大传输速率为2000Kb/s,是第二代系统的演进和发展,而不是重新建设一个移动网。
在2G的基础上,3G增加了强大的多媒体功能,不仅能接受和发送语音、数据信息,而且还能接受和发送静、动态如想以及其他数据业务;而且3G克服了多径、时延扩展、多址干扰、远近效应、体制问题等技术难题,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解决全世界存在的系统容量问题:系统设备价低,业务服务高质、低价,满足个人通信化要求。
(4)第四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4G是3G技术的进一步演化,代表技术有TD-LTE-Advanced和Wireless MAN-Advanced。
TD-LTE-Advanced的相关特性:a.带宽:100MHzb.峰值速率:下行1Gbps,上行500Mbpsc.峰值频谱效率:下行30bps/Hz,上行15bps/Hzd.针对室内环境进行优化e.有效支持新频段和大带宽的应用f.峰值速率大幅度提高,频谱效率有限的改进Wireless MAN-Advanced的优势如下:a.提高网络覆盖,改建链路预算b.提高频谱效率c.提高数据和VOIP容量d.低延时&QoS增强e.功耗节省1-10 简述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移动通信已经基本实现了人与人的互联,并正在实现人与互联网的互联,4G 技术使手机上网用户数量产生飞跃。
1. 在实现人与互联网的互联之后,人类将迎来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互联的物联网时代。
手机的应用将取代手机的技术成为移动通信领域的主角,开发手机新用途将是未来竞争的焦点。
宽带化、智能化、个性化、媒体化、多媒体化、环保化是世界移动通信发展的新趋势。
2. 关于手机的定位功能,不仅应该提供普通卫星导航仪的功能,还应该发送用户的地理位置,记录用户的行踪,当用户抵达目的地后,还应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3.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医疗设备将被大量嵌入SIM 卡,手机将能广泛的用于医疗保健领域。
4. “手机电子货币”将会越来越普及,不仅可以是支付系统实现无纸化,而且还可以代替银行卡,迎来“无卡化”时代。
5. 后4G 时代的移动通信,也将向着“个人通信”的目标大步迈进,是人类彻底摆脱现有通信网的束缚,达到无约束自由通信的最高境界。
第二章2-2发射功率为100W ,dBm :100W 10log =50dBm 1mW ⎛⎫⎪⎝⎭ dBW:100W 10log =20dBW 1W ⎛⎫ ⎪⎝⎭载波频率为f =900MHz ,收发天线间的距离为100m ,即d =0.1km ,当天线发射增益G T 为单位增益,即为1,接收天线的增益GR 也为1时,自由空间的传输衰减L =32.45+20lg f+20lg d771.535dB 1.4210L ==⨯T RP L=P -6T R 7P 100P ==7.0410L 1.4210W W =⨯⨯ 转换成dBm ,-67.0410=10lg 21.51T W P dBm mW ⎛⎫⨯≈ ⎪⎝⎭2-5 工作频率为800MHz ,则工作波长88310=0.375m 810λ⨯=⨯ 移动速度v =60km/h=16.67m/s由于移动终端背离激战运动,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夹角为=π∂ 多普勒频移()16.67=cos =-1-44.440.375d vf Hz λ∂⨯≈ 2.6 传输到移动台的信号不是单一路径来的,而是许多路径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
因为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所以各个路径电波到达接收机的时间不同,相位也就不同。
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叠加,有时是同相叠加而增强,有时是反向叠加而减弱。
这样接收信号的幅度将急剧变化,产生所谓的多径衰落。
多径延时与相关带宽的关系为1=,2Bc ττσπσ为rms 时延扩展2.7 对于一个固定的移动信道,存在一个固有的相关带宽。
当信号带宽大于相关带宽时,发生频率选择性衰落;当信号带宽小于相关带宽时,发生非频率选择性衰落。
2.8频率选择性衰落:是指传输信道对信号不同的频率成分有不同的随机响应,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的衰落不一致,引起信号波形失真。
频率选择性衰落是由信道中发送信号的时间色散引起的,当发送信号的带宽大于信道的相关带宽,由频域可以看出不同频率获得不同增益时,信道会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
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条件:S c B B <S T τσ<快衰落:当信道的相关时间比发送信号的周期短,且基带信号的带宽Bs 小于多普勒扩展时,信道冲激响应在符号周期内变化很快,从而导致信号失真,产生衰落,此衰落称为快衰落。
产生快衰落的条件:S C T T >S D B B <2.9 路径传输损耗中值的公式为(,)(,)(,)T bs m d d m m L L A f d H h d H h f =+--f =400MHz ,d =10km其中,自由空间传输损耗L bs 为32.4520lg 20lg 104.49bs L f d dB =++≈经查表可得:准平滑地市区衰减中值:(,)26m A f d dB =基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4b b H h d dB =-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0m m H h d dB =综上,市区准平滑地形的传播损耗中值:104.49+26+4+0=134.49T L dB =2.10以t=0时刻为固定延时参考,由公式得平均附加延时为()()00.01+10.1+20.1+51== 4.380.01+0.1+0.1+1kk kkk P s P τττμτ⨯⨯⨯⨯≈∑∑ rms 时延扩展为τσ()()()2222220.010+0.11+0.12+15==21.070.01+0.1+0.1+1kk kkk P E P τττ⨯⨯⨯⨯≈∑∑ 则 1.37s τσμ≈相关带宽为1=116KHz 2c B τπσ≈,若保证信号不发生频率选择性衰落,信号带宽应该小于相关带宽,所以该系统对AMPS 合适,对GSM 业务不合适。
附加题:1. 阐述无线信道中路径传输损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的特性及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并说明常见的用于描述多径衰落的模型都有哪些,区别是什么? 路径传输衰落:电磁波衰减随着移动台到基站的距离增大而增加,是大尺度衰落。
阴影衰落:当电磁波在无线传播路径上遇到起伏地形、建筑物、植被等障碍物时,在障碍物后面形成电波的阴影区,阴影区的电波信号场强较弱,移动台在运动中通过不同障碍物的阴影时,就会导致接收天线场强的变化,从而引起衰落。
阴影衰落的信号电平起伏是相对缓慢的,所以是慢衰落,也是大尺度衰落。
其特点是衰落与无线电波传播的地形和地物的分布、高度有关。
多径衰落:电磁波在传输路径上产生了反射、绕射和散射,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不是单一路径来的,而是许多路径来的多个信号的矢量叠加,这些信号相位是随机的。
因而接收信号同相叠加时增强,反相叠加时减弱。
特性表现在幅度的衰减和时延扩展,是小尺度衰落。
描述多径衰落的模型有:A .瑞利分布模型: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没有直射波路径,并且有大量发射,并且有大量的发射路径存在,且到达接收机天线的方向角是随机的(0-2π均匀分布),各个反射波的幅度和相位都是统计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