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歌节感想

合集下载

关于2020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关于2020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关于2020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大家了解过“壮族三月三”吗?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活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壮族三月三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壮族三月三观后感(一)3月16日下午,2020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据发布会介绍,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将围绕“战疫情、奔小康、奋进新时代”的主题,突出“不一样的三月三,网聚也精彩”的特色,以线上活动为主,举办“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系列活动,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营造奋进、温暖、热烈的节日氛围,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复工复产。

九大线上文化活动展示桂风壮韵据介绍,今年“壮族三月三·桂风壮韵浓”系列文化活动将全部转为在电视、网站、新媒体等平台开展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壮族三月三·桂风壮韵浓”系列线上文化活动共有九大活动。

往年“壮族三月三”歌圩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

(武鸣区委宣传部供图)“壮美广西·云上歌圩”系列活动将采取“网络直播电视节目新媒体小视频”等形式,组织开展线上对歌、互动活动,包括“抖音”线上歌圩、第三届“三月三”壮乡小歌手、全国百人媒体团云上赶歌圩、“一带一路”跨国线上歌圩大会、“这里是广西·邀您来赶云中圩”等系列活动,展示广西丰富多元的少数民族音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

“壮族三月三·健康春之声”健康文化宣传服务月活动则组织创作系列卫生健康传播作品,利用网站、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健康理念,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多彩印记——博物馆、图书馆线上游活动”则组织区内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开展线上参观、读书,开展各类文化交流和体验活动。

“三月三”期间,首届广西民族服饰设计征集与展演活动将面向全社会在网上征集作品,开展评选并进行网络投票,在疫情结束后适时举办评审、颁奖及展演活动。

第二届“三月三”短视频创摄大赛以“演播间网络直播间”的形式开展,面向国内和东盟国家征集作品。

壮族三月三线上课程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8篇)

壮族三月三线上课程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8篇)

壮族三月三线上课程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8篇)壮族三月三线上课程观后感篇1岁月易逝,年华辗转。

记忆的长河流淌,水花冲走了沉重的石块,而那最轻盈的沙,却在心河中沉淀下来,成了难以忘怀的民族情谊。

儿时的西昌,青青山冈,悠悠山歌,放学路上,总听见从家前的小土坡上传来长长的吆喝,声调高亢而浑厚,充满着饱满的热情,只听声音,却不见着人。

不一会儿,炊烟伴着的夕阳染红,那纯粹的乡音便也西下了。

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区的首府,大约有着1/3还多的彝人。

汉、彝两族人虽文化不同,但在这样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大家都和谐共处,同时也都被对方的文化深深感染了。

那彝族的山歌,汉人听不懂,却如此热衷天开口哼唱,伴歌起舞。

欢快的节奏,唱响的是同为西昌人的协心。

西昌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八月的火把节,当夕阳西下——8点钟起,汉人、彝人都涌向街道,搭起巨大的火把,每人手里也拿着小火把,这无数的火把同一时刻瞬间点燃,照耀黑夜,大家都唱起歌来了。

伴随着欢快的节奏,热情的火焰,我也挤到了人群中去,拉起彼此陌生却倍感亲切的双手,跟着山歌的节奏,跳起熟悉的“达体舞”。

一瞬间,幸福便洋溢跳跃,随着那火红的篝焰,欢腾起来。

每个人的脸都在火光的笼罩下,显得绯红。

对面的彝族姑娘,盘着头,一身黑红的民族服装。

一个个黝黑的面容,一个个亮丽的歌喉,健康而清丽之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旋转的节拍,闪烁的音符,都在一瞬间绽放。

那歌声如篝火,热情抒写出无穷的欢欣;那声音似黄鹂,婉转唱出希望的光芒。

那山歌,是青春的释放;是普通劳动人民艺术的结晶;是民族的灵魂。

我们这一群人被深深地感染,仿佛在无休无止的欢腾之中沉醉。

然而,这样的山歌终也只能停留在记忆和电视里了,离开西昌的时候,还在听着家乡的山歌,那好像一声声呼唤,呼唤着内心的潺潺乡情,又好像一丝丝思念,思念那纯洁的民族情谊。

那时,那山歌,是我童年的伴侣。

那时,那山歌,是我记忆深处的彝胞热情。

壮族三月三线上课程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广西三月三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外婆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

2021壮族三月三观后感600字作文5篇

2021壮族三月三观后感600字作文5篇

2021壮族三月三观后感600字作文5篇壮族三月三观后感作文(一)壮乡的三月三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日子――歌节。

但小凡家乡的习俗是三月三要扫墓。

今年三月三小凡的家乡更是丰富多“彩”――。

三月初二那天小凡满怀希望地从学校回家。

在车上第一感觉便是多彩。

那些从外地打工回来的人、从城里老家的人、办货回去的人等所谈论的话题大都是关于”;”的。

“今年我连春节都不回家就是为了省下车费多买几个码却还是没有发财。

所以现在专程回家扫墓求祖宗多多保佑中他个大红彩发他个大横财。

””;去年祭品我办得不够丰富所以买码很少中。

今年特买了很多祭品还有很多鞭炮连纸钱都买面值最大的。

等扫完墓老子就发财了。

”“今天是星期四今晚又要开码了你们说会出什么?””;我说会出33就要三月三了嘛。

”“我所会出“鸡”因为明天我们就要杀鸡祭祖了。

””;我说会出“红波”明天我们就要放红鞭炮了嘛今晚肯定爆红。

”“哪有你们这么猜的?我看了各种码报综合得的结果最有可能是09、13和44。

””;不对不对!我老表刚打电话过来说是特码32。

我老表是在乡府当职的汇聚各路消息难道你们还信不过?”“你以为官家对了?昨晚我老妈托梦给我说是40准没错。

一定是她老人家知道明天我就要去扫她的墓了所以今晚先让我发财。

”......小凡突然想起陈星的一句歌词:越靠近那故乡心情越凄凉。

当时听来确有一番浓浓的思乡之情可如今想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真的是凄凉啊凄凉的有点可怕!回到家时已是落暮时分。

吃晚饭时又一种多”;彩”的气氛向小凡扑面而来。

桌上六种菜六种色彩象征着一种东西――。

在多“彩”的饭桌上弥漫着多”;彩”的谈笑。

这顿多“彩”的晚饭小凡一点食欲都没有。

很快他毫不犹豫地放下碗筷坐到电视机前电视上正播着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联欢晚会。

同样是三月三别人载歌载舞自己却为了等待扫墓而身陷一片多”;彩”之中小凡不禁升起一股伤感之意。

晚饭过后小凡家陆陆续续地来了很多人他们带着一张张小凡似熟悉又似陌生的面孔。

2021壮族三月三观后感作文5篇

2021壮族三月三观后感作文5篇

2021壮族三月三观后感作文5篇1. 平凡的仪式,重要的情感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大节日,它不仅是一个庆祝、祈福的仪式,更是一个流淌着深深感情的文化源泉。

在参加了今年的三月三活动后,我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在活动现场,我看到了普通的壮族百姓怀着虔诚的心,为自己、为家人、为祖先祈福;我看到了那些穿着壮族传统服装、手执锣、鼓、板等各种乐器的壮族青年扭腰摆臀,跳起了激情狂野的锦鸡舞;我还看到了那些老人,一颗颗红红的豆子插在自己身上,用内心的信念拨动着安静的灵魂。

这些场景和画面,让我感受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生命、对家族、对社区的深深信仰。

虽然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已经越来越快,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精神家园。

三月三这样的传统节日,可以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强化自己的身份认同感,深化人际交往,凝聚社区力量。

因此,壮族三月三这样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保护和传承下去。

2. 传承文化,繁荣民族最后,我们需要传承文化血脉。

在参与了这次三月三活动后,我身上的芦苇头饰和手中的锣,也成为了传承壮族文化的纽带之一。

我们要发扬壮族传统美德,弘扬感恩之心,传承家族之美,在家风、家训、家规等方面多做工作,不断强化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意识。

3. 感受传统节日的温度和氛围壮族三月三是一个纯正的传统节日,它被世世代代的壮族人们传承和发扬。

这个节日有着浓浓的文化氛围,带给人们无限的欢愉和希望。

在这个节日里,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和氛围。

在壮族音乐的欢快节奏中,我跟随着一群快乐、激情的壮族青年,一同舞动着锦鸡舞。

节日里,人们手持豆子,以“吉祥平安”、“风调雨顺”等愿望为豆子编成各种装饰品,彰显出壮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还参加了三月三传统体育比赛,让我体会到壮族人们涌动在血液中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感受到了家庭、家族、社区的凝聚力。

这种传统节日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欢乐和感动,更是一种亲情、凝聚力、包容和正能量的传递。

2021观看三月三观后感_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心得5篇

2021观看三月三观后感_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心得5篇

2021观看三月三观后感_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心得5篇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心得(一)“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我校决定举行“三月三”美食文化进校园活动。

活动当天,热闹非凡。

一走进校园,便见到同学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提着准备好的水果,顾不上吃早餐,就径直走向教室。

一进教室,我惊呆了,天哪!这哪是教室呢!简直就是水果市场,课桌上已经摆满了同学们带来的各种水果,有西瓜、火龙果、葡萄……看到同学们有的已经动手做水果拼盘,我立刻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

我来到我们之前组合好的小组,分好工,洗水果、切水果、拼盘。

不一会,我们组就拼好了一盘水果,西瓜当皇冠,香蕉当头发,葡萄当眼睛,一盘名为“女王驾到”的水果拼盘就做好了。

正当我品尝饮料欣赏我们的作品时,突然听到广播里传来通知:“请同学们拿你们的作品到操场摆好……”我环顾四周,哇!我们班的糯米拼盘真是令人惊叹,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班的几位家长就在三个簸箕上摆出了不同的图案。

最大的一个糯米拼盘用黄、红、蓝、紫、黑五色糯米饭摆成“花瓣”,再用圣女果镶边,“花蕊”用腊肠围成圆形,中间摆上半个挖空的“香瓜碗”,里面装着已炒好的芝麻,偌大的簸箕被装得满满的,称得上是“巨无霸”了!另外两个拼盘也是各有千秋,看着直叫人流口水!我们小心翼翼地把美食拿到操场上展示,此时的操场已是人声鼎沸。

老师、家长、同学来回观赏各班的美食。

我也迫不及待地跟着去。

哇!本以为我们班的最出色,没想到别班的也不赖,特别是四年级,糯米拼盘做得像蛋糕一样,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呀!当老师宣布可以品尝美食时,我们立刻“大开杀戒”,把展桌上的美食给“一网打尽”。

吃着,笑着,快乐的“三月三”,别样的“三月三”,期待明年更精彩!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心得(二)我的家乡在中国的壮族自治区——广西,那里是少数民族聚族地区,乡亲们能歌善舞,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习俗和节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歌节”又称“三月歌圩”,是我们家乡最隆重的节日。

广西三月三歌节感想

广西三月三歌节感想

广西三月三歌节感想
广西三月三歌节感想
三月三歌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身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广西人,对于三月三的热闹,我早已有了深刻的体会,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盛宴,对于这个节日的庆贺,好客的壮族人民的热情丝毫不弱于对春节的感受。

虽然我是一名汉族人,但是因为许多朋友都是壮族人,所以我经常参加他们的歌节,其中的欢乐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今年三月三,我有幸能在桂林度过,桂林也是一个节日文化极其浓厚的城市,其中的传统特色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刘三姐对山歌斗地主故事的起源就在桂林,所以这里也是最具有三月三意味的城市,桂林人和蔼可亲,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人们,都十分热情地投入到对这个节日的庆贺中,山水之乐,在桂林这座城市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不仅有各种奇山,更有漓江水之美,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次三月三我们宿舍一行便好好游览了桂林许多引人入胜的景点,桂林象山今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被设为南方春晚的舞台,这次我们去游览的时候,其中的欢乐气氛还没有消散,而且还融入了许多三月三特有的节目,竹排对歌是我们那边三月三所见不到且最吸引我的节目了,年轻美丽的少年少女们在竹排上放声高歌,展现特有的民族文化,不过三月三的美食却是各地共有的,美好食物总让人感觉到时间短暂,盛大的节日也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渐渐褪去它美好的颜色,但是这终会是我美好的回忆,因为这一次特殊的三月三让我认识到了新的世界,这种快乐,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三月三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一件事,一个人,更是为了让人们重拾传统的欢乐,让人们从忙碌的工作学习中解放出来,体会这世界的美好吧!。

广西三月三读后感

广西三月三读后感

广西三月三读后感说起广西的三月三,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超级盛大的民族狂欢派对。

我之前对三月三的了解只是一些皮毛,读完关于它的种种介绍后,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藏的盒子,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闪瞎了我的眼。

三月三这天,整个广西都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氛围里。

人们穿上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那些服饰上的刺绣精致得就像仙女亲手绣的一样,每一针每一线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男的帅气,女的漂亮,走在街上,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流动的民族服饰展览秀。

最让我垂涎欲滴的就是三月三的美食啦。

五色糯米饭就像一个色彩斑斓的小魔方,光是看着就觉得胃口大开。

它可不是为了好看才做成这样的,每一种颜色都来自天然的植物染料,吃起来既有糯米的香甜,又带着植物的清香,感觉每一口都像是把春天吃进了肚子里。

还有那香脆可口的艾叶粑粑,咬一口,软糯中带着艾叶独特的味道,仿佛在舌尖上进行一场奇妙的田园之旅。

歌圩也是三月三的重头戏。

想象一下,在青山绿水间,人们用嘹亮的歌声传递情感,就像一场没有伴奏的超级演唱会。

不管是年轻的阿哥阿妹,还是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都能一展歌喉。

他们的歌声就像一只只灵动的小鸟,在山间穿梭飞翔,一会儿诉说着爱情的甜蜜,一会儿讲述着劳动的欢乐。

我在想,如果我也在现场,估计我这五音不全的嗓子都要忍不住跟着吼两嗓子了,哪怕是把大家都吓跑也在所不惜,哈哈。

还有各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像抛绣球。

这可不像我们平时玩的丢沙包那么简单,那绣球做得精美极了,上面绣着各种吉祥的图案。

阿妹们把绣球抛向心仪的阿哥,这一抛,抛出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绣球,更是一份浓浓的爱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就想啊,如果我是个阿哥,站在那里等着绣球砸中自己,那心里肯定像揣了只小兔子,既紧张又兴奋。

广西三月三这个节日,就像是一本活着的民族文化教科书。

它把壮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都集中展示了出来。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这样的节日就像一股清泉,让人们能够慢下来,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及感想(精选10篇)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及感想(精选10篇)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及感想(精选10篇)每年农历三月,正是风和日丽,春花灿烂的时节,我们广西壮族同胞也迎来一个传统盛大的节日——三月三。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及感想,希望大家喜欢!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及感想1壮族传统歌节。

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

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

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歌。

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

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

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及感想2三月三,是我们壮家扫墓的节日。

我的家乡在广西扶绥县,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妈妈回岜盆老家去扫墓。

一大清早,爷爷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饭。

红色,是用红蓝草染成的;黄色,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是用枫叶染成的;紫色,是用紫叶染成的。

蒸熟的五色糯米钣香喷喷、亮晶晶,一闻到那股清甜的香味,总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团放到嘴里。

三月三是登高看风景的日子。

扫完墓,大人们就带着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围的风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学的逐羊景区和游泳山泉银泉山庄,还可隐约望见远处的县城,风光美极了。

三月三也是我们壮族唱山歌的节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三月三歌节感想
三月三歌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身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广西人,对于三月三的热闹,我早已有了深刻的体会,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盛宴,对于这个节日的庆贺,好客的壮族人民的热情丝毫不弱于对春节的感受。

虽然我是一名汉族人,但是因为许多朋友都是壮族人,所以我经常参加他们的歌节,其中的欢乐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今年三月三,我有幸能在桂林度过,桂林也是一个节日文化极其浓厚的城市,其中的传统特色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刘三姐对山歌斗地主故事的起源就在桂林,所以这里也是最具有三月三意味的城市,桂林人和蔼可亲,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人们,都十分热情地投入到对这个节日的庆贺中,山水之乐,在桂林这座城市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不仅有各种奇山,更有漓江水之美,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次三月三我们宿舍一行便好好游览了桂林许多引人入胜的景点,桂林象山今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被设为南方春晚的舞台,这次我们去游览的时候,其中的欢乐气氛还没有消散,而且还融入了许多三月三特有的节目,竹排对歌是我们那边三月三所见不到且最吸引我的节目了,年轻美丽的少年少女们在竹排上放声高歌,展现特有的民族文化,不过三月三的美食却是各地共有的,美好食物总让人感觉到时间短暂,盛大的节日也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渐渐褪去它美好的颜色,但是这终会是我美好的回忆,因为这一次特殊的三月三让我认识到了新的世界,这种快乐,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三月三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一件事,一个人,更是为了让人们重拾传统的欢乐,让人们从忙碌的工作学习中解放出来,体会这世界的美好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