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水热法制备ZnO纳米结构及其应用

水热法制备ZnO纳米结构及其应用

水热法制备ZnO纳米结构及其应用摘要纳米结构的ZnO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磁、声等性能,已经成为光电、化学、催化、压电等领域中聚焦的研究热点之一。

不同纳米结构的ZnO其制备方法多种多样,本文着重综述了水热法制备ZnO纳米结构,并探讨了ZnO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和调控,同时展望了ZnO纳米结构在各领域中的最新应用。

关键词ZnO纳米结构水热法生长机理生长调控应用引言氧化锌是一种宽禁带直接半导体材料,室温下其禁带宽度为3.37 eV,激子束缚能为60 meV,可以实现室温下的激子发射,产生近紫外的短波发光,被用来制备光电器件,如紫外探测器、紫外激光器等。

另外ZnO还具有很好的导电、导热和化学稳定性能,在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和光催化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成为国际上半导体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而一维半导体材料更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及在光电子器件方面的巨大潜力,备受人们的关注[1, 2]。

将纳米ZnO用于电致发光器件中对提高器件性能很有帮助[3]。

在基底上高度有序生长的ZnO 纳米结构可制作短波激光器[2]和Graetzel太阳能电池电极[4],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成功地合成了多种ZnO纳米结构:Huang等[5]制备出的ZnO纳米铅笔状结构具有尖端和高的比表面积,有望用于场发射微电子器件方面;杨培东[6]、Shingo Hirano[7]小组分别用气相传输法和水热法合成的ZnO纳米线阵列表现出室温紫外激光发射行为,可用来制备紫外纳米激光器;张立德[8]研究小组用简单的热蒸发方法得到了一种ZnO纳米薄片状结构,可用于纳米传感器方面。

另外,研究者还制备出ZnO纳米环、纳米带、纳米花和多足状等结构。

合成ZnO纳米结构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气相沉积法、模板法及催化助溶法、电化学法,其它还有诸如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多羟基化合物水解法等。

近年来水热法制备ZnO纳米结构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与其它方法相比,水热法具有设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大面积成膜,工艺可控等优点。

水热合成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

水热合成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

水热合成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水热合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合成方法在材料制备领域已经广泛应用。

水热合成是一种在特定的高温、高压水相条件下,通过控制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来制备各种纳米材料的方法。

它不仅可以制备单一纳米晶体,还可以制备出复合型或结构独特的纳米材料,具有结构简单、制备简便、控制性强及回收率高等优点。

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来水热合成纳米材料制备研究的进展,探讨了水热合成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水热合成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水热合成法是一种将金属离子和配体在水热条件下结合产生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因为水热合成具有简单化合和控制条件的特点,可以从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学物质直接制备出这些新型材料。

水热合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水热反应前期,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形成化学前驱体; 2)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水热反应过程中,化学前驱体快速核化形成纳米材料; 3)冷却自然降温过程中,纳米颗粒逐渐生长。

水热合成一般包括溶剂热法、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氧化还原法等。

其中,水热合成法是最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之一。

二、水热合成纳米材料的优缺点水热合成法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具有很多的优点。

1.成本低。

相对于其他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水热合成法的成本较低。

不仅可以利用易获得的原料进行制备,而且生产过程没有特殊的要求。

2.可控性强。

水热合成法所制备的纳米材料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来控制其粒度和形貌。

同时,它还可以制备出各种形式的纳米晶粒,比如单晶体、多晶体、球状体以及立方形体等。

3. 再利用性好。

纯纳米材料通常可以通过水热合成法来回收。

由于其较小的体积,可以在反应结束后直接离心或过滤,非常方便。

但是,水热合成法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

1. 反应过程复杂。

水热合成法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物质配比等,这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

2. 反应时间长。

水热复合法的反应时间通常较长,一般需要几个小时或者甚至几天,这一点对于工业生产来说不太适用。

铜纳米线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铜纳米线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铜纳米线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铜纳米线是指铜原子在纳米级别下排列成的细长纳米线状结构。

由于其尺寸小和形态特殊,铜纳米线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和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传感器、纳米场发射器、导电功能材料、太阳能电池、柔性显示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铜纳米线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 铜纳米线的合成方法铜纳米线的合成方法众多,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

1.1 水热法水热法是将铜盐和还原剂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制备铜纳米线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简单、易于控制形貌、体积较大等优势。

研究表明,水热法制备的铜纳米线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适用于导电功能材料的制备。

1.2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通过还原铜盐溶液中金属离子生成铜纳米线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等优势。

但是,该方法制备的铜纳米线形状不易控制,易产生副产物。

1.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通过气相沉积技术将铜汽泡沉积在纳米级别下形成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纯净等优点。

与其他方法相比,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铜纳米线形状均匀且直,可以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

2. 铜纳米线的应用研究进展2.1 透明导电薄膜铜纳米线的导电性能是其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传统的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氧化锌、导电聚合物等的基础上,铜纳米线由于其高导电性、低电阻率、较高的柔韧性和透明性,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电致变色器件等领域。

研究表明,铜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2 柔性场发射器铜纳米线可以用于制备柔性场发射器。

柔性场发射器是利用电场效应将低功率的电能转换为高功率电子束的装置。

铜纳米线柔性场发射器具有体积小、功率低、工作稳定等优点。

研究表明,铜纳米线柔性场发射器具有优良的场发射性能和稳定性,可以应用于柔性显示、照明等领域。

2.3 传感器铜纳米线可应用于制备各种传感器,如气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其中,气敏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监测、化学品检测等领域。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控制策略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控制策略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控制策略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是当今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质,在能源、生物医学、环境保护和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过去几十年中,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和控制策略,以满足不同领域对纳米材料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控制策略。

一、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今天,纳米材料的制备已经从最初的湿化学合成和气相溅射发展到了更多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1. 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这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它通过溶胶的凝胶化过程来制备纳米材料。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整溶胶的成分、浓度和制胶条件来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

2. 微乳液法(Microemulsion Method):这是一种利用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微乳液中的胶束可以作为反应模板,用于生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纳米材料。

3.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这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薄膜的方法。

PECVD利用等离子体激活气体分子,从而使其在基底表面生成纳米尺度的沉积物。

4. 燃烧法(Combustion Method):这是一种高温下的快速化学反应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尺寸和形貌的纳米材料。

5. 水热法(Hydrothermal Method):这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水作为反应介质进行纳米材料合成的方法。

水热法可以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并且具有高产率和低成本的优势。

二、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控制策略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控制策略是实现所需尺寸和形状的核心要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控制策略:1. 成核控制:成核是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第一步,它决定了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状。

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进展

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进展
使 得 水 热 法 日益 引 起 广 泛 关 注 , 为 了 近 年 来 材 料 领 域 的 研 究 成
的化合 物起 反应 , 合成 新 的化合 物。④水 热 氧化 是利用 高 温 高
压环境 , 、 水 水溶液等溶剂与金属或 合金直接 反应生 成新 的化合
物 。⑤水热 还原法是将金属盐类 氧化物 、 氢氧 化物 、 碳酸 盐或 复
h g l h t c tl t fii n y a d n ol to o t e e v r me t M e h n s a d c r c e si so y r t r a y t — ih y p oo a ay i e ce c n o p l i n t h n io n . c u c a im n ha a tr tc fh d ohe i m ls nhe
Absr c t a t:Na o—Ti h tc t ls s p o e o h v x e ln ro ma e d e t t i h y c miM t b l y, n O2p oo aay twa r v d t a e e c l tpe r nc u o i h g l he c sa ii e f s t
2 水热制备纳米 TO2 i 的影响 因素
影 响水 热制备纳 米 TO i 的主要 因素有 前驱 体 、 度 、 液 温 溶
TO 。并发现随着反应初始 p i: H值 增大 , 导致无定 形 TO 转化 成 i 板钛矿相所需的水热温度升 高 , 水热时 间变长 ; 同时 , 所形 成板钛 矿相 TO 的晶粒尺寸和颗粒粒径也较大。 i,
黄石
晨 ,陈泳洲
450 ) 30 2
( 湖北 师 范学 院化 学与环 境 工程 学 院 ,湖北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铝(Al2O3)纳米粉体并研究了其形貌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合成的Al2O3纳米粉体在形貌上表现出良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Al2O3纳米粉体呈现出较为均匀的球形形貌,平均粒径约为20-50纳米。

此外,通过控制水热合成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进一步调节Al2O3纳米粉体的粒径大小。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Al2O3纳米粉体为γ-Al2O3相,且晶型较为完善。

关键词:水热法,氧化铝纳米粉体,形貌特征,均一性,分散性引言:纳米材料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关注,其中氧化铝纳米粉体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催化、传感、涂覆和陶瓷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热法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方法,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材料。

因此,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并对其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为铝酸盐和蒸馏水,铝酸盐为Al(NO3)3·9H2O。

2. 水热法合成氧化铝纳米粉体:将一定量的铝酸盐溶解于一定体积的蒸馏水中,得到铝酸盐溶液。

然后,在高压釜中加入铝酸盐溶液,并设定不同的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

完成水热合成后,用离心机将得到的样品分离,用蒸馏水进行洗涤,最终干燥得到Al2O3纳米粉体。

结果与讨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测量发现,采用水热法合成的Al2O3纳米粉体在形貌上表现出较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

图1(a)显示了Al2O3纳米粉体的低倍放大图像,可以观察到纳米粉体均匀散布在样品表面。

图1(b)是对Al2O3纳米粉体高倍放大的图像,可以看到球形颗粒的细节,并且颗粒间的排列较为紧密。

根据粒径分析,Al2O3纳米粉体的平均粒径约为20-50纳米,且分布较为均匀。

通过调节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进一步调节Al2O3纳米粉体的粒径大小。

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研究进展

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研究进展

机 材料处理的一种有 效方法 ,具 有操作 工艺简 单 ,条 件易 控制 ,制备产物纯度高 、分散性好 ,成本较低 ,环境友 好 ,
便 于实现工业化等优 点 ,且无 需后续 的煅烧 过程 ,从 而可 以有效避免材料之 间团聚现象 的 出现 。近年来 溶剂热 法 的 研 究也越来越广泛 ,它 是水热 法的一 种延伸 工艺 ,与水热
出优 良的制备 方法 ,从而 获得 晶型好 、分 散 度高且催 化性
能优异 的纳米 二氧化钛材料一直是光催化 材料 的发展趋势 。 目前国内外 制备 T 的方 法多种 多样 ,主要分 为气相
染料敏化太 阳能 电池_ 1 、传感 器[ 1 、生物 应用[ 1 ] 等 方面
显示 了广阔 的应用前景 ,成为学者们重点研究对象之一 。 自1 9 9 8 年K a s u g a 等[ 4 ] 首次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出直径
h t t p :/ / wu . c v . c ma s t e q . C O ' t n・ 5 ・
用研究 已非常普 遍。本 文着 重选 取水热 法制 备一 维及 二维 T i 纳米材料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介绍不 同形貌 T 的特
性及应用,并展望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 向。
管 。该法制备的纳米管形态结构通常受到前 驱体粒 径、水热
温度和 时间 、碱 液类 型 和浓 度 、酸洗 浓度 等 因素 的影 响 。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 双月 刊)
水热法制备纳米二 氧化钛材料研究进展
2 0 1 3年 ・ 第 3期
水 热 法 制 备 纳 米 二 氧 化 钛 材 料 研 究 进 展
王 玲
( 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 院 ,浙 江 杭州 3 1 0 0 0 3 )

锰酸锂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锰酸锂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锰酸锂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锰酸锂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引言:近年来,锰酸锂(LiMn2O4)作为一种重要的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锰酸锂的电化学性能对电池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纳米材料因其微观结构的独特性,被认为有望提高锰酸锂的电化学性能。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锰酸锂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锰酸锂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锰酸锂纳米材料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高温高压水热条件下,利用溶液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生成纳米结晶。

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和添加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可以获得粒径较小、分散性好的锰酸锂纳米材料。

2. 沉淀法:沉淀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锰酸锂纳米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溶液中的pH值和温度,将锰和锂离子以沉淀的形式生成锰酸锂纳米颗粒。

此外,添加适当的络合剂或表面活性剂,可以调整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在气态条件下合成锰酸锂纳米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蒸发金属锰和锂源,生成锰酸锂纳米颗粒,并沉积在基底上。

通过调控反应温度、气氛和沉积时间,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晶相和形貌的锰酸锂纳米薄膜。

锰酸锂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进展:1. 循环性能:循环性能是衡量锰酸锂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相比于传统微米材料,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

这是由于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减少极化现象和电解液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2. 容量性能:纳米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短离子扩散路径,可以提供更多的嵌入/脱嵌位点,增加电池的容量。

研究表明,锰酸锂纳米材料相比于传统微米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更好的倍率性能。

这使得锰酸锂纳米材料在高能量密度要求的电池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3. 循环稳定性:锰酸锂电池在长时间循环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容量衰减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研究
张自强
(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水热法由于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产物产率高、结晶良好,在合成纳米材料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多样性,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水热法合成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近年来利用水热法合成纳米材料的实验进行了整理,并探讨了其研究进展。

关键字:水热法纳米材料合成产物控制研究进展
正文:
水热法生长晶体是19世纪中叶地质学家模拟自然界成矿作用而开始研究的,水热法属于液相反应的范畴,是指在特定的密闭反应器中,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体系,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加压而进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水热条件下可以使反应得以实现,在水热反应中,水既可以作为一种化学组分起反应并参与反应,又可以是溶剂和膨化促进剂,同时又是一种压力传递介质,通过加速渗透反应和控制其过程的物理化学因素,实现无机化合物的形成和改进,水热法在合成无机纳米功能材料方面具有如下优势:明显降低反应温度(100-240℃);能够以单一步骤完成产物的形成与晶化,流程简单;能够控制产物配比;制备单一相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容易得到取向好、完美的晶体;在生长的晶体中,能均匀地掺杂;可调节晶体生成的环境气氛。

1.水热法合成SnO2
2005年,韦志仁等采用水热法,以SnCl4·5H2O为前驱物,NaOH为矿化剂,在180℃,填充度为68% ,通过加入不同量的NaOH,调节溶液pH值分别为2、4、11,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形态的金红相SnO2纳米晶体。

在研究过程中合成了一维定向生长SnO2纳米柱晶体,通过调节反应溶液的酸碱度,可以控制晶体的形貌,在较强的酸性或碱性条件下(pH为2或11时)获得了100~200nm长,直径约为10~20nm的棒状晶体。

而当pH为4时,所获得SnO2金红相晶体没有较清晰的形貌特征。

2.水热法制备氧化锌
2006年,付三玲等人水热法制备纳米ZnO材料研究现状,研究了其制备特点及制备机理,从纳米ZnO晶体、阵列或薄膜、粉体三个方面制备实例研究了水热制备方法,最后探讨了纳米ZnO 材料发展前景。

2010年,郑兴芳在研究纳米氧化锌的过程中发现,对于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原料的选择、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添加剂等都影响着产物的尺寸、形貌和性能。

未来的工作应该对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各种影响因素相互制约,要综合考虑所有可能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或参数,可以实现ZnO 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

3.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
2006年,夏金德采用水热法, 使用无水TiCl4 及钛酸四正丁酯为原料在反应温度120 ℃、反应时间5 h 的条件下,分别制备了不同晶相的二氧化钛( 即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 。

采用X 射线衍射( 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分析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XRD 结果表明,使用TiCl4作为原料,可以得到低温稳定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相;使用钛酸四正丁酯为原料,可以制备高温金红石相二氧化钛。

TEM照片清晰地显示了锐钛
矿和金红石相的纳米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

同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2010年,李雪飞等水热法制备TiO2一维纳米材料过程中原料、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酸洗过程等反应条件对其形貌和晶体结构的影响,探讨了其形成机理及热稳定性,以期为实现TiO2一维纳米材料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可控及应用提供借鉴。

TiO2一维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和传感器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

水热法制备TiO2一维纳米材料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产率高等优点。

4.水热法制备银纳米线
2008年,罗超、戴英采用简单水热方法,在没有表面活性剂和晶种存在的情况下,以葡萄糖为还原剂,通过反应生成的AgCl解离出的较低浓度的银离子来有效控制体系的反应速度, 成功制备了产率比较高的银纳米线。

用XRD、SEM 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发现所制备的银纳米线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直径约100nm、长约数十微米。

5.水热法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水热法由于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产物产率高、结晶良好,在合成纳米材料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多样性,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在现代合成与制备化学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水热法来实现通常条件下无法进行的反应,合成多种多样的一般条件下无法得到的新化合物与新物相。

目前,水热法已成为功能材料、特种组成与结构的无机化合物以及特种凝聚态材料等合成的重要途径。

在大量实践中,通过把它与其它的合成技术,如分子的自组装、模板剂、晶体工程等的交叉与结合,水热合成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如在水热反应过程中施加其它作用力(如微波场、γ辐照、磁场和电场等)以强化反应过程,大大扩展了水热法的效果和应用范围。

结语:目前,水热法已被广泛应用与纳米材料的合成中,作为一种简便易操作的合成方法,其在纳米材料制备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水热法合成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一维纳米材料的生长机理、对实验设备的要求以及实现对产物形态的有效控制。

这些问题依然是限制一维纳米材料研究与发展的关键,也为一维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李雪飞,矫庆泽,赵芸,黎汉生,水热法制备TiO2一维纳米材料研究进展,化工进展,2011,30(2)【2】郑兴芳,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影响因素研究,化工时刊,2010,24(6)
【3】罗超,戴英,水热法制备银纳米线及其生长机制的研究,西华大学学报,2008,27(6)
【4】周菊红,王涛,陈友存,张元广,水热法合成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2008,7
【5】夏金德,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24(2)
【6】付三玲等,水热法制备ZnO晶体及纳米材料研究进展,人工晶体学报,2006,35(5)
【7】韦志仁等,水热法合成SnO2金红相纳米柱晶体,人工晶体学报,2006,35(1)
【8】冉献强,水热法研究进展
【9】K. Byrappa ,T. Adschiri,Hydrothermal technology for nanotechnology,Science Direct,53 (2007) 117-1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