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3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

实验名称:水热法制备纳米TiO2水热法属于液相反应的范畴,是指在特定的密闭反应器中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体系,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加压而进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水热条件下可以使反应得以实现。
在水热反应中,水既可以作为一种化学组分起反应并参与反应,又可以是溶剂和膨化促进剂,同时又是一种压力传递介质,通过加速渗透反应和控制其过程的物理化学因素,实现无机化合物的形成和改进。
水热法在合成无机纳米功能材料方面具有如下优势:明显降低反应温度(100-240℃);能够以单一步骤完成产物的形成与晶化,流程简单;能够控制产物配比;制备单一相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容易得到取向好、完美的晶体;在生长的晶体中,能均匀地掺杂;可调节晶体生成的环境气氛。
一.实验目的1.了解水热法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掌握高温高压下水热法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和操作的注意事项。
3.熟悉XRD操作及纳米材料表征。
4.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热法的原理是:水热法制备粉体的化学反应过程是在流体参与的高压容器中进行,高温时,密封容器中有一定填充度的溶媒膨胀,充满整个容器,从而产生很高的压力。
为使反应较快和较充分的进行,通常还需要在高压釜中加入各种矿化物。
水热法一般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新配置的凝胶)作为前驱物,他们在加热过程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最终导致溶液过饱和并逐步形成更稳定的氧化物新相。
反应过程的驱动力是最后可溶的的前驱物或中间产物与稳定氧化物之间的溶解度差。
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10ml量筒;胶头滴管;50ml烧杯;高压反应釜;烘箱;恒温磁力搅拌器。
实验试剂:无水TiCl4;蒸馏水;无水乙醇。
四.实验过程1.取10mL量筒, 50mL的烧杯洗净并彻底干燥。
2.取适量冰块放入烧杯中,并加入一定的蒸馏水形成20mL的冰水混合物,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速度适中。
3.用量筒量取2mL的无水TiCl,缓慢滴加到冰水混合物中。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3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3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3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其原理是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利用水分子的特性,通过化学反应在溶液中制备纳米颗粒或纳米结构材料。
水热法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制备出高纯度、均匀分散的纳米材料。
此外,水热法还具有选择性、晶型可控、易于扩展等特点,因此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前处理和水热反应。
前处理包括各种表面活性剂处理、溶解剂选择、PH值调节等。
水热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
下面以制备纳米氧化物为例,介绍水热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准备所需的原料,例如钛酸四丁酯和乙二醇,同时在实验器具上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
随后,将所需的乙二醇加入容器中,并加热至80℃左右,将钛酸四丁酯缓慢地滴加到乙二醇中,同时通过磁力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接下来,调整溶液的PH值,一般采用氨水或盐酸进行调节。
通过控制PH值,可以调节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和颗粒的尺寸。
然后,将反应容器密封,加热至所需的温度,并保持一定的压力。
水热反应一般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反应器具进行操作。
在反应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溶液的温度和压力稳定,并定时采样进行分析。
最后,将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和洗涤处理。
一般通过离心和洗涤的方法,将纳米颗粒或纳米结构材料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利用特殊仪器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例如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
综上所述,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其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可以制备出高纯度、均匀分散的纳米材料。
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水热法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对于制备各种功能性纳米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讲解]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
![[讲解]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21bb39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6.png)
实验名称:水热法制备纳米TiO2水热法属于液相反应的范畴,是指在特定的密闭反应器中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体系,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加压而进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水热条件下可以使反应得以实现。
在水热反应中,水既可以作为一种化学组分起反应并参与反应,又可以是溶剂和膨化促进剂,同时又是一种压力传递介质,通过加速渗透反应和控制其过程的物理化学因素,实现无机化合物的形成和改进。
水热法在合成无机纳米功能材料方面具有如下优势:明显降低反应温度(100-240℃);能够以单一步骤完成产物的形成与晶化,流程简单;能够控制产物配比;制备单一相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容易得到取向好、完美的晶体;在生长的晶体中,能均匀地掺杂;可调节晶体生成的环境气氛。
一.实验目的1.了解水热法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掌握高温高压下水热法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和操作的注意事项。
3.熟悉XRD操作及纳米材料表征。
4.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热法的原理是:水热法制备粉体的化学反应过程是在流体参与的高压容器中进行,高温时,密封容器中有一定填充度的溶媒膨胀,充满整个容器,从而产生很高的压力。
为使反应较快和较充分的进行,通常还需要在高压釜中加入各种矿化物。
水热法一般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新配置的凝胶)作为前驱物,他们在加热过程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最终导致溶液过饱和并逐步形成更稳定的氧化物新相。
反应过程的驱动力是最后可溶的的前驱物或中间产物与稳定氧化物之间的溶解度差。
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10ml量筒;胶头滴管;50ml烧杯;高压反应釜;烘箱;恒温磁力搅拌器。
实验试剂:无水TiCl4;蒸馏水;无水乙醇。
四.实验过程1.取10mL量筒, 50mL的烧杯洗净并彻底干燥。
2.取适量冰块放入烧杯中,并加入一定的蒸馏水形成20mL的冰水混合物,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速度适中。
3.用量筒量取2mL的无水TiCl4,缓慢滴加到冰水混合物中。
水热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原理

水热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原理
水热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的原理是通过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利用水分子和溶剂分子的高度活跃性,使得反应物中的离子在水热反应的过程中重新排列和结合,最终形成目标产物。
具体原理如下:
1. 水热环境:水热反应一般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典型的反应条件是温度在100-200摄氏度之间,压力在1-3 MPa左右。
这样的环境使得反应物能够在水分子的催化下更快地进行反应。
2. 溶解反应物:将所需的反应物,如钛酸铅和钡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反应物溶液。
溶剂通常选择对反应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如酸、碱或氢氧化钠等。
3. 反应:将制备好的反应物溶液加入到高压釜中,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溶液中的离子发生迁移和重排,形成新的晶体。
4. 沉淀: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将高压釜冷却至室温,产物会经历一个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这是因为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导致产物退火结晶生成固态的BaTiO3纳米粉体。
通过水热法制备的BaTiO3纳米粉体具有高度纯净性、均匀性好、粒径小等优点,适用于丰富光电、催化及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实验3 葡萄糖水热法制备纳米碳球(包括两个)

实验2-1 葡萄糖水热法制备纳米碳球一、目的要求(1)熟悉葡萄糖水热法制备纳米碳球的方法,熟练掌握高温高压反应釜的组装与应用。
(2)熟悉并理解水热法的基本原理、特性,熟练使用反应釜,关注反应釜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炭微球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密度、高强度、高比表面积以及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
碳微球的形状和大小显著影响着其电学性能。
葡萄糖在水热条件下会发生许多化学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炭微球的增长似乎符合LaMer模型(见图4-2),当0.5 molL-1的葡萄糖溶液在低于140 C或反应时间小于1h时不会形成炭球,在此条件下反应后溶液呈橙色或红色并且粘度增强,表明有芳香族化合物和低聚糖形成,这是反应的聚合步骤。
当反应条件为0.5molL-1、160℃、3h时开始出现成核现象,这个碳化步骤可能是由于低聚糖之间分子间脱水而引起的交联反应,或者在先前步骤中有其它大分子的形成,然后形成的核在溶液中各向同性生长所致。
从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如葡萄糖的起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直接影响炭球的粒径分布,其中反应时间对颗粒粒径影响很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这些纳米炭球粒径从150nm(最初核的大小,实验所得到的最小的尺寸)生长到1500nm。
由葡萄糖水热法制备纳米炭球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实验过程中没有引入任何引发剂以及有毒溶剂,制备得到的炭球粒径均匀,大小可控,同时表面含有大量活性官能团,具有优良的亲水性和表面反应活性,可应用于生物化学、生物诊断以及药物传输领域,也可以作为制备核壳结构材料或者多孔材料的模板等等,具有令人欣喜的应用前景。
图4-2 水热法形成炭球的结构变化示意图三、实验预备葡萄糖,去离子水,95%乙醇;5mL高压反应釜,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抽滤装置。
四、实验过程1.材料制备用电子天平称取6g葡萄糖放入5mL反应釜内衬中,用移液管准确移取4mL去离子水(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0.78molL-1)加入到上述反应釜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葡萄糖全部溶解,然后装入反应釜中,用扳手拧紧反应釜,放入烘箱中。
水热法合成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参考内容
一维无机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制备族一维无 机纳米材料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水热法和溶剂热合成法是两种常用的方法。本次 演示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制备族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的过程和原理。
水热法制备族一维无机纳米材料
水热法是一种在密封高压反应釜中,以水为溶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 化学反应的方法。以下是水热法制备族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的步骤:
此外,可以深入研究二氧化锆纳米材料在催化剂、传感器、光学器件等领域 的潜在应用,为其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谢谢观看
3、表征方法
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能量散射光谱(EDS)和Brunauer-Emmett-Teller(BET)等方法对合成的二氧 化锆纳米材料进行表征。
实验结果与分析
1、颗粒大小与分布
通过TEM图像(图1a),可以观察到合成的二氧化锆纳米材料呈球形或椭球 形,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约为15 nm。
所需材料和设备的前期准备:需要准备反应釜、高温炉、测量仪器等设备和 二氧化硅、金属盐等原料。
水热法制备族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金属阳 离子会水合,形成水合离子。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合离子会逐渐分解,最终形成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制备过程和实验条件的选择:首先,将原料溶解在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然后,将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密封后放入高温炉中加热。加热过程中要控制温度 和压力,以获得高质量的纳米材料。
引言
二氧化锆(ZrO2)是一种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质的陶瓷材料,在高温下具有 良好的稳定性,且具有较高的硬度、韧性和抗腐蚀性。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 二氧化锆纳米材料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催化剂、传感器、光学 器件等。本次演示采用水热溶剂热法控制合成二氧化锆纳米材料,并对其性质进 行表征,旨在探讨其制备优化和潜在应用。
水热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水热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水热法制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方法。
3. 了解氧化锌纳米颗粒的表征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热法是一种在密封反应容器中,利用高温、高压条件,使前驱物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种方法。
水热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粒径分布均匀等优点。
本实验采用水热法合成氧化锌纳米颗粒,主要利用氢氧化锌作为前驱物,通过水热反应生成氧化锌纳米颗粒。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氢氧化锌(Zn(OH)2)- 乙二醇(C2H6O2)- 去离子水2. 实验仪器:- 高压反应釜- 电子天平- 磁力搅拌器- 超声波清洗器- 真空干燥箱-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衍射仪(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四、实验步骤1. 配制溶液:称取0.1g氢氧化锌,加入10mL去离子水,超声分散30min,得到氢氧化锌悬浮液。
2. 混合溶液:将氢氧化锌悬浮液转移至50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0mL乙二醇,搅拌均匀。
3. 加热:将混合溶液密封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
将反应釜加热至160℃,保持4h。
4. 冷却:关闭加热源,自然冷却至室温。
5. 离心分离:将反应后的溶液离心分离,弃去上层清液,得到沉淀物。
6. 洗涤: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去除杂质。
7. 干燥:将洗涤后的沉淀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60℃干燥12h。
8. 表征:采用SEM、XRD、TEM对制备的氧化锌纳米颗粒进行表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SEM分析:SEM照片显示,制备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呈球形,粒径约为100nm,分布均匀。
2. XRD分析:XRD图谱表明,制备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具有六方晶系结构,与标准卡片(JCPDS No. 36-1451)一致。
3. TEM分析:TEM照片显示,制备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呈球形,粒径约为100nm,形貌与SEM分析结果一致。
六、实验讨论1. 水热法合成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原理:氢氧化锌在乙二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锌纳米颗粒。
实验三-水热法制备纳米银立方体及光谱分析

水热法制备银纳米立方体及紫外光谱性能研究一、 实验目的1掌握水热法合成单分散银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2熟悉纳米银立方体的表征方法二、实验原理纳米银(Nano Silver )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
由于颗粒尺寸微细化,使得纳米银表现出体相材料不具备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等性质。
纳米银形貌和大小会影响其性质,所以可控形貌合成纳米银引起了广泛关注。
纳米银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纺织服饰、水果保鲜、食品卫生等领域。
本实验首先以[Ag(NH 3)2]OH 、葡萄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为原料,采用人们熟知的银镜反应,水热条件下合成银纳米立方体。
反应方程式如下:[Ag(NH 3)2]+ (aq)+ Br - (aq)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gBr(s) +2NH 3 (aq)(1)[Ag(NH 3)2]+ (aq) +RCHO (glucose) (aq)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g (NPs)+ RCOO - (aq) +2NH 4 +(aq) (2)反应流程如下:三、仪器与试剂试剂:硝酸银、氨水、去离子水、葡萄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抗坏血酸。
仪器:烧杯、容量瓶、电子天平、搅拌器、反应釜(25 m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 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离心机、离心管。
四、实验步骤1、溶液配制配制[Ag(NH3)2]OH 30ml :将0.51g ,0.003mol 硝酸银溶解于50ml 的蒸馏水中,向所配置的硝酸银溶液中低价1mol/L 的氨水溶液并剧烈搅拌,直至澄清,想所[Ag(NH 3)2]OH 葡萄糖、HTAB Silver Nanocubes反应 离心 收集配置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100ml实验现象:滴加氨水过程中,溶液先变浑浊,然后逐渐变澄清配制葡萄糖溶液20ml: 将0.36g, 0.002mol的葡萄糖溶解于50ml的蒸馏水中,搅拌溶解,100ml定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热法制备ZnO纳米棒
10092629 朱晓清
10092632 蒋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热合成方法。
2、掌握晶体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压强是高压釜内填充度、温度的函数,提高压强会提高成核速率,有利于粉体的产生,粉体粒径较小。
根据公式(1)
P
1
V=nRT (1)
P 2=P
(2)
P=P
1+P
2
=nRT/V+P
(3)
式中:P
1
——T温度时高压釜内空气的压强;
P
2
——T温度时高压釜内水的压强;
P——T温度时高压釜内的总压强;
P
——T温度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V——高压釜内气体体积。
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水热温度下,压强的大小依赖于反应器中的原始溶剂的填充度。
反应釜内的压强随填充度增大而升高。
ZnO纳米棒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成核阶段,第二阶段是生长阶段。
具体的形成过程可以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Zn2++2OH-→Zn(OH)
2
(4)
(CH
2)
6
N
4
+10H
2
O → 6HCHO + 4NH
3
·H
2
O (5)
NH
3·H
2
O ↔NH4++OH- (6)
Zn2++4NH
3→Zn(NH
3
)
4
2+ (7)
Zn(OH)
2→ZnO+H
2
O (8)
Zn(OH)
42-→ZnO+ H
2
O+2OH- (9)
当将氢氧化钠滴入含有Zn2+的水溶液中,边滴入边搅拌,溶液变浑浊,这是由于有Zn(OH)
2
白色胶体生成(见反应式4),同时六次甲基四胺水解产生的氨水
(见反应式5),作为螯合剂通过和Zn2+结合而形成胺化合物Zn(NH
3)
4
2+(见反应式
7),而溶液中生成的Zn(OH)
4
2-为这个过程提供了条件,在这种溶液环境下,一
部分的Zn(OH)
2
胶体分解成Zn2+和OH-,当Zn2+和OH-的浓度大到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就会有大量的ZnO 晶核形成,那么最终的晶体生长过程就开始了(见反应式8和9)。
方法一(首选)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仪器:超声清洗机,烧杯,水热合成反应釜,鼓风干燥箱,XRD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试剂:铜衬底,丙酮,无水乙醇(C
2H
5
OH,分析纯),去离子水,硫酸锌(ZnSO
4
·7H
2
O,
分析纯),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六次甲基四胺(又名HMTA,C
6H
12
N
4
,分
析纯)。
四、实验步骤:
1、铜衬底的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为了去掉衬底表面的油渍、脏物和表面杂质等,使其表面光亮平滑,避免杂质及缺陷在纳米棒生长过程中对纳米棒的形貌产生影响。
具体的清洗过程如下:
(1)将大小约为1cm×1cm 的铜衬底放入盛有乙醇的烧杯中,在超声仪中超声
10 分钟。
(2)取出衬底片,放入丙酮中超声10 分钟。
(3)取出衬底片,放入乙醇中超声10 分钟。
(4)最后再用去离子水超声一次,并经流动的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后,用洗耳球
小气流吹干。
2、在铜衬底上制备ZnO纳米棒步骤:
将0.0056 mol硫酸锌溶于35 mL 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同时按Zn2 +与OH-摩尔比值1:8将0.056 mol氢氧化钠溶于35 mL去离子水中;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硫酸锌的溶液中; 持续搅拌10 min 后,将0.50 g六次甲基四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并持续磁力搅拌10 min; 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将第一步中清洗的铜衬底垂直放置(如图1所示)。
在90 ℃下保温9 h 后让炉子自然冷却至室温; 将得到的白色沉淀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离心洗涤5 次; 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于60 ℃下干燥6 h(或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得到ZnO 样品。
图1 铜衬底垂直放置
3、样品的表征:
射线(36kV,20mA, (1)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物相分析,铜靶K
α
λ=0.15418nm),扫描速率4°/min,扫描范围10°~90°;
(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无】观察样品的形貌,加速电压为20kV;
(3)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亚甲基蓝的吸光度。
【该实验暂时不做】
点评:方案可行,成绩A-;实验室无铜衬底。
方法二(备选)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实验仪器:超声清洗机,烧杯,电子天平,水热合成反应釜,鼓风干燥箱,XRD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试剂:铜衬底,丙酮,无水乙醇(C
2H
5
OH,分析纯),去离子水,二水合乙酸
锌(Zn(Ac)
2.2H
2
O,分析纯),氨水(NH
3
.H
2
O,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衬底的清洗(方法同一)。
2、在铜衬底上制备ZnO纳米棒步骤:
配置浓度为0.027mol/L的二水合醋酸锌(Zn(Ac)
2.2H
2
O分析纯)的去离子水溶
液,后滴入氨水,边滴入氨水边用玻璃棒搅拌,将溶液的pH值调至10左右,使其呈弱碱性,得到反应用的水热溶液。
将水热溶液倒入反应用高压釜中,将前面1中清洗好的Cu衬底面朝上完全浸入上述水热溶液当中,然后将高压釜放入烘箱中,在温度95℃下反应6小时,然后将高压釜取出。
等高压釜自然冷却后将样品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表面去掉多余的离子和胺盐,在空气中自然晾干。
3、样品的表征(方法同一)。
五、实验方案讨论:
方法一中的是直接加入氢氧化钠,提供OH-离子,再通过六次甲基四胺水解
提供NH4+离子,继而形成Zn(NH
3)
4
2+;而方法二是通过氨水的水解同时提供OH-和
NH4+两种离子,在实验过程中还要调节pH 。
文献查得大多是采用氨水与锌盐反应,而与NaOH反应的方法相对比较新,而且考虑到不用时时观察pH值等因素,我们将第一种方法作为首选的方法,而将第二种作为备选方案。
六、参考文献
[1].王娜.GaN/Al
2
O3衬底上ZnO纳米棒的水热法生长[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9:1-62.
[2].卢红霞,於秀君,韩艳丽,范冰冰.水热法可控合成ZnO 纳米棒及其光催化
性能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2012,33(2):55-58.
[3].刘志明.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程[M].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7: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